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五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


  詩曰:
  
  人生何境是神仙,服藥求師總不然;
  寒士得官如得道,貧儒俠第似登天。
  玉堂金馬真蓬島,御酒宮花實妙丹;
  漫道山中多甲子,貴來一日胜千年。

  卻說蘇御史与蘇友白算計停當,就一面差人去起文書,又一面打點銀子,差人進京去納監。御史人家干事甚是省力,不几日便都打點端正。
  又過了几日,蘇御史就對蘇友白說道:“我這衙門中多事,你在此未免忙忙碌碌過了。如今既要求名,莫若早送你進京,尋一靜地,潛養潛養,庶几有益。”蘇友白心下也要進京訪吳翰林消息,連連應諾。便就擇日起程。府縣并各縣官聞知,都來送行作錢。李中書加意奉承。又忙亂了几日,方拜別蘇御史長行。
  此時是按院公子,帶了小喜并几個承差,裘馬當盛,一路上好不雄豪,与前窮秀才落落行藏大不相同。不一日到了京中,尋個幽靜下處住了。一面去行進監之事,一面差人打听吳翰林消息。不意吳翰林數日前已點了湖廣正主考,出京去了。蘇友白惆悵不已,然沒法奈何,只想盧夢梨之言,安心讀書,以為進取之計。
  時光易過。倏忽之間,早已秋試之期。蘇友白隨眾應試,三場已畢,到了揭曉之日,蘇友白高高中了第二名經魁。報到山東,蘇御史不胜歡喜,就寫書差人送与蘇友白。叫他不必出京,可于西山中尋一僻寺,安心讀書,率性等來春中了進士,一同討差回省祭祖;此時不必往來道路,徒費精神。
  蘇友白一中了就思南還,一來迫于父命,二來吳翰林尚未回京,三來恐一舉人動白公不得,只得在京中捱過殘冬。到了新年,轉眼已是春闈,蘇友白照舊入場。真是文齊福齊,又高中了第十三名進士;及至殿試又是二甲第一,已選了館職。
  只因去秋順天鄉試,宰相陳循有子叫做陳英,王文有子叫做王倫,俱不曾得中。二相公怀恨,因上一疏,劾奏主考劉儼、王諫二人閱卷不公,請加重罪。虧了少保高轂回奏景泰皇帝,說道:一大臣子与寒十并進,已自不可,況又不安于命,欲拘考官可乎?”景泰皇帝心下明白,遂不加罪主考,卻又撇二相公体面不過,因特旨欽賜陳英、王倫二人為舉人,一同會試。到了會試。到了會試,主考劉儼又分房考。恰恰蘇友白又是劉儼房中中的,況且中的又高,及殿試又是二甲第一,選了館職,二相公因恨劉儼,遂与吏部說了,竟將蘇友白改選了浙江杭州府推官。
  蘇友白聞報,以為有了衙門,便可出京,又以為浙江必由金陵過,便可順路去与白公求親,到滿心歡喜,不以為怪。只候蘇御史來京复命,相會過便要起身。有期蘇御史未來,恰恰吳翰林到先來复命。蘇友白訪知甚喜,忙寫一個“鄉春晚生”的名帖去拜見。
  原來吳翰林在鄉會試錄上見蘇友白中了,甚是歡喜;及見是河南籍貫,又以為同名同姓,就丟開了。這日來拜,見名帖上用一“鄉”字,心下又惊又疑,就不回不在,連忙出去接待。到了前廳,遠遠望見蘇友白進來,恰原是當年梅花下題詩的風流少年。以為眼力不差,滿心歡喜,就笑欣欣將蘇友白迎上廳來。
  蘇友白見了,連連打恭,以前輩禮拜見吳翰林。禮畢。就坐。吳翰林就問道:“去歲令兄下顧小酌奉扳時,只知賢兄在鄉間藏修要應南試,故未蒙降,重不知何故复又改入北雍,而注河南籍貫?”蘇友白惊訝道:“晚生不幸父母早背,只身并無兄弟。去春自得罪台憲后,即浪游外郡。偶過齊魯,獲遇家叔。家叔自念無嗣,又念晚生孤舟,遂收育為子,故得僥倖北雍。河南者,從父籍也。”吳翰林道:“令叔莫非台中蘇方回兄嗎?”蘇友白道:“正是。”
  吳翰林道:“原來如此。賢兄既無兄弟,則去歲來為賢兄要小弟与白太玄作伐者卻是何人?”蘇友白吃惊道:“晚生雖實有此念,卻未曾托人相求。不識老先生還記得此人名字否?”吳翰林道:“只記得說是令兄,名字卻忘了。”因問管書帖家人,家人稟道:“名字叫做蘇有德。”蘇友白听了,又吃一惊道:“原來是蘇有德。”因歎息道:“甚矣,人情之難測也。”吳翰林道:“卻是為何?”蘇友白道:“晚生去春曾留錦石村,竊慕令甥女之才,欲求為萍藻主,百計不能。后訪知惟老生之言是听,故欲回京相懇。不意行至半途,忽遇蘇有德,再三款留,詢問晚生行藏。晚生一時不慎,遂真情告之。彼□知晚生之意,遂力言老先生已欽召進京,徒勞往返,因勸晚生便道進京,又贈晚生行李之費。彼時晚生深感其義气,故竟渡江北行。不知其蓄假冒狡謀,而有誑于老先生也。被時不識老先生何以應之?”吳翰林道:“小弟一聞賢見之教,隨發書与舍親矣。”因笑道:“這件事如今看來自是賢兄當面錯過,如今卻又千里求人。”蘇友白諤然道:“卻又為何?”吳翰林道:“前歲白太玄奉命使虜,慮有不測,遂以甥女見托。小弟在靈谷寺看梅,見賢兄詩才并丰儀之美,遂欲以甥女附養,以完會親之托。總一甥女,也不知賢兄昔何所見,而固執不從;今又何所聞,而諄諄如此。豈非當面錯過,而又千里求人?”
  蘇友白听了,竟痴呆了半晌,因連連謝罪道:“晚生自作之孽,應自受之。只是晚生日寢處于老先生恩私中而竟不知,真下愚也。”吳翰林道:“亦非賢兄之孽,總是好事多磨耳。”蘇友白道:“多磨猶可,只恐蘇有德這奸人借老先生尊翰大力負之而去,則奈何?”吳翰林道:“這斷不能。自舍親最精細最慎重,豈容奸人假冒?設使舍親輕信,舍甥女何等慧心明眼,料無墮他術中之理。此兄亦徒作此山鬼伎倆耳,賢兄万万放心。至于賢兄之事,都在小弟身上。”蘇友白忙深深打一恭道:“全賴老先生始終至成,晚生不敢忘德。”吃了了三道茶,又敘了些寒溫,方才辭去。正是:
  
  雪隱鷺鷥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知。

  蘇友白因見吳翰林將前情細細說明,心中無限追悔道:“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當時不細心訪問,當面錯過;如今東西求人,尚不知緣分如何?”又想道:“白小姐之美人人稱揚,似非虛贊。當日后園所見卻未必佳,莫非一時眼花,看不仔細?”又想道:“我問他自有一女,已許了人,或者看的是他,亦未可知。”心下終有些狐疑。
  不一日,蘇御史來京复命,父子相見,不胜之喜。蘇御史道:“你功名已成,只有婚姻了。我明日見吳瑞庵,求他周旋。我再寫一書与他,料無不成之理。”蘇友白因心下有事,急急打點要行。蘇御史見憑限緊急,也不敢苦留。又過了數日,就打發蘇友白起身。蘇友白此時就有許多同年及浙江地方官餞送,好不興頭。正是:
  
  來無冠蓋迎,歸有車徒馭。
  止此一人身,前后分恭倨。

  蘇友白出得都門,本該竟往河南去祭祖,只因要見盧夢梨,就分咐人夫要打從山東轉到河南。人夫不敢違拗,只得往山東進發。行得十數日,就到了鄒縣。蘇友白叫人夫俱在城外住下,只帶了小喜,仍照舊時打扮進城來尋訪。
  不多時到了盧家門首。只見大門上一把大鎖鎖了,兩條封皮橫豎封著,絕無一人。蘇友白心下惊疑不定,只得又轉到后園門首來看。只見后園門上也是一把鎖,兩條封皮封得緊緊。蘇友白愈覺惊疑道:“這是為何?莫非前日是夢?”再細看時,前日与盧夢梨同坐的一塊白石依舊門前,四圍樹木,風景宛如昔日。只是主人不知何處,恰似劉阮重到天台一般。
  蘇友白只管沉吟惆悵,不期隔壁李中書的家人俱是認得蘇友白的,在門前看見了,即暗暗報知李中書。李中書此時已知蘇友白是簇簇新一個進士,巴不得要奉承,忙叫人四下邀住,隨即開了后門來迎接。只見蘇友白在盧家園門首痴痴立看。忙上前作禮道:“兄翁聯捷,未及面賀為罪!今日降臨,為何不一先顧,卻在此徘徊?”蘇友白忙答禮道:“正欲進謁。偶過于此,覽此風光如故,不覺留連。何期惊動高賢,乃承降重。”李中書一面說,一面就邀蘇友白進園中來。二人重新講禮。禮畢,李中書就叫人備酒,定要留酌。又叫人去請錢舉人來陪。蘇友白因要訪盧家消息,也就不辭。
  不一時,有酒了,錢舉人也來了。相見過,敘些寒溫,就上席吃酒。吃了半晌,蘇友白因問道:“前日學生在此下塌時,曾在后園門首遇見隔壁盧家公子,甚是少年。今日為何園門釘鎖,一人不見?李老先生与之緊鄰,必知其詳。”李中書道:“隔壁是副使盧公諱一泓的宅子。自盧公死后,他公子尚小,止好五六歲,此外惟他夫人与一幼女寡處,并無幼丁,哪得少年,尼翁莫非錯記了?”
  蘇友白惊訝道:“學生明明遇著,接談半日,安得錯記?莫非是親族人家子侄暫住于此?”李中書道:“盧公起家原是寒族,不聞有甚親眷。況此公在日,為人孤峻,不甚与人往來。他的夫人又是江南宦家,父兄懸遠,且治家嚴肅,豈容人家子侄來住。或者是外來之人有求于兄翁,或冒稱盧公之子。”
  蘇友白道:“此兄不獨無求于弟,且大有德于弟。分明從園中出入,豈是外人。這大奇了。”李中書道:“兄曾問他名字否?”蘇友白道:“他名夢梨。”李中書想了想道:“夢梨二字仿佛象他令愛的乳名。”因笑笑道:“莫非他今愛与兄翁相會的?”
  蘇友白也笑道:“盧公子幼,別無少年,這也罷了。且請問為何前后門俱封鎖,難道他夫人与今愛也是無的?”李中書笑道:“夫人与令愛這是有的。”蘇友白道:“既有而今安在?”李中書道:“半月前往南海燒香去了,故宅空封鎖于此。”
  蘇友白道:“只為南海燒香,為何挈家都去?只怕其中還有別故。”錢舉人接說道:“燒香是名色,實別有一個緣故,小弟略聞一二,卻不得其詳。”蘇友白道:“敢求見教。”錢舉人向李中書問道:“老丈亦有所聞嗎?”李中書道:“別有緣故,到不曉得。”錢舉人道:“聞得盧公有一仇家,近日做了大官。聞知盧公死了,要來報仇,故盧夫人借燒香之名,實為避禍而去。”蘇友白道:“此去不知何往?”錢舉人道:“盧夫人原是江南宦族,此行定回江南父母家去了。”
  蘇友白听了,神情俱失,只得勉強酬應。又飲了半日,只等承差人夫都來了,方才謝別李錢二人起身。正是:
  
  記得春風巧笑,忽焉明月盧花。
  細想未來過去,大都載鬼一車。

  蘇友白別了李錢二人,就叫人夫往河南進發。一路上思量道:“盧郎贈我的金鐲、明珠日在衣袖中,而其人不知何處。他夫人与小姐既避禍去,未必一時便歸。且江南宦族甚多,何處去問?他當日曾說重來未必能見,便有深意了。毀重來難見,何不并當時不見?奈何相逢戀戀,別去茫茫,單留下這段相思与我?”又想道:“他說白小姐事成,他事亦成。我看盧兄有心人,或別有深意亦未可知。莫若且依他言,去求白小姐之事。”正是:
  
  得之為喜,未得為愁。
  喜知何日?愁日心頭。

  按下蘇友白一路相思不題。且說說白侍郎自從病好了,也不出門,也不見客,只在家中与白小姐作詩消遣。到南場秋試畢,看試錄上卻不見有蘇友白名字。及順天試錄,到第二名轉是蘇友白,及看下面,卻是監生河南人。心下惊疑,因想道:“莫非蘇友白因前程黜退,納了北監?”又想道:“監便納的,籍貫卻如何改得?自是同名同姓。”也就丟開。到了次年春間,又想道:“我擇婿數年,止有這個蘇友白中意,卻又浮蹤浪跡,無處去尋訪。女孩儿今年已是十八于歸之期,万不可緩。我聞武林西湖,乃天下之各胜,文人才子往往流寓于此,我乘此春光,何不前去一游?一則娛我老怀,二則好歹擇一佳婿,完紅玉婚姻之事。只是他一人在家不便。”心下踟躕不定。
  又過了數日,忽報山東的盧太太同小姐与公子契家都到,在外面。白公大惊道:“這是為何!”慌忙叫將盧太太与盧有小姐的轎抬進后廳來,其余仆從且發在前堂、原來這盧太太正是白公的妹子。不一時,轎進后廳。白公与紅玉小姐接住。先是以与盧夫人兄妹拜見過,就是盧小姐与小公子拜見母舅。白公道:“甥儿甥女几年不見,也是這等長成了。”拜畢,就是白小姐拜見盧姑娘。白小姐拜畢,才是姊妹并小兄弟三人交拜。大家拜完,坐定。
  白公就問道:“只因路遠,久不相聞。不知今日為著何事,卻挈家到此?”盧夫人道:“你妹夫在江西做兵備時,有一個金谿知縣,做官貪酷。你妹夫上疏,將他參奏了。不知后來怎么又謀干改補了別縣,如今又不知怎么行取了御史。探知你妹夫去世,他舊恨在心,新又點了山東按院,要來報仇。我一個寡婦之人,你外甥又小,山東又無相知,如何敵得他過?故与甥女商議,等他未曾入境,推說南海燒香,來借哥哥這里暫住几時,避他一避。”白公道:“原來為此。這也論得是。如今時勢,這等惡人只是避他也罷了。且吾妹今日來得正好,我目下要往武林一游,止慮你侄女獨自在家,無人看客。恰好吾妹到來,可以教訓也,又有甥女与他作伴,我就可放心去了。”
  盧夫人道:“有我在家相陪侄女,哥哥去自不妨。只是我此來,一則避禍,二則還有一事要累哥哥。”白公道:“又有何事?”盧夫人道:“自你妹夫去世,門庭冷落。你甥女今年是十七歲了,婚姻尚未有人。雖有几家來求,我一寡婦見人不便,難于主張,故同他來,要求娘舅為他擇一佳婿,完他終身之事。”白公歎一口气道:“擇婿到也是件難事。我為紅玉婚事,受了多少惡气,至今尚未得人。你是一個婦人家,更不便于選擇。既是托我,我當留心。但我看甥女容貌妍秀,体態端淑,女紅諸事自然精工。”盧夫人道:“描鸞刺繡針鑿之事,雖然件件皆能,卻非其好,素性只好文墨,每日家不是寫字,就是做詩,自小到如今,這書本儿從未离手。他父親在日,常常說他聰明,任他吟弄。我也不知他做得好做得不好,娘舅几時閒,也考他一考。”白公惊喜道:“原來也好文墨,正好与紅玉作對。”白公口便是這等說,心下也只道他略略識字,未必十分。
  說罷,叫家人收拾內廳旁三間大樓,与盧夫人同小姐、公子住,行李搬了進來;其余仆從都發在外面群房內住。安置停當,就分咐備酒接風。不一時,酒有了,是兩桌,一桌在左邊,盧夫人坐了,盧小姐与盧公子就坐在橫頭,一桌在右邊,白公坐了,白小姐就從而在橫頭。兄妹一面飲酒,一面說些家事。飲了一會,盧夫人問白小姐道:“侄女今年想也是十七?”白小姐答道:“十八了。”盧有夫人道:“這等大夢梨一歲,還是姐姐。”
  白公道:“我一生酷好詩酒,況無子嗣,到虧你侄女日夕在前吟弄,如我晚景。今不意甥女也善文墨,又是一快。”因對夢梨小姐說道:“你有做的或詩或詞,誦一篇与我賞玩。”夢梨小姐答道:“雖有些舊作,俱是過時陳句,不堪复吟。母舅若肯教誨甥女,乞賜一題,容夢梨呈丑,求母舅与姐姐改正。”白公听了大喜道:“如此更好。也不好要你獨做,我叫紅玉陪你。”盧有小姐道:“得姐姐同做,使甥女有所模仿,更為有益。”
  白公心下還疑盧小姐未必精通,因暗想道:“我若出一題二人同做,便妍媸相形,不好意思;莫若出兩個題目,各做一首,縱有低昂,便不大覺了。”因說道:“我昨日偶會金陵一友,傳來二題到有致,一個是《老女歎》一個是《擊腕歌》,他說金陵詩社中名公無人不做。你姊妹二人何不就將此題各拈一首?”盧小姐答道:“是,還求母舅將題目鬮開。”白公道:“這個不難。”隨叫嫣素取過筆硯并兩幅花箋,一幅上寫了“老女歎”,一幅上寫了“擊腕歌”,下面都注了要四換韻歌行。寫完到將題目卷在里面,外面卻看不見,又拿起來攪一攪,并放在桌上道:“你二人可信手各取一幅去。”
  二小姐忙立起身來,各取了一幅。打開一看,白小姐卻是“老女歎”,盧小姐卻是“擊腕歌。”原來白公与白小姐時常做詩,這些侍婢都是服侍慣的,見二小姐分了題,就每人面前送過筆硯來。此時二小姐各要逞才,得了題,這一個构思白雪,那一個練句陽春。只見兩席上墨花亂墮,筆態橫飛,頓刻間各各詩成四韻。正是:
  
  筆落惊風雨,詩成泣鬼神。
  千秋才子事,一旦屬佳人。

  二小姐詩做完了,卻也不先不后同送到白公面前。白公看見盧小姐做詩殊無若澀之態,能与白小姐一時同完,心下已有三分惊訝,就先展開一看。只見上寫著:
  
  擊腕歌
  楊柳飛茶不卷帘,美人幽恨上眉尖;
  翠蛾春暖懶未畫,金針晝長嬌不拈。
  欲隨紅紫作痴玩,踏青斗草時俱換;
  笑語才郎賭奕棋,不賭金釵賭擊腕。
  輸贏擊腕最消魂,欲擊遲遲意各存;
  輕攬素絹云度影,斜飛春筍玉留痕。
  相爭相擊秋千下,擊重擊輕都不怕;
  盡日貪歡不肯休,中庭一樹梨花謝。

  白公細細看完,見一字字清秀雋,不覺滿心惊喜,因對盧夫人說道:“我只道是閨娃識字,聊以洗脂粉之羞,不知甥女有如此高才,謝家道蘊不足數矣。”就一面將詩遞与白小姐道:“我儿你看,句逸字芬,真香奩佳詠。今日遇一敵手矣。”白小姐看了,也贊不絕口。盧小姐遜謝道:“甥女閨中孤陋蕪詞,恐涉妖冶,尚望母舅与姐姐教正。”說畢,白公方將白小姐詩展開來看。寫著:
  
  老女歎
  春風紫陌花如許,看花陌上多游女;
  花開花謝自年年,有女看花忽無語。
  看花無語有所思,思最傷心人不知;
  記得畫眉如新月,曾經壓髻笑花枝。
  前年恨殺秋風早,今春便覺腰圍小;
  可怜如血石榴裙,不及桃花顏色好。
  歲月無情只自噓,几回臨鏡憶當初;
  鄰家少婦不解事,猶自妝成吟向予。

  白公看了道:“渾合不露,深得盛唐風体。當与甥女并驅中原,不知鹿死誰手。”因叫嫣素送与盧小姐看。盧小姐細細看了,因稱贊道:“姐姐佳作,体气高妙,絕無煙火。小妹方之,滿紙斧鑿矣。”因暗想道:“白小姐才華如此,怪不得蘇郎痴想。”只因這兩首詩,你敬我愛,又添上許多親熱。正是:
  
  才与才相合,方才愛慕生。
  親情雖本厚,到底只親情。

  不知二小姐后來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