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按:趙朴齋眼看小王揚鞭出弄,轉身進內見趙洪氏,告知史三公子的來歷。趙洪氏甚是快慰,遂把那請客回話擱起不提。 不想接連三日,天气异常酷熱,并不見史三公子到來。第四日,就是六月三十了,趙朴齋起個絕早,將私下積聚的洋錢,湊成十圓,徑往新街,敲開郭孝婆的門,親手交明,囑其代付。朴齋即時遄返,料定母親、妹子尚未起身,不致露綻。惟大姐阿巧勤于所事,朴齋進門,阿巧正立在客堂中蓬著頭打呵欠。朴齋搭訕道:“早來里,再困歇哉呀。”阿巧道:“倪是要做生活個。”朴齋道:“阿要我來幫耐做?”阿巧道是調戲,掉頭不理。朴齋倒以為得計。 將近上午,忽有一縷烏云,起于西北,頃刻間彌滿寰宇,遮住驕陽。電掣雷轟,傾盆下注。約有兩點鐘時,雨停日出。趙二寶新妝才罷,正自披襟納爽,開閣乘涼。卻見一人走得喘吁吁地,滿頭都是油汗,手持局票,闖入客堂。隨后,朴齋上樓鄭重通報,說是三公子叫的,叫至大橋史公館。二寶亦欣然坐轎而去。 誰知這一個局,直至傍晚,竟不歸家。朴齋疑惑焦躁,竟欲自往相迎。可巧娘姨阿虎和兩個轎班室身回來。朴齋大惊失色,瞪出眼睛,急問:“人囗?”阿虎反覺好笑,轉向趙洪氏說道:“二小姐末勿轉來哉。三公子請俚公館里歇夏,包俚十個局一日。梳頭家生搭衣裳,教我故歇就拿得去。”洪氏沒甚言語,朴齋嗔責阿虎道:“耐膽倒大□,放生仔俚轉來哉!”阿虎道:“二小姐教我轉來個呀。”朴齋道:“難下轉當心點,闖仔窮禍下來,耐做娘姨阿吃得消?”阿虎也沉下臉道:“耐(要勿)發极囗,倪也四百塊洋錢□呀!阿有啥勿當心個?從小來里把勢里,到故歇做娘姨,耐去問聲看,闖啥個窮禍嗄?”朴齋對答不出,默然而退。還是洪氏接嘴道:“耐(要勿)去听俚,快點收拾好仔去罷。”阿虎直咕嚕到樓上,尋得洋袱,打成兩包,辭洪氏自去了。 朴齋滿心忐忑,終夜無眠;复和母親商議,買許多水蜜桃、鮮荔枝,裝盒盛筐,繼往探望。叫把東洋車,拉過大橋堍,迤邐問到史公館門首,果然是高大洋房,兩旁欄凳上列坐四五個方面大耳、挺胸凸肚的,皆穿鳥皮快靴,似乎軍官打扮。朴齋吶吶然道達來意。那軍官手執油搭扇,只顧招風,全然不睬。朴齋鞠躬鶴立,待命良久。忽一個軍官回過頭來喝道:“外頭去等來浪!”朴齋喏喏,退出牆下,對著滿街太陽,逼得面紅吻燥。幸而昨日叫局的那人,牽了匹馬,緩緩而歸。朴齋上前拱手,求他通知小王。那人把朴齋略源一眼,竟去不顧。 一會儿,卻有一個十三四歲孩子飛奔出來,一路喊問:“姓趙個來浪陸里?”朴齋不好接應,悄地望內窺探。那軍官复瞪目喝道:“喊哉呀!”朴齋方喏喏提筐欲行。孩子拉住問道:“耐阿是姓趙?”朴齋連應:“是個。”孩子道:“跟我來。” 朴齋跟定那孩子,踅進頭門,只見里面一片二畝廣闊的院子,遍地盡种奇花异卉,上邊正屋是三層樓,兩傍廂房井系平屋。朴齋踅過一條五色鵝卵石路,從廂房廊下穿去,隱約玻璃窗內有許多人,科頭跣足,闊論高談。孩子引朴齋一直兜轉正屋,后面另有一座平屋。小王已在帘下相迎。朴齋慌忙趨見,放下那筐,作一個揖。小王讓朴齋臥房里坐,并道:“故歇勿曾下樓,寬寬衣吃筒煙,正好。” 孩子送上一鐘便茶。小王令孩子去打听,道:“下樓仔末撥個信。”孩子應聲出外。小王因說起:“三老爺倒喜歡耐妹子,說耐妹子像是人家人。倘然對景仔,真真是耐個運气。”朴齋只是喏喏。小王更約略教導些見面規矩,朴齋都領會了。 适值孩子隔窗叫喚,小王知道三公子必已下樓,教朴齋坐來浪,匆匆跑去;須臾跑來,掀帘招手。朴齋仍提了筐,跟定小王,繞出正屋帘前。小王接取那筐,帶領謁見。三公子踞坐中間炕上,滿面笑容,傍侍兩個禿發書童。朴齋叫聲“三老爺”,側行而前,叩首打千。三公子頷首而已。小王附近稟說兩句,三公子蹙(安頁)向朴齋道:“送啥禮嗄?”朴齋不則一聲。三公子目視小王。小王即掇只矮腳酒机,放在下首,令朴齋坐下。 俄而听得堂后樓梯上一陣小腳聲音,隨見阿虎攙了趙二寶,從容款步,出自屏門。朴齋起身屏气,不敢正視。二寶叫產‘阿哥”,問聲“無(女每)”,別無他語。阿虎插嘴道:“阿是二小姐蠻好來浪?”朴齋自然忍受。三公子吩咐小王道:“同俚外頭坐歇,吃仔飯了去。” 朴齋听說,側行而出,仍与小王同至后面臥房。小王囑道:“耐(要勿)客气,要啥末說。我有事体去。”當喚那孩子在房伏侍。小王重复跑去。 朴齋獨自一個,踱來踱去;壁上挂鐘敲過一點,始見打雜的搬進一大盤酒菜,擺在外間桌上。那孩子請朴齋上坐獨酌。朴齋略一沾唇,推托不飲。孩子殷勤勸酬,朴齋不忍拂意,連舉三杯。小王卻又跑來,不許留量,定要盡壺。自己也篩一杯相陪。朴齋只得勉力從命。 正欲講話,突然一個禿發書童喚出小王。小王就和書童偕行,不知甚事。朴齋吃畢飯,洗過臉,等得小王回房,提著空筐,告辭道謝。小王道:“三老爺圍著來浪,二小姐再要說句閒話。”朴齋喏喏,仍跟定小王,繞出正屋帘前。小王令他暫候,傳話進去,隨有書童將帘子卷起鉤住。趙二寶扶著阿虎,立在門限內,說道:“轉去搭無(女每)說,我要初五轉來□。局票來末,說是蘇州去哉。” 朴齋也喏喏而出。小王竟送到大門之外,還說:“停兩日來白相。”朴齋坐上東洋車,徑回鼎車里,把所見情形,細細告訴母親。趙洪氏欣羡之至。 迨初五日,趙朴齋預先往聚丰園,定做精致點心;再往福利洋行,將外國糖、餅干、水果各色買些。待至下午,小王頂馬而來,接著兩乘官轎,一乘中轎,齊于門首停下。中轎內走出阿虎,攙了趙二寶,隨史公子進門。朴齋搶下打個千儿三公子仍是頷首。 及到樓上房里,三公子即向二寶道:“教耐無(女每)出來見見。”二寶令阿虎去請。趙洪氏本不愿見,然無可辭,特換一副玄色生絲衫裙,靦腆上樓,只叫得“三老爺”三字,臉上已漲得通紅。三公子也只問問年紀、飲食,便了。二寶乃向三公子道:“耐坐歇,我同無(女每)下頭去。”三公子道:“無啥事体末,早點轉去。” 二寶應“噢”,摯趙洪氏聯步下樓,踅進后面小房間。洪氏始覺身心舒泰,因問二寶:“再要到陸里去?”二寶道:“轉去呀,原是俚公館里。”洪氏道:“難去仔,几日天轉來嗄?”二寶道:“說勿定。初七末山家園齊大人請俚。理要同我一淘去,到俚花園里白相兩日再說。”洪氏著實叮嚀道:“同自家要當心囗!俚□大爺脾气,要好辰光末,好像好煞;推扳仔一點點,要板面孔個囗!” 二寶見說這話,向外一望,掩上房門,挨在洪氏身旁,切切說話。說這三公子承嗣三房,本生這房雖已娶妻,尚未得子;那兩房兼桃嗣母,商議各娶一妻,异后分爨。三公子恐娶來未必皆賢,故此因循不決。洪氏低聲急問道:“价末阿曾說要討耐嗄?”二寶道:“但說先到屋里同俚嗣母商量,再要說定仔一個,難末兩個一淘討得去。教我生意(要勿)做哉,等俚三個月。俚舒齊好仔,再到上海。”洪氏快活得嘻開嘴合不攏來。二室又道:“難教阿哥公館里(要勿)來。停兩日,做仔阿舅坍台煞個。水果也(要勿)去買;俚□多花來浪。該應要送俚物事,阿怕我匆曉得?”洪氏听一句點一點頭,沒得半句回答。二寶再有多少話頭,一時卻想不起。洪氏催道:“一歇哉,俚一干仔來浪,耐上去罷。” 二寶趔趄著腳儿,慢慢离了小房間;剛踅至樓梯半中間,從窗格眼張見帳房中朴齋与小王并頭橫在榻上吸煙,再有大姐阿巧緊靠榻前胡亂搭訕。二寶心中生气,縱步回房。 史三公子等二室近身,隨手拉他衣襟,悄說道:“轉去哉呀,再有啥事体嗄?”二寶見桌上擺著燒賣、饅頭之類,遂道:“耐也吃點优點心囗。”三公子道:“耐替我代吃仔罷。”二寶只做沒有听見,掙脫走開,令阿虎傳命小王打轎。 三公子竟像新女婿樣式,臨行還叫二寶轉稟洪氏,代言辭謝。洪氏怕羞不出,但將買的各色糖、餅干、水果裝滿筐中,付阿虎隨轎帶去。二寶回顧攢眉。洪氏附耳說道:“放來里無啥人吃呀,耐拿得去,撥俚□底下人,阿對?” 二寶不及阻擋,赶出門首,和三公子同時上轎。當下小王前驅,阿虎后殿,一行人滔滔汩汩,望大橋北堍史公館而歸。看門軍官挺立迎候,轎夫抬進院子,停在正屋階前。史三公子、趙二寶下轎登堂,并肩閒坐。 三公子見阿虎提進那筐,問:“是啥嗄?”阿虎笑道:“倒是外國貨,除仔上海無撥個囗。”三公子揭益看時,呵呵大笑。二寶手抓一把,揀一粒松子,剝出仁儿,遞過三公子嘴邊,笑道:“耐嘗嘗看,總算倪無(女每)一點意思。”三公子憮然正容,雙手來接。引得二寶、阿虎都笑。 三公子卻喚禿發書童取那十景盆中供的香椽撤去,即換這糖、餅于、水果,分盛兩盆,高度天然几上。二寶見三公子如此志誠,感激非常,無須贅筆。 過了一日,正逢七夕佳期,史三公子絕早吩咐小王,預備一切應用物件。趙玉寶盛妝艷服,分外風流。待至十點鐘時,接得催請條子,三公子、二寶仍于堂前上轎,僅帶小王、阿虎同行,經大馬路,過泥城橋,抵山家園齊公館大門首。門上人稟請稅駕花園;又穿過一條街,即到花園正門。門楣橫額刻著“一笠園”三個篆字。 園丁請進轎子,直抬至凰儀水閣才停。高亞自、尹痴鴛迎于廊下。史天然、趙二寶歷階而升,就于水閣中少坐。接著,蘇冠香、姚文君、林翠芬皆上前廝喚,史天然怪問何早。蘇冠香道:“倪三個人來仔兩日哉呀。”尹痴鴛道:“韻叟是個風流廣大教主,前兩日為仔亞自、文君兩家頭,請俚□吃合巹杯。今朝末專程請閣下同貴相好做個乞巧會。” 談次,齊韻叟從閣右翩翩翔步而出。史天然口稱“年伯”,揖見問安。齊韻叟謙遜兩句,顧見趙二寶,問:“阿是貴相好?”史天然應“是”。趙二寶也叫聲“齊大人”。齊韻叟帶笑近前,攜了趙二寶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轉向高亞白、尹痴鴛點點頭道:“果然是好人家風范!”趙二寶見齊韻叟年逾耳順,花白胡須,一片天真,十分懇摯,不覺樂于親近起來。于是大家坐定,隨意閒談。趙二寶終未稔熟,不甚酬對。齊韻叟教蘇冠香領趙二寶去各處白相,姚文君、林翠芬亦自高興。 四人結隊成群,就近從閣左下階。階下万竿修竹,綠蔭森森,僅有一線羊腸曲徑。竹窮徑轉,便得一溪,隱隱見隔溪樹影中,金碧樓台,參差高下,只可望而不可即。四人沿著溪岸,穿人月牙式的十二回廊。廊之兩頭,并嵌著草書石刻,其文日“橫波檻”。過了這廊,則珠帘畫棟,碧瓦文疏,聳翠凌云,流丹映日。不過上下三十二檻,而游于其中者,一若對囗連瞢,千門万戶,悵悵乎不知所之:故名之日“大觀樓”。樓前囗囗囗囗,奇峰突起,是為“蜿蜒岭”。岭上有八角亭,是為“天心亭”。自堂距岭,新蓋一座棕櫚涼棚,以補其隙。棚下排列茉莉花三百余盆,宛然是“香雪海”。 四人各摘半開花蕊,簪干髻端。忽聞高處有人聲喚,仰面看時,卻系蘇冠香的大姐,叫做小青,手執一枝荷花,獨立亭中,笑而招手。蘇冠香喊他下來。小青渺若罔聞,招手不止。姚文君如何耐得?飛身而上,直造其巔;不知為了什么,張著兩手,招得更急。林翠芬道:“倪也去看囗。”說著,縱步撩衣,愿為先導。蘇冠香只得挈趙二室從其后,遵循樓道,且止且行,嬌喘微微,不胜困憊。 原來一笠園之名,蓋為一笠湖而起。其形象天之圜,故日“笠”;約廣十余畝,故日“湖”。這一笠湖居于園中央,西南當凰儀水閣之背,西北當蜿蜒岭之陽。從蜿蜒岭俯覽全國,無不可見 蘇冠香、趙二寶既至天心亭,遙望一笠湖東南角釣魚礬畔,有一簇紅妝翠袖,攢聚成圍;大姐、娘姨,絡繹奔赴,問小青:“啥事体?”小青道:“是個娘姨采仔一朵荷花,看見個罾,隨手就扳,剛剛扳著蠻蠻大個金鯉魚,難末大家來浪看。”蘇冠香道:“我道仔看啥個好物事,倒走得腳末痛煞。”趙二寶亦道:“我著個平底鞋,再要跌囗。” 姚文君還嫌道不仔細,定欲親往一觀,趁問答時,早又一溜煙赶了去。林翠芬欲步后塵,那里還追得及!三人再坐一會,方慢慢踅下蜿蜒岭。林翠芬道:“我要去換衣裳。”就于大觀樓前分路自去。 蘇冠香見大觀樓窗寮四敞,帘幕低垂;四五個管家,七手八腳,調排桌椅,因問道:“阿是該搭吃酒?”管家道:“該搭是夜頭,故歇便飯就來里凰儀水閣里吃哉。” 蘇冠香無語,挈趙二寶仍由原路,同回凰儀水閣來。只見水閣中衣裳環珮,香風四流。又來了華鐵眉、葛仲英、陶云甫、朱藹人四客,連孫素蘭、吳雪香、覃麗娟、林素芬皆已在座。惟姚文君脫去外罩衣服,單穿一件小袖官紗衫,靠在臨湖窗檻上,把一把蒲葵扇不住的搖。蘇冠香問道:“耐跑得去阿曾看見?”文君說不出話,努了努嘴。冠香回頭去看,一只中號荷花缸放在冰桶架上,內盛著金鯉魚,真有一尺多長。趙二寶也略瞟一眼。文君搶出指手畫腳說道:“再要捉俚一條,姘子對末好哉!”冠香笑道:“故末話耐去捉哉(口宛)。”大家不禁一笑。 第三十八回終。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