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盧君暢 元義方 平昌井 虎頭骨 法喜寺 龍廟 豢龍者 孔威 華陰湫 崔道樞 金龍子 黃馴 臨漢豕 燒龍 柳翁 以前東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陽的盧君暢還是老百姓的時候,僑居漢水。曾經有那么一天,他獨自騎馬走在郊野,看見兩條狗,狗的腰身特別長,胸甚肥厚,好像懸浮著要掉下來。那兩條狗一塊跑在田□上。盧君暢惊訝和一般的狗不同,就勒住馬望著那兩條狗。不一會儿兩條狗都跳進一個大水池中,緊接著那池水便波浪洶涌,馬上有兩條白龍從池子里升起。云气密布當空,風雷大吼大震。盧君暢很害怕,打馬往回跑,沒跑出几里,衣服全被雨澆濕,才知道那兩條狗就是龍。 元義方出使新羅國,從雞林州出發,遇到一個小島,島上有泉水,船上的人都打泉水喝。忽然有一條小蛇從泉眼里鑽出來。海師忙說:“龍生气了!”于是立即就出發。未行几里,風云雷電全都到來,三天三夜沒有停歇。等到雨過天晴,望見遠處對岸的城邑,原來已是萊州。 平易城以前与荊水是通連的,有一條神龍在里邊出出入入,所以叫做龍城。外國有一座寺叫“咀呵羅”,寺中有一條神龍住在米倉里。奴仆去取米,龍就往后退。奴仆要是經常取米,龍就不給。倉里的米用光了,奴仆就向龍跪拜,倉里的糧食就又滿了。 南中一帶遇上天旱,就用長繩子拴住虎頭骨,扔到有龍的地方。虎頭骨一入水,就讓几個人牽扯著,也無法讓它停住。不一會儿,云就從潭中升起,雨也緊接著就下起來。 政陽郡東南有一座寺廟叫法喜寺。這寺离郡一百里遠,而正處在渭水之西。唐元和年末,寺中有一個和尚頻頻夢見一條白龍從渭水來,在佛殿西柱子下停住,蟠繞很久,才直奔東方而去。做夢第二天就下雨。這种情況已經多次了。那和尚很奇怪,就告訴了別人。那人說:“福地是神靈居住的地方,本來就是龍的住處。而佛寺也受到龍的依賴,所以釋迦牟尼有天龍八部,它的意義就在這里。何況郊野之外的寺院,殿宇清洁寬敞,作為龍的住處,不也很合适嗎?希望你做一條土龍放到殿柱子之間,將用它來驗證一下你的夢。”那和尚便召集工匠,用土制作一條龍。他把夢中龍的樣子詳細地告訴工匠們。做成之后就放在殿西柱子下邊。做得很像云霧中的活龍,鱗鬣生動,動態蜿蜒,盡得其妙,即使很好的畫家,也不能畫得比這更像。到長慶年初,一個住在這個寺院里的人,有一天仰臥在門外,見有一個東西從窗出來,輕飄飄的,像一朵云,飛出寺院,向渭水飛去。天將黑的時候,那東西才回到西窗下。仔細一看,果然是一條白龍。第二天他就告訴了寺中的和尚。和尚覺得奇怪。又過了几天,寺里的和尚全都到村民那里會齋去了,直到晌午才回來。進殿一看,用土做的那條龍不見了。和尚們又是惊歎又是奇怪,互相看著說:“這一定是龍。盡管它是用土做的,尚且可以變化不定。去,不知它到什么地方去;來,不知它從什么地方來。果然是靈物吧?”到了晚上,從渭水飄來陰云,不多時就要逼近殿宇。忽然有一個東西從云中跳出來,從西窗飛入。和尚們又惊又怕。走近一看,見那條用土做的龍居然已經附在西柱上了。仔細一看,那龍的鬐、鬣、鱗、角,好像全都濕了。從此以后,就用鐵鏈把它鎖起來了。這以后里中有了旱澇災情,向它祈禱,非常靈驗。 汾水橫貫太原而向南流。水上有兩座橋。那南邊的橋下曾經有龍出現,因此在橋下蓋了龍廟。以前相國令狐楚居守北都的時候,有一條龍從廟中出來,全城的男男女女都盡情觀看,將近一頓飯的工夫,它才騰躍振奮地离去。立刻就有震雷暴雨發生。另外,第二年秋,汾水水漲,有一條白蛇從廟里出來,一出來廟就倒塌了。那橋也坏了。那時是唐朝太和年初。 牛僧儒鎮守襄州的時候,因為久旱,祭祀求雨沒見效,听說有一位處士自己說是養龍的,牛公就請他想辦法下雨。那處士說:“江漢一帶沒有龍,只有一個水池中有一條,是黑龍。如果硬逼它出來,擔心造成災害,很難制住它。”牛公堅決讓他去做,他就去了。果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暴漲,淹了上万戶人家。那處士怕加罪于他。嚇跑了。 唐咸通年末,舒州刺史孔威進獻龍骨一具,并且有表奏描述這件事說:“舒州所屬的桐城縣善政鄉有一個百姓叫胡舉,有青龍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當時是四月,院子里還有養蚕用的竹篩子。忽然間云雷暴起,听到云中有打斗触碰的聲音,血就像下雨,洒到養蚕用的竹篩子上。那血不污染篩子,漸漸集中凝結,可以拾起來放到手掌上。不一會儿就讓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開始,一條龍尾巴拖在地上,圍繞著一桶泔水。然后又騰飛鑽進云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水。龍死了之后,把它剖開,發現它的咽喉里有一個大瘡。龍共長十多尺。龍的身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巴又細又薄。鱗鬣就像魚鱗。只有須子有兩丈長。它的腳有紅色的角膜蒙著。兩只角都有兩丈長。它的肚子自相抵触。當時派大云倉使指揮人馬把死龍送往舒州。因為龍肉很重,不能整個搬運,就把它割成几十段,載運到州府。 唐朝咸通九年春,華陰縣南十里多,一天晚上風雷突然大作,有龍福山造地,是遠方而來。原先那地方崖岸挺高,沒有貯水的地方,這天晚上山崖遷徙,崩裂開几十丈。東西向的小山變成了南北向的,而峰巒草木一無所傷。山間新池碧波回蕩,清澈得像疏道的渠道。京洛的行人旅客,沒有不多走路程特意來看的。有好事的,各自乘車坐船成群結伙而來。車馬的聲音不絕,一直持續多日。京城南靈應台有一個水池叫“三娘湫”,与炭谷相近。這池子里的水,水波澄明,深淺莫測。每到秋季秋風搖落樹葉,常有一些草木之葉飄落池水之上。盡管樹葉纖細微小,但是必有飛禽把它銜出去。到這里來祭祀祈禱的,多半喜歡把花鈿錦綺之類的東西扔到池里去。開始扔的時候仔細看著,扔下去之后,很快沉下去了。乾符年初,有几個朝中當官的人,一塊到終南山游玩,來到這個水池邊。于是就有人談到這個池子是如何如何靈驗。其中有不相信的,就試探著把石頭木塊之類扔下去。不久便有大魚躍出水面,鱗甲雪亮。不多時便風雨陰暗,車馬差點被大水沖走。此后人們更加敬服,沒有敢能触犯的。 唐朝中書舍人韋顏的女婿崔道樞,屢屢參加進士考試。一年春天不第,回家到漢水之畔的住處。因為淘井,從井里捉到一條五尺長的鯉魚。這條魚的鱗和鬣都是金色的,它的目光射人。大家見它不同于一般的魚,就讓仆人把它投到江里去。崔道樞和他的表哥韋氏,偷偷地准備炊具,把它煮著吃了。兩宿之后,韋氏得病突然死去。有一個穿碧色衣服的人把他領到一處府舍,這府舍很是庄嚴肅穆。進門之后,他看見一個頭戴金翠冠,身穿紫繡衣的女子在廳里据案而坐。左右的侍者都穿黃衣,服飾打扮有如宮中。有一個小官吏從后面拿著簿子領韋氏出來,來到廊階之間,把簿子交給一個梳著雙環的婢女,由她放到繡衣女子的桌案上。小官吏又領著韋氏來到東廂房里的一處官署,審理殺魚的案子。韋氏把過錯推到崔道樞身上,說:“不是我的罪過。”那個官吏說:“這是一條雨龍。如果它潛伏在江河湖海之中,即使被人吃了,其實可以看出它不是凡品。只是前几天你們是從井里得到它的,崔道樞和你又不是愚昧之人,把它殺著吃了,只怕罪責難逃,但是你暫且回去,与崔道樞一起多做一些佛道功德之事試試,也許可以多少減輕一些罪過。從現在算起,十天之后我還去找你。”韋氏忽然醒來,就把那官吏的話說給親屬。親屬讓崔道樞詳細述說殺魚之事。崔道樞雖然心中怀有憂慮和壓抑,但是也沒太相信。剛到十天,韋氏果然死了。韋氏是崔道樞姑母的儿子。几天后,韋氏托夢對母親說:“儿已經因為殺魚而獲罪,所到的地方就是水府,不久將受到嚴重的懲罰。母親可以赶緊修黃菉作道場,還有希望懲辦得寬一些。表弟的罪過也已經形成了,今晚他應該自知他的事情。”韋母哭著把夢中情形告訴了崔道樞。等到天黑,崔道樞昏昏沉沉地睡下,見到穿碧色衣服的人把他領到一個公署,全都像韋氏講過的那樣。不一會儿有一個拿著黑紙紅字文書的個官吏,讓崔道樞在屏側站著,他自己快步走進去。不一會儿又見那個穿繡衣的女子提筆寫了些什么,小官吏便接到手里走了出來,讓崔道樞看那上面寫了些什么。崔道樞接過來一看,先寫的是,崔道樞官至三品,壽到八十;后邊又寫道,害死了雨龍,事關天府,不能原諒,案情緊急,所有的官爵全都消除,年壽也削減一半。當時崔道樞去的時候正處在冬季。他的母親開始修道場做功德。剛到春季,他就臥病不起,几天便死了。那時崔道樞的妻儿老小都在京城。韋顏詳細地述說了他的事情。舊時傳說夔州到牛渚磯是水府,不知崔道樞所去的水府是哪里。 唐昭宗文德二年正月初一,皇上与群臣在武德殿議事。有一股紫气從昭德殿的東隅冒出來,好像郁郁的濃煙。皇上讓宮中留后司尋找發出紫气的地方,尋到了一枚金龍子。這枚金龍子有五寸來長。群臣都向皇上祝賀。皇上說:“我不認為金龍子是祥瑞之兆,我認為偃息兵戈天下太平才是祥瑞。你們各自都應該盡忠,以体念我的這种情怀。”司事官有人稟奏,請求把文德二年改成龍紀元年。 荊州當陽縣靠山建成官署。院中有一口很深的井。井中有一個龍的巢穴。任何人不知它有多深。天要變晴以及將要下雨的時候,往往有云气從井底冒出來。唐朝光化年中,有一個道士自稱從商山來,他下到井里,取到龍的巢穴和草藥之后离去。這以后有一個叫黃馴的縣令,到任之后,常常把馬拴在井邊,各种污穢之物全都進入井中。有的人指責他,他總是回答些粉飾的話。一年多一點之后,他和他的馬全都瞎了眼。 邛州臨漢縣內有一個水池,常常有人看見有一只母豬出入,人們便叫它“母豬龍池”。唐朝天复四年,蜀城大旱,大小官員都到有靈跡的地方去求雨。這時候臨漢縣令也准備了牛羊肉、甜酒之類的供品,讓縣邑所有僚屬一起到母豬龍池去祭祀。祭奠完了,就在池邊擺下酒宴,讓神賜福游客。游客們坐于烈日之下,舖席,把池放在被尊敬的地位,每巡酒來到池邊,捧杯向池獻酒。要直等到雨下得淹腳面了才能撤掉此宴。歌聲樂聲正盛,忽然間池上黑气如云,霧气濛濛地直往上升。狂暴的雷電炸響,黑云密布,雨雹立刻潑撒下來。縣令和同僚們歡欣鼓舞,丟掉帷蓋,任由雨澆濕了然后才回去。第二天,縣境中雨水已足,而其它地方依然是干旱的土地。人极其真誠,那就連龍畜亦能感動。享有賢德救濟旱情,不能說不是明智。 長江以南的蘆荻間,往往能燒起龍來。唐天复年中,澧州葉源村一個姓鄧的村民耕种前燒荒,把柴草堆在山中的洞穴中,火勢著旺以后,有一條龍突然鑽出來,騰在半空里。它身上帶著一些火焰,因為空中風更大,火焰更旺,又不能赶快熄滅,到底把它燒死了,掉到了地上,有好几百步長。這個姓鄧的村民為了避禍,把家搬到別處去了。朱梁王朝的末年,辰州一個姓向的居民燒起一條龍,四面風雷急雨都不能扑滅,很快便燒成灰燼,但是龍角沒有燒化。龍角瑩如白玉,姓向的把它當成寶貝珍藏著。湖南行軍高郁,給姓向的一點錢就硬把龍角拿走了。當時有個術士就說:“高司馬將有大禍臨頭,怎么還用這种不祥之物來召致禍患的來臨呢?”不久,高郁果然被殺。 天佑年間,饒州有個姓柳的老頭經常坐著小船在鄱陽江里釣魚,不知他在哪里居住,也不知他的妻子儿女是誰,也沒人見過他吃飯喝水。凡是水族之類,以及山川的多深多遠,他沒有不知道的。鄱陽打漁的人們,全都先問他然后再行動。呂師造任刺史時,他大興土木,修城挖溝,挖到城北就下雨,一停天就晴。有人問柳老頭這是怎么回事。柳老頭說:“這下面是龍穴。在它上面吵鬧震蕩,那么龍就不安,就從穴中跑出來,龍出來就要下雨。不停地挖下去,肯定會挖到龍穴,那就會下雨不止成為災難了。”挖到几丈深之后,果然挖到了。有一些几十尺長的方木,交叉疊摞在一起,累積几十層。那下邊黑洞洞的,而且霧气沖人,不能進去,就不挖了。那些木頭上都纏繞著龍的口水,一股腥味,而且刻削得很平滑,很方正,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從此,果然連連下雨成為災難。呂家的几個子弟要到鄱陽江上去捕魚,把柳老頭找來問他哪里有魚。柳老頭指著南岸一個地方說:“今天只有那個地方有魚,但是有一條小龍也在那里。”几個孩子不信,就去下网,果然大有收獲。他們把打上來的魚全都放在船上的一只大盆里。其中有一條一二尺長的鱔魚,兩眼精光有神,還有兩根長須。它繞盆而行,群魚都在兩邊跟著它。要到北岸的時候,盆里的魚全都沒了。姓柳的老頭也不知哪去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