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八回 痴公子倩佳人畫面



  詞曰:

  潑墨淋漓,借尊面權為素壁。雖然未似錦箋奇,圈圈點點,得辱佳人筆。
  書生白面安能及,粉黛無顏色。除非神茶郁壘,橫涂豎抹甚為匹。
  右調《醉落魄》

  話說張寅在玉尺樓下考詩,听見樓上歡笑,以為山小姐得意,竟大著膽一直撞上樓來,此時,許多侍妾因見山小姐与冷絳雪取笑張寅作樂,都立在旁邊觀看。樓門口并無人看守,故張寅乘空竟走了上來。山小姐忽抬頭看見,因大怒道:“這是甚人,敢上樓來!”張寅已走到面前, 望著小姐深深一揖道:“學生張寅拙作,蒙小姐見賞,特上樓來拜謝。”
  眾侍妾看見張寅突然走到面前,俱大惊著急。攔的攔,遮的遮,推的推,扯的扯。亂嚷道:“好大膽,這是甚么所在,竟撞了上來! ”張寅道:“我不是自撞來的,是你家太師爺著人送我來的。”山小姐道:“好胡說,太師叫你在樓下听考,你怎敢擅上樓來! ”因用手指著上面懸的御書匾額說道:“你睜開驢眼看一看,這是甚人寫的。任是公侯卿相,到此也要叩頭。你是一個白丁公子,怎敢欺滅圣上,竟不下拜!”
  張寅慌忙抬頭一看,只見正當中懸著一個匾額,上面御書“弘文才女”四個大字,中間用一顆御寶,知是皇帝的御筆,方才慌了,撩衣跪下。山小姐道:“我雖一女子,乃天子欽定才女之名。賜玉尺一柄,量天下之才。又恐幼弱為人所欺,敕賜金如意一柄,如有強求婚姻及惡言調戲,打死勿論,故不避人。滿朝中縉紳大臣,皇親國戚,以及公子王孫,并四方求詩求文,也不知見了多少,從無一人敢擅登此樓,輕言調戲。你不過是一個紈褲之儿,怎敢目無圣旨,小覷于我,將謂吾之金如意不利乎?”因叫侍妾在龍架上取過一柄金如意,親執在手中,立起身來說道:“張寅調戲御賜才女,奉旨打死!”說罷,提起金如意就照頭打來。把一個張寅嚇得魂飛天外,欲要立起身來跑了,又被許多侍妾揪定,沒奈何,只得磕頭如搗蒜,口內連連說道:“小姐饒命!小姐饒命!我張寅南邊初來,實是不知,求小姐饒命!”山小姐哪里肯听,怒狠狠拿著金如意只是要打。 雖得冷絳雪在旁相勸,山小姐尚不肯依。卻虧張寅跟來的家人听見樓上聲息不好,慌忙跑出到后廳,稟知山顯仁道:“家公子一時狂妄,誤上小姐玉尺樓,小姐大怒,要奉旨打死,求太師老爺看家老爺面上,速求饒恕,感恩不淺。”
  山顯仁听說,也著忙道:“我叫他謹慎些,他卻不听。小姐性如烈火,若打傷了,彼此体面卻不好看。”因連叫几個家人媳婦,快跑去說,老爺討饒。山小姐正要下毒手打死張寅,冷絳雪苦勸不住,忽几個家人媳婦跑來說老爺討饒。山小姐方才縮住了手說道:“這樣狂妄畜生,留他何益,爹爹卻來勸止。”冷絳雪道:“太師也未必為他,只恐同官上面不好看耳。”
  此時,張寅已嚇癱在地,初猶求饒,后來連話都說不出,只是磕頭。山小姐看了又覺好笑,因說道:“父命討饒,怎敢不遵,只是造化了這畜生。”冷絳雪道:“既奉太師之命,恕他無才,可放他去吧。”山小姐道:“他胸中雖然無才,卻能央人代替,以裝門面,則面上不可無才。”因叫侍儿取過筆墨,与他搽一個花臉,使人知他是個才子。
  張寅跪在地下,看見放了金如意不打,略放了些心,因說道:“若說我張寅見御書不拜,擅登玉尺樓,誤犯小姐,罪固該當。若說是央人代替,我張寅便死也不服。”山小姐与冷絳雪听了,俱大笑起來。山小姐道:“你代替的人俱已捉了在此,還要嘴強。”張寅听說捉了代替,只說宋信也被他們拿了,心下愈慌不敢開口。齋
  山小姐因叫侍儿將筆墨在他臉上涂得花花綠綠道:“今日且饒你去,你若再來纏扰,我請過圣旨,只怕你還是一死。”張寅听說饒命叫去,連忙爬起來說道:“今已吃了許多苦,還來纏些甚么?”冷絳雪在旁插說道:“你也不吃苦,你肚里一點墨水不曾帶來,今倒搽了一臉去,還說吃苦。”說得山小姐忍不住要笑,張寅得個空,就往樓下走。走到樓下,眾家人接著,看見不象模樣,連忙將衣服替他面上揩了。揩便揩了,然是干衣服,未曾著水,終有些花花綠綠不干淨。張寅也顧不得,竟遮掩著往外直走,也沒甚臉嘴再見山顯仁。遂不到后廳,竟從旁邊夾道里,一溜煙走了。
  走出大門外心才定了。因想道:“他才說代作人捉住了,定是老宋也拿了去,我便放了出來,不知老宋如何了。”又走不上几步,轉過彎來,只見宋信在那里伸頭探腦的張望。看見張寅,忙迎上來說道:“恭喜,想是不曾讓你做詩。”張寅見了又惊又喜道:“你還是不曾捉去,還是捉了去放出來的?”宋信道:“那個捉我,你怎生這樣慌張狼狽,臉上為何花花綠綠的?”張寅跌跌腳道:“一言說不盡,且到前邊尋個好所在,慢慢去說。”遂同上了轎回來。
  走了數里,張寅忽見路旁一個酒店,甚是幽雅清靜,遂叫住了轎,同宋信入來。這店中是樓上樓下兩處,張寅懶得上樓,遂在樓下靠窗一副大座坐下。先叫取水將面淨了,然后吃酒。
  才吃得一兩杯,宋信便問道:“你為何這等气苦?”張寅歎口气道:“你還要問,都是你害人不淺。”宋信道:“我怎的害人?”張寅道:“我央你代作詩,指望你做一首好詩,光輝光輝。你不知做些甚么,叫他笑我央你代作。原是隱密瞞人之事,你怎么与她知道,出我之丑。”宋信道:“見鬼了,我在此等了半日,人影也不見一個出來,是誰叫我做詩?”張寅道:“又來胡說了,詩也替我做了,我已寫去了,怎賴沒有!”宋信道:“我做的是甚么? ”張寅道:“我雖全記不得,還記得些影儿,甚么‘落花蓮’,甚么‘包儿掉了綿’,又是甚么‘春秋’又是什么‘仲尼’,難道不是你做,還要賴到哪里去。”宋信道:“冤屈死人,是哪個來叫我做?”張寅道:“是小童來的。”宋信道:可叫小童來對。”
  張寅忙叫小童,小童卻躲在外面,不敢進來。被叫不過,方走到面前。張寅問道:“宋相公做的詩是你拿來的?”宋信道:“我做甚么詩与你?”小童見兩個對問,慌的呆了,一句也說不出來。張寅見小童不則聲,顏色有些古怪,因兜臉兩掌道:“莫非你這小蠢才,不曾拿詩与宋相公嗎?”小童被打,只得直說道:“那詩實實不是宋相公做的?”在在大惊道:“不是宋相公做的,卻是誰做的?”小童道:“相公叫我出來,我因性急,慌忙走錯了路,誤撞入他家小姐房里,被她拿住,要做賊打。又搜出相公与我的詩稿,小的瞞她不得,只得直說了。她說你不消尋別人,我代做了吧。拿起筆來,頃刻就寫完了。我恐怕相公等久,只得就便拿來了。”古
  張寅听了,又跌腳道:“原來你這小奴才誤事,做詩原為要瞞他家小姐,你怎到央他家小姐代作。怪不得她笑說代做的人已捉住了。”宋信道:“如今才明白,且問你,他怎生叫你做起的?”張寅道:“我一進去,山相公一團好意,留我小飲。飲了半晌,就叫人送我到玉尺樓下去考。方才坐下,山小姐就叫侍妾下樓問道:“‘《張子新篇》是誰人做的,’我答應是自做的。他又叫侍妾說道:“既是自做的,為何有平如衡詩在內?’只因這一問,打著我的心病,叫我一句也說不出。我想這件事是你我二人悄悄做的,神鬼也不知,他怎么就知道?”宋信也吃惊道:“真作怪了。你卻怎么回他?”張寅道:“我只得認是平如衡与我唱和的兩首,故刻在上面,他所以做這一首詩譏誚我,又要我和。我急了,叫這小奴才來央你做,不知又落入圈套,竟將她代作的寫了上去。她看了,在樓上大笑。我又不知就里,只認是看詩歡笑,遂大膽跑上樓去。不料,她樓上供有御書,說我欺滅圣旨不拜。又有一柄御賜的金如意,凡是強求婚姻与調戲她的,打死勿論。我又不知,被她叫許多侍妾仆婦將我捉住,自取金如意,定要將我打死。虧我再三苦求,方才饒了。你道這丫頭惡不惡。雖說饒了,臨行還搽我一個花臉,方放下樓來。”宋信听了,吐吞說道:“大造化,大造化! 玉尺樓可是擅自上去的。一個御賜才女,可是調戲得的。還是看你家尚書分上,若在別個,定然打殺,只好白白送了一條性命。”張寅道:“既是這等厲害,何不早對我說?”宋信道:“他的厲害,人人知道,何消說得。就是不厲害,一個相公女儿,也不該撞上樓去調戲她。?閉乓羆嚓e拔乙桓鏨惺楣鶭潾什V腊裝資芩瑆袚叡|褪欽獾勸樟恕須与老父說知,上她一疏,說她倚朝廷寵眷,凌辱公卿子弟。”宋信道:“你若上疏說她凌辱,她就辯說你調戲。后來問出真情,畢竟還是你吃虧,如何弄得她倒。”張寅說:“若不處她一場,如何气得她過?”宋信道:“若是气她不過,小弟倒有一個好机會,可以處她。”
  張寅忙問道:“有甚好机會?万望說与我知道。”宋信道:“我方才在接引庵借座等你,看見壁上有趙縱、錢橫二人題的詩。看詩中情思,都是羡慕山小姐之意。我問庵中和尚,他說二人曾与小姐對考過。我問他考些甚么,那和尚倒也好事,連考的詩都抄的有,遂拿与我看,被我暗暗也抄了來。前日山相公叫人錯尋到我處的,就是此二人。我看他對考的詩,彼此都有勾挑之意。你若要尋她過犯,上疏參論,何不將此唱和之詩呈与圣上,說她借量才之名,勾引少年子弟在玉尺樓淫詞唱和,有辱天子御書并欽賜女子之名。如此加罪,便不怕天子不動心。”
  張寅听了,滿心歡喜道:“這個妙,這個妙,待我就与老父說知,叫他動疏。”宋信道:“你若明后日就上疏,她就說你調戲被辱,仇口冤她了。此事不必性急,須緩几日方妙。”張寅道:“也說得便是,便遲兩日不怕她走上天去。”二人商量停當,方才歡歡喜喜飲酒。飲了半響,方才起身上轎而去。
  俗話說得好:路上說話,草里有人。不期,這日燕白頷因放不下閣上美人,遂同平如衡又出城走到皇庄園邊去訪問,不但人無蹤影,并牆上的和詩都粉去了。二人心下气悶不過,走了回來,也先在這店中樓上飲酒。正飲不多時,忽看見樓下宋信与張寅同了入來,二人大惊道:“他二人原來也到京了。”平如衡就要下樓來相見,燕白頷攔住道:“且听他說些甚么。”二人遂同伏在閣子邊,側耳細听。
  听見他一五一十,長長短短,都說是要算計小姐与趙縱、錢橫之事。遂悄悄不敢聲張。只等他吃完酒去了,方才商量道:“早是不曾看見,若看見,未免又惹是非。”燕白頷道:“我原料他要來山家求親,只說倚著尚書勢頭,有几分指望。不期倒討了一場凌辱。”平如衡道:“我二人去考,雖說未討便宜,卻也不至出丑。所可恨者,未見小姐耳。”燕白頷道:“以我論之,小姐不過擅貴名耳,其才美亦不過至是极矣。小弟初意,還指望去謀求小姐一見。今听張寅所謀不善,若再去纏扰,不獨帶累山小姐,即你我恐亦不能干淨。”平如衡道:“就是不去,他明日叫父親上疏,畢竟有趙縱、錢橫之名,如何脫卸?”燕白頷道:“若你我真是趙縱、錢橫,考詩自是公器,有無情詞挑逗,自然要辨個明白,怕他怎的。只是你我都是假托之名,到了臨時,張寅認出真姓名,報知圣上,圣上說學臣荐舉,朝廷欽命,都違悖不赴,卻更名改姓,潛匿京師,調引欽賜之女,這個罪名便大了。”
  平如衡道:“長兄所慮甚是。為今之計,卻將奈何?”燕白頷道:“我二人進京本念,實為訪山小姐求婚。而這段姻緣,料已無望。小弟遇了閣上美人,可謂万分僥幸。然追求無路,又屬渺茫。吾兄之冷降雪,又全無蹤影,你我流蕩于此,殊覺無謂。況前日侍妾詩中,已明明說道‘欲為玄霜求玉杵,須從御座撤金蓮’。目今鄉試不遠,莫若歸去取了功名。那時重訪藍橋,或者還有一線之路。”
  平如衡道:“吾兄之論最為有理。只怕再來時物是人非,云英已趙裴航之夢矣。”燕白頷道:“山小姐年方二八,瓜期尚可有待。況天下富貴才人甚少,那能便有裴航?”平如衡道:“山小姐,依兄想來,還可有待。只怕我那冷絳雪小姐,不能待矣。既是這等,須索早早回去。”二人算計定了,又飲了數杯,便起身回到下處。叫家人收拾行李,雇了轎馬,赶次日絕早就出城長行。
  二人一路上有說有笑,倒也不甚辛苦。一日,行到山東地方,正在一條狹路上,忽撞見一簇官府過來。前面几對執事,后面一乘官轎甚大,又有十余匹馬跟隨,十分擁擠。燕白頷与平如衡只得下了轎,撿一個略寬處立著,讓他們過去。不提防,官轎抬到面前,忽听到轎里連叫舍人道:“快問道旁立的可是燕、平二生員。”知
  燕白頷与平如衡听見,忙往轎一張,方認得是王提學。也不等舍人來問,連忙在轎前打一恭道:“生員正是燕白頷平如衡。”王提學听了大喜,因吩咐舍人道:“快道二位相公前面驛中相見。”說罷,轎就過去了。听差舍人領命,隨即跟定燕白頷平如衡,請上轎抬了轉去。
  幸喜回去不遠,只二三里就到了驛中。王提學連連叫請,燕白頷平如衡只得進去拜見。拜見過了,王提學就叫看坐,二人遜稱不敢。王提學道:“途間不防。”二人只得坐下。王提學就問道:“本院已有疏特荐,已蒙圣恩批准,征召入京。本院奉旨各處追尋,卻無蹤影,二位賢契為何卻在此處?”燕白頷應道:“生員与平生員蒙太宗師培植,感恩無地。但生員等游學在先,竟不知征召之事,有幸圣恩,并負太宗師荐拔之盛心,罪甚,罪甚。”王提學道:“既是不知道,這也罷了。卻喜今日湊巧遇著,正好同本院進京复命,就好面圣,定有异擢。”
  燕、平二人同說道:“太宗師欲將生員下士獻作嘉賓一段作養盛心,真是千古。但聞負天下之大名,心有高天下之大才,方足以當之。若碌碌無奇,未免取天下之笑。生員輩雖薄有微才,為宗師垂怜。然捫心自揣,竊恐天地之大,何地無才。竟以生員二人概盡天下,實實不敢自信。”王提學道:“二位賢契虛心自讓,固見謙光。但天下人文,南直首重。本院于南直中遍求,唯二位賢契出類拔萃,故本院敢于特荐。天下雖大,縱更有才人,亦未必過于賢契。今姓名已上達宸聰,二位賢契不必過遜。”
  燕白頷道:“生員輩之辭,其實是有所見而然,倒不是套作謙語。”王提學道:“有何所見,不妨直說。”燕白頷道:“生員聞圣上詔求奇才者,蓋因山相公之子山黛才美過人,曾在玉尺樓作詩作賦,壓倒翰苑群英,故圣上之意以為女子尚有高才,何況男子,故有此特命。今應召之人,必才高過于山黛,方不負圣主之求。若生員輩,不過項羽之霸才耳,安敢奪劉邦之秦鹿?是以求太宗師見諒也。”王提學笑道:“二位賢契又未遇山小姐,何畏山小姐之深也。”燕白頷道:“生員輩雖未遇山小姐,實依稀仿佛于山小姐之左右。非畏之深,實知之深也。”
  王提學道:“二位賢契既苦苦自諉,本院也不好相強。只是已蒙征召,而堅執不往,恐圣上疑為鄙薄圣朝,誠恐不便。”平如衡道:“生員輩若是養高不出,便是鄙薄圣朝。今情愿原從制科出身,總是朝廷之人才,只是不敢當征召耳。實是尊朝廷,与鄙薄者太相懸絕。”王提學道:“二位賢契既要歸就制科,這便也是一樣了。只是到后日辨時便遲了。何不就將此意,先出一疏,待本院复命時帶上了,使圣上看明,不獨無罪,且可見二位才而有讓。明日鹿鳴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當刮目。”燕、平二人同謝道:“蒙太宗師指教,即當出疏。”
  王提學就留二人在驛中同住了。驛中備出酒飯,就留二人同吃。飲酒中間又考他二人些詩文,見二人下筆如神,無不精警,看了十分歡喜。因說道:“二位賢契若就制科,定當高發。本院歲考完了,例當复命。科考的新宗師已到任多時,二兄速速回去,還也不遲,本院在京中准望捷音。”燕、平二人再三致謝,又寫了一道辭召就試的疏,交付王提學,然后到次日各自別去。王提學進京复命不題。
  且說燕白頷、平如衡二人,一路無辭,到了松江家里,正值新宗師科考。燕白頷是華亭縣學,自去赴考不必言矣。平如衡卻是河南人,欲要冒籍,松江又嚴禁,冒不得。与平教官商量,欲要作隨任子侄寄考。平教官官又小,又擔當不來。欲要回河南去,又遲了。還是燕白頷出主意道:“不如納了南監吧。”平如衡道:“納監固好,只是要許多銀子。”燕白頷道:“這不打緊,都在小弟身上。”平教官出文書,差一個的當家人,帶了銀子,到了南京監里替平如衡加納了。
  過了數日,科舉案發了,燕白頷又是一等。有了科舉,遂收拾行李,同平如衡到南京來鄉試。只因這一來,有分教:龍虎榜中御墨,變作婚姻簿上赤繩。不知此去果能中否,且听下回分解。

  ------------------
  國學知古齋主 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