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人君之稱,莫大于明〔二〕;人臣之譽,莫美于忠〔三〕。此二德者,古來君臣所共愿也。然明不繼踵〔四〕,忠不万一者〔五〕,非必愚闇不逮而惡名揚也〔六〕,所以求之非其道爾〔七〕。 〔一〕○鐸按:此文論國之所以治者,在上下同心。所謂同心者,君明臣忠也。明君操法術握權柄于上,則忠臣敬言奉禁竭心稱職于下。二者相須,則成功致治矣。而其所反复申明者,尤在“明据下起,忠依上成”一義,故以明忠命篇。 〔二〕○鐸按:“大”亦“美”也。易系辭上傳“莫大乎蓍龜”,釋文“大”作“善”,漢書藝文志、白虎通蓍龜篇、定八年公羊傳注、家語禮運篇注并同。“善”与美、大同義。晉語:“彼將惡始而美終”,注:“美,善也。”詩桑柔箋:‘“善”猶“大”也。’是其證。敘錄云:“君有美稱”,則互文見義矣。 〔三〕襄九年左傳云:“君明臣忠。”新書大政下篇云:“臣之忠者,君之明也。臣忠君明,此之謂政之綱也。” 〔四〕晏子春秋雜下云:“比肩繼踵而在。” 〔五〕“一”舊作“全”,据治要改。 〔六〕孝經云:“揚名于后世。”○鐸按:治要脫“揚”字。 〔七〕“以”舊作“道”,“其道”下有“之”字,据治要改、刪。毛詩甫田序云:“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夫明据下起,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則利斷金〔一〕。能知〔二〕此者,兩譽俱具〔三〕。要在于明操法術,自握權秉而已矣〔四〕。所謂術者,使下不得欺也〔五〕;所謂權者,使勢不得亂也。術誠明,則雖万里之外,幽冥之內〔六〕,不得不求效;權誠用,則遠近親疏,貴賤賢愚,無不歸心矣〔七〕。周室之末則不然,离其術而舍其權,怠于己而恃于人。是以公卿不思忠,百僚不盡力〔八〕,君王孤蔽于上,兆黎冤亂于下〔九〕,故遂衰微侵奪而不振也〔一0〕。 〔一〕易系辭上傳。按以“二人同心”為君臣,蓋漢時易家舊說。漢書匡衡傳:‘衡上疏乞骸骨。上報曰:“朕嘉与君同心合意。”’翟方進傳冊云:“朕嘉与君同心一意。”王莽傳詔云:“誠嘉与君同心合意。”師丹傳策免丹云:“殆謬于二人同心之利焉。”后漢書和帝紀永元十二年詔曰:“若上下同心,庶或有瘳。”桓帝紀和平元年詔曰:“群公卿士,虔恭爾位,戮力一意,勉同斷金。”王常傳云:“幸賴靈武,輒成斷金。”馮异傳云:“千載一會,思成斷金。”郎顗傳云:“臣愿陛下發揚干剛,援引賢能,勤求机衡之寄,以獲斷金之利。”張酺傳敕云:陰陽不和,万人失所。朝廷望公思惟得失,与國同心;而托病自絜,求去重任。誰當与吾同憂責者?非有望于斷金也。”楊震傳云:“親近幸臣,未崇斷金。”崔駰傳崔篆慰志賦云:“協准矱之貞度兮,同斷金之玄策。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載而垂績。”續漢書百官志劉昭注引蔡質漢儀載高賜奏光祿勳劉嘉、廷尉趙世云:“既無忠信斷金之用,而有敗禮傷化之尤。”御覽二百七引應劭漢官儀沖帝冊書曰:“三公國之楨干,朝廷取正,以成斷金。”治要載崔實政論云:“今朝廷以圣哲之姿,龍飛天衢,大臣輔政,將成斷金。”并用此義。越絕書德序外傳記引易云:“君臣同心,其利斷金。”則直以訓詁易經辭矣。 〔二〕“知”舊作“如”,据治要改。 〔三〕說苑雜言篇云:“賢人閉其智,塞其能,待得其人然后合,故言無不听,行無見疑,君臣兩与,終身無患。”“与”乃“譽”之誤。韓非子難一云:“堯、舜之不可兩譽,矛楯之說也。” 〔四〕韓非子說疑篇云:“凡術也者,主之所以執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師也。”主道篇云:“謹執其柄而固握之。”淮南子要略云:“主術者明,攝權操柄,以制群下。”“秉”与“柄”同。哀十七年左傳“國子實執齊柄”,史記蔡澤傳索隱引作“秉”,服虔曰:“秉,權柄也。”說文云:“柄,或從秉。” 〔五〕韓非子八說篇云:“明君之道,賤德義,貴法術,倒言而詭使,參听無門戶,故智者不得欺。” 〔六〕注見德化篇。 〔七〕論語云:“天下之民歸心焉。” 〔八〕漢時詔令多言“公卿百寮”。漢書成帝紀河平元年詔曰:“公卿大夫,其勉悉心以輔不逮。百寮各修其職。” 永始二年詔曰:“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誡。”哀帝紀元壽元年詔曰:“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帥百寮。”后漢書明帝紀詔曰:“公卿百寮,將何以輔朕不逮?” 〔九〕韓非子定法篇云:“君無術則弊于上,臣無法則亂于下。”“弊”■“蔽”之誤。漢書公孫弘傳對策云:“不得其術,則主蔽于上,官亂于下。” 〔一0〕韓非子五蠹篇云:“智困于內,而政亂于外,則亡不可振也。” 夫帝王者,其利重矣,其威大矣。徒懸重利,足以勸善;徒設嚴威,可以懲奸〔一〕。乃張重利以誘民,操大威以驅之〔二〕,則舉世之人,可令冒白刃而不恨〔三〕,赴湯火而不難〔四〕,豈云但率之以共治而不宜哉?若鷹,野鳥也〔五〕,然獵夫御之,猶使終日奮擊而不敢怠,豈有人臣而不可使盡力者乎〔六〕? 〔一〕魯語云:“夫君人者,其威大矣。”韓非子詭使篇云:“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內儲說上云:“有威足以服人,而利足以勸人,故能治之。”呂氏春秋壹行篇云:“王者之所借以成也何?借其威与其利。非強大則其威不威,其利不利。其威不威,則不足以禁也;其利不利,則不足以勸也。故賢主必使其威利無敵,故以禁則必止,以勸則必為 〔二〕“之”治要作“民”。 〔三〕鹽鐵論繇役篇:‘子曰:“白刃可冒。”’禮記中庸“冒”作“蹈”。漢書李廣后陵傳司馬遷云:“冒白刃,北首爭死敵。” 〔四〕漢書晁錯傳云:“能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尹文子大道篇云:“越王勾踐謀報吳,欲人之勇,路逢怒蛙而軾之。比及數年,民無長幼,臨敵雖湯火不避。” 〔五〕“野鳥”舊脫,据治要補。 〔六〕“乎”治要作“哉”。淮南子主術訓云:“人主處權勢之要,而持爵祿之柄;審緩急之度,而适取予之節。是以天下盡力而不倦。”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一〕。”夫神明之術,具在君身,而君〔二〕忽之,故令臣鉗口結舌而不敢言〔三〕。此耳目所以蔽塞,聰明所以不得也。制下之權,日陳君前,而君釋之,故令群〔四〕臣懈弛而背朝〔五〕。此威德所以不照〔六〕,而功名所以不建也〔七〕。 〔一〕伐柯。 〔二〕舊脫,依下文例補。 〔三〕注見賢難篇。 〔四〕舊作“君”。 〔五〕“懈弛”注見考績篇。“朝”匯函作“亂”。按淮南子要略云:“百官背亂,不知所用。” 〔六〕獨斷云:“皇者,惶也。盛德煌煌,無所不照。” 〔七〕漢書晁錯傳云:“人主所以尊顯,功名揚于万世之后者,以知術數也。故人主知所以臨制臣下而治其眾,則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則不欺蔽矣。” 詩云:“我雖异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听我敖敖〔一〕。”夫惻隱人皆有之〔二〕,是故耳聞啼號之音,無不為之慘凄悲怀而傷心者〔三〕;目見危殆之事,無不為之灼怛惊〔四〕而赴救之者。君臣義重〔五〕,行路禮輕〔六〕,過耳悟目之交〔七〕,未恩未德,非賢〔八〕非貴,而猶若此,則又況于北面稱臣被寵者乎〔九〕? 〔一〕板。“敖敖”今作“囂囂”,詳賢難篇。○鐸按:此魯詩。陳喬樅魯詩遺說考卷十六云:‘“敖敖”毛詩作“囂囂”,文与魯异。爾雅釋訓:“敖敖,傲也。”郭璞注以為傲慢賢者。“敖敖”二字,正釋此詩之語。’ 〔二〕孟子。 〔三〕史記張釋之傳云:“上自倚瑟而歌,意慘凄悲怀。” 〔四〕“惊”下脫一字。 〔五〕后漢書何敞傳敞上封事云:“君臣義重,有不得已也。” 〔六〕文選蘇子卿詩云:“誰為行路人?” 〔七〕詩東門之池毛傳:“晤,遇也。”“悟”与“晤”通。 〔八〕“賢”舊作“貧”。 〔九〕史記陸賈傳說尉佗曰:“宜郊迎,北面稱臣。” 是故進忠扶危者,賢不肖之所共愿也。誠皆愿之而行違者,常苦其道不利而有害,言未得信而身敗爾〔一〕。歷〔二〕觀古來愛君憂主敢言之臣,忠信未達,而為左右所鞠按〔三〕,當世而覆被〔四〕,更為否愚惡狀〔五〕之臣者〔六〕,豈可胜數〔七〕哉?孝成終沒之日,不知王章之直;孝哀終沒之日,不知王嘉之忠也〔八〕。此后賢雖有憂君哀主之情,忠誠正直之節〔九〕,然猶且沈吟觀听行己者也〔一0〕。 〔一〕“信”舊作“言”,据治要改。庄子外物篇云:“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新書過秦下篇云:“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沒矣。”淮南子主術訓云:“效忠者希不困其身。” 〔二〕○鐸按:“歷”治要作“廣”,与“曠”同。 〔三〕“鞠”舊作“掬”,据治要改。說文云:“●,窮治罪人也。”“鞫”与“●”通,亦作“鞠”,詳述赦篇。“鞠按”猶漢書王商傳云“窮竟考問”也。 〔四〕按“覆被”猶言“覆冒”,詳述赦篇。 〔五〕治要作“愚惡無狀”。 〔六〕大戴禮曾子制言中篇云:“畏之見逐,智之見殺,固不難詘身而為不仁,宛言而為不智。” 〔七〕“數”字据治要補 〔八〕并見漢書。按嘉傳云:“嘉死后,上覽其對而思嘉言,复以孔光代嘉為丞相,征用何武為御史大夫。”是孝哀未嘗不知嘉也。梅福傳云:“王章資質忠直。”此言“忠直”本之。 〔九〕漢書傅喜傳云:“忠誠憂國。” 〔一0〕后漢書賈复傳云:“帝召諸將議兵事,未有言,沈吟久之。”文選古詩云:“沈吟聊躑躅。”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一〕。相彼鳥矣,猶求友聲〔二〕。故人君不開精誠以示賢忠,賢忠亦無以得達。易曰:“王明并受其福〔三〕。”是以忠臣必待明君乃能顯其節,良吏必得察主乃能成其功〔四〕。君不明,則大臣隱下而〔五〕遏忠,又〔六〕群司舍法而阿貴。〔七〕 〔一〕易中孚九二。 〔二〕詩伐木。“忠信未達”至此,舊錯入德化篇。 〔三〕井九三。 〔四〕漢書王褒傳圣主得賢臣頌云:“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听,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后有賢明之臣。”又云:“圣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 〔五〕“而”舊作“不”。 〔六〕“又”字衍。 〔七〕商子修權篇云:“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韓非子奸劫弒臣篇云:“國有擅主之臣,則群下不得盡智力以陳其忠,百官之吏不得奉法以致其功矣。”“阿貴”見上篇。 夫忠言所以為安也,不貢必危;法禁所以為治也,不奉必亂。忠之貢与不貢,法之奉与不奉,其秉〔一〕皆在于君,非臣下之所能為也。是故圣人求之于己,不以責下〔二〕。 〔一〕“秉”与“柄”同。 〔二〕○鐸按:治要有“也”字。 凡為人上,法術明而賞罰必者,雖無言語而勢自治〔一〕。治勢一成,君自不能亂也,況臣下乎?法術不明而賞罰不必者,雖日號令,然勢自亂。亂勢一成,君自不能治也,況臣下乎?是故勢治者,雖委之不亂;勢亂者,雖懃之不治也〔二〕。堯、舜恭己無為而有余,勢治也;胡亥、王莽馳騖而不足〔三〕,勢亂也〔四〕。故曰:善者〔五〕求之于勢,弗責于人〔六〕。是以明王審法度而布教令,不行私以欺法,不黷教以辱命〔七〕,故臣下敬其言而奉其禁,竭其心而稱其職〔八〕。此由法術明而威權任也。 〔一〕“故人君”至此,舊錯人交際篇。 〔二〕商子定分篇云:“圣人必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為天下師,所以定名分也。名分定,則大詐貞信,民皆愿■而各自治也。故夫名分定,勢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勢亂之道也。故勢治者不可亂,勢亂者不可治。” 〔三〕舊脫三字,据治要補。 〔四〕韓非子難勢篇云:“堯、舜生而在上位,雖有十桀、紂不能亂者,則勢治也。桀、紂亦生而在上位,雖有十堯、舜而亦不能治者,則勢亂也。故曰:勢治者則不可亂,而勢亂者則不可治也。”漢書揚雄傳云:“世亂則圣哲馳騖而不足,世治則庸夫高枕而有余。”“恭”治要作“拱”。按“恭己無為”本論語。胡亥當作秦政。史記秦始皇紀云:“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漢書王莽傳云:“莽自見前顓權以得漢政,故務自■眾事,又好變改制度,政令煩多,當奉行者,輒質問乃以從事,前后相乘,憒眊不渫。莽常御燈火至明,猶不能胜。”所謂馳騖而不足者也。 〔五〕善者,當云“善為國者”。○鐸按:此承上言,“善者”即“善為國者”,古人語簡質耳。德化篇:“故善者之養天民也,猶良工之為曲豉也。”義与此同。 〔六〕管子法法篇云:“凡人君之所以為君者,勢也。故人君失勢,則臣制之矣。勢在下,則君制于臣矣;勢在上,則臣制于君矣。” 〔七〕管子任法篇云:“愛人不私賞也,惡人不私罰也,置儀設法以度量斷者,上主也。”商子修權篇云:“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則治。” 〔八〕管子正世篇云:“法立令行,故群臣奉法守職。” 夫術之為道也,精微而神,言之不足,而行有余;有余,故能兼四海而照幽冥。權之為勢也,健悍以大,不待貴賤,操之者重;重,故能奪主威而順當世〔一〕。是以明君未嘗示人術而借下權也〔二〕。孔子曰:“可与權〔三〕。”是故圣人顯諸仁,藏諸用〔四〕,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五〕,然后致其治而成其功。功業效于民,美譽傳于世,然后君乃得稱明,臣乃得稱忠。此所謂明据下作〔六〕,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也〔七〕。 〔一〕舊作“也”。 〔二〕韓非子難三云:“術者,藏之于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心度篇云:“主之所以尊者權也。”外儲說右下:‘方吾子曰:“吾聞之古禮,行不与同服者同車,不与同族者共家,而況君人者乃借其權而外其勢乎?”’商子修權篇云:“權制獨斷于君則威。”六韜守土篇云:“無借人國柄。借人國柄,則失其權。” 〔三〕論語。孫侍御据論語“可”上補“未”字。○鐸按:此引以證“未嘗借下權”,當有“未”字。 〔四〕易系辭上傳。 〔五〕系辭下傳。 〔六〕○鐸按:篇首“作”作“起”,互文。說文云:“作,起也。” 〔七〕治要“金”下有“者”字。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