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云栖,宋熙宁間有僧志逢者居此,能伏虎,世稱伏虎禪師。天僖中,賜真濟院額。明弘治間為洪水所圮。隆慶五年,蓮池大師名袾宏,字佛慧,仁和沈氏子,為博士弟子,試必高等,性好清淨,出入二氏。子殤婦歿。一日閱《慧燈集》,失手碎茶甌,有省,乃視妻子為鶻臭布衫,于世相一筆盡勾。 作歌寄意,棄而專事佛,雖學使者屠公力挽之,不回也。從蜀師剃度受具,游方至伏牛,坐煉囈語,忽現舊習,而所謂一筆勾者,更隱隱現。去經東昌府謝居士家,乃更釋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執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与非。”當是時,似已惑破心空,然終不自以為悟。 歸得古云栖寺舊址,結茅默坐,懸鐺煮糜,日僅一食。胸挂鐵牌,題曰:“鐵若開花,方与人說。”久之,檀越爭為构室,漸成叢林,弟子日進。其說主南山戒律,東林淨土,先行《戒疏發隱》,后行《彌陀疏鈔》。一時江左諸儒皆來就正。王侍郎宗沐問:“夜來老鼠唧唧,說盡一部《華嚴經》?”師云: “貓儿突出時如何?”自代云:“走卻法師,留下講案。”又書頌云:“老鼠唧唧,《華嚴》歷歷。奇哉王侍郎,卻被畜生惑。 貓儿突出畫堂前,床頭說法無消息。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其持論嚴正,詁解精微。監司守相下車就語,侃侃略無屈。海內名賢,望而心折。孝定皇太后繪像宮中禮焉,賜蟒袈裟,不敢服,被衲敝幃,終身無改。齋惟蓏菜。有至寺者,高官輿從,一概平等,几無加豆。仁和樊令問:“心雜亂,何時得靜?”師曰:“置之一處,無事不辦。”坐中一士人曰:“專格一物,是置之一處,辦得何事?”師曰:“論格物,只當依朱子豁然貫通去,何事不辦得?”或問:“何不貴前知?” 師曰:“譬如兩人觀《琵琶記》,一人不曾見,一人見而預道之,畢竟同看終場,能增減一出否耶?”甬東屠隆于淨慈寺迎師觀所著《曇花傳奇》,虞淳熙以師梵行素嚴阻之。師竟偕諸紳衿臨場諦觀訖,無所忤。寺必設戒,絕釵釧聲,而時撫琴弄簫,以樂其脾神。晚著《禪關策進》。其所述,峭似高峰、冷似冰者,庶几似之矣。喜樂天之達,選行其詩。平居笑談諧謔,洒脫委蛇,有永公清散之風。未嘗一味槁木死灰,若宋旭所議擔板漢,真不可思議人也。出家五十年,种种具囑語中。万歷乙卯六月晦日,書辭諸友,還山設齋,分表施襯,若將遠行者。七月三日,卒仆不語,次日复醒。弟子輩問后事,舉囑語對。四日之午,命移面西向,循首開目,同無疾時,哆哪念佛,趺坐而逝。往吳有神李曇降毗山,謂師是古佛。而楊靖安万春嘗見師現佛身,施食吳中。一信士窺空室,四鬼持燈至,忽列三蓮座,師坐其一,佛像也。乩仙之靈者云,張果听師說《心賦》于永明。李屯部婦素不信佛,偏受師戒,逾年屈三指化,云身是梵僧阿那吉多。而僧俗將坐脫時,多請說戒、說法。然師自名凡夫,諸事恐呵責,不敢以聞。化前一日,漏語見一大蓮華蓋,不复能秘其往生之奇云。 袁宏道《云栖小記》: 云栖在五云山下,籃輿行竹樹中,七八里始到,奧僻非常,蓮池和尚栖止處也。蓮池戒律精嚴,于道雖不大徹,然不為無所見者。至于單提念佛一門,則尤為直捷簡要,六個字中,旋天轉地,何勞捏目更趨狂解,然則雖謂蓮池一無所悟可也。一無所悟,是真阿彌,請急著眼。 李流芳《云栖春雪圖跋》: 余春夏秋常在西湖,但未見寒山而歸。甲辰,同二王參云栖。時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步,一路瓊枝玉干,披拂照曜。望江南諸山,皚皚云端,尤可愛也。庚戌秋,与白民看雪兩堤。余既歸,白民獨留,遲雪至腊盡。是歲竟無雪,怏怏而返。世間事各有緣,固不可以意求也。癸丑陽月題。 又《題雪山圖》: 甲子嘉平月九日大雪,泊舟閶門,作此圖。憶往歲在西湖遇雪,雪后兩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辯其為云為雪也。余畫時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觀者指為云山圖,不知乃畫雪山耳。放筆一笑。 張岱《贈蓮池大師柱對》: 說法平台,生公一語石一語。 栖真斗室,老僧半間云半間。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