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新快樂主義

作者:吳淡如


  分開的熱情

  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把熱情分門別類,在一天之內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井井有條并不困難,要想做時間管理,要先做你的腦袋管理。
  能夠做好腦袋管理的人,在各行各業,在每一個領域,很難不成功。
  “你為什么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
  每一次,有人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總是非常努力地思索,什么答案可以讓問話的人滿意呢?顯然每一個人的時間管理都不一樣,集中力也不一樣,所處理的事情難度也不一樣,個人的專長更截然不同。我并不覺得我做了很多的事情,事實上,能把一天該做的事都做到“考試及格”也就不錯了。
  直到有一天,有趣的舞蹈老師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說法:“這一堂課我們上得很愉快,我真的很舍不得离開你們,但是我還是得回家了,回到我老公的怀抱感覺也還是很不錯。在這里跳舞的時候,我忘記了其他的東西,等一下回到家里,我也會忘記你們了。熱情其實是可以分開的。”
  我想這就是時間管理的精髓,一种分開的熱情:做這件事的時候,不挂慮到另外一件事情;開始另外一件事情時,把剛剛那件事全部拋在腦后;不要浪費任何時間在徘徊猶豫或者是追悔。

  做好腦袋管理等于做好時間管理

  分開的熱情,是很多問題的解答。
  “讀書的時候可以談戀愛嗎?”有些人可以,有些人很難兼顧;有些人即使是在聯考的前一天,跟情人打得火熱,依然可以考上第一志愿;有些人還在暗戀階段,就已經忘了自己是誰,每天腦袋里只想著這個人。你告訴他讀書的時候談戀愛并沒有影響,會“害”苦了他。
  如果我們可以把熱情分門別類,一天之內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井井有條并不困難,要想做時間管理,得先為你的腦袋做管理。能夠做好腦袋管理的人,在各行各業,在每一個領域,很難不成功。
  有些人好像做了很多事,卻明明沒有做好什么事,是因為他在上班的時候,想著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在他沒看到時頑皮搗蛋;在家的時候,又想到因為上班不專心,耽誤了老板交代的事情,被老板罵,于是對孩子發了一場無名火。上班表現不好,在家表現更不高明。每個人都看過某些上班族,上班時,做事拖拖拉拉,閒磨牙,道長短,光講一些媽媽經、購物經以及個人的家族糾紛;下了班之后,在家里和另一半談的,甚至和朋友聊的,卻都是上班時發生的事情。每一個部分的界線,全被打混了。
  每件事的成功,靠的是個人才能的發揮,還有徹底的專注力。可以掌握這個訣竅的人,書讀得好戀愛一樣談得好,事業做得好家庭一樣顧得到,休閒生活也多彩多姿。

  把熱情分開,生活一點也不麻煩

  只有自己的腦袋攪亂了,才會變成蜡燭兩頭燒。
  腦袋攪亂了,時間管理一定也亂七八糟。
  下列的狀況是常發生的事情:上班遲到,被老板罵,工作情緒不佳,因而食不下咽;精神不濟,体力也不好,又沒心情做運動,回到家里控制不了自己的焦躁,和老婆吵嘴,對小孩大呼小叫,家庭气氛一敗涂地;周休二日,哪有心情帶老婆和小孩出去玩?悶著頭在家里睡大覺,白天睡夠了,晚上必然失眠,想起自己的人生种种失敗,吃安眠藥也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天又亮了,上班又遲到了。這就是沒有辦法將熱情分門別類的惡性循環。
  試試看,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把熱情分開,生活一點也不麻煩。

  不要害怕新鮮事

  不要害怕新鮮事,我們就不會成為學不了新把戲的老狗。
  就試試看好了,多學一點又不會吃虧。
  即使真的學不會,生活也多了新的体會。
  成長是人生惟一的希望。
  一個人會不會有成長,只有兩個決定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當挫敗出現時,你是不是愿意再往前走;第二個因素是,你害不害怕新鮮事。
  當挫敗出現時,如果你不愿意再往前走,就意味著你与成功絕緣。
  害怕新鮮事,使你的心漸漸老化,在一定的軌道上不斷地拷貝日子,厭煩的感覺也就油然而生。
  有趣的是,能夠不斷克服挫敗的人,卻常常在過了某种年紀之后,害怕起新鮮的事情,曾經以某种方式成功的人,如果不調整自己的腳步,也會誤以為依循舊方法,他依然可以成功下去,缺乏一种觀察趨勢的先知先覺。連趨勢專家,也都會被自己的某次成功經驗誤導,以為他觀察到的趨勢必是“大勢所趨”。
  很多老字號的凋零,曾經顯赫一時的事業變成夕陽工業,常都是因為只會守成,沒有辦法隨著時代演變創新的緣故。
  你有被資訊世界遺忘的恐懼嗎?
  有一位資深的股票營業員告訴我,這几年電子股飆漲,他那些長期投資的老客戶都沒有賺到錢,手中大批的傳統績优股長期以來像地牛一樣動也不動,眼看著電子股變成了當紅新銳,迅雷不及掩耳地翻了几番,气得瞪紅了眼睛。這些老客戶當然不懂得電腦,一直到現在也沒有辦法了解:到底大家發了什么瘋,搶購這些不能吃不能穿,看起來也不太實在的東西?
  “害怕認識新的事物,只想重复舊的模式,使他們失去机會了解未來的世界會發生什么事。”這些營業員笑著說,“几年前我叫他們在低价時候進一些電子股,還被他們罵沒良心,說我想賺手續費想瘋了。當初那么低价的時候,他們沒有買,現在更買不下手了。”
  這些年來沖擊“中生代”最劇烈的變化,非電腦莫屬。他們在學校几乎沒有修過電腦課,憑著腳踏實地刻苦耐勞往上爬,所以也不覺得電腦有什么重要:“大不了,我請個秘書不就好了嗎?”但是隨著電腦在大眾媒体上的出現日漸頻繁,他們開始有了被資訊世界遺忘的恐懼感。年輕的員工滿口電腦、网絡,讓他們無從回避,卻又扯不下臉來從基礎課程開始學起。
  文盲一看到字,難免會有自卑感;現在的電腦盲,除了自卑感之外,還會有嚴重的抗拒感。他們都是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自尊心特別重,他們可能會再三強調:電腦有輻射線,危害身体健康;看著電腦屏幕,無法做創意思考;電腦推陳出新,將來一定有配備更新、操作更簡單的電腦出現……何必現在就學呢?
  不然就干脆承認,我已經老了,還是用舊的方式了解這個世界比較好,電腦是你們年輕人的玩意儿……

  多學一點不吃虧

  最近,我遇到一位學有專長的理財專家問我:“你是用手寫稿還是用電腦寫稿呢?”
  我說:“在家里,我通常用電腦寫稿。”雖然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但她羡慕的神色讓我覺得“受寵若惊”。她又追問:“那你打字打得快不快呢?”
  “已經和專業打字員有得拼了!不過,我現在正在訓練電腦的語音輸入法,將來會更省力。”我有點“自大”地說。“真的嗎?”她很不好意思說,“我一竅不通,是個電腦盲。”
  “依你的聰明,要學怎么使用電腦實在太快了,開机上网,應該只要一個小時,學好中文打字,大概也花不了一個禮拜吧。”
  她面有難色:“不可能吧,從几年前說要學,到現在,我連開机都不會,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學會呢?”
  “你寫的書不是在教年輕人要有冒險的精神嗎?你自己怎么可以退縮呢?馬上試試看吧!這是未來的趨勢,至少我們不能被未來淘汰出局呀!”
  她不是我遇到的第一個電腦盲。很多优秀的主管或者是企業家,到現在都還沒有開過机,有的還在外商公司上班,公司里那一部最大最新的電腦就擺在他的桌上,他可能還是理工科畢業的呢。他實在拉不下臉來,只好隱藏自己完全不懂電腦的事實。
  其實那些被迫使用老舊的486電腦的員工,可能老早就在背后竊竊私語,嘲笑他“烏龜吃大麥”。
  其實我也常常碰到自己所制造的瓶頸,遇到一件新鮮事時,明明很想學,卻有點懶惰,不然就是把它想得太難了,總會找許多借口來排斥它。直到自己鼓起勇气展開學習的行動,才發現:沒那么難嘛,都是自己嚇自己。
  不要害怕新鮮事,就不會成為學不了新把戲的老狗。
  試試看,多學一點,反正不會吃虧。即使真的學不會,生活也多了新的体會。

  別當上諉過學派

  錯了就錯了,越解釋越糟,干脆九十度躬道歉,誠懇地說:“對不起!”
  人家看你態度誠懇反而會自我檢討:這樣罵你,對你太嚴厲了些。
  到一家美術用品社去買壓克力原料,听見一個顧客問店員:“有比八開更小的燈箱嗎?”
  店員大概是附近美工科來打工的學生,馬上指著客人面前那個八開的燈箱說:“沒有,這就是最小的。”
  “不幸”的是,這位顧客在燈箱陳列柜里發現,比八開小的燈箱至少還有兩三個,外框顏色和形狀都好很多,于是對店員說:“這种也是燈箱吧。”
  店員支支吾吾,只好去問老板,低著頭走回來說:“那也是燈箱啦……不過那很貴……”
  后面那句話把顧客惹火了:“我只問你有沒有小一點的燈箱,跟貴不貴有什么關系?你們价格就直接貼在上面,貴不貴我會自己判斷……”
  我在一旁听了暗暗偷笑,剛才我問店員,他們也是一問三不知;請他們找某個牌子的筆,几個人手忙腳亂找了十分鐘,現在有人來教訓他們,听來挺痛快的。
  別把錯誤“合理化”
  我想,一個人會在職場上當“透過學派”,常和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如果喜歡顛倒黑白,子女也一定有樣學樣,把所犯的錯誤都想辦法“合理化”;也有人從小以耍嘴皮受到長輩嬌寵,只要不認錯,就不是他的錯,他的好胜心變得無限制膨脹。
  這樣的人想在職場上繼續生存,后果堪慮。有的撞了几次牆,就會學乖;有的很“幸運”地進入了不太會開除員工的公司,或在“太平盛世”混入人人要看他臉色的公家机關(現在的公家机關也沒從前好混啦),再過多少年也不會有任何反省和成長,仍然會堅持“如果有錯,那一定不是我的錯;如果我有錯,一定可以變成別人的錯”。
  抱過“鐵飯碗”的人,總會發現“物必自腐而后虫生”這句話很有道理。新來的人不管職位多高,老員工總會給他一點顏色看;請老員工改正簡單的錯誤,他會很有效率地把自己的錯推到其他單位頭上。公營机构紛紛改成民營時,總是面臨到養尊處“憂”的員工無法适應激烈競爭的困境。

  詭辯讓你更理虧

  一進去就想到“退休金”的員工,根本不可能接受時代趨勢的挑戰。
  不久前,某元老級飯店發生員工請總經理下台的事,有一個員工竟然對著電視媒体理直气壯地說:
  “這個總經理還沒來以前,我們下午還可以躺在桌子上睡睡覺,一起打打小牌,沒想到現在做死做活的……”他并沒有想到,他可不是休閒度假村的游客,他是營利單位的員工啊。
  “下次不要再遲到了。”——當你的老板對你扔下這句話,你該怎么回答?
  最笨的人會說:我一個月才遲到這一次,你看張某某,他几乎每天都遲到,只是你沒注意到而已……
  很笨的人會說:我要送我家小孩去上學;沒辦法……
  沒出息的人會答:沒辦法,台北交通越來越亂,都是“市長”沒管好……
  總之,笨人是用更長的回答來諉過,應付人家并沒有問你原因的問題。
  錯了就錯了,越解釋越糟,干脆鞠九十度躬道歉,誠懇地說:“對不起!”
  老板看你態度誠懇,反而會自我檢討:這樣罵你,對你嚴厲了些。
  答人所不問,是最糟糕的詭辯法,越發顯得你理虧。
  為何都是你的錯?
  和“諉過型”的人在一起太久,吸了太多冤气,自己也常在“潛移默化”沖變成一個諉過型的人,把几十年來的不如意不美滿,全怪在他頭上:“都是他耽誤我一生啊……”人生就變成你怪我。我怪你,一個無解的難題。
  她雖然盡量保持理性,但電話中的聲音仍忿忿不平。其實她很清楚,那個小她五歲的同居男友是想跟她分手了。
  “他不斷地挑我的錯,上個禮拜我跟他去爬山,忘了買水,看到有一群大學生在涼亭里喝礦泉水,我就問他們,可不可以賣一瓶水給我們。他們答應了,他卻扭頭就走,把我丟在山上……晚上卻又回來找我,因為他說他沒有地方住……我以為沒事了,他卻又在三天后搬了出去,搬出去之后,沒兩個月又搬回來,還很凶地對我說:都是你的錯,害我要付每個月一万多塊的房租,我現在租不起了,你的客廳還是要借我住……被老板炒魷魚,也說是我的錯,因為我害他心情不好,耽誤了工作……”
  這個女人一定很委屈,可是,雖然她沒說,她心中還是舍不得這個被她寵坏了的孩子……看樣子,她和他的問題還得拖一段時間呢。
  “我和他的問題出在各個層面,他總是不能自我檢討,總把所有的不順遂怪到我頭上,舉個例子來說吧,”一位已婚的女友悄悄吐出她的委屈,“以做愛這件事來說,如果他有任何的‘困難’,或中途泄了气,他一定怪我:都是你不夠風騷!根本就是他自己体力不好,四体不勤,你說我气不气!”
  床第之間是相互配合的,光怪一個人,只會使魚水交歡的事蒙上一層灰。
  “我真的被他气死了,他什么時候才會長大?”女強人批評他的男朋友,“是他要我幫他介紹有沒有可以負責行銷的員工,我還很小心地叫他自己好好面試,我可是做媒人不包生孩子。沒想到現在這個員工在他的旗下出問題了,他大罵我一頓……”
  改變永遠諉過的人太難真倒霉,怎么現在還有這么多女人,遇到“如果我們有問題,一定是你有問題”的男人呢?据調查,一般女人最大的期望,是希望有個“有責任感”的另一半,但如果她們自己太有責任感,常常會像“异极相吸”一般,吸到了跟她們完全不一樣的男人。
  也常看到負責任的男人,遇到一個謊話連篇的女人,愛到最后叫苦連天。
  這些人,好像只要把過錯推到自己愛人的頭上,就覺得云霧頓開了。但是被錯怪的一方,臉上難免沒有冤气。
  當法官的大學同學還碰到最令她生气的例子:“我問毆妻的丈夫,為什么為了太太晚點煮飯,就把太太的手臂打到骨折?他竟然說:誰叫她倒霉,嫁了我啊?這就好像拿槍到街上掃射,人家倒地了,還怪人家要碰到他的子彈一樣。”
  永遠在諉過,是最難治好的一种心理病。遇到他,真的只能怪自己活該倒霉識人不明,要改變他真的很困難,不如自己獨善其身,等他自己長大了,再來談吧。
  一直沒長大,歷史就會一再重演,在人生路上,不負責任的人像個賭徒。他賭贏時,你看不到他的人,賭輸時,全是你的錯。
  和“諉過型”的人在一起太久,吸了太多冤气,自己也常在“潛移默化”中變成一個諉過型的人,把几十年來的不如意。不美滿,全怪在他頭上:“都是他耽誤我一生啊……”人生就變成你怪我。我怪你,一個無解的難題。
  請不要跟著犯錯。
  誰跟豬打架?
  跟豬打架是每個人會碰到的,但如果你常常跟豬打架,自己可能也很“豬頭”,才會卷入同樣的漩渦。
  否則,豬玀們為什么一再地來找你玩摔跤呢?
  朋友辦公桌的電腦上貼著一張座右銘:
  別跟豬打架,否則你會沾了一身泥,而豬會很快樂!
  這張備忘錄多少有憤世嫉俗的成分。一定是辦公室里頭有一頭難纏又愚笨的豬(應該說是有個喜歡給人制造麻煩的笨人),讓這位朋友很生气。
  “指人為豬”式的暗諷,類似的還有:
  別教豬唱歌,否則你會很痛苦,豬也會很不高興。
  會對這些話心有戚戚的人,都有點小聰明,或多或少被“豬”搞得灰頭土臉過。無疑,群体之中一定有某些人,把大部分的才華用在拖累別人的工作效率上,否則大家不會覺得EQ是那么重要。
  我也有跟豬打架的經驗。有一回到書店里,看到一本以此為名的書,很“激情”地買了回家,回家之后才發現自己真是“豬頭”,這個中文書名跟該書的原文毫無關系也就算了,和內容也完全無關。這本書還上過暢銷排行榜呢!可見“跟豬打過架”的人實在不少,大家都急著要找防堵之道。

  制造事端的麻煩人物

  每個人對“豬”的定義不太一樣。我把“豬”定義為:
  到處搬弄是非,除了故意制造事端和麻煩來引起他人重視之外,并沒有其他專長的人。
  有些人不是故意的,只是不自覺地成為災難大王。我的朋友請過一個特別助理,常讓老板當接線生接她的私人電話不說,電話一講就是兩個小時,誰也打不進來,為老板耽誤的事已是“罌竹難書”。有一次老板想去新竹,問她是否有統聯客運可以搭。她過了兩天回報,有,在承德路。結果可怜的老板到了承德路后發現,有統聯沒錯,但統聯從沒到過新竹。就在老板出差的期間,號稱精通電腦的這位小姐指頭一按,把公司的客戶名單全部銷掉,完全救不回來。老板暗示她走路,她還跟別人說,她怕自動請辭會對不起老板!
  每個人都可能跟豬打過架,但如果你常常跟豬打架,自己可能也很“豬頭”,才會卷入同樣的漩渦,否則豬玀們為什么一再地來找你玩摔跤呢?
  其實,“豬”也有他生存的自由,只要他安安分分不盲動,對人類文明也沒有太大的破坏啦。
  跟你打架的“豬”是哪一种?

  不要上斗爭的當

  不得不听時,你只要听就可以;可以不听,就要遠离禍水。
  請搞清楚,誰才是發薪水給你的人。
  有個笑話是這樣的:
  某個農場上,有個養殖場,本來只有一只老公雞,和眾母雞們相處愉快,奈何歲月不饒人,老公雞終于不行了,于是,一只小公雞來到雞園中,吸引了眾母雞的眼光。
  老公雞覺得不是滋味,對小公雞說:“你不要以為你年輕力壯,其實你差我差得遠呢!這樣吧,我們沿著養殖場跑三十圈,我年紀大,我先跑半圈,你若在三十圈內追得上我,就算你贏,我把所有的妻妾都讓給你!”
  小公雞同意比賽,開玩笑,怎么可能追不上老公雞呢?
  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眼看它就要追上老公雞了,忽然間,一聲槍響划破了雞啼雞語,主人一槍斃了小公雞:“真是莫名其妙!這已經是這個禮拜買的第三只同性戀雞了!”(同性戀的朋友請原諒,這個笑話不是我創作的。)

  想清楚誰才是發薪水給你的人

  常有社會新鮮人,一進公司,馬上面臨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司里分成兩派,或三派,公司越大,派別越多,不謹慎的人往往熱心過頭,還沒觀察就急著下判斷,卷入斗爭之中,不久就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
  太早被誘入斗爭游戲中的人,下場常如同剛進入養殖場的小公雞,因為在斗爭中,階層最低的人,常常被“殺雞儆猴”。
  小孩看電影,總急著分清楚誰是坏人。誰是好人;社會經驗不足的人,也常急著判斷是非善惡,附和自己覺得“對”的那一方,付出了許多無關工作效率的力气,為自己惹來一身腥。其實在公司的斗爭中,未必有善惡之分。有些精明狡黠的高層主管還會离間自己的屬下,以鞏固領導權。千万別上當!
  更會有一些“散播謠言以凸顯自己重要性”的老員工,會在新人耳邊說老板的坏話,你一附和就會發現,這些坏話一五一十地進了老板的耳朵里——全部算在你賬上。
  面對公司中的派系紛爭,新人應該如何自處呢?
  有個朋友擔任企管顧問,謹守著“有耳無嘴”的原則。她發現,即使是企業家第二代共同掌權,親如兄弟,也都會對彼此不滿,你千万不要參与得太熱中。
  不得不听時,你只要听就可以;可以不听,就要遠离禍水。請搞清楚,誰才是發薪水給你的人。
  其實,任何斗爭都不關基層人員的事,處于暴風圈中,上位者換的通常比下位者快得多。

  不是看誰最會拗

  一不順遂己意,就施展“溫柔的暴力”,听來是自虐,其實是虐人,故意讓人有罪惡感。
  其實,各個行業都有這种人。
  傳播圈最辛苦的莫過于執行制作了,其中,又以敲通告的工作壓力最大,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這是一個“大家搶牌”的時代,不再像從前媒体未開放時,某些大公司的執行制作可以混到“走路都有風”,一打電話,人家都得感激他賞了口飯吃。
  執行制作雖然很辛苦,做得好,就有机會一躍而成制作人。資歷是點點滴滴累積得來的。
  敲通告最怕不守時的來賓,執行制作總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万一開天窗,制作人總不好意思罵來賓,只能拿執行制作當出气筒。
  但在我這种常被要求當“特別來賓”的人看來,執行制作還是可以分為几种:
  虐人的“溫柔暴力”
  一是彬彬有禮型,這种人家教良好,最受歡迎,万一你沒法答應,他還是會不慍不火地告訴你:對不起,打扰你了,希望下次有机會合作。
  被拒絕而無怨無尤的人,絕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你總會想,有朝一日要好好報答他,不然自己實在“不是人”。
  再來就是硬拗型。會硬拗的多半是大學傳播科系畢業沒太久、家境還不錯、職前訓練又做得不太好的女生。
  “我那天沒空,我有自己的節目要主持……”你委婉地說明不能去的充分理由。
  “真的啊,那太遺憾……可是這樣我會被我們老板罵,你可不可以改時間?把你主持的節目挪開,就可以來上我們節目了。”這些家伙大概是從小備受寵愛吧,天底下除了自己的事,其他人的事都不重要。她可能從沒想到,把主持人調走了,人家的節目怎么辦?
  不過,這樣的執行制作通常做不久,他們很容易因為感歎大家勢利眼,帶著一肚子挫敗离開該公司,沒有想到自己的工作是不能橫著干的。
  有一种是滿口酸味型。你不答應,他就會酸溜溜地說:“喲,紅了,就襆了?”
  最為可怕的是以退為進的威脅型。“明天有沒有空啊?”有經驗的人多半不會答應“明天”的通告,因為那代表“沒人才找你墊檔”。“還是請你問經紀人吧……我沒法答應……”“哦……如果他不答應呢?”“那我也沒辦法呀。”“如果他不答應,那我明天就去你家門口穿著紅衣服上吊哦!”
  這种笑話一點也不好笑,但使用威脅方式做事的人,自我出社會以來,還真看了不少。這种人,一不順遂己意,就施展“溫柔的暴力”,听來是自虐,其實是虐人,故意讓人有罪惡感。各個行業都有人會這么說:“你如果不肯,明天你就會看到報紙社會版上有我跳樓橫尸街頭的新聞……”
  有人還拿這句話當口頭禪呢。
  習慣向朋友借錢的人,用的也是這种手法:“我如果一個星期內籌不到一百万,我媽會去自殺……”
  這种拗法,是令人最不敢領教的。我想,硬拗只能拗到一時,沒辦法拗到情与義。在感情中硬拗,只會讓人怕了他。

  Say sorry,no sorry

  說對不起,又不會少一塊肉,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不肯開金口呢?
  因為他們在潛意識中認為,說了對不起,就代表我有錯,我的“操行成績單”會被扣分吧!
  對不起,這三個字的功用很大,說來也很簡單,可是,自以為聰明的人卻用許許多多的辯護把它弄得很复雜,畫蛇添足地多說了几句話,反而把自己弄得不可原諒。
  有個小故事很值得參考:華盛頓當總統時,年輕秘書老改不了遲到的習慣,總說是表出了毛病。有一天早上,秘書又遲到了,臉色慌張解釋道:“總統先生,我非常非常抱歉,我的表又有問題了。”華盛頓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建議你赶快換只表,不然,我就只好換個秘書了。”

  坦白認錯值得原諒

  小時候砍倒櫻桃樹就懂得向父親認錯的華盛頓,欣賞的自然是直接認錯的人。
  凡是人,難免會犯一些小錯誤,有為的老板耳聰目明,不會喜歡員工用更多的話來圓謊和解釋。
  我曾經問一個老板,哪一种員工是試用期之后就得走路的?他說,當然是那些說的比做的多的人。他曾經錄用不少員工,“問題分子”也不少。“舉例來說,你請他去問一問某种傳真机的价格,他會先對你打包票說,沒問題,我的某某親戚就是做這個的,我一定可以為公司拿到破天荒的超低价……
  “經過一個禮拜,他可能到你跟前報告三次他交涉的經過,但總是沒有具体的結果出來。他老是先發制人,根本沒做事,只想以口頭報告來當做工作的成效。這种員工,在你面前阿波奉承,在你背后可能就是离間同事對公司信任感的煽風點火分子。你雇了他,是花了錢,還會多災多難。”
  大家都念過《論語》。《論語》中顏淵的“表現”真的很少,他的优點充其量也只有不二過吧,為什么能夠不二過就可以成為亞圣呢?出社會之后,經過一番自我檢討才明白,能夠坦白認錯已經不容易,不二過則需要一种非常精銳的自我洞察和積极思考的精神。

  微笑是最好的解釋

  說對不起時,有人心不甘情不愿地道歉,越道越抱歉,好像是在說:我已經道歉了嘛,你到底想怎樣呢?根本就是你強迫我說對不起的,我可不覺得我有錯。有人道歉的態度過分地畏縮,似乎存心讓接受道歉的人有罪惡感。
  現代人都很忙,“赶場”來不及,免不了要跟別人說抱歉。最好的態度是,塞車或抽不開身來,先用手提電話告知:我已經在路上了,我什么時候會到,麻煩您再等一下子。到了之后誠懇鞠個躬,什么解釋的話也不必多說,堆滿笑容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解釋。“伸手不打笑臉人”,通常別人也不會再記恨。最不誠懇的態度,就是明明跟你說好了,過了約定時間還沒來,手提電話還故意不開机,讓人恨得牙痒痒的。
  說對不起,又不會少一塊肉,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肯開金口呢?因為他們潛意識中認為,說了對不起,就代表我有錯,我的“操行成績單”會被扣分吧。
  到什么地步才足夠?
  如果已經在供需之間取得協調,
  何妨讓自己的天空更多彩多姿。
  有許多企業界的朋友,這些年來已經開始領會到:賺錢已經賺夠了,現在該是好好享受生活的時刻,有平衡才能快樂。
  美國第九任總統哈里森,可以說是最“知足常樂”的美國總統。他上任只有一個月,就因病去世,成為美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統。
  從哈里森小時候,就可以看出哈里森“知足常樂”的性格。他的媽媽對他要求很嚴,有一次,小哈里森考試成績很差,媽媽很生气地教訓他:“哈里森,以前你不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嗎?我每一次都為你感到驕傲,這一次你是怎么搞的?”
  哈里森想了想,對媽媽說:“如果每個同學的媽媽都像你一樣,孩子考第一名才會感到驕傲,我老是考第一名,其他同學的媽媽要怎么辦?”

  學習享受生活中的私密時光

  在這個人擠人的社會里,我們從小就有強烈的競爭性,你必須名列前茅,才不會讓愛你的人失望。長大之后,我們太努力獲得成就感,無止境地追求著人們的肯定,直到在生命中受到重重一擊之后,才會有一點點覺悟。
  大多數人的覺悟,卻也只能維持三分鐘。今天看了這一本書,覺得非常有道理,自己人生觀似乎必須調整一下;可是第二天早上醒來,無法控制的心情還是回到原點上,繼續鑽牛角尖、杞人憂天,仍然為了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事情而煩惱。
  曾經在网絡上接到一則留言:“從小人家就叫我要努力工作,我也一直這樣做,可是我發現,我并不快樂,到底我應該努力地工作,還是盡情享受生活呢?”
  從這個朋友留下的信息看來,他顯然一直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在思考問題,這大概該“歸功”于小時候我們所念的嘉言錄:要為了工作而生活,不要為了生活而工作。我們的腦袋被制約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思考上沒有任何灰色地帶,更不可能多彩多姿。
  我們的教科書似乎都在教大家力爭上游,從來沒有教你享受生活中美麗的私密時光,享樂仿佛是一种罪惡。
  勤奮与松散必須保持平衡,生活的天平才不會歪斜,生活的壓力才能找到管道發泄,沒有任何一部車能夠不眠不休地往前跑,何況是人呢?

  平衡才能快樂

  成功的人,也常常面臨到生涯上的選擇,在某一個轉折點上,深刻感受到外在的肯定和內心的沖突。像微軟公司的行銷部門主管彼得斯(ChrisPeters),本來是微軟公司的創業功臣,在發現自己与公司后續發展的理念不合之后,并不想再日以繼夜地賣命下去,他辭了職,決定做一個專業的保齡球選手,奮斗得漂亮,走得也深洒。他說,過去十六年來工作至上的原則,已使他忽略最值得珍重的一切,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我想他已經賺夠了一輩子可以用的錢。
  如果已經在供需之間取得協調,何妨讓自己的天空更多彩多姿。許多企業界的朋友,這些年來已經開始領會到:賺錢已經賺夠了,現在該是好好享受生活的時刻,平衡才能快樂。更有遠見的領導者,已經找來專業經理人,自己不再案牘勞形了。
  我們很重要,但是也別把自己想得太重要,沒有了誰,地球還會一樣地運轉啊。
  天寬地闊你急什么?
  一急之下,處處疏漏。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最需著急的,是你還沒發現自己是誰,你還這樣浪費生命啊。
  海闊天空,你急什么?
  地方越擁擠,人們的生活步調就越快,心跳也就會越來越急,這是不滅的定律。
  雖然說古來明訓,欲速則不達,還叫我們退一步海闊天空,但說歸說,做歸做。
  我們都生活在一片急躁的氛圍之中。
  “真是的,不知道他在急什么?鑽來鑽去,非常危險,差一點就撇到我的車,在巔峰時段里,再怎么鑽,也不會早五分鐘到目的地,真是的!”理性開車的朋友總有這种感慨。
  网絡上有個“東方不敗”的笑話是這樣的:話說,東方不敗得到《葵花寶典》之后,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看到“欲練神功,引刀自宮”,他雖然倒吸了口涼气,但為了完成他武林盟主的夢想,他痛下決心,喀嚓一聲,做了了斷。
  忍著劇痛,東方不敗緩緩翻開了第二頁,映入眼帘的還是八個大字:“若不自宮,也能成功。”東方不敗當即暈死過去!
  蘇醒過來之后,他想,算了,還是赶快練成神功吧!翻開第三頁,還是八個大字——“即使自宮,未必成功!”
  這個笑話使我笑彎了腰。是啊,急什么呢?

  一切都太急

  總是在社會版上看到砂石車或聯結車貪快,造成輪下冤魂。這些肇禍司机,為什么不小心一點?急著多跑一趟,省几分鐘,不但傷人害命造千秋万世的業障,還讓自己這輩子吃不了兜著走。
  不只是開車急,我們的社會一切都太急了。
  急著發財,所以陷在賭字中無法自拔,問神明求號碼,問“股神”求明牌:騙子用“刮刮樂”詐財,要中獎人先交百分之十五的中獎稅,竟也有無數人上當。
  急著讓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忽略了更重要的教養問題。
  急著爭權奪利,急著表態,政治因更是丑態百出。
  急著成名,褪盡衣衫。你高興也無妨,但都脫光之后,你是否還有東西深藏不露,還值得看?
  急著解決所有的人生問題,一時不如意,就急著去死。
  連急著做“生涯規划”也是一大問題。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急著為自己安排一生。
  “現代女性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以為自己年齡大了,給自己設定許多關卡,許多deadlines在“台北之音”廣播中訪問作家廖輝英女士,她語重心長地說。
  看了那么多的婚姻悲劇,有一半出在急字上。到了适婚年齡,女人最急,草草嫁了,沒想到那人是否值得終身相伴。
  一急之下,處處疏漏。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最需著急的,是你還沒發現自己是誰,你還這樣浪費生命啊。
  海闊天空,你急什么?

  女人的deadline

  我們真該慎重納入考慮的deadline(期限)是:
  什么時候,你才會覺得自己活得值得?
  什么方式,你才能活得較無怨悔?
  什么選擇,才不會對不起自己?
  “我不知道自己愛不愛他,但我已經二十九歲了,跟他也走了八年……”困惑的女子這么問。
  現代女性的大問題之一,就是為自己設了很多的deadline。比如,二十五歲要結婚,三十歲要生一男一女,不少人害怕著所謂的“人老珠黃”,所以在到達适婚年齡或超過适婚年齡之后,急著把自己嫁掉。等有空思考自己要什么樣的人生時,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想要這樣的人生。
  慢慢來,可以比較安全達到目的地,因為貪快,反而得不償失,或錯失尋覓真愛的机會。
  不少奉父母之命,或自認為“年紀到了”,而娶妻的男子,也常在心頭被后來的“真愛”触動之后,發覺自己進退兩難。對一邊要有義,對另一邊卻有情,周旋在兩個女人之間,過著別人以為是齊人之福,他卻雞飛狗跳心惶惶的日子。

  女人對deadline比男人敏感

  處在社會和親友的壓力中,女人對deadline比男人更為敏感,她們會想,男人即使到了四十還不婚,只要稍有成就,還可以被稱為是“最有价值的單身漢”;自己則可能被譏笑為“老處女”,所以自覺年齡不小(其實都還不到三十歲)時,不少人就不愿再停听看了,不愿談“看來沒有結果”的戀愛,選擇心態變成沒魚蝦也好。
  不愿談沒有結果的戀愛,動机也沒錯。問題在于,她是不愿再花力气在看來不肯娶她的男人身上,還是不肯花力气在談戀愛上,只想草率進入禮堂?若是后者,損失的慘重往往蓋過當一天“最美的新娘”的榮耀。
  “我已經很老了,我不想這樣耗下去……”有個女孩的男友以他“有了更愛的人”為由要求分手,女孩痛苦万分,于是隨便相親找個她并不愛的人嫁了,气气前男友。她和准新郎沒有一處相合,周邊每個人都嗅出了這段婚姻的悲劇气氛,只有她自我陶醉在報复的快感中。所謂很老了,其實也不過二十七,如果以女人平均壽命來看,她搞不好還有兩倍于二十七歲的日子要過,決定踏進婚姻時,她卻沒考慮到這一點。
  “我奉父母之命把該結的婚結完,該生的孩子生完,該交代的都交代了,現在該是我自己的人生了吧!”有個四十歲事業有成的男子,蒼涼陳述著他的心事。他把自己說得很可怜,我卻覺得他有點可惡:他的妻子如果知道自己只是在他的deadline下被拿來“交代”的東西,會不會悲從中來?

  別在錯誤的選擇中隨便交代

  如果你不愿意,那就不要隨便交代,以免大家日后怪來怪去。沒人怪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負責。
  我們設下許多大限,讓自己空著急一場,就像超速的砂石車,可能會翻覆在半途中,最后一無所得。
  我們真該慎重納入考慮的deadline是:什么時候,你才會覺得自己活得值得?什么方式,你會活得較無怨悔?什么選擇,才不會對不起自己?
  一個人的一生,時間并不算長,如果都在錯誤的選擇中隨便交代過去了,怎能不遺憾?

  人生中最無聊的拉扯

  人人都有這种“有意無意”的劣根性,想把爬得太高的人拉下來。
  如果是多言多事不合,你大可以有你的原則,干脆不要和他做朋友,何必把自己擠在小圈圈里惹是生非?
  前不久,只要一打開報紙,就可以看到一些互相攻擊的新聞。某主持人攻擊某主持人,大家鼓噪或鼓掌,發言者就認為自己得到了大眾的支持;想進占一線的位置,就努力放出目前還在你上頭的那個人已經“沒落了”的消息;网絡上,兩個擁有各自的青少年歌迷的偶像或偶像的團体支持者互相叫罵,支持這個的,就說你支持的那個如何如何的爛。以上還是報紙上有的新聞,你看不到的還有很多,各行各業中、你的辦公室中、學校里都有。
  很多人把所有的場合都視為百米賽跑,都以為:“只要把第一名拉下來,我就是第一名”,“只要把你扯下來,我就可以躍上去”。于是陷入一陣互相攻訐的狂亂之中,處處洋溢著一种嗜血的喜說。
  我們忘了,許多競爭場合,看的是實力,“把第一名拉下來我就可以往上爬”的邏輯并不适用。
  不擇手段把前頭那個人弄下來,你也不會是第一名。生活中的競爭不像選擇,每個人只能投一票,不是成者為王,敗者就得為寇。
  如果實力不夠,把第一名弄下來,你也一定擠不上去。拉扯很費力,卻不值得費力,改進自己才值得花力气。把力气花在拉拉扯扯上,只能贏得看熱鬧者一時的掌聲罷了。
  何必惹是非?
  除了眾所矚目的公眾人物必須面對一些“人生中無聊的拉扯”之外,現代的朋友關系,也存在著類似的“百米競賽”觀念。群体關系中(職位差不多的上班族,學校的媽媽義工們,或同班同學)常有這樣的一個挑撥者出現,他們“有意無意”地想拉下心目中第一名的那個人,說了些“有意無意”的話,就是想在“有意無意”間,強調自己相對上的优勢,企圖獲得一些“有意無意”的肯定。
  但日久見人心,挑撥者常常沒有得到實際的獎品,反而有點惹人厭。為什么呢?我曾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抄過一段嘉言:
  朋友即甚相得,未有事事如意者。一言一事不合,宜自含忍,不得輕出惡言,亦不必逢人訴說,恐怒過心田而無顏相見,且恐他友聞之各自寒心。
  我們听了“朋友”說“朋友”的坏話,他說得越激動,我們越怕來日我們得罪他時,也會變成一塊砧板上的碎肉,難免有點心涼肉跳,不是嗎?
  人人都有這种“有意無意”的劣根性,每一次我差點犯了這种劣根性時,這句話就浮現在我的心里,叫我閉嘴。如果是多言多事不合,你大可以有你的原則,干脆不要和他做朋友,何必把自己擠在小圈圈里惹是生非?

  小心烏鴉嘴

  思考周全是成熟的表現,但預言慘況,不等于思考周全。
  真正的好朋友會幫助你往好處想,不需要靠烏鴉嘴來惊世駭俗,提醒你注意他的真知灼見。
  呸呸呸!不要烏鴉嘴!
  老一輩的人不准人家提到死啦。講不吉利的話啦,無非是期待有個充滿光明希望的未來。現代人的忌諱沒那么多了,我們看電視時,主持人嘴越“賤”大家越開心。
  嘴賤,也要賤得有趣才行。
  有些烏鴉嘴沒有提到不祥的字眼,但更令人生畏。
  我的朋友麗明移民到溫哥華,正打算好好享受富貴閒人的生活,沒想到事与愿違,沒多久,又搬回台灣。
  問她為什么,她說:“家有惡鄰。”
  “未來的災難片”預告不能取得真正信任
  這個惡鄰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殺傷力,只不過有張“預知災難紀事”的烏鴉嘴而已。由于閒著沒事,就到隔壁家串門子:“唉,我說王太太啊,你老公長得蠻英俊的,又一個人在台灣賺錢……你不怕他有外遇呀?”
  “……王太太,你女儿已經出落得那么漂亮了,好像已經有男朋友了,這里的青少年很開放的,万一她跟人家怎樣了,你該怎么辦?”
  每天,麗明不斷地接收到這位太太烏鴉般問題的侵扰,最后,她竟然破釜沉舟地搬回台灣來:“只要不看到她,我人生的問題就沒有了。”
  芳敏是個剛被挖角到大公司的上班族,最大的困扰不是來自工作,而是來自某一位女同事。這位同事表面上熱心助人,但不小心說出的冷言冷語常打擊芳敏的工作情緒。她看老板很賞識芳,便會提醒:“每一次有新人來,蜜月期都不會超過三個月,我們老板是很喜新厭舊的,你要小心一點。”
  “你這個提案一定會遭到行銷部門的反對啦!他們只想工作輕松點!”
  “你要注意誰哦……她表面上對你不錯,其實很不喜歡你,搞不好會去跟老板亂說你的坏話,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种人是不是很惹人討厭呢?
  還有人在人家新婚時問新嫁娘:“現在离婚率那么高,你還敢結婚哪?”
  說的人一片好心,不知道自己已經為人下了詛咒。
  友誼是珍貴的,就因為它太珍貴,所以我們必須有能力判斷,什么朋友希望你活得好,什么“朋友”只希望看到你不快樂,非得搞得你歇斯底里,他才會開心。
  近朱者赤,近烏鴉者只會听到聒噪的吵鬧聲:對于這些總是為我們的未知當烏鴉的人,還是敬而遠之吧。
  思考周全是成熟的表現,但預言未來的慘況,不等于思考周全。真正的好朋友會幫助你往好處想,不需要靠烏鴉嘴來惊世駭俗,提醒你注意他的真知灼見。
  患有“烏鴉嘴”症的人也得明白,人可不能一直靠“未來的災難片”贏得真正的信任。

  借錢之道,不可不知道

  向人家借錢,很難堪,被人家借錢,處境其實更尷尬。
  數目如果大到必須“三思”的地步,一時之間會有一种友誼受到艱難考驗的感覺。
  不管你有錢沒錢,一個人的一生中,少說也會遇到几個人向你借錢。談錢未必傷感情,借錢就一定會傷感情。
  借錢的人可能來自于四面八方,什么人都有,不一定要有“交情”才敢開口。
  几年前曾看到坐在我旁邊那個平常講話很理直气壯的同事畏畏縮縮,對我說:“喂,幫我接電話,如果是個男的打來的,就說我不在。”
  果然是個男的打來的。我笑她:“恭喜,有人在追你呀。”
  她說:“是就好了,是我同學的老公來借錢,而且還不准我告訴我同學。”
  這個借錢的家伙把腦筋動到老婆的高中同學身上,實在蠻偉大的。
  “你怎么不干脆告訴他你沒錢,要付貸款繳會錢?”我問。
  “他說,沒錢的話,三千五千也好啊。所以我才不敢接他電話,何況他跟我同學的婚姻岌岌可危啊。”
  我想,這個人一定是個賭鬼,已經狗急跳牆了,所以誰的錢都敢借。
  借錢,友誼受到艱難的考驗?
  向人家借錢,很難堪,被人家借錢,處境更尷尬。數目如果大到必須“三思”的地步,一時之間會有一种友誼受到艱難考驗的感覺。借他,傷了自己荷包,也怕他從此不敢來見你;不借他,傷了他自尊心;借他不還,更慘,意味著朋友當不成,還會怀恨在心,恨他把朋友當小豬扑滿,剖開拿完錢之后就沒有利用价值。
  在“三思”的時刻,被借錢的人反而比跟人家借錢的多了一分不好意思。
  以前的人,常常窮到沒飯吃,或孩子生病念書沒錢,抱定“不還也沒關系”的態度借他錢,是日行一善,也是積陰德。現在這個社會,只要手腳健全就不會沒飯吃,越會動腦筋向別人借錢的人,其實都可能比你有錢。
  有個在號子里做事的朋友在同學會時遇到一位穿著香奈爾女裝、開著奔馳車、揚言自己到外頭吃的全是魚翅鮑魚、風度舉止都像貴婦人的小學同學。小學同學和她喜相逢,之后又吃了一次飯,探知她的經濟狀況不錯,就跟她借錢:“借我兩百万吧,我實在是不得已,因為我阿姨被人倒會了,要我籌錢給她,不然她會想不開……”
  兩百万可不是小數目啊。這不只是借錢,還語帶威脅,這位號子營業員只好躲著不見面。她說:
  “我如果借她錢的話,我那勤儉持家的媽媽恐怕才會去自殺……還有,她為什么不肯賣掉她的奔馳車,自己拼了命在揮霍,反而來向開國產小車的我借錢呢?”
  這件事并沒有因為朋友避不見面而落幕,借錢的人找不到她,為了圓謊,傳真到朋友的號子去,說是因為她不借錢的緣故,使得她阿姨會的那個朋友自殺了。
  這种借錢的人,因為借不到,報复心還真強,編出來的故事還真匪夷所思。

  別當好好先生

  我的大學同學在地方法院當法官,處理過無數件因為借錢所造成的朋友反目問題。他一再強調,如非因別人沒飯吃。沒學費。沒錢看病或打算不要他還,否則應該一律不借,因為這下場多半是:沒了錢,又沒了朋友。
  夫妻之間的借貸是最費思量的。阿敏因為丈夫有外遇而离婚,還要背負前夫的債務,因為那些錢是她替前夫向娘家的姐妹兄弟們借的。前夫借了這些錢竟然是為外頭的女人買房子。
  “男人一旦開口要你為他借錢,你就得怀疑你們感情的本質了。”有一位過去曾經因此吃了虧的女企業家曾經這么說。早年,她年幼無知地為前夫跑了無數次三點半,借不到錢,就被他拳腳相加。那么努力,到底也沒有辦法為婚姻保留美好的回憶。
  為什么你這個債權人想把錢要回來時,反而比債務人更不好意思呢?
  因為你是個好好先生。看來可以向他借錢的人,都有一個樣儿:看來總像沒什么催債能力。誰會去虎口拔牙呢?

  隔壁三樓死條狗

  想要活得省事,得先知道,有些事不關你的事,也不是你能解決的,不要忘記了自己的立場,往火上加油就好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算過,每天煩惱的事情中,有哪些根本不關你家的事?如果我們确實統計過各种困扰的比重,會發現,我們變成一個“沒事忙”。
  在咖啡廳聚會,有個朋友帶來一位陌生的女子,剛開始時她興致勃勃地听著大家講話,趁著每個人低頭喝咖啡,才打開了話匣子:“我有個問題,想請教大家,在我家樓上兩個太太本來很要好,兩個人常常互相把菜送來送去,像個融洽的大家庭,最近卻為了一點小小的事情鬧得很不愉快。”
  “事情是這樣的,甲太太全家去烤肉,很好心地把烤肉帶回來給乙太太,其中有一串肉,比其他几串短了半截,可能是因為能烤的肉不夠了。乙太太拿到之后心里覺得很不愉快:‘怎么吃剩的東西才給我呢?簡直是看不起我。’但又不方便跟甲鄰居提這件事。兩家的爭端因為這半截肉愈演愈烈,甲太太開始說起乙太太坏話,說乙太太的先生一定是看上乙太太娘家有錢才愿意娶她的;乙太太也不甘示弱,說甲太太一臉凶神惡煞,難怪甲太太的先生都不愿意回家……他們該怎樣解決紛爭呢?”

  多管閒事得不到感激

  以上我寫出來的只是簡述而已,她這段話從頭到尾講了五分鐘,沒有人能夠打岔。几個人沉默以對,畢竟是“陌生人的陌生鄰居家的事”,离自己實在太遠了,不方便有意見。過了半晌,才有一位朋友見義勇為地說:“鄰居之間在私人的問題上還是自掃門前雪比較好,管太多了,人際關系會像被貓攪亂的毛線團,處處都是死結。這兩位足不出戶的太太,因為視野不大,所以心胸也會變小。”
  “沒錯,沒錯……她們就是這樣。”年輕的太太點頭稱是,又另外起了話頭:“我的小阿姨已經三十八歲了,還不肯結婚,那也沒關系,她這一輩子根本也沒交過男朋友!我們問她老的時候怎么辦,她說她這樣過很好啊,總比我們以后可能會鬧离婚好得多。你們說气不气人,該怎么樣教導她呢?”這位太太忽然發現在座仍有未婚的女子,于是又多加了一句話:“我也不是說不結婚不好啦,只是說,她可能因為常常把自己關在家里而變得陰陽怪气,這樣是不是很不好呢?”
  以上這段話也是被我“簡寫”了。不然,她在以上陳述中所加進來的姑姑婆婆大嬸舅舅阿姨表姐表妹各式各樣的意見和說法,絕對可以使你決定把這本書合起來。
  她本身應該也屬于“足不出戶的太太”,因為視野不大,所以心胸也會變小。
  在自己的生活中,找不到目標和成就感,只好“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把每一個人的事情都當做自己的事情。
  這樣的人本性一定很善良,可是閒事管多了,不但無法贏得成就感,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別人的感激,反而會讓自己有用的時間擠滿了各种實在不值得太煩惱的事情;就好像做環保做過了頭,把大街上的垃圾都拿到自己家里的客廳來當擺設一樣。

  沒事別惹一身腥

  有時候多管閒事還會因為一句話惹來很大的麻煩。翠玲就有一位實在應該進入大眾傳播界一展才華的媽媽,翠玲的弟弟交了女朋友,媽媽因為沒事忙嘛,就把這件事情看成是當務之急,問了舅舅、嬸嬸、阿姨,甚至是弟弟老師的意見,后來還來問姐姐翠玲的看法。媽媽的問法是這樣的:“你弟弟交了一個女朋友,看起來還不錯,只是沒有念大學,你覺得怎么樣呢?”
  都怪有博士學位的翠玲多嘴:“現在的大學那么好考,她怎么不念呢?”
  當天晚上,翠玲弟弟气急敗坏地打電話來,對姐姐說:“你現在反對也沒有用,我覺得她很好,很适合我。”
  這真是無妄之災。“關我什么事嘛!”翠玲根本沒反對啊。
  想要活得平安幸福,得學會判斷,有些事不關你的事,也不是你能解決的,不要忘記了自己的立場,在火上加油。
  過去有個影劇記者,就碰過一個冷冰冰的釘子。他問某歌星,為什么有人說他昨天晚上半夜跑出去。該歌星說:“哦,因為我家隔壁三樓死了條狗。”
  “你家隔壁三樓死了條狗,關你什么事?”
  “那我半夜出門,又關你什么事?”那位歌星說。
  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吧。

  最不容易的自知之明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一撮人圍著他,
  他們的聲音終于會淹沒了他的听覺,使他失去了檢討自己的能力。
  看“美少女選拔”的節目,或推荐“校園美少女”的雜志時,總有些“實在不是美少女”的人夾在其中。她們還會對記者表示:“美麗,真是讓我很困扰啊。被很多女生嫉妒是很麻煩的。”在旁一起觀賞的人不禁搖頭感歎:“天哪!她真的以為自己很美嗎?”
  我說:“我想是的。至少她的爸媽一定從小說她美,男友也一定說她很美麗。”
  我不喜歡談政治,但我從“總統選舉”中,看出了一些有趣的人性。
  這些政治人物,浮出台面上不知有多久了,各种大風大浪想必也都看過了吧,但見多識廣和自知之明,顯然是兩回事。
  朋友們在茶余飯后閒聊時提出了一個問題:“怪了,他們那么努力不懈,在一党之中,也互不相讓,看來不是為了什么政治理念而爭,是為了自己的權力而爭的。其中有些人的民調那么低,難道他們真的是以為自己選得上嗎?真的是為了理想而戰嗎?”
  我笑道:“他們是真的以為他們選得上。”
  有的是因為算命的說他是真命天子,他就宁信鬼神,不問蒼生;有的是因為不管他有沒有人緣,反正上頭的人喜歡他,一定要他出來選,把小我的喜好置于大我的成敗之上;有的是旁邊的人說他一定選得上,他從來沒有听到任何否定的聲音,因此也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一撮人圍著他,他們的聲音終于會淹沒了他的听覺,使他失去了檢討自己的机會。

  人常因沒有自知之明而失敗

  記得某一個大型餐會上,有個官夫人“臨時決定”為大家獻唱一曲——在既定的時間表內加入一個節目顯得有點唐突,所幸樂團們愿意配合演奏。當場只見這位夫人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站在台上啊啊啊啊做起發聲練習,讓所有的人等她一個練唱完畢,調完音,然后正式引吭高歌。老實說,這首歌唱得像走了調的胡琴拉出來的,讓我為她捏一把冷汗,台下的人很努力克制臉上的表情以維持禮貌,最后不得不報以熱烈掌聲。
  夫人快快樂樂下了台,臉上泛著驕傲的光彩,有人走過去對她說,唱得真好啊。我身旁的朋友對我說:“天啊,她真的以為她唱得很好嗎?”
  我笑道:“是真的,她真的以為自己唱得很好,因為旁邊的人根本不敢告訴她唱走調了啊。”
  我們不該打擊別人,但實在也不該說太多違心之論。有位私立小學的老師表示,以前的孩子太自卑了,現在的孩子都驕傲得不得了,以為自己是宇宙無敵第一俊男美女,因為從小就在大家的呵護中長大,從沒想到自己有哪一點需要檢討。
  當你身邊的人為你圍成一個“保護圈”,你會很幸福,也很安全,但自知之明常會被淹沒。不可不慎哪。

  一百分,埋病根

  有時候太想做到一百分,即使做到了一百分,還想超過一百分,對自己的要求永無止境,就會成為龐大壓力的來源。
  最大的問題在于,我們也并不曉得,自己的病根在何處。
  有些廣播廣告,很有意思。
  由于每個人都開始關心自己的健康,所以“全身健康檢查”也跟著生意興隆。有一家健康檢查醫院的廣告,也說明了現代人生活中的壓力所在,頗能打動人心。
  比如說,有一位媽媽,本來活得好好的,但在儿子都成家之后,她的身体開始不舒服起來,不是頭痛,就是腰酸背痛,怎么樣也查不出原因來,最后儿子們發揮孝心,帶她去做全身健康檢查,才發現她什么病也沒有,生理上沒問題,必然是心理上的問題,醫生發現她得的是“身心症”,換句話說,也就是自己招來的疾病。心病還要心藥醫,醫生要這位媽媽放開心胸,接受儿子們已經長大成家的事實,欣賞自己生活中的留白,拓展自己的生活圈,不要再為儿子操心了,也不需要在潛意識中制造出那么多的病痛,來吸引儿子們的注意。
  用負面的方式來獲得關注所得來的人際關系,畢竟不是良胜的互動。

  活得好不是給別人看

  有一位新嫁娘,婚姻相當的美滿,急著怀孕卻沒有消息,使她非常著急,于是做了全身健康檢查,又是心理上的問題:原來她本來是家里的嬌嬌女,一出嫁便結束了上班族的生涯,變成家庭主婦,不上班之后對自我的要求反而越來越高,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堅持起來替丈夫准備便當,每天料理家務還要忙到十一二點才能休息,造成身心失調,也得了“身心症”。除了不孕,還有各种查不出原因的小毛病。
  太太常常這里痛那里痛,情緒一定不好,先生不可能不受影響。他也不愿意為了一個有太太愛心的便當,付出那么多幸福的代价吧。
  也曾有一位离了婚的网友傾訴,在离婚之后,雖然不必讓自己的孩子在不快樂的家庭气氛中長大,可是在獲得自由之后,她使自己活得更累了。為了要讓以前的婆婆和小姑們覺得自己實在是個很好的女人,她也是一大早起來,幫孩子們准備愛心便當,多兼了兩份工作,讓孩子們上各种昂貴的補習班,為的是要讓從前的家人沒有話講。真正關心她的人,都覺得她像被繃得太緊的琴弦,很怕她突然斷裂了。
  讓自己活得好,才是對“負心的人”最好的報复,但也不必活得那么累,那是在報复自己。
  活得好不能只活給別人看,要活給自己看,自己才是真正的裁判。
  我們的身体常常會有种种征兆,警惕我們:人生已經出了問題,快點想辦法吧!
  這些征兆,跟“發燒”一樣,本身不是病,是一种提醒。
  每一個人都有“被需要”的需要,但是如果靠著被需要,才能夠感到自己活得有意義,有一天不再那么被需要了,失落感必然沉重無比。
  有時候太想做到一百分,即使做到了一百分,還想超過一百分,對自己的要求永無止境,形成龐大壓力的來源。病根是我們自己种下的啊。

  獲得尊重的方法

  贏得尊重,無法強迫,
  靠的是實力,實力也許深藏不露,
  日久就能水落石出。
  不能太刻意。
  尖銳的咆哮划破了夜的寂靜:“你到底尊不尊重我啊?”
  說話的人非常憤怒,語气之中夾帶著一种凄厲的控訴,我想,附近某家鄰居夫妻又吵架了。只听得到女人蒼涼的叫聲,一再地重复著這一句話。似乎也有男人低聲的呢喃,好像在告訴她說,會吵到鄰居,你不要再叫了好不好……
  女人或許想借著咆哮把自己的委屈宣泄掉,但獲得尊重的最好方法,必然不是如此聲嘶力竭地要求。
  沒有錯,有些人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不懂得尊重別人,和他們一起談戀愛、組織家庭的人,難免有點倒霉,必須經過無數次的折中和協調,才能夠求得一個雙方面都滿意的方式。
  下列的問題常出現在一對“有情人”之間:他隨時翻箱倒柜,把老情書找出來,沒事就來翻舊賬,也可能會動不動就怀疑你的行蹤,遙控你的一舉一動。更糟的是,他連你的人生規划也沒有辦法尊重,把你當成籠中鳥,完全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讓你這么不快樂。

  贏得尊重,無法強迫

  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然而“霸王硬上弓”的方式是行不通的。獲得尊重的方式,比較不聰明的有下列几种:
  一是努力地自吹自擂,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有些人在談話中,三兩句就要講到自己的丰功偉績,不然就要強調自己能夠呼風喚雨,自己有錢能使鬼推磨,或者提到他認識哪些名人,和哪些政要有關系。在談話之中,一定要幫自己鍍金。他眉飛色舞,完全未注意到別人多么想結束這一段單向的談話。
  二是做一些惊世駭俗的事,或說出惊人之語,使人把眼光的焦點投射在自己的身上。贏得的眼光可能會讓人飄飄然,但是別人的想法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你可以在身上的每個地方都打洞,在鼻子上穿鼻環,在舌頭上戴舌環,哦,覺得自己酷斃了。別人只覺得光怪陸离,那不是真正的尊重。
  三是除了自己以外,看誰都不順眼。有些女子會靠著批評A女腿短,B女眼睛小,C女沒人要,D女胸部那么大可能是做的……借此貶抑別人,來使自己相形見“美”。有些男子也一樣,他批評A男是馬屁精,B男靠裙帶關系,C男可惜就是矮了點,D男頭禿得比他快……就感覺自己實在很不錯。
  總而言之,他會把相關或不相關的人拿來跟自己相比,企圖找出每個优秀人才的缺點,來重振自己的信心。和這樣的人說話,真的很累。被他們拿出來嫌的人,可能是目前的某個紅人,也可能是朋友。他的邏輯是這樣的:每個人不會像大家所說的那么好,一定有不如我的地方吧。靠著揭人之短,來強調自己与眾不同。
  四是明知道自己不值得尊重,又很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掉進一种爬不出來的流沙里。有個十六歲的少年打電話到電台來,他說他希望爸爸更尊重他一點。我問他,你覺得自己哪一點值得尊重?他咿咿唔唔了老半天,說,我也不知道。“那你的爸爸對你哪一點不滿意呢?”他說,他輟學,交了一些坏朋友,逃家,也沒有專長……他也找不出自己值得尊重的地方。
  用上述的方法贏得尊重,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尊重。老實說,我以前也常犯這些錯誤,把自己搞得陰陽怪气,別人又不好意思批評你。
  贏得尊重,無法用強迫的方式,靠的是實力,實力也許深藏不露,日久就能水落石出。

  信仰不只是護身符

  有些人信教是為了尋找人生的出口,
  有些人只不過拿信仰來當護身符,
  多了個面具,
  掩飾自己的各种欲望。
  那是他的錯,別怪給信仰。
  不久之前,有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在一位資深演員身上,她拿半生積蓄經營了一家店,托給与她一樣虔誠禮佛的朋友管理。沒想到,公司看樣子是在賺錢,但賬目上卻是一直虧本。她一查賬,才發現,朋友竟然利用公司收入中飽私囊。一气之下,她把這個朋友解雇了,這人卻反而到倉庫里把存貨盜搬得一干二淨。
  怎么會這樣呢?任何人遇到同樣的事情,除了感歎自己識人不明之外,未免還有一個疑惑:他是個虔誠的教徒,怎么這么貪婪?這么一個信仰虔誠的人,卻做出這樣的事——我們對人性的信心可能頓然像泄了气的皮球。
  還有一個朋友,放棄了高薪的工作,進入某宗教組織的新興媒体貢獻才華,蓽路藍縷之路固然辛苦,再辛苦卻比不上机构內部的斗爭。他很惊訝,每個人不都是怀著對眾生的大愛來奉獻的嗎?怎么大伙儿老被一團不專業的气氛困住了,彼此之間的斗爭反而比營利事業來得多?于是,他离職了。
  我覺得這一點也不奇怪。看看歐洲的歷史吧,那些殺人如麻的戰爭,都是假宗教之名;歷代教皇的產生,也有很多“一將功成万骨枯”的記錄:亨利八世為了离婚,不也“發明”了一個新宗教,把自己的皇后一一送上斷頭台?中國歷史上,拿宗教來“挂羊頭賣狗肉”,以便實行愚民統治的人為數不少。
  高中的時候念陳之藩的書,記得他談到宗教和政治一結合,就有一种可怕的力量。當時不懂,后來慢慢懂得,信仰一變成組織化之后,其實,就是一种政治了。

  心善則減,寬容則無恨

  信仰是活的,是善的,宗教組織常常發展出死硬的教條,便于后人遵循認同。但遵守各种規章的人,反而容易遺忘最初的本心到底是什么。當宗教的精神僵化之后,規章反而更加繁瑣。
  別因為上了某個善男信女的當,就對信仰灰心,對人性絕望,你只不過認識了一群口中有神佛、心中無所依的人。有些人信教是為了尋找人生的出口,有些人只不過拿信仰來當護身符,多了個面具,掩飾自己的各种欲望。那是他的錯,別怪給信仰。
  多年前,就曾看過一位某宗教中名人,處處在媒体上找碴,只要有人稍稍引一句与該教有關的觀念,她那种欲將“邪念”斬草除根的气勢和嘴臉,比任何政客或黑道弟兄嚴厲得多了。
  是的,別因為人而對信仰灰心,心善則誠,寬容則無恨,那是所有信仰不可缺少的和諧与愛。
  為什么你不自己說?
  想成為一個有資格自主的人,
  意味著你全權負責自己的生命成敗,
  凡事請你自己說吧。
  真是巧合,一個禮拜之內,遇到三個要我去當“說客”的事件。
  第一個是已經离婚的朋友,要我去向她那不時打電話對她亂發脾气的前夫“說一說”,希望他想開一點。
  第二個是一位陌生的网友,希望我向她的新婚丈夫“說一說”,請他把紅顏知己開除掉,她認為丈夫和其他女人的友誼嚴重影響她的婚姻。
  第三個是一位小學同學,她的男友已經有一個禮拜不肯和她說話,希望我去勸他。
  這种“說客”,你必然也當過,在現代人際网絡中,誠屬很平常的事,但我覺得很納悶,因為這三位女子要我去關說的對象,我壓根都不認識,豈可回應?
  何必找“非關系人”當說客?
  為什么她們不自己說呢?在這些事件中,她們自己才是“關系人”,也最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相信受過高等教育的她們也很了解“解鈴還仗系鈴人”的道理,干嗎找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來說?
  看到我媽時,我啼笑皆非地把三個“不可能的任務”說給她听。我媽很不以為然地笑道:“她們應該自己解決呀,干嗎要你趟這個渾水?她們以為你閒著沒事啊?”聊了几句之后,她忽然又不自覺地說:“最近,你弟弟想向我調錢給人家做生意,這怎么成呢?你替我打電話跟他‘說一說’……”
  為什么我們總期待說客去說?這個禮拜,我真的感覺自己像戰國時代縱橫各國的“說客”,好像只要我一開口,就可以化險為夷,比超人還偉大;超人好歹要親眼看到事情發生,判斷誰對誰錯,才能救你。

  只有自己才能解除危机

  回家之后,我想了几天,思考這個“玄妙”的問題。找人為親密關系“關說”,女人較男人多。男人對她不好,要閨中密友為她出頭;夫妻小事齟齬,妻子奏請婆婆,丈夫奏請岳母,期待她“根”治;老公有外遇,不肯把自己的原則或后路想清楚,先哭請親朋好友主持公道。為什么我們不肯自己說?
  第一個原因是,缺乏自信,根本不相信自己有辦法解除危机。只有期待拯救,人格根本未成熟。
  第二個原因是,溝通技巧拙劣,從來沒有成功過。
  第三,習于當一個“討好型”的人,害怕扮黑臉,認為只要自己的嘴里一出現否定句,或板起臉來,就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第四,害怕溝通失敗,更加損及親密關系,以為找個有“權力”的人施壓就會成功。唉,這又不是公共工程招標,是你自家的事呢。
  第五,根本不了解對方的想法,就急著想控制全局。
  “請別人說,要是說得不好,你就恨那人好了,我一概不認賬。”隨便邀請說客的人,多半有這种想法——是的,“請別人說”多了層保護膜,但效果絕對不會好。試想,如果我是那個在外有紅顏知己的老公,發現老婆莫名其妙地請來陌生人,對他說:“我知道你的事……你不應該這樣……”誰不會惱羞成怒?他一定會怀疑,你這個“關系人”在背后把他描繪得多么不堪。
  想成為一個自主的人,意味著你全權負責自己的生命成敗,凡事請你自己說吧。

  削足适履的故事

  愛情的選擇所產生的副作用,比選鞋子來得大。
  你該削足造履嗎?
  還是得把眼光放遠一些,不要為了面子上的問題過度屈就,不然一定會得不償失。
  有一位女子寫信給我。
  她說:“我今年三十六歲了,親友們從几年前就努力幫我相親,最近總算遇到一個他看我也順眼、我看他也覺得不錯的人。最重要的是,他說他的年紀也不小了,壓力很大,和我一樣。剛開始時我覺得,白馬王子出現了。但他帶我到他家去見他父母,我發現事情和我想象的不一樣。他的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母親中風在床,而他又是獨子,非常需要一個女人在家里照顧兩老,順便把亂七八糟的家庭整理整理。如果我要嫁給他,勢必放棄已經成為中層主管的工作,所以我只好放棄他。我的父母很不諒解,他們認為像我這樣的年紀,有人要我已經很不錯,委屈一點又怎么樣呢?我實在很困扰。”
  想必她是一個孝女,父母雖然對她的決定很失望,在老一輩人的眼中,女大不中留,她已經留得太久了。但是我覺得,就長久而言,她的決定是很理性的。夠成熟的人,才有這樣的自覺:形式上的婚姻是不是值得犧牲自己的一切?

  選擇中不得不面對的事

  可是我們身邊的婚姻故事,确實有很多犧牲自己、成全家庭的故事。女明星急著嫁人豪門,剛開始可以得到很多羡慕的眼光,她的父母也覺得臉上有光,可是后來的諸多限制和對失去人生主控權的苦處,卻只有她能夠獨自体會。她可能必須不斷地生儿子,才能為丈夫爭得多一點財產。眼睛里看得到許多錢,但可以自由支配的,恐怕沒有當初自食其力的時候那么多。
  為了這一個,犧牲那一個,本來就是選擇中不得不面對的事。但如果犧牲實在太大了,大到失去了平衡,失去了人生意義,你原先所追求的不過是夢幻泡影,不過是負擔,你又何苦呢?
  一個法定的婚姻契約值得讓你犧牲所有的人生規划嗎?
  一個你并不愛的人值得讓你放棄所有嗎?
  為了一點面子問題,你要花一輩子去還債嗎?
  如果不能無怨無尤,為什么你要做一個完全不利于自己的選擇?
  這一位三十六歲女子的父母,也沒有想清楚,女儿拖了這么久還沒有出閣,只是“難以向親戚們交代”而已。但是面子問題不該大過女儿的終身幸福。他們打從內心里面所期望的,應該不只是把女儿嫁了,最希望的還是女儿有個幸福美滿的婚姻吧。

  不要為了面子過度屈就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吧。
  不久前,我到百貨公司買了一雙鞋,從外表看來,設計得相當不錯。而且這雙鞋的牌子,還是廣受朋友稱道的意大利品牌。不過,穿了一天下來,我的腳上起了七八個水泡,讓我覺得自己很蠢,好像在削足适履,只好舍了它。
  買鞋子,沒有人不希望穿得舒适,不是穿來讓自己受苦。丟了雖然可惜,再忍耐下去無非是因小失大。什么好牌子都一樣,不合你腳的鞋,就不是一雙好鞋。
  愛情的選擇所產生的副作用,比選鞋子來得大。你該削足适履嗎?還是得把眼光放遠一些,不要為了面子上的問題過度屈就,不然一定會得不償失。
  先明白你不要什么,你才會知道,什么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愛情的停車位

  所謂尊重,不能一味地要對方事無巨細地參照自己的想法。
  在該他做主時保持緘默,接受對方的決定權,
  是愛情中必須遵守的交通秩序。
  任何人都很容易因小失大。
  男女在感情生活中發生的各种紛爭,其實都輕細如鴻毛。停車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我在“台北之音”的廣播節目開了《有話大家說》的單元,請大家舉例談日常生活爭端,赫然發現都會男女的紛爭与停車有很大的關系。有一位女子說明了她最常与男友發生的爭吵:
  “每一次開車找停車位的時候,我的火气就來了,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停車位,我好心要下去幫他占位子,等他回過頭來停,他就說不要。好啦,他繞到原地之后,車位早就給人家占走了,我們只好再繞好几圈,停得遠遠的……為了停車位,我們吵了好多年,就是遲遲沒辦法溝通。”
  我想這個男人還算蠻体貼女友的,而且很有風度,并不想硬占停車位,其實是個好男友。我沒有給她任何建議,繼續接下一通callin電話。是個很激動的男士打來的,他說,他實在沒辦法向已經認識很久的女友求婚,也和交通有關:
  “女人什么都要管,煩死了,她們難道不知道,車子是男人的小老婆嗎?為什么在車上還要指揮男人?為了找停車位,我們也常在車上吵架,現在我們兩個人終于保持距离,以求安全啦!”
  我忍不住笑道:“老實說,當男人在找停車位時,我是一句話也不說的。”即使停遠了點,也沒關系,總比承擔到拖吊場找車、被罰錢的風險好多了。那是對优良的駕駛人的一种尊重,何況,每一次在停車時,我對于預先下車在空停車位上佇立,等著男人把車開過來停的“路霸型”女人,總有一种同情。
  “如果女人都這么明理就好了,”這位可能正在和女友吵架的男子很幽默,“大事還是應該由男人決定的嘛!”
  我附和:“沒錯,像停車這樣的‘大事’,确實該讓開車的男人自己決定……”

  愛情中必須遵守的交通秩序

  所謂尊重,不是一味地要對方參照自己的想法。在該他做主時保持緘默,接受對方的決定權,是愛情中必須遵守的交通秩序。
  否則,貪小失大,有些人本來可以幸福而悠閒,偏偏就是有好日子過不肯過。
  “我很有感触……”又有一通電話打了進來,是個語气有點“衰”的男子,“我有時只是遵守規則,把車位停遠了几百米,而我的前任女友竟然可以在三更半夜打電話說我不体貼她,吵到不讓我睡覺……”
  我只知道,有個法則是不變的,貪小,必然失大。什么都計較的話,生活中保證有吵不完的材料。

  還沒演完的電子情書

  “魔鏡,魔鏡,我是不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電腦或許能提供我們如是的生活情趣。
  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渴望有人當知己,不管是否能發展出美麗的愛情故事。
  電影《電子情書》(You’regotmail)的末尾,兩個老早就認識彼此的電子情人緊緊相擁,外加一只蹦蹦跳跳的狗,使看電影的人感染了幸福的美好,走出戲院的孤男寡女心中充滿無限憧憬,總覺得在网絡的某一頭,有一個人會跟自己組合成一個龐大完美的圓。
  不再相信“王子公主結婚之后就會快樂生活在一起”的現代人,渴望完美結局,但對“圓滿結局”的看法,已不再那么短視近利。你或許也會像我一樣多疑,想探討“電子情人在理想与現實間該面對多大的距离”。
  那個距离的大小与個人對傳統婚姻的期盼程度成正比。使用越科技化的媒体找尋情人的人,內心也必定要与科技一起進化,否則很容易面對比尼亞加拉瀑布還深的斷層落差。
  任何人只要在電腦上找到一個情投意合的電子情人,不可諱言的,都希望他除了和自己气味相投外,外貌上也還要合乎自己的夢想。試想,如果湯姆·漢克斯的電子情人不是甜美的梅格萊恩,而是已經當祖母的琥碧戈柏,這樣的愛情,豈會有令人向往的“善終”?
  “醺醺然”的网絡戀情,真實嗎?
  一開始就靠電子情書交往,往好處想,是能夠聊得來,就可以先了解對方的內在,不會光憑外在條件就判斷他是否及格;但与网絡情人談戀愛時“醺醺然”的感覺,是真實的戀愛感覺嗎?言語也可以徒有“外在美”,男人因女人的崇拜而心醉,女人因男人的贊美而陶醉,在一來一往的談話中品嘗到的愛情感覺,只是愛上了自己想象中可能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不過是在和幻想談戀愛。也有人愛上的只是“被愛的感覺”而已,真正愛上的不是別人,而是被幻想美化的自己。
  “我們是在网絡上認識的!”隨著成雙成對的電子情人越來越多,“電子夫妻”也將蔚然成風。傳統同居一個屋檐下和“結婚是兩家族的事”的婚姻模式,未必适合每一個新人類的需要。
  有個朋友就有一位電子丈夫,兩個人相隔太平洋,每天靠電子郵件往返,若有假期則相互用飛机票把自己快遞過去,享受短暫的甜蜜時光。朋友說她是個成熟的人,熱愛自由,很适合“聚少离多”,不要相濡以沫的愛情關系,所以新潮地當起電子夫妻,她覺得到目前為止還很不錯。至于万一有一天要在同一屋檐下白頭偕老,會不會不習慣,她可不愿想太多。
  “魔鏡,魔鏡,我是不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電腦或者能提供我們如是的生活情趣。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渴望有人當知己,不管是否能發展出美麗的愛情故事。沒錯,我是在看了《電子情書》后,開始努力發e-mail給朋友的……

  世紀末戀乳症

  外在美固然是重要的,但對胸部尺寸如此倚重,是否也意味著,我們內在茫茫然,一起陷入了嬰儿戀乳症?像電影《月亮与乳房》里的男孩一樣,因為找不到溫暖的愛,所以急著尋找一個飽滿的乳房……
  20世紀末,處處可以看見有關乳房的消息。
  真可以說是一個得了“戀乳症”的年代,而女人似乎比男人更因堂而皇之地得了“戀乳症”而洋洋自得。
  寫真集女星們掀起了D与F的种种討論。
  先是一群平常女性拍了一個“美胸中心”的廣告,在氤氳的溫泉熱气中,“變大了”的乳房若隱若現,驕傲地表示,這樣的時刻再也不尷尬了。
  然后是潘蜜拉安德森和黛咪摩儿決定“減乳”的“國際新聞”。“啊,原來她們都是假的……”恍然大悟的你可能感覺自己上了好久的當。

  胸部有料不一定能贏得愛情

  為什么決定拿出塞在胸中的鹽水袋或硅膠呢?大概是受了葛妮絲派特羅拿到金像獎的刺激与鼓舞吧。她們也恍然大悟:原來這般高、瘦、平,看起來才有知性美,赶快赶快,順應世界潮流。
  不過,仍然不斷有中國女星強調自己也是D或E或F的哦。只要敢露,鎂光燈一定會聚集,誰管它真的假的。
  對乳房的依戀是孩子們的正常現象,那是最初哺育他們的“糧倉”。男人喜歡大胸脯女人也是正常的,絕大多數男人希望女友苗條而丰滿——男人總是在向女人索求融合著矛盾的答案,比如獨立而溫柔。能干而順從、大方而專情;女人亦然,她們要男人“既有事業心又對我無微不至”、有男子气概而輕聲細語……
  然而女人自身對乳房的重視,在這個世紀交替的時代變得理直气壯且蔚然成風,還真是一种值得觀察的怪現象。
  胸部有料(不管是否為填充料),真能使得她們的人生不再自卑,值得驕傲了嗎?就可以贏得愛情嗎?
  為什么女人只要愛情出了問題,馬上就想到自己的胸部一定有問題呢?就像那些好萊塢影星一樣,事業出了問題,就肯定地推論:一定是胸部的尺寸不對。
  外在美固然是重要的,但對胸部尺寸如此倚重,是否也意味著,我們內在茫茫然,一起陷入了嬰儿戀乳症?像電影《月亮与乳房》里的男子一樣,因為找不到溫暖的愛,所以急著尋找一個飽滿的乳房……
  為什么身為女人,不能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非要把A、B(其實已經很標准了)弄成D才甘心?為何不肯好好愛自己的身体,沒事也要割它几刀?
  問題常常出在乳房以外的東西。乳房再大,不過是一种性象征。“里子”沒解決,焦慮將沒完沒了。
  唉,你那么依戀乳房,畢竟也是你的個人自由。再說下去,你一定會怀疑:作者必定是個“太平公主”,才會這么酸溜溜的。

  無所不在的攝像机

  如何放置自己的攝像机,是所有感情關系中最關鍵的問題。人与人再怎么親密,再如何相知,都沒有權利讓對方完全處于沒有私人空間和時間以及秘密的“關心牌”攝像机前。
  在這個監視系統于高科技的鼓舞和推進下變得無孔不入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多了一些“偷窺”的樂趣,相對地也多了一些被監視的恐懼。
  近年來以“無所不在的攝像机”為主題的電影不少,假設胜電影中的佼佼者包括《楚門的世界》(TheTruemanShow)和《全民公敵》(TheEnemyoftheState),如果你是片中主角,處在只要打一通電話就被全面通緝或連蹲馬桶都得面對攝像的狀態,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沒有隱私意味著沒有自由,也沒有真正的尊嚴。大部分的人一定會想把攝像机砸爛。
  相信沒有人不會覺得毛骨悚然。在一點秘密也沒有的世界中,反而,沒有人可以活得坦坦蕩蕩、誠實無偽。誰都想逃。

  現實生活中不耗電的万能攝像机

  沒有人喜歡被監視,沒有人能不在這种被“完全了解”的狀況下發瘋。還好,平常人沒有重要到讓政府或電視公司對我們產生興趣。想監視監听我們的一舉一動,畢竟要動用昂貴的監測系統,可不要因為看了這些電影,就開始杞人憂天。
  但是,我們還是得擔心無形的攝像机。
  現實生活中,有一种不耗電的万能攝像机,就是我們的眼睛;還有一种可能會無所不在的攝像机,也會逼得人抓狂——多疑、充滿控制欲的心。
  “我老婆每個月清查我手提電話的賬單,看我有沒有和她假想中的外遇對象暗通款曲。”
  “老板重新裝潢辦公室,從他的辦公室里,對每個員工和員工桌上的電腦屏幕都可以一覽無遺。老實說,我們的狀況比‘呆伯特’書里所描寫的四方盒子座位還慘。”
  “我只要打扮得漂亮一點,天哪,我的男朋友就怀疑我的‘目的’何在,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媽總是偷看我的日記,理直气壯地打開我所有的信件,還要老師跟她報告我在學校的一舉一動……”
  這几部電影,使我想到在平常人真實生活中可能無所不在的人性攝像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控制欲,對他人的信任感越低的人,越容易把自己變成一部“針孔攝像机”。很多万能攝像机,都有一個共同的品牌,叫做“關心”。
  然而被監視的人一旦有了察覺,就會像《楚門的世界》或《全民公敵》里那個被跟蹤得無微不至的倒霉律師一樣想逃亡。控制力越強,被控制的人越難以真面目對你,會想盡辦法對著監視器放煙霧彈。

  如何放置自己的攝像机

  如何放置自己的攝像机,也是所有感情關系中關鍵的問題。人与人再怎么親密,再如何相知,都沒有權利讓對方完全處于沒有私人空間和時間以及秘密的“關心牌”攝像机前。
  每個人能忍耐的攝像角度、攝像時間和攝像机數目都不一樣。
  太自私的人,根本不肯拿攝像机瞄一下他的伴侶,招來“你不關心我”的怨歎;太沒安全感或太有依賴心的人,又把攝像机布成天羅地网。
  沒有一种感情關系是沒有攝像机的,确實也有些人,“專業”到把攝像机布置得像“楚門的世界”一般繁密。
  你對目前人生中的攝像机問題,還能忍受嗎?

  以愛為名的監視器

  現代人的行為越來越扑朔,真心越來越迷离。
  為了維持表面的美好,所以不敢坦誠相對、直接溝通,連愛情婚姻也需要“征信社”的幫忙。
  因為愛,或假愛之名,人類發明了許多監視器材。
  現代人的行為越來越扑朔,真心越來越迷离。為了維持表面的美好,所以不能坦誠相對。直接溝通,連愛情婚姻也需要“征信社”的幫忙。
  和一位現任廣告公司媒体總監的郭美貞小姐談到她在“征信社”工作的真實經歷。兩年前,她曾為搜尋寫作題材,進入‘征信社”工作。這些日子點點滴滴的回憶,被她寫成《愛与不愛的證据》一書,而沒寫出來的,又比寫出來的故事更匪夷所思。
  女人為愛情所愿意做的改變,有時真令人難以想象。她說,她拒絕過一個案子,有個四十歲仍風姿綽約的女子,愛上一個三十五歲的男人,打算步入禮堂。兩情相悅之余,女人為自己的實際年齡憂心忡忡,出五十万台幣希望“征信社”幫她“偽造文書”,把身份證上的年齡改小五歲。這种“替人犯法”的案例很多,接不接,就看各人良心了。
  我也听過一個相當“猛爆”的案例:一對母女同時愛上一名男子,母親央請“征信社”不擇手段把“屢勸不听”的女儿請出這場愛情爭霸戰……面對愛情,女人宁舍女儿的狠心腸,說來也真是奇觀。
  坐下來溝通比找“征信社”困難嗎?
  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有時比奇情小說更“狗血”、更不合邏輯。節目進行到一半,有個熱心听友打電話進來,她說她在房屋中介公司上班,委托她買了房子的客戶,每次停車在豪宅地下室,都遭到不明人士的破坏,中介公司只好代為出頭,請“征信社”喧明,是誰做的好事。
  “征信社”大張旗鼓地竊听整棟大樓的電話,送到中介公司來,使得該公司職員像听廣播劇一樣津津有味。他們意外發現,整棟大樓的名流們都有婚外情:有個先生趁送女儿學鋼琴時与情婦幽會;有個醫師每夜与婚外情第三者打情罵俏,內容比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被公開的錄音帶還色香味俱全……
  這一兩年來,監視器材的更新一日千里,針孔攝像机已經扮演“無奸不摧”的角色,成為婚外情的偵查主角。過去為了找證据,為了負舉證責任,不得不找“征信社”。現在,各式各樣离奇的感情調查,都可以找上“征信社”,所謂“婚前調查”也廣受青睞。
  為什么不面對面好好談呢?難道坐下來溝通比找“征信社”困難嗎?現代人面對感情,越來越理性了嗎?
  我想,是越來越現實了。但現實,并不等于理性啊。

  當女生越來越難看

  如果連你越長越難看,
  都要怪男人,
  那么,男人的責任真的是宇宙無敵超級無限大呀。
  別上這种假女性主義的當了。
  女人越來越難看,只能怪自己沒有品味。
  网絡上有一篇有關女人和男人的文章,被网友們爭相寄送,必然是自以為很伸張女權的男人或女人寫的。意思是,我們總是被我們所愛的人定型,女人的變化是受男人影響的。
  一個脫俗的女人跟了一個俗不可耐的男人,日子久了,就會變得很庸俗,是男人的責任。
  一個漂亮的女人變憔悴,一定是她的男人對她不好,她才會失去光彩。
  一個溫柔的女人變潑辣,一定是她的男人不爭气,她只好比他強。
  一個清秀的女人變得冶艷,一定是男人不能滿足她,她只好轉移對象。
  高貴的女人變得隨便,一定是受了沒上進心男人的影響。
  平凡的女人變漂亮,當然是男人的功勞。
  末了這位原作者還說:男人不要抱怨身邊的女人越來越難看,她不好看,問題一定在你身上。
  很多女性网友看了這篇文章大概覺得出了口气吧,到處轉寄。
  看來好像是為女人說話的,但我卻看到了“偽女性主義”的憂慮。
  如果寫的人是男人,那他簡直不認為女人有獨立思考的可能,把女人當黏土,男人怎么捏,她就成什么樣。
  如果寫的人是女人,那她大概很難有成長,把所有責任推給男人就夠了,和傳統女人的“油麻菜籽命”的想法并沒有差別。
  女人難道沒有自我主張嗎?
  為什么她們要愛上使她們變得俗不可耐、變憔悴、沒上進心的男人,這又不是指腹為婚的時代。

  自己沒有品味才會越來越難看

  我看過太多女人,不肯思索人生的問題,不肯謀求有效率的解決,只把自已被辜負的一生推到那個“不負責任、沒出息”的男人身上。不然,就是推給一只看不見的黑手,所謂的傳統觀念,沒辦法啦……
  如果連你越長越難看,都要怪男人,那么,男人的責任真的是宇宙無敵超級無限大呀。
  別上這种假女性主義的當了。
  女人越來越難看,只能怪自己品味低。找錯男人或選錯衣服,都是品味的問題。
  有一位男同學曾說,他的女朋友是同班同學,剛認識時清純可愛,當了女朋友之后卻越來越不修邊幅,身材也慢慢走樣了。他每次要女友穿得体一點,女友便說:“穿得太漂亮,被人追走了怎么辦?我是為你好……”
  屢勸不听,男生越來越怕和女友出門。
  這真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也許不是每個男生都希望女友打扮得傾國傾城,但沒有一個男人希望身邊的女人穿得像撿破爛的,或者,根本像是沒人要的垃圾。
  當女人越來越難看,女人自己一定有問題!

  女人只要一刻鐘

  根据統計,女人達到性高潮所需的時間,是比男人長,但平均值也只要十五分鐘而已;超過時間太久,對她們來說,只是一种体力上的魔鬼訓練。
  她們只要一刻鐘,男人何苦要鵬程万里。
  和當導游的印尼朋友們聊起威而鋼,他問我在台灣一顆的“合法价”是多少錢。我說,听說一顆要四五百元吧。
  以印尼目前的物价而言,我以為他會說:“好貴哦。”沒想到他的答案是:“真的?好便宜,我可以請人從台灣幫我帶過來,這里黑市一顆要一千塊台幣哩。”
  我惊訝著他們為何對藍色小藥丸如此感興趣,其中一位告訴我,他見識過威而鋼顯“神威”的經過:他有一位來自德國的客人,專門到雅加達尋花問柳。有一回,這位老德吃了一顆威而鋼之后,從晚上九點到清晨五點,在某個妓女戶連叫了九個女人,出來的時候還沒有任何倦態,把這位枯守在門外的年輕導游嚇得想叩頭大拜。
  合法上市后,威而鋼在“競爭壓力’下,在台灣的价格只可能更便宜。有人鼓掌,有人抗議,風波是免不了的。
  我問一位曾經試用過的朋友,威而鋼真的使他感到“性福”嗎?他誠懇地說,在自尊心上是的。他不必在欲振乏力時看到老婆略帶嘲謔的失望眼神;但是能持久地重振雄風,未必就能擁有持久的高潮,像前頭所提到的一比九的例子,不過是大男人的“性虛榮”,不會得到九倍的快樂。

  藍色小藥丸的后遺症

  有一份相當夸張的報告指出,台灣男人壓力大,四十歲以上男性有四成都有性上面的問題。也許威而鋼真的改善了某些因“性”而造成的性關系緊張,但女人是否也受惠威而鋼所帶來的“性福”呢?
  我想,死灰复燃后的第一次,老婆可能會感到滿意,但它的“后遺症”,則從婦女團体近來所開辟的威而鋼專線可得知一二:男人發現“藥定胜天”之后,為了“性虛榮”開始大肆享受他們的“性福”,婚姻并沒有更幸福,本以為“你老了就不會再作怪了”的無助太太們憤怒地打電話投訴。更年期婦女更因生理問題而万分吃力。
  其實,根据統計,女人達到性高潮所需的時間,是比男人長,但平均值也只要十五分鐘而已。超過時間太久,對她們來說,只是一种体力上的魔鬼訓練。她們只要一刻鐘,男人何苦要鵬程万里。
  威而鋼也瓦解了傳統“老來伴”的婦人見解。以前的婆婆媽媽,在看到下一輩的女性飽受丈夫外遇折騰時總會說:“忍啦,忍啦,到老一點他就會乖乖回到你身邊,我是過來人哪。”現在,這一套不管用了。
  或許威而鋼也會讓女人反省到,如果他不是個稱職的丈夫,借助藥力,仍可風流一世;他值不值得你与他白頭偕老,就在此時此刻謹慎考慮吧,不用等到老。

  冷眼看桃色新聞

  愛情,所要面對的千奇百怪瑣碎情事,已經夠复雜了,
  再牽連進兩個家族,病菌就會分裂生子。
  如果把外面不相干的鼎沸人聲听進去,把媒体鎂光燈再放進瞳孔,
  你認為愛情會有什么好結局?
  不久前,看到木村拓哉和他認識很久的女友分手的消息,我半開玩笑告訴廣播電台的同事說:“我太高興了,終于有机會了!”年輕的女孩很認真地想了一下告訴我:“他只有二十五六歲耶!”
  “要你管,只要我喜歡,要你管!”我說。
  看,這就是影迷們對待偶像絆聞或戀愛新聞的基本態度,也就是一种絕對幸災樂禍的態度,一种很抽象的占有欲。

  名人談戀愛都是見光死

  就木村拓哉而言,這是多么沉痛的失戀事件,但對木村迷來說,這真是棒极了!
  “誰叫他是公眾人物呢?”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風涼話,但如果你是公眾人物,面對這么多“詛咒你的人”,你可能一整天都會覺得耳朵痒痒、背后涼涼的。這种不祥的預感有時是幻想,有時是直覺,因為不定期出沒的“狗仔隊”,可能正把鏡頭對准你。
  就我對銀幕名人談戀愛的看法,大概可歸類為一個原因,名人談戀愛都是見光死——根据“人之常情”!
  媒体總是希望有獨家新聞可以報,人類總希望有茶余飯后的話題可以聊,所以,你孤家寡人時,期待你赶快談戀愛;談戀愛后問你何時結婚,結婚后問你夫妻感情好不好,何時生小孩;生了女孩,問你怎么不生男孩……
  我不相信在眾人期待下,一個屬于兩人之間的感情,會沒有阻力,當感情變成要向大家交代時,兩人再怎么順其自然,也會應大家要求演起戲來。
  愛情,所要面對的千奇百怪瑣碎情事,已經夠复雜了,再牽連進兩個家族,病菌就會分裂生子。如果把外面不相干的鼎沸人聲听進去,再把媒体鎂光燈放進瞳孔,還要防針孔攝影机,你認為愛情會有什么好結局?
  誰說分手后一定要當朋友?
  我們可不能為了風度,和實在不能做朋友的老情人再做朋友啊。不然,在層層舊怨之上,可能還會加上重重新怨。
  真的不想再見他,卻勉強維持著友誼關系,是一种不美麗的虛偽。
  大家流行以“和前夫當好朋友”為榮,還是有負面影響的……
  在某個大學演講之后,急著到机場赶飛机,有一位面目清秀的女孩,細聲細气地跑過來問我:“我只有短短的一個問題,可以嗎?”
  我請她与我一起搭車到机場,那么,途中我會有比較多的時間和她討論。
  “分手后,一定要當朋友嗎?”她用疑惑的眼光看著我。
  我大概可以猜出她的遭遇,這是每個希望自己EQ高的乖女孩會遇到的問題。我苦笑:“不要勉強。真的不要勉強。”為了不要太武斷,我請她把事情的經過大略告訴我。

  要維持風度,也需忠于自己

  她說,与她念同一個學校的男友剛和她分手,她含淚接受,心里的創傷已經很難平复。但不久前男友卻常來找她,希望兩個人還可以當朋友,請她不要看到他還不理不睬,這樣他也會很難受。
  “分手的理由,是他另結新歡。”
  “你怎么知道?”她惊訝地看著我。
  另結新歡的人,因為有些“罪惡感”,常是先提出“我們是不是還可以當朋友”的那一個。這在講究人際關系的年輕一代中,好像是一個慣例。
  “你做得到嗎?繼續當他所謂的‘朋友’?”
  做不到。她受委屈的眼神這么說。然后搖頭。“告訴我你的想法。”
  “我希望他過他的好日子,談他的戀愛,不要再來找我,不要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他的戀愛進度,我受不了……”
  “為什么不跟他說,我沒辦法跟你當朋友?你為什么要這么壓抑?”我問。
  “可是,現在很多專家不是告訴我們,分手要有風度,不要變仇人……”
  我又好气又好笑:“愛情是勉強不來的,所以不要勉強,你同意和平分手,已經很有風度了,不變仇人,不意味著一定要和他做朋友……做朋友也是不能勉強的。”
  我們可不能為了風度,和實在不能做朋友的老情人再做朋友啊。不然,在層層舊怨之上,可能還會加上重重新怨。真的不想再見他,卻勉強維持著友誼關系,是一种不美麗的虛偽。
  我們要維持風度,更需忠于自己。過度地要求人際關系融洽,不是成長,反而是退化,退化成我們的老祖母時代“無怨無尤”的傳統女性角色。問題是時代真的不同了,這一代的女人打從心眼里不可能那么服服帖帖地認命。

  學會尊重自己的意見

  最近听到有些經歷過丈夫外遇的女人談她們的心路歷程時,都以“和前夫仍是好朋友”為榮,不管他多么對不起自己,在選舉時還為前夫叫陣“他不是好丈夫,卻還是個好爸爸……”隱去所有的不滿,求得一個“婦德”形象,好像還很感激前夫送給她們這么大的人生考驗,一般大眾當然折服于她們的風度。但我總發覺,她們平靜的聲音和深沉的眼神底下,其實都有越來越熾熱的熊熊恨火,如果她們不能正視自己的傷口,繼續做一些“大家會比較贊美我”的事情,這樣的傷口永遠不能愈合。
  不說他坏話是風度,只敢說他好話是虛偽。
  分手后,若無大大傷害,能當朋友固然好,但不要勉強。若有深仇大恨,不妨當他是個死人,從此不聞不問,自行療傷。直到你的心情平复了,再決定要不要讓你們的友誼“复活”。
  分手后,不想再見到這個給自己傷害的人,是你的自主權。你有這個權利。你可以對他說:“祝你幸福,我不會干涉你的選擇,但我也有我的選擇,那就是,我不想做你的朋友!”
  “我知道了。”女孩綻開了笑容跟我說再見。我相信,她會慢慢學會尊重自己的意見。
  好事怎么變質了?
  很多种家族的壓力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無法兩全其美地獲得解決。如果外在的環境無法改變,我們只好改變自己的心態。
  好歹往好處想,不需要花那么多時間,為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痛苦。
  過年的日子也沒几天,不久大家就要回到平常的軌道。它,總是會過去。
  有一年過年前在節目中談到了過年前的壓力問題,請到心理學博士張怡筠一起來解答听眾的問題。
  沒有想到,每個人都自認過年壓力很大,而且這种壓力是跟隨著傳統家庭結构及禮俗規定來的,年年都會重复發生,竟發現有許多人每年陷在同樣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許多精神科醫師都認為,今年過年前到精神科問診的人比往年多,是因為經濟不景气的緣故。也有人認為,這和每年農歷年前后天气總是陰晴不定有很大的關系。這些外在的影響确實使人容易想不開,但一定還有心理層面的因素——心情已夠坏,家族團聚往往又帶來“大家比一比”的場面,既怕閒言又怕閒語,不知道与自己血緣相近的親戚們會在無意間說出什么話來。年前不斷揣測,加重了很多人的心理負荷。

  為一天抓狂一個月

  除此之外,和婆家不睦的媳婦、心里其實很想回娘家過年的太太、根本不想陪老婆回娘家的丈夫。和兄弟感情不睦的人。曾經因為金錢關系有過齟齬的家族分子,一想到過年,就開始為小事抓狂。
  有位听眾非常有趣,她說自己痛苦了一整個月了。她的先生是船員,根本不會回來過年,家里只剩下臥病在床的公公。每年除夕夜她都無聊得快發瘋,想回娘家享受一下團圓的快樂气氛,無奈傳統上,嫁出去的女人得先以婆家為主。几年來,她想盡了各种辦法,比如說,把公公帶回自己家,公公并不愿意,娘家的人也不可能來看她。我問她,你婆家和娘家离多遠呢?她說:“很遠。”“在哪里?”“我婆家在中和,我娘家在新庄。”
  我不禁笑了出來,我還以為一個在花蓮、一個在澎湖!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想的只是一個晚上的問題,婆家和娘家的短短距离,在她看來卻是天涯海角。不能怪她太夸張,對她而言,這确實是一個只要婚姻關系存在就沒有辦法稱心如意的問題。
  還有一位先生,有四個兄弟,媽媽卻只肯跟他住。每年過年的年夜飯,他和老婆就必須擔任主人的角色,招待他的兄弟們。人都是這樣的,多做多錯,沒做誰敢說你錯?每年除夕,沒有和母親同住的兄弟,總會對他侍奉母親的方式和待客方法來個年度總檢討,吃完這一頓飯,他原本美滿的婚姻就會因之出現了一個大裂縫。老婆會想,好心沒好報,為什么只有我要侍奉婆婆和承受挑剔?
  是不是因為從小我們就把年夜飯看得太重要,所以得花這么多時間為每年這一個特別的晚上痛苦?我們期待著完美無缺,如果過得不太完美,就會有罪惡感和無奈感產生。而大家的噓寒問暖也常因為有著血緣之親而不顧慮對方的感受,分不清什么是干涉,什么是關心。
  團圓怎么變質了?
  本來團圓是件好事,卻讓很多人在“長大”之后把它當成苦差事。
  近年關失業的人壓力尤其重,親友無心地問:“最近在做什么?”他們會有無言以對的惆悵。失婚者年年的壓力都大,大家都會有意無意地拿曖昧的眼神看著他。他會覺得自己無處躲藏,無地自容,好像對不起家族里的每一個人,即使他是個“婚姻被害人”。
  很多种壓力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無法兩全其美地獲得解決。如果外在的環境無法改變,我們只好改變自己的心態。好歹要往好處想,不需要花那么多時間,為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痛苦。過年的日子也沒几天,不久大家就要回到平常的軌道。它,總是會過去。
  社會形態和以前不一樣了,人們必須面臨的人生問題也變得空前复雜而多樣化。每個人也都應該好好想想:我們希望親人好受,還是要讓他們難受?

  再愛也不能容忍的事

  所謂的忍,應該是小事互相容忍,
  如果惡性重大,還不如不要忍吧。
  一味地隨便亂忍,忍到自己的人生殘缺破碎,
  一點也不偉大。
  你有沒有想過,什么事是你再怎么愛一個人也不能容忍的事情?
  每一個人的尺度是很不一樣的。
  早些時候轟動一時的撕票案,嫌疑犯太太對先生完全死忠的表現,實在讓我大惑不解,她的先生明明是個十惡不赦的坏人,奸淫擄掠什么事都做,死別人沒關系,自家人受到一點欺負和委屈就不行(充其量也只有這個很自私的优點,算是在她眼里他還像個人),這個女人竟然還可以跟他相處那么久,真是令人吃惊。
  在主持某個節目時,也曾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案例。有一位太太來替已經被判死刑的前夫伸冤,她說她想再嫁他一次,奈何司法制度不給她這個机會。我听她說她婚姻的故事,其實并不明白,這個冤有什么好伸的。她的前夫因為金錢糾紛,綁架了別人的年邁父母,并且讓人家的老父窒息死亡,案子是他一時糊涂做的,也沒有人把他屈打成招,可不能因為這個殺人犯是她的丈夫,她就覺得他是被冤枉的。

  忍得太過分了吧

  再詳細地問她過去婚姻生活的种种,我覺得這個女人沒有再嫁他一次的理由。因為在婚姻生活之中她也是個被害人,她的丈夫除了在追求她的過程中還有一點溫柔之外,在婚姻生活中,不是對她冷漠相待,就是對她拳腳相加,也几乎沒有給她任何經濟上的支援。她一個人必須辛苦地拉扯孩子長大,我覺得這是她可以放下所謂“上輩子欠他的債”,好好地做一下心理治療,讓自己揮別悲情的時候了。
  為死者諱是人之常情,但是她如果沒有用大腦把所有的來龍去脈想清楚,她的未來仍然會掉入同樣的陷阱之中。
  有的容忍是很殘忍的:在社會新聞中看到,爸爸虐待儿子,把小孩打死了,媽媽竟然還替爸爸求情,說要替這個男人坐牢,還說儿子本來就很不乖,處罰他是應該的。鄰居的說法完全不一樣,他們說這個小孩人見人愛,爸爸是個酗酒的家伙,一不高興就會打小孩。這個媽媽對丈夫的寬容,簡直背离了人性。
  如果他會殺人放火,那當然是再愛也不能容忍的事,我們何必為它辯白呢?
  以上的容忍度真的太大了,大到沒有原則,大到愚不可及。
  什么是你再愛他也不能容忍的事呢?有些人連情人掏鼻孔都受不了,有些人恨情人放屁,有些人沒有辦法容忍太太跟小販殺价,有些人沒辦法看到另一半道通,有些人受不了他那么愛搶賬單,有些人根本沒辦法忍耐他的另一半有任何想法跟他不一樣。
  有些人不能忍耐的比較抽象:不能忍耐他沒有正義感,不能忍耐她很貪小便宜,不能忍耐她什么話都听爸媽的,不能忍耐她和自己的家族處不來,不能容忍他動不動大大聲……
  有些女人很奇妙,她可以忍受他的各种罪惡,就是不能有外遇。有一些女人可以忍受他的各种外遇,就是沒有辦法忍受他永遠不回來。有些女人可以忍受丈夫不回來,卻不能忍受他的錢不回來。

  惡性重大,不如不忍

  因為愛的緣故,我們覺得還可以溝通。婚前不能溝通,結婚之后再來溝通;結婚后沒有辦法溝通,生孩子之后大概可以溝通吧?生了孩子之后仍然不能溝通,等他老了總可以馴服一點,要不然的話,大家就在祖墳之下繼續溝通吧!
  即使愛著一個人,一個不能容忍的事情太多的人,需要的是自我反省:我的挑剔是不是太嚴重了?如果我的挑剔并沒有錯,也許我找的人是錯的。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再忍受他這种習慣,那何必苦苦相求呢?海畔自有逐臭之夫,他不會沒有人要的。
  所謂的忍,應該是小事互相容忍,如果惡性重大,還不如不要忍吧。一味地隨便亂忍,忍到自己的人生殘缺破碎,一點也不偉大。

  內傾与外傾的沖突

  內傾和外傾的比例相差太大,會漸漸變得話不投机。
  你覺得我膚淺,我覺得你冷漠。
  所有能夠水乳交融的情人,無非是在內傾和外傾的比重上不相上下,兩人才能一起興致勃勃地听音樂會,一起四處品評美食。
  不然相處在同一空間里,必然會有不被了解的痛苦。
  她說他不懂得成長。這么多年來,兩個人已是貌合神离,雖然處在同一屋檐下,但話不投机半句多。
  話說了也等于沒說,他除了關心今天吃什么,或他心儀的某個候選人今天和對手發生了什么沖突之外,其他都不關心。她也不想對他說話,因為,說什么都是對牛彈琴。
  他不算是一般人眼中的坏丈夫,婚后她還進修了空中大學的學位,他雖然沒阻止,但也沒有鼓勵:“只要你能夠把家里打理好,隨便你啦。”但只要她想跟他討論一些跟政治或食物無關的內容,他就顯得眼神渙散。
  對這個婚姻她是想從一而終的,但怎么想來,都是前途一片模糊而黑暗。問題出在哪里?
  還有這樣的婚姻故事:
  他和她是大學同學,相戀四年,又很有始有終地結了婚。婚后才發現,兩個人越來越談不來。他是個音樂發燒友,對任何音樂會都不放過,也自認為有不同于凡人的精神气質。她剛開始還想要滲透他的興趣領域,但婚后滿口媽媽經,為了點小錢也可以和他的兄弟鬧得不愉快,只對哪里的醬油少二十塊錢感興趣……他百勸不听,到頭來竟有點恨她的感覺。
  有時,是有人選擇不同的路……
  他們原本會有俗世的美滿姻緣。后來,她熱中靈修,從事靜心活動,讓她對生命多了一种自在安适的感覺,但愛情卻因此走上絕路。他是個傳統宗教的信徒,家中做什么都要合八字……久而久之,兩人協議分手。

  不被了解不是一天的問題

  個性應該相似還是互補?只要相愛相容,對愛情影響不大;但兩個人對生命關注的方向不同,就會像兩條交叉線,在相識后漸行漸遠,影響就大了。
  如果要以心理學家榮格的專有名詞來說,就是“內傾性格”(Introversion,以主觀的精神內容為生活方向),和“外傾性格”(Extraversion,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物体)的差异。
  內傾和外傾的比例相差太大,會漸漸變得話不投机。你覺得我膚淺,我覺得你冷漠。所有能夠水乳交融的情人,無非是在內傾和外傾的比重上不相上下,兩人才能一起興致勃勃地听音樂會,一起四處品評美食。不然相處在同一空間里,必然會有不被了解的痛苦。
  在相識之初,如果能夠注意到這個問題,兩人必然能夠少一點磨難。
  為何你好心沒好報?
  平等的婚姻并不容易,
  不只需要情投意合,
  還需要一點理性的努力。
  必須有耐心解決問題,找出共同的興趣,
  并且避開彼此的操縱。
  張三回到家,他的老婆曉華就明白,張三心情一定不太好。而他心情沮喪的原因,一定和他的合伙人有關系,因為他已經長期陷在事業的低潮之中。“怎么啦?心情又不好了?”曉華老早就知道問題的所在。
  “唉,唉,”張三歎了几口大气,“他今天竟然要把他阿姨的干妹妹引進公司,在未經我同意之下,已經答應了人家,我該怎么辦呢?他阿姨的干妹妹,一看就是那种只會拿薪水打自己私人電話的員工……”
  本來曉華不打算發表意見,因為他們夫妻之間的爭執,每次都是從這個起跑點開始。她說:“把西裝換下來吧,要吃晚飯了。”
  脫下西裝的時候,張三感覺到妻子把該說的話吞進肚子里,反而使他覺得更加沮喪和緊張。一家人吃晚飯的時候,深陷在一种悶悶不樂的气氛中。張三覺得老婆似乎在對他板著臉孔,是的,曉華非常不喜歡張三每一次都把上班的不愉快心情帶回家來。孩子們也默默地吃飯,因為他們老早就習慣冷戰的气氛。

  找出問題的根源

  果然在上床之后,戰爭揭開了序幕。曉華先說話了:“怎么啦?你今天和他吵架了嗎?”
  “沒有,吵架有什么用?他根本不尊重我。”
  “這种事也不是第一天發生了。你有沒有想過,不要再跟他合作下去了,公司也沒賺什么錢……”
  這個時候,張三的自尊心被嚴重地挫傷了,他討厭老婆給他的壓力,她懂什么呢?
  她根本不會了解他和李四之間十年來的合作關系,雖然他對李四相當不滿,但是李四畢竟是他的拜把兄弟啊!“我不能不跟他合作,因為他是做業務的……”
  “那你就甘愿一點,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光煩惱有用嗎?”在不經意之間,曉華的口气就已經有點不耐煩。張三更受傷了。
  “這是我的事,你不要管。”張三的眼神燃燒著憤怒。
  “好,你的事我不要管,我今天累得半死,管的都是‘我家的事’!你是個大男人,你的事你就自己去解決吧!”曉華的情緒也被引爆了,她提高了語調大聲吼叫。張三也不甘示弱:“老子告訴你,你不要管那么多!”
  兩人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是誰也不認為自己有錯。
  這樣的狀況通常是在互相的体諒和道歉中結束,再度回复美滿家庭的格局。這樣的沖突,周期性地出現在他們的婚姻中。因為問題的根源并沒有被找出來。
  張三還算是個好丈夫,只是比較憂郁了一點,如果遇到的是個自制力很差的丈夫,曉華很容易變成在婚姻中負擔大部分的責任,吃力而不討好的角色。“我做牛做馬,他竟然這樣回報我!”許多被婚姻辜負的妻子,由于錯不在她,也完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一輩子都不能夠諒解她的丈夫為什么會忘恩負義。

  夫妻功能平衡發揮才會快樂

  与其譴責丈夫的忘恩負義,不如研究問題出在哪里。心理學博士納皮爾(AugustusyNapier)說法相當中肯。他說,妻子的功能過度發揮的婚姻,通常是不快樂的婚姻。
  統計會談的對象,發現他們的個案有三分之二屬于這一個類型。這并不是說丈夫功能過度發揮的婚姻就不會不快樂,失去平衡一定會不快樂。只是在傳統的庇蔭下,女人比較不會因為被控制而有這么大的反彈。据我推測,居于非常弱勢的妻子,也沒有辦法帶丈夫一起看心理醫生吧。
  “功能發揮不足的男人對婚姻有矛盾的情感,他們确實需要妻子的全方位照顧,卻痛恨這樣子。”這個男人通常也有一個控制力相當強的媽媽,或者依賴性非常大。每一种惡性循環的造成,當事人都有責任,像曉華這樣能干的妻子很多,她們很熱心,非常希望被需要,但卻沒辦法适時表現自己的軟弱,遇到困難也習慣性地不求助,所以沒有人了解她也有需要幫忙的時候。
  可是這种關系卻不容易改變:丈夫如果變成獨立而干練,妻子會覺得自己好像不那么被需要了,難免有失落感;丈夫也常常在妻子不再干涉他的事時,感覺到耳邊少了一些“關怀的聲音”。
  一邊需要他,一邊恨他,可不是良好的互動關系。
  平等的婚姻并不容易,不只需要情投意合,還需要一點理性的努力,必須花耐心解決問題,找出共同的興趣,并且避開彼此的操縱。

  真正的大男子主義者

  大部分的男人,不是真正的大男子主義,
  只是因為惰性,或從小沒有養成料理自己生活的習慣,不喜歡做家務事;
  不然就是因為還沒有學會在家庭中溝通協調,處理情緒的能力有待發掘。
  他們多半有一個真正在服膺和擁護大男子主義的賢慧母親;
  當他們的老婆,只有辛苦一點。
  某一次節目中,制作單位策划以“大男子主義”為主題,來參加的夫妻,做家務事的平均比例是九比九十一,太太分擔了絕大部分的家務。這些先生除了具有不愛做家務事的特質之外,還有一种“我決定了的事情,誰也不能更改,沒有商量的余地”。所以他們的太太常常罵他們是“大男子主義者”,上節目來傾吐一下心聲。
  其實,敢來上節目的,都是顧家的好老公,不是真正的大男子主義者。他們的太太都是家庭主婦,主內和主外的划分,是家有家規,外人無從插嘴。

  惡性大男子主義

  女人常這樣抱怨:“我老公就是太大男子主義啦……”好像先生一有不如太太意的地方,都是所謂的傳統大男子主義作祟。但如果你仔細听這些太太的心聲,你會發現被她抱怨的男人到底還是有其他优點,如果這個男人有責任感,她未嘗不是個甜蜜幸福的“小東西”。喜歡享受權威,不愛做家務事,管東管西,頑固保守不喜歡溝通,是一般人所謂的大男子主義。
  我覺得最難忍耐的大男子觀點是:“不管真正的狀況如何,我們男人就是比你們女人要強!”惡性的大男子主義,是一种在家庭中的獨裁統治,不管他多么野蠻,多么無知,還是要把老婆和孩子壓得透不過气,有的甚至還不務生產,還要仰賴老婆的救濟,仍堅持著自己的權威。
  自信心薄弱,不知道該從哪里獲得肯定的男人,還會揚起拳頭,以鎮壓的方式維持自己的尊嚴,從親密的人的苦難哭嚎中,贏得一些苦澀的快感。
  他們為什么要活得如此不堪,大概只有精神科醫生可以理解。

  假性大男子主義

  惡性的大男子主義是無解題,昧于無知与無能,無法改變。
  大部分的男人,不是真正的大男子主義,只是因為惰性,或從小沒有養成料理自己生活的習慣,不喜歡做家務事;不然就是因為還沒有學會在家庭中溝通協調,處理情緒的能力有待發掘。他們多半有一個真正在服膺和擁護大男子主義的賢慧母親;當他們的老婆,只有辛苦一點。
  對于這种假性的大男子主義者,慢條斯理的溝通和刻意的贊美是一個老婆需要的耐心与技巧。一個男人開始愛上煮菜,通常是因為有個懂得贊美和循序漸進的女人;如果女人只懂得抱怨和比較,保證他不會有成長,只想發揮不講理的權威,鎮壓住不悅耳的聲音。
  我的顧家老爸就是一個假性的大男子主義者,他除了不愛做任何家務事之外,實在沒有任何“殘缺”;他跟很多可愛的老爸一樣,希望太太很會料理家務事,家中一切都不要他操心。他更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既能主內又能主外的超人女婿,女儿絕對不可以像太太那么辛苦。
  支持与擁護大男子主義的,常常是女人,潛意識里存著“男尊女卑’觀念的女人不會比男人少。她們堅持女人必須在第二輪吃飯,男人衣服分開晾,男人做家務事就看不順眼,甚至打從心里認為男人是女人的天,除了家庭女人沒什么值得擁有……如果一個女人打從心里支持大男子主義,种番茄是不會長番薯的。

  冷漠是一种酷刑

  忍一時風平浪靜是沒錯,
  但有人在忍耐的時候,板著的一張臉像菜刀,
  在情人心口插了一把刀,使人更加難受。
  所以,還是有話快說吧!
  過去曾听過一個女人控訴婚姻不幸,她說她的丈夫沒什么不好,只是一回家就像個木乃伊一樣,好像這個家和他毫不相關。家中一切大小事都是她決定的,包括繳水電費、生不生孩子、買不買房子……他總是很民主地說:“你決定就好。”
  每一句話都有一個剛硬的句點,好像在拜托她不要再說下去。
  她是實質上的一家之主。比起別人家,看來她擁有無限大的空間,老公不會限制東限制西,她可以在職進修,和朋友聊天逛街,不過前提是,她自己需先把一切打理妥當,才能無后顧之憂。好友羡慕她的自由,她卻感到家庭的气氛肅靜得令人難受,每一次對另一半說話,狀況比面壁思過還糟。
  當時我不明就里,覺得她在鑽牛角尖,個性不夠獨立,人家什么事都不管,是尊重你的自由,不是很好嗎?
  后來我才發現,我是錯的,只因未曾被冷漠制裁過。不了解冷漠也是一种酷刑,冷漠和尊重,是兩回事。

  化解冷漠壓力的招數

  有個個性活潑的大學生點醒了我。他說,有一次他和爸媽起了沖突,爸媽不准他半夜出去玩,他偏要去,結果爸媽聯合起來一個星期不跟他說話,連罵都不罵他。餐桌上,爸媽只顧咀嚼嘴里的食物,每一次他開了話頭,都好像把石頭丟進万丈高崖中,一點回音也听不到。過了五天,他跪地求饒:“你們打我罵我都可以,拜托不要再不跟我說話了!”
  原來,冷漠是如此傷人。對大多數人來說,“情感關系人”可以罵他,但別對他施以冷戰制裁。
  難怪以前有個作家安慰男人說:“當一個女人不再罵你時,她也就不再愛你了。”
  當她不再希望你改正任何缺點,想必是哀莫大于心死。
  以前看過一對祖父母的溝通,覺得很不可思議,后來想想,那种方法無非是化解冷漠壓力的招數。老爺爺并無重听,但總是沒反應,老婆婆就一直念一直念,念到老爺爺受不了,啐道:“你到底煩不煩啊?”老婆婆竟然喜形于色:“唉呀,總算說話了!”
  這是惡性溝通,但人到七十,要改也難,兩個老人如此互動,還算有益身心。

  有話就要說

  小羽和她條件還不錯的未婚夫,就是因為受不了冷漠對待而分手的。
  這個男人脾气不算坏,但有個坏習慣,也就是,當他看未婚妻不順眼的時候,他都不說,只是拉下臉來保持緘默,好像在突然間變成了啞巴,而這面無表情的啞巴還可以撐個四十八個小時,几經溝通無效,這個男人并且堅持:“我就是這個樣子,不要理我就好了!”問題是,兩人朝夕相見,想要視而不見他的“無表情之暴力”也難,小羽終于找到一個不會板臉的男人,于是宣告分手。
  話說回來,有多少任勞任怨的女人,也是用冷冷的臉在忍受她所遭遇的不公?男人看了會不怕嗎?
  忍一時風平浪靜是沒錯,但有人在忍耐的時候,板著的一張臉像菜刀,在情人心口插了一把刀,使人更加難受。所以,有話還是要說!

  結婚?結昏!辦桌

  愛人們最難的共同考驗就是:學著在婚姻中成為一個成熟的個体,把兩個人的事還原成兩個人的事。
  在愛情中“視死如歸”的人,一陷入兩方家族角力的婚姻,就變成“視歸如死”。
  這是我們的社會每天在上演的戲碼啊。
  導演柯一正在綠光劇團的代表作《結婚?結昏!辦桌》里當了演員,說了一段很有趣的話:
  “我認為不結婚人生有所不足,結一次又太多,觀眾們要知道,看著別人結婚永遠比自己結婚快樂!哈哈!”
  台上新郎新娘的親屬,是典型的“急死的太監”,為了“內憂外患”,吵得不可開交。親家母堅持辦桌用的塑膠碗不夠水准,有辱家風,要求全面撤換;新娘的阿姨堅持新娘的“第二個儿子”要從母姓以傳香火,搞得新娘差點逃亡……
  看了《結婚?結昏!辦桌》這出話劇,真的讓人体會到,看著別人結婚永遠比自己結婚快樂,要別人生小孩永遠比自己生小孩容易的真諦。
  舞台下,和台上雷同的結婚鬧劇不少。為了一個儀式,為了一點聘金,為了多几十盒喜餅,甚至為了喜筵的菜色,及婚禮進行過程中的表演,搞得兩個親家翻臉的大有人在。
  婚姻的非當事人,關心得太多,往往使有情人從如膠似漆到勢不兩立。即使到了今天,台灣人的婚事,在實行“公開儀式和兩人以上之證人”的法定程序前后,仍是兩個家族之間的斗法。

  愛人們最難的共同考驗

  听了許多婚姻的故事,有因嫁妝不足而遭婆家白眼苦了几十年的女人,也看過因為聘金不夠而到處借貸的窮新郎,還有因為長輩們“赶快生個男孩,不然墳墓沒人掃”而承受重大壓力的不孕夫妻,更有許多“母命難為,妻命亦難為”的夾心餅干男子。還有一些大伯与小姑,把人家的婚姻,當成自己的戰場。
  愛人們最難的共同考驗就是:學著在婚姻中成為一個成熟的個体,把兩個人的事還原成兩個人的事。
  在愛情中“視死如歸”的人,一陷入兩方家族角力的婚姻,就變成“視歸如死”。這是我們的社會每天在上演的戲碼啊。
  我們終究得學習分別,什么是你的面子,什么是他的自由;什么是有用的幫忙,什么是幫倒忙;怎樣叫關愛過頭,怎樣叫關心不足;什么是義務,什么不是權利。
  替人辦桌的人要搞清楚誰是主角。別急著忙里忙外,亂忙一場。

  婚,不是結了就沒事

  婚,不是結了就沒事。
  外遇可能會發生,即使你努力盡一切義務,婚姻還是可能瓦解。
  不如認清,婚姻制度不再是幸福的保障,女人除了愛情和名分,還得有其他的生存樂趣。
  歌壇天后王菲的婚變事件,眼看就要在當事人明快的簽署离婚文件中塵埃落定。一樁金童玉女的姻緣,又在眾人歎息聲中落幕。
  除了八卦之外,這個愛情的變局,其實可以讓人嗅到几個本世紀的愛情趨勢。除了論斷是非,也該從中明白几個愛情道理。

  女人不得不明自的愛情道理

  我看到的是:
  一、第三者一定越來越強勢。高原之所以能理直气壯和竇唯一起站到媒体面前來,除了她已篤定俘虜了這個男人的愛之外,還有一個法律因素:法律并不懲罰婚外情。她所承受的“道德制裁”也可以被“管人家怎么說,我高興就好”的驕傲所掩蓋。
  台灣的通奸罪不久后也可能廢除,所謂“道德制裁”往往很薄弱,只要這一對情人后來有名有利或闖出名堂,社會仍然會隨時間變遷而給予正面評价。例子很多。
  倒霉受傷最久的通常是“原配”或“舊人”。所以,第三者越來越強勢,必然是每個在世紀末決定步入禮堂的新婦得接受的事實。
  二、世紀末女人在新潮的外表下還有比古董還陳舊的靈魂。不管怎樣領導流行,很多名女人骨子里仍然傳統,仍然會以子逼婚,會重男輕女,會為男人擦背倒尿桶。時代再怎么進步,我們必須承認,大多數女人仍認為沒有完美婚姻,事業再好也沒用。為婚姻犧牲的精神,令人感佩,但如此寵一個男人,是得到他的感激,還是只是讓他長不大?
  這是所有“新瓶裝舊油”——里外不一致的女人的共同問題。時下的許多“辣妹”都有同樣的問題,外表再摩登,腦袋里對婚姻愛情的思考,并不比“先烈”們進步多少。
  三、男人不會因為枕邊人的賣力提攜而感激涕零。女人常自覺為人奉獻良多,男人卻常在午夜夢回時痛恨被施予的感受。男人有時也貪女人提供實質的幫忙和金錢的援助,但對他們來說,輕柔慰藉和肯定眼光的价值可能更胜于前者。原配幫夫幫到底,婚姻還是被比較貼心的第三者輕易擊潰,這是許多破碎婚姻的現在進行式。
  了解人情世故的女人,不會在男人生意失敗時見義勇為說:“要多少,我給你!”而是柔聲:“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化危机為轉机!”在這個案例中,竇惟聲明不要錢,還算是比較明智。
  四、如果那男人不愛你,他的全家都站在你這邊也沒用。
  五、愛上一個不成熟的男人,你只能忍,而你再忍也有限度。
  婚,不是結了就沒事;外遇可能會發生,即使你努力盡一切義務,婚姻還是有可能瓦解。不如認清,婚姻制度不再是幸福的保障,女人除了愛情和名分,還得有其他的生存樂趣。

  從毆妻俱樂部談起

  也許因為荷爾蒙作祟的緣故,女人總喜歡“有男子气概”的男人;
  也許因為“傳統美德”,女人挨了拳總是“溫柔吞忍”。
  女性總是期待警力或法律的保護,但其實不管是在台灣,或是在美國,沒有人來得及翻進你家圍牆保護你。
  人,是“吾道一以貫之”的動物,歇斯底里的人不會只對一种東西反應過度,有“男人气概”的打息型男子,常常也會落錯拳頭。好萊塢的毆妻排行榜,可做佐證。

  從好萊塢毆妻俱樂部談起

  某娛樂雜志選出好萊塢前五名最會打老婆的男明星,依次如下:
  第一名:西恩潘
  西恩潘和麥當娜的婚姻,就是被他一拳打碎的。性感天后麥當娜至今只要孩子不要婚姻,或許是因為余悸猶存吧。西恩潘后來娶了在銀幕上也耐打耐摔的羅賓薇特,但還是三番兩次傳出羅賓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消息。
  ——可見,會打女人的男人,有習慣以拳頭發泄的慣性。拳頭是不認人的,可別以為女人太強權,男人才會使用暴力。
  第二名:史蒂芬席格
  這位信教虔誠的功夫巨星,下手之際可能從沒考慮過來世將會有因果報應。除了他的三位前妻之外,有十四位女性管家、雇員、同事、臨時演員都嘗過他隨意比畫的滋味,台下演出不比台上遜色。其中最慘烈的是他的前妻葛莉·布朗還因他拳如雨下重傷就醫,差點成為殘障。
  ——這樣的暴力狂,在我們的社會新聞中也很常見。他的拳頭是“不分親疏遠近”的,女儿嫁了一個暴力狂,一家跟著倒霉,動輒“我殺你全家”,一家人像遇到大野狼的可怜小豬,無助地顫抖。
  第三名:查理辛
  他自己有兩個女友沒關系,但他忍受不了他的女人有二心。一號女友偷會情郎,他卻把怒气發在二號女友身上,替罪羔羊臉上挂彩,送醫院后嘴巴縫了七針,連追蹤報導的記者也免費得到了他的洛基拳!
  有趣的是,他也曾在先前聲稱自己“信主而得救”。
  ——連宗教都無法贏得暴力狂的一點怜憫之心,他們篤信拳頭万能。你還指望用平凡人的愛來改變他嗎?
  第四名:湯米李
  他有個胸部如兩個小王西瓜的老婆潘蜜拉·安得森。美麗的老婆和兩個儿子被打得鼻歪眼斜,一直忍讓,直到有一天湯米李打坏了潘蜜拉胸部里裝的“鹽水袋”,這個令其他男人垂涎卻頻挨老拳的女人,才痛下決定离婚。但不久又有复合的消息傳出。
  ——有潘蜜拉的例子為證,你可以告訴自己:他打你,可不是因為你身材不好,或沒有女性魅力。還有,女人常有“他打我,不代表他不愛我”的心理,那是自己找拳挨。
  也許因為荷爾蒙作祟的緣故,女人總喜歡“有男子气概”的男人;也許因為“傳統美德”,女人挨了拳總是“溫柔吞忍”。女性總是期待警力或法律的保護,但其實不管是在台灣地區,或是在美國,沒有人來得及翻進你家圍牆保護你。找理想對象,請确定他沒有暴力傾向。

  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當了第三者的女人,如果“忽然”想要名分(“忽然”的比例還蠻大的,包括那些剛開始不要名分的女人,都會忽然想要),她們會走的路都很通俗,總是運用女性最原始的生殖能力當武器。
  因為只有這一步棋,才能逼一個搖擺不定的男人“負責任”。
  反正遲早得面對,影壇大哥被迫召開記者會,坦承自己犯了錯,而且犯的是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這句話真是高招啊,既然不能得到天下女人的同情,就把天下男人一起拖下水,請愛看動作片的男人同仇敵愾体諒体諒他。由于記者會是屬于“演講式”的,否則一定有人想問他:你所說的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是什么呢?
  是愛上漂亮妹妹?
  還是搞婚外情?
  是相信婚外情的對象只想永遠成為婚外情的對象?
  或是不小心讓不該怀孕的女人怀孕?
  或者是,相信女人說,安全期沒問題,所以讓自己身陷險境?

  想用外遇“調劑”婚姻的后果

  以上可是輕重有別喲,我想,他所說的天下男人會犯的“錯”,只是好色吧,這位大哥說話蠻有技巧的,把箭頭抹糊了。
  讓老婆之外的其他女人在他不知情的狀況下怀孕,可不是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現代的好色男子,多半不會那么天真,都很怕“后遺症”產生。
  這個事件證明,一個出生人死。看遍大風大浪的男人确實有很天真的一面啊。
  其實,當了第三者的女人,如果“忽然”想要名分(“忽然”的比例還蠻大的,包括那些剛開始不要名分的女人,都會忽然想要),她們會走的路都很通俗,總是運用女性最原始的生殖能力當武器,因為只有這一步棋,才能逼一個搖擺不定的男人“負責任”。這一招當然非常不足取,但到目前為止,很多看來像“新女性”的女人,用的都是這個老招式。
  當個著名的公眾人物比較“倒霉”的地方,在于他們得把私事向大眾交代,每個人都有資格變成他家務事的審判者。否則,說實在的,讓婚外情的女人怀孕,雖然不是天下男人做得出來的事,但在大哥之前确實有不少“先烈”,讓原本不想走漏的偷腥情事曝光、原本不想离婚的賢慧老婆退位。原本不想娶進門的第三者進了門——本來他只是用外遇來“調劑”一下無聊的婚姻。后來,他擁有另一個無奈的婚姻,新鮮感被歲月磨去之后,他會發現,他比原來更不自由。以子逼婚的第三者,必然不會像過去的老婆一樣給他那么多的自由空間,她們會更緊迫盯人,惟恐這個男人重蹈覆轍。

  婚外情不可預測的危險性

  這個事件到底帶給我們這些不相關人士什么啟示呢?除了“婚外情總有它不可預測的危險性”這個眾人皆知的事實之外,至少有以下几點啟示:
  1.已婚男人千万不要相信,未婚女子跟你在一起,除了快樂外,別無所求,不管你條件有多好。
  2.女人千万不要相信,熱烈追求你或在你面前抱怨他老婆的有婦之夫,是希望你取代他老婆的位置。
  3.老婆也千万別假裝寬宏大量地對老公說,你出去風流沒關系,只要不要有人抱著孩子來按門鈴就好了……如果你的老公信以為真,或者注教育知識不足,那可能會一語成忏!

  送往与迎來之間

  無可否認的,
  我們這一代是歷史上最想复制自己。
  最想發展生命控制權的一代。
  所以我們要有“代理孕母”,
  女人則以“男人可能變別人的,
  孩子畢竟是自己的”的理由,
  來擁有一個“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的小香火。
  只要有字,就會拿起來翻一翻,是我從小的習慣。
  到超市買東西,順手拿了一份免費贈閱的敬老會刊,隨意地看了起來,走著看著,腳步不自禁地沉重了起來。
  天哪。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彩色圖片加上朴實無華的報導,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以為我所在的這個島上,這個時代,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
  看看這些受虐老人的真實故事吧。雖然,你會和我有同樣心痛的感覺。
  “……周老太太因女儿、女婿希望早日繼承財產,未予同意,二人聯手將周老太太雙腳打斷,眼睛戳瞎,置于豬舍三年……經基金會會同警政。社工人員救援,并經醫院診斷,并無精神异常”。另一位“周老太太被女儿長期鎖在小屋內,稍有反抗,便以臉盆、木棍等敲擊案主,不給飯吃,基金會社工接獲報案前往訪視時,案主已十分虛弱,經一再協談,案主女儿同意好好照顧,但周老太太不久后即過世”。
  匪夷所思,這种重傷害絕對是公訴罪。
  我實在沒有辦法想象,這种類似漢呂后時代把人當豬處以酷刑的類似案子會發生在現代!
  還有老先生与儿子同住,儿子每次酗酒回家,就打老父出气。刊物刊出了老先生被打得頭破血流的照片。儿子被送警處理,老先生卻不愿告儿子傷害,繼續過著隨時會有“殺身之禍”的陰暗生活……
  這些受虐老人的信息讓人看得喘不過气來。

  痴心父母古來多

  《紅樓夢》里有一首《好了歌》,其中有兩句話“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儿孫誰見了”。我一直覺得,這兩句話說得太尖酸,但看到這樣的新聞,心頭一涼,這兩句話不知不覺浮上腦海。
  但愿只是极少數的特例。
  該基金會感歎,受虐儿童還比較容易找到愿意收容的家庭,但受虐老人卻難以覓得一處安居的住所。
  我看媒体每天在協尋失蹤儿童,但反過來卻有許多要回家的失蹤老人乏人問津,這种對比,怎不令人扼腕。處處是“寶寶生得壯”的廣告,多少人暗暗在尋找代理孕母,或討論未婚生子,這是一個汲汲于富貴的社會,人人對未來充滿希望,卻有許多努力希望未來過得更好、擁有更多的人,只肯“養生”,不肯好好面對“送死”的問題。
  如果你在選擇未來時和父母的要求期待有天大的距离,你當然還是要努力地做自己,過你想要的人生,不要讓父母決定你的一生。
  如果你選擇的婚姻對象和你父母喜歡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也沒關系,只要你相信自己的眼光,那么我也認為,你終將得到祝福,別管你父母認定的門當戶對,因為你的幸福須由你自己決定。
  這些都不是不孝。我們必須有眼光与勇气邁向更高層次的精神文明。
  親子的連環是很奇妙的。我們都不愿承繼上一代的使命,也都不愿自己是父母的复制品,更從不感覺我們和他們有相似的靈魂。可是在制造下一代時,我們竟想复制一個小小的自己,竟以為我們和他們有相近的血液就有相似的靈魂,我們天真地想“擁有”他們,教育他們。
  每一代都帶著“期待”面對下一代,并以“叛逆”考驗上一代。
  期待是必須的,叛逆是必須的,正如代代之不同是必須的。
  但我們還是有基本的義務,身為一個人子的義務。

  養水母式的愛

  水母寶寶只是构造簡單的腔腸動物,也許無知無覺,
  但值得我們好好反省飼養者對愛的態度,
  所謂愛,是要對生命負責任的。
  電子雞熱早就過了(相信現在很多人不了解為什么當初養得那么興奮),后來又有一波水母寶寶寵物熱。這股風潮是從日本吹過來的,轉眼之間,不只成為水族館最暢銷的寵物,在馬路邊也有人擺攤賣起水母寶寶來。
  台灣的孩子所擁有的空間相當小,除了看電視、打電玩之外,養個不會因排泄而制造問題的寵物,可能是他們僅有的生活樂趣。但是,一個孩子養寵物的態度,一定會影響到他們愛的能力。家長如果懂得深思熟慮,愿意讓孩子懂得敬重生命、愛惜生命,就該告訴孩子,不該養水母寶寶。
  有一位曾在水族館打工的朋友在网絡上發出緊急求救信號。她說,到目前為止,水母寶寶都是在台灣東北部或墾丁沿海抓來的,無法人工繁殖,在人為環境下必是養一只死一只,就看它們能以強韌的生命力撐多久而已;水族館為了好賣,會將水母集体染色,她曾目睹几百只水母因染色而集体死亡。极盛時期一家水族館一天可以賣出三四百只水母寶寶,全省有數千家水族館,有多少可怜的寶寶會因為被當成人類的寵物而死于非命呢?你可以算一算。我到水族館看過,老板竟然跟我說,淡水也可以養,一兩個禮拜才會蒙主恩召。可怜的水母!

  對物不珍惜,對愛也不一樣

  而從草率飼養水母寶寶的態度,也可以看出現代人對愛的態度。一個會以“我喜歡就好,養死一只算一只”的態度養寵物的孩子,也可能恣意地把自己的快樂建筑在愛人或親人的痛苦上,只要我開心,你的死活与我無關。
  有人憂心忡忡地認為“對人不尊重,對事不負責,對物不珍惜,對生命態度草率”已成為這一代孩子的特質。如果在養寵物上,家長們沒有因材施教,他們將來對生命何來正義感与尊重心,到頭來身受其害的可能是自己与社會。
  有一位研究暴力行為的心理學家說過,一個對寵物殘暴的人,對親愛的人也絕對不會仁慈。我也曾听過一位身受婚姻暴力之苦的婦女“生動”地描述她的丈夫不只會拿棍子打她,還曾在路上把狗打斷了腿。
  水母寶寶只是构造簡單的腔腸動物,也許無知無覺。但值得我們好好反省飼養者對愛的態度。所謂愛,是要對生命負責任的。
  想養不費事的寵物,干脆養“凱蒂貓”、“皮卡丘”,絕對合乎人道。

  還是睜開你的眼睛

  柏拉圖說過:“未出生比未教養好,因為,愚昧是災禍的根源。”
  面對“慘不忍睹”的社會版,我和你一樣想讓視線逃避,但如果不冷靜地做些改善,我們只能持續愚蠢下去。
  還是睜開眼睛征服無知吧。
  有位在大學任教的朋友最近買報紙只肯買影劇報,他說:“看緋聞總比看那些可怕的社會新聞讓人舒服得多,反正我不是明星,看娛樂新聞至少可以安慰自己:我活得還蠻安全的,不是活在一個人們動不動就自殺,每天都有慘不忍睹的事件發生的愚昧社會里。”
  他說得有點賭气,但老實說,最近的社會新聞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還算相當文雅而客气。一連几天,只要我打開報紙的社會版,我就不禁搖頭歎气,為什么有人那么坏,不是綁票就是搶奪?又為什么有人那么笨?
  我看見一個愚昧而懦弱的年輕女子,讓自己的兩個孩子被后來的同居人活活打死了,還和那個殺人凶手一起逃亡,繼續生下非婚生子女。再度被捕后,仍然睜著眼說瞎話,說她是因為不放心自己的孩子才不愿被關。
  我也看到了,一個怀疑前夫可能會結婚的女人,帶著乖巧的孩子們跳樓自殺。惟一幸存的女孩真可怜,她還曾當選孝親楷模哩,沒想到母親這樣對待她!既已离婚,前夫結婚關卿何事,何苦連累孩子?
  我們也看到了一對婚事受到女方親友反對的苦命鴛鴦,兩人用尼龍繩捆在一起投海殉情。讓我吃惊的是,男方已經過了而立之年,還用這种報复式的方法來反對人家對他的反對,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嗎?私奔也比帶女友自盡好啊。

  大人的問題比孩子多

  我們還看到,一對“國小”中低年級的小姐妹被母親的男友強暴,母親竟然毫不擔心,只擔心失去男友的生活費,警告孩子不得伸張,幸虧學校老師報了警……
  大家也很關心兩個在校園里有親密行為的“國小”學生,但關心的方式好像只會傷害到并沒有犯下滔天之罪的小孩子。大家看熱鬧,女方家長還帶小女孩去驗傷,有沒有想到,這些后續的喧嘩与燥熱才會給孩子帶來真正不可磨滅的傷害?議員和市民們一起怪罪媒体色情影響孩子的性觀念。在我看來,又是一种嫁禍于人的愚昧,有色媒体是杜絕不了的,性是本能,也可以不學而能。最重要的問題在于,我們根本沒有性心理教育,大人懂得的也不比孩子多。
  我的教授朋友慷慨激昂地以毛姆的話作為結論:“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宁愿自殺,如果每個人能發現自己愚蠢到什么程度的話。”
  從以上的社會新聞,你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社會的所謂大人,問題比孩子多得多。
  大人們重复以一种無知的方式魯莽地處理人生重大問題,孩子們又能聰明到哪里去?
  柏拉圖說過:“未出生比未教養好,因為,愚昧是災禍的根源。”面對“慘不忍睹”的社會版,我和你一樣想讓視線逃避,但如果不冷靜地做些改善,我們只能持續愚蠢下去。還是睜開眼睛征服無知吧。

  從“女湯”文化談起

  爸爸不該只有百分之一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長中,一個缺席的父親終會明白,他的人生少了多少寶貴的經驗。
  懂得陪孩子成長的父親,得到的必比失去的多。
  可惜的是,台灣有好多男人還沒悟到自己的家庭角色不只是賺錢而已。
  把洗溫泉當成生活享受的女人越來越多了。
  如果你也有這种愛的話,你一定常常看到下列現象:媽媽把小男孩帶進女性大眾浴池,任由眾人白眼相待,她還是覺得,基于母愛,她有權利這么做。
  我不算是溫泉區的常客,但在為數不多的“女湯”經驗里,常可以看到母親堅持把實在已經會讓其他女客尷尬的“小”男孩帶進女性大眾浴池。這樣的舉動當然會引來其他婦女的抗議,但堅持“雖千万人吾往矣”的女人仍不在少數。
  有些仗義執言的老太太會在旁邊大聲說:“那么大了,不要帶進來。”害羞的年輕女孩也紛紛走避。但她們就是不改其色,發言者反而被她看成了迫害者。

  爸爸不該只有百分之一的重要性

  前几天去馬槽洗溫泉,就看到了一幅標准的台灣地區泡湯全家福畫面:一個母親理所當然地帶著大約五歲的男孩在女性露天大眾池嬉戲,忽然,就在門外有個男人大喊:“×××,喂,出來拿水喝!”
  外頭的叫聲越來越近,在我旁邊的老太太有點擔心地說:“唉呀,那個男的等一會儿搞不好就探頭進來了。”由于大家都沒穿衣服,難免有見光死的惶恐,池里沉默的女人大抵都讓門外的呼聲搞得心神不宁。好不容易,那個帶著男孩的女人終于听見了,披了浴巾出去拿礦泉水。原來,男人叫的是他們儿子的名字。
  “既然爸爸也來洗溫泉,怎么不把小男生帶去男生那邊洗?”剛才的老太太小聲地說。我很有同感。在許多針對全家福開放的健身俱樂部都有同樣的情形,明明父親也沒缺席,看顧小男孩吃喝拉撒仍是母親的責任。也強迫一群想來放松的女人跟著緊張起來。會帶來小男孩進“男人用的地方”的爸爸少之又少。
  大部分的爸爸們到底在做什么呢?難怪以前有個針對青少年做的調查問,如果你有心事,你會找誰商量?一百個人之中,只有一個會找爸爸。
  爸爸不該只有百分之一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長中,一個缺席的父親終會明白他的人生少了多少寶貴的經驗。懂得陪孩子成長的父親,得到的必比失去的多。可惜的是,台灣有好多男人還沒悟到自己的家庭角色不只是賺錢而已。
  在我們這一代的成長過程中,多數的人有一個為台灣經濟成長奉獻的“陌生”的父親,總希望下一代,不致踏上同樣的路途。每次看到“電視冠軍”里頭的親子釣魚比賽單元或“親子四驅車競賽”單元,那种父子或父母有著相同興趣。同心協力的鏡頭,總有一种莫名的感動。

  為什么要抱怨?

  想要變得完全不快樂,沒有比抱怨更好的方法。

                     ——GilFriedman

  “這里也塞,那里也塞,都是‘市政府’無能,交通才變成這個樣子!”打從一上車開始,這位司机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也不時地緊急剎車,好像在測驗我的平衡感好不好。
  “×××!摩托車也來搶快車道,找死啊!這年頭,根本沒有人要守規矩!”就在我惊魂未定時,他鑽進了一條單行道,逆向行駛!
  “這……這是單行道……”我以為他沒有看到指標,小心地提醒他。
  “我知道!不走這里,什么時候才會到啊?”然后,很坦然地闖過一個紅燈。
  “這里沒有照相,也沒有警察……”他非常鎮定地說。
  下車后的我發了一晌呆,站在馬路旁思考他的邏輯。如果他有邏輯的話,他的推理方式應該是:
  一切都是“他們”的錯,我跟“他們”一起生活,他們犯錯,導致我不得不跟著犯錯。
  任何一個怨天尤人的人,總企圖找到認同他想法的家伙。用負面方式尋找認同,大概可以使他們深覺自己因抱怨而出眾,因痛苦而偉大。

  到天堂你也會抱怨的

  在我的网站上也看到一個署名“努力想活得快樂的人”留話,大意是這樣的:他說他努力想讓自己活得快樂,但政府昏庸,官員蹣跚,交通混亂,人事复雜,地球上天災人禍不斷發生……他實在不知道怎么有人快樂得起來。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上快樂的人都是因為無知膚淺和不知民間疾苦。
  看樣子他一定要等到外在世界變成天堂,他才愿意快樂。
  或許世界變成天堂,他又會抱怨活得太無聊,生命沒有意義。
  我一向不喜歡那些“我活得不好,所以也要企圖讓大家不要太好過”的人,蓄意散播陰暗面的人,心態中未免都有些“己溺人溺”的卑鄙意圖,因而不愿意給他回函。不快樂是他的權利,他有權利選擇。
  外在大環境常非我們所能控制,但內在選擇往快樂的路或往不快樂的路上走,是我們的自由。
  喏,抱怨自然有它的“好處”,因為怪別人很容易,隨時隨地可以找到可以抱怨的地方。不想讀書可以怪老師教得差,人際關系不好可以怪大家不了解你,吃得太胖可以怪媽媽或老婆煮的東西太營養,坐隔壁的同事高升可以怪老板偏心,受殘破的婚姻折磨半輩子是因為傳統壓力,而自己升了職可以怪老板故意加重自己的工作,中了統一發票也可以抱怨自己還要繳獎金稅。
  唉,我還曾听過一位想當偉大小說家卻從沒寫出任何東西的人抱怨,自己沒生在大時代,沒有戰亂,沒有流离顛沛,所以他沒有靈感。

  离開負面的情緒才會看到晴天

  如果我們的情緒像一間屋子,那么,抱怨就像蟑螂和螞蟻一樣,如果你清掃的方式不得要領,它們就會出現在每一個你不想看到的地方。若你再不加以阻止,他們還會用一种近乎細菌繁殖的速度增生。終有一天,你會覺得,沒看到几只蟑螂螞蟻,怎么會有點怪怪的。
  有些人,靠抱怨——有時他們為它漆上“建設性批評”金漆——來引人注意。真的建設性批評和偽假的建設性批評的區別,只在于你有沒有提出“到底你認為怎樣做比較好”的建議。
  有人還拿抱怨當溝通。沒有建設性,不肯做一點內省的溝通,其實只是化了妝易了容的抱怨。
  一般人會認為,抱怨是一种發泄的方式。我們誰能夠發誓,自己從來沒有抱怨過?但如果抱怨的內容不斷地重复,那么就是自己有問題,而且不肯面對問題,只是企圖用抱怨來挪掉正視問題的眼光。
  無論如何,抱怨是負面效應。越抱怨,就會發現值得抱怨的事情越來越多。越花時間抱怨,越少時間改良。一肚子怨气的人,總是散發著一种天怒人怨的气質,會讓你覺得,跟他相處,老是有一塊黑壓壓的云鎮住你的大好晴天,离開他,你的周遭慢慢就會回到太平盛世。

  別跟野狗生悶气

  千禧年開頭最好笑的一則校園新聞,就是一位据說是失戀了的交大女生,在网站上自彈自唱的《交大無帥哥》歌曲,激起了交大男同學的公憤,甚至連西安交大的男生也加入討論。
  說真的,我冒著网站被杰出的交大同學入侵的危險而寫這篇文章,戰戰兢兢。
  千禧年開頭最好笑的一則校園新聞,就是一位据說是失戀了的交大女生,在网站上自彈自唱的《交大元帥哥》歌曲,激起了交大男同學的公憤,甚至連西安交大的男生也加入討論。
  怕讀者不知道我所指為何,在這里只有把這首歌稍加引述:
  “我沒有男朋友,因為交大無帥哥,當初說要來交大,人家說交大男生多又多,多得跟野狗一樣,結果到這里來看,男生真的多得跟野狗一樣,但長得也一樣,一個帥哥也沒有……”
  据說聯合新聞网以校園短波報導這首歌走紅的程度之后,該网絡的評分系統被憤怒的同學入侵了,出現負三万分的分數,可見交大的男生有多生气。
  這位女同學可能真的因為失戀了,才會編出這种賭气的歌曲吧。就好像一個女人發現他的男人騙她,就會很廣泛地連累天下男人,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一樣。最近的男人蠻倒霉的,動不動就“殃及池魚”。明明是別人的情婦珠胎暗結,他什么也沒做,好像也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自己分明不認識那個女同學,也一起被罵野狗,真的很無辜。
  血气方剛的年紀,比較容易生气。但話說回來,要論网絡報導不公平,該生气的女人才更多哩。我們從一進大學,就被人家警告“大一嬌、大二俏、大三拉警報、大四沒人要”也就算了,最近我還在网絡上看到更“自以為是”的評語,說大三女生是躲避球,人家閃來閃去;大四女生是足球,被人踢來踢去……這么毒的歧視,女生是不是更該生气?
  還有,某些自腦心不夠的男生對“太會念書”的女生,總存著一种想把你踩下去的劣根性。念北一女中的時候,其他學校的學生都“毀謗”我們:只會念書長得丑。“很不幸”又考上台大的時候,不知听過多少男生對我說:“你們T大無美女,C大無處女……”
  當時我也很生气。因為當初還沒网絡可發泄,也無處辯駁,只好安慰自己:“要說隨便你說,美女我自為之。”嘿嘿嘿!有時沒反應比有反應聰明啊。當時我有個同班好友考進C大,听到“C大無處女”气得要命,跟她弟弟咒罵了“始作誦者”一番。弟弟不能体會姐姐的心情,笑了笑,更惡毒地對姐姐說:“姐,別生气,我看你長這樣子,沒有人會相信你不是處女。”
  這位姐姐更是哭笑不得。
  交大畢業多年的朋友看了這則新聞后大概受到刺激,很委屈地問我:“喂,我們交大的有這么差嗎?”我終于逮到了机會,報复當初他告訴我“嘿,你們T大無美女”的居心。我“不怀好意”地笑笑,安慰他:“不會啦,就算你是野狗,也一定是流浪的名种狗啦!現在街上都有哦,什么名犬都會被拋棄的……”
  輕松一下又何妨,何必這么說不得呢?這位交大校友果然有度量,他汪汪叫了兩聲,笑道:“謝謝你的鼓勵哦,過三天我要喝我們認識的‘野狗同學’的喜酒,請問你這位‘無’美女,可不可以陪同出席?”

  ------------------
  轉自書香門第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