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從人類開始群居以來,就出現了一种權威的引導。有時候是為了群体的福祉,有時候卻只是為了便于管理,無論出發點是善意還是惡意的,最后總是要以完全消除了個人的自我意識為終結。 為了要群眾接受訓練,并且深信不移,因此,這种价值導向必須出現在一切事物上,當然也包括了文學,包括了詩。 于是,几千年來,把高亢的、陽性的、關于國族、關于群体的作品,都定位在最高點,并且以此來評斷詩人和選擇詩人。這种引導,在中國的控制階層里做得最為成功,竟然變成了歷代文人的傳統思想和標准。 在太平歲月,這樣的標准并沒有人在意,也沒有人反對。但是,在長年征戰的時代里,因為戰爭、因為混亂、因為群体和個人的創傷所導致的痛苦与不安,終于讓信仰崩潰,价值幻滅,讓群眾在傷痛与怀疑之中,有了重新反省的机會,個人的自我意識因此而得以重新出現。 這种反省,有時候是自覺的,有時候卻是不自覺的。而兩千年前,東漢末年一群流离傷亂的中國人,卻都把它們寫進《古詩十九首》里面去了。 少年之時,初讀《古詩十九首》,真是心靈震動。那時候太年輕,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只覺得有許多首仿佛都早已相識,仿佛等待已久的就是這些感覺,這些詩句。 其實那就是在僵硬的國文課本之外,少年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人性深處的呼喚。 從此,詩,成為我与外在世界抗衡的一种力量。 不過,真正開始持續不斷地寫詩,是在离家到歐洲讀書之后。布魯塞爾四季分明,一個人行走在霏霏雨雪或者依依楊柳之間,感覺到古詩里的字句和兩千年之后的此刻并沒有什么差別,感覺到時光其實就在身邊和心中匆匆轉換,不禁想要提筆去捕捉一些什么。 二十多年了,這樣的心情時隱時現。在混亂与瑣碎的日常生活里,我常常會渴望有個安靜的夜晚,好能攤開稿紙,离開一切世俗的標准,用靜觀的角度來測量距离,看那隱藏在變幻与流動之后的時光不變的面容,看漫長歲月中的踟躕与猶疑如何游走在短短的字里行間,最后一一顯現。 在這樣的時刻里,所有的感覺都變得非常安靜与透明,我終于得以与自己共處,一無所爭,也一無所獲。 在寫詩的當時,并不能夠很清楚地去反省,如今再來回想,才發覺這其實就是我的心靈,在長年离亂的不安与無奈里,給自己找到的最后的平衡點罷。 還記得十一年前,《七里香》剛剛出版的時候,有了許多反應,更有人認為像我這樣生活幸福的人,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怎么可以寫出這些詩來? 只有□弦,對我說了一句話,他說: “什么叫做無憂無慮?一個遠离族群的蒙古人生活在漢族的世界里,沒見過自己的家鄉,不認識自己的語文,這生存的本身就是一個悲劇啊!” 那天,忠孝東路上陽光燦爛,人群熙來攘往,仿佛是太來盛世,然而,終于有詩人了解我,了解我們這一代人的心事。 在這個流离傷亂的時代里,不只是我而已,只要站在街頭試問一下,有哪一個中國人心里沒有傷痛?有哪一個中國人可以被稱得上是“幸福”的呢? 不幸生逢亂世的我們,無論是寫詩的人還是讀詩的人,都不過只是想要在這种混亂不安的日子里,在外界与內在的不可抗拒的壓力之下,努力為自己求得一點點心靈上的清明罷了。 我原來以為,也許生活能如一條河流,盡管曲折,還是可以迂迂回回地流下去。 但是,一九八九年夏天,初見蒙古高原,我心中多年維持的平衡又被推翻了。距离完全消失,一如蔣勳所說,我陷入了喜悅、憤怒和痛苦种种情緒互相沖擊的漩渦里。 蔣勳對我說,我在《高高的騰格里》那首詩所遇到的困難,是因為原來習慣的語句無法表達出現在的心境,所以才覺得寫不下去了。他說,只要能沖破這种文字上的障礙,以后應該可以進入一個更為開闊的世界。 我很感激他的鼓勵。可是,我依舊認為,在詩的創作生命里,那曾經屬于我的最美好的一部分,如今已經消失了。 即或在將來,我也許能把《高高的騰格里》那首詩寫完,也許還可以再多寫几首,但是,我想,最為我所珍惜的那种安靜与透明的感覺,恐怕是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生命果真如一條河流,如今終于來到了我的出海口,眼前煙波浩瀚,無邊無際,還無從辨識方向,只有血脈深處那強烈的呼喚在導引著我。初識高原故土,想要去探尋想要去了解的渴望令我沸騰,詩,終于被遠遠地遺留在那沙岸上了。 當然,也由不得我去后悔,只是心里總有些牽挂,所以才會想出版這樣一本詩集,給自己,也給朋友,說: “這是二十五年來的一些成績,希望你能喜歡。” 同時要再一次感謝引導我進入詩的世界里的許多位詩人。這么多年來,他們不斷地提醒我,詩,其實無所謂“廣大”与“狹小”,一首詩的真正可貴之處只在于它能否触動人心。 在平日,我們用語言將自己禁錮起來,然而我深愛的詩人在他的詩里將我的心靈釋放。 這就是我對詩的堅持与信仰。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八日寫于新竹風城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