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十九章 陳蔡絕糧 幽谷觀蘭


  公元前489年,孔子六十三歲。
  這一年,吳國大舉攻陳,楚國幫助陳進行反攻。楚國的軍隊由楚昭王親自率領著,駐扎在陳國東北部的城父(現安徽亳縣)地方,阻截了吳國的進攻。陳國陷于混亂狀態,孔子師徒無法再在陳國呆下去了,便起意欲往楚國去。
  在孔子看來,楚昭王是個能納臣諫的開明君主,他很佩服。
  有一個春天,楚昭王欲往荊台游獵,司馬子祺忠言直諫,昭王不听,斥退了子祺,傳令備車出游。令尹子西躬身施禮,祝賀說:“荊台為游覽名胜,當此仲春之際,花草爭妍,鳥獸群集,正是大好的游獵時節,豈能錯過!”
  昭王听了大喜,拍著子西的肩頭說:“孤与令尹同游共樂如何?”
  子西感恩不盡,乘車護駕出游。行了大約六、七里路的光景,子西忽然令車駕暫停,向昭王奏道:“臣欲言有道,大王肯听否?”
  昭王說:“令尹姑且奏來。”
  子西說:“為人臣而忠君事上者,爵祿不足以賞,謅諛君上者,刑罰不足以誅。司馬子祺諫阻出游,實為忠臣;臣賀王出游,實為諛臣。愿王賞忠誅諛,整飭紀綱,使佞臣不敢再以游樂惑君。”
  昭王听后,羞愧難當,紅著臉說:“司馬誠屬忠臣,不過只能諫阻孤王,后世往游將奈何?”
  子西慢條斯理地說:“禁止后世往游,极其容易。大王千秋万歲之后,遺命筑山陵于荊台之上,后世子孫必不敢游于父母陵墓之前,以取歡樂。”
  昭王接受了子西的諫阻,立即停止游獵荊台,傳令還宮。
  楚昭王雖不能納直諫,但卻能納譎諫,總比那些听不進半點意見的所謂“金口玉牙”的昏君胜強百倍。
  這次抗吳救陳的行軍途中,楚昭王突然病倒。正在這時,天空有一簇紅云,像一群火紅的飛鳥夾著太陽飄去。楚昭王派使者請周太史占卜,詢問吉凶。太史占卜之后回答說:“此乃不祥之兆,應在大王身上。但并非不可免除,如若禳祭,可移災于將相。”使者如實回复,楚國將相紛紛欲向神靈祈禱,希望能代替楚王承受不幸。但楚昭王說:“將相乃孤之手足,無手足相佐,孤雖生何益?寡人若獲罪于天,一任上天懲罰,万不可移災于他人!”他阻止了將相禳祭。
  楚昭王的這一舉動,使令尹子西和司馬子祺及文武官員深受感動,都愿為國為君而效死力。楚軍上下一心,很快大破吳軍,班師而回。但昭王的病体卻一直未愈,楚國的太史又為他占了一卦,說是得罪了黃河之神,要想免災,必須前往祭河神,楚昭王說:“長江、漢水乃楚之江河,黃河不在楚境,孤何以能獲罪于黃河之神呢?非己之神而往祭之,謅媚也,孤不為之!”
  楚昭王堅持不肯往祭黃河,病卻也漸漸好了起來。
  這些消息春風似地由南向北,很快傳到了孔子耳邊,孔子大加贊賞說:“順大道者天下昌,違綱常者天下亡。楚昭王遵天道,循綱常,行仁政,故必雄峙于南方。”
  是呀,十多年來,孔子經歷了衛、曹、宋、鄭、陳等國,足跡几乎遍及中原各諸侯國,還從未見過楚昭王這樣明智的國君,因此他決意要到楚國去。恰在此時,楚昭王派使者來請。
  從陳國到楚國,中間要經過一些吳、楚兩國爭奪的小國,蔡國便是其中之一。
  孔子師徒出了宛丘,行了兩日,因地理生疏,竟來到一個層巒疊嶂的去處,抬頭望,兩邊高山對峙,不見天日。山上林深草密,狼虫出沒,虎嘯猿啼,令人毛骨悚然。低頭望,谷深幽黑,寒气逼人,谷底流水叮叮咚咚,若彈似唱,如泣如訴,隱約可辨。一條道路隨谷而前,彎轉曲折,或隱或現。人在路上跋涉,車在路上行駛,右有万仞高山,左是千丈深澗,隨時都有墜落下去,變成齋粉的危險。人人惶恐不安,個個惴惴而前,誰也不說一句話。說也奇怪,這樣的重山峻岭之中的這一唯一的道路,竟然一直寬可數尺,馬車可以在路面上暢通無阻。由此可以設想,并非駕車的司馬牛引大家誤入歧途,這大約是自陳至楚的必經之路。也不知行了多少時辰,一直未見炊煙。漸漸的,頭頂上那線藍天淡下來了,山巒變得昏暗,谷底生起了陣陣陰風,這陰風怒吼著,咆哮著,由谷底升騰而上,打著滾,逞著凶,似有無數冤鬼在翩翩起舞,在齊聲吶喊,攪得山林呼嘯,濤聲陣陣。這一切都在告訴孔子師徒,天色晚了,應該安歇了,但這哪里是栖身之所呢?天無絕人之路,前邊來到一處開闊地,方圓數里,平展展的,像一座寬敞的大廈。四周綠草如茵,野花飄香,三條谷水在這里匯合,煙波浩渺,音韻醉心——這是大山溫暖的怀抱,造化舒适的搖籃。孔子下車,四處觀望,只見群山若黛,道路潛形,想走出這魔窟似的山岭,找村舍旅店度夜是不可能了,便令停車解囊,在這深山幽谷中安歇。幸而時值初秋,不致挨凍。隨身帶著兩日干糧,不致挨餓。人有水飲,馬有草食,倒是個上等的露天客店。
  山路跋涉,人困馬乏,大家隨便嚼了些干糧之后,倒頭便睡,一個個鼾聲若雷,掩沒了林濤,蓋過了飛瀑,一覺睡到天大亮,待他們揉開惺忪的睡眼,已是朝露染紅了群峰的時候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被密密麻麻的手持兵器的陌生人包圍在這深山幽谷之中,他們身邊有人在持械走動。這些人一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三根青筋挑著個頭,有的還滿臉傷痕,三三兩兩,鬼蜮似地在四周徘徊。這与其說是些兵勇,倒不如說是些囚徒。這些囚徒并不傷害孔子師徒,只是監視。不出他們的包圍圈,任其所為,若走近他們,他們便橫加攔阻,不准越雷池一步。
  待孔子師徒草草吃過早餐,飲些泉水,收拾行裝,准備啟程上路時,一位軍官模樣的人走來。此人三十開外年紀,五短三粗,滿臉絡腮胡子。他故作斯文地向孔子深施一禮,微笑著說:“這位老者便是孔老夫子吧?”
  孔子還禮說:“老朽正是孔丘。不知將軍是哪家部隊,我們并未獲罪于誰,何以要困我師徒于這深山幽谷之中?”
  軍官并不正面回答孔子的問話,笑嘻嘻地說:“听說夫子師徒欲往楚國而去,不知是真是假?”
  “吾等正欲适楚,不知將軍有何見教?”孔子素來不會撒謊,如實地說了。
  軍官仍是笑容可掬地說:“下官奉上司命令,勸孔夫子回車返轍,或仍回陳國,或別作他圖,只是不准适楚,否則,你們將被困死在這里。”
  子路再也忍耐不住了,錚的一聲拔出寶劍,怒視著軍官說:“休要欺人太甚!返陳适楚,是我等之事,与你何干!快讓開路,莫狗咬耗子——多管閒事。否則,休怪我劍下無情!”
  那軍官并不惱怒,依然笑嘻嘻地說:“我知道夫子手下有几位勇力過人的猛將,不過,切莫忘記常言所說,好虎難斗一群狼。”軍官用手指指四周,晨曦中四面山坡上的兵勇黑壓壓的,像螞蟻似的在蠕動。“再說,”軍官接著說,“夫子偌大年紀,械斗起來,難保夫子的性命安全……”
  子路像經霜的草,插劍入鞘,低垂了頭。
  軍官最后重复說:“夫子若是回車返轍,我等可以護送,确保万無一失。若執意适楚,則不准前進一步。”
  軍官說完,向孔子又施一禮,笑嘻嘻地走了。
  司馬牛罵道:“一只笑面虎!”
  原來,陳國貴族中,有親吳与親楚兩派。親吳派听說孔子師徒應昭王之邀而适楚,怕孔子輔佐楚昭王,楚國更加強大,對其主子不利,于是派兵勇与囚徒圍困了孔子,迫使孔子改變主意,放棄赴楚的念頭。孔子一生,無論做什么事,都是矢志不渝的,既然認定楚昭王是位賢明君主,昭王又派人來邀,豈肯回車返轍!然而,如今困在這深山幽谷之中,猶鳥處籠中,有翅難展。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糧食,只帶了兩天的干糧,如若三、五日不肯放行,真要困死在這里了!沖出去嗎?即使弟子們都像子路、公良孺一樣驍勇,也無濟于事,一則寡不敵眾,正如那位軍官所說,“猛虎難斗一群狼呀!”二則地理不熟,欲沖無异于以卵擊石。顏回与子路、子貢等人商議,將干糧收集起來,統一保管,定量分食。夫子年老体弱,滿足供應;其次是子路、公良孺等几員武將,多食一點,以備拼殺;剩下的一班弟子列為第三等。食不果腹,便采野菜、野果充饑。子路等自然不肯多食,爭執了半天,最后顏回就這樣決定了。
  吃午飯的時候,顏回將干糧和姜絲端到孔子面前,請夫子用餐。
  孔子語重心長地說:“回啊,爾等之言丘俱已听見。十數年來,爾等追隨為師,四處飄流,為師已覺不安。今又受困遭厄,理當同舟共濟,丘豈能多食!”
  顏回苦勸,孔子終不肯接受,只吃了一點點,便推說因年老而食欲不佳,不肯再食。顏回只好眼含熱淚將干糧端走。像這樣一直熬過了四天,帶的干糧已經全部吃光,只靠野果、野菜充饑,孔門弟子或因饑餓,或因野物中毒,有的腹疼,有的瀉肚,病倒的不少。即使沒有患病的,也是情緒低落,耳斷頭低。然而孔子卻照樣談笑自若,彈琴,唱歌,堅持給弟子們講學。他想用道理教誨弟子,用古代的典范鼓勵弟子,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弟子,他何嘗不俄,不苦,不惱,他也是肉体凡胎,不是神仙,只是堅信自己的信仰,能夠自抑罷了。
  第二天上午,孔子又在操琴,子路聞听琴聲,心煩意亂,噘著嘴,忿忿地問孔子:“夫子于困厄中作歇,也算合体的嗎?”
  孔子并不回答,待一曲終結,放下琴說道:“君子好樂為無驕,小人好樂為無懼。由啊,你追隨孔丘多年,難道還不了解為師嗎?”
  子路依然怒气沖沖地說:“常言道,君子無所困。莫非夫子不仁嗎?世人未能信?莫非夫子不智嗎?世人弗放行。昔者由听夫子說:‘為善者天必報之以福,為惡者天必報之以禍。’夫子長久積德行義,為何常處困厄,從者皆將餓死呢?”
  孔子上下打量著子路,仿佛要重新認識他這位最早的、追隨了他多半生的弟子,長歎一聲說:“由啊,仁者若必見信于世,伯夷、叔齊何以會餓死于首陽山呢?智者若必用行于世,比干何以會剖心于紂呢?忠者若必獲報于天,關龍逢何以會見刑于桀呢?諫者若必邀君听,伍奢何以會見殺于吳呢?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多矣,非丘一人也!”
  听了夫子的這一席話,子路并未品出其中滋味,只是無言以對,默默退出。
  孔子又把子貢召來,說道:“賜啊,《詩》云:‘既非老虎,又非犀牛,徘徊于曠野,是何因由?’莫非為師所傳之道有誤,何以受困于此?”
  子貢回答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何不少自貶抑呢?”
  孔子說:“好農夫能种好庄稼,但未必能獲得好收成;能工巧匠可做出好器具,但未必為人所需;君子能修道,但未必為世所容。賜呀,若不修道而求容,志向未免太小了!”
  子貢离去,顏回來見孔子,孔子又把問子貢的話重問顏回,顏回回答說:“夫子之道高与天齊,天下莫能容。夫子悲天憫人,竭力推行仁道,當世不能用。此乃為國者之丑,与夫子何損?如今栖遑道路,人不相容,但卻愈能考驗出君子的涵養……”
  孔子听了,很是歡喜,笑著說:“回啊,的确如此!你与我志同而道合,將來你為富翁,丘愿為你管理財款。”
  顏回听了夫子的話,忍不住地笑了。
  數年后,孔子回憶起這段經歷,曾感慨地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隨著時間的沿續,患病的弟子愈來愈多了,孔子也感到渾身不适,力不能支,彈琴、唱歌也不像前兩天那樣有神,有力,有情了。豈能坐以待斃,真的被困死在這里!孔子一邊用顏回的話勸導弟子們,一邊讓子貢設法去買些米回來,聊以充饑。子貢是孔門弟子中最有辯才,最有外交能力的人,這一艱巨任務自然落到了他的身上。
  那位軍官确守諾言,几天來只是圍困,并不侵扰,雙方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休看那位軍官在孔子面前是副笑容可掬的神態,但對部下的士兵,特別是對那些囚徒,卻是极其凶狠的,動不動便暴跳如雷,絡腮胡子支支豎起,皮鞭、棍棒加身,因而士兵与囚徒均視其若仇敵。深山峻岭之中,遠离村舍,住著這么多兵勇与囚徒,給養自然供應不上,因而他們也是定量分食,士兵与囚徒們常因哄搶干糧而受到嚴厲的懲罰。每到夜晚,兵勇便入帳篷安歇,只留少數囚徒輪番站崗監視。第四天深夜,子貢手持兩件夾衣走向兩個站崗的囚徒,月光下只見他們衣衫單薄破爛,秋夜深谷,寒气襲人,二人正怀抱兵器,蹲在那儿打盹,渾身瑟索發抖。子貢分別給他們披上夾衣,其中一個,臉上的傷已潰爛,正向外流著膿血。子貢從怀中取出藥膏,輕輕地給他涂在患處。由于疼痛的刺激,他突然覺醒,并警覺地彈跳了起來,本能地握緊了手中的長矛,喝問道:“什么人?”
  子貢施禮說:“吾乃孔門弟子端木賜,寒夜難熬,起來走走,見二位兄弟深夜值班,衣衫襤褸,特送過兩件夾衣來,以御風寒,行路之人,隨身備有刀傷之藥,見這位兄長臉上潰爛不堪,膿血淋漓,便予以涂抹,不想惊動美夢,實乃罪過!”
  直到這時兩個囚徒才發覺自己身上果然多了一件長衫,确實比先前暖和得多了。其中一個歲數較小的囚徒說:“我們知道你們都是些善良的人,孔子是當今聞名的圣人,提倡仁德,救苦救難。欲害這樣的賢哲,真該天打雷劈!”
  那位臉上有傷的年紀稍大的囚徒經子貢涂抹了藥膏,只覺舒服了許多,感動得蹲在地上,兩手托腮,嗚嗚地哭泣。子貢見他哭得可怜,勸慰說:“這位兄長不必傷情,當今天下,是非混淆,黑白顛倒,像我們夫子,欲施仁政德治于天下,四處奔波,但卻受阻遭嫉,不為天下所容。若吾夫子之道得行各國均施仁政,上視民若靠山,似手足,二位兄弟何以會遭如此磨難,受此皮肉之苦,長期拋妻別子,受人奴使呢?如今我師徒被困于這深山幽谷之中,夫子已經三天未曾吃過一頓飽飯。偌大年紀,万一有個好歹,我等豈不獲罪于天!天下百姓尚有何望?”
  “這位先生快說說,我們能幫孔夫子什么忙嗎?”那位臉上帶傷的囚徒熱淚盈眶地說。
  “是呀,只要能救夫子性命,哪怕肝腦涂地我們也在所不辭!”歲數小些的囚徒堅決地說。
  子貢長揖于地,再次施禮說:“謝兩位兄弟誠心相助!只需煩二位恩人代為買些米來,以充饑腹。”
  “這個不難。”臉上帶傷的囚徒首先表示說,“我們今夜站崗,明日便一天無事。翻過東山便有集鎮,保你師徒明日晚餐飽食果腹。”
  子貢千恩万謝,拿出足夠的錢幣授予二囚徒。年歲稍小的囚徒惊异地說:“先生如此慷慨,不怕我等騙錢逃走嗎?”
  子貢微笑著說:“待人以誠,乃夫子常教導我們做人的信條。賜觀二位弟兄,淳朴善良,決非刁鑽狡猾行騙之輩!”
  一個人難得能受到陌生人的信任,兩位囚徒很是感激,當即談妥明日交糧的時間、地點和方法。
  絕糧第五日的上午,徐徐秋風送來了陣陣濃郁的清香,孔子循香味而行,在幽谷的深處發現了一片蘭花,有婆娑婀娜的吊蘭,有嫵媚俏麗的紫頭蘭,有妖冶風情的大葉蘭,有雍容華貴的大劍蘭,有端庄素雅的馬蘭……說也奇怪,蘭花本是孟春開放,而這里的蘭花卻在仲秋賣俏,她們千姿百態,爭妍斗芳,令人陶醉。尤其是她們生長在這里,不為人所知,不為人所賞,不為人所贊,默默地送晚霞,迎朝暉,裝點著荒山野岭,慷慨地拋洒著色与香——她們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將弟子們召集來,讓大家觀賞,讓大家品評,讓大家接受啟迪,并借題發揮,大講君子之所為,然后操琴贊頌,即興作《倚蘭操》:
  習習谷風,
  以陰以雨,
  子之于歸,
  遠送于野。
  何彼蒼天,
  不得其所!
  逍遙九州,
  無所定處。
  世人暗蔽,
  不識賢者。
  年紀逝邁,
  一身將老!
  傷不逢時,
  倚蘭作操。
  蒼老,哀怨的歌聲在山谷中回蕩,兵勇、囚徒無不駐足諦听,有的歎气,有的悲泣,有的低聲咒罵……
  顏回聞听,很感悲凄,湊上前去說:“夫子作此琴操,以幽蘭自比,想必有歸隱之心吧?”
  孔子回答說:“知我者,莫若回也!”
  絕食的第五天下午,兩個囚徒果然給孔子師徒買來了白米、魚、肉和蔬菜,弟子們七手八腳地忙了起來,有的淘米,有的洗菜,有的切魚割肉。在諸多弟子中,顏回是最擅長烹調的一個,所以由他掌勺燒菜。正在開鍋盛菜的當儿,山洞中刮起了一陣陰風,洞壁上的一塊塵灰掉進了鍋內,沾在一塊肉上。顏回急忙將弄髒的肉塊取出,不舍得拋掉,便用嘴吹了吹灰塵,然后填入口中。子貢遠遠地只見顏回往嘴里填東西,誤認為是在竊食,便來見孔子,問道:“窮困之時,君子亦改節嗎?”
  孔子回答說:“窮困改節,豈能稱為君子?”
  子貢說:“顏回素稱仁廉,不該瞞過夫子,先行竊食充饑。”于是將方才所見,告訴了孔子。孔子不信,召來顏回說道:“丘昨夜夢見先人,想必是其佐我脫險,快將飯菜端來,丘將先祭而后食。”
  顏回將實際情況如實地敘說了一遍,最后說:“菜已為回吹灰先食,豈可祭祀先人,待明晨再祭吧。”
  子貢在一旁听了顏回的敘述,羞愧得滿臉緋紅。
  孔子師徒挨了三、五日的餓,一旦有米飯、魚肉充饑,自然吃得十分香甜。但因不知何時才能解圍,需得細水長流,因而仍是定量分食,不敢填飽肚子。
  那位軍官照例每日來巡視一遍,忽然發現了地上的魚骨,疑心有人給他們買來了給養,便追問究竟。宰予上前回答說:“吾夫子乃天上文曲星下凡,來人間拯救苦難蒼生,每遇災難,便有天神來救,過匡被圍,過蒲受阻,居宋遇險,如今絕糧,皆有神助。昨夜突來一异人,頭戴鐵盔,身披魚鱗甲,手舞雙戟,向吾夫子張口大叱。子路挺劍出戰,不能胜。夫子諦視良久,見他只能咄叱,不能說話,知非人類,遂向子路說道:‘由何不探其肋下?’子路依言刺其助,异人仆地,化為大鯰魚,遂宰殺烹食,聊以充饑。你們欲困吾夫子斃于山谷之中,不僅徒勞,且定獲罪于天,受到上天嚴懲。愿將軍三思!”
  軍官信以為真,不再追問,巡視了一周,便垂頭喪气地溜走了。
  第二天早餐,陳國兵勇、囚徒又發生了哄搶食物的嚴重事件,為首的兩個囚徒竟被罰致死,拋進了山谷之中。孔子得報消息之后,覺得十分可怜,立即派子貢等攜帶食物、藥物前往打救,若還有一口气,便赶快予以服藥,喂食,讓他們赶快逃生。
  兩個受罰的囚徒果然只是被打昏,并未喪生,一經子貢等調治,又各自吃了一頓飽飯,便很快恢复了健康,逃命去了。
  絕糧七日的黃昏,陣陣清風挾著蘭花的郁香從幽谷吹來,雄鷹在山巔盤旋,霞暉染紅了峰巒。突然,喊聲大作,呼聲震耳,無數雄姿勃發的兵將從四面殺來,只殺得陳國的圍兵人頭滾落,狼狽逃竄,那位軍官也成了刀下之鬼,橫尸于樹下。
  莫非陳人真的獲罪于天,方有天兵前來懲罰?……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