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孔子歸魯不久,杏壇的面貌便又煥然一新了,不僅除去了荒草,清掃了污垢,砌上了花壇,壇里栽滿了各色鮮花异草,而且听講的人數達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僅整個杏壇被圍得水泄不通,連孔宅門外、牆頭上、牆外,周圍的樹上都是听講的人們,猶如赶廟會看山戲一般。這已經是孔子集中講學的第三個時期了,這期間,孔子又收了一批弟子,如曾參、子張、子夏等,都是极有才干,极有造就的,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曾參,魯國南武城人,字子輿,是孔子早期弟子曾點的長子。他雖是在孔子遍訪諸侯各國十四處歸魯后才拜師入門牆,其實,早在十四年前,他的父親就已經常帶他來听夫子講學了。他曾窮居衛國,絮衣破爛,面色浮腫。因為常干粗活,手腳都生出老茧。往往是三天不煮飯,十年不添制新衣服。他注重自身的修養,曾倡導“吾日三省吾身”。他以孝道出名,相傳著有《孝經》和《大學》。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便是曾參一手教導成長起來的,子思又傳孟子,可見他是儒家學派的主要傳道者之一,所以被后人尊稱為曾子。 曾參少年喪母,繼母是個母老虎式的刁婦,對曾參十分苛刻,百般虐待,致使曾參夏無單,冬無棉,在辛酸与淚水中成長。因不堪繼母的折磨,小小年紀的曾參便逃到衛國去靠賣苦力為生。但他天性純孝,歸國后,對他上了年歲的繼母卻以德報怨,万分地恭順与孝道。齊國曾聞他的賢名,用厚禮相聘,欲封為上卿,但為了不使年邁的繼母凄苦冷清,無依無靠,便堅決辭退不肯就職,后來有朋友責怪他失坐良机,他解釋說:“自古養儿為防老,如今父親過世,母親年邁,參何敢遠离呢?況且食人之祿,憂人之事,故我不忍离母遠去,受人役使。”所以,一直沒有出仕做官。 春天的一日,曾參到野外去采來鮮嫩的藜藿,這是他繼母春天最愿吃的一种野菜,相傳吃了能去火卻寒,健脾強胃。第二天一早,曾參要出門辦事,臨走之前囑咐妻子中午要做上等的藜藿奉侍母親。說來也巧,曾參出門不久,妻子的小腹便痛疼難忍,額上的汗珠大如黃豆,在床上翻滾不已。這一切,她的婆婆是親眼目睹的。儿媳由于病疼的折磨,午飯的藜藿竟沒有煮熟。所謂不熟,不過是欠一把火而已,并非無法下咽。誰料,這一下竟惹下了塌天大禍,傍晚曾參回來后,繼母竟大訴其苦,胡說什么儿媳趁丈夫不在家,有意与她為難,只怕存心不良,而且還邊訴邊哭,涕淚交流。 曾參是以孝聞名于遐邇的,這樣以來,豈不坏了他的名聲!將來有何臉面見先父于地下?一怒之下,便寫下了休書,欲將妻子休掉。 妻子要辯解,要申明原委,曾參不讓張口。曾參之妻也并非等閒之輩,她要去找孔子評理,要听听這位圣人的意見。不提找孔子評理倒還罷了,提起找孔子評理,不禁使曾參想起了一件十四年前的往事,渾身冒出了涔涔冷汗。 曾參家是一戶不太富裕的自耕農,父親曾點一邊跟孔子上學讀書,一邊种著几畝園圃,生產的菜蔬既供自己食用,也到集市上去賣些錢幣,以資燈油炭火的開銷。一天,曾參父親正在執鋤耘瓜,瓜地里的草很盛,高過了瓜秧。七歲的曾參見父親獨自一人在耘瓜苗,躬身彎腰,通身汗流,很是過意不去,便不聲不響地拿了一把小鋤,來到父親身后,也鋤起草來。七歲的孩童,哪里會務庄稼,越是賣力,闖禍越大,不大一會儿,竟鋤斷了許多瓜秧,他全不覺。曾點直腰擦汗,回身見曾參正在辛勤地勞作,不覺暗暗地心疼,待走過去欲勸他休息玩耍時,不覺火冒三丈,茁壯的瓜秧竟讓他鋤斷了不少,禁不住斥道:“這是异种瓜秧,瓜种是從吳國覓來的,如今被你連根斬斷,如何開花結瓜?” 曾參答道:“可以把根接牢了,培以基肥,何愁不能結瓜呢?” 曾點大怒道:“將你的頭斬下來,還可以接起來繼續生長嗎?做錯了事情,尚敢出言頂撞,這還了得!”說著,手握鋤柄,沒頭沒腦地向曾參打來。 人在暴怒時,手下哪有准數,不想一柄下去,竟將曾參打昏在地,長時不醒人事。曾點害怕了,扑上去,搖呀,晃呀,哭呀,叫呀,半天才將曾參搖晃蘇醒過來。曾參醒過來之后,微笑著對父親說:“往日儿有過失,父親用力扑責。但今日參罪該杖責,父親竟手下無力,莫非年高力衰了不成?” 曾參說罷,退入臥室,彈琴唱歌,以此告訴父親,自己的身体并未受傷。 不久,孔子便得知了這一消息,曾批評說:“七歲頑童,不懂農事,耘斷瓜秧,系情理中之事,點何以要如此暴怒杖責呢?禽獸尚知慈愛雛幼,點身為人子,豈不知乎?參既受杖致昏仆地,生命并非儿戲,為何要鼓琴作歌,表示身体安康呢?昔者虞舜有頑父瞽瞍,舜盡孝道于瞽瞍,瞽瞍溺愛次子象,誤听象之詐言,欲使舜臨險地,舜并未遠避他方,受小棰則忍受,受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曾犯不父之罪名,舜亦不失為孝子。如今參委身以待暴怒,昏死而不逃避,倘若真為爾父杖死,豈不陷爾父于不義嗎?是為最大之不孝! ……” 曾參知道,去找孔子評理,夫子是不會答應他出妻的,而且要嚴厲地批評他,所以他執意不肯。 鄰人紛紛來勸解說:“藜藿小事,并未犯七出之條,為何竟要休妻呢?” 曾參回答說:“藜藿确系小事,不在七出之例。小事尚且違逆我旨,何況大事呢?如此不孝不從之妻,留她何用?” 曾參不听鄰人勸誡,還是將妻子休了。在那妻子為丈夫所私有的封建社會里,其妻欲反抗,欲掙扎,自然是徒勞的。 曾參的繼母也未出面講情。 看來曾參是個虛榮心很強,看問題偏頗而又固執己見的人。為出妻一事,孔子曾批評他說:“結發夫妻,情深意厚,為一藜藿小事而休之,人倫何在?禽獸尚知恩愛,吾弟子難道不知?妻子藜蒸不熟,可以教誨,人非神仙,熟能無過?有過則休之,仁義安在?” 經夫子的一番批評教訓,曾參很是后悔,然而水已潑出,木已成舟,飯已做熟,無法挽回。 曾參出妻之后,終身不再續弦。他的儿子元勸其續娶,他向儿子說道:“高宗因有了后妻而殺孝巳,尹吉甫因為有了后妻而放逐伯奇,我上不及高宗,中不足以比擬尹吉甫,一旦娶了后妻,又豈能保不為非呢?”曾參沒有談及自己,他雖沒有被殺、被放逐,但吃的苦頭何嘗少呢?娶了后妻,前窩子女算是掉進冰窟窿里去了!曾參總算是沒有脫了瘡疤忘了疼,這也許能彌補一點他出妻的過失。 在季氏那寬大空曠的議事廳里,季康子正在眯目品茶,冉求陪坐一邊。他頗似其祖父季平子,喜歡靜靜地想心思。半晌,他對冉求說:“冉將軍,我欲出兵伐顓臾,你看如何?” 自從哀公十一年冉求率部卻齊之后,便一直被尊為將軍,但仍做季氏家臣。冉求聞听,先是一怔,然后彬彬有禮地問道:“顓臾乃魯之附庸,一向俯首帖耳,言听計從,為何要出兵征伐呢?” 季康子呷了一口茶,抿了抿厚嘴唇,將雙眼睜得稍大一些說:“顓臾地處東蒙山下,鄰近多山,為劇盜嘯聚之所,出沒無常;費邑富家,時遭盜劫,不得安枕,將謀遠避。為保民安全起見,不得不伐顓臾,以絕盜蹤。” 冉求听季康子說得似乎有理,不再提出异議,只是為難地說:“倉廩空虛,軍費不足,如何敢興師動眾呢?……” 季康子的雙眼又眯成了一條線,臉上彌漫著陰云,拖腔拉調地說:“冉將軍,您身為季府總管,難道還需肥給你想辦法嗎?你就不會改丘賦為田賦,以充倉廩嗎?”季康子又將改革的精神敘說了一遍,讓冉求去具体實施。 季康子像他的父親、祖父一樣,只要拖長腔調說話,便是在責備,在下命令,便是勿需置疑,無相商的余地。冉求兩為季氏家臣,這點常識還會不知道嗎?于是唯唯應命,開始作那討伐順臾的籌備工作。第一步自然是解決“倉廩空虛,軍費不足”的問題。冉求不愧是孔門弟子中最多才与藝的一個,經過一段煞費苦心的思索,擬訂出一分改丘賦為田賦的計划交季康子審批。季康子閱后大加贊賞,稱頌不已。 魯國一直實行的是丘賦(實行每一個丘出一定數量的軍賦)之法。“丘”是一個行政單位,“方里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每一丘根据其田地和財產,每年出馬一匹,牛三頭。現將田地与財產分開,各為一賦,所以叫作“田賦”。改成“田賦”之后,每一丘每年要出馬二匹,牛六頭。其實質就是農民將增加一倍的負擔,季氏將增加一倍的收入。 听了季康子的贊譽,冉求沾沾自喜。因為自己又為季氏立了一功。但令冉求難堪的是,季康子命他將伐顓臾和改田賦的事一并去与孔子商議,因為孔子是國老,有了他的支持,實行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冉求來到杏壇,拜見了夫子,說明了來意。孔子說:“求啊,此乃你之過失!當初先王封顓臾于東蒙山下,使主旅祭,且在魯疆之內,乃社稷之臣,何用征伐呢?” 冉求頗為委屈地說:“此乃季氏一人的主意,求并未与謀。” 孔子歎息說:“魯之邦域已被三家瓜分,季孫氏取其二,孟孫氏与叔孫氏各取其一,只顓臾為附庸,尚算公臣,季氏又欲霸為己有,不嫌過分嗎?求啊,你乃季氏兩代家臣,肥且倚你作心腹,你又有大功于季氏。安有不与謀之理?昔周任云:‘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乃古之良史。這兩句話是說,人臣在位,應盡力陳辭進諫;諫而不听,應去其位。臂如瞎子用人引路,跌倒不相扶,蹈險不引避,引路者何用呢?又如虎逃出欄外,珠玉坏于匣中,豈不是看管人之過失嗎?” 冉求說:“顓臾城固,且近季氏費邑,如今不取,必為子孫后患!” “求已不打自招矣,伐顓臾原為私室,怎說你未与謀呢?” 冉求低垂了頭。孔子繼續說:“丘聞有國有家者,不患民少,只患不均;不患貧困,只患不安。因為均則不會貧乏,和則不會民少,安則不會滅亡。遠方之人不服,宜修義德,遠人自來。如今你相季氏,遠人不服,不能招來;疆域分崩离析,不能保全,卻謀動干戈。吾恐季氏之患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矣!” 談到田賦問題,孔子說:“丘非富家儿、理財家出身,不懂田賦。” 冉求說:“夫子前為魯司空,別五土之性,使全國無荒廢之田地,如何說不是理財家呢?如今身為國老,國家政事,待夫子一言而定,何故不發一言呢?” 冉求懇求再三,孔子只是不答,弄得那冉求留也不是,走也不好,處境十分尷尬,只是恭立一旁,動也不動。孔子徐徐地說道:“君子施行政事,需合禮法,然后頒行。苟有施与必求厚,行事無偏倚,取賦但求薄,魯國舊有丘賦之法足矣。若然不合禮法而妄行,貪得財利而無厭,那么,雖分田財各為一賦,百姓無法負擔,取者尚嫌不足,這便如何?季氏欲行合法的政令,周公之典法尚存,何必問丘?若欲逞私意妄行加賦,何必來訪問我呢?求啊,你專為季氏聚斂私財,公室田地,半數已歸季氏,欲壑難填,何時是個盡頭呢?” 冉求此番拜訪夫子,不僅沒討得一言半語的支持,反而遭到一頓訓斥,灰溜溜地离去了。 孔子講的一番話,對冉求的一番訓示,在道理上也許是對的,但在實際上卻是行不通的。季氏掌權執國,專橫數代,一意孤行,哪里是冉求所能左右!冉求,家臣而已,孔子對冉求的要求是有些苛刻了。眼下的冉求,頗似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气,師命難違,季氏的話更不敢不听,常言道,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呀!冉求回到季康子身邊,自然不能將夫子的意見,夫子的話和盤托出,他必須委婉地周旋,以維護夫子的情面,以維持夫子与季康子之間的關系。難啊,冉求!…… 即使孔子當著季康子的面引經据典地侃侃而談,怕也無濟于事,所以季氏還是遵照自己的意愿,為所欲為。 第二年春天,風和日麗的一個早晨,孔子出城訪問一位老友,磋商編纂“六藝”過程中所能遇到的諸多問題,公良孺駕車,后邊還跟著顏回、子夏、商瞿等三、五個弟子。 按時令已到清明,城外該是千山噴綠,万樹滴翠,百花爭妍的時節,原野里的越冬小麥亦該郁郁蔥蔥了。然而,此時的曠野卻像一個懶婆娘,剛剛睡醒,正在揉著惺松的眼睛。車子來到一座村庄,殘垣斷壁,整個村庄和人們的面容,仿佛都罩上了一層灰蒙蒙的霧,面目不清,顏色暗淡。突然,村里的主事邊敲銅鑼邊高聲喊著從村頭走來:“眾位鄉親听著,宰府總管冉將軍有令,從今爾后,改丘賦為田賦。今年每家需再交糧五斗,錢三百,兩丁抽一,攻打顓臾。違令者嚴懲不貸!” 他的身后,跟著一群如狼似虎般的士卒。 村里的破廟前張貼著一張漿跡未干的告示,一群衣衫襤縷的老少正在圍觀,一個青年和几個面如土色的老漢正愁眉苦臉地蹲在地上歎气。 “青黃不接之時,何處去湊這五斗谷子啊!”一個長者長吁短歎地說。 “倘若咱村再抽丁,往后有誰下地干活呀!”一個中年人說。 “這豈不是將人往死路上逼嗎?”那個青年用拳敲著土牆說。 “唉,說這些有何用處呀!”長者說。 看了這場景,目睹這諸多面孔,听了這許多議論,孔子的心很覺沉重,仿佛有無數的刺芒在戳他的背,在刺他的心。這些可怜的、衣食不得溫飽的農民似乎都在以敵視的目光注視著他,在責備他的過失,他不敢抬頭看這些怀有敵意的臉。這樣的心境是無法訪友,更無法探討知識和學問的,于是他命駕車的公良孺調轉車頭,返回府去。同行的弟子,有的理解夫子的心境,有的則感到惊詫。 馬車在坎坷的、彌漫著煙塵的土路上顛簸前進,孔子在車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他的面前浮現著車輪碾過各种各樣的路: 狹窄的、寬闊的、彎曲的、平直的…… 雜土的、泥泞的、石子的、龜裂的…… 春天舖滿嫩草的路,夏天的林蔭路,秋天落葉的路,冬天白雪皚皚的路…… 浮現著各式各樣慘不忍睹的鏡頭: 在齊國,鼎烹有功大臣的慘象…… 在宋國,無辜的百姓被驅赶著為司馬桓魋營造石槨墓穴的可怜景象…… 在衛國,蓬頭垢面,赤裸著灰黑的腳的石頭躺在無人照看的蒿草中,身上蓋著一張破席片的令人傷心的情景…… 在魯國,在季氏的刑訊室內,一只被砍斷的鮮血淋漓的左手…… 待孔子師徒回到杏壇,冉求已恭候在那里多時了。冉求見孔子走下車來,忙上前施禮,孔子擺擺手制止,冉求還是大禮參拜了。他發現了夫子臉上陰沉的烏云,這是他從未見過的,不知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倍加小心翼翼。 孔子冷冷地說:“冉求,你好久不曾來杏壇听講了。” 冉求恭敬地說:“政務太忙,實在是不得脫身!” “定然很忙,”孔子帶著极少有的挖苦口吻說,“你不忙,季氏何以能錢財日增,倉滿廩盈呢?” 冉求小心地說:“弟子不明白夫子的意思。” 孔子的臉色陡然一變:“君子之過,猶如日月之蝕,人皆得而見之;他若改正了,人皆仰望之。” “夫子,為人家臣,求有何法?……”冉求攤出兩手,做出無可奈何的樣子。 “吾非你的夫子!……”孔子拂袖,憤怒地轉過身去。 “夫子!……”眾弟子上前規勸著。 “冉求不再是孔丘的弟子!丘之弟子需助善為賢,不得助紂為虐!小子可鳴鼓而攻之!” 冉求垂手立正,淚水在眼圈里轉悠,使勁地低垂著頭。 同學們默默地望著夫子憤怒的神色,望望痛苦的冉求,相互望望,誰也不說一句話,整個杏壇,死一般的沉寂,也不知過了多久,孔子猛然轉過身來,心情沉重地說:“二三子听著,從今爾后,丘決定不問政事,更不出仕,專心講學,刪詩正樂,贊易定禮。冉求可將此意轉告季氏,今后不准再來煩扰!……” 孔子說著也低垂了頭,獨自步回書房,他的眼眶里也轉動著晶瑩的淚花…… 孔子從教凡四十余年,弟子三千,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從未向弟子們宣過惡言,今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他的心中比冉求更痛苦。 同學們勸慰了冉求一番,冉求沒有說話,默默地离去了。 冉求回到季氏府,回到自己的臥室,一頭栽倒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他使勁用衣襟堵住自己的嘴,不讓哭聲傳出屋外。冉求為何要如此悲傷呢?是委屈嗎?是忏悔嗎?還是在痛恨夫子呢?大約都有一點。然而事后靜下心來想想,夫子的一腔怒火并非是在向自己發泄,而是在向季氏發泄,是在向這個“禮崩樂坏”的世道發泄。而這一腔怒火又來自對季氏“聚斂”政策的疾惡如仇,來自他那“施取其厚”、“斂從其薄”的政治主張,來自他那顆愛民的善良之心。冉求承認,這些年來自己与夫子的政治主張和處世態度的分歧是愈來愈大了,但從總的講,從道理上講,夫子是正确的。他更感戴夫子的教誨、培育之恩,自己所以能有今日,全賴夫子的栽培。因此,雖然有了這場風波,冉求在心靈深處卻依舊尊敬和熱愛夫子,只是怕惹夫子生气,才不得不采取暫時回避的政策。他依舊抓緊時間去听夫子講學,只是不到自己原來的座位上,而是微服站在門外或者牆外。他依舊是每天向夫子請安,問安,只是不到夫子面前,而是在默默地祈禱,祝夫子健康長壽。這一切,孔子自然不會知道。 事過之后,孔子很后悔,很痛心。他意識到,自己對冉求的要求太苛刻了,委屈了他。季氏世代貪婪成性,豈是冉求的好心勸諫所能改變的!十四年前,自己為什么要离開祖國而出走呢?齊國王卿施計,盛飾女樂,魯國君相迷色,不理朝政,自己曾詳陳事理,正言譎諫過,也曾委婉諷諫過,最后棄官降諫,結果怎么樣呢?可使魯定公与季桓子接受了一點,悔改了一分嗎?自此以后,栖栖遑遑十四年,見過了多少君侯卿相,有哪一個肯納人之諫,改惡從善呢?既然連自己也做不到的事,為什么要強求冉求做到呢?這是多么的不公平与不合理呀!……想到這里,孔子深感內疚与不安,自己真是老糊涂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