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篇后·實用觀點 戰略VS戰術時


  很多史學家和小說家在談及項羽和劉邦的楚漢相爭時,大多認為劉邦長于巧計、善于欺敵,項羽則過分魯直、拙于用人,這是項羽在最后關頭輸給劉邦的最主要因素。
  楚漢相爭4年,是從劉邦入關、秦王子嬰投降時算起,因此頭一年包括了鴻門劍宴、項羽分封天下、劉邦被迫退入漢中等事件。這段期間,劉邦完全處于挨打狀態,根本談不上有什么“爭”事發生。
  從劉邦暗渡陳倉、并吞三秦開始,才算正式進入了楚漢對抗。劉邦一開始在戰略上便采取聯合諸侯以對抗項羽的方式,但項羽卻仍實行唯我獨尊、猛獅對抗猴群的策略,即使連江南原屬班底的諸侯他也沒有特加拉攏,因此造成劉邦有游說九江王英布的机會。
  彭城大敗的結果,顯示劉邦在作戰指揮方面的确不是項羽的對手。由于對彼此能力的錯誤評估,使劉邦陷入空前絕后的危机,而項羽之所以無法在這次決戰中殲滅劉邦,應屬天運所致。
  從此以后,劉邦也絕不肯再和項羽進行會戰,但他選擇滎陽和成皋作為僵持的地點,卻是非常高明的策略。不論在糧食補給或地利上,滎陽戰線的敖倉糧庫和成皋天險,都足以讓戰術挂帥的項羽英雄無用武之地。
  雖然其間數度被迫撤离,但劉邦仍有效地在外圍封鎖住楚軍對關中地區的攻擊。相反地,項羽不論如何努力,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彭城大敗后,劉邦最成功的戰略是拉攏了九江的英布和梁地的彭越。這兩人傾向劉邦,無疑斷了項羽的左右手,項羽之所以始終無力攻破劉邦的滎陽防線,失去這兩股力量的協助應屬最大原因。
  只要守住滎陽,劉邦便立于不敗之地。
  接著劉邦在戰略上的优勢便一路領先,在這方面建立最大的功勞的人應屬韓信。
  收服魏國、代國和趙國,已讓劉邦取得了絕對的优勢,不論是他統轄的地區、人口或糧秣,在這、年多期間都成長約好几倍。相反地,項羽的力量卻愈來愈少,已完全呈現了敗象。
  最后爭胜的關鍵在齊國。項羽在滎陽僵局下,仍派出數十万兵馬給龍且,顯示他也看出了這個危机;不過此時大勢已去,扳回劣勢的机會不大了。濰水之戰可以說是楚漢相爭的最大關鍵,但項羽在危机中仍選擇和自己比較相像的龍且,而不是和他可以互補的鐘离眛,因而喪失了最后的机會。
  在這一年半間,劉邦其實已取得了絕對优勢,擊敗項羽只是時間的問題。
  优异的戰術可以讓戰略實施得更有效果,但如果戰略錯誤,再卓越的戰術恐怕也不容易力挽狂瀾。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