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篇 鏟除功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現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在老子的哲學中,任何物質和精神上的東西,都是以“無”為最高境界。這個“無”,不見得是“沒有”,如同佛學中的“空”一樣,道學中的“無”,是种“存在”的狀況,一种無形、無狀、無色、無味,也無法之的“存在”。
  一切有的東西,就不如“無”的真實和永久。
  天下間有形建立在外面的,容易被拔掉,把持在手上的,容易被奪走。
  所以善于建者,基建于無形,善抱者亦抱于無形。建于無形者,是心中的德,抱于無形者,是胸中的道。這种建德抱道,不僅可以自己享受,更可以澤及子孫,世世不輟。
  以這种無形的道德修身,這個人的德行必夠真實。以這种無形的道德推廣于家,這种德行必也綽綽有余。以這种無形的道德,推廣到一鄉,真德行必能長久。以這种無形的道德推廣到一國,其德行必夠丰盈。以這种道德推廣到天下,真德行有能廣被于世間。
  有道德修身的,才能以自自觀他人,以自家觀他家,以自鄉觀他鄉,以自國觀他國,以自己感覺到的天下,采觀現實的天下。
  就是這樣的心態和立場,有道之士才能透視天下的一切,真正体會天下的常蠻之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