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二章 扎馬戰役


                和平談判

  公元前203年秋,西庇阿几乎兵臨迦太基城下。在這种形勢下,城內的主和派開始變得越來越有勢力。迦太基元老院派遣使臣遏見西庇阿商議媾和條件。西庇阿直言不諱地說他倒更愿意打出一場徹底的胜利來。盡管如此,他還是提出了休戰條件:
  (1)迦太基必須從意大利与高盧撤出全部軍隊并放棄其在西班牙的一切權利;
  (2)她必須將其全部剩余軍隊撤出位于意大利与非洲之間的一切島嶼;
  (3)必須承認馬西尼薩為馬西里國王;
  (4)必須尊重利比亞与昔蘭尼加境內各部落的自治權;
  (5)必須歸還全部戰俘;
  (6)迦太基必須向羅馬交出除二十艘戰船外的全部艦隊;
  (7)她必須交付五十万配克(Peck)小麥、三十万配克大麥以及五千塔連特白銀。迦太基人接受了這些條件并同意派遣使臣赴羅馬。羅馬元老院最終也批准了和約。

               漢尼拔回到非洲

  正當這些談判活動尚在進行之時,漢尼拔在布魯提翁未遇到任何對抗便順利指揮全軍登船并平安抵達非洲的萊普提斯。此時,他全無騎兵,也許總共僅有一万五千人的兵力。他的存在以及馬戈殘部約一万二千人到達非洲使迦太基主戰派的勢力上升;主和派被赶下台,先前的和約受到了否決。
  就在這時,兩百艘滿載援兵及補給的羅馬運兵船在駛往西庇阿駐地的途中遇到風暴在突尼斯灣擱淺。迦太基城近在咫尺,對此一目了然。哈司德魯巴爾-吉斯戈率領五十艘戰船前去攻擊這些羅馬船,其中許多被拖离淺灘并帶回港口。西庇阿派使者去迦太基對這個行動提出抗議,但是迦太基方面拒不接受,羅馬使者也險些未能活著返回營地。事情很清楚,戰爭還將繼續。
  現在羅馬終于有了一個甘愿并能夠在野戰中与漢尼拔一決高低的將軍,西庇阿自漢尼拔首次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以來一直以各种方式參与了這場戰爭,并且与眾不同地通過研究漢尼拔的軍事行動使自已有了許多長進。他在西班牙證明了他的才干;他直接搬用了漢尼拔的戰略和戰術,從而也表明他已從這位迦太基名將身上學到了好多東西。現在就等著看他在与漢尼拔本人的對抗中表現如何了。
  漢尼拔在萊普提斯登陸后遂向哈德魯梅進發。他在那里度過公元前202年的盛夏,休整并組織其軍隊。他設法從一位努米底亞酋長提凱尤斯那里征募到二千名騎兵。從非洲以及馬其頓的腓力王那里,他的兵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充。到那年夏末,他大約已有四万軍隊。

               漢尼拔与西庇阿

  西庇阿意識到戰爭尚未結束,于是向已回到本國的馬西尼薩緊急求援。馬西尼薩馬上率領四千名騎兵及六千名步兵赶來,有了這些軍隊,西庇阿的兵力可能与漢尼拔的大致相當。
  夏日將盡之時,西庇阿沿巴格拉達斯河谷溯流而上,去那拉加拉附近与馬西尼薩會合,一路上對沿途鄉村肆行蹂躪。不久以后,漢尼拔將其營地移至扎馬。這里距迦太基城有五天以上行程,位置介于迦太基城与西庇阿之間。他如慣常一樣派出探子搜集他們所能得到的一切有關羅馬軍隊的情報。但是那些探子被擒獲并被帶去見西庇阿。這位羅馬將軍准許他們四處察看,然后派人護送他們返回漢尼拔營地。西庇阿竟然表現得這般自信,這使漢尼拔第一次意識到他終于在与一位堪稱對手的人相對抗。他派遣一名使者前去謁見西庇阿,建議与他在中立地區會晤。
  傳說這兩位將軍果真會面了。利維寫道:“當他們相向定近看到對方時,頓生互相敬慕之情,兩人都惊呆了一時相對無言。”古史中所記述的這次會面与兩位偉人的身分是相符的。
  漢尼拔表示,恢复和平的時刻已經來臨。他說:“穩在手中的和平總比前途未卜的胜利更理想而且更保險。和平由您自己主宰,胜利歸誰則須仰賴神靈了。”
  但是西庇阿對漢尼拔提出的休戰條件不屑一顧。他堅持按迦太基人先前同意過的條件議和。他問道:難道迦太基方面應該為其破坏停戰而得到獎勵嗎?雙方很快就明白已不可能達成任何協議。
  這兩位將軍返回各自營地,開始為會戰作准備。次日早晨,他們將軍隊帶到扎馬附近的一片平地上,雙方排好作戰隊形。非常明顯,這場戰役將決定這次戰爭的結果。

                扎馬戰役

  由于漢尼拔的騎兵力量薄弱,他力圖盡其所能加強其戰線的中央,以便能夠抵擋住羅馬軍團的猛攻。為此,他把八十頭戰象部署在最前列,然后才是第一條戰線,即馬戈的部隊以及來自毛里塔尼亞、利古里亞、高盧、巴利阿里群島与利比亞的步兵。他們后面是戰斗力較弱的迦太基及非洲部隊,漢尼拔對這些部隊几乎沒有多少信心。相反,在他的第三條戰線中集合著跟隨他征戰意大利的老兵。他把他們留作后備隊,一旦人數上占优勢的羅馬騎兵胜過他的簿弱騎兵時就用他們保護兩翼与后方。他將其騎兵分列在兩翼。
  西庇阿按羅馬軍慣用的三線隊形部署其軍隊,但是他的隊形与通常采用的棋盤式方陣不同。他的每一條戰斗線的各個大隊都与另一條戰斗線中的那些大隊前后對齊,這樣在戰斗單位之間既留開了讓敵方戰象得以通過的距离,而整條戰線又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他的左翼是萊利烏斯率領的意大利騎兵。馬西尼薩的努米底亞騎兵居于右翼。
  漢尼拔以戰象沖擊先發制人,但是西庇阿早已在其第一條戰線里集中了他的號兵。几百支軍號齊鳴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把那些龐然大物嚇得暈頭轉向。顯然确有一些戰象沖過了羅馬戰線,但是大部分戰象不是被赶到旁邊,就是調過頭來向迦太基軍隊沖去,結果嚇坏了迦太基戰馬,反而幫了馬西尼薩和萊利烏斯的大忙,使他們得以將迦太基騎兵赶出戰場。
  漢尼拔的第一條戰線打得很頑強,但還是慢慢地被羅馬步兵逼向后退。正如漢尼拔所擔心的,他的第二條戰線中的士兵在此時卻喪失了勇气。他們惊恐万狀,四散逃命,其中許多人在逃過其后排戰士身邊時被漢尼拔的那些老兵砍死。盡管如此,那批老兵卻堅決頂往了羅馬軍團的進攻。漢尼拔還指望用他們去進攻陣腳已亂的羅馬軍。
  當西庇阿意識到漢尼拔的第三條戰線准備血戰到底時,他命令其軍隊停止進攻重整隊形,排成常規的棋盤式方陣。此時,萊利烏斯与馬西尼薩已將漢尼拔的騎兵逐出戰場并回頭沖擊迦太基軍的后方。与此同時,羅馬軍團則從正面發起攻擊。在前后夾擊下,漢尼拔的老兵中的大部分人終于戰死在他們的作戰位置上。
  漢尼拔逃至哈德魯梅,然而他的軍隊已被殲滅。他已竭盡努力,但是西庇阿在人力物力上的优勢終于贏得了那天的戰役,同時也贏得了整個戰爭,因為迦太基已經沒有力量再戰了。

             漢尼拔与西庇阿的將才

  許多史學家都曾對扎馬戰役的兩位將領作過比較,關于孰高孰低也一直存在著不少的爭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著作家們都偏袒羅馬,這是沒有疑問的。可是除一人之外(指盧基安,他既非專業史學家又非軍人),他們全都將漢尼拔置于西庇阿之上。毋庸置疑,古代的那些權威史家是對的。的确,西庇阿贏得了最后胜利,但是在這最后一場戰役中——這是西庇阿与漢尼拔唯一的一次交鋒——漢尼拔并沒有失敗;失敗的是他的作戰机构。
  如果西庇阿与漢尼拔的較量發生在漢尼拔的鼎盛時期,當時迦太基騎兵正在使許多羅馬指揮官膽戰心惊而他的步兵也能与騎兵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那么戰爭的結果肯定會大不相同。在扎馬,漢尼拔的老兵們面對西庇阿在數量實力上遠具优勢的最精銳軍團尚能力戰勁敵,保持其戰線經久不垮;只是因為迦太基騎兵被赶出戰場未能阻止馬西利薩与萊利烏斯從背后進行襲擊,他們才被打敗。
  西庇阿無疑是羅馬最偉大的將領之一,但是他很可能并不比尼祿或馬爾克盧斯高明多少。這后兩位將軍中不論是哪一位都同樣有可能打贏扎馬戰役。他們全都向漢尼拔學到了許多戰爭藝術并且已經用漢尼拔的戰術有效地對付了那些迦太基二流將領。不同的是唯獨西庇阿有机會在与老師本人的較量中顯露自己學來的本領。但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教會西庇阿与其他羅馬將領如何打胜仗的恰恰正是漢尼拔。

  ------------------
  投筆從戎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