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汪士榮奉了吳三桂的命令,到陝西來策動兵變,正當王輔臣召集眾將,宣布莫洛命令,要調開馬一貴、張建勳的部隊時,他的督軍行轅卻被張建勳派兵突然包圍了。 汪士榮見順利得手,便公開露面,要挾王輔臣及其部將:要么跟隨平西王起事共享富貴,要么就兵戈相向,刀槍見血。王輔臣正無計可施呢,叛將張建勳的把兄弟馬一貴先就表態了。 “嘿,這還有什么說的。汪先生是平西王駕前親信謀士,您說到哪,兄弟我跟到哪儿!” 王屏藩也急忙答腔:“我說建勳兄弟呀,有這樣的好事,你昨個怎么不告訴我一聲,想搶頭功是怎么著,好了好了,還說廢話干啥,咱們跟著汪先生,跟著平西王,打康熙這小子去!” 汪士榮把玉蕭一擺,沖著大伙說:“好,兄弟們,我替平西王爺謝謝各位。輔臣兄,您說話呀,只要你不嫌棄,帳下眾將,還是你的忠實部下。如果你執意不從呢——只怕惹出亂子來,傷了咱們兄弟的和气,啊?” 轉眼之間,眾叛親离,王輔臣欲哭無淚,欲死無門,他頹然坐在椅子上:“事到如今,叫我還有何話可說,弟兄們既然要高攀平西王,我不能攔阻,你們的兵丁甲仗,都可帶去,我一個也不留。這彌天大罪,我自去向皇上領了……” “嘿……何必意气用事呢,再說,你也擔待不起這個罪名。來呀,把那件東西呈給提督大人。” 門外一名軍校應聲而入,手中端了一個大盤子,來到廳內站定。汪士榮走上前去,伸手揭開了蒙在盤子上的紅布,王輔臣定睛一瞧,大吃一惊。原來盤內裝的是兵部尚書、經略西北軍務的欽差大臣莫洛的首級! 王輔臣只覺眼前一黑,所有的道路都被堵死了,昨天下午在驪山腳下,莫洛說的那些話,還響在耳邊,果然是出了部下的嘩變。果然是留給了自己非死即叛的兩條路。此時,康熙皇上親切的神態,賜籍、賜槍的情景,又出現在眼前。王輔臣堂堂須眉男儿,怎能做此不忠不義之事呢。他下意識地把手伸向座位后邊,突然摸到了康熙賜給他的那柄豹尾槍,便握在手中,凄然地看了又看,抬起淚眼向眾將說:“各位兄弟,前程無量,愚兄我就此告辭了!”說完舉起槍來向自己的喉頭刺去! 龔榮遇一直站在王輔臣的身邊。對汪士榮這個十足女相的人,他從來就沒有好感。對張建勳等的狂傲野性,也一向感到厭惡。他是王輔臣一手提拔的中軍將領,對王輔臣誓死效忠,唯王輔臣之命是听。所以,從事變到現在,他一直冷眼旁觀,一言不發。假如王輔臣也投降,他不想去阻止;假如王輔臣顧全大義,堅決不從,因而引起爭斗,他將拔劍而起,宁愿身死,也要保護王輔臣。此刻,他見王輔臣要挺槍自殺,連忙扑過去。抱住了自己的恩公:“軍門休要輕生,咱們慢慢商議。弟兄們,大家都是在血火疆場爬出來的人,你們能忍心這樣逼迫大哥嗎?” 汪士榮意味深長地一笑:“各位兄弟不必惊慌。王將軍的愛子王吉貞現在京師,他有他的難處。好了,你們是患難兄弟,我呢,是個外人,不便參与諸位的軍情大事,告辭了!”說完轉身就走。 張建勳急忙上前攔住他:“哎哎哎,汪先生,你點了這一炮,就該給弟兄們出個主意,料理好后事再走啊!” “哈……,王軍門深明大義,不會撂下平涼四万軍士撒手而走的。我的事辦完了,還要馬上回云南复命,至于以后。你們和王軍門商議著辦吧!關西馬鷂子重抖當年軍威,定會名載青史,功垂千秋。眾位兄弟,咱們疆場上再會!”說完,把玉蕭一罷,頭也不回地去了。 座落在五華山上的平西王府,一向是庄嚴豪華,气象万千,可是,今天卻突然改變了模樣,籠罩在一片肅殺恐怖的气氛之中。 從王宮通向云南府的官道上,一隊隊的兵士,排成方陣,匆匆地向城外開拔。騎兵縱馬奔馳,揚起了遮天蔽日的塵土。王宮門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全副甲胄的兵土,手執明晃晃的刀槍,從宮門直排到大殿門口,又在殿旁邊的一個大草坪上,圍了一個大圓圈。草坪上正中搭著一個點將台,几百名游擊以上的將領,在台前列隊肅立,一個個神情緊張,面色鐵青。誰也不知,王爺突然下令召集眾將,打算干什么。 辰末時分,夏國相,胡國柱等親信大將、謀士,一個個陰沉著臉從儀門走了出來,登上點將台,站立兩旁。隨在他門身后的,是一隊軍餃,他們抬出了三百多只大箱子,整整齊齊地碼放在箭道兩旁。就在眾人竊竊私語詫异不解之時,中軍令官站在台中,高喊一聲:“王爺駕到……” 校埸上霎時肅靜下來。儿百只眼睛一齊射向正殿門口。只見一隊錦衣金甲的護衛,簇擁著老態龍鐘的吳三桂走了出來。他穿一身青布棉袍,外罩竹布馬褂、腳下蹬著“雙梁儿千層底”的皂靴,邁著沉重遲緩的步子,走上將台,站在正中,神色黯然地往台下掃視一眼,輕輕地吩咐:“把箱籠全部打開”。軍校們聞聲而動,三百多口大箱子打開,聚集在校場的將領們全都呆住了。只見一道道燦爛奪目的光華,從箱寵中噴射而出,在陽光照耀下,晃得人們几乎睜不開眼。原來,這三百多只箱子里裝的,全是价值連城,精美無比的各類珠寶。吳三桂手下的那些人,個個都是發財的能手,搶掠的好漢。尋常珠寶金玉,他們見得多了。可是誰也沒有見過這樣多,這樣好,這堆積如山的珍寶,一個個像是突然進了龍宮的藏寶金窟,全都惊得瞠目結舌,不知身在何方了。就在這時,吳三桂輕咳一聲,以他蒼老沉重的聲音說話了: “今天來的都是跟隨我几十年的兄弟們,也都是從死人堆里爬過來的人,不容易呀!我們這支軍隊,刀光血影几十年,積下了這一點財寶。有些是明、清兩代皇帝的賞賜,有的呢,是我們打胜仗的戰利品!吳某不是守財奴,這些身外之物,我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原打算能陸陸續續不顯山不顯水地給弟兄們分了,讓大家回去置買庄園產業,今世不受凍、餓之苦,儿孫也能得一點濟,可是,天不由人哪。如今情勢變了,不得不一下子拿出來,咱們一塊分了吧。” 說到這里,吳三桂突然一陣哽咽,兩行濁淚,流落下來,再也說不下去了。台下眾將騷動了起來。一個矮個子的參將忍不住大聲喊道:“王爺,您老這是說的什么話呀,有什么為難的地方,您只管吩咐下來,我們大伙替您分憂。” “是趙勇么?記得當年攻打寶慶的時候,若不是你,我就被流矢射中了。你還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老賢弟,如今照應不到你了!朝廷派了折大人和傅大人來,坐鎮云南催我回遼東養老……關山万里、云河路遙,此一去凶多吉少,只伯從此与你生死長別了!” 這番話說得十分動情,數百名將校個個心酸,人人落淚。趙勇忍不住跨前一步,抗聲問道:“請王爺明講,朝廷為何要下旨撤藩?” “唉,叫我怎么說呢?——天威難測呀!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乃是千古不變之理,我吳三桂如今誰也不怨,只怨自己當年失策,引狼入室,等到風燭殘年尚不知死所,自作自受,追悔莫及呀!只可怜你們這些老兄弟,立過許多汗馬功勞,一旦煙消云散……”說到此處,吳三桂熱淚縱橫,抬起袍袖來,胡亂抹了一把,指著台下的珠寶說:“這些東西我已無用,請諸君拿去,或置買庄田,或作生息之本,也算表我一點心意。他日吳三桂若遇凶險,諸位兄弟也還可睹物思人——來來來!上前來,由我親自分發!” 眾將領淚如雨下一齊跪下叩頭,卻沒有一個人要來領賞。吳三桂假惺惺地說:“弟兄們,不要這樣!事已緊急,不能再拖了!欽使和朱中丞一日三次,催我上路,再拖下去罪過更大。你們如此推辭,豈不是讓我為難嗎?”說完他忽然掩面痛哭。 馬寶霍地跳出班次,大喊道,“什么欽使不欽使,中丞不中丞!我們只知道王爺!王爺不撤藩,誰敢逼命,我就宰了他!” “馬寶,你上次已經闖禍了,怎么還要這樣無禮?你這樣地糟蹋欽差大人,豈不置我于死地嗎?” 夏國相見群情激蕩,立刻大聲道:“清朝若無王爺,何能有今日?康熙一個乳臭未干的夷狄小儿安享九五之尊,他哪里知道我門創業艱難?這口气叫我們怎么往下咽?” “國相,你自幼飽讀經書,怎么不懂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王爺,古有明訓:君視臣力國士,即以國士報之;君視臣為路人,即以路人報之;如果君視臣如草芥,當以仇寇報之!” “哎——這話越發說不得!我吳三桂前半生曾為大明臣子,受恩深重。只因闖賊作亂,社稷不保,為借兵复仇,才歸順了清朝。沒想一步走錯,誤了終生。還有一件事,我十分痛心,那就是康熙元年的時候,南明永歷皇帝逃到云南,我本想妥加保護,可朝廷卻下密旨,讓我殺死他。在万般無奈之下,我只好讓他全尸而亡,并且厚禮安葬,也算對前明盡一點心,可是卻在天下人面前,落下了罵名。唉!都怪我自己少點主見。如今事情已過去十二年了,是非功過,都不去說它了。我只想在臨行之前,到永歷皇上的墓前祭奠一番,你們可肯隨我一同去嗎?” 正在哭泣的眾將,听到吳二桂問話,雷鳴似地答應一聲:“謹遵王命!”吳三桂不再說話,一邊擦著淚水,一邊走回正殿。等他重新再出來時,眾將更是吃惊。只見他身穿明朝的蟒袍玉帶,花白的頭發辯子盤了起來,掖進官帽里面,渾身上下,大清平西王的气質服飾,已經蕩然無存。他以自譴、自責,自諷,自嘲的口吻說道:“三十年了,這身袍服一直壓在箱底,總算又穿出來了。要不然,帶著馬蹄袖,拖著大辯子,有什么臉面去見先帝呢?今天,我穿著明臣的袍服,在先帝墓前哭祭一番,就是永歷先皇和昭烈皇帝在冥冥之中,給我處罰,我也是心甘情愿了。啟駕吧!” 吳三桂率領部將,祭奠永歷陵墓的事,當天晚上,巡撫朱國治就報告了欽差大人。吳三桂興師動眾,明目張膽地祭拜南明皇上,說明他已決心造反,不再有任何顧忌。事態發展十分嚴重,必須立即報告朝廷。折爾肯想派朱國治去,因他人熟地熟,出境方便。但朱國治宁死不從。說自己身為封疆大吏,守士有責,保護欽差的安全,更是義不容辭。要親自去闖平西王府,向吳三桂痛陳利害,好讓兩位欽差乘机逃走。并立即派人,提出了巡撫衙門的全部庫存銀子,又派了十名親兵,護送欽差去貴州,与甘文帽會合。 一切安派停當之后,朱國治袍服冠帶齊整,坐了八抬大轎,直趨五華山。路上,朱國治掀起大轎的窗帘,看到沿途大小路口都有吳三桂的兵丁把守,嚴密盤查行人。每隔几十步遠,還有一名帶刀槍校尉,騎馬巡視。他心中暗暗擔心,只怕折爾肯和傅達禮已是出不去了。 大轎剛剛抬到王府前,就被一個千總攔住了:“王府重地,一切官員落轎下馬!” “朱國治猛然掀起轎帘,大聲說道:“我乃天子駕前重臣,欽賜紫禁城騎馬,誰敢攔阻——抬進去!”几個轎夫,都是朱國治的親兵,家丁,答應一聲,把這乘綠呢大轎抬著,闖過衙門,闖過兩行禁兵,直抬到吳三桂的銀安殿門口。 朱國治鎮定了一下情緒,緩步走出轎門,撣袖、整冠、大聲報道:“大清國欽命太子太保加尚書銜,云南巡撫朱國治,參見平西王殿下!”說完,不等傳呼,便撩袍邁步,昂然而入。 銀安殿里,气氛更是肅殺。吳三桂端坐在正中黃緞繡龍銀交椅上,几個親信大將、謀臣環伺兩旁,八個驃悍的侍衛,手按寶刀,虎視耽耽。朱國治視而不見。行禮參拜,也不等吳三桂說話,徑自站起身來,在一旁坐下。 停了好大一會,吳三桂才從牙縫里迸出一句話來:“朱國治,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擅闖銀安殿,逼迫孤王!” “王爺此言差矣!下官奉旨行事,不過是請問王爺的行期、何談逼迫二字?” “哼,孤王行朝一旦定下,自然會照會你們。你三番兩次地來催問,不是逼迫,又是什么?何況你在云南已經逼迫我多少年了。” “王爺身為藩王,擁兵自重,而朱某不過一介書生,腰無尺寸之刃,手無縛雞之力,就是想逼,能逼得了嗎,” 話猶未完,胡國相在旁喝道:“住口,小小一個巡撫,竟然如此放肆。我們王爺坐鎮云南,靠的是几十年征戰疆場的汗馬功勞。抬起哪只腳來,也比你的臉干淨。” “哦,有這等道理?此話從王爺身邊重臣嘴里說出來,也不怕別人恥笑嗎?至于王爺的腳是不是干淨,下官就不好明說了。正所謂,莫道天下人不知,茫茫海內皆識君。平西王一生,干了那么多惊天動地的事,還用著我一一述說嗎?” 一句話,戳到吳三桂的病處,激得他拍案大怒:“放肆,把這狗奴才拿下,殺他祭旗!”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