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三十五 三車凌感恩皈朝廷 小奴隸行孝感天恩


  錢度覲見乾隆的事情一再展期,直到第七天的下午,傅恒的管家小王才跑到驛館來,气喘吁吁知會道:“我們老爺在里頭傳出話來,請大人立刻遞牌子,在煙波致爽齋候見。”錢度還要讓茶,小王頭掏出表看看,說道:“那可不敢,限我酉時回報的,我府里其實是軍隊,軍法‘失期當斬’,雖說不殺,發落我到黑龍江當三年庄頭,也很沒意思。”說罷一拱手,勿匆上馬,潑風价去了。錢度暗自嗟訝,也就不敢磨蹭,忙著換朝服、挂朝珠,理辮、整衣出門上轎赶往山庄,遞牌子進來,徑由太監導引至煙波致爽齋。离著正殿還有半里之遙,里邊又有一重門,卻是由乾清門侍衛守護。太監交待了差使給侍衛,指著里邊甬道說道:“往里我不能進去了,直往前走,一排五楹大殿就是。那門前的几個大人,都是等著召見的。”錢度循階進了大院,到正殿前,果然見還有六七個官員都在大烏□樹下等候,因見鄂善和庄有恭都在,便上前打拱寒暄。笑道:“二位先到一步羅?主子下來了沒有?”
  庄有恭和鄂善都是深沉內向的性格儿,但庄有恭沒發跡前就和錢度相熟,比鄂善就少了點矜持。鄂善一笑算是作答。庄有恭笑道:“還沒呢,喏,主子在那邊偏殿宴請車凌几個王爺,還有個黃衣大喇嘛、紅衣大喇嘛。若傅六爺一出來,就是宴畢了。”錢度看看左右,人都面熟卻不相知,沒法說話,便和庄有恭攀談,說道:“主子待這四位台吉恩厚,真是异數。七天八次大宴。自古臣王誰得過這樣的殊榮?”庄有恭道:“是。諸王也真万分感恩。昨日他們花了三百兩黃金,請紀曉嵐寫了一篇花團錦簇的奏折,寫得真是神完气足——嗯‘外藩之丸泥尺土,乃是中國飛埃,遠域之勺水蹄涔,原屬天家滴露!圣明垂統,繼天立報,無為而治,德教孚施万國,不動而化,風雅澤及諸彝,巍巍莫測,蕩蕩難名。帝壽遐昌,伏冀俯垂鑒納,庶存怀遠之義。微臣瞻天仰圣,不胜屏營之至……’嗯,寫得好,庄有恭不能辦!”他搖著頭,不胜感慨,錢度知道他噎起酸來沒完,趁縫儿笑道:“你要得人三百,也得嘔心瀝血——”一眼瞧見偏殿侍衛太監匆忙走下丹墀站班列隊,知道已經宴畢,忙道:“皇上下來了!”庄有恭忙轉過臉瞧,果見傅恒已經出殿,接著是尤明堂、劉統勳、紀昀魚貫而出,站在傅恒下首。接著便見四個戴著東珠王冠的王爺,躬著腰倒退出來。錢度笑道:“剛剛吃過酒,這么著往台階下退,一不小心摔個仰八叉可怎么好?”
  “你以為這宴會也能吃飽喝足?”鄂善抿了抿嘴唇,算是“笑”,說道,“這是吃恩典,吃体面尊榮的。回去重新再吃——”話未說完,便停住了。原來科爾沁王陪著乾隆出來。四個王爺忙又跪下辭謝,拱手過頂懇請乾隆回步。乾隆笑容可掬,說道:“這几日你們也勞乏了,但你們既有心去北京朝拜老佛爺,朕不能阻止你們。老佛爺愛熱鬧,你們帶來的歌手給她老人家拉馬頭琴,跳舞,她老人家准歡喜得不得了,禮物倒不必太破費。老尤陪你們回去,你們想送子弟到京讀書,也允了,一并由尤明堂替你們安排。可惜這里的那達幕盛會,你們這次不能觀賞,以待來年吧!”諸王听通譯官譯了,又复叩頭,說了一堆蒙古語。這才小心翼翼退下。科爾沁王爺也辭了出去。乾隆目送他們出去,也不回偏殿,折轉身便向煙波致爽齋走來。候在殿門口的十几個臣子立刻伏身跪了下來。只听乾隆腳步橐橐過去,一時又听紀昀出來傳旨:“熱河都統,喀喇沁左旗、右旗都統,張家口大營將軍、副將進殿。其余鄂善、庄有恭、錢度三人隨我來。”錢度這才知道方才那一群人都是武將,暗道:怪不得我都不認識。他移動腳步隨著紀昀到了專門候見的正殿西配間。
  紀昀讓他們坐在杌子上,自己卻坐了下首,笑道:“這里不比外頭,沒有茶點招待,只好委屈老兄們了。各位可以在這里談談差使,等會皇上見了,只說部里不能辦的事。如果時辰不夠,橫豎還要寫謝恩折子,附一張片子就成。”
  三個人對望一眼,他們中間官最大的是鄂善。鄂善是鄂爾泰的從侄,和勒敏差不多,有了恩蔭,已經做了知府,又是考出來的進士,現在署理總河,比著巡撫還略高一點。如今他要給這個新進軍机的章京匯報差使,有點于心不甘,因問道:“六爺和延清呢?他們不听听么?”
  “他們有別的要緊事。”紀昀何等聰明的人,頓時已經明白,只滿不在乎地一笑,說道,“六爺要布置秋獵一干細務。統勳大人給皇上說今年秋決的事,皇上就叫兄弟听听。”鄂善點點頭,沉吟著說道:“磚河這邊是我的專差,說是署理河督衙門,河督衙門不在北京,今天我去了一次,安徽到山東的接口處運河,淤泥已經泛上來。有一百多里,船吃水不能過万斤。過了万斤就得雇纖夫拉,一個纖夫每天按兩錢工銀,枯水季節要加十几万銀子工錢。北京米价上漲就為這個原故。清江口黃河、運河交匯處泥沙也在逐年加增,年年要用人力去排。原來靳輔、陳潢村夾堤里頭有几十万頃涸田,逐年賣一些還能補貼,現在只剩下一百多万畝。按每畝官价五兩銀子發賣,只能賣七百多万銀子。后年之后便無地可賣,還要加增二百四十万歲銀才能支撐,早點提說這事,免得朝廷到時沒有准備。”他胸有成竹,詳述各處漕運堵塞情形,說了足有半頓飯時辰,又道,“現在有翁、錢、潘三堂青幫保護糧船,道儿上不愁匪賊饑民劫奪,但押運錢不由軍費開銷。各地青幫還養活著一批閒漢、碼頭工頭,費用也是不小數目。各項一加,每年沒有五百万銀子是斷乎不能維持。現在是四百五十万,還短著五十万,沒有旨意,戶部是不會給了河工上的。”
  紀昀默不作聲听完,轉臉看庄有恭,問“磚河工程第五倫和你都參与了的。去年八月,你又到淮安、揚州賑災,查看河工,江蘇、山東交界處淤塞,到底是怎么回事?軍机處已經兩次行文,怎么竟不見動靜?”庄有恭一笑,說道:“不但漕運,就是驛道,各省交界處路段也是最差。因為這些處段都是中央管,并沒有修河銀子撥到省里,又在交界處,難以分段,又能推諉,所以不能統籌。”頓了一下又說自己的事,“已經收到軍机處的諭旨,我解去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差,原在翰林院,還存著一批圖書,有些宋版的秘籍,极為珍貴,有的還是北宋的孤本。我怕我到江南去主持南闈,這干子翰林們盜書,都封存了起來。但封起也不是事儿,一啟封就又沒人管。繳出去,又不知該交給誰,我的差使沒有多少要說,不收學生錢,公正取士,自然就是好考官。還要請皇上面訓。”他說完,錢度探探身子,清了清嗓說道:“銅政司——”紀昀笑著擺手止住了他,說道:“你們不是一回事。他兩個談完先去,你、我再談——鄂公方才說的,兄弟要關照一聲。戶部每年實撥四百五十万不假,但海關上有直撥過去的,還有賣涸田的銀子,實在到底是多少,到皇上跟前要把好分寸。据兄弟所知,河工每年耗銀不止七百五十万,銀子去向要報清。您再要五十万,也不掏兄弟腰包,但現有銀子皇上已經覺得冒濫了,再多要,得有依据。還有涸田的事,我這几日從駕,太忙,沒來得及知會。五兩,其實是白送了人,胥吏一倒手就是二十倍的利。再倒几次手,最后要賣到一百七十兩,好田要賣到七百兩。五兩是靳輔、陳潢時的定价。這不是你任上的弊,你要出來為這弊政說話,肯定惹皇上動怒。這實在犯不著。兄弟不能不說到。還有黃、漕淤塞的事,都要權衡好。下頭賺了銀子騙你,你不知情,說給皇上,豈不代人受過?”
  “多承紀公關照了。”鄂善听紀昀這席話是一片好意,他再做岸,也不能不感動了,遂起身一揖,說道:“我在磚河上治理京畿的几條河,雖說繁雜無比,究竟是個小局面。不知道黃、淮、漕上這么多的利弊,實在是愚昧。”“誰敢說鄂公愚昧!”紀昀笑道,“京師京郊這几條河最難治,從前明起,弄了二百多年了,因為上流情勢變幻太大,雨季洪水大得嚇人,沖房破堤,到了旱季又變得小溪似的。還有北京城積水,泄洪,排污都要統籌。你和第五倫兄能几年內治好,皇上是十分賞識的!”說著,出門看了看,見那群將軍們已經出殿,垂手下階,又見傅恒招手,便回身道:“請鄂、庄二公這會子就過去。”因天色已經暗下來,紀昀又命小太監掌上燈來,和錢度接著談。
  錢度和紀昀是老相識。沒有進北闈時,常在一道會文吃酒。當了官一個出外任,一個留京,睽隔日久,今日又會在一處。錢度在燈下打量紀昀,只見他气度恢宏舉止安詳,錢度不禁笑道:“前陣在筵席上對詩,后又給主子娘娘治病,占盡了風流,起先以為只是小意思,今日窺見大道,竟有滿腹的治國經綸。看你的城府,也是愈來愈深,我輩已經攀附不及,不是一個台面上人了。”紀昀听了一笑。他已經接到尹繼善的信,知道錢度在南京泡妓院的事。很想規勸几句,但錢度在云南銅礦整頓有方,乾隆銅錢流通量驟增几倍,由此東南各省商產大盛,是朝野皆知的治事能吏了,就不再口孽,遂笑道:“我哪有什么風流?你才占盡風流哩!銅政上的事,你不必說,前頭都有折子。這就要調你戶部任侍郎。方才治河的事讓你听,也有讓你知聞的意思。听听有益。”錢度不禁一怔,說道:“是戶部?我怎么听成刑部了?”
  “原也有去刑部的話,票擬好,皇上想了几天,又變了主意,說戶部差使繁瑣,還是要錢度這樣的干練人。”紀昀說道,“戶部一滿一漢兩個尚書。丁建勳病了半年,已經歿了,那個圖思德是圖里琛的族弟,武將出身,操不來心。你雖是侍郎,其實一多半部務壓在你身上。這也是得到皇上格外垂青的恩典。老衡你可要心里明白。”
  錢度雙掌一合,一個“好”字已到口邊,忽然覺得輕浮,就勢一拱,說道:“錢度原是微末之員,仰邀圣恩,不次超遷到方面司官,已經是過望。原說去刑部,心里是有些忐忑,恐怕不能胜任,負了皇上一片諄諄寄托之望。想不到皇上反复權衡,仍叫到戶部當差。錢度何幸,受主子如此知遇之恩!不敢以熟手自許,唯勤慎恭肅、栗栗戰兢、努力從事。這層心境如果皇上召見時不及表達,務請曉嵐公代為轉奏。”紀昀初見他興奮得目光一閃,听是這番話,反覺比鄂善、庄有恭來得貼切,笑道:“這個何消吩咐?”又出門看看,道:“大約也差不多了,我們丹墀上候著去。”
  于是二人一同走出偏殿,沿滴水檐徑直向東直趨大殿門口,在隔扇大玻璃門前鵠立等候。果听里邊乾隆在說話,似乎接見已到尾聲:“回去各自辦好差使。庄有恭朕沒有多的吩咐,南闈之后就留任南京學政,隨后還有恩旨。朕倒不慮你操行不純,怕的是你專門挑選潦倒書生,心有偏向就不能公正取士。鄂善,本來有很多話要囑你,但你自己都說了,朕心里很歡喜。從來官清似水,吏滑如油,不小心是不成的。你去看看《夢溪筆談》。包公那么聰察嚴肅的人,吏員們照樣蒙蔽他。可不警惕么?此輩小人,無官之職,有官之權。從來站衙之利,過于坐衙,這是要格外小心的。真正要整頓河務,要學著點錢度——你們不是朋友嗎?學著點。讀一讀王漁洋寫的《況鍾傳》,你也會有心得,朕敢說錢度他就讀過。朕也給你殺人權,但殺人還是要小心。朕和劉統勳裁奪秋決,一個一個犯人都是反复甄別。殺一個人,或為人父、人母、人夫、人婦、人子、人女,看似無關,其實一牽連就是一家、一族甚或几族,豈可不慎么?河務積弊太多。康熙年間每年花二百五十万兩能辦的事,現在花近八百万,怎么就辦不下來?所以你初去,還是手狠些,待到見好,轉為安撫,明白么?”接著便听到他二人哽咽聲、謝恩聲、叩頭聲。紀昀報名帶錢度進殿,叩拜。乾隆沒叫起。良久才听乾隆說道:“朕突然心動,這三卷里恐怕是有冤枉的。統勳,這几卷留下,朕再仔細看看,都免勾了,到明年再說。其余的,發文到刑部秋決照允執行。”二人這才知道劉統勳也留在殿里。便听劉統勳粗重渾濁的聲音說道:
  “這三卷,奴才這會子也把不定了。但這樣一來,今年才勾決二百十一名人犯,比之往年,似乎降得太多了點,奴才有點疑思不定。”
  只听乾隆爽朗一笑,說道:“殺人少了還是好事。貞觀年間,最盛時天下勾決只有二十九人。朕可沒听說魏征、房玄齡他們‘疑思’。不要疑惑,這是治世之祥兆。你著實累了。回去吧,傅恒,叫兩個太監攙著他出去!”這才轉臉對紀、錢二人道:“你們起來。”二人忙行禮起來。錢度在燈下看了看乾隆臉色,說道:“法駕進城時奴才曾瞻仰過御容,比那天似乎又略清減了些,眼角有點發暗,敢怕是勞乏過度了……奴才遠离主子在云南銅礦,雖時有恩詔奏議往返,終歸不能如在京時,隨時即能覲見,又事事無處請示,常恐自己魯莽浮躁誤了主子的事。每當月夜,常在孤岭下獨對白燭,思主、戀主黯然淚下。今日回到主子跟前,心里這份歡喜真難以名狀。”說罷便拭淚。
  “怎么都這樣儿女情長?”乾隆笑道:“你們在外辦差,朕也時時挂念著。這次本不預備調你來京的,因為你資歷尚淺,驟登卿二地位,恐怕有招物議。恰好刑部侍郎出缺,接著戶部也出缺,于你是個升遷机會。再說,銅政是整理好了,但你雷厲風行殺人太多,在那里積怨也甚多,不是久處之地。所以還是調回來,別人報仇就更不容易了,是吧?”
  錢度沒有想到,乾隆調動自己這么個微未小員也是左右審慮、前后瞻顧,設身處地心疼愛護,胸中一陣熱烘烘的,眼泡里已汪滿了淚。強忍著,淚水在眼眶中滴溜溜轉,最后還是忍不住破閘似的涌淌出來。乾隆不禁失笑,說道:“今儿是什么日子?怎么見一個哭一個?”“奴才是感激慚愧。”錢度拭淚說:“主子如此高厚之恩,不知該如何報答!但我錢度實有愧對主子的地方,行為不檢有辱官緘,所以愈思愈是慚恨不已,無地自容。”因將自己在南京秦淮河及玄武湖畔的艷情揀著能出口的說了出來。
  “這件事已經有密折奏上來了。”乾隆听了不禁動容,歎息一聲說道:“你能這樣坦誠,很出朕的意外。你以此心事君,朕斷無不包容之理。貪色,性也,圣人不能免。所以讀《子見南子》章,朕亦以為孔子有色近芳澤的心。自古坐怀不亂的就一個柳下惠,凡人哪能作到?你既說了,朕就不再追究這种事了。大約你還欠了人家的風流債?不然為什么去找人打饑荒?你的這個債朕不能替你還。去和傅老六說,讓朋友們幫你為好。”說著,傅恒從殿外進來,听見這話,笑道:“有主子這話,我幫你,不過下不為例。皇上昨日說起,我還笑得不得了,錢度長得這么丑,還犯這個病儿?不過,從銅政司下來,沒錢嫖女人,可見錢度在任上不愛錢。這是正反兩說的事儿。戶部是個管錢柜子的,去了精心辦差。不然,頭一個彈劾你的必定是我。把你交給劉延清,再教你嘗嘗過堂滋味!”說得眾人都笑,饒劉統勳鐵面冷心,也不禁莞爾。當下乾隆又諄諄囑咐許多,錢度又害臊又感愧,隨著三人跪辭出來,已是風搖樹影、白月映牆的夜分時候了。乾隆整整坐了一天,盡自身子骨儿強壯,也覺四肢酸軟。他不叫乘輿,徐步出殿,沿著去延熏山館的花間小路款款而行,眾侍衛忙遙遙尾隨。只頭等侍衛索倫緊跟著寸步不离。
  此時正是八月半,塞外天高气寒,蕭瑟金風扑怀。一輪淡青色的月亮,將滿園草樹涂了一層水銀。藥圃里种的沙參、桔梗、山丹、百合等等,還有柏林邊一層層黃燦燦的野菊,放著清冽的香气,在涼得浸入脾骨的夜風中飄蕩。從熱河吹過來的霰霧,裊裊如縷,濕气在草上凝成露水,將乾隆的鹿皮靴都潤得軟如涼綿。這樣的夜晚獨自步月,最容易惹人遐思。乾隆想著訥親,現在成都調動整訓行伍,今秋、今冬恐怕難以進兵了。阿壩草地秋天的蚊虫和虐疾太猖狂了,不知南京解的軍餉,現在是不是已經到了軍前?“尹繼善能辦事,不會有失漏!”乾隆几乎脫口而出,看了看月亮,又自失地一笑。但他很快就斂了笑容,又想起吏治,陝西布政使上官清离任調湖廣、上万百姓到驛道上鏟他的馬蹄印跡,已成了轟動天下的新聞。拿問到部,連劉統勳也查不出他的貪污實跡——這個鬼是怎么搗法?乾隆搜羅著自己知道的官場魍魎慣伎,仍是百思不得其解。沒有證据不能殺人,只好叫他奪職回鄉永不敘用。但天下不到一百名方面大員,已經殺掉兩個,又冒出個上官清,到底有多少像他這樣的人?乾隆越來越吃不准了。官不清民必亂,官逼則民反,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懂的道理,但一不留神,還是要出大事。他苦笑一下,又想起在山東親眼目睹饑民騷動的情形,當時在場還不怕,后來竟是愈想愈覺恐怖,几次被噩夢惊醒。想著、想著,又想到了易瑛。那么年輕標致的女郎,為什么自己會疑她是“一枝花”?既疑到是她,又為什么放她逃出山東?他又想到在城門外驛道口,和易瑛默默對望的那一剎那:“真是無聲胜有聲,朕和她有什么情愫呢?當時一聲令下,就可擒她到北京……想她此時,也必記得朕……”接著,腦海里又冒出個棠儿,又想到被皇后逐出暢春園的嫣紅姐妹,現在不知怎樣……忽而又念到王汀芷,隨丈夫到了瓜州渡,這也是自己于心有愧的事……
  “皇上仔細,前頭是水洼!”
  索倫突然一把扳住乾隆膀臂叫道。乾隆一惊,才從遐想中惊醒過來,果見前面是一帶彎彎的水洼。看樣子是從熱河溫泉那邊引過來造的池子,蔚蔚蘊蘊、熱騰騰地冒著熱气,彌漫在池面上,几叢蘆葦在清冷的月色下來回晃動。乾隆不禁一笑,說道:“朕想事情走神儿了。從這里跌下去,索倫,明儿你就不得了。這是個池子了,倒滿有點詩意的,遂吟哦道:
  風移蒹蔚影,水涌清波漣。
  月華映紫霧,疑是瑤池煙。
  索倫忙笑道:“主子這詩念得真好听!真好听!奴才听了真高興!”他是老侍衛索倫拉希的儿子,一向在烏里亞蘇台當差。打仗從來不避矢石,奉承人卻是門外漢。乾隆听了,心里暗笑,說道:“既是好,明儿你背給紀昀听,別說是朕吟的,听他怎么說。”還要往下說,忽然听見遠處一片人聲嘈嚷,像是太監們在亂叫,炸了夜似的,還伴著幢幢人影,仿佛在追赶什么。
  “有刺客!”
  索倫全身一震,也不及細思,一把拽住乾隆繞到水洼東側草坪上開闊處。后邊的侍衛們忽地擁上來,將乾隆團團護住。索倫指著一片黝黑的灌木林,喝道:“就在那里邊,拿!”几個侍衛答應一聲,餓虎般扑了進去!
  乾隆起先也是一惊,見周圍沒甚异樣,不禁笑道:“失惊打怪的,這叫做什么?這里頭還會有了刺一一”沒說完,他便打住了,因為侍衛喀巴儿在灌林中大叫一聲,“在這里!擒住了——呸!這小兔崽子還敢咬人?”說著又惊叫一聲:“你他媽的,咬老子的蛋!踢死你!”竟似他一個人還料理不開,又擁上去三四個,在灌木叢中廝打了一陣,才把那賊降住了。四馬攢蹄地拖出來摜到乾隆面前。喀巴儿揩著汗道:“主子,這小龜孫滑溜得緊。我們四個,還差點叫他鑽草叢儿逃了!”乾隆在月光下仔細審量,這才看清是個小蒙古,年紀只在十五六間,穿一身翻毛皮袍,破爛流丟的髒污不堪,臉上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頭發粘得像氈套,亂蓬蓬的沾滿了泥污、草節儿。乾隆見他瞪著眼看自己,便用蒙語問道:“你是蒙古人?哪個旗的?”
  “叫什么名字,能說說嗎?”
  “你怀里鼓鼓囊囊,抱的是什么?”
  乾隆臉一沉,命道:“搜他!”
  “扎!”
  喀巴儿一聲答應,上前“嗤”地撕開他的蒙古袍,從他怀里拽了出一個明黃包袱,就地攤開。乾隆張眼一看,一色都是吃的,牛肉干、祚肉、羊脯子、鹿筋……還有一堆揉得稀碎的點心渣。乾隆不禁失笑:“你偷這些東西干什么?‘餓了么?到街上討飯也不丟人,干這一行,多吃虧呀?”那小蒙古仍是一聲不吭。喀巴儿不禁失望,說道:“啥,是他媽的啞巴!”小蒙古卻不懂,只躺在地下看著月亮發呆。
  “我來猜猜看。”乾隆用蒙語輕聲說道:“你是個奴隸,因為偷了主人的東西被赶出來,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你,說你是賊——蒙古人是從不作賊的——”“我不是賊!”小蒙古不等乾隆說完突然大叫一聲,翻身要起,卻被侍衛們死死按定,听他嘰哩哇啦,似乎反駁乾隆。喀巴儿怒道:“你個沒調教的野娃子,好好看看,這是比你們王爺還尊貴的博格達汗!不懂得好生回話?老子揍死你!”小蒙古只听懂了“博格達汗”四個字,仰著臉嗚地一聲號陶大哭,噎得胸脯一起一伏地發哽。
  “把他放開。”乾隆命道。說著,竟親自俯身拉起發怔的小蒙古。他是個滿臉稚气的孩子,身材中等,壯得像一頭小熊,一身崢气,光著腳丫子和乾隆對看。乾隆見喀巴儿拿著一柄小刀,料是小蒙古的,要過來,遞給小蒙古,又命一個小侍衛:“把你的靴子脫下來給他!”那小蒙古也不吭聲,接刀子就佩,接靴子就穿。乾隆一歎,對侍衛們道:“他确是個蒙古奴隸,叫巴特爾,在喀喇沁左旗給旗主放羊,他的祖父也是個騎營將軍,比武時摔死了老科爾沁王的外甥,被貶為平民,又不幸弄翻了旗主貢王爺的祭酒,便淪為奴隸。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他祖母現在病重,躺在蒙古包里。臨終想吃一頓飽飯,小巴特儿是不得已鋌而走險……朕以孝治天下,舉大節不計小過。”說完命道:“放了他。帶他到王仁那里去,要些點心果子,各色肉食,盡著他帶!——給他換身衣服!”又用蒙語對巴特爾說了一遍:“好好照料你的祖母,我跟你們王爺說情,革掉你的奴籍。有這么強壯的体魄,將來出來給朕賣命——朕身邊有許多蒙古好漢呢!”
  小巴特爾眨巴著眼听他的話,忽然扑身俯伏在地,一陣顫栗似的啜泣,喑啞著嗓子不知說了几句什么話,起身跟著一個侍衛去了。索倫道:“這小鬼頭好不懂禮,連頭也不曉得磕!”乾隆道:“他還小,不習禮儀。禮,有貌有心,朕更重他的心——他說,往后不論在千里万里,走到哪里放牧,只要用他,一個招呼他就來!”几個侍衛听是這話,也都沉默不再作聲。
  那達幕是草原上最盛大的集會,往年都在紅城(烏蘭浩特)舉辦。乾隆今年有雅興与會,是科爾沁大草原從來未有的事,科爾沁王特地下令將會場從喀喇沁的王爺府向西移八十里,設在木蘭(圍場縣)相鄰的猴頭溝近側。這里向西是千里圍場,北望是平坦無垠的大草原,南顧則是一亙燕山余脈,驛道繞山婉蜒,舍路嘎河、利嘎河橫流其間,景致既美,交通亦复便利,歷年是王府行獵的禁苑。草原上王爺的命令就是圣旨,快馬傳報,各旗各營各道各部牧民便從四面八方云集而來。因承德到木蘭再折向猴頭溝有四百里地。乾隆和所有扈從、大臣、侍衛都騎的快馬,一天赶到木蘭,歇息一夜。半日赶到猴頭溝時,才是辰時正牌時分。科爾沁王早已先期到達,和東蒙古的察哈爾王、漠北蒙古的溫都爾汗、札賚特王、土默特王、巴林王、喀喇沁王一直迎了三十里,一切請筵,獻酒都在大拜台的牛皮帳幕中舉辦,种种盛情繁儀也不及細述。
  第二天便是那達幕大會的日子,乾隆一夜好睡,醒來時天已大亮,一骨碌翻身起來,對值夜太監王禮皺眉說道:“你們辦差越來越不經心了!天這早晚了還不叫起?”王禮忙道:“這地方天明得早,奴才還疑惑是表出了毛病儿,對了對大家都一樣。還有一刻才到寅初呢!”便替乾隆更衣,替乾隆穿上一件醬色江綢夾袍,外頭套了件石青緙絲棉金龍褂,小心翼翼套了瑞罩披肩,束上一條金帶,又挂一串松石朝珠,然后又將一頂天鵝絨台冠輕輕替他戴上。乾隆因見他臉上有几塊腫包,笑道:“你自己照鏡子瞧瞧,是個什么德性樣儿?”王禮嬉笑道:“這地方儿什么都好,蚊子、小咬儿再厲害!昨晚太監沒一個睡的,都在捉蚊子——紀大人左腮上也叮起個紅包儿呢!”正說著傅恒和紀昀已經從外頭進來,乾隆吩咐兔禮,笑道:“看來蚊子也識相啊,紀昀不是相,所以叮他一口!”紀昀笑道:“只要它尊君,也算守禮。”傅恒道:“奴才帶的有熏香,還是岳鐘麒送的。來時還嫌累贅,不想還派上了用場。”頓了一下,又道:“几個王爺天不明就來候駕了,請皇上用早點,也就該去看大會了。乾隆點頭無話。一時用完早點,又喝一杯山葡萄酒,乾隆對鏡照了照,滿意地捋了捋寸許長的胡子,說道:“走吧!”傅桓忙搶一步跨出帳外,高聲道:
  “万歲爺起駕了!”
  立時,帳外鼓樂大作,鼓樂聲中響著悠長的號聲,一聲接一聲愈來愈遠地傳呼:“乾隆万歲圣駕已到,草原上的雄鷹們,迎接我們的博格達汗!”
  樂聲中乾隆徐步出來,見帳外一箭之外已站滿了一排蒙古武士,足有上千的人肅穆森立,他似乎多少有點意外,怔了一下,又見几位王爺都跪在列隊的武士前面,向著這邊遙叩,便擺了擺手。索倫將一匹玉鞍金鐙的青驄馬牽過來,王禮便忙跪下。乾隆踩著王禮的背款款上騎,吩咐紀昀,“去傳旨,准備得好,朕很高興。”
  “是!”紀昀忙應一聲,一溜快步夾小跑過去傳旨。便听三聲大炮崩天裂地響過,八十面龍頭纛旗由三百二十名赤膊的蒙古武士肘起來,插上纛車。每輛纛車各由八匹駿馬拉著,真個風鼓旗展,獵獵壯威——徐徐向西會場而行。科爾沁王隨侍左側、傅恒和紀昀在右后側,六位內外蒙古王緊緊尾隨,旌旗蔽日、怒馬如龍,逶迄而行。那達幕會場也只里許遠近,須臾即到,上万名遠近赶來的牧民繞場圍成一個闊大無比的空場,早已是等得望眼欲穿,遙遙望見龍旗,都齊伏在地,嵩聲高呼:
  “乾隆皇帝万歲万万歲!”
  也許是那杯葡萄酒的作用,乾隆興奮得滿面通紅,雙手張開向下輕輕按著節拍,口中道:“你們是草原上的英雄!朕向你們致意!”那歡呼聲越發山呼海嘯一般。大太監王仁見傅恒給自己遞眼色,精神一抖,“啪啪啪”連甩三聲靜鞭,那牧民們事先早已得過關照,立時便靜得鴉雀無聲。乾隆見月台已到,又款款踩著王禮的背下來,看了看月台上依次排著的各色遮陽華蓋,對科爾沁王笑道:“難為你想得周到,有什么玩藝儿,都使出來朕看。”
  “有賽馬、套馬、射箭、摔跤、斗獸、跳舞、唱歌……”科爾沁王不無自豪地如數家珍,“不過先請皇上安坐。我們要先祭一祭纛旗。”
  “哦,祭旗。宰牛,還是殺羊?”
  “宰殺牛羊是草原家常事。那達幕開會祭纛,要殺一個有罪奴隸來祭。”
  他說得很輕松,乾隆心里卻打了一個震顫。他還從沒有臨過法場,看著一個犯人順順從從被牽出來,由劊子手跟著。但既是草原古制,又是“有罪”的奴隸,也不好說什么。只隨著科爾沁王引導,居月台中,在明黃華蓋下坐了。果然見場西北角緩緩駛進一輛牛車,上面五花大綁著一個人,旁邊几個剽悍勇猛的蒙古武士提著寒光閃閃的劈刀,威風凜凜進場,走近居中的大纛。喀巴儿卻是十分眼尖,悄悄趨向乾隆御座,小聲道:
  “主子,殺的是巴特爾!”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