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雨果將軍曾對他的兩個儿子說過,如果他們從事一种比文學更穩定的職業,他預備給他們每人一筆生活津貼。維克多不受,因此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他的全部財產是八百法郎稿費。帶著這一點微薄的家當,他就闖進了陌生的世界。 他的對外生活,在開始的時期,是曾名噪一時的;他到處受人邀請。我手頭上有許多信件,其中一封是塞納知府夏勃洛爾伯爵和太太的。他們邀請文藝競賽會會員維克多·雨果先生,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星期六下午五點半鐘去赴宴。但是,當他回到家里的時候,不見有母親在,感覺自己孤零可怜。他不能如此生活下去,跑到富歇先生家,向富歇先生求他的女儿。 他自己是一無所有的,除了滿腔勇气,和對方對他的愛。富歇先生和宣歇太太愛自己的女儿,也同情這位需要依靠自己力量打開前途的青年,允許了他的婚事,允許他們在維克多的生活有了相當保障的時期舉行婚禮。 得了這一允許之后,維克多用新的熱情投入工作。論文、短歌、小說、戲劇,樣樣都做,樣樣都試。兩年之中,他過著喘息不定、异常活躍的生活,心中充滿了幻想、期望和焦慮。他已經得了女方家長的同意。但是,還沒有得到他自己父親的同意。他父親能同意么?他把這事暫時擱起,等到必要的時候,再去請求。從下面的一些片斷的書信可以看出,他在這兩年內,做了什么工作,抱的是什么心情。 “……還沒有絕望,一次小小的失敗不能打消真的勇气。不應忽視前途的缺少把握,甚至潛伏著的危險;但是,勇敢的母親曾教導人,人是能左右事態的。有許多人踏在堅實的地上,而還兩腿發抖;如果自己的良心是平靜的,目的是正當的,即便走在搖撼不定的地上,也應該是步伐堅定的。” “我現在做的是純文藝作品,這些作品已經給了我道義上的自由,以后還要給我社會性的獨立。文學當作私人欣賞,是順境中的樂事,逆境中的安慰。此刻,它叫我脫离小城市小世界的煩扰,退居靜處,可以安心适意地追尋我心愛的思緒。我覺得現在我就和充滿我整個生命的兩個人一起生活著似的,雖然一個离我很遠,一個已不在人世。我的物質生活太空虛,太孤單,我必須創造另一种理想的生活,用我的親人來充實它。依靠文字,我可以達到目的。” 不幸,文學給他帶來的并不全是安慰。他的名聲已在給他招來猛烈的攻擊。他受不了惡意的謾罵,不象后來,由于多年的鍛煉,能抱一种冷淡的達觀。他經常不愉快的心情更使他敏感,擴大了這些小刺傷的重要性。 “……你決想不到有多少煩惱在圍攻著我。在日常家務的憂慮和不安之外,還要接受許多文藝敵人的仇視。我不明白是什么魔鬼把我投入了一种事業,在這里每走一步都會遇見一些隱藏的敵意和卑鄙的妨恨。這真叫人喪气。我真為文學抱屈。我每天早上醒來,就會發現一群敵人在向你進攻,而你對這些人是從來沒有得罪過的,甚至絕大部他是從來不有見過面的。這真是無聊已极。我本想讓你對這高貴的文藝工作發生巨大的敬意;無奈我不得不承認,在這里我們首先見到人性中各式各樣卑鄙的表現。這好比一片大泥淖,如果你沒有兩只翅膀把你提起來,你便會掉下去。而我呢,我沒有才藝給我做翅膀。但是,由于個性倔強,我把自己孤立了起來,有的時候,我見了這些傷害我的企圖,只想付之一笑。但是,我承認我自己修養不夠,更多的次數,大有怫然不悅之意。你或者會想,而且不無理由,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我對這類小事,應該置之不理。但是,我今天處在一种好動肝火的情況之下,它們特別使我煩躁,如果我處境順利,這類事是只應令人厭惡的,而現在卻使我十分惱怒;齷齪的蚊虻老繞著的我創口飛轉,使我痛苦。別談了,再談,就是太重視他們,他們根本不值得消耗我這許多筆墨。” 但是不久,他對這些便抱了比較堅定而高傲的態度。 “我回家,發現一件文藝上的違心事,是供我修養耐性的好材料。我今天對于善意相助的人感激不盡,對于惡意相害的人能置之不理了。今天世上不存在著几個不成才的角色。他們受了我的蔑視猶感不足,還在尋求我的惱恨;但是他們達不到目的。” 后來他經過思索, 漸漸養成一种無所不包的寬容思想, 他把這种思想表達在《為一切人祈禱》和他的全部戲劇作品里。 “……你決想不到我用怎樣一种善決包容了所有的同類弟兄。我很早就在一個人對我所施的傷害里尋找他所以要傷害我的動机。于是,我一時的惱怒化作了深厚的同情。甚至有時我在一個不良的舉動里找出頗為可取的原則。因此,你不難明白,一個人受了損害,設法自慰,而且還能對人寬恕,也就無足希罕了。” 他解釋給未婚妻听在他看來詩是什么東西。 “……簡言之,詩,是德的表現。善良的靈魂和華美的詩才几乎是分不開的。詩是從靈魂里發出來的。它可以用善良的行為,也可用美麗的辭句表現出來。” 另外一封信說: “……一行一行葉韻的句子并不就是詩。詩存在思想里面,而思想出自靈魂。詩句只是著在健美的身上的漂亮的外衣。詩可能用散文表達,不過在韻句的裝飾下,更見其完美而已。啟發高尚的情感和行為的是靈魂里的詩,啟發高尚的文章的也一樣。行為卑鄙的詩人,是一個墮落的人,他比行為卑鄙而不會寫詩的人更為卑鄙,更為可惡。” 在他看一,愛的偉大不減于詩。 “在我們身上有一個超物質的存在,它把我們的肉本當作謫居的場所,肉体死后,它還永恒存在。這一本質更精洁、天性更純良的存在,就是我們的靈魂。一切熱情和好感發源于靈魂,只有靈魂理解神和天。靈魂超于肉体,而又和肉体合而為一。靈魂在世上將感到難堪的孤獨,倘使它在其他的靈魂中間,遇不見一個伙伴,在人間共當患難,在天上同享快樂。兩個靈魂經過長期的相互摸索,而相互認識,彼此了解,十分相得之后,一句話,認出彼此是相似相同之后,它們中間便產生一种象它們全身一樣執烈而純洁的團結,這團結從人世間開始,到了天上還不會終了。這團結便是愛情,真正的愛情。這樣的愛情,世人能理解的甚為稀少。這愛情便是宗教,它能把愛的對象神化。他用忠誠和熱情維持自己的生命;在它看來,最巨大的犧牲便是最甜蜜的幸福。” “……戀愛,在它超凡的真意義上主,有將一切情感超脫于卑污的塵世圈子;我們和一個天使結合起來,他不斷地把我們向天升舉起來。” 他的事業不很遂意,他所指望的諾言沒有實現,意想不到的障礙使他和以為可以達到的目的之間增加了距离,因此灰心喪气。他寫信給富歇先生: “……我的前途又陷入了空虛。沒有一樣東西有把握,沒有一樣東西能肯定。我倒愿意肯定一兩件,即使是不幸的事。這樣,我至少可以知道向那邊去,開步走了。而現在此刻卻要等待。我唯一的优點,我的積极性,我的活動精力弄癱瘓了;處境要求我忍耐,而這正是我所沒有或者永遠不會有的特性。……我所處的那种停滯狀態是不能持久的,要用一切辦法把它結束;我宁可投在江河里立刻沒頂,也不愿跌在池塘里慢慢淹死。” 富歇先生勸他安心: “……我了解你的心情。路易十四評論一個宁愿接受圣路易的勳章,而不要金錢的窮軍官,說:‘他不愿乏味。’我對于一個青年与其見到自己的前途由于環境關系而陷于癱瘓性的不定,宁可見到失敗,也抱同樣的看法。但是,你的事情,据我看來,并沒有惡化。我們應該等待。困難決不會長此超過我們的努力,在我們克服困難之前,暫把我們的急躁心情轉向沒有人能阻礙我們的領域——工作中去。文藝是廣闊和田地,你已經在田里播了种了,促使它們早日變成果實。至于果實的味儿是甜是苦,熟還是不熟,這沒有什么關系……” 在這些煩惱、阻礙、期待、疑慮之中,始終不移的一點是,為達到目的必須用正當而無愧乎良心的手段的堅定意志。他感到需要幸福,但是必須得之而無愧于心。 “……如果為促我幸福生活的早日實現,我沒有做任何違反我性格的事情,這就是對我优點的重要證明。一個青年由于他所抱的信仰,所怀的感情和愿望,一向是獨立自主的,但由于年齡和經濟地位不得不依賴旁人,這种境地是十分難堪的。對,如果我以過這次考驗,能保持考驗以前的純洁,那我相信可以有自尊的權利。我要排除許多憂慮煩惱,因為我必須不顧多方的煩扰而堅持工作。……” “……一切道路都是好的,只要在這些道路上我們身子挺直、腳步穩定地前進,不用匍伏,也不用低首。我對你說,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青云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諛奉迎的辦法換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該得志了。但是這不是我的道路。……一個青年不屑用這樣的辦法,還有辦法呢?除卻對于自己力量的信心和自尊感之外,別無他途。我們要高尚地,明爽地打開自己的出路,要走得盡可能快,而又不傷害或擠倒旁人,此外還要信賴上帝的正道。” 下面再錄几行。在這里,我們看出在維克多·雨果身上已經透露著一种意志,不愿盲目依從他儿童時代受之于人的思想和意見,而有他獨立的看法: “……我承認,我不大看得起成規思想,平庸的信念,和流俗的傳統;因為我想,一個謹慎的人在接受任何東西之前,必須先用理性,加以審查;如果他犯錯誤,可說不是由于他的過夫。”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