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中文版序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盧嘉錫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鮑林》一書的中文版,經過Simon&Schuster出版公司的授權,即將由复旦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一定會受到我國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歡迎。
  1934年我從廈門大學化學系畢業,1937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留學,主要從事同位素分离和同位素交換反應動力學的研究工作,1939年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我即申請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跟隨鮑林博士從事結构化學的研究工作,直到1945年反法西斯戰爭胜利后回國。
  當時,鮑林博士已是國際上著名的理論化學家。他出生于1901年,1925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化學博士學位,隨后到歐洲跟隨索末菲、玻恩、海森伯等物理大師從事量子力學的研究,并与當時物理學界頂尖人物玻爾、薛定諤、狄拉克等人有過廣泛的接触和交流。1927年回美國之后,從事化學鍵的本質的研究,這項工作使他單獨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早在1931年他就因這項研究工作,獲得首屆化學朗繆爾獎,同年成為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1933年他成為美國科學院建院(1866年)以來最年輕的院士。當時的加州理工學院已是國際上著名的結构化學學術中心,是廣大青年化學家向往的學術圣地,這也是我師從鮑林的主要原因。
  1939年秋,我從倫敦到加州帕薩迪納,進入新建的克萊林實驗室。當時,在鮑林的主持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主要分兩方面:一是在洛克菲勒基金的支持下,從事蛋白質的精細結构研究;二是開展為二戰服務的研究,我開始搞的課題是關于火箭助推劑和炸藥的研究。實驗室具体負責人是科里博士,但鮑林對許多重大學術問題都親自參与,當時,凡是海軍從德國和日本得到的炸藥,都拿到我們實驗室,進行光譜成分分析,同時研究新的火箭助推劑和炸藥。我也參加蛋白質的結构化學研究工作,當時鮑林特別感興趣的課題是碳原子的三維成鍵理論,這也是蛋白質精細結构的關鍵所在。
  鮑林博士早在俄勒岡農學院讀本科期間,就有“科學神童”的美稱,他博學多才,在化學、物理學、免疫學、醫學等領域都有杰出的貢獻。他又是一位洞察力极強的政治活動家,他同情弱小國家和貧民的遭遇,對美國國會的軍備競賽深惡痛絕,他曾同愛因斯坦、奧本海默、薛定諤、羅素等杰出科學家一道,發表制止核試驗的宣言,并組織相關的一系列活動。為此,美國有關當局曾扣留他的護照,凍結他的科研基金,剝奪他的科研權利。學術界中也有少數人對他的維生素C的理論研究冷嘲熱諷,但是,事實證明,他為世界和平和民族平等奔走呼號是正确的,因此,1962年他又單獨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迄今為止,兩次獨得諾貝爾獎的,還只有他一個人。
  鮑林對我國人民十分友好,1973年中美關系解凍不久,他便同夫人一道訪問中國,足跡遍及城市鄉村。中國農民送給他的工藝品,他一直珍藏著。1981年夏天,他帶著重病在身的夫人,又一次訪問中國。到達北京后,由于夫人健康惡化,不得不改變行程,提前回國,對此,他抱憾終身。
  讀者可以從這本傳記中,看到當代科學家的創造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鮑林的一生不愧為科學家的楷模。本書從多個側面,反映了鮑林的成長道路、治學經驗、學術成就,從中可以窺見20世紀社會、教育、科研的發展狀況,回顧兩次世界大戰給國際關系留下的陰影,促使我們對未來社會進行深入的思考。在這一意義上,這本傳記是行將逝去的20世紀的一面鏡子,它折射了本世紀的社會變遷。人類進步和高科技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以及科學家的杰出貢獻和崇高責任。鮑林的人格力量將給我們以無限的啟迪。
  本書中文版的出版,也算是我們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巨人的一种紀念。

                             1998年11月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