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五章 仕途几折



          政局動蕩民眾怨,裁軍聲勢難抵擋;
          天災人禍同臨降,索性赴任領事館。

  話說日本國內這次政局動蕩,頗有一番來歷背景。還是在1918年9月,寺內正毅在“米騷動”沖擊下被迫下台,接替他的是由政友會總裁原敬組織的新內閣。原敬主張實行政党政治,他的內閣因而是個較為正式的政党內閣。原敬本人亦与歷任首相不同,沒有華族爵位,故被稱為“平民宰相”。
  原敬上台后,為了緩和中小資產階級和普通國民的不滿,積极推行以“獎勵實業”、“改良教育”、“整頓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執政綱領,其內閣又因而被稱為“實業內閣”。1919年3月,原敬在第41屆議會上提出的修改選舉法案得到通過,改大選區制為小選區制,并降低選民納稅額(由納稅10日元降至3日元)的資格限制,使日本選民人數由150万增加到330万左右。1919年8月,原敬內閣將朝鮮等殖民地長官,由武官專任制改變為文武官員均可擔任制。1921年在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出席華盛頓會議期間,原敬破例地自兼“海軍大臣事務監理”,開文官管理軍部工作之先例。后來又利用民眾對藩閥、官僚、軍閥的不滿情緒,推行了一些旨在削弱這些人勢力的“改革”,以調解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因此,原敬被軍部的一些极端勢力視為眼中釘,在他們的鼓動策划下,1921年11月4日晚7時,原敬在東京火車站被一右翼青年刺殺。
  原敬被害事件,引起了全國民眾對軍部勢力的強烈憤慨,各地紛紛舉行游行示威和演講會,險些釀成一場大規模的騷亂。多虧天皇和元老決定仍由政友會成員高橋出任首相,并仍實行政党內閣,局勢才多少有些緩和。就是在國內的這种情勢下,載著岡村一行的“佐渡丸”從馬賽港出發,跨越地中海和印度洋,經過50多天的海浪顛簸,于1922年1月4日駛進了橫濱港。
  歸國后,岡村宁次被調任到駐扎在小倉的步兵第14聯隊,職務是少佐大隊長。
  小倉位于北九州,与本州、九州各地通向朝鮮、中國東北必經之路的門司相連接,對于研究中國問題,來往于兩國之間的人來說,此處無疑是個方便之地。所以,岡村來小倉后,除了作為大隊長要處理本職工作外,他得空儿就到門司找常去中國的人交談,念念不忘了解和收集中國的情況。
  這次到部隊任職,岡村把家屬也帶來了。理枝自打和他結婚后,岡村不是住“陸大”深造不得經常回家,就是在中國青島、北京等地一呆就是4年多,要么就是赴歐美考察游歷,所以嫁給他這11年,多半時間是獨守空房。這次是岡村一家難得的一次大團圓。
  不久,在國際裁軍呼聲和英美法等列強的壓力下,日本被迫一反不斷擴張軍備的做法,宣布為協調外交,准備“裁減軍備”。1922年8月開始的這次裁軍,日本根据華盛頓會議精神,須裁減主力艦14艘和7500名海軍官兵;陸軍也將裁減5.6万名官兵和1.3万匹軍馬。
  岡村宁次所在的步兵第14聯隊,屬于陸軍第12師團。根据軍部的安排,整個師團將要有2054名官兵被裁減。到底誰被精簡,大家心里都沒有底。但岡村知道他有陸軍各級軍校畢業的學歷,又參過戰、到過中國、考察游歷過歐美,平日上下級關系又處理得好,像他這樣的“人才”是不會被裁減掉的。果然,正當聯隊其他軍官為精簡而惶惶不可終日,有的甚至已接到退役命令,打點行裝准備离營時,大正12年(1923年)3月8日,岡村反而接到了重返參謀本部任職的調令。
  岡村有一套籠絡人的手腕,也理解那些本來立志“為國捐軀”,此刻又將要离營的退役軍官的心情。所以,他親自到聯隊所有軍官家去告別,對共事期間的合作与關照表示謝意,連這些人的家屬也不忘記打個招呼。臨別的最后一天晚上,他還自掏腰包在飯店里搞了一次告別宴會,邀請所有少尉以上軍官參加。由于岡村在人們眼里是個不擺架子、体恤下級的大隊長,所以不但所有軍官都應邀前來,連一些干會計、糧草軍械之類工作的軍佐人員也都來了。眾食客在杯光盅影中,祝賀岡村宁次少佐再次返東京總部机關任職。他也禁不住引發了詩興,隨即賦詩一首:

     鴻雁東去,
     帶著那筑柴(筑柴——駐防地九州的地名)
     梅花的幽香。

  岡村這次回參謀本部工作,被安排在第2部第6課的中國班。
  當時,日軍參謀本部的參謀總長是河合操大將,次長是武藤信義中將。本部下設5個部和11個課,具体机构為:總務部(主管庶務和動員工作),第1部(作戰),第2部(情報),第3部(交通、通訊),第4部(戰史)。第2部分若干課,如第5課負責歐美,任務是收集蘇俄、美國以及其他歐洲先進國家的軍事情報;岡村分在的第6課,下設中國班与兵力部署資料班,主要任務是聯絡當時中國各派軍閥并收集其情報,同時還收集對方兵力部署資料。
  与那些舉止瀟洒的外交官、彬彬有禮的駐歐美武官不同,這個課的人員要求具備作戰情報、現地諜報和實干應變的素質。該課在日軍內部被稱作“中國店”,其人員被視為“中國通”,是一個擅長于智謀權術的精干集体。
  第6課的課長是日下操大佐,中國班的編制為9人。其中,班長是佐藤三郎中佐,副班長是岡村宁次少佐。班員中有土肥原賢二少佐、板垣征四郎少佐、岩松義雄少佐、酒井隆大尉等。
  毫無疑問,這個編制僅為9人的集体,确實是夠“精干”的,它把一個個后來為中國人民所熟知、切齒的魔鬼,几乎都猥集進去了。
  岡村自打在北京當了4年多青木顧問的副官,卸任返國后,一直被調來調去。雖然他這中間從未放棄自己要在中國“干一番事業”的志向,也一直注意了解和琢磨有關中國的情況,但畢竟有職務崗位上的限制。這次他調到第6課的中國班,對華“業務”是他的本職,不會有越俎代包之嫌,可以一門心思放手去干。加之他又是班里的頭目,手下板垣、土肥原等入侵華的熱情和勁頭,哪個也不比他差,可謂兵強馬壯、地利人和,正是他一展身手的時候。誰知老天不信,上蒼賜給了日本一場關東大地震,上司又把這位放在哪儿都是塊料的岡村少佐調走,去處理突發事件,結果險些再次夭折了他的侵華“事業”。
  大正12年(1923年)9月1日,星期六。臨近中午時,岡村等人正在參謀本部開會。突然,大地隆隆作響,大樓劇烈搖晃。參謀本部的建筑非常堅固,沒有被震倒,可他們到外面一看,情狀十分凄慘。東京市內絕大部分民用住宅倒塌,震后隨即又發生了大火,火勢隨著狂風蔓延到整個市區,街上到處是人們的嘶喊聲。這次震級為7.9級的關東地區大地震,使東京45万戶人家的房屋變成瓦礫,9万多人被倒塌的建筑物砸死或在火災中喪生,其狀慘不忍睹。
  天災之外,還有人禍。大地震翌日,部分絕望的日本人開始遷怒于朝鮮僑民,他們認為震后大火是不甘亡國的朝鮮人所縱放,以便趁火打劫。于是,東京市民自行武裝,封鎖了各街道的交通,到處捕殺朝鮮人。世田谷附近的市民甚至還涌至該地炮兵旅團駐地,要求旅團長向市內朝鮮人聚居的街道開炮。一時間,大批無辜的朝鮮人陳尸于東京的大街小巷。
  9月3日,日本政府為抗震救災和維持秩序,下令成立關東戒嚴司令部,任命福田雅太郎大將為戒嚴司令官,阿部信少將為參謀長。8月份剛晉升為中佐的岡村宁次,也被從第6課中國班調來任該司令部宣傳情報部主任。他的任務是負責戒嚴期間的新聞檢查,并且向報界傳達軍方的意見。
  雖然岡村的家也被嚴重震損,但他頗能“公而忘私”,拼命地工作,其精神和高效率深得福田雅太郎的賞識,想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岡村聞知后,生怕自己回不去中國班,便赶緊托人找參謀次長武藤信義去說項。沒等“抗震救災”和戒嚴司令部的工作結束,就匆匆返回了中國班。
  回來后,岡村轉念一想,福田雅太郎身為大將,自己僅是一個小小的中佐,他要再動念頭調自己,軍令如山倒,自己是頂不過去的,莫如現在就找個机會到中國去,免得自己久有的凌云壯志夭折在他的手里。這時候,恰巧駐北京公使館副武官林彌三吉給部里寄來了工作匯報,從中得知上海領事館武官的工作很不得力,于是,他跑到第2部頭目那里頻頻活動,終于得到了參謀本部“上海駐在武官”的調令。
  到中國任職的目的,終于如愿以償。而且,這時關東大地震余塵未消,東京尚滿目瘡痍;相比之下,中國雖貧窮落后,但有著“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租界區卻繁華、舒适多了。想到這些,岡村宁次自然格外高興,勁頭十足地開始了赴任前的准備。
  他先將自己平常收集到的中國資料整理、裝點好,然后又分別拜訪了部里和課里的上司、同事,感謝他們平時的關照,并希望他們對自己今后的工作給予支持。繁忙之余,一個難題纏繞于他的心頭:是單身赴任呢?還是攜家屬一起去呢?
  按規定,他的級別可以攜家眷赴任。但妻子理枝才做過腹部手術不久,健康狀況一直不太好,長子忠正剛好小學畢業要升中學,老二武正也不愿离開祖母。可是,這一去不知几年,拋下妻儿又不放心,再說大地震后各方面還未恢复正常,生活物資供應緊張,國內中下級軍官家屬的日子也好不了多少。岡村宁次思前想后,最后還是決定帶全家一起去上海赴任。至于他全家到上海的第2年,11歲的次子武正便因染上猩紅熱而命歸西天,則是岡村始料未及而痛侮不已的。這是后話。
  1924年1月2日上午9時,岡村一家乘坐“長崎丸”离開了長崎。碼頭上,只有少年時的好友黑木親慶帶著3個女孩來送行,顯得很冷清。
  出航的汽笛鳴響了,“長崎丸”在播放的惜別樂曲聲中徐徐离岸。岡村和黑木彼此揮手告別,直到看不見為止。此時此景,使岡村心中不免有一种悲哀之情,他在這天的日記中寫道:“黑木不愧是自己忠實的朋友,正因為是海港上的別离,印象极深。”
  入夜,東海上波濤洶涌,“長崎丸”劇烈地搖晃。妻儿們早就因暈船而躺下睡了,岡村宁次卻怎么也睡不著,他扶著舷欄杆點燃一支香煙,凶悍的目光凝視著浩瀚大海的遠方深處,盤算著赴任后的工作。欲知他下一步情形如何,且看下章分說。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