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正當尼堪外蘭高唱凱旋歌得胜班師之時,半道上听說努爾哈赤率領一万五千精兵找他報仇來了。他自認為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雖然老窩圖倫城被努爾哈赤攻占了,父母妻子儿女全被努爾哈赤殺了,他也沒有勇气找努爾哈赤報仇,只得偷偷摸摸收拾金銀細軟,化裝成兵士,丟下一万五千多兵馬,來個腳底抹油——溜之乎也。 再說努爾哈赤本是建州衛老都督党昌安之孫、塔克世之子。塔克世共生五子,長子努爾哈赤就是大清國第一代皇帝,后來被清朝子孫稱為太祖高皇帝。次子舒爾哈齊,三子雅爾哈齊,這三個儿子是塔克世的大福晉喜塔拉氏生的;第四子巴雅齊,是二福晉納喇氏生的;第五子穆爾哈齊,由寵妾所生。那二福晉生得標致狐媚,深得塔克世的寵愛。大福晉体弱多病,生下三個儿子之后,便一病不起。在喜塔拉氏病得奄奄一息時,曾拉著塔克世的手說:“善待野豬皮,讓他有出息。”原來,喜塔拉氏生產努爾哈赤前夕,夢見一個披野豬皮的人告訴她說:“紅痞長腳心,必定坐龍廷。”醒來以后生下了努爾哈赤,因此得名。又見孩子右腳心上确實長了七個紅痞子,塔克世欣喜万分,覺得這孩子將來必有出息。以后又听人說:古書上就有“腳蹈北斗”的話,也是指腳心長紅痣子的人,于是更加看重努爾哈赤了。說來有些神奇,努爾哈赤從小就与眾不同。跟同年齡孩子相比,他的身材高大,体格健壯,長得鳳眼大耳,儀態庄重。他說話聲音宏亮,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迸射出智慧和頑強的气質。長到六七歲時,努爾哈赤跟別的孩子一樣,就開始習射了。他常常跟小伙伴們聚在一起,做射擊的游戲:每人出箭兩枝,樹為一簇,各人站在三十步遠的地方,依次射擊,誰射中了,誰就得箭,以此為樂。努爾哈赤每次都得箭最多,因為他射中的次數比別人多。畢竟生長在都督世家,努爾哈赤整日在使槍弄棒的人中間廝混,初步學到一些輕功武打,拳腳工夫也非一般孩子所能及。八歲開始,塔克世讓他在家塾里讀書,時間雖不長,已能認識不少漢字,對蒙古文、朝鮮文也略知一些。這些都使他在眾多孩子中間能夠鶴立雞群,成為小朋友們尊崇的偶像。可是后母的寡恩,加上父親慣听老婆話,自然是冷落了對努爾哈赤的關心。在生活的逼迫下,小小年紀的努爾哈赤常常爬山越岭,出沒在原始森林里,去采集松子、人參、木耳、蘑菇和獵取野禽等,然后再隨同管家將這些山貨送往撫順、寬甸。清河等市出售,作為家中生活費用的部分來源。這一切使努爾哈赤在艱苦的磨煉中較早的成熟起來,養成了勤奮、謹慎、机警、善于思考等优點,尤其是在撫順等馬市交易中,他接触到了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漢人、蒙古人。与這些商人長期交往,交際面日益廣泛,見識也日益增多,視野逐漸開闊。漢族人民的生活習俗、文化生活等,在努爾哈赤的心目中,逐漸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努爾哈赤小小年紀干著跟大人一樣的勞動,納喇氏仍不滿意,經常在塔克世面前說他的坏話,讓他終日得不到好气。家中沒有溫暖,就到外面尋樂趣。一天,他跟几個小朋友一塊閒嘮嗑,各人說將來打算干什么。有的說想當將軍,有的說想做買賣,還有的說想當教書先生。這時候不知道從哪儿走來一位白胡子老頭,听了孩子們的議論說:“不管干什么,都得精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完這白胡子老頭就問努爾哈赤:“你想干什么?”他瞅瞅天,又看看地,反問老頭:“你猜呢?”老頭看這小孩挺机靈,說:“你瞅瞅天地,莫非你想當管理天地的帝王?”“俺是想改天換地。”努爾哈赤一本正經地說過之后,老頭又說道:“看你人不大,口气倒不小。想改天換地你有什么本事個”“俺百步穿楊,百發百中。”“還有什么本事?”“俺干活能拿動二三百斤重的東西。”“還有什么本事?”“俺會使槍弄棒,打拳踢腳。”“好,就請你在這儿亮几手。”努爾哈赤就走下場子,打了兩路拳。“你這几招都平平常常,成不了什么大事。”努爾哈赤一听,馬上急了:“老爺爺,那就請你教教俺們吧!”“俺也不行,你想學真本事,就去找九鼎山八寶洞的七星長老。”努爾哈赤急忙走過去,拉著白胡子老頭的手問道:“老爺爺,那九鼎山在哪儿?”“那九鼎山俗名南山,离此地有一千余里,從這往正南方向走,能看到大海,就到了。”老頭儿說完,飄然而去,那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不由人不聯想到玉皇大帝駕前的太白金星老人。 話說那白胡老頭走了之后,努爾哈赤就急忙回家作准備。到了第二天,東方剛露出魚肚白,努爾哈赤就悄悄地騎上馬,帶了些干糧和銀兩,匆匆上路了。一路上,努爾哈赤可吃了苦啦。年僅十三歲的孩子,一人一騎,每天曉行夜住,餓吃干糧,渴飲泉水;在那荒山野岭,人跡罕至的地方,有蛇蝎蚊蠅的叮咬,還有狼熊虎豹的威脅。面對這些艱難險阻,若沒有頑強的意志,是經受不住考驗的。一天晚上,努爾哈赤投奔一家小店住下,店掌柜一看,來了個單身騎馬的客人,連忙說:“好啊,請到里面坐,想吃點什么?”努爾哈赤說道:“請先把馬拉去喂上料,俺走得又饑又渴,隨便吃點就行。”店掌柜喂上馬回來問:“還喝酒不?”努爾哈赤心里想:酒能解乏呀,就說“來一碗吧。”不一會工夫,店掌柜把下了蒙汗藥的酒給端上來了。努爾哈赤一看來了酒,咕咚咕咚几口,就喝下去半碗,上的菜也不管是成是淡,大口大口就吃。稀飯、大饃一上來,又狼吞虎咽起來。不一會儿,他就覺得天旋地轉,心里明白事情不好,但已經晚了,便扑通一聲倒在地上了。原來這是一家黑店,專等單身客人住店,以便暗中下毒手。店掌柜見人已死了,就把他身上的銀子全掏出來,弄來一領破席子,把他一卷,扛到河邊上,趁沒人注意,扔到河里去了。也是努爾哈赤命不該死,這工夫正碰上打魚的老兩口,到鎮上看完病往回走,見上游漂來一個蓆卷子,赶忙打撈上來,一看里面捲著一個年輕人,老頭一摸心口,忙說:“還活著呢。”又對老伴說:“咱買的藥里頭,有兩味能解毒,快拿來給他喝。”夫婦倆忙著給努爾哈赤灌藥,又幫他放在鐵鍋底上控空水,好歹算是救過來了,努爾哈赤醒過來以后,又哇哇地吐了好几口水,看見面前兩個老人,心里一發熱,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下來了,哽咽著說:“俺這是怎么啦?”老頭說:“你是被人害了,又被扔到大河里,讓我們救上來了。”這時候,努爾哈赤才回憶起來,自己在店里吃了蒙汗藥,赶忙翻身爬起,跪在老兩口跟前,說:“多虧大爺、大媽救我一條命,俺這輩子也忘不了你們的恩情。”那婦人忙拉起努爾哈赤問道:“你是哪里人?是來干什么的?”他便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說了一遍。老兩口听了,勸說道:“你的身体被折騰得這樣,走不了多少路的,先在俺們家休息一陣子,等身体恢复了再走吧。”努爾哈赤心里想:天下的好人還是多。就不再說什么,便隨他們一塊回家了。 且說搭救努爾哈赤的夫婦倆,本是山東大明府人氏。老頭名叫張一化,舉人出身,有功名的,原是大名府的一個文學博士,因得罪了知府大人,被迫出逃,途中獨生儿子病死了,便來到這老河口子靠打魚為生。今早他們到五十里外的鎮上去看病,順便買些藥回家;又因這河里經常有人下藥,張一化到底是有知識的人,多一個心眼,就買了一些解藥,正巧搭救努爾哈赤的一條命。再說努爾哈赤在張一化老人家里養息身体,發現屋里桌子上堆了許多書籍,又听老人談吐不俗,便知老人不是一般打魚人。每天茶余飯后,努爾哈赤跟老人拉起家常話,漸漸熟悉起來。身体稍一恢复,就主動幫助老人做事。張一化的三間草屋建在大山腳下,大河從屋門前流過,正是依山面水的好住宅。只是屋上的草有好几處已被風吹去,若不修葺,下雨會漏的。努爾哈赤見院里有現成的干草,便動手上房子去修理。那院子是用木棍釘起來的,有几處脫落了,風一吹東倒西歪,快要坍倒了。努爾哈赤砍來樹棍,重新釘牢。他見院里燒柴也不多了,就拿起砍刀,去山上樹林里砍樹枝,不一會工夫,一大捆干樹枝背回來了。傍晚時分,老兩口打魚回家一看,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淨淨,笑得合不攏嘴。吃晚飯時,努爾哈赤跪在張一化跟前,懇切地說道:“大爺,我求你一件事,想請你老人家教我學漢文。”張一化看著努爾哈赤,笑眯眯地說:“起來吧,孩子。俺看出來了,你是一個有志气的年輕人。俺們同是炎黃子孫,漢滿一家嘛!孔夫子說:‘有教無類。’你想學漢文,我一定教你。”從此以后,每天晚上張一化教努爾哈赤認識漢字,講解華夏發展的歷史。從秦始皇統一六國,講到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他盛贊西漢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貞觀之治”,貶斥當今朝廷腐敗,奸臣當道的黑暗現實。一連几個晚上,張一化講當年孫武子幫助吳王闔閭訓練女兵、孫臏幫助田忌賽馬、馬陵道的孫龐斗智、張良在橋上見黃石公、韓信胯下受辱等歷史故事,努爾哈赤听得入了迷,使他大開了眼界。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丰富的戰例,用兵的神奇,以及治國安邦的道理,都极大地吸引著他,并給他以极大的啟示。 由于努爾哈赤天生的聰敏、睿智,領悟力強,漢文學習大有長進,不到半年時間,他就能單獨讀書。張一化桌子上那一堆書,他都讀過一遍,特別喜歡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章回小說。書中的英雄好漢,都是他心目中的榜樣。有一次他問張一化:“大爺,像漢高祖、明太祖,原先都是出身低微的人,后來都統一了天下,成為開國皇帝。這是什么原因?”張一化告訴他:“簡單講是他們能乘時而出,艱苦奮斗的結果。他們都能團結人,善于用人,終于成就了平定天下的大事業。”這些帝王將相的傳奇事跡對努爾哈赤來說,不僅增廣了見聞擴大了視野,也丰富了斗爭經驗,堅定了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气;對他以后成就大業無疑是极大的鼓舞和召喚。 努爾哈赤向張一化夫婦辭別時說:“你們是俺的再生父母,俺當永志不忘!俺今年十三歲,十三年后俺來接你們。”張一化拉著努爾哈赤的手,動情地說:“姜子牙年過八十還登台拜師哩,俺今年五十有二,再過十三年,也不過六十五歲,還可以為你牽馬提鐙呢。”張一化說著,從怀里掏出一包銀子說:“這點碎銀帶著留路上用,從這老河口再往南走一百五十里,便能看到大海,那九鼎山就在大海邊上。”努爾哈赤又跪在兩個老人面前,磕了三個頭,站起來,接過銀子說:“恭敬不如從命,請兩位老人家多多保重!”張一化夫婦齊聲說道:“俺們等著你!” 努爾哈赤從老河口張一化家告辭出來,重新踏上去九鼎山的大道。离老河口很遠了,他還在想著在那里的半年生活,學習,以及所受到的教育。他覺得張一化老人是他的第一個漢人老師,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將來想干大事業,需要很多各种各樣的人才。俗話說得好:獨木難撐大廈。俺要像漢高祖劉邦那樣,把蕭何、張良、韓信、樊儈等那樣的人才,都團結在自己周圍;絕不能像項羽那樣剛愎自用,連一個范增的意見都听不進去。這兩個人就是俺的兩面鏡子,俺要終生以他倆為鑒。努爾哈赤想著,走著,不知不覺一百五十里路一天多就走完了。現在大海就在眼前,他又一口气跑上九鼎山,來到洞門前,使勁敲擊著洞門。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