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擺脫國防軍束縛 大規模擴軍 招募外籍軍團 無論党衛隊全國領袖和他的“黑色利劍”鑄劍師們如何努力,都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特別机動部隊不能迅速擴張勢力,不能有師的建制和工兵、炮兵及裝甲部隊,這是國防軍武裝部隊員高統帥部加在特別机動部隊身上的一個制動置。為此,武裝部隊員高統帥部對特別机動部隊的兵員數量作了嚴格設定。每年限定征召兵員數,按照這一數字征召在地方各軍區登記的适齡德國公民,參加各种兵种部隊,地方軍區司令都具有最后決定權,任何德國公民在未經本人所在地方軍區司令部批准之前,不得應征進入某支部隊,這些部隊也不能擅自決定召收這些未經批准的人。這些規定也适用于特別机動部隊。 自波蘭戰役后,特別机動部隊傷亡嚴重,武裝部隊員高統帥部無法不給党衛隊這些野戰部隊補充兵員。但國防軍的將軍們仍然緊緊抓住這個制動裝置,結特別机動部隊限定了一個最高補員限額,這個補員數使特別机動部隊勉強保持原有人數,不能擴大。 被國防軍緊緊捆住手腳的希姆萊,又怒又恨,卻一點儿辦法也沒有。他多次想爭得希特勒的支持,但結果都令他大失所望。正在加緊擴軍備戰,准備對外侵略擴張的希特勒深知國防軍對他的重要性。他要為留意志民族爭得廣大的“生存空間”,建立他獨霸歐洲、稱雄世界的“千秋帝國”,就必須依賴這支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國防軍,特別是那些有實戰經驗的軍事專家和將軍們。他不想在戰爭即將打起來的時候,去得罪他們,更不想因為希姆萊的野心和貪欲,使他与國防軍之間的“友好”關系出現大的裂痕。鑒于此因,希姆萊想擴充党衛隊的武裝自然要碰壁了。為此,希姆萊對國防軍的將軍們更是恨之入骨。 正在希姆萊懊惱、甚至有點喪失信心的時候,由于一個人物的出現而給他帶來了轉机。這個人詭計多端,頗有膽識,善于在各种政策、規章中尋找空隙。他對希姆萊說,他有辦法使特別机動部隊擺脫國防軍的束縛。這個人就是党衛隊旅隊長戈特洛勃·柏格爾——武裝党衛隊的真正創造人。 戈特洛勃·柏格爾1896年生于施瓦本,是一個鋸木厂主的儿子。他受過正規教育,當過体育教員,諳熟軍事知識。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志愿參戰者和突擊隊長。沖鋒隊崛起時,他參加了沖鋒隊。正當他步步向上爬時,1933年春,他這個老沖鋒隊員与年輕的同事們發生了一場爭吵,影響极坏,經過仲裁處理退出沖鋒隊。羅姆事件后,他看到又有了一個可以在沖鋒隊內攝取領袖地位的机會,于是就給沖鋒隊領導寫了一封信,堅定地表示:“我認為沖鋒隊是一支基本力量,……我決不跟那些曾經想把沖鋒隊打倒在地的人站在了原沖鋒隊副總指揮、后來的党衛隊副總指揮呂格爾那儿工作去了。一年后,柏格爾終于鑽進了党衛隊。由于呂格爾和他叛离沖鋒隊,沖鋒隊總部特別法庭曾缺席審判了他們。從此,沖鋒隊領袖与他們之間种下了不可調和的仇恨,這個仇恨為武裝党衛隊后來帶來了嚴重后果(沖鋒隊三位地區總隊長后來擔任巴爾干地區的使節,在那里破坏柏格爾為武裝党衛隊召募新兵的工作——沒有外交部的幫助,柏格爾是召不到任何德意志族人的)。 柏格爾自參加党衛隊以來,一直以希姆萊忠實信徒中最忠心耿耿的一員自居,經常在希姆萊身邊充當提詞員的角色,并認為必須在那些最親密的同事面前,特別是在特別机動部隊的軍人面前,保衛自己的全國領袖,防止他們對他桀驁不馴。對于柏格爾的奴才行徑,特別机動部隊的職業軍官都嗤之以鼻,對這個曾負過重傷的少尉敬而遠之。而柏格爾從來不放過任何中傷別人以顯示自己忠誠的机會,他常給希姆萊致函反映這些情況: 在有些團,尤其是在特別机動部隊參謀部里,有人試圖不把党衛隊全國領袖放在眼里……我自己可以證實這一點,并為此當時同豪塞爾干了起來。 世人都喜歡听好話,听贊歌,喜歡順從的下屬,希姆萊也不例外。柏格爾緊緊抓住人性的這一弱點,以諂媚、狡黠和率直三者糅合的態度,給希姆萊出謀划策,幫助主子解決疑難問題和提醒主子要防備某某等。因為柏格爾知道,只有希姆萊的庇護才能确保曾在沖鋒隊摔過跤的他飛黃騰達。當希姆萊听柏格爾說有辦法使特別机動部隊擺脫武裝部隊這個制動裝置時,欣喜若狂。1938年,希姆萊任命柏格爾為党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補充處處長,負責為党衛隊召募新兵。 柏格爾与希姆萊一樣,都具有同樣的野心,都想把特別机動部隊擴建成為一支具有戰斗力的部隊,這也是他向希姆萊自荐的一個重要因素。他還有一個更隱蔽、更野心勃勃的動机,就是想借助特別机動部隊來擴大自己的勢力和權威。對于怎樣擴充特別机動部隊的問題,他曾反复考慮過。現在,當特別机動部隊的擴充計划在波蘭戰役結束后又一次遭到國防軍反對、瀕臨失敗危險時,柏格爾知道,不能再按常規的路子走了, 必須采取迂回的對策。他想起希姆 萊手中另外三支不屬于國防軍調遣指揮的嫡系部隊來。這三支部隊是:看守集中營的骷髏隊、為戰事設置的加強部隊(即所謂警察加強部隊)以及風紀警察部隊。何不將這三支部隊中的一部分人員過渡到特別机動部隊來呢?這种過渡的辦法与武裝部隊補充兵員的規定一點儿關系也沒有,也無需經過地方軍區司令部批准。因為,希特勒在1938年8月17那項公告中宣布特別机動部隊使命的同時,還指示特別机動部隊在戰時可由部分骷髏隊進行補充。而且,希特勒根据戰爭的需要,于1939年5月18日下達的一項讓希姆萊征召五万名普通党衛隊隊員作為“加強骷髏旗隊隊員”的命令,更幫了柏格爾的大忙。 柏格爾將他打算把那三支部隊中的部分人員過渡到特別机動部隊的計划,向党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做了匯報。他給他的全國領袖算了一筆賬,這樣能使希姆萊擁有的武裝党衛隊兵力立即翻一番,可建立起兩個作戰師。更有甚者,如果希姆萊能征得希特勒同意,將風紀警察部隊和骷髏隊并入特別机動部隊的話,那么,希姆萊在短期內就能擁有三到四個師。柏格爾的計划著實令希姆萊興奮,他立即向希特勒作了匯報。這次希特勒沒有反對,批淮了拍格爾的這項計划。因為,這項計划在形式上同對党衛隊較敏感的國防軍所規定的補充兵員的最高限額并不抵触。希特勒終究改不了他的政治本性,他還是向著他的党的武裝的。國防軍吃了個啞巴虧,卻一點儿辦法也沒有。 安在特別机動部隊身上的制動裝置被巧妙地卸掉了,柏格爾和特別机動部隊警察處可以著手建立一支全新的軍隊了,特別机動部隊因此獲得了一個新的名稱:武裝党衛隊。 希姆萊与柏格爾都沒想到,他們的野心和軍事謀略竟然意外地將武裝党衛隊与党衛隊黑色集團中員殘暴的部隊結合起來,并且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特別机動部隊的一些領袖對此深感憂慮,他們感到現在這支部隊對任何一個軍人來說,都是一种挑戰。而對党衛隊地區總隊長西奧多·艾克的骷髏隊而言,同樣感到意外,而且情緒激動,牢騷滿腹。本來,艾克的骷髏隊与武裝党衛隊同出一源,兩者的前身都是政治預備隊,但分開后,它們猶如翻了險的兄弟,彼此對峙,相互仇視。特別机動部隊想要成為一支軍事部隊,而艾克存心不按軍人要求訓練骷髏隊,別有用心地給骷髏隊隊員灌輸反軍對的思想。 艾克的做法,是有著很深的仇視因素的。這個處死沖鋒隊首領羅姆的劊子手和官僚化集中營暴政的創造者,曾當過舊陸軍的軍需官,但后來又被陸軍解除了職務,因而對職業軍官深抱反感。而武裝党衛隊就掌握在這些職業軍官手中,因此,他產生了一個固執的想法,即必須把他的部隊訓練成為一支与武裝党衛隊相對立的部隊。這個劊子手出于對武裝党衛隊的仇視,讓他的部隊穿上了深褐色制服。他要向人們清楚地表明,在穿黑色制服的党衛隊集團中,他這支部隊是有權擁有特殊地位的。希姆萊在表面上也給予他的集中營的最高看守一种接近自治的地位:艾克是集中營督察員兼党衛隊看守部隊司令,只听命于党衛隊全國領袖。但是,這一切都不能消除艾克對職業軍人、特別是對武裝党衛隊的敵視情緒。他始終憤憤不平,而且,還輕易地把這种敵視情緒傳給了他的隊員。 因為,构成這支棍棒軍隊的主力,大都是些頭腦簡單的鄉村魯莽漢和牢騷滿腹的失業者。在艾克的影響下,這支棍棒軍隊始終充滿著反職業軍人的情緒。 現在,希姆萊要將骷髏隊与特別机動部隊合并,自然要受到這群忌恨者的抵触。他們在酒店、公共場所發泄怒气,發表反特別机動部隊的激烈言論。希姆萊對此十分惱火,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擋党衛隊全國領袖急于擴充軍隊的決心。希姆萊不想考慮更多的問題,也不管特別机動部隊与骷髏隊之間的矛盾和恩怨,就像他讓大批風紀警察涌進武裝党衛隊,而不去考慮他們思想上缺乏可靠性一樣。 他們不是納粹党員,不是党衛隊員,不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人員……而是如同建筑工程隊招工一樣把他們吸收進來的。 希姆萊這樣做,一是因為他急于擴充實力,二是因為他覺得有信心將他們馴化成他所要求的戰士。希姆萊和柏格爾就這樣邁出了他們擴建武裝党衛隊的第一步,把一些五花八門的部隊拼湊成了一支未來的精銳部隊。党衛隊部隊一個師又一個師地建立起來:1939年9月底,党衛隊旅隊長兼警察少將卡爾·普費爾一維爾登布魯赫以風紀警察人員和陸軍特种部隊戰士編成了一個党衛隊“警察”師;10月10日,党衛隊地區總隊長豪塞爾將特別机動部隊的“德國”團、“日耳曼尼亞”團、“領袖”團合并編成一個特別机動部隊摩托化師(后來叫“帝國”師);11月1日,党衛隊地區總隊長艾克抽調他派駐各處集中營的骷髏隊旗隊,加上部分警察加強部隊建立了“骷髏”師;“領袖警衛”旗隊暫時仍為摩托化步兵團建制(1942年改為師)。 柏格爾的迂回策略取得了第一步胜利,一舉建立了一支引人囑目的武裝党衛隊。波蘭戰役時,特別机動部隊的兵力僅有一万八千人,而僅僅時隔兩個月,希姆萊已統率著十万多名武裝党衛隊了。柏格爾的軍事謀略才能第一次得到了發揮,但他并不滿足于已取得的重大突破,他知道,他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要做,即必須給党衛隊野戰部隊形備充足的后備力量。于是,他建立了“武裝党衛隊補充處”,在全國十七個党衛隊地區總隊設立了補充辦公室,從而形成了一張巨大的補充网。 柏格爾指望有一天利用后備力量進一步擴大武裝党衛隊,為此,他必須說服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讓它同意擴大党衛隊后備部隊。然而,柏格爾碰壁了。國防軍的將軍們,面對突然膨脹起來的党衛隊軍隊,先是惊訝,繼而憤憤不平,終于變成怒不可遏。國防軍的將軍們官識到,必須再次建立限制武裝党衛隊的制動裝置,控制武裝党衛隊的繼續膨脹,否則,將是十分危險的。柏格爾希望通過与國防軍談判,來實現他進一步擴軍的目的,自然要被國防軍頂了回去。 國防軍開始發動它的制動裝置,反擊武裝党衛隊的擴張。國防軍不承認“骷髏”旗隊是軍事部隊,因為原先已明确規定它只擔任誓察任務,自然不能召募新兵;同意撥給一定數量的适齡新兵,作為彌補轉入武裝党衛隊的“骷髏”旗隊和警察部隊的人數;准許柏格爾為武裝党衛隊召募當年二十歲的青年入伍,但對能否將武裝党衛隊招募的新兵用于党衛隊勤務,國防軍保留親自作出決定的權力。這樣,國防軍就又給柏格爾設置了新的障礙。不管柏格爾向國防軍報告有多少前來志愿應征加入武裝党衛隊的人數,國防軍各地軍區司令部至多只批准總數的三分之一。為此,柏格爾惱怒之极,有時競忍不住破口大罵。 但是,柏格爾不是輕易放棄目標的人,他不甘心就此再次被國防軍捆住手腳。他有著鐵一樣的信心,定能擴大他已取得的突破口。柏格爾四處活動,尋找一切机會和一切能對武裝部隊員高統帥部施加影響的人,向最高統帥部施加壓力,試圖逼迫國防軍放棄那些條條框框。柏格爾的行動,令最高統帥部既頭痛,又債怒。柏格爾的活動越是厲害,最高統帥部的抵制就越大,它堅決不同意柏格爾這個党衛隊兵源補充迷的擴張計划。1940年3月8日,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干脆否決了此后將要承認為武裝党衛隊的單位:“領袖警衛”旗隊”、三個師、“骷髏”旗隊、補充部隊和士官學校。 戰爭狂人希特勒一向對自己的軍備力量估計甚高,他認為由他發動的戰爭一定能速戰速決,根本用不著武裝党衛隊投入戰爭,加之他不想以一支第二武裝力量的恐怖形象威懾傳統的軍人們。如果那樣,對他正在進行和將要進行的侵略戰爭將十分不利。因此,希特勒贊成他的將軍們的否決意見,反對武裝党衛隊進一步大肆擴張的計划,不讓成立党衛隊集團軍。對他而言,武裝党衛隊始終是由民族社會主義精悴人物組成的一支軍事化的警衛部隊,它的首要任務是時刻确保政權的穩固,而不是進行戰爭。 1940年6月,希特勒為了安撫受惊嚇的國防軍將軍們,特意規定,武裝党衛隊的兵力只能為和平時期陸軍兵力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并三番五次重申,武裝党衛隊不應該是一支純軍事部隊。兩個月后,希特勒在一項秘密命令中,再一次說明他阿道夫·希特勒對“武裝党衛隊必要性”的認識: ……有必要保持一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對內代表并貫徹國家權威的國家警察部隊(為大總意志國家版圖的擴展)。 被希姆萊提拔為党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負責人的柏格爾,雖然己明明白白知道了領袖大本營的意圖,但他仍不能放棄他的擴充計划。而且,他也知道,希姆萊將他提拔到這一要職上,就是要他繼續為擴充武裝党衛隊盡力。西線戰役打響后,武裝党衛隊領導机關被分成兩個主管部門。8月15日,希姆萊將特別机動部隊督察處改為“武裝党衛隊作戰指揮部”,負責指揮戰場上的武裝党衛隊。而柏格爾領導的党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則負責世界觀教育,招募新兵,特別是武裝党衛隊的兵源補充工作。 柏格爾決定故伎重演,仍用迂回戰術擺脫國防軍的制動裝置。 在德國國內,國防軍不同意他為武裝党衛隊進一步增加補充部隊,他必須找一個使國防軍的將軍們無法插手的領域,去招募新兵。這個領域很快就被他找到了。他發現,在德國國境外的巴爾干地區,住著几十万德意志族人。他們雖是外國公民,卻都是德意志血統,在希特勒的占領性進軍和大德意志宣傳的誘惑性感召鼓舞下,對希特勒正在進行的侵略擴張,都有一种盲目的狂熱的崇拜熱情。他想,應該將這批德意志族人吸收到武裝党衛隊的行列里來。而且,在巴爾干地區,沒有任何一個國防軍的將軍可以阻止為希姆萊的外籍軍團培訓一支龐大的后備軍。柏格爾為他這一發現而自我陶醉。他深信,用不了多久,武裝党衛隊的人數就將成倍增長。 為了把握起見,柏格爾暫時沒將這個計划報告希姆萊,他決定先嘗試性地搞個試點。柏格爾首先從自己家里做起。他有一個名叫安德烈亞斯·施密特的女婿,在羅馬尼亞統率著德意志族人部隊。施密忑同許多外籍德意志族人一樣,是一個极端納粹分子、典型的未成熟的小伙子。他是崇拜希特勒的狂熱信徒,對希特勒的大德意志思想及其戰爭初期取得的戰績佩服得五体投地。當柏格爾將意圖告訴他時,他向岳父許下了諾言,答應盡快給武裝党衛隊打開招募羅馬厄亞籍德意志族人的大門。盡管他不成熟,但在羅馬尼亞箱德意志族人中,仍享有一定的聲望,而且也具有鼓動之能。 1940年春,施密特和柏格爾的代表在羅馬尼亞當局的眼皮底下,偷偷運走了一千名德意志族人。從羅馬尼亞偷運的成果,使柏指爾大受鼓舞。1940年8月,柏格爾將招募外籍軍團的設想和羅馬尼亞試點的成果,一并向希姆萊作了匯報。希姆萊乍一听,眼睛頓時亮了,他為能有柏格爾這個招募天才暗自欣慰。柏格爾最后建議,在取得外國政府同意但不要外國政府協助的情況下,吸收東南歐一百五十万德意志族人中适齡服役壯丁加入武裝党衛隊。 柏格爾的建議再次被希姆萊采納,他們開始与有關外國政府協商。在德國外交部的協助下,柏格爾的党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与一些外國政府簽訂了協定。這些外國政府允許德意志族人在一定條件下,志愿報名加入武裝党衛隊。為了能使這些德意志族人積极踊躍報名,党衛隊的宣傳家們极盡鼓動吹噓之能事,大肆宣傳納粹思想和种族优化論。宣傳家們鼓吹,“血統的呼聲向他們發出召喚。”在這种所謂民族主義精神的鼓動下,一大批德意志族人被喪盡天良的強權政治蒙在鼓里,糊里糊涂地加入了武裝党衛隊,成了希姆萊的炮灰。 在前沖鋒隊的几位領袖任使節的巴爾干半島各國,不但不与党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合作,反而從中作梗,其原因是這些使節一直記恨柏格爾對沖鋒隊的叛离。即便這樣,柏格爾還是想方設法從這些國家弄出大批德意志族人,把他們送進武裝党衛隊。柏格爾是個想象力十分活躍的人,只要能將德意志族人弄進武裝党衛隊,他不惜采用任何渠道和任何辦法。他將党衛隊的志愿人員偽裝成流動工人,藏在德意志野戰醫院人員的隊伍中,或是夾在橫越東南歐的党衛隊各師的淄重部隊里蒙混過關。 在招募外籍德意志族人活動的初期,柏格爾的党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還比較尊重德意志族人的“志愿”。但到后來,“志愿”這兩個字在柏格爾的王國里所具有的概念已變得閃爍不定了,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對其作出不同的解釋。一旦宣傳家們的鼓動、誘惑失靈,柏格爾就會命令他忠實的納粹主義棍棒分隊赶到那里。 如果把一支德意志族人部隊勉強帶得不錯的話,那么所有的志愿人員就會報名參加,而那些沒有志愿報名的人的房子就會被砸爛! 隨著戰爭的推進,武裝党衛隊的消耗日益增加,對后備兵源的要求也越強烈。在最后的几年中,“志愿”完全被“強迫”取代了。一向持抵制態度的巴爾干半島各國,在德國政府的淫威逼使下,也接受了提供兵源的協議。協議規定,所有德意志族的适齡男子都應按照德國的法令,加入德國軍隊,履行服兵役的義務,而首先是加入武裝党衛隊。希姆萊在柏格爾的幫助下,逐漸實現了統帥一支強大軍事武裝的夢想。柏格爾使用這些非人道的手段,輕而易舉地將德意志族人強行驅入了武裝党衛隊。1943年底,外籍德意志族人已占武裝党衛隊官兵總數的四分之一。到戰爭結束時,一共有三十一万來自歐洲各地的德意志族人在武裝党衛隊中服役,相當于武裝党衛隊鼎盛時期九十多万人的三分之一。 然而,柏格爾并不滿足這個已開放的德意志族人兵源,居住在東南歐的德意志族人畢競太少,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戰爭需要。這時,柏格爾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更加妙不可言和“取之不盡”的征募新兵源地——被党衛隊稱之為日耳曼民族的國家。 德國開戰初期的閃電戰和惊人的胜利,像一股巨大的宗教旋風,掃蕩著北歐和西歐青年的心扉和世界觀,使得這些樂于追波逐浪和富于冒險的青年人著了魔。他們祟尚德國無堅不摧的軍事力量,迷戀那輝煌的軍人生涯。在他們的心中,不出几個星期,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世界就將崩潰。在這些思想單純而又不甘寂寞的青年人看來,那些向華沙、莫斯科、布魯塞爾和海牙進軍的征服者,那些趾高气揚行進在占領區的德國土兵,似乎是代表著一個新世紀開始的先驅者。 激情毀滅了理智,追求瞬間的輝煌使得比利時、荷蘭和挪威的一些青年產生了赶浪頭的愿望,他們不想錯過同這個新時代結合的机會。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北歐和西歐青年都著了魔。准确地說,在廣大的北歐和西歐的青年人中,一直相信武裝党衛隊神話般的主義者,還是少數。即使在加入武裝党衛隊的十二万五千西歐人中,也只有三分之一是屬于親納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更多的青年人是在渴望冒險的心理驅使下,盲目加入武裝党衛隊的。 但是,對征兵迷柏格爾來說,無論這些青年是受什么動机驅使,只要他們涌進他設在各占領區的招兵辦公室,他就會激動不已,就會有一种欲望得到滿足的快感。不過,柏格爾這個兵源補充迷還沒有想到的是,如此眾多的不同民族、不同思想的成員滲透進武裝党衛隊,會給武裝党衛隊招致什么樣的政治上、思想上和軍事上的后果?這一點,在后來的戰爭中,愈來愈暴露出來。當然,柏格爾畢競是希特勒和姆萊意志的忠實執行者,他不會因為擴張而拋棄納粹主義和种族主義。1940年底,他在阿爾薩斯的森海姆辦了一個訓練營,對那些來自歐洲各國的武裝党衛隊志愿人員,不僅進行軍事訓練,而且更著重于進行世界觀改造。經過几個月集訓,第二年春天,第一支由來自佛來芒、荷蘭、丹麥和挪威的德意志族人以及擔任主要職務的德國武裝党衛隊軍官組成的龐大的外強軍人部隊成立了,取名為党衛隊“維京”師。 此后不久,伴隨著一些新的民族滲入武裝党衛隊,這支日耳曼族人的武裝党衛隊變成了一支歐洲部隊,純納粹意識形態逐漸開始淡薄。特別是當柏格爾沉醉于兵源補充到瘋狂程度,在東方為武裝党衛隊招募新兵后,希姆萊這支一度世界觀清一色的部隊中,納粹意識的虔誠信徒就相對更少了,五花八門的思想充斥了這支部隊。盡管如此,柏格爾在斯拉夫人的問題上,還是小心翼翼的。因為,党衛隊全國領袖認為,讓斯拉夫人這個東方“劣等民族”穿上武裝党衛隊的制服,是對日耳曼民族的可恥背叛。可巧舌如簧的柏格爾并不徹底放棄這個兵源地,隨著戰爭對武裝党衛隊的需求越來越大的趨勢,他慢慢地說服了希姆萊,讓希姆萊承認,几乎所有東歐人,都可當作俘獲的日耳曼人。這樣,柏格爾又從波羅的海各民族、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及巴爾干的伊斯蘭教徒中,為武裝党衛隊招募了二十万人。 柏格爾的精心策划及瘋狂舉措,為武裝党衛隊擺脫國防軍的束縛及走向戰爭開辟了通路。他手中的新兵花名冊開始膨脹起來,一年比一年厚實:1940年中為十万人,1941年底為二十二万人,1942年底為三十三万人,1944年為五十四万人,1944年底達到九十一万人。 “制動裝置”已徹底失靈,希姆萊開始揮舞這柄“黑色利劍”,去實現他要在戰爭史上寫下“輝煌”一頁的夙愿。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