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曹操突喚司馬懿留步,他頭嗡地響了,驗證了可怕的事實——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他一下病倒了;揚修陪曹植來探望。曹操遷怒于楊修,賜他一杯鳩酒;夜里,曹操做了個怪夢:三馬同食一槽,至死,他也沒有弄明白…… 司馬懿正要出門,听到曹操似乎在喊自己,便停身回首看去。見曹操正看著自己,便赶忙回來道:“大王還有什么吩咐?” 曹操瞥見司馬懿回頭的一剎那,頭嗡地響了一下,更疼了。他驗證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原來,他見司馬懿精明干煉,又几次出謀划策,屢獲成功,處處顯露出雄才大略,便有意讓他兼任太子曹丕的中庶子,好將來輔佐太子承繼父志,成就大業。但華歆一再在他耳邊吹風,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心里就犯嘀咕了。 何謂狼狽之相?据說狼凶殘又狡詐,平日懼怕身后被襲擊,走動時常常警惕地回頭看看。而它回頭,身子卻不轉動。 人若反顧有如狼的動作,頭轉而身子不隨之側轉,就是有狼顧之相。說起來。人若這樣,不過是為人机警而多疑忌的習人,是有雄心豪志的貴人。 曹操能不嘀咕嗎?像司馬懿這樣富有韜略和眼光的世家子弟,加上貴人之相,將來還不知道怎樣了得呢。我死之后,還有誰能駕馭得了他呢?我讓他輔佐太子,他別取而代之。養虎遺患,我豈不是在于傻事一樁?他越想越怕,越怕越后悔,這么著,頭可就更疼了。便沒好气地沖司馬懿吼道: “還愣什么?沒看孤的頭風病又复發了,還不快去請郎中來?!” 司馬懿無端挨頓罵,莫名其妙。請醫生,那是長史、少府份內的事,干嗎無端對我發火?噢,這是對我的信任吧,他哪里知道曹操的心思呢?便急惶惶出去。楊修見他匆忙,問他何事?他道出原委。楊修說,現有名醫華佗,療疾如神,何不請他給大王診治?司馬懿一听,便拉著楊修去請華佗。 華佗來到魏王府,掏出銀針,只几下,便止了疼。剛收拾了要走,頭又疼了起來。華佗又扎,進針加深。可是,沒一會儿又疼。華佗便說:“此是瘤疾,只有開顱療治才能除根。” 曹操一听,大怒:“頭劈開不是要孤的命嗎?” 司馬懿說:“華郎中醫術高超……” 不等司馬懿把話說完,曹操早喝道:“休得謬言,只可針治。” 華倫見曹操殘暴,不通醫理,知他不可救愈。便推說家中妻病,須回去料理一下,便回去不來了/曹操見華佗跑了,更覺得他是要害自己,這還了得。便派人把華佗抓來。殺了。 華佗一死,曹操的頭風病日甚一日,躺在病榻上胡思亂想。這天,楊修陪著臨淄侯來看望。他對楊修多看了几眼,咋看咋不順。他媽的,那個要劈開我腦袋的華老頭子是他推荐的,他可是居心不良呀!這小子,獐頭鼠目,淨耍小聰明。 我想的啥他都能看出來,太可惡啦。那次打仗,我想退兵,隨口說了句“雞肋”,這個行軍主簿便明白了我的心思,四處散布“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進不能胜,退則人笑,不如早早收兵。”早早的便收拾起行裝,引的兵營大亂。 還有一次,我府中修花園門。我見門大小不合适,便在門框上寫了個“活”字,別人都不明白,他卻看出我的意思,是嫌門太闊了。更讓我丟臉的是曹娥碑文上的“黃絹幼婦,外孫啻臼”八個字,他一看就解出其意。而我卻騎馬走了三十里才悟出黃絹乃帶色的絲,即絕字;幼婦乃少女,即妙字; 好孫乃女儿之子,即好字;甭日含舌辛之意,即辭字。合起來其意是“絕妙好辭”四字。便有人說“曹楊智差三十里”,奶奶的,這口气我能忍嗎?更何況,他又是袁氏外甥。將來我死了,他不知會怎樣引導子桓,亂坏我曹氏業績呢。 他陰冷地一笑,令手下取來鴆酒賜給楊修。楊修不知是毒酒,當即謝恩喝下。可歎胸中錦繡、筆下龍蛇的英才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曹植見楊修七竅出血,惊問其故。 曹操說:“我儿莫惊。楊修身為主簿,屢屢泄漏机密,又推荐庸醫害我性命,難道不應該賜死嗎?” 嚇得曹植半晌說不出話來。 殺了楊修,曹操心情略好點。又收到孫權來書,稱頌魏王威震四海,恩澤八方,宜進為帝。 曹操一陣亢奮,忘了頭疼,把書讓屬僚們看了一遍,假惺惺他說:“這碧眼黃須儿意擁孤為帝,這不是把孤紋在火爐上烤嗎?” 司馬懿見曹操說話時特意看了自己一眼,心中便格登一下,想:大王剛殺了楊修,而楊修似乎沒啥錯,死的冤枉。 我可要小心謹慎。 這時,侍中陳群道:“漢室久已衰微,殿下功德巍巍,生靈仰望。孫權稱臣歸命,此天人之應,异气齊聲,大王宜應天順人,早正大位。” 華歆立即響應:“時不我待,時不我待呀!” 司馬懿听了,不敢怠慢,自己也該加一把火才是,忙說: :“陳侍中說得极是。現今吳蜀家家欲為帝王,天下人人欲為公侯。觀古今之成敗,能先見事机者,則恒受其福。大王雄略冠時,智謀出世,殺呂布于下邱,摧袁氏于官渡,驅孫權于江外,逐劉備于隴右,破烏丸于白登,其余梟夷蕩定者,往往如神,不可胜計,十分天下占其九,正該乘時稱帝。” 曹操笑笑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孤事漢多年,雖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他望?孔子有言:‘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如果天命非要我當,我就做個周文王罷。啊,你們說,好不好?” 華歆立刻又說道:“大王說得也是。”真是個見風使舵的主儿。 要說,曹操怎么不想稱帝?几十年馳騁沙場他為的什么?可是他畢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卑賤出身、也知道世人對他挾天子令諸侯的非議,更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因此他不能不壓壓自己的雄豪之志,來緩和一下与世家大族的矛盾。 司馬懿听他要做周文王,心里便明白了。這是他貴有自知之明,要在有生之年,蕩平障礙,讓曹丕稱帝。好個有心計的曹孟德。想到此,他也萌生出一陣狂喜。自己是太子中庶子,曹丕繼位,自己就會升遷,憑与太子的關系,我定會成為□股之臣,那時就可以放開手腳,建功立業,一展抱負。 他不禁激動他說:“大王真有舜堯之風啊!天下人會更擁戴你的。現在孫權既稱臣歸附,大王可封官賜爵,讓他去討伐劉備。” “嗯。”曹操點點頭,讓司馬懿起草表奏天子,請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南昌侯領荊州牧。 忽然一陣劇烈的頭疼,曹操昏了過去。太醫們一陣緊忙,算是好轉過來。眾僚屬見曹操面色蒼白,神情疲憊,便俏悄退了出去。 是夜,曹操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三匹馬同食一槽。 醒來覺得奇怪,不知主何吉凶,對守在旁邊的陳群、賈詡說: “孤先前曾夢到過三馬同槽,疑是馬騰父子為禍,現馬騰已死,又夢見三馬同槽,不知主何吉凶?” 陳群思索片刻,拍手笑道:“這是祿馬吉兆,大王應受天祿呀!” “別拿吉言寬慰我啦!孤堅信此夢對我曹氏決非吉兆。” 曹操輕輕搖了搖頭,這一搖頭,眼光瞥到剛進來的司馬懿,心中猛地一激愣,這不是一馬嗎?莫非……可那二馬是誰呢?他想的頭疼,便惱恨左慈,這個能掐會算的异人為什么不幫助我,而要和我作對?孫權手下有三個异人,要是他們在我手下就好了。可惜當初我不相信异術,連左慈都沒留住。倘若有一二知生死見未來的异人,他們不就會為我算出三馬是誰了嗎? 他無神的雙眼,定定地盯著搖曳的燭光說:“孤怕是不行了,速召曹洪、桓階并太子來,孤要囑以后事。” 不一會儿,曹丕、曹洪、桓階等來到,和陳群、賈詡、司馬懿等待立榻前。 曹洪頓首道:“大王善保玉体,不日定當痊愈。” 曹操伸出枯瘦的手搖了搖說:“孤縱橫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滅,只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尚未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敘,特以家事相托。孤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歿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臨淄侯曹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次子勇而無謀,四子多病難保。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文武雙全,可繼我大業。卿等宜輔佐之。”又退下眾人,只留曹丕,叮囑道:“仲達非久居人下之人。我儿要小心提防。”囑罷,長歎一聲,气絕而死。一代梟雄曹操終于走完了他艱難而輝煌的一生。 文武百官聞听曹操身亡,盡皆舉哀,相聚號哭,聲震天地。太子曹丕更是號陶大哭,悲愉欲絕。哭著哭著,他便覺得有人扯他衣襟,耳邊傳來低低的勸告:“請世子息哀。大行晏駕,鄢陵侯、臨淄候、蕭怀侯遠在封地,你在大王身邊,還不快登寶位,還等什么?天下人等待你承擔使命,你應該上為宗廟,下為万國,怎能仿效匹夫之孝呢?” 曹丕抬起淚眼,見是司馬懿,便說:“哎呀,不是愛卿,我會誤大事的。可是,沒有天子之詔,我……” 司馬孚一旁說:“詔命會來的。” “對,詔命會來的。”司馬懿環顧還在哭泣的群臣,便与弟弟司馬孚厲聲喊喝:“魏王既薨,天下震動。當早拜嗣王,以安眾心,以鎮海內。你們一個勁哭什么?!” 眾臣正哭泣,听到如雷喊喝,停止哭泣,抬頭看去,見是同是太子中庶子的司馬懿和司馬孚兄弟,便有人說:“沒有天子詔命,我等如何拜迎嗣王?” 司馬懿兄弟二人說:“還一定要等到詔命嗎?事情不是明擺著的嘛。五官將是世子,理當承嗣魏王,魏王遺囑也這么說的,這還有什么疑問嗎?” 陳群、桓階說:“對,魏王臨終是這么說的,只是這時,只听外面一聲喊:“詔命到——”就見華歆气喘喘奉詔赶到。當下宣旨:曹丕為魏王丞相領冀州牧。 眾臣山呼千歲,拜請曹丕登位。 曹丕連夜安排父王后事,交由司馬懿操持,奉梓宮到鄴郡舉行盛大葬禮。按曹操遺志,葬于高陵,追溢日武王。 曹丕安居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封賞眾官。他見司馬懿為父王喪事跑前跑后,為自己繼位盡心盡責,想起父王的囑告感到好笑。怪不得世人說他疑心重哩,此事若叫外人知曉,豈不又落個話柄?便封司馬懿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成為他最親近的助手。 ------------------ 白鹿書院 王錦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