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二十万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了山海關。 四月十七日兵至永平。 李自成對眾親兵道:“此地山勢險惡,定要在天黑前拿下吳三桂的大營!” 永平是吳三桂的第一道防線;此地設營多處,旌旗招展,似有干軍万馬扎營之狀。 其實這是吳三桂的一計,他在此結營設兵,虛者多,實者少,而且守營之兵也非吳三桂的關宁鐵騎,而是靠當地紳豪組織起來的民兵,他們人數不少,但未經過正規訓練,戰斗力自然不強。 李自成派李過指揮兩万騎兵前去做試探性攻擊。 李過見一座座大營,一片准備廝殺的景像,對著大路的那面寨牆上旗幟整齊,架著小炮、擺滿了滾木擂石,李過心中不禁大為惊疑: “看守營之敵,如此眾多,我要是攻下還得費一番气力!” 心里想著,他便吩咐眾位兵將: “前營之敵甚多,我們只做試探性攻擊,如果對方強烈反攻,我們不必戀戰,即可撤退!” 李過催馬來至營前罵陣: “守營的清將,快快出來受死!” 剛罵了一聲,只見營門大開,從里面沖出無數兵勇,沖在最前面的几員將官,一個是銅盔銅甲,一個銀盔銀甲,皆使三尖兩刃刀,跨下棗紅馬。 二人擺開陣勢,來至李過對面: “好個草寇,犯我大明,倘若明智,快點下馬受死!” “呸!就憑你們兩個飯桶也在本帥面前胡說八道,耀武揚威,真是死到臨頭,還不知道,看槍!” 李過一抖亮銀槍,“扑楞”一聲分心直刺對面二將。 李過武藝不凡,二將聯手合戰李過也不是他的對手,不過二十回合,二將已是气喘吁吁,刀法混亂了。 二馬一錯蹬,李過回身一槍,將其中一個銀盔銀甲的將領挑于馬下,另一個大惊,想撥馬便走,李過哪里能讓他跑掉,兩腿一夾馬肚子,馬像箭一般沖了過去。 片刻,兩馬已經首尾相連,李過隨即一槍,正刺中銅盔銅甲將官的后背,他立時栽于馬下。 立時,對面營前人馬大亂。 李過連胜兩將,大為高興,心中立刻有了點主心骨,一挺手中亮銀槍: “弟兄們,給我沖啊!” 身后的軍兵隨即掩殺上來。 團練兵勇們根本不經沖擊,稍戰即四散奔逃,李過輕易拿下了第一座大營。 李過越發得意,心想既然敵軍如此不堪一擊,干脆把他們連窩端了吧! 于是,他又統帥騎兵橫沖直撞,過營斬將,半日內竟連拔永平十三座大營。 戰敗的兵勇拋下武器,活著的有的企圖逃走,有的裝死躺在地上,有的則在祈求饒命。 李過看著,臉上露出了傲慢的笑容。 這就是威名遠揚的關宁鐵騎?這就是吳三桂的軍隊? 隨后,李自成也率軍赶到,听得稟報,心中大喜過望,笑道: “首戰胜利,揚我軍威!明日直下山海關,与吳三桂決一死戰!” 大順軍一片歡呼。 次日拂曉,李自成仍派李過為先鋒前往山海關。 李過急于赶赴山海關,好也像前日那樣立一大功,所以得令之后,率眾親兵個個揚鞭催馬,直奔黑虎岭。 黑虎岭果真是險山惡水,兩峰對峙,中通一線,雙峰突兀,真如斧砍刀削一般。 李過命眾人小心前行。 正行間,忽听山道兩旁一聲吶喊,山道上的絆馬索一齊牽動,李過等人躲之不及,頃刻間一個個從馬上栽下來。 草叢中猛鑽出兩千多人,不由分說,上來便欲廝殺。 李過頓時醒悟,自己遭了山賊暗算了,怪只怪自己太大意,才被這幫草寇絆倒。 聚集在黑虎岭的這伙匪眾共有六千余人,為首的一個名叫周義,一個喚陳禮。周義本是山東一帶人,平素揮棍耍拳,橫行鄉里。后家道衰落,故里難得安身,便流落到宁遠一帶;陳禮本是河北人,也是破落戶子弟,自小不務正業,專好做些偷雞摸狗,欺鄰霸財之類的勾當,后入了販賣私鹽的團伙。一次遇官兵查緝,他便亡命宁遠。 周義、陳禮等心怀叵測之徒不久便結識了,二人選了永平府的黑虎岭一帶,筑起巢穴,正式落草。 這日,一名嘍羅來報說有官軍通過黑虎岭,周義大為惊喜,便命嘍羅埋伏在黑虎岭最險要山道的兩側,只等官軍的到來。 在他看來,明軍實不堪一擊,他并不知道此時山下通過的是大順軍隊。 卻說李過等人雖然被圍,但區區山賊匪寇又能把他們怎樣。 李過飛身上馬,對眾人說: “弟兄們,給我殺退這群狗膽包天的賊寇!” 于是眾位將士重新上馬,揮動手中兵刃,往來沖殺,一時喊殺聲,刀劍槍棒的撞擊聲,馬踏聲彌漫山谷。 李過舞動亮銀槍,逢賊便刺,遇匪則挑,越殺越興起。 在山上指揮的兩個賊首同義、陳禮一看不好,急忙催馬下山來戰李過。 周義、陳禮見到李過大為惱火。 周義搶馬上前,与李過廝殺。 李過一看,暗暗冷笑: “好個毛賊,真是自來送死,可別怪我不客气了。” 想著,也不答話,催馬挺槍便刺,哪知這一動起手來,李過才知對方有兩下子。 李過心想:我哪有心思和他戀戰,我還要盡快率軍赶赴山海關呢!干脆,給他來個智取得了。 李過一槍刺過去,周義架兵器相近,李過突然沖左邊大叫: “劉將軍,快來助戰一臂之力;唐大帥攻他右路!” 周義大吃一惊,急忙轉臉觀瞧。 李過趁机抽槍直刺周義小腹,周義再躲已經來不及了,被一槍挑于馬下。 陳禮一看大哥都不行,自己更不是對手,三十六計走為上,大喊一聲: “弟兄們,快撤!” 眾嘍羅一听陳禮發話,即刻抽身便逃。 李過不敢戀戰,只是虛晃几槍,帶領兵馬繼續行軍。 他們本不識山中路經,天又沒亮,他們在黑暗中,緩慢擇路而行。 這些人馬在山間小路上轉來轉去,急行了大半夜,到了天亮時,他們才找到了一條官道。 左右上前稟報: “將軍,我們已經走出黑虎岭!” “此處离山海關還有多遠?” “大概還有二十里!” “如此甚好!我等暫在前方十里扎營,只等闖王率主力赶到,再作定奪。” 李過并不再敢憑勇气用事了,他知道吳三桂曾屢敗清軍,作戰驍勇,今番万不可輕舉妄動,于是他又派了几名探報前去山海關打探軍情,自己率軍暫時停下來。 永平距山海關直線跑五十公里,一百華里,李自成于四月十七日率大軍東出,大軍緊隨李過之后。 李過剛剛安下營寨不久,李自成已率大軍來到。 李自成見到李過忙問: “現在山海關情況如何?” “山海關城防堅固,不可等閒視之,不過是孤城一座,前無援軍,后無退路,我們只須圍而攻之,不怕山海關不可得!” “正合我意!” 李自成點點頭,又叫過來兩個親兵善射者: “我命你二人率少許人馬去山海關城射勸降書,速去速回。” “是!” 二人領命直奔山海關。 來至城樓近前,二人抬弓搭箭,“嗖”地一聲一支帶有書信的箭已射入山海關城樓前的一根柱子上。 吳三桂已經在城中等候多時了。當小校送來李自成的勸降書時,吳三桂拿過看了看,隨即“卡卡”撕得粉碎,罵道: “闖賊李自成,死到臨頭,還致此煽惑之辭,只要我大計得逞,我要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他想了想,對親兵如此這般講述了一番,那親兵即領命而去。 一會儿,在山海關的城樓上立起了二面白旗,上面大書黑字“國仇家恨討李复明!”——吳三桂這時已是充滿仇恨,咬碎鋼牙。 弓在弦上,豈能不發? 城樓下的親兵急忙回報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得知大惊,看來吳三桂一定要与我大順軍勢不兩立了。 李自成這才決心包圍山海關。 四月二十日,李自成將二十万大軍分成三路三面包圍山海關。 這三面是東羅(護城),西羅、北冀三座護城。所謂護城,即山海關城外的保護要塞。 李自成又調騎兵二万,由義子李雙喜率領,從山海關城西的一片石(開闊地段)北出,從東邊外城(東羅)繞地,直切北翼城下,截斷了關宁鐵騎向北撤退与清兵互相呼應,而借以聯合的道路。 李自成完成了對山海關的全面包圍,心中十分高興,這回他吳三桂插翅也難飛了,剩下的只有猛烈攻擊了。 吳三桂兵陷重圍,這本是他意料中事。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李自成來攻,才有兩面夾擊的可能。 山海關頗得地利之便,它頭枕燕山,扼山川之險峻,處官道之要沖,加上城高牆厚,易守難攻,是自古兵家必爭奪之地、堪稱東北第一重鎮,大順軍要想拿下它,也絕非易事,況且吳三桂在城內外加緊防范,連日來,他不分晝夜,調兵遣將,布署城防,他把城牆加固加高,晚上加緊巡哨,對外城四周各個險要山口,都依山构筑了城壘、土牆、柵欄之類的防御營寨,并分兵前去把守。這一道外圍防線恰如山海關又披了一副鎧甲。 這兩天風聲越來越緊,李自成大軍進軍的塘報一張又一張,飛到吳三桂的帥府。 吳三桂白天四下里巡視城防,原以為自己的軍兵會嚇得惊慌失措,不想他們卻個個士气旺盛,精神抖擻,城中上下兵士在城牆上修筑譙樓、箭塔,搬運碎石、擂木、石灰瓶等類的守城武器,他們上下一气,同仇敵汽,沉浸在戰前的熱烈而緊張的气氛之中。 吳三桂看后十分高興,晚上回到帥府即与方獻廷、胡守亮等將領在一起商議對策。 方獻廷主張固守,城中糧草丰足,足夠支持兩個月有余,若清軍赶到,內外夾攻,大順軍必敗! 吳三桂傾听著方獻廷的主張,但一直未開口。他在想:此時清兵在哪里呢?如果清兵赶到,那就可以里外夾攻,大敗李自成于城下,可現在連清兵消息也沒有。如此大規模的行動,竟然沒有事先明确約定,此時真是令人心焦…… 吳三桂已于昨日寫信,派大將郭云龍、孫文煥火速催促,引導多爾袞大軍南下。 郭、孫兩騎領命即刻飛馳北上,直行到連山(錦西)才与清大軍相遇,這里距山海關尚有二百多里! 多爾袞見到吳三桂信上只有几句話: 山海關已近旦夕,且急愿如約,促兵首尾夾攻!火速,火速! 郭云龍拱手說道: “我軍現在已被大順軍圍得水泄不通,如將軍不火速南下,山海關即刻將被李自成占領,但如果將軍揮師出擊,我們里外合擊,敵軍一定會首尾受敵,從而大敗大順軍。生擒李自成就在今日!” 孫文煥也說: “成敗在此一舉,望大帥不要再猶豫了,火速進兵,否則后悔就來不及了!” 洪承疇在一旁進言說道: “王爺,吳三桂此行我想實多虛少,我們還是依約而行吧!” 多爾袞點點頭,他揮刀大吼一聲: “山海關——!” 大軍殺气騰騰,直向山海關北面方向扑過來。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親自揮師對山海關東、西、北三面發起攻擊。 因為山海關南面臨大海,不須攻擊,這三面之中,西護城位置面向關內,而且城外有一條小河,名為小石河。吳三桂在西邊布置重兵把守。這也是大順軍的重點攻擊方向。 吳三桂几乎每日到這里巡,見到這里戰士的士气頗為高漲,心中踏實了許多,郭云龍、孫文煥帶回了多爾袞的消息,他正督促清兵向山海關急進,吳三桂雖未盼至援兵,但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下。他對天默禱道: “天不絕我,只要多爾袞兵到,李自成必大敗。” 太陽剛剛升起,大戰拉開了序幕。 城外大軍喊殺連天。 城內守軍鳴聲震地。 吳三桂親自督兵守城。 李自成親自督兵攻擊。 攻城戰進行到中午,李自成心中十分气惱,士兵們輪番攻城,但他的兵勇們每次都敗下陣來。 李自成見強攻不利,不禁心焦如焚。 李自成手下李岩作戰勇猛,是深得他的賞識的愛將之一。他時常為大軍立下奇功。他看到大順軍一時攻不下山海關,心里暗自思忖之后,想出了一條計策,來見李自成。 李自成見李岩急急忙忙的樣子,問道: “李將軍,有什么辦法嗎?” “我想率一隊人馬攻入西羅城,我們內外夾擊,外城可下!” “李將軍有膽有識,真是太好了。就依將軍所言。即點一隊精騎兵准備!” “李岩不才,愿為大順效犬馬之勞。” 自成見狀,十分感動。 李岩點集三干人馬,組成了一支突擊騎兵,從西羅城(外城)下狂飆疾進,意欲攻下內部關城。 李岩哪里知道,吳三桂早已設下了伏兵在此專候他的到來。 三聲號炮響過,楊坤率軍從左右殺出,李岩兵馬遭此突襲,頓時陣腳大亂。李岩与副將死命厲聲喝喚,想彈壓住這混亂之軍。但被圍的騎兵如惊弓之鳥,眾軍士四處亂竄,妄圖奪路逃亡。李岩火起,抽刀連斬數名撞到他馬前的軍士,但無濟于事。 兵敗如山倒,李岩等人也弄不清來了多少兵馬,只見到處火光,遍野殺聲。 李岩此刻也顧不上傳令,他的馬被亂軍簇擁著后退。 不料又被埋伏在此的胡守亮迎頭攔住,眼見后面追兵又赶上來。李岩忙命副將領兵接戰胡守亮,他自己對付后面的楊坤。 副將与胡守亮接戰未及數合,便被胡守亮一刀砍于馬下,被亂軍踐踏身亡。 李岩心慌意亂,為了逃生,顧不得其余的殘兵敗將,他一打忽哨,帶著几個親兵朝來路沖殺。 他終于殺出一條血路,沖出重圍。 此時,東面外城被大順軍團團圍住,守城兵士血戰拼殺,聲音都喊不出了……大順軍雖然來勢凶猛,但關守的將士們卻并未退縮。他們一個個瞪著通紅的雙眼与沖擊的大順軍剛一接触,一場血肉橫飛的搏殺便開始了,攻城的士兵一次次被打退…… 北面,則因有截斷關外的二万騎兵參戰,是以戰斗更加酷烈…… 關宁鐵騎的支撐力得到了充分顯示。 他們雖身處危机,但是久戰不潰,而且士气始漲。 若非有經年血戰的磨煉,以大順軍的沖擊力他們就占了山海關。 支撐到了夜幕降臨,山海關依然安然無恙,城頭依舊飄揚著吳三桂的帥旗…… 李自成知山海關急不可下,于是下令減緩攻勢。 這時,多爾袞的大軍已到達了山海關西北面的一片石地帶,距關城只有20里。 大順軍北堵關外逃路的二万騎兵已被多爾袞大軍沖潰而走。 多爾袞看到敗走的大順騎兵,不禁哈哈大笑: “李自成的騎兵怎能与我滿洲鐵騎相比,真不堪一擊!傳我命令,大軍繼續前進!” 多爾袞的鐵騎直進到山海關外十里外,卻發現了异常情況——山海關火炮正向清軍方向轟擊! “停止前進!” 多爾袞下令大軍原地扎營。 多爾袞此時怀疑吳三桂在故意引誘他進入大順軍的埋伏…… 夜幕茫茫,大炮不斷轟鳴,情況不清,豈能輕進? 多爾袞与阿濟格、多鐸兩親王密議: “李自成乃大智大勇之人。想我大清三圍北京不能下,李自成一舉攻克,豈能小視?若吳三桂与李自成同謀,圖謀滅我大清,豈非上了大惡當?還是就地固守,以觀動靜。看吳三桂是否真的与李自成為敵。” 狡猾的多爾袞,按兵不動了。 吳三桂這時正率五十騎敢死隊在火炮掩護下向清營突圍而來…… 山海關城頭已能從大順軍騎兵的移動知道清軍已至一片石。 按鐵騎速度,片刻即可殺到城下——吳三桂為關宁鐵騎首領,太知道這种速度了。 于是,他集中火炮向一片石方向轟擊,目的是想為清軍前進開道。并火速下達命令: “全軍做好出擊准備!” 然而清軍卻久久不見動靜……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事?不能耽擱,若天明大順軍再度攻擊,山海關危矣! 派出的八騎使者紛紛回報,清軍在一片石原地扎營不動! 到底這中間發生了什么變故,真令吳三桂煞費腦筋。他想,必須有一個人沖出重圍,再次催促清軍才好。那么搬兵之人又派誰來擔當呢?他左思右想,覺得只有自己親自走一趟方才放心。 打定主意,他把方獻廷喚來。 方獻廷听說吳三桂要親自搬兵,想了一會儿,覺得也只有如此。 “就依吳帥的意思吧!” “我一定速去速回,你們一定要小心,一定要等我回來!” “將軍沖進敵營,切不可戀戰。城中几万人的身家性命,我軍的成敗,都系于將軍一身。望吳帥保重!” 吳三桂听完,感慨頗深。 吳三桂立刻召來五十騎敢死家兵,也即當年他救父的鐵甲騎兵! 他目光如炬,巍然屹立,嘶聲大喊道: “今日為國仇家恨,弟兄們隨我拼出去搬救兵!” “愿隨吳將軍!” 城里大炮一齊向大順軍轟擊。 五十騎飛馬出關城,他們從一條小道上直沖入大順軍中。 時已凌晨,陰云密布。 神勇的五十鐵騎抖擻精神,拍馬舞刀,逢人便砍,遇兵就殺,大順軍兵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吳三桂已率鐵騎兵沖出重圍,李自成的軍隊追赶不及,只好作罷。 吳三桂一路上打馬如飛,不過一個時辰便來到清軍大營。 當中軍副將通報多爾袞后,多爾袞即刻召見,雙方施禮畢后,多爾袞問道: “吳將軍此來何意?” 吳三桂焦急万分: “請大兵入關共滅李賊啊!” “此意是真是假?” 听到這一句問話,吳三桂不覺一怔。 正在他愣神之際,站在一旁的洪承疇代其回答道: “吳三桂報君父之仇,与李自成不共戴天,怎能不真?” “吳將軍既真心約我前來,我來了,又何以炮擊我大清軍隊?” 多爾袞說出了怀疑的原因。 “原來是這件事。此乃誤會。闖軍將我山海關圍困,不僅關內三面圍了個水泄不通,就是關外一片石都已派了兩万之兵占据,以便遏我北去之路。我們欲与王相會聯系,必須用炮擊開重圍,方可闖開間道東出。” 吳三桂的解釋,消除了多爾袞的疑慮。會談才轉入正題。 多爾袞先說道: “明朝故臣素無信義,將軍欲達大功,本國發兵助陣,但想成功以后,不知將軍置之何地?” 吳三桂立刻听出了多爾袞的弦外之音,這又是誘降之言,而現在事情緊急,明确表示不降恐傷和气,降又不甘心,那么惟一的辦法就是用些含糊言辭,以迷惑于他。略加思考吳三桂答道: “王爺,三桂父子受朝廷厚恩,今日君父為李賊莽逆,士庶傷心,神人共憤。三桂聞勇士怯死而滅名,忠臣不先家而后國。今君后俱遭慘弒,三桂食君祿,受皇恩,又豈有坐視之理?” 多爾袞只是點點頭。 吳三桂繼續說: “若如王之所言計成敗而后行,不敢有非份之想。目下三桂國仇家恨集于一身,似拼死殺賊報國,無想過其他事情,何以如此相問?” 多爾袞見一下子不可能談及正式歸降,便不再提及此事。 他起身點頭,表示相信吳三桂: “然你們与李自成都是漢人,裝束一樣,混戰中難以分辨。恐致誤傷,應該想個區別辦法。” 多爾袞開始想具体問題。 吳三桂也想到這個問題了,他略一思索,便說道: “這也不難!我關宁兵為國复仇,是為哀兵,我軍可各以大塊白布縫于肩背上,親王以為如何?” “好!”多爾袞十分贊同,我大清鐵騎趁今夜稍退;明日將軍出關与李自成大戰,我軍同時夾擊,如何?” “一言為定!”吳三桂答。 “一言為定!”多爾袞說。 二人又祭天地,歃血為誓:共滅李自成大順軍。 而后吳三桂又率五十騎突圍再回關內。 一片石大戰要開始了。 一片石是山海關外的大片開闊地,在山海關的東偏北面,恰是清軍進關的必經之地。也是吳三桂設營把守的地方。 多爾袞与吳三桂約定的戰場就在這片開闊地上。 山海關外,再沒有比一片石更好的戰場了。吳三桂——多爾袞——李自成,三方都是騎兵為主,也需要廣闊的戰場。一片石北面至大山,南面至大海,方圓有二十余里。 后來的《山海關志》《明史》等書記載,這場大戰從“北山橫面至海”,可見气勢之宏偉雄壯。 山海關三方的總態勢是清楚的。 李自成指揮大軍在山海關城下包圍攻堅。依他的想法,能引誘吳三桂出城決戰一舉而殲最好。看看如此強攻,傷亡太大,心想如果能引城內守軍出來決戰就好了,但不能這樣僵持著。 四月二十一日一天猛攻不下,李自成又得知吳三桂曾突圍出城又复殺回,他以為吳三桂是偵察突圍方向或是緩兵。他根本沒有想到清兵已進軍隱蔽到山海關外——他的大軍身后。 李自成根本沒想到清兵來此,這是一個謎。 按說數十万大軍包圍山海關,周圍几十里,甚至几百里都應在控制區域(起碼在偵察區域),且李自成的北截大軍二万人被多爾袞二十一日晚沖散,李自成完全應該知道這是一支出現在東北方面的新軍隊,而不會是地方團練或山海關內兵。若大順軍判斷清楚,及時變動,也不會如此慘敗! 然而,李自成恰恰就不知道! 大順軍的前方指揮歷來由劉宗敏、李過兩員大將擔任。后方的指揮大將一般是田見芳、郝搖旗、李雙喜、李岩等。李自成一般是居中策應,當然也是總指揮。 但這一次東征吳三桂,劉宗敏、李過等大將根本就不想來,全然不同于以往的斗志昂揚奮勇爭先。若非李自成親征,也許誰都不愿來。 李自成本身也是身經百戰的統帥,對戰爭倒是不十分依賴別人。 當他看到几員大將士气不高,便親自擔任前敵總指揮攻城。 在大將与兵士處于不正常心態時,什么事都可能發生。也許他們認為一片石方向來的只是團練夜間襲扰,也許某一大將接報后認為這是大惊小怪等等。對吳三桂的火炮轟擊則只想到是要逃跑…… 總而言之,陰差陽錯,李自成大軍對敵方情況一無所知。 李自成只希望吳三桂出城決戰。 他相信他的大軍的戰斗力,雖說北京侵蝕,畢竟還是百戰之師,對付區區數万關宁鐵騎何足道哉! 李自成也看中了一片石地區,明日若吳三桂突圍逃跑,可將其圈圍至山海關東面,就在一片石消滅! 多爾袞此時也在積极准備。 他率大軍秘密隱蔽在山原區域,盡量減少聲勢傳播。 多爾袞不敢小瞧李自成,他認為李自成橫掃中原,攻占北京,絕非庸常之人。所以多爾袞与謀士大將們議定的謀略是: 盡量不使李自成發覺大清鐵騎,以取得突襲之效。 吳三桂二十一日夜殺回城中后,連夜動員全体軍兵充分准備,每人肩背上縫一大片白布,縫得异常結實;四面看,將与兵的前后上半部都是白衣一般。前時挂孝誓師的白布正好派上用場。 吳三桂慷慨激昂地對十三營大將含著淚說道: “明日之戰,關系我關宁軍存亡大計,關系國仇家恨!我吳三桂縱然命喪沙場,也要殺此逆賊,生報此仇!諸將有怕死者,立即退出;不怕死者,留下!” 全体轟應: “誓死殺賊,浴血殺賊!” 十三營大將回營又層層謀划,軍兵上下同仇敵愾,士气高昂。 誰都知道這是關宁鐵騎的生死存亡之戰!可以說,完全達到了將士效命,上下同心的效果。 這些,也是吳三桂軍隊強于李自成的支撐力所在。 太陽升起來了。 山海關外天气明朗。若非關內外大軍的殺气彌漫。這應該是一個好日子。 這是甲申年四月二十二日清早。 李自成騎著那匹烏驄馬來到城外高地,謀划如何強攻…… 突然,他看見關城及外護城升起大片煙塵,顯是城中騎兵要出動! 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他立即傳令: “大軍后撤,向燕北面一片石集中,堵截包圍吳三桂,全部殲滅!” 大順軍立即從城邊撤向開闊地。 西護城大軍与北護城大軍,全部向“吳三桂逃跑”方向的東面一片石地帶集中,塵煙大起,旗幟翻飛。 而此時農民軍尚未做到嚴陣以待。 山海關上火炮齊鳴。吳三桂率八万鐵騎如潮水般涌出,向一片石方向沖擊面來。馬蹄鐵甲的鏘然撞擊聲如震耳金鼓一般。 再看吳三桂的將士們,就像三九天遭冰水潑過一樣,精神百倍。吳三桂在馬上一面揮刀砍殺,一面大喊: “弟兄們,我等雖然被圍,但絕不要慌亂,成敗在此一舉,大家緊跟著我向一片石沖去,与闖賊拼一死戰!” 將士們勇气平添,潮水般緊隨吳三桂沖殺開去。 李自成站在一塊高地上揮動令旗,他想:這回絕不能讓吳三桂跑掉。千鈞一發之際,絕不能再延遲。想到這里,他即刻傳令。頓時,漫山遍野,金鼓大作。大順軍的兵馬似洪水沖破了洪堤一樣,從東西兩邊的坡堤殺了下來。 大順軍雖然來勢凶猛,但關宁軍的將士們并未退縮。 吳三桂一馬當先,率領自己的中軍搏殺。楊坤、郭云龍等人伯主帥有失,慌忙揚馬赶上前來。 吳三桂傳令,命楊坤敵住左側涌上的敵軍;命郭云龍、孫文煥擋住右側;胡守亮在后接住從西坡頂沖下來的敵軍廝殺。吳三桂尚對眼前的險惡處境,并未膽怯。他覺得胸中有一團火,這團火越燃越旺,燃燒著他的心。他忘記自己的危險,忘記了眼前的一切,他憤怒地大呼一聲,兩腿一夾馬肚,那馬得到主人的命令,兩耳直豎,長嘯一聲,箭一般地沖向敵群。 吳三桂剎那間,手起刀落,三十几個大順兵便紛落于馬下,其他騎兵見此情景,都紛紛向后退去。 眾軍士隨著吳三桂,風卷殘云般地沖入敵群。無數雪亮的斬將刀,左殺右砍,就像擊破云空的閃電,使大順軍目眩神迷。 從關外青山到南面大海,廣闊數十里的開闊地上,數十万人馬在拼死搏殺。 戰旗紛飛,兵器交擊,人喊馬嘶,煙塵滾滾…… 吳三桂的關宁鐵騎對這种惡戰是熟悉的,毫無怯戰心理。但他們從未与農民軍打過仗,今日一交手,關宁軍士卒上下立即感到這不是一般對手,而是凶猛的死敵!關宁鐵騎的戰術是馬步結合,一万騎配合五千步卒組成一個戰斗單元。騎兵沖擊,步卒保護,這种連環自保的戰術是實用有效,久經考驗。這种在戰場上就有六個戰斗單元。 吳三桂自己率領的實際是兩千名沖鋒隊,這兩千人都是吳三桂的特殊待遇挑選出來的忠勇騎士,實際是救父五十鐵騎的擴大。 吳三桂父親吳襄曾對別人夸口: “我儿兩千騎兵,足當十万大軍!” 別人晒笑,吳襄卻說: “吳三桂自己簡朴自律,卻給這二千人錦衣玉食,壯士們安不用命!” 簡單嗎?簡單,但是并非人人能做到。 吳三桂就是用這种簡單的方法造就了一支鐵騎兵! 這場搏殺充分顯示了這支軍隊的苦戰精神与勇猛斗志。 他們是清一色的斬將刀与長弓利箭,近則刀砍,遠則箭射,所向無敵。 吳三桂從旗幟与隊列的變化判斷這個戰團的戰況,何方吃緊他立即率二千精騎兵馳突而至,穩住陣腳。這兩千騎兵沒有步卒,往來如狂風驟雨…… 但李自成大軍畢竟也是百戰之師。 李自成指揮騎兵咬住吳軍不放!并嚴令劉宗敏等大將立即上陣親自作戰! 劉宗敏、李過等將領一看事態嚴重,況且在他們看來,這也是最后一戰。所以勇气重新振作。各營潮水般沖向吳軍,層層圍困,与關宁軍死死搏殺。 這場酷熱的戰爭達到了白熱化。 雙方都力圖將對方一舉而殲!吳三桂苦撐著等待清兵。李自成死戰力圖掃平北方邊疆。 多爾袞呢? 他此刻在做什么? 在吳三桂全軍与李自成血戰時,多爾袞卻穩坐一旁按兵不動。 本來有約在先,多爾袞何故不遵約而行? 其實多爾袞坐山觀虎斗有其深刻用意。因為他對李自成与吳三桂仍有疑心,總怕中計受害,所以在同吳三桂歃血立盟時,首先就規定以吳軍為前鋒,以便讓吳軍先与李自成交戰,他可以實際勘察一下這兩股勢力是不是真行。若是真打他才出擊,這是他的第一個考慮;第二個考慮是,吳三桂即使真心同清軍聯盟,但聯盟并非投降,多爾袞未迫使吳三桂投降心中不甘。 他要讓吳三桂出戰李自成雙方兩敗俱傷,打敗李自成后,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吳三桂控制在手中…… 當然,這樣做也有軍事上的思慮,那就是養精蓄銳,待雙方打得精疲力盡時,滿洲鐵騎突然出現,打李自成一個措手不及。 正是基于這些考慮,在山海關戰役打響后,多爾袞傳令滿清全軍: “沒有出擊的命令,任何將領不得出戰,全体軍兵不得越伍躁進,如有違令者當軍法從事!” 自晨至午,戰斗越打越激烈,戰場上的喊殺聲与馬的嘶鳴聲有增無減。但是午時剛過,雙方打得太疲勞了;喊殺聲減弱,雙方的沖擊力減弱。 多爾袞從戰場上的喊殺聲与炮聲中已判斷出雙方的情況,他認為全線出擊的時候到了。于是傳令全軍:“按照原定部署全線出擊!” 一陣塵埃四起,隨著一片喊殺聲滿洲乒沖進戰場。這些早已忍耐不住的鐵騎,如今得令出戰,真如猛虎下山,其勢難當。 李自成農民軍一時被打懵了,不知所措,尚未弄清怎么回事已被斬于馬下。就連站在高崗上指揮的李自成也大惑不解,難道是天兵降臨? 這時候滿洲鐵騎突襲而入,是因為發生了一個偶然而又突然的情況。 史書載: “……清軍蓄銳不發,按兵未動,待到日午,大風揚沙蔽天,咫尺莫能辨人;兩軍精疲力竭,多爾袞乃發兵從陣右部出……” 一陣大風,一片塵埃,使戰場上的人不能開目。 大順軍睜開眼時,一支神秘的新軍突然殺出!——他們短衣窄袖,發辮飛舞,這是什么軍隊!? 滿洲兵——! 當大順軍意識到這是滿洲兵突襲而來時,精神支撐力完全崩潰了……他們從來沒有料到會与滿洲兵在這時作戰,剛才的神秘大風与塵埃,使滿洲兵帶上神秘的“天兵”色彩! 農民軍,誰不信天像?天命? 雖然來不及細想,但大順軍一下子被打亂了陣腳。吳三桂軍威复振,殺聲震天。 一名副將大聲報李自成: “滿洲兵來了!請我主急速先退!” 李自成從高崗上撤馬而走…… 大順軍在滿洲鐵騎与吳三桂的夾擊下,從一片石向西潰散……清軍追殺四十里退回。 多爾袞還是不敢猛追李自成。 李自成大軍在天色將晚時退到了永平。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