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浩浩蕩蕩的關宁軍已接近了北京城。 吳三桂望著城頭上飄著清人旗幟,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此刻真想一聲令下,帶領關宁鐵騎殺入城中,宰了多爾袞,保朱三太子入了皇宮,再將大明的旗幟插遍全城,然當他瞥了眼身旁的阿濟格,不覺暗暗咬了咬牙。 而此時,北京的居民們早已得知吳三桂要入京的消息,他們先前曾在朝陽門錯把清軍當作了吳軍,這次他們又齊出齊化門,去迎接吳三桂,士民們心中都暗忖道:“這回該是真的了吧。” 吳三桂的部隊由齊化門整肅而入。 關宁鐵騎畢竟是訓練有素,那整齊的腳步所蕩起的鏗鏘有力的聲音,將士們那威嚴庄肅的神態,無不使人肅然起敬,觀看的士民們紛紛交頭接耳,贊歎這支威武雄壯的軍隊,一個老者捋著胡子搖頭歎道:“怪不得闖王要敗在他們手里。” 走在前面的是吳三桂,他那威嚴洁整的裝束,再配以炯炯有神的目光,与那敦實粗壯的身軀,看上去确有大將風度。緊跟在吳三桂身后的楊坤、郭云龍、孫文煥、方獻廷、胡守亮等一個個盔明甲亮,威武有神,气度非凡。 步入齊化門,吳三桂向前來迎接的人群頻頻點頭示意,然而,當他仔細看時,卻見人們個個都是清光光的頭發——他們都剃發了。 一個青衣老者擠過人群,沖到吳三桂的馬前,“扑通”一聲跪了下去,他一把抓住了吳三桂的馬蹬,指著自己的頭,顫聲道: “吳將軍,你可要為我們北京的百姓作主,我們犯了什么罪,竟要剃頭?” 說罷,老淚橫流,嗚咽不止。 吳三桂心中作痛,眼里也變得潮濕起來,他下得馬來,扶起了老漢,憤憤地道: “這清人太蔑視我們中國了,想他們以前得朝鮮時,也想讓朝鮮民眾剃頭,朝鮮人眾以死力爭,說他們的衣冠已傳了几千年,如果讓他們剃去頭發還不如割下他們的腦袋,清人才罷休。我們是堂堂的天朝,難道不如屬國朝鮮嗎?”吳三桂一听,心中難免一陣酸楚,然后他暗一思忖,真切他說道:“我來晚了,讓你們受委屈了,我馬上去找多爾袞,讓他廢除剃發令。” 說罷,他辭別士民們,上得馬來,進得城中,他先扎下隊伍,又將圓圓妥善安排在自己的府中,繼而徑直去找多爾袞。 說起剃發,其實這是滿人的一种風俗習慣,滿州的習俗是男子將頭頂四周的頭發剃去寸余,只留頂后中間長發,編成辮子,垂于肩背,除父母喪和國喪百日內不剃外,四周頭發不得蓄長。 多爾袞入京后即下令全民剃發,改變衣冠,但有抗拒者,定行問罪,城中居民雖憤怒不服,然皆畏于多爾袞的淫咸,惟背后里議論紛紛。只城中一守城兵卒,歎道:“我活五十多歲了,還沒見過這等衣冠,既然連頭發都沒了,還要這顆頭有什么用?”說罷,縱身從城牆跳了下去,立時身亡。 后來,范文程見民憤极大,怕出變故,于是就勸多爾袞給百姓們寬限几日,以緩和一下緊張的情緒,多爾袞接受了他的建議,允許士民們為崇禎帝發喪三日,但到初八時再剃發,以此算作對北京人民情緒的照顧。 多爾袞听說吳三桂要進城,就派了些官吏去迎接他,這時,听說吳三桂求見,就召他進得了殿中。 吳三桂向他行了大禮,隨即被賜了座。 多爾袞看著這位桀騖不訓的戰將,面含微笑,說到: “平西王啊,多日征戰,辛苦你了。” “只要能殺敗那李賊,我就是再辛苦點那也沒什么。” “難得你有如此的決心,你要是能滅了那李自成,天下人定會感激于你,你今日既然回到北京,你就在北京多歇息几日吧,明日你從庫中提些銀子,將你的府宅好好裝修一下吧。” “多謝王爺。” 多爾袞見吳三桂仍坐著不動,就問道:“你還有什么事嗎?” 吳三桂站起來,施了一禮,說道: “王爺,我還有話要說。” “說吧。” “我希望王爺能收回剃發之令。” 多爾袞以救世主的姿態說道:“我保住了這些人的腦袋,他們難道還吝嗇這些頭發嗎?”多爾袞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受了皇太极的影響。后金發展伊始,鑒于自己經濟文化的落后,皇太极曾號召滿洲貴族學習漢人文化,但隨著時間和后金政權版圖的不斷擴大,皇太极又產生了一种恐懼心理,害怕漢人文化危及滿洲貴族的政權,當時一些接受漢化程度很深的滿洲貴族像達海和庫爾纏,就曾建議全盤漢化,滿洲人應改服漢人衣冠,皇太极對此大加申斥,強調滿洲的衣冠制度是滿人尚騎射,武力精強的保證;若服漢人衣冠,寬袍大袖,就等于廢騎射,尚左手,“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他認為金、元入主中原,易世以后終成漢俗,就是因其后代的君主易祖策制度,服漢人衣冠,棄本國語言所致。因此,他极力主張對臣服的漢民施行剃發制度。 吳三桂望著多爾袞那狂妄的樣子,真想沖上去一劍砍了他,他把心气往下壓了壓,冷冷他說道: “我們華夏之國,乃是禮樂之邦,我們的衣冠已傳了千年,雖歷經易代,卻終不改衣冠之舊,王爺入中原不久,即推行剃發制度,今日我們連漢儀都不复見了,那我們要這顆頭還有何用?剃發關系著禮樂之邦的存亡,望王爺能体恤民情,順乎民意,否則京中大亂,則是難免的。” 多爾袞暗暗付道: “這吳三桂說得倒也有理,這几日北京城動蕩不安,我也不可逼他們太甚,這剃發令延緩些日子再推行吧,否則那李自成乘我立腳不穩,再殺下回馬槍,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吳三桂這小子手握重兵,我還要利用他去打李自成,今日就賣他一個面子吧。” 想到此,他哈哈一樂,說道: “以前我讓人民剃發,是因為無法分辨誰是歸順之民,將他們剃了發,以此區別那些賊逆,既然你說此舉甚違民意,那就罷了吧,自今天開始,天下的臣民,都蓄起發來吧,衣飾一切都听便吧,我要讓天下都知道,我是以文教來定民心的。” 吳三桂見多爾袞答應了,忙施了一禮,說道:“我代城中百姓謝過王爺,只是,只是還有一事,我想請王爺允許太子登极。” 對這件事,多爾袞絲毫不敢讓步,他軟硬兼施,拒不同意。 吳三桂無奈,只得告辭出得宮來。 宮外聚著許多人,他們都等著吳三桂的消息,吳三桂回來后,向人們宣布剃發令已廢除了,眾人不禁歡呼雀躍,都跑回家去換成自己以往的衣物,一時間,北京城的官紳百姓,無不彈冠相慶,長安市也复冠蓋如云了。 吳三桂雖勸多爾袞廢了剃發令,卻終不能复明室,所以悶悶不樂地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他見院中狼藉一片,冷冷清清,想起死去的家人,不禁淚落衣襟,他命人擺了祭堂,供上了父親及各人的靈位,吳三桂身披重孝,跪在地上痛哭了一場。 圓圓聞訊,也從后廳走來,她陪吳三桂落了會儿淚,見他仍止不住哭聲,便輕輕勸解,“將軍,止悲,您要保重身体。” 吳三桂停下了哭聲,卻仍哽咽不止,他伏在地上,呆呆地發愣,想自己的親人都不在了,世上只有圓圓這么一個紅顏知己,自己一定要好好待圓圓。 吳三桂自此對圓圓更是寵愛有加,圓圓知他有心事,也時時變著法儿逗三桂開心,這几日二人游山玩水,日子過得倒也甜蜜逍遙。 然而,吳三桂与圓圓還沒過几天輕閒的日子,多爾袞便“敦請”吳三桂赴山東作戰。 吳三桂無奈,只得帶了圓圓,統領自己的關宁軍開出了京師,而英親王阿濟格也形影不离地跟到了山東。 到山東不久,南京的南明政權就開始對吳三桂進行糾纏。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