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曾經是一個抑郁的孩子。誰送給我一些什么禮物,我臉上也表現不出多大的歡喜;帶我去個什么地方,我也顯不出多大的愉快。 小時候,周圍的大人們這樣說過我。 “敗興的孩子。” 又不是長得象丑小鴨的孩子,每逢被人這么說,我心里就很痛苦。不知不覺地,便形成了一种強烈的自卑感。然而,我又不具備那种被人一說就可以自己改變面目的本事。 人們還常說我是個“嘴笨的孩子”等等。向人轉告什么事情時,不是有時把重要部分漏掉,再不然就是找不到轉達的机會,這時候,我總是被人這么說。 這還是那种強烈的自卑感造成的。每當這個時候,我一點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是好。就象要求作一個成熟老練的孩子似的。 那些在我幼小時的記憶中仍然保留著聲音的對我的議論,至今還時時想起來。現在,我依然和過去一樣,誰給我什么,還表現不出多少歡喜,于是我又庸人自扰地深思起來:恐怕人家心情不快吧? 這樣一想,覺得自己實在討厭。說是要体諒別人心情,听起來好听,但不管怎樣,都是在偽裝著自己。盡管我知道每個人肯定都有點自卑感,但它還是使我深為苦惱的根源。 開始于這一行以來,我得過各式各樣的獎,而在授獎儀式上從不流淚。人們僅僅拿這一點和其他女歌手比較,就說我有膽量啦,目中無人啦等等。 這也刺激了我的自卑感。 為什么不流淚呢?高興的心情并沒有同別人兩樣,不過我的喜悅沒有外露。 是我不坦率嗎? 缺少人應有的溫情嗎? 是因為我是一個驕傲的女人嗎? 所有這些思緒,都和幼年時的自卑感聯系起來。 我自己是從心所欲坦然行事的。但在別人眼里,肯定要被扣上個什么原因。 一次,有人問過我:“百惠,你哭了嗎?”我真想回答說“我也是人啊”,可欲言又止。不知怎的,完全失去了回答的興致。我搞不清楚那人是不是真的認為;只要是個人當然就做的事情,可是因為是我就不那樣做了呢?我感到了儿時同樣有過的那种無處排遣的悲哀。 每當一次次地被人這樣說,我就覺得不管自己怎么辯解,也是無濟干事的。想到這里也就干脆不去解釋了。對周圍評論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我不認為靠我一個人說些什么便可以爭得過的。 想來,每個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各有不同,認為獲獎者理當哭泣和抽噎,他們就是想用這樣的社會標准衡量一切。 每當接近那個季節,我便顧慮重重,恐怕又會因為哭還是沒哭而被人說三道四。心想,要是那樣,我可打心眼儿里希望什么獎也不得,給別人鼓掌不也挺快活嘛。對我來說,那個季節總是喚起“叫人敗興的孩子”這种自卑感的季節。 工作上當然不用說了,就是与朋友和三浦的交往之中,這种自卑感也是常常最使我擔心的一件大事。它總是隱藏在心底的角落里,成為思想上的包袱,把出席應當高興的場合也當成負擔。 隨著時光流逝,今天我終于能夠冷靜地進行思考了。就是說要把心里的反響如實地表現出來便可以了,不必在意當場流沒流眼淚。所謂照顧對方的情緒,就是要真正地表現自己由衷的歡喜。 獲獎了卻哭不出來,也許是因為獎的本身有什么地方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觀念。因此,在歡喜之中也有感到惶惑的地方。 至于今后,我想以自己的价值觀念去判斷一切、感受一切也就行了,不必介意周圍的議論和評价。 听其自然,隨心所欲。 珍視自己。 珍視自己的感性。 哭也好,笑也好,生气也好,悲傷也好,這一切都是感性的差异。今天,我從幼年的自卑感中稍許解放了一點,能夠正視自己的喜怒哀樂,也能夠想得開了,這就是我自己的表現方法。 但是,我還是想把一直被人議論的那些話記在心里。因為那也是我的一部分沒有改變的東西。 ------------------ 亦凡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