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附錄


   
附錄1.上海灘著名編劇導演簡介


  鄭正秋:

  鄭正秋(1889—1935),原名芳澤,號伯常,廣東潮州人。幼時舉家遷上海,14歲肄業于上海育才公學。及年長,漸對戲劇藝術入迷。1910年11月開始以“正秋”為筆名,以“麗麗所戲言”、“麗麗所伶評”等為題,在于右任辦的《民立報》上發表戲劇評論,從此開始了与戲劇界的緊密聯系。
  1913年,應張石川之邀,首次涉足影壇,即為新民公司提供了他的第一部電影腳本《難夫難妻》。此后10年,他一心扑在新劇的創作和演出上,并發下宏愿,要振興新劇。但新劇由于其本身難以克服的弱點,走向沒落已是必然,鄭正秋回天乏力。1922年,明星電影公司的創建,使他終于在影壇一展才華。
  1922年—1935年這13年中,鄭正秋為“明星”編導或參与編導了50余部影片,其中优秀之作,如《孤儿救祖記》、《玉梨魂》、《姊妹花》等。對于鄭正秋來講,是他創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說鄭正秋以其作品影響了甚至左右了這個時期中國電影的風格和發展方向并不過份,許多電影公司的創作人員的确是唯其馬首是瞻,他的創作實踐,為最初的中國電影傳統定下了基調。
  鄭正秋能有如此作為,靠的是獨具慧眼的題材選擇和獨具匠心的創作方法以及導演手法。鄭正秋的作品從題材上分大致有二:一是為人生而創作,為受壓迫者尤其是封建禮教壓迫下的婦女鳴不平;二是為金錢而創作,為迎合觀眾心理,編寫一些無傷大雅的武俠、傳奇劇本,以取得可觀的票房收入。
  縱觀鄭正秋的電影創作歷程,可以看到他始終執著于人生問題,尤其是婦女問題的一條清晰的線索,并由此构成他創作的主流,這在同時代的名編導中是不多見的。
  之所以能如此,与他始終堅持電影的教化社會的功能是分不開的。而這一認識,恰恰又基于他戲劇功能的看法,萌芽于他從事戲劇活動年代的种子,在電影創作中開花結果了。
  “明星”成立之初,鄭正秋就提出了“長片正劇”的制片方針。他曾說:“為弱者嗚不平,這是我從事戲劇的一貫主張……所以我覓取題材,往往從為窮人叫屈的各方面著想。”
  鄭正秋的實踐,是對20年代影戲理論的最好注釋,并使該理論更為流行。進入30年代,鄭正秋積极贊同邀請左翼文藝工作者入“明星”,并与他們精誠合作。
  鄭正秋創作方法的形成和發展,是建立在對觀眾深刻了解的基礎之上的,這又得歸功于他長期的戲劇活動實踐所積累的經驗。
  鄭正秋在藝術上的追求始終是与抓住最廣大觀眾聯系在一起的。他不僅了解觀眾,而且善于引導觀眾。1925年他就提出了電影藝術的發展要分“迎合”、“适應”和“提高与改良”觀眾心理三步走。
  他的創作正是貫徹著這一既定方針的,并由此构成了他的作品的兩個顯著特點:第一,充滿人情味,有濃厚的人道主義色彩。第二,富有民族特色,走出了一條使源于西方的電影藝術迅速中國化的道路。
  鄭正秋的為人也頗可稱道,他雖身居公司要職,又是負有盛名的導演,但他待人誠懇,尤其是對演員,他在導片時,對每一個戲的鏡頭,都不厭其煩的解釋、示范,很使人折服。
  令人歎息的是,他的身体太差,自幼多病。為治病,又染上了鴉片癮,無法戒除。剛屆四十,即已兩鬢斑白,身体羸弱不堪。影界同仁習以“鄭老夫子”稱呼他。
  1935年7月16日,鄭正秋溘然長逝,年僅47歲。英年早逝,影壇為之震惊,同仁為之悲痛。明星公司為鄭正秋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田漢揮筆寫下挽聯:
  早歲代民鳴,每弦繁管急,議論風生,胸中常有興亡感;
  誰人舒國難,正公熱水深.老成凋謝,身后惟留蘭桂香。

  張石川:

  張石川(1889—1953),原名張偉通,字蝕川,因“蝕”含虧蝕之意,故后改為“石”。浙江宁波人。在張石川16歲時,父親去世,后隨舅父來到上海,在華洋公司當負責抄寫的小職員。
  他白天上班,夜晚則苦攻英語。1913年,被經營亞細亞影戲公司的美國商人依什爾和薩弗聘為顧問,從此与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作為中國電影的拓荒者之一,他和鄭正秋一樣,對默片時代和30年代的中國電影,作出過杰出的貢獻。
  首先,張石川作為一們電影事業家,曾親手創辦了“新民”、“幻仙”和“明星”三家電影公司,“新民”和“幻仙”出品雖然不多,卻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22年創辦“明星”后,他更是嘔心瀝血經營了15年,直到1937年公司場地被日軍占据而關門。
  其間,几多曲折,几多艱辛,他硬是憑著智慧、膽識、精明外加一點巧取的作風而闖了過來。“明星”的輝煌成果中,含有他的一份心血。
  其次,作為一位電影藝術家,一位編劇、導演,其功也不可沒。張石川一生約導演過150部影片,如此丰產的名導演是不多見的。
  在這150部影片中,他導演的《難夫難妻》是中國故事片的開山之作;導演的《孤儿救祖記》以及隨后一批婦女問題題材的影片使“明星”聲名遠揚,并對20年代中國電影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導演的《歌女紅牡丹》是我國第一部有聲片;他還曾導演過左翼作家編劇的《脂粉市場》、《前程》等片。這些影片,在中國電影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頁。
  張石川也极為重視研究觀眾的心理,但他只是為了更好的迎合觀眾,甚至是觀眾中庸俗的欣賞趣味。這与他既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位實業家有很大的關系。“他拍電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一個字:錢。”這就不能不有損于藝術的追求。
  即便如此,要使自己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的作品皆為廣大觀眾所歡迎,也并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也需要艱苦的努力和探索,而張石川對電影事業是怀有一种獻身精神的。因此,他得以成為早期中國影壇上最成功的導演。
  1937年,“明星”關門之后,張石川仍念念不忘重振“明星”的昔日雄風,后來竟不惜為日偽經營的影片公司服務,這是他歷史上不甚光彩的一頁。抗戰胜利后,他曾被指控為漢奸,使他惊嚇成病,從此一蹶不振。1953年病逝于上海。

  邵醉翁:

  邵醉翁(1896—1979),浙江宁波人。原名仁杰,別號醉翁。1914年畢業于神州大學法科,曾任律師,1921年轉入金融界,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自此一心從事電影事業。
  作為一位電影事業家和導演,他在這兩方面各有成就,尤其是前者。他經營有方,使后起的“天一”能与“明星”相抗衡,尤可稱道的是南洋電影市場的開辟,“天一”在南洋擁有的觀眾為其他公司無法匹敵。
  由于“天一”的誕生而帶來的電影市場的激烈競爭,對電影事業的發展也是一种刺激和促進。作為一位導演,“天一”早期作品大多出自他之手。
  雖然在導演藝術上,他并不是特別高明,但在挖掘新題材以吸引各階層的觀眾方面,他有別人難以企及的敏銳目光。率先拍攝古裝片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他所拍的古裝片雖然制作比較馬虎,但古裝片這一題材從此經久不衰。這個題材的發掘是很有意義的。
  此外,“天一”還培養和孕育了不少電影人材,當然,其中的很多人是离開“天一”后才走紅的,“天一”未能留住他們并使之有用武之地,這与邵醉翁在電影藝術上不求精進有關。

  但杜宇:

  但杜宇(1897—1972),貴州貴陽人,生于江西南昌,原名但祖齡。自幼學習繪畫,尤其擅長美女和花卉畫,故取藝名“杜宇”即杜鵑鳥之意。
  13歲喪父,家庭經濟陷入困境,但杜宇不畏艱難,闖入上海灘,以繪畫為生。他所繪的美女月份牌大受歡迎,他亦因此而聞名。他的漫畫作品經常見諸報刊。
  1920年,但杜宇創辦了上海影戲公司,并開拍長故事片《海誓》,從此獻身電影事業,直至抗戰爆發。其間17年,但杜宇共導演了30余部影片,其中還有一部分是由他編劇并兼攝影的。
  他所導的影片,有著自己的特色,即濃厚的唯美主義傾向。“在早期電影界中,攝影之美,但氏稱霸一時,其得力于美術功底,實為重要原因。”著名導演程步高如是說。
  但杜宇還以電影多面手而著稱,他集編劇、導演、攝影、美工、布景、洗印等于一身,拍出多部影片,堪稱一絕。他雖身兼數職,卻從不馬虎,對工作有著刻意求工、精益求精的精神,對于拍得不理想之處,總是不計成本重新拍攝,直到滿意為止。
  但杜宇特別勤于鑽研和探索,在技術落后、條件簡陋、資金有限的20年代,他因陋就簡,開動腦筋,拍出了許多當時看來十分困難的鏡頭。
  如拍《楊貴妃》時,需拍漫山遍野的逃難民眾的鏡頭,卻雇不起那么多的群眾演員。但杜宇選擇了農歷七月十八日蘇州鄉民朝山進香,道路為之堵塞的机會,用遠景拍攝,竟能以假亂真。
  又如一次拍舞會鏡頭,劇情要求地板光亮照人,而影棚的地板卻很粗糙,他令人用拖把將地板拖濕,攝入鏡頭后即晶亮透徹,饒有光澤的。
  他總是用智慧,來彌補物質條件的不足。然而,但杜宇的影片也有著共同的缺點,由于他崇尚唯美主義,他的影片美則美矣,卻遠离現實生活,且歐化色彩濃厚。
  因此,但杜宇17年的電影生活,于中國電影事業雖有諸多貢獻,卻沒能留下多少在中國電影史上有獨到地位的影片來。1937年,上海影戲公司的攝影場毀于侵華日軍的炮火,但社宇夫婦遷居香港,复以賣畫為生。

  黎明偉:

  黎明偉(1893—1953),廣東新會人,生于日本,在香港求學。1911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組織人我鏡劇社,同年初次試拍電影、攝成《庄子試妻》,從此即醉心于電影事業。1923年創辦民新影片公司。
  黎民偉對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是中國電影的拓荒者之一;其次,在電影編導尤其是紀錄片的編導和拍攝方面有突出的貢獻。
  由于對民主革命充滿熱情,黎民偉特別崇拜孫中山先生,他為廣東革命政府攝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北伐開始后.他曾赴北伐前線拍攝軍事紀錄片,最終編成《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這一內容十分丰富的大型紀錄片。
  黎民偉的主要興趣在攝影方面,因此由他編導的影片并不多,但在他領導下的民新公司,曾羅致了歐陽予倩、侯曜、卜万蒼等著名編導,為“民新”拍出了一批有影響的影片。
  黎民偉導演的《祖國山河淚》和《蔡公時》也以其反帝題材而欽譽海內外,故而“民新”能獨樹一幟。此外,黎民偉還是“复興國片”的積极倡導者之一,他与羅明佑攜手創辦了聯華公司,并擔任“聯華一厂”的主任。
  1937年上海淪為“孤島”后,黎民偉返香港。后脫离影界經商,死于癌病。

  楊小仲:

  楊小仲(1899—1969),原名楊保泰,生于江蘇常州。1916年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補習學校半工半讀。1920年,他應任彭年之請,為商務影片部代中國影戲研究社攝制的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改編劇本和撰寫字幕說明,從此与電影結緣,并改名楊小仲。
  此后,他先后為商務影片部、長城、大中華百合、聯華、藝華、新華等公司編導了約20部影片。由于這些公司的制片方針各异,楊小仲所導的影片在題材選擇、藝術追求上也顯得參差不齊。
  抗戰爆發后,他曾赴內蒙抗日前線拍攝紀錄片。“孤島”時期及抗戰以后,他多受雇于私營公司,拍攝了為數不少的影片。
  總的說來,楊小仲對中國電影的貢獻,主要在于中國電影的開創時代,他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做了許多工作,他的一生也都奉獻給了電影事業。

  陸洁:

  陸洁(1894—1967),字煥章,江蘇嘉定人。17歲時赴上海當學徒,后又赴新加坡謀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返回上海。20年代初進入電影界,為中國電影事業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首先,他是創刊于1922年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的創辦人之一,他与顧肯夫創辦的這份雜志介紹了外國電影知識,首譯和統一了一批外來的電影名詞術語,如“導演”一詞,就是他在受到朋友來信中提到的“教習”一詞的啟發而譯出的。
  其次,作為一名電影編導,他為“大中華”和后來的“大中華百合”編寫和導演過數部影片,是公司的主要編導人員。
  “聯華”成立后,陸洁出任二厂經理;1936年,“聯華”改組為“華安”后,他又任“華安總厂丫長。在他的主持下,“聯華二厂”和“華安總厂”曾拍出一大批优秀影片。
  抗戰爆發后,陸洁留在“孤島”上海租界內,為吳性栽工作。抗戰胜利后,他出任吳性栽投資創辦的文華公司常務董事兼厂長。陸洁的一生也是与中國電影的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

  夏衍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出生于浙江杭州。1914年自德清縣立高小畢業,1915年被保送入浙江公立甲种工業學校。1921年,夏衍被日本明治專門學校錄取。1924年加入國民党。
  1927年7月,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夏衍經同學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党。1929年受中共党組織委托參加了“左聯”的籌建工作。
  1932年,夏衍進入電影界,成為左翼電影運動的著名倡導人与領導人,在他的一個個電影劇本被搬上銀幕的同時,他的話劇劇作也一一問世。1936年,他首次以夏衍為筆名創作的話劇《賽金花》曾作為國防文學的力作而轟動劇壇,此后又有《上海屋檐下》等話劇劇本問世。1937年,轉入新聞界。
  夏衍對中國電影,特別是30年代左翼電影有著杰出的貢獻。作為一位電影編劇,他的作品樹立了左翼電影的楷模,從左翼電影的開山之作《狂流》到1937年創作的《搖錢樹》,出自他手(包括与人合作)的電影劇作有12部之多。
  這些影片不僅展示了那個時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而且以精巧的构思,獨到的結构以及各种電影表現方法的恰當應用,顯示了夏衍的電影劇作特有的魅力。
  一個30年代初才涉足影壇的編劇能有如此的成就,固然是由于他本身業已具備的理論水平和文學修養,但更与他踏入影界后的刻苦鑽研密不可分。
  在對電影特性的研究和把握方面,他是同時代人中的佼佼者。他曾在編劇實踐中嘗試過對戲劇電影觀的突破。在改編《春蚕》時,就有意冒著“很大風險”,采取了“不是戲劇化而是极端素描的題材”,在攝制時采取“很多電影方式”。
  此外,夏衍在30年代還撰寫了一批電影評論,通過影評推荐优秀影片或新方法、新理論;批判坏影片。在与軟性電复論者的論戰中,他的文章也發揮了積极作用。

  田漢

  田漢(1889——1968),字壽昌,湖南長沙人,畢業于長沙第一師范學校,后留學日本。1921年,攜妻歸國,創辦了《南國半月刊》,并撰寫有關電影的文章,后集成《銀色的夢》出版。
  1926年,田漢應新少年影片公司之請,編寫了他的第一個電影劇本《翠艷親王》,因触及時弊,公司未敢拍攝。1926年底,他發起創辦了南國電影劇社,并親擬發出啟事:
  “……酒、音樂和電影為人類三大杰作,電影年最稚,魅力也最大,以能白晝造夢也。夢者,心之自由活動,現實世界被壓榨的苦悶,至夢境而宣泄無余,唯夢不可以作偽……”
  南國社投入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田漢自編自導的《到民間去》,但由于資金匱乏,這影片斷斷續續拍了兩年,仍未能拍完。1927年,田漢又主持拍攝了《斷笛余音》,也未能拍完。田漢還為“明星”編成《湖邊春夢》,1927年攝成。這也是他第一部与觀眾見面的影片。
  1930年,田漢加入了左翼作家聯盟和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為“左聯”的重要成員。1931年他編寫的電影劇本《母性之光》標志著他在電影創作上的轉折。1932年,他加入中國共產党,并將主要精力投入了左翼電影的創作和指導,直至1935年被捕。
  1937年出獄后,首次以田漢為筆名,創作了《青年進行曲》這一電影劇本。1931年至抗戰爆發,田漢有9部電影劇本被搬上銀幕。田漢于抗戰期間完成的《胜利交響曲》和戰后完成的《憶江南》及《麗人行》也是該時期中重要的電影作品。
  田漢對中國電影事業有卓越貢獻。作為一位杰出的電影編導,他的作品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浪漫的激情、傳奇的色彩和現實主義的有机結合,使他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陽翰笙

  陽翰笙(1902——1993),原名歐陽繼修,出生于四川高縣羅場。1922年,就學于成部省立一中。1924年,入上海大學社會系讀書。在1925年的五卅運動中,陽翰笙參加了“三罷”斗爭。1926年,他奉調入黃埔軍校,任中共入伍生總支書記、教官和政治部秘書。
  1927年底,他輾轉來到上海,即受郭沫若之邀,參加了“創造社”的工作。1928年起,陸續以華漢等筆名發表了以大革命為時代背景的一批長、中、短篇小說。
  在左翼文藝工作者進軍電影界之時,陽翰笙接受夏衍等人的建議,開始了電影劇本的編寫,第一次以陽翰笙為筆名,編寫了《鐵板紅淚錄》,隨后進入“藝華”。1940年,他任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至抗戰結束,他又創作了《八百壯士》等4個電影劇本。
  戰后,他主持了昆侖公司的編導委員會,并創作了《万家燈火》,改編了《三毛流浪記》。陽翰笙的電影創作特色也是十分鮮明的,他的作品無一不是緊扣時代脈搏。他的電影文學創作可分為兩种類型:一類是表現波瀾壯闊的社會風云,一類是通過對個人命運的描寫揭示社會矛盾。他与夏衍、田漢是左翼電影運動的三員猛將。

  孫瑜:

  孫瑜(1900——1990),四川自貢人,生于重慶,先后就讀于天津南開中學和北京清華大學文學系。1923年赴美留學,1926年學成回國,1927年正式跨入電影界。
  孫瑜任編導的處女作是1928年為“長城”拍攝的《漁叉怪俠》。“長城”結束后,孫瑜轉入“民新”,1929年編導了《風流劍客》。
  “聯華”成立后,孫瑜開始展現其非凡的導演才華,“聯華”的最初兩部影片《故都春夢》和《野花閒草》均出自孫瑜之手,使“聯華”一鳴惊人。此后,孫瑜走上了艱難的現實主義電影的探索之路。
  1931年、1932年編導的《自由魂》、《野玫瑰》、《火山情血》擇取的均是勇敢地面對現實的題材。1933年編導的《小玩意》、《体育皇后》,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大路》,寫下了30年代電影史上光輝的一頁。
  抗戰期間,孫瑜編導了《火的洗禮》。抗戰胜利后,赴美考察,1948年回國,參加了昆侖公司,并籌拍《武訓傳》。
  作為一位杰出的電影編導,孫瑜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一方面他從不回避現實,另一方面,在具体創作上,他的影片充滿了樂觀明快積极的情緒。這种現實主義与浪漫主義的巧妙結合,正是孫瑜影片的最大特征。
  孫瑜還是一位善于發掘和培養演員的伯樂,金焰、王人美、鄭君里等皆是因主演孫瑜編導的影片而成名的。他對于演員,總是循循善誘,耐心啟發,使演員与角色產生心理共鳴。

  蔡楚生:

  蔡楚生(1906——1968),廣東潮陽人,12歲時到汕頭一家小錢庄當學徒,18歲時即置身革命。后只身來到上海,經朋友介紹,在一家電影公司做個相當于打雜地位的職員。
  1929年,蔡楚生結識了同鄉名導演鄭正秋,得到鄭的賞識,從而進入“明星”,并師從鄭正秋學習導演。1931年,蔡楚生加入“聯華”,并編導了處女作《南國之春》。
  1932年左翼電影運動的興起,大大拓展了他的視野,1933年以后編導或導演的影片《都會的早晨》、《漁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既是當時最受觀眾歡迎的影片,在藝術上几乎每部又都是可圈可點之作。
  抗戰期間,蔡楚生編導了《孤島天堂》和《前程万里》兩片。抗戰胜利后,他成為昆侖公司的主要編導,拍出了中國電影史上不朽的名作《一江春水向東流》。
  蔡楚生的作品從精神到方法,都是嚴格意義上的現實王義。他創造的主要銀幕形象,不論是正面的、反面的或中間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性格鮮明而能為觀眾接受并難以忘怀的。
  与鄭正秋一樣,蔡楚生也是民國電影史上擁有觀眾最多的電影編導之一。居于民國電影史上賣座率前列的三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漁光曲》和《姊妹花》,皆出于鄭、蔡二人之手,而且前兩部都是蔡的作品。
  蔡楚生的成就得到了舉世公認,他是第一個為中國電影贏得國際榮譽的編導。几十年后,他的作品再度在中外上映時,仍深深打動了觀眾,他的藝術才華,令中外同行們贊歎不己。

  史東山:

  史東山(1902——1955),原名史匡韶,浙江杭州人。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史東山就表現出了對藝術的特殊愛好,但家道中落,史東山被迫赴上海謀生,在上海電報局當報務員。不久,進入但杜宇的上海影戲公司任美工師,從此即愛上電影這一行。
  1925年,他所編寫的《柳絮》被公司錄用,并讓他自己導演,新片映出時,他第一次用了史東山這個名字。此后他轉入“大中華百合”,編導了《同居之愛》、《儿孫福》和《王氏四俠》三片,流露出唯美主義傾向。
  1930年,史東山進入“聯華”,翌年,導演了描寫男女愛情的《銀漢雙星》。九·一八的炮火使他從藝術的迷夢中惊醒,他參与編導了《共赴國難》、《奮斗》等片。1934年轉入“藝華”,編導了《女人》和《人之初》。此時,史東山已從唯美主義轉向了現實主義。
  他的影片,開始触及社會現實,同時,在影片的風格上,依然富有美感,并求得了与影片內容的融合。
  “國防電影”的口號提出后,史東山在“新華”与田漢首次合作,導演了《青年進行曲》,他自己則編導了《長恨歌》和《狂歡之夜》。抗戰時期,他在“中制”編導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又与田漢導演了《胜利進行曲》。抗戰胜利后,他作為“昆侖”的主要編導,完成了現實主義影片的杰作《八千里路云和月》。

  洪深:

  洪深(1894——1955),字淺哉、伯駿,江蘇武進人。考入清華大學后,熱衷于戲劇活動,大學時期,即創作了五幕話劇劇本《貧民慘劇》。1916年赴美留學,1922年回國,加入中國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為公司創作了劇本《申屠氏》(未拍攝),劇本長3万余字,是我國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電影劇本。
  1925年,洪深加入“明星”,編導了《馮大少爺》等一批影片,形成了“心理劇”的特點。洪深為國產有聲片的問世作出
  了很大貢獻,”明星“最初的兩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和《舊時京華》皆由洪深編劇。
  在30年代現實主義影片的主潮中,洪深創作成果丰碩,有數十個電影劇本被“明星”、“聯華”、“新華”、“藝華”等大公司搬上銀幕,其中,《劫后桃花》、《時勢英雄》、《夢里乾坤》等尤為出色。
  在從事電影創作的同時,洪深一直沒有放棄戲劇活動。抗戰爆發后,他更以戲劇為武器,從事抗日宣傳活動,從而脫离了電影界,直到抗戰胜利后,他才又重編寫了几部電影劇本。

  歐陽予倩:

  歐陽予倩(1889——1962),原名立袁,號南杰,生于湖南瀏陽。15歲時即東渡日本求學,1911年回國。在傳統戲劇方面,他于1915年成為正式京劇演員,并很快走紅,成為名角,与梅蘭芳齊名,戲劇界素有“北梅南歐”之說,足見其戲劇藝術造詣之深。
  1926年,歐陽予倩從影,加人民新影片公司,編寫或編導了《玉洁冰清》等三部影片。与鄭正秋一樣,他是20年代電影界中的有識之士。
  1934年,受張善琨之邀,他為“新華”編導了他的第一部有聲片《新桃花扇》,片成后,即受到“明星”的聘請,擔任編導,并主持“明星編劇委員會”。他為“明星”編導了《清明時節》等影片,又為“聯華”編導了喜劇片《如此繁華》。
  抗戰期間,歐陽予倩為“新華”編寫了轟動一時的《木蘭從軍》。抗戰胜利后,他編寫的《關不住的春光》、《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分別由“昆侖”和“大同”攝成,他還為“大光明”和“南群”導演了《野火春風》和《戀愛之道》。
  歐陽予倩共編劇和導演了13部影片,縱觀這些影片,皆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其一,主題明确,選擇題材大多首先考慮反映人民痛苦和教化社會;其二,注重電影表現手法的探索。因此,歐陽予倩的影片是民族風格的,同時也是戲劇化的。

  卜万蒼

  卜万蒼(1903——1974),是一位攝影師出身的導演。1924年入大中華影片公司,擔任大中華首部影片《人心》的攝影師。翌年,黎民偉組建“民新”,聘請他擔任“民新”的劇務主任和導演,并將公司的首部影片《玉洁冰清》交由卜万蒼導演。然后此片拍竣后,卜与影星張織云勞燕分飛。
  1926年,苦惱之极的卜万蒼轉入“明星”,拍攝了《未婚妻》,導演了《良心的复活》、《挂名夫妻》、《湖邊春夢》、《美人關》等片。由于作品制作精巧,情節感人,映后大受歡迎,卜万蒼得以躋身于20年代著名導演的行列。
  30年代,卜万蒼加入“聯華”,導演或編導了《戀愛与義務》、《一剪梅》、《桃花泣血記》、《人道》等“聯華”早期電影。
  左翼電影運動興起后,卜万蒼導演了由田漢編劇的《三個摩登女性》和《母性之光》這兩部被視為“聯華”最早和最重要的左翼影片。接著,卜万蒼在“藝華”導演了仍由田漢編劇的《黃金時代》和《凱歌》,這也是左翼電影中的重要作品。
  抗戰爆發后,在孤島上海租界,卜万蒼為“新華”導演了《貂蟬》、《木蘭從軍》等一批古裝片。戰后亦有作品問世。再后來去了香港及台灣。

  程步高:

  程步高(1898——1966),就學于复旦大學,是一個十足的早期影迷,并常撰寫影評文章投寄各報。后赴法國留學,1924年回國后加入大陸公司,拍攝了《吳佩孚》和《洛陽風景》兩部紀錄片。翌年為“大陸”導演了《水火鴛鴦》和《沙場淚》,從而開始了30余年的導演生涯。
  1927年,他轉入新人影片公司,導演了《空門賢媳》和《飛劍俠女》。1928年,他進入“明星”,至1932年這5年間,他導演或与鄭正秋、張石川合導了20部影片。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后,程步高滿怀愛國熱情,赴前線拍片,攝成《上海之戰》,并因此右腿中彈。此后,夏衍的開山之作《狂流》也是由程步高導演的。
  1933、1934兩年間,程步高導演了《春蚕》、《華山艷史》、《到西北去》及《女儿經》片斷,并与張石川合導了《前程》。此后他又導演了《夜來香》、《新舊上海》、《小玲子》、《夢里乾坤》。
  抗戰爆發后,程步高离開了電影界,直到1947年才又在香港重新執導影片,此后,直到60年代初,一直活躍于香港影壇。
   
上海灘部分女影星簡介:


  陳波儿

  (1910——1951):廣東汕頭人,自幼即愛好戲劇。1929年加入上海藝術劇社,投身于左翼戲劇運動,主演過多部話劇,引起觀眾注目。1931年,為躲避當避迫害而赴香港,1934年返回,開始涉足影壇,加入了明星影片公司。
  在“明星”,她曾主演《青春線》。隨后,陳波儿加入“電通”,主演《桃李劫》,以她真摯細膩的表演征服了觀眾,從而成為著名電影明星。
  “電通”結束后,她再次加入“明星”,主演了《生死同心》。1937年,她加入中共。抗戰期間,她既從事話劇運動,又活躍于影壇,參加了《八百壯士》的拍攝,并對延安電影事業的起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王人美

  (1914——1987):原名王庶熙,湖南瀏陽人,生于長沙。1927年后,進入上海黎錦輝主持的美美女校學習歌舞。黎錦暉親自為她改名王人美。
  明月歌舞團改組為聯華歌舞班的當年,王人美在孫瑜編導的《野玫瑰》中飾主角。次年該片公映,王人美一舉成為電影明星。同年,她還為“天一”拍攝了歌舞片《芭蕉葉上的詩》。1933年,王人美又主演了蔡楚生編導的《都會的早晨》和《春潮》。
  她的演技為蔡楚生欣賞,接著,他倆完成了他們合作的杰作《漁光曲》,王人美塑造的小貓是她繼《野玫瑰》中第二個漁家女形象。影片公映后,王人美有了個“野貓”的外號。
  1936年,王人美入“新華”,參加了《壯志凌云》的拍攝抗戰爆發后,她又拍攝了《离恨王》。此后,她來到重慶,參加了《長空万里》的拍攝。抗戰胜利后,她為“昆侖”主演了《關不住的春光》。

  黎莉莉

  (1915——):原名錢蓁蓁,安徽桐城人,其父是中共早期著名党員錢壯飛。大革命失敗后,她隨家人遷居上海。1928年,加入了明月歌舞團。為安全起見,她認黎錦暉為義父,并改名黎莉莉。
  1932年隨團加入“聯華”后,很快名揚影壇。她先后主演了《火山情血》、《天明》、《小玩意》、《大路》這几部孫瑜編導的影片,以天真、活潑的形象出現于銀幕,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此后,她又在《國風》、《到自然去》、《狼山喋血記》、《如此繁華》等多部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塑造身份各异、性格不同的多种婦女形象。抗戰期間,她參加了《熱血忠魂》的拍攝,并主演了轟動一時的《孤島天堂》和《塞上風云》。

  徐來

  (1909——1973):原名徐洁鳳,浙江紹興人,生于上海一商人之家。13歲時加入明月歌舞團,14歲開始隨團旅行演出。1928年的南洋之行,更使她譽滿海外。由于長相出眾,舞姿优美而成為“明月”首屈一指的名演員。
  1931年,她正式加入“明星”,并主演了《殘春》、《泰山鴻毛》、《華山艷史》、《到西北去》、《落花時節》等多部影片。“明星”老板為了讓相當有名气的徐來招徠更多的觀眾,給徐來冠以“標准美人”的稱號,而徐來的風姿也确使許多影迷傾倒。在30年代中期,徐來的名聲与阮玲玉、胡蝶并駕齊趨。
  1935年,徐來主演《船家女》,其演技得到充分展現。拍完《船家女》后,她与黎錦暉离婚,嫁給了唐生明,從此徐來退出影壇。黃宗英
  生于1925年,同胞兄弟黃宗江、黃宗洛都是日后的著名演員。1941年,黃宗英到上海,加入上海職業劇團。有一次,劇團演出曹禺的《蛻變》,因一位演員未到,導演讓她替代,結果獲得了出乎意外的成功,從此黃宗英開始了表演生涯。
  戰后,黃宗英登上了銀壇,主演過《追》、《幸福狂想曲》、《雞鳴早看天》、《街頭巷尾》、《麗人行》、《烏鴉与麻雀》等片,大多扮演心地善良的知識女性或被侮辱的下層女性形象,深得廣大青年觀眾的喜愛。
  在《幸福狂想曲》中,男女主角趙丹与黃宗英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幸福喜劇,他們由相識而相戀,由相戀而成婚,組成了幸福美好的家庭。
  現在,黃宗英与馮亦代聯姻。主要從事寫作,出過許多有影響的作品。

  吳茵

  原名楊瑛,1909年生在天津,13歲到上海。1934年的一天,吳茵陪朋友應試,結果她的朋友沒能從影,吳茵被蔡楚生看中,參加《新女性》的拍攝。這位已結婚的少婦從此改名吳茵,踏入影壇。
  1936年,吳茵加入“明星”,在一些影片中演配角。抗戰時,吳茵參加了上海影人劇團入川,主要演出話劇,并在“中制”拍了《塞上風云》。
  戰后,吳茵進入昆侖公司,參加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万家燈火》、《希望在人間》、《烏鴉与麻雀》的演出,基本飾演老年婦女形象,是她一生創作的高峰期。
  在《烏鴉与麻雀》中,吳茵演小攤販的老婆,一個典型的小市民,与演小販的趙丹配合默契,為中國影壇留下了一對令人難忘的形象。

  上官云珠

  (192O——1968):原名韋君犖,祖籍江蘇江陰,自幼生活在蘇州,后來到上海。194O年進“新華”的演員訓練班。1941年初上銀幕,在“藝華”的《玫瑰飄零》中飾演角色,導演卜万蒼為她取名上官云珠。
  1947年,上官云珠同時有3部影片上映,《天堂春夢》中一個勢利眼女性,《太太万歲》中一位姨太太,《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接收夫人”何文艷,使她一下名震影壇內外。
  在接下來的3部影片《万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中,上官云珠一改戲路,演了三個善良正派的女性形象,表現出极強的可塑性,使影圈內外對她刮目相看。
  戰后,她演的影片還有《亂世儿女》和《烏鴉与麻雀》。
  (1915——1969):原籍安徽安庄,高小畢業后因家庭困難而輟學,只身前往上海謀生。由于她國語出色,曾為中國第一部蜡盤有聲片《歌女紅牡丹》配音。
  1932年進“藝華”,后轉入“明星”,先后拍了《民族生存》、《中國海的怒潮》、《夜來香》、《劫后桃花》《壓歲錢》十几部影片,開始引起人們注意。
  抗戰期間,舒繡文在“中制”主演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好丈夫》、《塞上風云》;在舞台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國春秋》、《雷雨》、《日出》等名劇,是話劇界“四大名旦”之一。
  戰后,她的電影作品有《一江春水向東流》、《裙帶風》、《野火春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等片。
  舒繡文以《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交際花王麗珍的形象成為1947年中國影壇廣為人知的一位明星。
   
附錄三:上海灘部分男影星簡介
   


  鄭小秋

  (1910——1989):鄭正秋之子,生于上海,童時即在“明星”首部“長片正劇”《孤儿救祖記》中初登銀幕。20年代,鄭小秋告別童星時代,開始以“小生”形象出現于銀幕,至30年代的這段時間,他作為“明星”的主要“小生”,主演了《火燒紅蓮寺》、《黑衣女俠》、《空谷蘭》、《啼笑姻緣》等一批影片。
  直至1933年,鄭小秋在《春蚕》和《姊妹花》中分別飾演的農村青年“多多頭”和木匠“挑哥”才表現出了藝術上走向成熟的風采。
  1935年,其父鄭正秋去世以后,“明星”讓他承乃父衣缽,改行當導演。此后,他曾協助張石川導演過《壓歲錢》、《女權》等片。“孤島”時期,曾在上海為“國華”導演影片。抗戰胜利后,為“大同”導演影片。

  王獻齋

  (1898——1941):原名王有廷,生于一俄國華僑家庭,祖籍山東。滬江大學醫科肄業后,進入“明星”。曾參加“明星”第一部影片《滑稽大王游華記》的拍攝。
  在“明星”,主要影片中的坏蛋大多由他飾演,他塑造了數十個坏蛋的形象,諸如《最后之良心》中的暴發戶、《歌女紅牡丹》中的無賴丈夫、《劫后桃花》中的地痞、《啼笑姻緣》中的琴師等。
  他所塑造的惡人形象,曾被時人評為“無賴標本”、“人類罪惡的象征”。銀幕上的王獻齋坏事做絕,現實生活中的王獻齋卻是一位謙謙君子,風度儒雅,衣著講究,淡泊守志,忠于友誼。
  1941年夏,王獻齋面涂油彩,身著戲裝,昏倒在拍片的水銀燈下,再也沒有醒來。在20年的銀海生涯中,他“以演技突出于群星,高踞第一把反派交椅,享譽默片及聲片前期這兩個時代。”

  朱飛

  1903年生于上海一富人之家,曾就學于遠東商業學校,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20年代初即為英美煙草公司電影部羅致為主要演員,拍攝廣告片。他以各种优雅而含挑逗性的抽煙姿態所拍的香煙廣告片,极為張石川欣賞。
  1925年,張石川將其挖至“明星”,當年即令其在《空谷蘭》一片中飾男主角,該片非常賣座,朱飛也因此聲名遠揚。此后他又連續主演了《多情的女伶》、《良心的复話》等10多部影片。
  風流調儻的朱飛成名后逐漸放浪形骸,在脂粉陣中盡顯其長,博得美人歡心。自恃一流明星,拍片經常遲到或早退,還常与導演“頂牛”,1928年,被張石川解雇。
  此時的朱飛,染鴉片癮已深,無力自拔,終于在30年代因吸毒過深而慘死。

  張慧沖

  (1898——1962):廣東中山人,家境富有。早在2O年代初,出于興趣,加盟商務印書館影片部,主演了《蓮花落》、《好兄弟》等片。后又与人合股創辦聯合影片公司,主演了《水落石出》、《劫后緣》等片。
  自1925年應邀參加“明星”《新人的家庭》拍攝后,加入“明星”。因其外貌英武,又精于駕車、騎馬、游泳,故多演俠客打斗片,成為中國第一位武俠明星。
  1927年,張慧沖在其父去世后,繼承了25万銀元的財產,于是脫离“明星”,自創“慧沖影片公司”,專拍武俠片。所拍影片的主演大多由他与妻子徐素娥擔任,但營業上极不成功,慧沖公司在30年代初關門。
  破產后的張慧沖,組成了一個魔術團,浪跡于南洋,后成為“海派”魔術奠基人。1962年臨逝于上海。

  龔稼龍

  原名龔家龍,南京人,1902年生。早年在南京体育場做管理員時就向往銀幕生涯。一個偶然的机會与影人鄭矜苹相識,闖入上海電影圈。
  1926年被“民新”導演卜万書看中,邀其主演卜万苦執導的《玉洁冰清》一片,隨后与卜一起轉入“明星”,參加了《挂名夫妻》、《湖邊春夢》、《同學之愛》等多部影片的拍攝。
  來自体育運動場的龔稼龍体態健美,不同于當時“脂粉气”的“小生”,這個新“小生”得到觀眾的認可和歡迎。30年代,作為“明星”最有名的男演員之一,主演了《狂流》、《春蚕》、《脂粉市場》、《到西北去》等多部优秀影片,對30年代現實主義影片潮流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金焰

  (191I——1983):原名金德麟。1927年春,金焰南下上海,怀著找一個不要本錢的職業的愿望,經人介紹進了民新影片公司,從此涉足影壇。1929年,轉入“明星”。孫瑜在拍攝他的《風流劍客》影片時,大膽起用金焰,時年19歲。
  193O年,金焰加入“聯華”,在孫瑜編導的《野花閒草》中飾男主角,是年冬影片公映,觀眾惊喜地發現金焰這一新型男主角的英俊形象。接著、金焰又主演了《戀愛与義務》、《一剪梅》等影片。
  1932年,上海《電聲》舉辦了觀眾評選“電影皇帝”的活動,結果金焰當選,成了觀眾心目中的“影帝”。此后,他又主演了《三個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城市之夜》、《大路》等一大批左翼影片。
  3O年代是金焰從事電影創作的黃金時代,他成為3O年代現實主義電影潮中最有成就的男影星。

  袁牧之

  (1909——1978):原名袁家萊,浙江宁波人。13歲赴上海讀中學,此后開始了演劇活動。1934年,袁牧之進入“電通”,從此開始了他的銀幕形象的創造。他在“電通”主演了《桃李劫》、《風云儿女》,從而由一個著名的話劇演員成為受觀眾喜愛的電影演員。
  “電通”結束后,袁牧之加入“明星二厂”,主演了《生死同心》,他一人扮演了革命志士和華僑青年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演得是那樣的涇渭分明,令人歎服。
  袁牧之對電影的貢獻不僅在于他的表演藝術,作為一名電影編導,他在30年代共編劇或編導了3部影片,即《桃李劫》、《都市風光》和《馬路天使》。尤其是《馬路天使》在藝術上、結构上送到高峰。
  抗戰期間的1938年,袁牧之主演了“中制”影片《八百壯士》,同年奔赴延安。

  金山

  (1911——1982);原名趙默,字緘耳。祖籍湖南沅陵,生于江蘇吳縣。20歲時闖入上海灘,1932年,金山加入中國共產党,并參加了左翼劇聯的創作、演出等工作。
  他与章泯組織了東方劇社,又參与了上海業余劇人協會的創立。左翼電影運動興起后,金山在演劇的同時,參加了進步影片的拍攝。
  他為“新華”主演了《狂歡之夜》和《夜半歌聲》,尤其是他所飾演的《夜半歌聲》中宋丹萍一角,雖帶有舞台痕跡,但卻以濃郁的悲劇色彩和強烈的激情,震憾了觀眾的心靈。
  抗戰爆發后,金山主要從事戲劇活動,曾率文藝團体赴海外為抗日募捐。抗戰胜利后,他在“長制”編導了著名影片《松花江上》。

  高占非

  (1904——1969):天津人,從小就喜愛戲劇、電影,尤其擅長皮簧。19歲時,矢志不移的高占非棄學赴上海,經親友推荐,加入“明星”擔任配角。他在《空谷蘭》等片中的表演引起了張石川等人的注意和賞識。
  不久,他在新人公司的《小偵探》和耐梅公司的《奇女子余美艷》中擔任了主要角色,贏得觀眾青睞而嶄露頭角。
  3O年代,他加入“聯華”,主演了《自由魂》、《都會的早晨》等十余部影片,接著又為“明星”主演了《女儿經》、《船家女》、《劫后桃花》等多部影片。從而成為30年代影震壇最有名的男影星之一。
  抗戰期間,他先后赴武漢、重慶,參加了《熱血忠魂》和《長空万里》的拍攝。戰后赴香港,在“大光明”拍攝了歐陽子倩導演的《野火春風》等片,1951年隨同“大光明”遷回上海。

  周伯勳

  (1911——):原籍陝西臨潼,生于西安一商人之家。大革命失敗后,為躲避迫害,逃至上海。1930年入持志大學,不久轉入复旦大學。1931年參加《玉堂春》的拍攝,首次登上銀幕,飾演的是“反角”,后又參加《續故都春夢》的拍攝。
  1933年,他參与創建“藝華”的工作,后在“明星”客串演出了《時代的女儿》和《上海二十四小時》。1934年加入“電通”,在“電通”的四部影片中,均扮演了角色,演來都得心應手。
  抗戰期間,參加了《塞上風云》的拍攝,飾日本特務長。戰后參与組建和領導昆侖公司,并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塑造了龐浩公的形象。
  周伯勳一生演過數十個反派角色,他從不在形象上有意丑化反角,而追求把反面人物的丑惡心理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他的含蓄的表演耐人尋味。

  韓非

  (1919——1985):本名韓幼止,原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13歲時隨家庭南遷上海,偶然机會在話劇《阿Q正傳》露面。這次演出導致了韓非生活的轉折。
  此后,他成為上海劇藝社的職業演員。在話劇舞台上,韓非很快顯出了他的喜劇才能,在《鍍金》、《裙帶風》等一系列喜劇中,以幽默詼諧的動作与風趣生動的語言,造成強烈的喜劇效果。
  韓非初涉銀幕,是在張石川導演的《夜深沉》中扮演男主角,后來又主演過《亂世風光》。戰后,他在文華公司拍了《太太万歲》、《艷陽天》等影片。
  1949年初韓非到香港,在回上海前的3年中,与王丹鳳、李麗華、夏夢等合演了一批出色的喜劇影片。韓非的表演真實自然,夸張适度,諧而不俗,從角色自身性格与經歷中發掘喜劇因素.是影壇不可多得的优秀喜劇演員。

  石揮

  (1915——1957):原名石毓濤,生于天津,自幼時隨家人遷居北京。194o年石揮來到上海,開始了他輝煌的表演生涯。他在上海多個話劇團体從事舞台演出,是若干劇團的台柱之一。
  石揮在《雷雨》、《家》、《蛻變》、《正气歌》、《大馬戲團》、《秋海棠》、《夜店》中扮演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風靡上海,被稱為“話劇皇帝”。
  “孤島”時期石揮走上銀幕,主演過《世界儿女》与《亂世風光》兩部影片。1947年參加文華公司,主演過《假鳳虛凰》、《太太万歲》、《夜店》、《艷陽天》、《哀樂中年》等影片,編導了《母親》。昔日的“話劇皇帝”在銀幕上再次放出耀眼的光彩。

  趙丹

  (1914——198O)原名趙風翱,祖籍山東肥城,生于江蘇南通。中學畢業后,就讀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業余參加戲劇演出活動,并改名為趙丹。
  1932年,趙丹在影片《琵琶春怨》中演一個角色,從此走上銀幕,成為“明星”基本演員。1937年以前,主演了《時代的女儿》、《鄉愁》、《清明時節》等十几部影片,尤其是在《十字街頭》中演的老趙与《馬路天使》中的小陳更引起觀眾注目。与此同時,他還在舞台上演出多部世界名劇,成為一名影劇兩栖的著名演員。
  1939年,趙丹与四名同仁到新疆,企圖在那里打開局面,但被盛世才逮捕入獄,直至1945年才出獄。1946年,趙丹回到上海,主演了《幸福狂想曲》、《麗人行》、《烏鴉与麻雀》等影片,尤其在《烏》片中,有較為出色的表演,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
  書 路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