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2月23日,小雨。中午吃魚湯,我吃不下。老想起沙特的戰事,讓一個精通二戰史和美軍的戰地記者站在圈外看101師真不是滋味。在最需要用快刀凱普的時候竟不用。 我從無貶低他人之意,只是說我有干得更好些的主觀條件。83年北大國際政治系畢業時,30人投考二次大戰史研究生,我在社科院考了第二名。我會象在以色列那樣博得美82師的好感而与其一起行動,拍來真正的獨家。 晚上看CNN,我覺得陸上已開始接触。美軍馬上就要表演“黎明前的鍥入”了。我猜101和82師將降落到伊拉克境內,陸戰一師將在晚些時候搶占灘頭,“從長灘到牛軛湖。” 十几年的准備將付之東流。 現在《人民日報》會用巴格達廢墟嗎?現在人們感興趣的是戰斗、格斗、俘虜……和胜利后的美軍大閱兵、科威特人的狂歡…… 我最煩等,什么在約旦待命、在×××待命。奉行全面防守的軍官打不了胜仗,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有快刀就該現在用,我堅信進攻是永恒的軍事原則,最好的防御是進攻。巴頓說“進攻,進攻,再進攻。直到汽油用盡,再他媽開步走。” 夜里寫故事,一度挺興奮,但老想82師,我了解李奇微和這個師,李奇微上前線腰上總帶手榴彈。 唉,做夢都想科威特。 我又忍不住給攝影部及社領導分別打報告,力陣南線的重要,希望派我上前線: 昨天曾向北京匯報現在形勢极似1944年的歐洲和1945年的日本,布什一個月前就曾說過:“我決不會束縛住將軍們的手腳。”美國是要徹底摧毀中東一切強大而又不友好的軍事机器。 美國將領九成是西點的畢業生,一成來自弗吉尼亞軍校或奔宁堡。裝甲部隊、騎兵師、空降師受的全是巴頓教育。施瓦茨科普夫已喊出巴頓1944年8月“眼鏡蛇”行動時的名言:“進攻,進攻,再進攻。”這幫西點們決不會就此住手,他們的信條是占領,象他們的學長巴頓對德國、麥克阿瑟對日本一樣。因此,去巴格達的大門不在安曼,在101師的搜索營。 巴頓一直以為自己是拿破侖的騎兵元帥,1943年7月与英軍蒙哥馬利競爭著解放了南意大利,以后由于痛打怕死的士兵被調往英國,在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霸王計划”都不能參加。他憤而上告羅斯福總統,喚醒西點校友艾森豪威爾的同情。1944年8月1日指揮“眼鏡蛇”行動,解放了巴黎、德國、捷克。最后死在曼海姆。當時由于巴頓酷愛攝影而允許卡帕等人隨軍參戰(德國隆美爾亦然)。因而也留下了一大批珍貴精彩的史料照片。我想申請与101師、82師一起行動,這种可能性很大。 二戰時101師師長馬克斯韋爾·泰勒,82師師長馬修·李奇微(前者當了越戰司令,后者當了朝鮮戰爭司令,兩人全當過陸軍參謀長。寫了《劍与犁》、《不定的號角》、《朝鮮戰爭》等書)。他們极可能象1944年12月的阿登、巴斯托尼一樣作戰,即西點標榜的“從牛軛湖到長灘”。英裝甲七旅是蒙哥馬利阿拉曼時的“沙漠鼠”,法國裝甲部隊源于1944年的勒克萊爾。象1945年在歐洲一樣,各軍深入。 故在這种狀況下,多有几個戰地記者隨英、美、法軍分頭行動,則可以得到一手的照片,強似在安曼坐等。 因此,我申請去戰場,爭取隨軍行動,鑽進一輛“艾布拉姆斯”,拍到真正的戰地照片。回巴格達的捷徑或許不在安曼,而在101師的搜索營。我想我能爭取和美軍合作。各路防守固好,但更要重點進攻。 服從一切命令的士兵 唐師曾 我想起二次大戰中受了二百處戰傷的尤金·史密斯曾質問不許他上火線的老板:“你們憑什么不讓我去死。”可我至今還未受過戰傷。 2月24日,格林威治時間凌晨1時,北京時間上午9時,海灣地面戰爭終于爆發。海灣戰爭進入最后階段。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海空軍火力支援下,分東、中、西路對伊拉克軍隊發動了自二次大戰以來規模最大之一的地面戰爭。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