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章 山雨欲來



          運籌帷幄巧算計,捉襟見肘難實行;
          忽報山本欲決戰,尼氏無奈搬救兵。

  中途島,位于亞洲与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正中。由美國海軍上尉勃洛克于1859年發現。
  中途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該島离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均相距約2800海里,距珍珠港約1135海里。它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海洋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中途島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將暴露于日軍的虎口之下,唇亡齒寒,后果將難以設想。
  尼米茲的老對手山本五十六須臾不忘這個眼中之釘,意欲盡早除之而后快。早在日軍從上到下沉湎于珍珠港大捷的狂歡時,他就曾冷靜而清醒地指出:我們只是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必須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襲擊珍珠港未竟之事業,徹底擊毀美太平洋艦隊。因此,山本竭力贊同宇恒參謀長提出的進攻中途島的計划,認為若能取胜美國而占領該島,則既可以將該島作為日机空中巡邏的前進基地,威逼夏威夷;又可誘出美艦隊,在決戰中予以殲滅。
  當軍令部几經周折,終于通過中途島作戰方案之后,山本五十六毫不猶豫地擔任了這次日本海戰史上最大一次作戰的全盤指揮官,并于5月初,珊瑚海海戰之前,將作戰計划和兵力布置就緒。可以這么說,珊瑚海海戰只是日美之間在太平洋真正較量的預演。山本五十六的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下大賭注贏得中途島之戰的胜利。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具有同樣戰略眼光和出眾才智的尼米茲不可能不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上,早在剛剛出任太平洋艦隊司令之時,他就憑直覺預感這一戰事的來臨,只是時間和万式尚不具体罷了。作為同行,尼米茲對日本海軍戰將有一种說不出來的欽佩之情,這也許与他年輕時邂逅東鄉平八郎留下的青春情結有關。如果拋開交戰國這一絕對概念的限制,尼米茲對于山本五十六超凡的膽識和勇气還是頗多贊賞的。如果是友邦,兩人或許會在同一級別的交往中,切磋海戰的謀略和戰術。但是,現在他們是地地道道的對手,這一前提決定了兩人必須在你死我活的交戰中一比高低。所有的計謀、策略和圈套都是為著最終戰胜對方而設計的,彼此都迫切渴望知道對方的殺手銅。不過,尼米茲喜歡山本這樣強大的對手,這可以喚起他真正決斗的勇气。他在冷冷的欣賞中,留下的不是畏怯,而是擊塔對方的信心。
  當然,尼米茲十分清楚,他是守方,整個美國曾在日軍突如其來的瘋狂進攻中措手不及。現在,必須以帶有屈辱色彩的忍耐一點一滴、步步為營,逐漸化被動為主動,化守為攻。在現有階段,必須鞏固每一寸戰略要地,不致使它們受到珍珠港那樣的殘酷打擊。尼米茲明白,謹慎小心,加上敏銳的預見能力,對于處于這一境地、統管全局的官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尼米茲是在5月上旬開始中途島之行的。情報官員羅徹福特少校的估計与尼米茲的預感基本吻合,他認為日軍在太平洋發動攻勢必將攫取或者繞過首當其沖的美軍据點中途島。但种种跡象表明,不可一世的日軍是不會視中途島于不顧的。因此,尼米茲盡管公務繁忙,且面臨珊瑚海即將開戰的緊要關頭,還是決定忙里抽空對中途島工事作一番視察。
  5月2日,尼米茲及其參謀人員仔細視察了中途島的兩個小島——東島和圣德島上的全部防御工事,他与普通軍官一起匍匐著走進炮兵掩体和地下指揮所,檢查了飛机庫和通信設施的操作情況。他尤其檢查了中途島和珍珠港之間的海底電纜系統。這是一條舊的太平洋海底線路,依靠這條線路能夠直接用英語聯系,而不致受靜電干扰或被敵人偵听、破譯。
  尼米茲要求島上官兵采取緊急措施,火速加強該島防衛。當視察結束后,數千米的鐵絲网、成千吨的水泥和彈藥、几万只沙袋迅速運抵該島。防空炮群遍地林立,守備部隊已達2000余人。此外,PT魚雷快艇不分晝夜地在沿海區域里巡邏并執行夜襲任務。20艘潛艇在离中途島100海里、150海里和200海里的地方布置了三條弧形潛艇巡邏線。為了加強空防力量,大批飛机陸續在該島著陸,使該島飛机猛增至120架。
  尼米茲問海軍陸戰隊哈羅德·香農中校:“如果我如數解決了你們需要的東西,你們能夠守住中途島,并打退敵人強大的海陸進攻嗎?”
  “是的,先生。”香農回答道。
  尼米茲對此感到滿意。他輕松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尼米茲帶著參謀人員悄然返回珍珠港。整個視察活動既解決了具体問題,又鼓舞了官兵的士气,然而卻又是不事聲張、朴實無華的,依然是典型的尼米茲式的作風。
  在5月的第2個星期,据無線電電訊分析,大批日軍艦只正在本國海域和馬里亞納群島集結。羅徹福特及其助手認為,日軍确有攻占中途島的企圖。
  尼米茲同意這一分析,但認為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當時,有關日軍進攻企圖的估計五花八門,莫衷一是,誰也沒有絕對把握。美陸軍航空兵認為日軍要襲擊舊金山,這使得他們不愿把轟炸机全部撥給尼米茲。麥克阿瑟則認為,日軍將恢复對新几內亞和所羅門地區的進攻。英軍的決策人士持相反意見,認為日軍下一步將再度進入印度洋。顯然,每种意見都以強調自己的防御重點為目的。
  如何确定日軍的行動目標呢?這是一個需要煞費苦心研究探討的問題。
  尼米茲決定利用情報信息來解決這一難題。平日里他极端重視情報的价值,認為通過情報來分析和推斷問題是一种理智的、科學的決策方法。他對于具有專長的情報官員也一向格外珍視和積极扶持。
  羅徹福特海軍少校就是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与尼米茲有著非同尋常交往和接触的情報官員之一。每逢重大決策,尼米茲都要求羅徹福特從情報分析的角度提供具体方案。
  羅徹福特身材高大,是一位机警靈活的情報專家。他帶領24名經過嚴格訓練的情報人員,呆在珍珠港一個陰暗的加了雙鎖的地下室內,整日埋頭于堆積如山的文件和電稿之中。
  1942年4月和5月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异常頻繁而神秘的電報,立即引起了羅徹福特的高度警覺,也引起了尼米茲的极大關注。美太平洋艦隊已經飽受珍珠港空襲之苦,無論如何不能放過任何危險的信號了。尼米茲清楚,美國再也經受不起另一次打擊了。
  尼米茲急令羅徹福特查清日方的無線電通信中不斷出現的“AF”字母代號的含義。
  羅徹福特是個密碼分析的專家,他能夠准确無誤地譯出日本海軍作戰的“JN25密碼”。這套密碼包含4500個五碼一組的電碼,代表复雜的字詞和短語。對任何破譯者而言,破譯的關鍵是從不規則的電碼組中譯出同樣多的數字,進行編組并對照電碼本譯出。這絕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
  羅徹福特小組認定,日軍肯定將要采取重大的軍事行動,“AF”所指或為目的地,或為需要特定裝備的地點。但這個地點究竟在哪儿呢?
  經過仔細的比較和分析,以及記憶中長期留存的線索,羅徹福特漸漸得出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日軍通常以A字起頭的字母組合標出美軍在中太平洋海區的部署。他們曾以AH代表1941年12月7日日軍襲擊的地點,以AG代表1942年初從馬紹爾群島起飛,中途在弗倫奇·弗里格特淺灘潛水艇上加油的水上飛机。這些轟炸机接到通知,要避開來自AF的空中搜索。据此,羅徹福特推斷“AF”只能是中途島及其附近地區的代號。
  但這种推斷很難使各据一詞的決策人士信服。羅徹福特想出一個“兵不厭詐”的巧計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觀點。
  5月10日,羅徹福特來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与尼米茲的情報參謀萊頓進行了商談。決定讓中途島用明碼電報向珍珠港發出電文,謊稱造蒸餾水的机器坏了,以此觀察日軍無線電情報通信系統的反應。
  尼米茲以贊許的態度批准了這一計划。
  中途島遵命拍發了這份誘餌電報。兩天后,一時糊涂的日軍不知其中有詐,遂向總部發報聲稱:“AF”很可能缺乏淡水。
  一切立時真相大白了。“AF”就是中途島的代號。羅徹福特小組以此為突破口,順藤摸瓜,一下子破譯了反映日方艦隊作戰計划的所有通信。尼米茲領導的作戰室不僅清楚地掌握了日軍計划奪取中途島的戰略企圖,而且還查明了參戰的兵力、數量、進攻路線以及大致上的作戰時間。
  日軍對此渾然不知,還在一味幻想重現偷襲珍珠港的奇跡。日軍將中途島之戰視為最后的決戰,計划令聯合艦隊主力傾巢而出,總計有大小200余艘艦只,700余架飛机參戰。
  進攻中途島的日期定在6月7日,那時的月光對夜間行動和登陸极為有利。在此之前,以阿留申群島為輔攻方向。日軍指望美艦隊將被同時進擊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搞得措手不及,窮于應付,最終被強大的日本海軍擊敗。
  5月25日,中途島戰役基本准備就緒,山本和部下齊聚旗艦“大和”號,共祝未來的胜利。
  然而,山本這回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他的對手已變成了不動聲色而异常精明的尼米茲。
  夏威夷情報站的情報使尼米茲如獲至寶,他可以緊迫而又心中有數地排兵布陣了。顯然,對于兩個實力相當的棋手而言,若一方能夠窺透另一方的心理,他的胜率就會很高。尼米茲就是這樣的棋手,對情報的掌握使他如虎添翼。
  尼米茲首先加強對現有三軍部隊的領導,他先向埃蒙斯將軍通報了他的計划,然后下令部隊進入“戰前進攻”狀態。這樣,尼米茲把夏威夷地區除陸軍以外的所有部隊都納入了自己的指揮之下。埃蒙斯所管轄的第7航空隊的大部分轟炸机也被派往中途島。
  埃蒙斯對此深為不滿,他的職責是保衛夏威夷,他必須從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他抱怨尼米茲的計划只是從推測出發,并且忽略了敵人進攻瓦胡島的可能性。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們對埃蒙斯的局部觀念大為惱怒,而尼米茲卻處之泰然,他提醒參謀們接受這個有益的告誡。
  其實,作為太平洋艦隊統帥的尼米茲心中也自有隱情。他手中用干排兵布陣的力量實在有限,不可能再將其分散以應付日軍各种可能的進攻。他傾向于竭盡全力保衛中途島,而對于阿留申群島,他感到無力顧及,本來他主張島上部隊嚴陣以待,自己保衛自己。然而,阿留申群島不僅具有戰略价值,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是美國的神圣領土。倘若尼米茲對其置之不理,勢必遭到國內公眾輿論的譴責,他的處境也將會十分難堪。因此,盡管尼米茲判定日軍即將對阿留申群島的進攻是牽制性的行動,他也不得不最終決定,將由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北太平洋艦隊派駐阿留申群島,以加強那里的防御。
  當時美太平洋艦隊水面艦只的狀況十分不妙。据情報估計,日軍將有10艘航空母艦傾巢出動,而美國僅有“企業”號和“大黃蜂”號2艘可以使用,而且尚在珊瑚海,正奉令急速返回。“列克星敦”號已經沉入海藻叢生的熱帶海底;“約克城”號遭重創,修整后才能投入戰斗。“薩拉托加”號于1月11日在瓦胡島南西500海里處被潛艇擊傷,盡管已經修复,但遠在圣地亞哥,難以如期抵達中太平洋。捉襟見肘的尼米茲甚至提出借船的主張,他希望能夠借用駐防印度洋的3艘英國航空母艦中的1只。借條打到英國海軍部,四面楚歌的英國人擔心日軍隨時可能在印度洋發動攻勢,以彬彬有禮的紳士方式婉轉地拒絕了尼米茲的要求。他們的答复是:1艘也不能借,英國需要在印度洋保衛大英帝國的安全。
  至于其他主要艦艇,日軍擁有23艘巡洋艦,尼米茲只有8艘。日軍擁有包括世界馳名的最大戰艦——新“大和”號在內的11艘快速戰列艦,而尼米茲只有6艘速度緩慢、難以配合航空母艦作戰的戰列艦。尼米茲曾一度考慮從舊金山調出几艘戰艦,但終因不切實際而放棄了這种想法。堂堂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有時真難免發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慨歎。
  遠水不解近渴。但尼米茲仍急盼那些正在歸途中的艦只早日返航。
  5月27日,“約克城”號航空母艦拖著傷殘之軀,在黑云壓城、戰局變幻的時刻駛抵珍珠港。但是它并非雪中送炭,菲奇將軍估計修复這只千瘡百孔的戰艦起碼需要3個月時間。熬紅眼睛的尼米茲斬釘截鐵般地向維修部門下達命令:“想盡一切辦法,限定3天內修好!”
  几乎在“約克城”號抵達珍珠港的同時,載滿工人的平底船即向它靠近,當艦上的纜繩尚未系好,艦面就響起了一片敲打之聲。
  整個珍珠港的美軍都行動起來了,不論是海軍工厂的工人,還是航空母艦的艦員,都投入了爭分奪秒的搶修工作。尼米茲上將有時也穿著齊腰的長褲靴在船塢里進行現場指揮。
  奇跡在一种從未有過的上下一致的協作精神下產生了,僅僅1天時間,“約克城”號神奇地康复了。在匆匆加油之后,重返第17特混艦隊。
  尚在“約克城”號駛抵珍珠港之前,尼米茲已經從情報部門獲悉日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海軍大將的進攻計划。這也正是尼米茲所以急如星火地命令部隊搶修“約克城”號的原因。
  情報顯示,日本聯合艦隊將分為三大主力陣容:
  1.北太平洋編隊,由山本親自指揮。包括航空母艦第2突擊編隊和高須四郎海軍中將指揮的“阿留申警戒部隊”。
  山本的編隊擁有戰列艦“大和’:號、“長門”號、輕型航空母艦“龍驤”號、水上飛机母艦“千代田”號、“日進”號以及若干輕巡洋艦和驅逐艦。這支兵力預計部署在中途島北面600海里處。
  高須中將的“阿留申警戒部隊”由4艘戰列艦、2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組成。任務是支援阿留申群島攻堅戰。
  2.航空母艦第1突擊編隊,由西北方向南而下,從空中對中途島發起主攻。由指揮空襲珍珠港的南云海軍中將指揮。這支部隊包括“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4艘大型航空母艦。据美情報部門的偵听證明,“翔鶴”號和“瑞鶴”號雖划歸這支部隊,但已無法參戰。南云編隊由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護航。
  3.進攻中途島部隊,從關島和塞班島方向出發,將從西南方向逼近中途島。總指揮為近藤信竹海軍中將。這支部隊將在海上同包括戰列艦第3分隊部分艦只在內的日本第2艦隊會合,并由這支艦隊護航,走完最后階段的650海里航程。
  羅徹福特估計,日軍將在6月上旬進攻中途島及阿留申群島,但确切日期不詳。羅徹福特解釋說,由于日軍按慣例已經更換了戰時密碼,破譯人員需要几個星期的時間,在附加的數碼組重复使用之后才能識破密碼的內容,因而在戰斗開始前不再可能通過破譯獲得更多情報了。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部分軍官對情報部門提供的山本大將的作戰方案仍持怀疑態度。他們指出,日軍為什么要派整整一支聯合艦隊來進攻中太平洋上一個小小的珊瑚島和阿留申群島中几個沒用的小島呢?這會不會是用來迷惑美國人的假電報?因為這樣的頭等机密通常是不用電報的。尼米茲分析指出,日軍為了對付美軍的抵抗,是會動用大量兵力的。他們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將處于劣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引出來,以便加以殲滅。用電報發送作戰計划,這說明山本的作戰日程非常緊迫,除用電報以外,別無他法。
  盡管如此解釋,尼米茲自己心中仍然忐忑不安。他手中缺乏更為准确的情報,只好以現有情報准确無誤為前提擬定作戰方案。他命令萊頓把從電台以及其他情報來源獲得的所有數字,進行細致的核對,盡可能准确地預測出戰斗打響的時間。
  應該說,萊頓是珍珠港災難的失職者之一,他沒有預見到危在旦夕的日軍的行動。但是尼米茲沒有苛責于他,沒有把他從第二批改組名單中划去。在非常時期,尼米茲需要用各种各樣的尖端人材,包括一些犯過錯誤的人材,以此組成优秀的智囊團。他相信,只有正确的人選才可以得出正确的結論。
  萊頓具有在這一歷史時期中必備的适任條件。當航空母艦成為海戰中堅力量時,美國還從未与日軍交戰過,也未以航空母艦參与過任何戰爭。這就向美國海軍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戰略課題。幸運的是,萊頓曾在日本工作過,他精通日文并了解日本的風俗習慣。作為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學者,他懂得日本人的思想和言行,能較准确地預見和說明他們的行為動机。他可以把他對日本全部海上力量及行動的具体了解,用于太平洋戰區。他對珊瑚海戰役的成功預測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在尼米茲眼中一萊頓是闡明山本戰略、戰術的理想人選。
  當尼米茲在他密不透風的辦公室里召見萊頓的時候,謹小慎微的萊頓已經連續三月通宵達旦地查閱情報材料,并仔細研究了太平洋近期的風向、气象和洋流情況。
  尼米茲請他坐下,免去了往日常有的那些客套,開門見山地要求他提供一些肯定的情報和細節。
  “我現在很難談得具体。”萊頓聲調輕微,目光游移。
  “我要你具体地談。”尼米茲的語气不容置疑。“無論如何,這是你的任務。你現在必須站在日軍將領的角度,告訴我他們的作戰計划。”
  “好,將軍。”萊頓終干鼓足了勇气,聲音也顯得明确而自信了。“我曾經報告過你,敵軍將在6月3日進攻阿留申群島,而航空母艦部隊可能在6月4日早晨進攻中途島。現在我們具体談談6月4日這一天的情況。敵軍將從西北方向發起進攻,在方位325度,距离中途島約175海里的地方即可發現敵軍,時間約在中途島時間早晨6點鐘。”
  出乎尼米茲預料的是,萊頓所談的內容比尼米茲想象的更為具体。尼米茲清楚,萊頓是一個穩重求實的人,若無确切把握,他是不會脫口而出的。
  尼米茲上下打量了一番萊頓,像是表達贊許,又像是若有所思。末了,他要求萊頓把情況馬上下發中途島守島部隊,并通報作戰室標圖官。目送萊頓快步离去的身影,尼米茲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一個富有見識的作戰方案已經在他腦海中初具雛形。
  他認為,在浩浩蕩蕩的進攻中途島的山本艦隊中,最具威脅的部分是南云率領的航空母艦第1突擊編隊中的4艘航空母艦。只有這些航空母艦才具有摧毀美中途島陸、空防御体系的實力;也只有這些艦只,才能為艦隊的其他艦只提供足夠的空中保護。因此,要想遏止日軍對中途島發動的攻勢,必須齊心合力殲滅南云航空母艦編隊。
  尼米茲決定把手中的兩支王牌編隊——由哈爾西指揮的第16特混編隊和弗萊徹指揮的第17特混編隊凝成一股力量,共同駛往中途島北東海面列陣埋伏,尋机從側翼對毫無警覺的日本艦隊實施突襲。
  5月26日拂曉,哈爾西指揮的第16特混艦隊的艦艇在珍珠港西南方向的海平線上隱隱出現,漸漸地越來越清晰,隨后在飛濺的白色浪花中很快塞滿了珍珠港。
  哈爾西上將乘坐小汽艇在潛艇碼頭靠岸,大步流星地來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他粗厚低沉的嗓音很快回蕩在司令部大樓的走廊內。
  尼米茲面帶欣喜的神情,起身迎接自己的愛將。哈爾西可稱“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胜”的人物,是太平洋艦隊中不可多得的將才,也是尼米茲的左膀右臂,他們的交情可以上溯到在海軍軍官學校作學生的時代。
  哈爾西露齒微笑,但無法掩蓋憔悴的面容。他的身体明顯消瘦了許多,這使尼米茲深感意外。
  哈爾西是那种渴望迎接激烈挑戰的人。6個月以來,他一直呆在艦艇駕駛室里研究航空母艦的戰術,希望在即將來臨的現代海戰中再展雄風。但是,他爭強好胜的欲望過于強烈,致使他焦躁的性格難以承受連續緊張的壓力。他常常夜不能寐,白天則心神不宁,像一只渴望決斗的雄獅一般浮躁不安,終于患上了嚴重的帶狀包疹。醫生勒令他必須住院治療。
  此時,他已深知自己將無法承擔重任了,在這波瀾壯闊的海戰即將拉開帷幕的關鍵時刻,他不得不离開對自己格外器重的尼米茲將軍,遠离戰火,以一個軍人的身份去做一名戰爭的旁觀者。他內心的痛苦是無法言狀的。后來,他把這次被迫放棄指揮艦隊,說成是“一生中最難以忍受的失望”。
  哈爾西是來看望和問候尼米茲的,也是來向他熟悉的海洋和戰艦作短暫告別的。他殷切推荐巡洋艦指揮官斯普魯恩斯少將接替他的工作。
  對尼米茲而言,在危机到來的前夕,失去一位最有進取精神和最有作戰經驗的航空母艦指揮官,确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他同時承認,斯普魯恩斯也是杰出的人才,是出色的組織者和戰略家。從某种意義而言,斯普魯恩斯是那种能夠在壓力面前冷靜思考的人,在美軍實力有限的情況下,由他接替勇猛沖動的哈爾西也許更為穩妥一些。但是很久以來,尼米茲已經為斯普魯恩斯物色好一個更合适的職位,那就是出任太平洋艦隊的參謀長。因此,尼米茲只答應斯普魯恩斯暫時負責哈爾西的第16特混艦隊、“企業”號和“大黃蜂”號作戰編隊的指揮工作,一俟戰事結束,即回岸上就職。
  斯普魯恩斯很快克服了矛盾的心情,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戰爭的准備工作中去。他在明确了從側翼襲擊南云艦隊的部署之后,慎重提出,美航空母艦部隊在日軍航空母艦未被打垮之前,不應進入中途島西部,以防日軍突然改變計划進攻珍珠港。
  5月27日,尼米茲召集高級將領開會。斯普魯恩斯將軍、埃蒙斯將軍以及馬歇爾將軍的非正式代表羅伯特·C·理查森中將都出席了會議。會后,尼米茲一行視察了“企業”號,并在那里給3名飛行員授勳。他在給其中1名中尉佩帶优异飛行十字勳章時說:“我想在未來的几天內,你將有机會獲得另一枚勳章。”
  尼米茲剛剛回到辦公室,弗萊徹在他的巡洋艦指揮官史密斯少將陪同下,前來匯報工作。弗萊徹一貫优雅的体態和風度由于疲憊多少顯得有點走樣。
  “感覺怎么樣?”尼米茲問。
  “相當累。”弗萊徹露出一絲倦容。
  尼米茲點點頭,緩緩地說:“通常在海上執行如此長時間的戰斗任務后,應該有一個休整的假期。但戰事吃緊,第17特混艦隊只有馬不停蹄執行新的使命了。”
  尼米茲簡明扼要地向弗萊徹介紹了日軍進攻中途島的全盤計划后,以將軍式的挑戰口吻說:“你知道嗎?日軍對8月1日在中途島接管海軍站的軍官都已任命完畢了。”
  熟識尼米茲的弗萊徹明顯感到,尼米茲的身心似乎在經受一些難以排遣的煩惱,或許即將到來的捉摸不定的戰爭過多地耗費著他的精力。
  然而,弗萊徹無法預料的是,尼米茲的煩惱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人員任命問題。不錯,日軍將戰事結束后的人員任命都已安排到位,而他卻連作戰指揮員都未能最后确定。按理說,哈爾西因病退職后,海上作戰的全盤指揮權應由弗萊徹接替,但是,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對弗萊徹歷來有成見,對他的作戰能力表示怀疑。尼米茲面臨的問題是,要么說服滿腹狐疑的金上將,要么說服自己承認弗萊徹條件不夠。后者簡直是對自己信任的將領的极大不恭。對弗萊徹完全具備的能力和勇气提出疑問,對于尼米茲這樣個性的人來說,這不啻是一場精神折磨。
  當尼米茲將軍勉為其難地回顧弗萊徹的戰時表現時,弗萊徹逐漸意識到了這种試探性談話的緣由。气氛頓時有些尷尬了,不善言辭的弗萊徹几乎變成了啞巴。他吞吞吐吐地表示要去查閱自己的戰時檔案,尼米茲同意了這一要求,并鼓足勇气讓老朋友寫一份充滿信心的書面材料,全面敘述他果斷指揮第17特混艦隊的全部經歷。
  尼米茲讀畢弗萊徹草草而就的報告后,馬上給金上將送去一份聲明和說明信。“親愛的金,”信中說,“弗萊徹在港口停留的3天時間里,我終于有机會同他討論了他在珊瑚海地區的戰斗,澄清了對他的部隊在戰斗中缺乏積极性的看法……我希望,并相信你在讀過本信之后,將同意我的建議,弗萊徹最近在珊瑚海執行的巡邏任務中,顯示了卓越的判斷能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是一個优秀的、适于遠航作戰的海軍軍官,但愿你將任命他為一支特混艦隊的司令。”
  金上將雖然剛愎自用,但還是終于同意了尼米茲充滿懇切之辭的任命請求。
  5月27日晚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同2個特混艦隊參謀部的聯席會議如期舉行。出席會議的人員包括弗萊徹將軍、斯普魯恩斯將軍、萊頓中校,還有3位作戰官,他們是太平洋艦隊的麥克莫里斯上校、第16特混艦隊的威廉·H·伯雷克中校、第17特混艦隊的沃爾特·G·欣德勒中校。
  會議确定的作戰指導方針是,在充分了解敵方動向的前提下,出其不意,先發制人,以弱胜強,使敵航空母艦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預計日軍突擊部隊將在拂曉發起攻擊,攻擊机從南面飛向中途島,搜索机從北面、東西和南面進攻。這時,連夜沿西南方向航行的美國特混艦隊,應當在中途島以北200海里處待命。一旦接到美搜索机有關敵軍所在位置、航線、航速的第一個報告,即准備發動攻擊。在此,應當掌握好兩個時机:第一,在敵航空母艦的一半艦載机起飛襲擊中途島時,對敵航空母艦實施攔擊。第二,在敵進攻中途島的半數敵机尚未返航時,打擊敵航空母艦。但是,美方軍事將領們認為,在敵航空母艦為其返航的飛机加油和補充彈藥的時候襲擊敵方航空母艦,這几乎是不現實的。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指示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運用最有效的戰術,給敵人以最大限度的殺傷”。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面臨的任務极其艱巨,為此,尼米茲對兩人下達了補充指令:“你們要遵循的原則是:值得冒險才去冒險,如無机會致敵以嚴重損傷,則不應將己方部隊置于优勢之敵的襲擊之下。”
  在5月的最后一個星期里,美國對日軍的電訊分析表明,日軍聯合艦隊正在按計划駛進。尼米茲指示在珊瑚海執勤的一艘巡洋艦使用航空母艦航空兵大隊通常使用的頻率發報。他希望以此迷惑日軍,使他們相信美國的航空母艦仍在所羅門群島周圍,從而誘使它毫不猶豫地繼續向中途島進發。
  30日晨,22架“卡塔林娜”偵察机由中途島起飛,在西面700海里的海域進行例行搜索。它們与由威克島向東北方向巡邏的日軍轟炸机不期而遇。2架“卡塔林娜”偵察机被擊落。這次空中遭遇并未引起日方的高度警惕。
  為慎重起見,尼米茲主張在南太平洋沉寂的圖拉吉等島嶼發動一次破坏性襲擊,以分散日軍注意力。因日軍主力已部署于北太平洋,實施襲擊條件极佳。金上將對此給予了支持,但麥克阿瑟兵力有限,無法派艦只支援。此計划只得擱淺。
  与此同時,尼米茲要求中途島官兵采取一切措施,加強島上防務。到5月底,在水際灘頭及周圍水域都布設了水雷,島上加強了海軍陸戰隊的守備兵力,并增加了一些高炮。但島上的航空兵力仍顯不足。
  中途島是由兩個環礁組成的珊瑚島。在兩個礁島中,大的稱為桑德島,長僅2海里;小的稱為東島,其面積僅為桑德島一半。東島建有飛机跑道,但難以容納較多的飛机。守島部隊所轄26架“野牛”式戰斗机用于防空,另有34架俯沖轟炸机(多為過時的“無畏”式和“复仇”式)用來襲擊敵艦。這些俯沖轟炸机的飛行員,多是剛從航校畢業的年輕人,缺乏實際戰斗經驗。島上還有4架B-26型陸軍轟炸机,雖不适于投擲魚雷,但也臨時改為了魚雷轟炸机。這里唯一真正有效的飛机是,初次部署在太平洋戰場上的6架TBF型魚雷轟炸机。集結這些兵力防守這一軍事要地,對一個戰備尚未就緒的國家而言,已經是盡其所能了。
  尼米茲對島上航空部隊的最大希望在于,打亂敵艦編隊和驅散敵机,為美方航空母艦上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發揮更大作用創造條件。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已將所有能夠使用的力量做了最大限度的部署。中途島,甚至瓦胡島都已經嚴陣以待,靜候日軍來犯。
  擔負海、陸、空全面指揮任務的尼米茲似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5月31日晚,尼米茲將軍几周來終于第一次早早就寢了。他在給夫人的信中寫道:“我希望最近几天夜能夠更長一些,以便能夠有空充分休息。”他不能向夫人透露詳情,但在信的末尾,他告訴家人:“總有一天,我們的業績將載入史冊,但現在必須等待。”
  太平洋艦隊的參謀們繼續伏在繪圖板上,不斷用彩色鉛筆標出雙方前進的航線。作戰室异常平靜,似乎醞釀著一种一触即發的緊張情緒。在鉛筆沙沙的划動聲中,仿佛能夠听到雙方箭拔弩張的戰艦破浪行進的聲響。
  只有尼米茲無聲地在地毯上泰然自若地來回走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參謀們的壓力。當時參謀部的后備役軍官巴西待中尉回憶那段時間的感受時說:“大家一致認為,尼米茲具有慈父般令人鼓舞的形象,他是一個非常鎮靜的人。”
  按計划,第16、17特混艦隊應于6月2日抵達集結地幸運點。預計日軍進攻部隊將于6月5日早到達珊瑚島,然后,南云的航空母艦部隊將對桑德島和東島實施全面進攻。
  6月2日是平靜的一天,直到夜晚,波濤起伏的危險海域沒有傳回任何消息。尼米茲按老習慣在溫馨的燈光下給夫人寫信:“又是忙碌的一天,也是焦急地期待事態發展的一天,我們比以往有了更為充分的准備。”
  對于日夜思慮太平洋基地安危的將軍而言,這几句貌似平靜的話語隱含著他對即將來臨的風暴雷霆的無所畏懼、冷靜期待和勇于迎擊的心情。
  是的,載入史冊的空前較量終于就要到來了!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