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華爾街大亨摩根


  1861年10月7日,在美國紐約一幢豪華邸宅里,正在舉行一個与眾不同的婚禮。盡管每個人從心底對新郎新娘怀著無盡的祝福,但現場仍籠罩著靜寂、哀傷的气氛,婚禮猶如葬禮。
  這邸宅是新娘的娘家。新娘的父母參加了婚禮,但新郎的雙親卻呆在倫敦家里沒有來。新郎的父母未參加婚禮雖非极力反對這一婚事,但不可否認,他們也不很贊同。他們惊訝的是,他們的儿子會如此堅決地對待這樁婚事。
  婚禮是在屏風后祭壇前一張床前舉行的,首先由牧師作了簡短祈禱,隨后新郎新娘宣誓永遠相愛,并交換了戒指,互相擁抱、接吻。整個過程用不了10分鐘,然而頭戴面紗、身穿雪白長禮服的新娘已面白如紙,支持不住了,需要新郎攙扶著她。
  新郎名叫皮柏,他的全名是約翰·皮爾龐特·摩根。新娘名叫咪咪。新娘的母親帶著哭腔說:“皮柏,你一定要救救可怜的咪咪啊!”新郎說:“您放心,我一定會竭盡全力醫好咪咪的病!”
  婚禮過后,皮柏就帶上咪咪乘輪船,去阿爾及爾治病去了。在輪船的包艙里,皮柏深情地望著妻子。她的身体如此單薄,以致會讓人想起“紅顏薄命”這個詞來。皮柏是在四年前和咪咪認識的。當時,皮柏在完成大學的學業后,決定到父親朋友在美國紐約華爾街開設的鄧肯商行去實習兩年。此前他到鄧肯的別墅去度假,就在那儿,他認識了端庄嫵媚、多才多藝的咪咪。咪咪的全名叫亞美莉亞·斯塔杰。
  有一次,皮柏的母親從倫敦來紐約,皮柏就讓母親帶咪咪去歐洲觀光。在倫敦,皮柏的父親見到了咪咪,得知他們的戀情,應允了這門婚事。當時,咪咪還沒患病。
  皮柏在鄧肯商行干了一段時間。在他母親和咪咪搭船去倫敦之際,他去古巴的哈瓦那,采購了魚、蝦、貝類及砂糖等貨物。在返回的途中,他小試了自己的冒險精神。
  當時,輪船停泊在新奧爾良,他信步走過充滿巴黎浪漫气息的法國街,來到了嘈雜的碼頭。碼頭上,晌午的太陽烤得正熱。遠處兩艘從密西西比河下來的輪船停泊著,黑人正在忙碌著上貨、卸貨。
  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小伙子,想買咖啡嗎?”那人自我介紹說,他是往來美國和巴西的貨船船長,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運來一船咖啡。沒想到美國的買主已經破產,只好自己推銷。如果誰給現金,他可以以半价出售。這位船長大約看皮柏穿著考究,像個有錢人,就拉他到酒館談生意。
  皮柏考慮了一會儿,就打定主意買下這些咖啡。他于是就帶著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所有与鄧肯商行有聯系的客戶那儿推銷。經驗丰富的職員要他謹慎行事,价錢雖然讓人心動,但艙內的咖啡是否同樣品一樣,誰也說不准,何況以前還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但皮柏已下了決心,他以鄧肯商行名義買下全船咖啡,并發電報給紐約的鄧肯商行說,已買到一船廉价咖啡。
  然而,鄧肯商行回電嚴加指責說,不許擅自用公司名義!立即取消這筆交易!皮柏只好發電報給倫敦的父親,向他求援。在父親的默許下,用父親在倫敦的戶頭,償還了原來挪用鄧肯商行的金額。他還在那名船長的介紹下,買了其它船上的咖啡。
  皮柏賭贏了!就在他買下大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減產,价格一下子猛漲了2~3倍。皮柏大賺了一筆,不但鄧肯對他贊不絕口,連他遠在倫敦的父親也連夸儿子說,有出息,有出息!
  皮柏和咪咪乘船往阿爾及爾期間,美國的南北戰爭已經爆發。林肯領導的北軍時胜時敗,戰爭局勢不明朗。每遇戰局有變,華爾街金融市場便劇烈變化。“天有不測風云”,有人在一夜之間暴富,有人卻一下子落得一貧如洗,真是“几家歡樂几家愁”。有著經營天才的皮柏,心里已顧不上金融市場,他一心想醫好咪咪的病,未到阿爾及爾港。
  然而,一切都無濟于事,咪咪的病每況愈下。后來,他又帶咪咪到法國求治。在巴黎醫生作了“毫無治愈的希望”結論后,咪咪年輕的生命在巴黎醫院里結束了。皮柏悲痛万分,在倫敦為愛妻舉行了葬禮。葬禮离婚禮不到3個月。
  皮柏帶著妻子咪咪的骨灰盒和一顆破碎的心,回到紐約。臨行之前,他的父親發電報給鄧肯商行,希望老朋友鄧肯繼續和皮柏合作,并且答應出一半資金。但是,鄧肯這位父親的老朋友,竟斷然拒絕了。皮柏的父親勃然大怒,立刻電告儿子說,不必再和鄧肯共事!自己辦出一家公司來,無論出多少資本有我在后面撐著!或許是愛子心切,或許是望子成龍,總之,父親給了皮柏极大的支持。在曼哈頓島紐約證券交易所對面的一幢房子里,二樓又新添了一塊招牌——摩根商行。
  這時候,戰爭局勢日益緊張。北軍在布爾淵河戰役中大敗。林肯命令財政部長馬上發行200万美元的戰爭債券,用來購買武器裝備。自從南北戰爭爆發以來,這种戰爭債券備受青睞,交易十分紅火。設在紐約華爾街的證券交易所,人頭攢動,熱鬧得像廟會一樣。
  在著名的皮鮑狄公司紐約分行負責人的推荐下,皮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擁有一個席位。該交易所規定,凡參加交易的人必須是它的會員。因此想人會的人很多,交易所嚴格限制入會人數。皮柏是找人開后門才得以入會的。其實,皮柏人會僅僅是做做樣子,他對此并不感興趣。
  對皮柏這位年輕的金融投机家而言,最使他感興趣的是坐落在華爾街一棟又老又舊的建筑物地下室中的黑市交易所。當時大都市地下室,通常用來貯藏煤炭,以備冬天取暖之用。人們戲稱它為“煤炭廳”。葛萊福是“煤炭廳”的主持人。
  另一位年輕的投机家克查姆和皮柏搭伙搞金融投机。克查姆建議皮柏說:“咱們先同皮鮑狄公司打個招呼,通過他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秘密買下400万到500万美元的黃金。”皮柏盤算著,說:“對!黃金到手之后,將其中的一半匯往倫敦,另一半歸咱們。一旦匯款的事情泄露出去,同時查理港的北軍又戰敗的話,金价必然暴漲。時候一到,咱們就把留下來的那一半拋售出去。”
  皮柏和克查姆按計划行事。黃金果然暴漲了,他倆大撈了一筆。此事在紐約和倫敦掀起軒然大波。《紐約時報》發表社論說,這次金价暴漲,簡直是把美利堅合眾國的生命視同儿戲!議會應該赶快建造斷頭台,將這些家伙斬首示眾。該報還刊登了一篇調查結果,說紐約一個名叫皮柏·摩根的青年投机家,是這一事件的操縱者。
  但是,華爾街地下室“煤炭廳”里的投机分子們,仍然在暢飲狂歡,根本不去理會報紙的指責。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資本家的每一個毛孔,都沾著勞動者的鮮血。皮柏作為一個資本家,就是大發了戰爭財。繼黃金風波后,皮柏又倒賣5000支霍爾式步槍。當華盛頓陸軍總部收到這批槍支后,發現這些槍支是10年前制造的,已經生銹,根本不能使用了。
  皮柏的神情看起來既狡黠又傲气,濃密的短胡須和濃密而彎曲的雙眉相搭配。他對社會的批評常常置之不理。皮柏知道情報對于生意的价值,花高薪聘請史密斯當摩根商行的電報工作人員。史密斯原先是陸軍部電報局的接線員,而史密斯的好友文尼爾上校,是格蘭特將車的電報秘書。通過文尼爾,史密斯能獲得前線的軍事情報。
  美國南北戰爭越打越激烈。南軍進攻北軍的炮艦,都是由英國的造船厂制造的。林肯總統為此再三向英國政府提出抗議,然而英國方面毫不買賬。后來通過下最后通牒,英國同意停止為南軍造船,但提出一個條件:美國必須在5天之內准備价值達100万英鎊的黃金作為賠償費。
  皮柏得到了這個只有總統和國務卿知道的絕密情報,知道金价因此會一下暴漲,激動得大叫:“買了!”他買下了大量黃金。几天之后,黃金猛漲,皮柏又大賺了一筆。
  南北戰爭以代表奴隸主利益的南軍徹底失敗而告終。此時,皮柏的公司進一步擴大了規模。新加入他的公司的有鄧肯商行的達布尼,以及皮柏的表弟克特溫。因此,皮柏·摩根公司也因此改為達布尼·摩根商行。
  1866年,皮柏再次結婚。新娘是一個名叫法蘭西絲的律師。同年生下長女露易莎。1867年又生下小摩根。小摩根是皮柏唯一的儿子。以后他們又生下了兩個女儿。
  終于成為華爾街銀行家的皮柏,又把目光瞄准了鐵路投机事業。因為這時各地鐵路紛紛營建,已成為美國的熱門。在南北戰爭以前,皮柏投机咖啡初嘗甜頭,在戰爭中又進行破槍支買賣,后來又搞黃金投机,這些活動使他獲得了丰富的投机致富經驗,在華爾街云集的投机者中間,他是注定要戰胜所有的對手的。
  有一條名叫薩科那的鐵路,雖然只有227公里長,但它具有极為优越的地理位置,紐約四周的煤炭、石油和鋼鐵等,都靠它運輸。為了爭奪這條鐵路的營運權,几位大老板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大打出手,雙方死傷了許多人,靠軍隊才將暴亂平息下去。皮柏耍了手腕,使爭奪者兩敗俱傷,他從而把薩科那鐵路的經營權搶到了手。
  1871年3月,法國巴黎爆發了世界上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成立了巴黎公社。同年5月,巴黎公社失敗,歐洲政局又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鎮壓巴黎公社的劊子手、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頭目梯也爾為了鞏固他的統治,派密使約見度柏的父親吉諾斯·摩根,想請摩根家族代為發行2.5億法郎的國債。吉諾斯經過討价還价,答應下來了。
  皮柏在紐約收到了父親的電報。電報說:“希望在美國能把2.5億法郎消化掉。考慮到你的負擔過重,我因此想了個新辦法,成立辛迪加(企業的聯合),也就是把華爾街的所有大規模投資金融公司集合起來,成立一個國債承擔組織。”皮柏讀著電文,心里想,這可能嗎?但他知道,老父畢竟是老謀深算的,成立辛迪加,目的是讓大家一道承擔風險;而一旦法國國債發行成功了,賺錢最多的無疑是摩根父子。皮柏給父親回電,承諾了下來。
  通過代理發行法國國債,皮柏這個青年金融家一下子成了美國和加拿大知名的風云人物。他又大發了一筆。有人形容華爾街金融家之間的爾虞我詐如同戰場,這話一點不假,而他們之間的“戰斗”又同政治家們互相勾結。如同戰場和政界一樣,華爾街也是風云變幻。就在皮柏代理發行法國國債成功不久,華爾街的兩個最大的金融巨頭德爾和科克的公司倒閉了,多達40家的大金融公司因株連而倒閉。科克的公司就是因為他獨自承諾了1億美元的鐵路債券,沒法消化,最終導致了破產。
  由于德爾和科克的破產,從1873年起,美國爆發了經濟恐慌。皮柏·摩根靜靜地觀察演變著的時勢,不敢輕舉妄動。他在等待時机成熟。
  五年之后,也就是1878年,海斯競選美國總統成功,任命夏曼為財政部長。皮柏從夏曼那里得知,聯邦政府打算發行5000万美元的國債。國債用國庫黃金作擔保,利息為4.5%。雖利息不高,但是有保障。皮柏盤算了一下,認為承購下來油水雖不太大,但今后可以對政府的財政政策施加影響,便將這筆業務整個承攬了下來。
  皮柏繼續大顯身手。到了1890年,他以紐約的中央鐵路為基礎,趁美國經濟混亂、全美鐵路系統因各個大老板你爭我奪而陷于癱瘓的時机,不斷地吞并別人,坐上了“鐵路大聯盟”的第一把交椅。正當皮柏沉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時,他的父親卻遭遇了車禍。事情是這樣的:吉諾斯·摩根乘馬車到別墅外散步,馬儿听到蒸汽火車的汽笛聲受了惊,吉諾斯被摔出車外,腦袋砸在一塊巨石上,當即昏迷不醒。4天后,老人就离開了人世。皮柏沒能赶上見父親最后一面。一切竟來得這么快,這么突然。皮柏怀著沉痛的心情,將父親遺体運過大西洋,在故鄉安葬。故鄉政府的建筑物都降半旗致哀。
  也就是這一年,皮柏的儿子小摩根圓滿地完成了大學學業,開始進入社會,進入了摩根公司。
  皮柏·摩根的財產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光是鐵路,直接屬于他的就有3.05万公里,此外,受他控制的還有近7万公里。當時美國鐵路呈三家鼎立之勢,而皮柏兵強馬壯,勢力遙遙領先于另兩人之上。
  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為了爭奪太平洋和南美洲的殖民地,爆發了戰爭。老牌殖民者當然敵不過新興的美國殖民者,戰敗后割讓菲律賓、古巴等地。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而對于大發戰爭財的摩根財團來說,是巴不得仗打得越多越好。當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口,就有許多群眾舉行抗議示威,他們高喊:“華爾街是戰爭的發動者!”“埋葬摩根、洛克菲勒、卡內基!”……
  示威吶喊的聲音,從開著的窗戶傳了進來。但皮柏·摩根卻置之度外,面不改色心不跳,悠悠然叼著雪茄,苦苦思索著如何到菲律賓、古巴、日本及中國投資的問題。一個念頭閃過他的腦際:“今后將成為國際投資的時代。”也就是說,他要向世界壟斷資本進軍了。
  皮柏回顧他的一生,由于自己的精明和獨到的眼光,在几個重大決策方面取得了非凡成果,使得財源滾滾,如今摩根帝國,已非他的祖輩和父輩可比了。摩根帝國的旗幟將插到世界每個角落。
  皮柏得知墨西哥政府由于無力償還西班牙的舊債,已面臨崩潰邊緣,危險万分。墨西哥當局不得不發行公債,計划發行1.1億美元。如此大的買賣,皮柏怎能不動心,他牙一咬,做做看!他和德國一家銀行聯手,認購了全部墨西哥公債,條件是墨西哥拿石油礦和鐵路作擔保。
  不多時,皮柏又花7500万美元,買下了阿根廷公債。
  又不久,南非的布爾人起義,抗擊英國殖民軍。由于戰爭用費龐大,英國政府已難以支撐。皮柏陸續認購了1.8億美元的戰爭債券。
  皮柏同時又把手伸向美國的鋼鐵企業。在美國鋼鐵企業排行榜中,坐頭把交椅的要數卡內基了。皮柏的鋼鐵企業只能排老二;排老三的是洛克菲勒。皮柏一直把卡內基當作眼中釘、肉中刺。机會終于來了!卡內基由于母親、弟弟和最得力的助手接連去世,決定隱退,把他的全部家當以3.2億美元出讓。皮柏生怕洛克菲勒買了去,便派人和卡內基談判。誰知卡內基又抬高到4億美元。皮柏·摩根說:“我們高于4億美元買下它!”
  1901年4月1日,屬于皮柏·摩根的US鋼鐵企業正式成立。它向新聞界宣布,US鋼鐵企業擁有10.18億美元資金,發行3.01億美元新公司債券。
  世界金融中心已漸漸從倫敦移到了紐約。華爾街成了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詞。皮柏·摩根家族的總資平已達到34億美元,包括銀行家信托公司、保證信托公司、第一國家銀行。摩根同盟資本約48億美元。整個枝連的“摩根体系”,總值竟有200億美元!另外還有125億美元保險資本。生產事業方面,則有US鋼鐵、通用汽車公司、制銅公司、大陸石油公司、奇异電器公司、硫磺公司等。摩根公司在鐵路方面發展前面已提到過了,服務業方面還擁有國際電話電信公司等許多大公司。摩根同盟的兩個大銀行擁有510億美元總資產。相加起來,總資產相當于美國企業資產的1/34。皮柏·摩根是真正的“富可敵國”了!
  1913年3月31日,華爾街大倫皮柏·摩根,這個控制美國1/34經濟、從華爾街不斷發出指令的國際壟斷資本巨頭,在去埃及開羅旅行途中突然去世了,終年76歲。臨死之前,他的最后一句話是:“我要爬山嘍。”
               (賀景文)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