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世界船王包玉剛


  1918年出生的包玉剛,算起來還是宋代包公的第二十九代孫。他是浙江宁波人,父親包兆龍是一位經營造紙業的商人。包玉剛小時候在上海求學,他上大學時,正遇上日寇侵略中國,書是沒法讀下去了。他先是到衡陽一家銀行當職員,后去重慶中央信托局工作。他以宁波人的精明和兢兢業業的作風,使自已經手的業務蒸蒸日上,所以到抗戰胜利,他已是重慶礦業銀行的經理了。以后,他又回到上海,擔任上海市立銀行的業務部經理。許多人都認為,憑包玉剛的業績和才干,再奮斗几年,行長的交椅一定會是他的了!
  然而就在這時,包玉剛卻出人意料地向行長呈上了辭職書,說他的興趣不在銀行方面,而在其它方面。他和父親一起放棄了在上海的事業,全家遷往香港,靠著多年積蓄下的一點錢,去另闖天下了。
  開始,他与父親合伙,做進出口生意,從國內購買干貨、豆餅、鴨毛、肥料以及牲畜飼料等土產,向外銷售。后來,因為中國政府決定實行國家統辦土產出口,包家小公司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以后干什么呢?父親的選擇是經營房地產,他是一個老式的商人,相信“無地不富”是真理。可是包玉剛卻以自己的眼光,認為當時香港的房地產業只能坐收地租,是保守的投資,是“死的”;而且他們資本不大,去炒地皮,万一被人吃掉了,就什么也沒有了。他看中的行業是搞航運生意,他對父親說:“航運是世界性的業務,資產可以移動,范圍涉及財物、科技、保險、經濟、政治、貿易,几乎無所不包!”包兆龍盡管不是十分樂意,但他很欣賞儿子的獨立思考和勇气,所以最后還是同意了包玉剛的意見。
  1955年,37歲的包玉剛開始了他的“船王”之夢。可是,憑他們包家當時的資金,連一艘舊船都買不起。他專門去了一趟英國,想向一個很談得來的朋友借錢。可是那個朋友一听說他要借錢買船,就變得像個陌生人一樣。不肯幫忙也罷了,他還抖了一下包玉剛的襯衣,譏刺地說:“玉剛兄,你年紀還輕,對航運一無所知,小心別連襯衣都賠進去!”這大大地刺傷了包玉剛的自尊心,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干出番大事業來。
  包玉剛兩手空空回到香港,只好向香港匯丰銀行貸款。可是匯丰銀行對航運業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航運的風險太大,這些船老板不知道哪天就會被風暴刮成窮光蛋,甚至落到什么荒島上去做“魯濱遜”!而華人根本不懂航運,借錢給他們去買船,那風險就太大了——銀行業的原則是不搞風險投資的!連碰釘子的包玉剛并不气餒,他轉身就去了日本。有趣的是,日本銀行竟沒有要他找日本公司作擔保,就同意貸款給他。這樣,包玉剛才湊足了77万美元,再次前往英國,買下了一艘以燒煤為動力的舊貨船,這艘船已經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包玉剛看著這艘小山一樣的舊船,卻像得了稀世珍寶一樣,請人將它整修油漆一新,并且取名為“金安號”。他說,這個名字,象征著他對經營航運業的設想和构思:“金”字表示要賺錢,而“安”字表示要穩中求胜。
  當“金安號”從英國駛向香港,途經印度洋的時候,包玉剛已經辦好了兩件事,一是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二是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談妥,將“金安號”轉租給這家公司,從印度運煤到日本。包兆龍看著儿子坐在香港的沙發中,就安排好了這一切,也不能不佩服儿子的能耐。這艘他還沒見過模樣的船,就已經開始為包家賺錢了!
  當時,世界各國經營航運業的人,都是采用傳統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個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結算一次。這樣不但收費標准高,而且隨時可以提高運价。聞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奧納西斯和尼亞可斯,美國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這樣做的。可是包玉剛卻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長期出租的經營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船,通過訂立合約,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給別人,租用者按月交納租金,但租金標准卻要低得多。一些同行見包玉剛這樣做,都譏笑他為“門外漢”,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傻瓜”!然而包玉剛有自己的算盤,他承認自己對于航運業務還不熟悉,不如先長租給別人,倒可以持續、穩定地獲得租金收入;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就可以逐漸學會航運業務了!
  包玉剛确實赶上了一個發財的好机會。他買下金安號的第二年,由于蘇伊士運河因埃及戰爭而關閉,航運費用猛漲。當年年底,金安號賺的錢,就已經夠包玉剛買下7艘新船了!到了1957年的下半年,航運業出現蕭條,運价跌到最低點,那些搞短期出租的船主,每天都要賠老本,只有包玉剛卻可以憑著合約穩收租金。事實證明他這個“門外漢”的經營策略是最好的經營策略。人們不得不承認,包玉剛的運气和眼光都是一流的!
  這次低潮過去后,不少人都學包玉剛的辦法,開始買舊船長期出租。可是包玉剛又改變了方針,將新船長期租給人家,舊船留著自已經營。因為,新船出租,租金自然比舊船高;而舊船自己用,效果則与新船一樣。
  盡管連戰皆捷,包玉剛仍不滿足,他認為單靠經營利潤來買新船,這個發展速度就太慢了,一定要設法爭取銀行的貸款。當時,包玉剛還是個不太出名的小富翁,遠不是銀行家眼中看好的投資對象。可是包玉剛也有他的优勢,那就是他自己曾做過10年銀行家,對于銀行家的心理把握得很准。要找就找最大的銀行,而香港最大的銀行就是匯丰銀行。有人說香港是由四大勢力操縱的,指的就是政府、馬會、匯丰銀行和怡和集團。匯丰銀行的資產超過50億美元,香港的鈔票大部分是由它發行,大部分貿易也是由它支持,它發揮的作用更是難以估量!
  包玉剛找到了匯丰銀行的高級職員桑達士,憑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更憑著他對銀行業務的熟悉,很快就贏得了桑達士的信任。桑達士了解了包玉剛的長租經營方式和收入狀況后,當即拍板同意向包玉剛提供數額不大的低息貸款。
  有一次,包玉剛有机會以100万美元購買一艘7200吨的新船,并把它租給一家日本航運公司,雙方議定租期為5年。日本航運公司急于用船,所以愿意出面請它的銀行資助包玉剛買船。包玉剛算了一下賬,航運公司應該付給他的第一年的租金是75万美元,那么,由日方銀行給他開一張75万美元的信用狀該是沒有問題的。于是,包玉剛就去找桑達士,希望匯丰銀行貸款100万美元給他買船,他說他可以用75万美元的信用狀作擔保,匯丰銀行不會有什么風險。
  100万美元可不是個小數字,謹慎的桑達士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他毫不客气地說:“包先生,你不是在向一個小孩子說你會發財吧?”包玉剛不慌不忙地反問:“桑達士先生,如果我拿到信用狀,你能不能貸款給我?”
  桑達士干脆地回答:“貸!只要你有信用狀,我馬上貸給你!”
  桑達士相信自己的經驗:你包玉剛船還沒有買,就要人家租你的船?還要人家請銀行給你開信用狀?這不等于是人家出錢讓你買船了么?!世界上哪會有這樣的好事!他認定包玉剛是在說笑話。
  包玉剛一點也不含糊,他到家就打點行李上東京,他對那家日本航運公司說:“我是來拿信用狀的。因為我買船的錢還差一點,只要把信用狀開給我,我保證在3天之內就把船交給你們。你們信得過我,就先把信用狀給我吧!”
  在這場“空對空”的斗爭中,包玉剛的良好信用成了最有力的武器。結果,桑達士不但實踐諾言貸給包玉剛100万美元,而且還從此确定了与包玉剛的長期合作關系。1962年,桑達士升任匯丰銀行總經理,不到2年,匯丰銀行便開始投資包玉剛的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匯丰銀行實際上成了包玉剛的后勤部,使包玉剛的資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包玉剛在匯丰銀行的地位也穩步上升,后來競成為匯丰銀行的副董事長!
  而日本船厂呢,也同樣更加信任包玉剛,常常是要包玉剛“先把船開走,慢慢付款!”
  在包玉剛的精心經營下,環球公司的船隊迅速壯大,1980年達到巔峰,船數達到200多艘,總吨位達2000万吨。國外報紙上都以大量篇幅介紹包玉剛,用的標題是《比奧納西斯和尼亞科斯都大——香港包爵士》。第二年,包玉剛的船隊總吨位達到2100万吨,比美國和蘇聯的國家所屬船隊的總吨位還要大,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船王”!
  包玉剛雖然成為世界船王,但他也看到,航運業的風險太大,不少曾經成功的航運商都被無情地淘汰了。所以從70年代初開始,他就開始“登陸”,將賺得的部分財產投資于越來越紅火的房地產業,兼營酒店和交通運輸。為了在陸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樣輝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誠一起,和英國資本集團展開了一場惊心動魄的斗爭。
  英國資本集團和華人資本集團一直是香港實業界長期摩擦的兩大資本集團。自從香港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資本集團壟斷了許多行業,華人資本長期處于劣勢。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開始,華人資本漸漸壯大,李嘉誠等人早已躍躍欲試,要与英國資本集團一爭天下。李嘉誠先是悄悄地收買英國怡和集團所控制的九龍倉的股票,已經掌握了其中的18%。但是這時,李嘉誠感到同屬于英資集團的和記黃埔對他更有吸引力,而要想同時吃下這兩個地方,又是他的財力難以達到的,所以他約包玉剛密談,希望包玉剛能接手九龍倉。如果他們兩人能順利地控制和記黃埔和九龍倉,則英國資本集團在香港的壟斷地位就一定會被動搖!
  作為一個中國人,包玉剛早就希望華人資本集團能揚眉吐气。他也深知九龍倉的重要地位。九龍倉是香港最大的碼頭,擁有資產18億港元,那一帶的地价早已是寸土寸金,掌握了九龍倉,就等于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物資的裝卸和儲運業務。所以包玉剛表示愿意接受李嘉誠的建議。李嘉誠坦率地說:“我所掌握的2000万股九龍倉股票,以40元一股的价格全部轉讓給你。另外,你把匯丰銀行的股票轉讓一部分給我。”
  包玉剛知道,當初李嘉誠買這些股票時,每股只花了十三四元,但是他更知道,掌握九龍倉能為他帶來怎樣的利益。他沉吟片刻后說:“你每股降4元,我們馬上成交!”
  李嘉誠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兩位香港的“海陸大將”微笑著握手告別。掌握了九龍倉股票20%的包玉剛,理所當然地進入了九龍倉董事局。但是他并沒有滿足,而是繼續悄悄地收買九龍倉股票。1980年4月,包玉剛宣布,他已控制了3900万股九龍倉股票,約占總數的30%。英國人慌了,因為他們只掌握著20%的九龍倉股票,這就意味著董事長的大權必須交給包玉剛了!也就是說,怡和集團將失去九龍倉。
  怡和集團找到后台匯丰銀行商議,要匯丰銀行支持它足夠的現金,讓它有可能大量收購九龍倉股票。這年6月20日,趁著包玉剛在歐洲度假的机會,怡和集團突然發起反扑,打算以每股95元的高价,收購九龍倉股票3000万股,使他們掌握的股票占總數的49%,遠遠超過包玉剛所掌握的股票數量,他們認為,只要這個計划一宣布,包玉剛一定會退出這場競爭。因為,包玉剛必須再收購2000万股股票才能繼續保持他的优勢,而一夜之間必須拿出20個億的現金來,簡直是無法辦到的事情。
  包玉剛是在法國的別墅里接到這十万火急的情報的,他的心不禁隱隱作痛,深感英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的雄厚,他几乎要被逼到絕路上了!同時,他也意識到,李嘉誠送到他手中的,是一朵帶刺的玫瑰!
  包玉剛決心要同英國倫搏一搏。他一邊放風,說還要去拜會墨西哥總統,卻在6月22日悄悄啟程赶回香港。几個小時以后,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談笑風生,宣布他“到當舖里轉了一轉”,已經籌集了足夠的資金,要以105元一股的高价,收購九龍倉股票2000万股!
  第二天一早,大批持有九龍倉股票的小股東蜂擁而上,拋出他們手中的股票。在短短的2個小時內,包玉剛就調動了21億元資金,完成了他的收購計划。至此,他所掌握的九龍倉股票比怡和集團整整高出19%,完全控制了九龍倉!
  不知有多少人在感歎:我的天,21億,要2100個百万富翁湊起來,才能有這么多的錢哪!
  “世界船王”一舉“登陸”,并且牢牢地掌握了陸地的控制權!包玉剛功成名就,他所受到的尊重,遠遠超出了實業界的范圍。在英國女王封他為爵士后,日本天皇、比利時國王、巴拿馬和巴西的總統,紛紛授予他勳章或獎章。在他辦公室的牆壁上,挂著他与世界風云人物鄧小平、里根、伊麗莎白二世等人的合影……
  盡管包玉剛有如此顯赫的威望,但數十年來,他一直遵循著父親的教誨:“腳踏實地地工作,平易近人地待人.身体力行地做事。”
  盡管包玉剛有難以數計的財產,但他從來不允許自己和親屬的生活過分奢侈。他每年只准許家屬在夏威夷度假10天,他的女儿們一次只能買一雙鞋,他從不讓孩子參加香港“富翁環球游覽團”……
  然而,對于生養他的祖國,他卻慷慨大方。新中國成立不久,首次發行建設公債,他盡自己的財力,認購公債達數万港元。改革開放后,他率先購買中國建造的船舶,推動了中國船舶的出口。1979年,他捐款1000万美元,在北京建造新型的旅游飯店——兆龍飯店;不久,又捐資1000万美元,在上海交通大學建造兆龍圖書館。他捐款5000万元人民幣創辦宁波大學,投資600万美元与內地合資建造宁波鋼鐵厂……
  1991年9月23日,73歲的包玉剛在家中逝世。
               (薛冰)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