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德怀特·戴維·艾森豪威爾(1890.10.14—1969.3.28)是美國第34任總統,生于得克薩斯州。父親戴維·雅科布·艾森豪威爾半生艱難,最后任一家煤气公司經理。母親艾達·伊麗莎白·斯托弗是個虔誠的教徒。艾克出世時,雙親除日常穿的衣服和簡單的日用必需品外,一無所有。艾克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西點軍校,以优异的成績以少尉軍銜畢業。艾克的軍事天才受到參謀長馬歇爾的賞識,他在部隊中步步高升,從1941年的上校,一直升到1945年的五星上將。1945年凱旋后,杜魯門總統任命他為陸軍總長。1948年退役,任哥倫比亞校長。1952年參加總統競選獲胜。1956年連任。任期內,他結束了朝鮮戰爭,但建立了東南亞條約組織,提出了艾森豪威爾主義,并繼續推行冷戰政策。 退休后,他繼1948年出版《遠征歐法》之后,又寫了几本回憶錄出版。 1916年,艾森豪威爾与瑪麗·吉尼娃·杜德結婚。瑪麗比艾克小7歲。艾克在遠征歐陸之時,瑪麗留在美國。她1979年去世,亨年82歲。艾克夫婦有兩個儿子。 德怀特·杜德·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与瑪麗·吉尼娃·杜德的第一個孩子 生于:1917年9月24日 出生地: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卒于:1921年1月2日 死亡年齡:3歲零4個月 死因:猩紅熱 很少有人知道德怀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和妻子瑪麗有兩個儿子。大儿子德怀特·杜德·艾森豪威爾只活了几個年頭。他死后,艾森豪威爾一家很少提起這個死于猩紅熱的孩子。 但艾克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和災難,我無法徹底忘記。”艾森豪威爾圖書館設立時,收集了有關這個孩子的少許資料,一塊小牌子標明了他最后安息的地點。一看到那標牌,艾森豪威爾就熱淚盈眶。 約翰·西爾頓·杜德·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夫婦的次子 生于:1923年8月3日 出生地: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教育:西點軍校,哥倫比亞大學 職業:士兵,白宮助理,教師,大使,作家 約翰出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祖父母家并依祖父的名字命名。他兩個月時,母親終于克服了對熱帶的厭惡感帶著儿子投奔了在巴拿馬駐軍的丈夫艾克。約翰小時候一家人遷移的記錄好像是歷數了美軍大部分的基地。受完教育后他已經上了許多軍事學校。 約翰對父親的記憶基于父子間的一种親密情感。他們一同徒步旅行,上飛行課,還一塊儿做飯——他們是伙伴而不像許多職業軍人与孩子那樣是上下級的關系。 艾森豪威爾將軍從來試圖直接影響儿子選擇職業,但在軍隊中度過的日子深深留下了烙印。雖然做記者和律師對約翰也有吸引力,但他還是選擇了父親的事業。在艾森豪威爾的駐地,約翰与另外35名來自堪薩斯城的人競爭,終于被西點軍校錄取。 約翰被叫做“小艾克”,他很有學習天份,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打网球,讀年鑒,參加合唱隊,或者給低年級同學做家教。他三年后畢業,在474名學生中排名138。父親未能來參加小艾克的畢業典禮,因為他正在指揮盟軍在歐洲登陸——1944年6月6日。 約翰的假期是和父親在諾曼底的司命部度過的。在回美國進一步受訓后,他被派到歐洲,主要為奧瑪·布雷得利將軍干事。戰爭結束,約翰回到西點教書并繼續研究英語和比較文學,并于1950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位。 他作為上校在朝鮮戰場作戰時,得知父親當選為總統。為了實現在競選中提出的結束戰爭的承諾,艾克來到朝鮮,儿子陪同父親視察了前線。1953年約翰回國,之后的五年里他做過不同的工作,還曾任父親的白宮助理,直到肯尼迪上台。 1963年約翰退役,轉而從事文學創作。他先在雙日出版社,后又到自由基金工作。雖然也做些慈善工作,但他及時將全部精力轉向寫作,主要記述他父親的生平。現在約翰已是有名的歷史學者和享有贊譽的作家。 約翰婚后生有四子,一個儿子娶了前總統尼克松的女儿朱莉。他已不再是那個“將軍之子”或“小艾克”,他已在人生旅途上行了一程,不僅在父親的領域一試身手,還在歷史學界成為編年史專家。 參考書目 瑪麗安·G·坎農著《德威特·戴維·艾森豪威爾:戰爭英雄和總統》,紐約沃特斯,1990年版。 布蘭奇·韋森·庫克著《艾森豪威爾不再神秘:瓜分的遺產》,紐約雙日公司,1981年版。 艾利諾·蘭斯宁·杜勒斯著《人生的机遇:回憶錄》,紐約普蘭蒂斯·霍爾,1980年版。 約翰·S·D·艾森豪威爾著《總統的職業》,紐約雙日公司,1974年版。 羅伯特·H·費柔編輯《艾森豪威爾日記》,紐約W·W·諾頓著,1981年版。 R·阿爾頓·李著《德威特·D·艾森豪威爾:士兵与政治家》,紐約內爾林·霍爾,1981版。 史蒂夫·尼爾著《艾森豪威爾不情愿的王朝》,紐約雙日公司,1978年版。。 艾爾莫·理查德森著《德威特·D·艾森豪威爾總統》,勞倫斯市堪薩斯·里根斯出版社,1979年版。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