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五章 黃袍加身


加冕稱帝

  1804年4月30日,議員居雷向保民院提出議案,要把執政制共和國轉變為帝國,波拿巴晉升至皇帝尊號,擁有世襲權力。保民院通過了這項提案。5月3日,參議院議長康巴塞雷斯率全体議員前往杜伊勒里宮,向拿破侖宣讀請愿書,懇請拿破侖鞏固自己的事業,把終身執政之職變為世襲皇帝。他在發言中說:“一看到危險,想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圖謀消滅第一執政就是圖謀消滅法蘭西。那么,賜給我們緊密結合的各項制度吧,這种体制當會比你久遠。你將開創一個新紀元,但你要使其傳之久遠,榮耀只有經久才不是虛空的。偉人啊,完成您的大業,并使起同您的榮耀一樣永垂不朽吧!您已從過去的混亂中解脫了我們,您使我們能夠安享今日的幸福,又為我們保證了未來。"面對如此頌揚奉承的辭令,拿破侖喜上眉梢,他考慮了一下回答道:“這事情要付諸全國人民公決才好。”
  法國人民以壓倒优勢的多數擁護拿破侖為自己的皇帝。5月18日,參議院正式批准"法蘭西共和國把全權委托給一個皇帝,他的稱號是法蘭西人的皇帝。"康巴塞雷斯率全体議員在胸甲騎兵的護送下,來到圣克魯宮,向拿破侖表示祝賀。拿破侖答謝道:“凡能增進國家福利的一切,都是我的幸福所系。你們認為這個稱號對于國家的光榮有作用,我接受。關于世襲繼承法,我听任人民的批准。我希望法國永遠不會為加于我的家族的榮耀感到后悔。不論如何,如果我的子孫再不值得這個偉大的國家的愛戴和信任的話,我的心靈也就不再護佑他們了。”
  第二天,拿破侖在杜伊勒里宮舉行了登基后第一次盛大的上朝儀式,所有軍政要臣前來謁見君主。皇帝的兄弟姐妹分別被封為親王和公主,只有呂西安除外,他因同儒貝爾東夫人的婚事与拿破侖鬧翻了。14名將軍被擢升為帝國元帥,他們是:貝爾蒂埃、繆拉、蒙塞、儒爾當、馬塞納、奧熱羅、貝爾納多特、蘇爾特、布律納、拉納、莫蒂埃、內伊、達武、貝西埃爾。近衛軍司令貝西埃爾以禁衛軍的名義致辭,拿破侖答謝道:“我知道近衛軍對我怀有感情,我充分信任他們的勇敢和忠誠。我經常注視袍澤弟兄們,他們逃脫了這么多次危險,滿身光榮的創傷,使我越看越高興。我看到近衛軍,想到15年來無論哪一仗都有他們的人參加就感到滿意。"接著,被晉升為警長的路易·波拿巴率巴黎全体將官和校官前來謁見皇帝,其規模之宏大、場面之壯觀令每個在場的人惊歎不已。
  拿破侖決定在7月14日舉行登基慶典活動,因為這一天是巴黎人民引以為自豪的一天,15年前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封建主義的堡壘巴士底獄。可是1804年7月14日正好是星期六,拿破侖下詔慶典改在7月15日星期天舉行。這一變動完全是為了節約時間,他說:“使我堅決反對重建天主教信仰的就是從前有那么多的節日要紀念。一個圣徒紀念日就是一個偷懶日,我不喜歡那樣,因為百姓必須干活才能活命。我同意一年4個節日,不能再多。如果羅馬的大人老爺對此不滿,他們盡可以离開。"在他看來,喪失時間是极大的災難,所以他總是把不可少的慶典合并到已經奉獻于宗教用途的日子里去舉行。
  7月15日,拿破侖在盛大的帝王儀仗的簇擁下首次在巴黎市民前露面。皇帝和約瑟芬皇后一行穿過寬廣的大道,浩浩蕩蕩地來到榮譽軍人院。在這里,皇帝皇后受到典禮大臣塞居爾先生的接待。拿破侖高踞寶座之上,顯赫的帝國高官們如眾星捧月般地圍在四周,煞是威風。紅衣主教貝洛瓦先生做完彌撒后,拿破侖戴上王冠,開始宣誓。宣誓完畢,榮軍院內外響徹了"皇帝万歲"的歡呼聲,此起彼落,經久不息。
  拿破侖在這次慶典上宣布,他將親自去給集結在布倫的軍隊頒賜榮譽勳位。不久,他就實現了諾言。18日,他离開圣克魯,兼程前往。第二天,當大家還在忙于准備接駕時,他已在他們中間視察工事了。
  拿破侖選擇了8月16日即他生辰周年的第二天來頒發十字勳章。這天,晴空万里,陽光燦爛,80000多士兵敲鑼打鼓,高奏樂曲,一個師一個師地向兵營附近的平原匯集而去。平原中間有座小山,拿破侖和他的臣下就駐駕在小山上,各師團圍繞著這座小山排列成行,猶如四射的光芒。拿破侖在這個借助于大自然之手布置的御座上高聲宣讀了一份鼓舞士气的誓言。看得出,這個時候的拿破侖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精神飽滿、神采奕奕。接下來就是頒發十字勳章,每一位受勳士兵在佩帶勳章時都要二呼"皇帝万歲"。授勳完畢后,軍隊開始一小時的演習。正在這時,一位副官前來報告:海面起了風暴,四五艘炮艇擱淺。拿破侖立即翻身上馬,飛奔著离開平原,后面跟著几位元帥。奇怪的是,拿破侖一到達,風暴就魔術般地停止了,炮艇平安進港,完好無損。拿破侖放心地返回了軍營。
  入夜,為士兵們准備的娛樂節目開始了。五彩斑斕的煙火直沖云霄,在空中炸成帝國各式武器的圖案,极其美麗,士兵們發出一陣陣喝彩聲。一連5分鐘,布倫港及其海岸被煙火照得如同白晝,英國海岸亦清晰可見。
  在布倫的日子里,拿破侖的生活節奏像在巴黎一樣緊湊,他白天气在馬背上東奔西跑,巡視各地,檢閱部隊,晚上常常工作到深夜。百忙之中,他仍忘不了想方設法鼓舞士气。每次檢閱部隊之前,他總會對一名副官說:“找團長打听一下,他的部隊里有沒有參加過意大利或者埃及各次戰役的人。問明他的姓名、家鄉、家庭情況,以及他干過什么。還要問他的軍號,屬于哪個連隊,報告我這一切情況。"到了檢閱那天,拿破侖一眼就可找出副官曾給他介紹過的那個士兵。他走到那個士兵面前,仿佛是老朋友似的,喊著他的名字,說道:“哦,原來你在這里,你是個勇敢的人!我在阿布基爾見過你。你的老父親怎樣了?怎么,你沒有獲得十字勳章?等等,我發給你。"他發給那個士兵十字勳章,并加上一句:他相信大家遲早都會當上帝國元帥的。被接見的士兵激動万分,以后逢人就講:皇上認識我們,他知道我們的家庭,他知道我們在哪里服過軍役。部隊的士气被激勵起來了,士兵們很愿意為這位關心下屬的新皇帝效勞。
  在這期間,布倫還發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有兩名英國俘虜從凡爾登戰俘營逃出,來到布倫。因為身無分文,只好在布倫停留數日。這時布倫港對各种船只看管甚嚴,他們簡直沒有乘船逃脫的希望。對家鄉的熱愛和對自由的渴望促使這兩名俘虜想了一個大膽而冒險的辦法,他們用小塊土板起合制成一只小船,准備用這只隨時都可能散架的小船橫渡英吉利海峽。這實際上是一次冒死的航行。當他們在海岸上看到一艘英國快艦,便迅速推出小船,竭力追赶。离岸沒多久,就被法軍抓獲。這一消息傳遍整個軍營,大家都在談論這兩名英國人的非凡勇气。拿破侖獲悉后,极感興趣,命人將這兩名英國人和那只小船一起帶到他面前。他對于這么大膽的計划竟用這么脆弱的工具去執行感到非常惊异,他問道:“你們真的想用這個渡海嗎?""是的,陛下。如果您不信,放我們走,您將看到我們是怎么离開的。""我放你們走,你們是勇敢而大膽的人。無論在哪里,我見到勇气就欽佩。但是你們不應用性命去冒險。你們已經獲釋,而且,我們還要把你們送上英國船。你們回到倫敦,要告訴別人我如何敬重勇敢的人,哪怕他們是我的敵人。"拿破侖賞給這兩個英國人一些金幣,放他們回國了。許多在場的人為拿破侖的寬宏大度惊呆了,他們感到如今的皇帝与當初那個斷然處死當甘公爵的執政判若兩人。
  不久,拿破侖便從布倫軍營前往比利時,在拉肯城堡同約瑟芬皇后相會。然后,拿破侖繼續沿萊茵河畔的城鎮旅行。這次旅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試圖与教廷談判,勸誘教皇前來法國為他加冕。他要以教會的批准和支持來鞏固波拿巴王朝。拿破侖曾公開宣稱:他要像查理大帝那樣,成為西方的皇帝,他不是繼承法國國王的遺產,而是繼承查理大帝的遺產。現在他想要羅馬教皇親自參加他即將舉行的加冕典禮,像一千年以前查理大帝那樣。不過,拿破侖不是簡單地效仿,他要做些修改:查理大帝是自己到羅馬教皇那里去加冕的,而他則要羅馬教皇到巴黎來為他加冕。
  教皇庇護七世得知拿破侖這一想法后,极為惊恐和气憤。然而,去巴黎是不可能拒絕的,因為羅馬處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拿破侖軍隊的威脅之下。經過短時間的考慮之后,教皇決定滿足拿破侖的要求。于是,拿破侖下令,在教皇途經法國領土時,各地須以最隆重的禮儀接駕。他自己則前往巴黎城郊的楓丹白露宮迎候圣父。
  1804年11月2日,教皇一行從羅馬出發前往巴黎。11月25日,教皇一行經過奈姆斯城,受到奈姆斯城人的熱情歡迎。第二天清晨,禮炮轟鳴,鑼鼓咚咚,教皇在一起歡呼聲中登上了馬拉的轎車,向楓丹白露方向駛去。半個小時過后,四下霧气朦朧,夾雜著陰冷的雨水,車子奔進一片樹林。經過布龍村時,歡迎的人群列隊站在大道兩旁,高呼:“庇護七世万歲!""拿破侖一世万歲!”
  這時,在林中寬闊的圓形廣場上,有一群獵人帶著50條獵犬等在路口。見教皇的車隊過來,其中一位离開人群。他身著獵裝,足蹬靴子,端坐在獵馬上。教皇定睛一看,原來他就是拿破侖。拿破侖坐在獵馬上紋絲不動,教皇意識到自己必須下車了。可看到路面泥泞,穿著雪白絲鞋的教皇不免猶豫了片刻,但最終還是讓雪白的絲鞋受了委屈。教皇在适當的距离站好后,拿破侖才起身下馬,向這個矮個子、黑頭發的年邁老人走去,同他擁抱。
  這時,停在旁邊的御輦突然前進了几步,為了躲避車子,教皇和皇帝下意識地分開,各自向后退了几步,車子正好在兩人中間嘎然停了下來。瞬息間兩扇車門敞開,皇帝縱身從右門跳進車,一名軍官示意庇護七世從左門上車。教皇未察覺這是預先的安排,上車后就坐在第二個位子上,直到楓丹白露。
  一點半鐘左右,車隊駛進楓丹白露。教皇立即被人引進皇太后宮。太后宮和楓丹宮遙遙相對。太后宮內雖有許多寬敞華麗的房間,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破敗不堪。教皇被安排在這里小住,雖心怀不滿,但敢怒不敢言。
  27日,拿破侖和教皇准備進入巴黎,盡管這次皇帝不得不把右邊的座位留給庇護七世,但決定夜間進入巴黎,因此任何排場都免掉了。11月28日,教皇和皇帝的馬車在清冷的秋夜里飛快地駛進巴黎。官方報界未做任何透露,唯一采取的措施是命令全体衛隊在兵營里持槍待命,不得擅自离開。
  教皇的住處安排在杜伊勒里宮花神樓的二層上。29日早上7點整,巴黎所有的鐘与巴黎圣母院的巨鐘一道響了起來,陣陣鐘聲宣告了教皇的到來。居民們聞聲而動,立即跑出屋子,從遠近市郊的大街小巷向杜伊勒里宮匯集,各個路口麋集的人群越來越多。教皇出現在花神樓的陽台上,沸騰的人群突然安靜下來,數以万計的人跪在地上,原有的好奇心傾刻間化為無限崇拜,有些人哭起來,有些捶打胸脯。庇護七世抬起右手,慢慢地划著十字。面對巴黎人民的如此熱情,教皇一天之內不得不在陽台上出現多達20次。
  巴黎人民對教皇的狂熱感情引起了拿破侖的嚴重不滿。拿破侖要給這些狂熱的信徒潑點冷水。于是,有關加冕籌備工作的報道充斥了各個報紙的版面,而對有關教皇的報道突然精簡下來。久經世故的教皇見此情景,更加倍地謹慎起來。
  12月2日清晨,天剛朦朦亮,杜伊勒里宮的人就開始忙活潑來了。這一天是拿破侖的正式加冕日,整個宮中充滿著節日的气氛。
  9點鐘,教皇的儀仗离開了杜伊勒里宮。儀仗前列是一頭系著飾帶的驢子,手持十字架的攝影師騎在驢背上。教皇的轎車由8匹灰色大馬拉著,車上放著皇帝賜的鍍金青銅三重冠。車隊神情庄重地穿過街道。道路兩旁跪著成千上万的民眾。10點鐘,教皇一行進入了圣母院。大批觀禮者把圣母院擠得水泄不通。庇護七世下車后,進入主教宮,坐在早已為他安排好的座椅上,開始祈禱,等候皇帝的駕到。
  2個小時以后,禮炮響了,一輛由黃金裝飾的華麗馬車在8匹淺栗色的高頭大馬的牽引下,朝圣母院飛奔而來。車隊在教堂前空地停了下來,圍觀的群眾高呼"皇帝万歲!"皇帝的扈從行列開始進入教堂。走在前頭的是衣著華麗的一般朝臣,其次是佩帶勳章的帝國元帥,隨后是皇帝的重臣和高官,最后才是袞冕盛裝的皇帝。皇帝身穿深紅色天鵝絨大袍和金搭扣短外套,腳著高幫皮鞋,异常激動地出現在觀眾面前,剎那間歡呼聲直沖云霄。
  教皇登上祭台,彌撒開始。隆重的儀式持續很長時間,拿破侖不知是因為不耐煩,還是因為太疲勞,一個勁地打著呵欠。最后,皇帝和皇后走到祭台前面,跪在跪凳上,教皇過來為他們履行禮儀。教皇正准備將皇冠戴在拿破侖的頭上,誰知拿破侖伸手接過皇冠,自己戴在頭上。接著,他又拿起一頂小皇冠戴在約瑟芬的頭上。瞬息之間一切都辦妥了,至高無上的拿破侖心潮澎湃,思緒万千。他想起了悲慘的童年、阿雅克修城的簡陋房屋以及最初年代的困窘,他扭頭對哥哥約瑟夫說:“約瑟夫,爸爸要是看見我們今天這個派頭,該有多好啊!”
  返回杜伊勒里宮時已是晚上10點鐘。大街上燈火通明,如同白晝。拿破侖舉行了一個盛大晚宴,這次教皇僅坐在第三席位上。
  加冕典禮的第二天,在巴黎的部隊全部集合在馬斯廣場上,等待著拿破侖發給他們鷹旗以替代共和國旗幟。在雄偉壯麗的檢閱台上,皇帝一身戎裝,坐在寶座上。隨著一聲令下,各路縱隊都向寶座靠攏。拿破侖起立,下令分發鷹旗,并向各軍團發表了如下演說:“士兵們,看看你們的旗幟吧!這些鷹旗永遠是你們的集合地點。鷹旗永遠在你們的皇帝認為保衛他的寶座和他的子民所必需的地方。誓為保衛鷹旗而犧牲生命吧!誓為能夠永遠把鷹旗保持在胜利的道路上而鼓起勇气吧!"這番演說之后,軍隊中歡聲雷動,士兵們舉著槍,向這位新皇帝歡呼著、跳躍著。在場的每個人無不為軍隊所爆發出的巨大熱情而動容,拿破侖更是激動万分。
  教皇已經完成了拿破侖所要求的一切,滿以為可以得到善意的補償,他靦腆地提出要求,希望把法國的阿維農和意大利的博勞涅以及費拉爾歸還給他,可是拿破侖置若罔聞。1805年3月底,拿破侖告辭了教皇,動身去了意大利。教皇無奈,在皇帝走后一個月也离開了巴黎。
  在1804年,法國還有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就是《拿破侖法典》的正式頒行。拿破侖法典系民法、民事訴訟法、商業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總稱。此法早在1800年8月就由拿破侖任命的民法起草委員會開始編纂,直到1803年才完成,1804年陸續公布施行。《拿破侖法典》确認了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品等、男女都有同等繼承權等原則,對歐美等國家的立法影響甚大。拿破侖很欣賞這部法典,他在圣赫勒拿島的回憶中說:“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鐵盧一戰抹去了關于這一切胜利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法典。”
  為了紀念《拿破侖法典》的正式頒布,立法院決定在議會廳建立一尊拿破侖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塑像揭幕儀式的日子定在拿破侖正式加冕稱帝之后。那天,立法議會大廈熱鬧非凡,各親王公主、國家机构主要代表、外交使團、元帥大臣們盛裝聚集在大廳里,等候著那庄嚴的時刻。當皇帝、皇后出現在大廳的時候,全場起立,隔壁廳內的合唱團唱起了格呂克的著名歌曲:“多么迷人啊!多么雄偉壯麗!……"全場歡聲雷動,掌聲四起。在議長的提議下,繆拉元帥和馬塞納元帥揭去覆蓋在雕像上的薄紗,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皇帝的雕像上:他頭戴桂冠,桂冠上間隔有几片櫟樹葉和橄欖樹葉。一片寂靜之后,人群中又爆發一陣陣歡呼聲。接著,德沃布朗發表了一篇頌揚備至的演說。他說:
  “先生們,你們以表示欽佩和感激的行為來慶祝民法典的制定:你們為光輝的君王豎立這尊塑像。君主堅定不移的意志使這部偉大的法典得以臻善,他的無邊的智慧向人類体制中這崇高的組成部分投來最明亮的光輝。昔日的第一執政,今日法國人的皇帝,他躋身于法律的圣殿中,頭戴這象征胜利的桂冠,無數的胜利預示他必將戴上皇冠,穿上人類最崇高最庄嚴的皇袍。
  “無疑,在這庄嚴的日子里,面對各位親王和國家要臣,面對帝國指定的這位樂于造福而不負這崇高職位的可敬的人,在我們希望跟全体法國人民同慶榮耀的節日里,請諸位允許我暫時提高纖弱的嗓音,提醒諸位回顧一下拿破侖是以何等不朽的行動為自己開創了這充滿實力和光榮的偉大事業的。如果說頌詞會腐蝕意志薄弱者的話,那么對偉人們來說,贊語卻是他們的食糧。英雄們的丰功偉績是他們向祖國作下的承諾。回顧這些功績,就等于告訴他們,人民期待著他們的偉大思想、崇高感情和光榮業績。人民無限地敬仰他,深深地感激他……”
  議長也發表了一篇詞藻華麗的頌詞。面對這一切,拿破侖欣然接受了,他那愛慕榮譽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滿足。

烏爾姆之捷

  成為法國人皇帝的拿破侖已不滿足在意大利的總統頭銜,于是,內阿爾卑斯共和國的新議員們再次越過阿爾卑斯山,聚集到巴黎召開議會。意大利國王的稱號很快就授予拿破侖。几天之后,皇帝离開巴黎,前往米蘭加冕。5月26日,在米蘭的蒙薩宮,古老的倫巴第諸王的鐵王冠被取出。新的加冕典禮在米蘭大教堂舉行,拿破侖從米蘭大主教的雙手中接過王冠戴在自己頭上,高聲說道:“由上帝賜我此冠,慎勿触犯。"14天以后,他派其23歲的繼子歐仁·博阿爾內為副王,代他主持意大利政務。
  米蘭的慶祝活動沒有留住拿破侖。7月12日,拿破侖急如星火地跑回巴黎,路上累坏了好几匹戰馬。原來,奧地利已經秘密地同俄國和英國結盟,第三次反法聯盟正式成立。這時,拿破侖的頭腦中已醞釀了兩個作戰計划,一是海上作戰計划,即橫渡英吉利海峽,沖向倫敦。二是陸地作戰計划,一旦出征英國推遲或失敗,如何避免因陸上敵人的突然襲擊而惊慌失措。熟知拿破侖的人都知道,他的弓上總有兩根弦,當發生某种情況阻礙著一項計划實行時,他已有了另一項計划在心中。
  7月26日,拿破侖向法國艦隊司令維爾納夫發出下述命令:“在卡地茲和費羅爾集中西班牙軍艦之后應回到布勒斯特港外,從那里開往布倫。只要你能夠控制海峽三天,則憑上帝的幫助,我將斷絕英國的生存。150000人已經准備就緒,僅憑你的行動即能使我們成為英格蘭的主人。"維爾納夫立即開始執行拿破侖的命令。可就在這過程中,維爾納夫的艦隊在芬尼斯特角附近遇上了考爾德海軍司令指揮的只有9艘戰艦的英國艦隊。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斗。維爾納夫喪失了兩艘西班牙戰艦之后,逃回了費羅爾港。
  8月2日,拿破侖离開巴黎前往布倫。在這里,拿破侖再一次向維爾納夫發出命令:“開航!不要浪費一分鐘,率領我集中的兵力進入海峽,英國就是我們的了,我們的一切都已准備就緒。你只要出現24小時,則一切都可完結。"可就在第二天,拿破侖接到兩個至關重要的情報,一是維爾納夫艦隊并未抵達布勒斯特,而是仍停留在費羅爾。二是俄軍已經出發,准備与奧軍會師。拿破侖立即意識到情況的危險性——法國將面臨著強大的大陸敵人的進攻。他決定抓緊時間,在對付大陸敵人之前先給英國以致命的打擊,因為他實在不忍心這個經過長期醞釀、周密運籌的出征英國的偉大計划就此束之高閣。他又一次催促維爾納夫率領艦隊起航北上。
  8月14日,維爾納夫率領法、西聯合艦隊開向布勒斯特港。途中,他接到情報:英國艦隊正在前方攔截聯合艦隊。优柔寡斷的維爾納夫惊慌失措,急令艦隊退往西班牙加的斯港暫避。等他知道這一情報不屬實時,已為時太晚。這時英國艦隊真的赶到了,把加的斯港嚴密地封鎖起來,聯合艦隊再也無法出海了。
  這時布倫大軍已經准備就緒,隨時可以登上由小船組成的艦隊。拿破侖一天又一天地站在懸崖上等待著維爾納夫的聯合艦隊。沿海岸向西的所有崗哨上都派駐了參謀軍官,以便迅速通知維爾納夫的到來,好讓大家立刻上船。可是,維爾納夫的聯合艦隊始終未見蹤影。
  拿破侖對征英還抱有最后一絲希望,但同時又作了另一手准備。8月13日,他寫信給貝爾蒂埃說:“告訴馬爾蒙將軍,我的費羅爾艦隊將于8月14日開航。假使風向不利或海軍將領畏縮不前,則我將此項作戰計划再延緩一年。我的意思是在他接獲新命令之后,24小時內應下船并返回營地。然后,盡可能迅速和秘密地向梅因茲行軍。我要在沒有任何人知道以前,把30000人送到日耳曼的中心。”
  歐洲大陸上的情況愈來愈緊急,拿破侖終于等待不了,他在盛怒之下向英國海岸最后凝望了一番,立即揮戈東進,迎戰奧軍。
  為了确保軍事上的胜利,拿破侖首先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8月24日,他派宮廷大總管杜洛克將軍前往柏林,同普魯士國王簽訂了一項密約,普魯士保證在未來的戰役中持中立態度。作為交換條件,法國愿意割讓漢諾威。拿破侖又寫私函給巴伐利亞、巴登、符登堡三個選侯,要求他們同法國結成同盟。這些小諸侯在戰戰兢兢中勉強接受了拿破侖的要求。于是,拿破侖獲得了利用他們領土作為戰場的權力,并且也為自己的軍隊獲得了40000人的增援。
  打好了外交基礎之后,拿破侖立即命令布倫的軍隊從英吉利海峽岸邊出發,穿過整個法國,開往巴伐利亞。法軍從各個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多瑙河。不到3個星期,這支龐大的軍隊魔術般地從英吉利海峽開到了多瑙河。整個大軍熱情高漲。胸怀壯志的年輕人想到戰斗臨近,無不躍躍欲試,誰都夢想榮華富貴和迅速提升,都希望在一個万眾敬仰的首領下大顯身手。
  拿破侖于9月3日离開布倫軍營,返回馬爾梅松堡。次日,他在圣克魯宮召見全体大臣。9月24日,他与皇后离開圣克魯宮去同大軍會合。9月26日,他倆抵達斯特拉斯堡。在這里,他得悉奧軍陣地情況。當時,奧地利在意大利部署了查理大公率領的97000大軍,防守著阿迪杰河一帶;在萊茵河一線則有費迪南大公率領的60000兵力,這部兵力實際上由費迪南大公的參謀長麥克指揮;10万俄軍正在通過波蘭和摩拉維亞增援奧軍。奧地利的計划是由查理大公的軍隊對付拿破侖的意大利軍團,由麥克指揮的奧軍沿著多瑙河前進,阻止法軍,并會同10万俄軍侵入法國本土。此時,麥克的奧軍正在逼近多瑙河畔的烏爾姆。拿破侖得知這些情況后非常高興,因為他的軍隊正好處于奧軍与俄軍之間,既能切斷奧軍的主要交通線,又能隔絕奧軍与正在前進中的俄軍之間的聯系。他對身邊的將領說:“麥克的戰役計划已經決定了,考當——福克斯1就在烏爾姆。"他預言胜利正在維也納向他招手。
  ----------------
  1考當——福克斯為意大利南部的山隘,公元前321年賽姆奈特人擊敗羅馬人之處。
  戰斗于10月2日打響。6日和7日,法軍渡過多瑙河包抄了敵軍的側翼。8日,繆拉在多瑙河上的韋爾廷根一戰中俘獲奧軍2000名,敗北的奧軍退向京次堡,法軍乘胜追擊,在京次堡再次大敗奧軍。10日,法軍進入奧格斯堡。12日,進入慕尼黑。13日,蘇爾特率軍攻打梅明根,擊敗奧將施潘根堡。至此,整個大軍已穩固地橫跨在奧軍交通線上,取得了這次戰役的主動權。
  現在麥克率領的50000人被困在烏爾姆附近,法國大軍就像大章魚的触須一樣不斷地向他包圍。這時,由于繆拉未能嚴格執行拿破侖的命令,致使烏爾姆東北留下一塊空隙。被困的麥克正准備從此處突圍,一位謀士出來規勸道:應當固守陣地,拿破侖很快就會撤回,因為巴黎發生了反對拿破侖的起義。麥克不相信,這位謀士向他出示了一張載有巴黎發生革命的報紙。麥克這才下定決心堅守烏爾姆。可他万万沒想到這位謀士正是拿破侖派進奧軍內部的間諜,那張報紙也是法軍軍營中的印刷机臨時赶印出來的。
  10月14日,內伊和拉納元帥奪占了烏爾姆周圍的高地,麥克大軍陷入絕境。10月16日,拿破侖炮轟烏爾姆,同時又派去一名軍使,要求麥克繳械投降,并威脅說,假如他攻下烏爾姆,任何人都不會得到寬恕。麥克恐懼了,他派莫里斯親王前來談判。按照常規,莫里斯親王被蒙上眼睛帶進法國大本營。當法軍解開他的蒙眼布時,他發現自己面謁的是拿破侖,不由得惊呼起來,他做夢也沒想到拿破侖已親臨烏爾姆城下。莫里斯親王提出議降,條件是准許烏爾姆守軍撤回奧地利。拿破侖大笑起來,他對這位親王說:“我能接受這樣的建議嗎?我能從中得到什么好處?8天!8天內你們必須決心投降。你們以為我什么都沒听說嗎?你們在盼望俄國軍隊,他們還沒到波希米亞。如果我允許你們開出去,誰向我擔保你們不去會同俄軍,然后再對我作戰?你們的將領欺騙我的次數太多了,我再也不上他們的當了。我在馬倫哥軟弱地允許梅拉斯的部隊開出亞歷山大里亞,他們保證談判締和,但是結果如何呢?兩個月以后莫羅不得不對亞歷山大里亞守軍作戰。況且,這不是尋常的戰爭。根据你們政府的行為,我沒有義務對它遵守條款。我不相信你們的諾言。你們已向我進攻了,要是我同意你們的提議,麥克會作出保證。但是,憑心而論,他能守信用嗎?在他自己,他能。至于他的軍隊,不能。如果費迪南大公也同你在這里,我可以听信他的話,因為他能對條件負責,不愿羞辱自己。但是我知道他已离開烏爾姆并渡過多瑙河,當然我也知道到何處去找他。"一席話說得親王窘態百出,無言以對。稍稍平靜以后,親王表示,除非答應提出的條件,否則守軍不肯投降。"如果那樣,"拿破侖堅定地說:“你盡可以回到麥克那里去,因為我決不會答應你們那樣的條件。你同我開玩笑嗎?等一下,這是梅明根的降書,拿去給你們的將軍看看,讓他按同樣條件投降,我不會給他別的條件。你們的軍官可以送回奧地利,但是士兵必須當俘虜。告訴他必須快作決定,因為我沒時間久候。他拖延越久,他的處境越糟。明天,我的接受梅明根投降的軍隊即將到此,那時我們就要決定怎么辦。讓麥克認清:他除了按照我的條款投降外,別無選擇。”
  拿破侖那堅定的口吻讓人感覺到毫無商量余地,莫里斯親王無奈,只好回去向麥克匯報。就在這一天,麥克致書拿破侖,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條款。第二天,貝爾蒂埃前去烏爾姆帶回降書。守軍獲准隨帶武器、軍旗等撤出,送往法國當戰俘。
  拿破侖對面前任何障礙都狂怒异常,對待任何膽敢抗拒他的意志的人都嚴厲無情,可當他獲胜時就全然改變了,他對敗軍极為仁慈,他真誠地怜憫他們。他經常對手下的人說:“一個將領在打了敗仗那天是多么可怜!"他自己曾体驗過這种情感。那次在遠征敘利亞的過程中,他耗費极大气力,卻未能攻下阿克爾城堡,最后不得不撤回軍隊。他表面上雖裝得滿不在乎,可內心卻是痛苦不堪,他那時恨不得立馬掐死杰扎爾。
  麥克帶領著出降的隊伍恭恭敬敬地朝拿破侖鞠躬,他們面色憂郁,默不作聲。拿破侖見狀,首先打破沉默,說道:“諸位先生,我很過意不去,像你們曾經表現過的這么英勇的人,竟成了一個政府的愚蠢行為的犧牲者,這個政府怀抱不理智的意圖,不惜危害奧地利國家的尊嚴并愚弄其將領為其效勞。你們的大名是我素知的,你們作戰之處都留下過你們的榮譽。看看害苦了你們的那些人的行為吧。不宣而戰進攻我,還能有比這更不公正的事嗎?因此而招致外國的侵入難道是不公正嗎?把亞洲的蠻子引入歐洲各國間的爭端難道不是對歐洲的背叛嗎?如果帝國樞密院恪守信義,就不會進攻我而是同我結盟來迫使俄國退回北方去。目前的同盟是對付羊群的狗、牧人和狼,這樣的計謀不可能是政治家設想出來的。你們幸運的是我戰胜了。如果我戰敗了,維也納政府很快就會察覺其錯誤而感到后悔了。"拿破侖說這番話時臉龐鎮靜而嚴肅,但他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內心的興奮和激動。
  就在烏爾姆投降之時,一個被派出擔任偵察任務的青年軍官伯納回到了法軍大本營。他是個上尉工程師,曾在綜合技術學校受過教育。他只身一人,几乎深入到維也納。拿破侖親自詢問他所偵察到的情況,對他的答复非常滿意。但是伯納上尉回答完問題后并不滿足,他把觀察到的情況以及可以采取的路線草擬了一份報告,并指出指揮軍隊經過各要塞地點直扑維也納是极為有利的,占領首都以后,皇帝便可向整個奧地利君主國發布法律。拿破侖听完這份報告,大發雷霆,怒气沖沖地向伯納吼道:“什么,你太大膽放肆了,一個年輕軍官居然妄想替我制定一個戰役計划!出去,等候我的命令。"這位年輕軍官剛出去,拿破侖頓時改變了腔調,他說:“那是個有為的青年人,他的觀察是正确的。我不能讓他去冒被打死的危險,我以后還用得著他。告訴貝爾蒂埃,下令叫他离開這里去伊利里亞。”
  命令發出去了,伯納上尉未能參加即將來臨的戰爭,大家認為這是對他輕狂的懲罰,誰也沒想到這是拿破侖為保存一個有為青年人的性命而采取的措施。戰役結束后,拿破侖要晉升功勞最大的軍官,伯納上尉沒被列入晉升名單,人們認為他已失去了拿破侖的歡心。可拿破侖得知后,親自將伯納的名字添在其他晉升人員的前面。
  烏爾姆一戰,奧軍損失50000余人,丟失大炮200門,軍旗90面,多瑙河地區的奧軍几乎全被殲滅,將軍都成了俘虜,通向維也納的大門被打開了。就在這時,拿破侖接到了一個悲慘的消息:維爾納夫指揮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在直布羅陀西口的特拉法加海角,同納爾遜海軍上將率領的英國艦隊進行了19世紀最大的一次海戰。結果,法西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維爾納夫本人被俘,而英國艦隊卻完好無損,取得了殲滅法國海軍的偉大胜利。但此時的拿破侖已顧不上海上的失敗了,他要向維也納進軍,赶在俄奧兩軍會合前占領維也納。

奧斯特里茨戰役

  在拿破侖向普魯士頻頻伸出橄欖枝、并答應將漢諾威贈送給普魯士的同時,俄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在极力拉攏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慫恿他加入第三次反法聯盟。普王為拿破侖的許諾所吸引,拒絕了俄皇的要求。俄皇見軟的不行,便來硬的,他用威脅的口吻暗示俄軍將強行通過普魯士領土。威廉三世也表現出一种出乎意料的強硬態度,他回答說:“如果沙皇這樣做,普魯士將同法國結成同盟以抗擊俄軍。"可就在這時,從普魯士南部傳來消息說,從漢諾威向烏爾姆開進的法軍第一軍,為了爭取時間到達預定戰場,竟不經普魯士的允許,強行通過普魯士的領地安斯巴赫。威廉三世頓時怒火沖天,他對拿破侖這种隨意踐踏別國主權的行為极為憤慨。盡管第一軍軍長貝爾納多特遵照拿破侖的命令對普魯士提出許多有利保證,并作出种种友好的表示,但仍不能使普魯士國王平息怒火。作為報复,威廉三世又回過頭來向沙俄靠攏,他邀請亞歷山大一世前來柏林會談。俄皇利用這個机會,苦苦勸說了普王八天,普王終于同意站到反法聯盟的一邊。不過,由于奧地利軍隊在烏爾姆的覆滅以及對拿破侖的恐懼和漢諾威的引誘因素,威廉三世沒有答應立即出兵作戰,只同意与俄、奧簽訂波茨坦條約。根据此條約,普魯士愿以武力為后盾進行調停,如果調停失敗,普軍再從西部發動對法軍的進攻。條約簽訂后,亞歷山大一世离開柏林,直赴奧地利戰場,普魯士則准備向拿破侖提出最后通牒,限法軍在一個月內撤出奧地利國境,否則,普魯士將對法宣戰。
  普魯士使臣于11月14日出發,給拿破侖提出的最后期限是12月15日。与此同時,十几万普魯士軍隊開始向南部邊界集中。密切注視著柏林動向的拿破侖立即探知了這些情報,他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性,一旦普軍十几万軍隊在法軍背后投入了戰斗,法軍將受到俄奧普三軍的圍攻,要想取得胜利,必將付出更高的代价。拿破侖當机立斷,力求赶在普魯士參戰前盡快搶占維也納,切斷在因河一線的俄軍退路,在查理大公率領奧軍回到奧地利之前,把這支俄軍包圍并消滅在多瑙河以南地區。
  正當拿破侖部署軍隊准備圍攻俄軍時,俄軍統帥庫圖佐夫似乎已覺察了拿破侖的意圖,他极為明智地采取了應急措施:在法軍還來不及展開行動之前,指揮俄軍迅速撤离因河防線,在克雷姆斯渡過多瑙河,向北實行退卻。俄軍撤退時,几乎炸毀了多瑙河上所有橋梁,以阻止法軍的追擊。
  俄軍北撤以后,多瑙河南岸地區的奧軍兵力更加單薄。法軍因而得以長驅直入,几乎沒遇什么抵抗。11月13日,繆拉的騎兵軍前衛到達維也納近郊。維也納宮廷一片惊慌,奧皇立即派使者前去与拿破侖媾和,被拿破侖拒絕,因為戰爭遠未結束,還有一場更大的戰役要等著拿破侖去打贏。
  拿破侖命繆拉迅速追擊北撤的俄軍,以便將其緊緊拖住,并予以殲滅。可繆拉卻被眼前的維也納城吸引住了,為了獲得首先進入維也納的榮譽,他不顧拿破侖的命令,不去追擊俄軍,而是率部向東,急著搶占維也納城。
  拿破侖得知這一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即給這位妹夫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大罵繆拉魯莽得像個瘋子,他說:“俄國人沒有固守維也納,而在克雷姆斯渡過了多瑙河。你既不知道敵軍的計划,又不考慮我的意圖,你將使我的軍隊困在維也納。……只有在充滿危險的地方才能獲得榮譽,進入一座沒有設防的空城,沒有什么榮譽可言。"由于繆拉的擅自行動,使得法軍在追擊俄軍的過程中損失了兩天极寶貴的時間。11月14日,拿破侖到達維也納,住在富麗堂皇的肖恩布魯恩宮。弗蘭西斯皇帝帶著皇室成員,倉皇地向北逃去。拿破侖在這里重新調整了部署,他命令騎兵和第四、第五軍一刻也不停留,立即從維也納出發,北渡多瑙河追擊俄軍。
  維也納位于多瑙河南岸,要想北渡多瑙河追擊俄軍,其首要任務是盡快搶占維也納城北的那座大橋。當時負責防守此橋的是奧斯貝爾公爵,奧軍在撤离維也納時曾命令他:一見法軍出現,就將此橋炸毀。繆拉在前次作戰中的行為曾使拿破侖大為不滿,這次,他要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完成搶占維也納大橋的任務,以挽回拿破侖對自己的印象。
  繆拉事先巧妙地將一個擲彈兵營隱藏在大橋南端的一片灌木林中,然后同拉納、蘇爾特軍長一起大搖大擺地走上橋頭。他們從容不平地推倒橋上的木板路障。橋上的奧軍惊慌失措,正准備點燃已經放置好了的炸藥,繆拉大聲喊道:“不要開槍!我們兩國已達成休戰協議,我們是來同守橋長官進行具体談判的。"奧斯貝爾公爵聞訊出來,繆拉又將此話重述了一遍,奧斯貝爾公爵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正在詫异之際,預先埋伏的法軍突然地從灌木林中躍出,迅速沖過大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入奧軍陣地。一分鐘后,法軍占領了橋梁,為炸橋准備的炸藥全被推入河中,守橋的奧軍也都成了俘虜。
  維也納大橋的丟失完全出乎庫圖佐夫的預料之外,法軍很快開到了多瑙河北岸。俄軍簡直難以理解維也納大橋被占的經過,他們气憤地指責奧軍私下与拿破侖訂立了密約。現在俄軍隨時都可能被追上來的法軍包圍,庫圖佐夫決定留下几支決死的后衛部隊作掩護,主力部隊加速退卻。
  在追擊俄軍的過程中,騎兵軍長繆拉又一次違背了拿破侖的意圖,犯了一個嚴重錯誤。騎兵軍在追到摩拉維亞西南20多公里處,遇到了俄軍后衛的頑強阻擊。繆拉忽然想到自己一軍單獨冒進,恐周圍態勢對己不利,于是,他又想弄弄權術,以緩兵之計,企圖等步兵到達之后再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他自作主張地向俄軍后衛指揮官提出暫時休戰的建議,并允許俄軍自由地向北撤退。俄軍非常痛快地同意了繆拉的建議,并安全地自動撤走了。對于繆拉的愚蠢行為,拿破侖大為惱怒,他寫信責罵道:“我簡直找不出話來表示我對你的不愉快。你只是我的一個前衛指揮官,沒有我的命令根本無權作休戰的安排;你葬送了我的胜利。立即破坏休戰,向敵軍前進。告訴那位在這一協定上簽字的俄國將軍,說他也無權這樣做,只有沙皇才有這樣做的權力。”
  俄軍后衛作戰頑強,本已有效地遲滯了法軍的前進速度,現在,又加上一個偶然的停戰協定,更使他們獲得了緩兵之利。俄軍終于擺脫了拿破侖的追兵,退到了奧洛穆茨。与此同時,從俄國本土開來的另一支俄軍,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親自監督下,也赶到了此地。從維也納逃跑出來的奧皇弗蘭西斯也隨撤退的奧軍到達了該城。這樣,到11月下旬,俄奧聯軍停止了撤退,在奧洛穆茨附近占領了有利于防守的陣地。
  這時,俄奧聯軍司令部出現了意見分歧。以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為首的大部分將領認為:在奧洛穆茨的90000聯軍遠不是拿破侖100000大軍的對手,俄軍必須繼續撤退,等待時机,拖延戰局。待普投入戰爭后,再以壓倒优勢,向法軍發起猛烈進攻。可庫圖佐夫的建議遭到亞歷山大皇帝的堅決反對。亞歷山大一世對軍事問題一竅不通,對拿破侖的軍事才能更是一無所知,同時虛榮心极強。在他看來,他有著這么龐大的軍隊,還要在這個貧窮多山的國家藏匿一個月,躲避拿破侖,實在是太可恥了。他認為法軍長途跋涉,接連作戰,已是強弩之末,再加上普軍參戰已确定無疑,聯軍必須趁這机會迅速与拿破侖進行大會戰。
  亞歷山大的主張傳進拿破侖的耳中,他欣喜若狂,他就是害怕俄軍撤走和拖延戰局,因為他得知普魯士的使者豪格維茨正帶著最后通牒來見他,他必須在普軍參戰前了結這場戰爭。為了促使亞歷山大這個主戰派得到支持,他決定要一個小小的把戲。拿破侖的外交天才和演員天才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發揮。
  拿破侖像演員一樣,竭力把自己裝扮成一個惊慌失措、軟弱無能、尤迫害怕作戰的人。他命令前哨開始撤退,并派自己的侍從武官薩瓦里去見亞歷山大,建議休戰媾和,并特別要求俄皇与自己進行單獨會晤。拿破侖的舉動使得俄軍司令部充滿了歡呼聲:拿破侖膽怯了!拿破侖的軍隊被打得精疲力盡,要完蛋了!必須趁此机會擊敗法軍,不能放過拿破侖!
  庫圖佐夫的建議被徹底否決。亞歷山大根据拿破侖的一慣為人,認為拿破侖在不到万不得已時是不會這樣低聲下气來俯就于人的。因此,他冷冷地拒絕了拿破侖關于進行個人會晤的要求,只派了自己的侍衛長道戈路柯夫公爵前往法軍大本營進行象征性的談判。這位公爵在拿破侖面前舉止极為傲慢,態度十分強硬,而拿破侖則繼續天才地表演著這出喜劇。他裝出一副不安和憂傷的樣子,表演得恰到好處。拿破侖深知表演不能過火,過分夸張會露馬腳。世界上的一切,即使是道戈路柯夫公爵的愚蠢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在會見的最后時刻,他吞吞吐吐地拒絕了俄方提出的讓他放棄意大利的條件。這個拒絕不僅沒有削弱有關拿破侖信心不足和膽怯的形象,反而更使得這幕喜劇帶有几分真實性。
  道戈路柯夫興奮地報告了他對拿破侖的印象,俄奧聯軍立即作出決定:向正在退卻的惊慌失措的拿破侖進攻,把他徹底擊垮。聯軍認為陷入困境的拿破侖正急于退回維也納,因而決定釘住法軍的左翼,而聯軍主力則向西南進到利塔瓦河谷,迂回到拿破侖的右翼,切斷它同維也納的交通線,并把它壓縮到山谷中加以殲滅。12月1日聯軍到達戰場,迅速占領了普拉岑高地,并作好了全面進攻的准備。
  拿破侖日夜盼望的戰机終于來到了。就在大戰即將開始的前一天,拿破侖向軍隊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說,他說:“軍人們,面對著你們的俄軍是想要替烏爾姆報仇。這也是你們曾經擊敗過的軍隊。我們所占的陣地极為堅強。當敵軍想迂回我們的右翼時,他們自己的側面也就會暴露在我們的面前。……這次胜利將結束我們的戰役,于是我們可以安心過冬并接受從本國送來的增援。此后即可以獲得有利于我們人民,包括你們和我在內的和平。”
  晚上9點鐘,拿破侖騎著馬沿著全線視察野營中的部隊。他遙望著敵方的營盤,發現敵軍全部集中在普拉岑高地和利塔瓦河谷地中,這更加堅定了他認為敵人將嘗試迂回其右翼的預測。當他經過自己部隊的行列時,周圍的人馬上聚攏來,將他團團圍住。士兵們把地上的草捆成把子,點起火來,在空中搖晃。他們圍著這個身穿灰大衣的矮個子統帥歡呼著,跳躍著,"拿破侖万歲!大軍万歲!帝國万歲!"的呼喊聲響徹夜空。這時,老兵們一個個地走出來,恭恭敬敬地向皇帝保證,請求他不要站在火線上,不必親臨前線戰斗,而以旁觀者的身份觀看戰斗。拿破侖明知故問這是為何,一個老兵脫口答道:我們要奪取敵人的軍旗和火炮來慶祝陛下加冕紀念日。拿破侖沒有掩飾內心的喜悅,他激動地說這是他有生以來最榮耀、最有意義的一夜。士兵們因為拿破侖与這位老兵的一問一答,都知道了明天是拿破侖的加冕一周年的紀念日。
  無數火把的亮光把夜空照耀得如同白晝,奧軍在遠處發現了這一景象,他們認為這是法軍掩護撤退的一种偽裝。拿破侖將計就計,他率領軍隊沿著摩拉維亞被雨水沖刷的泥泞道路,毫不停頓地忽而前進,忽而后退,故意放棄普拉岑高地,將自己左翼暴露在敵人面前,向山谷退卻,誘使敵人實行迂回,以便在運動中攻擊其側背。拿破侖以少數兵力利用河川進行防御,主力迂回并集結在般托維茨至波省立茲之間的地區。
  12月2日,拿破侖戰爭史上一次最著名的、最輝煌的戰役打響了,這一天,在奧斯特里茨村以西、維也納以北120公里的普拉岑高地周圍的丘陵地帶上,三國皇帝展開了一場血腥大會戰。這日拂曉前,俄奧聯軍分成6路縱隊開始進攻。聯軍北面兩個縱隊由巴格拉吉昂和利赫特爾斯登指揮,他們橫越布爾諾——奧斯特里茨大道攻擊由拉納和貝爾納多特所防守的北段,君士坦丁堡大公指揮的俄國近衛軍則作為預備隊跟在兩支俄軍后面。中央方面,科洛華特指揮的奧軍25000人攻擊在柯貝尼茨的蘇爾特軍。聯軍攻擊的主力則在普拉岑高地以南,共有3個縱隊,33000人,由俄將布克斯蓋弗登指揮,指向在戈爾德巴赫河南段的蘇爾特,并攻占了索科爾尼茲和狄爾尼茲。
  上午7點30分,掩蓋著谷地的濃霧剛剛散去,一輪紅日噴薄而出,73000名決心以死效忠的法國官兵在奧斯特里茨的太陽照耀下,早已准備就緒,嚴陣以待。拿破侖從指揮所里看到普拉岑高地几乎已無俄軍防守,他立刻意識到敵人犯了放棄中央高地的嚴重錯誤。他命令兩個師前去占領高地,這兩個師不費吹灰之力便完成了任務,從而將敵人切成兩段。科洛華特縱隊在行軍中受到側面攻擊,秩序大亂,四下潰逃。俄國皇帝、總司令庫圖佐夫以及司令部正是跟在這支縱隊之后,因而失去了對聯軍的控制。
  在北段,拉納成功地擊退了巴格拉吉昂的攻擊。當蘇爾特完全控制高地之后,拿破侖令其左翼向俄軍發起全面進攻。俄軍作戰十分英勇,對法軍發起一次又一次沖鋒,但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在南段,布克斯蓋弗登受到蘇爾特和達武西支兵力的夾擊。面對法軍大炮的猛烈轟擊,聯軍很快就被壓縮到狄爾尼茲和察特卡尼之間半結冰的湖泊上。湖泊的冰塊被法軍炮火擊碎,敵軍整團整團地掉在湖里淹死了,有的則被法軍的霰彈擊斃,其余的則當了俘虜。
  奧皇和俄皇眼見全軍覆沒,慌忙逃竄。他們的侍從人員只顧自己逃命,把兩位皇帝丟在路上。兩位皇帝只好騎著馬各奔一方了。
  短暫的冬日已近黃昏,明亮的太陽已經下山,亞歷山大和弗蘭西斯在昏暗中逃脫了法軍的追捕。亞歷山大像得了瘧疾一樣全身發抖,他已經不能控制自己,哭了起來。庫圖佐夫在激戰中負了傷,差點成了法軍的俘虜。
  戰斗結束了。拿破侖在一大群元帥、近衛軍將軍和副官的伴隨下,在士兵們的歡呼聲中,不斷地踩著難以數計的人和馬的尸体,穿過廣闊的平原,視察著血腥的戰場。這一仗,俄奧聯軍死傷27000人,損失火炮155門,炮兵几乎全被消滅,余眾四散逃命,俄奧聯軍事實上已不存在。
  第二天,法軍所有部隊都受到了拿破侖的贊揚,他說:
  “士兵們,我對你們表示滿意:在奧斯特里茨一天中,你們完成了我要求你們以果敢精神去完成的一切。不朽的光榮歸于你們,我的雄鷹們。在俄奧皇帝指揮下的100000軍隊,不到4個小時,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沒有死在你們劍下的那些人,也在湖里淹死了。……士兵們!當保證我國的繁榮昌盛所需的一切都已完成時,我將帶領你們回到法國,在那里我將盡我所能保護你們的利益。我的人民一定會興高采烈地再和你們相見。你們只要說'我參加了奧斯特里茨戰役',他們就會回答說'好一個勇士啊!'”
  同一天,奧皇弗蘭西斯二世派使節前來請求与拿破侖會晤。拿破侖同意了這項要求。12月4日,拿破侖在騎兵衛隊的簇擁下來到會晤地點——距奧斯特里茨約3公里的一座磨坊里。奧皇也乘坐有篷輕便馬車來到這里。拿破侖一見奧皇,立刻下馬前去迎接,并同他擁抱。奧皇提出休戰,拿破侖當即同意,條件是要求所有的俄軍撤出奧地利,退回波蘭。12月5日,俄軍開始撤退。12月6日,法奧簽訂停戰協定。12月26日,法奧在普萊斯堡簽訂和約。根据和約,奧地利承認法國對皮埃蒙特、熱那亞、巴馬等意大利地區的占領;承認拿破侖為意大利國王,并把威尼斯、伊斯特利亞、達爾馬提亞交給意大利王國;承認巴伐利亞和符登堡為王國,巴登為公國。普萊斯堡和約結束了第三次反法聯盟。
  不久,意大利的副王歐仁·博阿爾內娶了巴伐利亞新國王的長女為騎,這是拿破侖首次公開表示愿意讓他的家族同歐洲原有各王室聯姻。同時還宣布,皇帝身后若無男嗣,意大利王位將傳給歐仁。
  奧斯特里茨會戰以后,拿破侖在布爾諾逗留了數日,監督其部隊安營情況。他在這里查明了法軍的損失——總共不到9000人。他派副官到醫院去慰問傷兵,并以他的名義賞賜每個傷兵一枚拿破侖幣。對受傷的軍官,則按其級別發給500到3000法郎不等的慰問金。
  然后拿破侖起程赴肖恩布魯恩宮。抵達肖恩布魯恩宮的次日,他接見了普魯士的使節豪格維茨。豪格維茨本是代表普魯士政府前來向法國下最后通牒的,普魯士政府甚至還指示他:若是拿破侖被聯軍擊敗,他有權代表普魯士公開与俄奧結盟。可如今法軍大獲全胜,他不得不隱瞞迫使命的目的,把最后通牒藏了起來。他帶著甜蜜的微笑拜會了拿破侖,他向拿破侖深深地鞠著躬,對他的胜利表示熱烈祝賀。胜利后的拿破侖對待這位使節异常嚴厲和高傲,他怒气沖沖地大聲嚷道:“命運之神把你祝賀的對象改變了!你以為你的主子對我守信用嗎?他公開向我宣戰倒還体面些,即使他不存心這樣。那樣他就可以為他的各個新盟國效勞,而我在作戰前就得顧到兩頭。你們希望同各方都做朋友,那是辦不到的。你們必須在他們和我們之間作一選擇。如果你們愿意隨他們走,我不反對。但是,如果你們留在我這里,就必須是真心實意。我宁要公開的敵人而不要虛假的朋友。你們自稱是我的盟國,竟然允許多達30000的俄國軍隊經過你們各邦同大軍聯系,這是什么意思?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這种行為辯解,這是公然的敵對行動。如果授給你的權力不允許你處理所有這些問題,你可以擴大。至于我自己,哪里發現敵人,我就向哪里進軍。”
  豪格維茨從拿破侖的這番話中看到一場風暴行將襲擊普魯士,于是,未經君主授權,就自作主張地同拿破侖簽署了一項條約。根据條約,普魯士必須与法國結盟,并向英國關閉一切港口。同時,普魯士須用巴洛特和安斯巴赫兩侯國交換漢諾威。普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早已嚇得心惊肉跳,他正以惶恐的心情等待著拿破侖的懲罰。如今豪格維茨代他簽訂的這項條約,比他預料中的懲罰要輕得多。他不敢再討价還价了,對條約的一切都表示同意。
  拿破侖在离開奧地利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懲罰那不勒斯王國。那不勒斯王國本應保持中立國地位,但那不勒斯王國的波旁王朝与革命后的法國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尤其仇恨拿破侖,所以當他們獲悉法國海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慘敗后,欣喜若狂,認為拿破侖一定會失敗,便和英國和俄國拉上了關系,向英國、俄國開放了各個港口,在其各邦接納了12000名俄軍和8000名英軍。那不勒斯王后曾當著法國使節的面毫不掩飾地說:她想使那不勒斯王國成為一根點燃燎原烈火的火柴。"但請陛下想一想,不管這場大火的結局如何,火柴總是首先燒盡。"法國使者這樣回答了他。現在,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以后,這根"火柴"在轉瞬之間就燃為灰燼了。拿破侖對波旁王族進行了殘酷的清算,他宣告:“波旁王朝不再統治那不勒斯了。"法軍立即占領了整個王國。波旁王室在英國艦隊的保護下逃到西西里島,拿破侖的哥哥約瑟夫被任命為那不勒斯國王。

耶拿之戰

  1806年1月26日,拿破侖离開維也納回到巴黎,受到無數狂歡民眾的歡迎。几天后,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傳來:拿破侖的死敵、英國首相威廉·皮特去世,英國要求与法國簽訂和約。威廉·皮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創立者和鼓吹者,他希望這個耗費了几百万黃金建立起來的聯盟能夠阻止法國向英國進攻。然而,奧斯特里茨一戰使得這一聯盟土崩瓦解。議員們開始指責威廉·皮特,反對党要他下野,皮特經受不住精神上的震動,就此一病不起,過了几個星期便一命嗚呼。格蘭維爾繼任為英國首相,他任命了同情法國大革命的福克斯為外交大臣。福克斯一貫反對皮特的對外政策,他真誠希望法國和英國能和平相處。于是,福克斯派亞爾默思勳爵去巴黎進行和談。
  拿破侖向亞爾默思勳爵表示:如果英國在他的條件下簽訂和約,他愿把漢諾威還給英王。消息傳到普魯士,整個宮廷大為震怒。普魯士曾用了兩個侯國交換了漢諾威,只是由于英國因此要對其宣戰,才讓拿破侖的軍隊繼續駐扎該地。如今拿破侖又將漢諾威作為与英國和談的籌碼,普魯士政府感到自己受了极大的欺騙。特別是那些在1805年曾极力主張加入反法聯盟的人對此更是憤慨,他們斷言,如果當時毅然決然地加入反法聯盟,便會預防奧斯特里茨的失敗,也不致使普魯士今天在同拿破侖面對面的斗爭中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時,拿破侖為了鞏固自己對德意志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區的統治,決定建立萊茵同盟。1806年7月12日,德意志各國君主根据拿破侖的命令簽訂了相應的條約,萊茵同盟正式形成。參加同盟的有巴伐利亞、符登堡、巴登等16個西部和南部的德意志國家。這個同盟選舉拿破侖為自己的保護人。為了對皇帝的"保護"表示感謝,同盟有義務在發生戰爭的情況下為拿破侖提供63000名士兵。許多以前服從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們的獨立小國,現在都要受到萊茵同盟各國君主的管轄,他們的領土也都划入萊茵同盟各國。整整存在了1000年的"神圣羅馬帝國"名存實亡。1806年8月,奧地利皇帝根据拿破侖的建議,取消了"神圣羅馬帝國",廢除了“德意志皇帝"的稱號。
  与此同時,拿破侖開始在被占領地區給身邊的高官重臣、兄弟親戚封王封爵。繆拉元帥為克累弗和貝格大公爵,貝爾蒂埃為納夏泰爾大公,路易·波拿巴為荷蘭國王,塔列蘭為貝涅維特大公,貝爾納多特為本特·科爾諾大公,康巴塞雷斯為巴馬公爵,勒布倫為起亞琴察公爵,這些人是拿破侖在這些地區的全權代理人。
  萊茵同盟的成立及占領區各重要官員的任命使得普魯士极為不安。普魯士看到拿破侖的權力已深入到德意志的心髒,直接威脅著普魯士的領土完整,反法情緒日益高漲。1806年4月8日,普魯士向法國發出最后通牒,要求法軍立刻從德意志土地上撤出。拿破侖根本不予理睬。6月,拿破侖公開向立法院宣布,他有45万軍隊,而且有足夠的經費來維持,不用借貸,也不會發生赤字。同時他將20万軍隊集中到萊茵河兩岸的阿爾薩斯、洛林和萊茵同盟各國。拿破侖的所作所為激起了普魯士主戰派的狂熱情緒,他們咒罵國王是膽小鬼,不敢去碰一碰科西嘉島的小矮子,同時譴責主和派首領豪格維茨是祖國的叛徒。軟弱無能的國王正逐漸受到主戰派的控制。
  7月6日,俄國外交官烏布里來到巴黎,名義上是來談判,實際上是來探听英法之間的和平究竟有多大可能。兩個星期后,塔列蘭与烏布里簽訂了法俄和約的初約。不過,俄皇亞歷山大并不急于批准這項和約,他要看法國与亞爾默思勳爵談判的結果如何。
  英法兩國在談判桌上討价還价,互不相讓。這時傳來一個意外消息:外交大臣福克斯去世了。福克斯是英國唯一竭力主張与法國議和的人,隨著他的去世,英法談判也宣告結束,俄皇也就拒絕批准法俄和約。
  7月24日,普、俄就同法國作戰問題達成秘密協定。根据協定:一旦普法戰爭爆發,俄國則用武力援助普魯士。這時期魯士与英國的關系十分微妙,盡管兩國表面上因漢諾威問題處于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而實際上,英國正极力慫恿普魯士對法作戰,并保證提供大量英鎊支援。這樣,以俄普為中心、由英國提供經費的第四次反法聯盟又開始形成。
  普魯士的軍官們熱血沸騰,磨刀霍霍,決意要為祖國所遭受的侮辱、欺騙討個公道,要對拿破侖的飛揚跋扈進行報复。路易莎王后和費迪南親王成為這一派的首領。普魯士的軍隊開始行動起來,一個個團隊高唱著愛國歌曲經過柏林和馬格德堡,向西方開去。國王和王后騎在馬上檢閱了集中在馬格德堡及其西部地區的軍隊。
  對于普魯士的孜孜備戰,拿破侖早已得到情報。8月份,拿破侖在德意志南部集中了19.2万人的大軍。8月9日,普魯士國王宣布總動員。8月25日,普魯士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會上決定成立兩個軍團,由布倫瑞克公爵和霍恩洛厄親王指揮。另建立一支獨立軍,由呂歇爾將軍指揮。71歲的布倫瑞克任總司令。此后,普軍及其盟國薩克森軍開始向南推進。9月底,他們集結在一條寬70英里的正面上,中路是布倫瑞克指揮的第一軍團7万余人,左路是霍恩洛厄指揮的第二軍團5.5万人,包括薩克森士兵在內。右路是呂歇爾將軍指揮的獨立軍5万人,其中包括兩個薩克森師。
  普魯士軍隊曾在菲特烈大帝時威震一時,一些宮廷長官、軍事將領以及路易莎王后至今仍對其軍隊的威力深信不疑。他們認為,只要普魯士軍隊給拿破侖以勇敢的一擊,拿破侖的大軍就會一敗涂地,保王党就可以在后方舉行暴動,拿破侖的政權會因此被推翻,波旁王朝可以輕而易舉地复辟。然而,這些自信的人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如今不是菲特烈大帝時代,普軍的后勤、武器裝備大多停留在50年前菲特烈大帝時代的水平,其戰術思想仍固守傳統的"線式戰術"那一套,僵硬的隊形、遲緩的動作和有順序的排槍仍被認為是戰無不胜的,而對法軍寬松的隊形和比較放任的射擊紀律不屑一顧。普軍對于法國革命后法軍所發展的机動性和戰術彈性簡直毫無所知。普軍的將軍亦多年老保守者,年輕有才干的人很難有机會破格提升。這些年老保守者一味以菲特烈時的老將自居,妄自驕矜,對新情況,新戰術漠不關心,且又重視排場、形式而不重實效。更為嚴重的是普將之間互不服气,指揮難以統一,這必將導致行動遲緩,各行其事。所有這些,已預先決定了這場大戰的胜負。
  9月25日,拿破侖离開巴黎。3天后,抵達梅因茲。至此,他對敵人的行動、實力及作戰計划不甚了解,他所知道的僅為薩克森和普魯士締結了同盟,他必須對付他們的聯合兵力。法國陸軍對這個新戰場很不熟悉,因此,拿破侖堅持在尚未發動作戰之前應盡量搜集一切有關地形的情報,他派工兵軍官前去偵察從圖林根森林通往普魯士和薩克森的道路。10月1日,拿破侖寫信給貝爾蒂埃說:“我希望你把曾作道路偵察的工兵軍官留在符茲堡,因為我要親自詢問他們有關地形性質的問題。……在班堡要建立一個面包制造厂,能供給8万人4天的口糧。班堡為一切軍事行動的中心。假使我們被豈不得不如此,則我想能在10日前發動進攻。”
  實際上,此時的普軍仍未有明确的作戰計划。9月24日和25日,普軍諸將會于瑙姆堡,商議作戰計划。霍恩洛厄的意見是:布倫瑞克主力軍團迂回圖林根山,由法蘭克福方向前進,以一部守備該山;自己率軍越過法蘭肯森林,經拜律寺、班堡前進;呂歇爾軍在右翼游動,取守勢。總司令布倫瑞克則認為:以霍恩洛厄軍的一個師對付、牽制拜律寺方向的法軍;其余的師均与主力會合,越過圖林根山,經愛爾富特至維爾茨堡取攻勢,切斷法軍交通線,奇襲其營地;呂歇爾軍則向法蘭克福大道前進,牽制東進的法軍。兩种方案引起了激烈爭論,兩位將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普王見此情景,只好將兩种方案來個折衷,以主力越圖林根山,霍恩洛尼越法蘭肯山,同時進入南德。然而,雙方仍不滿意。這時,又有人提出了第四种方案、第五种方案。命議連續開了10天,仍然沒有得出結果,只好暫時休會。
  10月3日,拿破侖來到符茲堡,會見了偵察地形的工兵軍官,布萊門上校就是其中之一。布萊門上校曾冒充薩克森軍官,大搖大擺地通過普魯士防線,他經過柯堡、耶拿、薩爾費德,最后抵達瑙姆堡,為拿破侖帶回了大量重要情報和資料。拿破侖听取匯報以后,估計敵軍主要展開在耶拿——埃森納赫一線,而且左翼是暴露的,只有一支2000人的小部隊進行掩護。根据這個判斷,拿破侖決定:集中法軍主力于右翼,以繆拉指揮的6個騎兵師為前衛,向拜律寺和霍夫方向實施主要進攻,大膽迂回普軍左翼;同時,以路易·波拿巴指揮的兵力在法蘭克福方向牽制普軍的行動,并充當法軍的總預備隊。為了實施上述計划,拿破侖將法軍划分為左、中、右三路縱隊,分別向前開進。左路為拉納的第五軍、奧熱羅的第普軍,沿科堡、魯多爾施塔特之線開進。中路為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達武的第三軍、近衛軍和騎兵的大部,沿班堡、科堡、珀斯內克之線開進。拿破侖的大本營隨該路行動。右路為蘇爾特的第四軍、內伊的第六軍和巴伐利亞軍,沿安貝克、拜律寺、霍夫之線開進。拿破侖大軍在30英里寬的正面上以三支平行縱隊前進,各軍都處在可以相互支援的距离內。
  負責指如右路法軍的第四軍軍長蘇爾特,在這個迂回普軍左翼的計划中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為了使他對自己的戰略計划有著精确的了解,拿破侖不厭其煩地向他詳細解釋自己的意圖。10月5日,他特意寫了一封信給蘇爾特,信中道:“我要分三路侵入薩克森,……當你到達霍夫時,其他各縱隊也都會到達与你平行的位置。我通常將在中央縱隊的頭部。以如此巨大优勢的兵力集中在狹窄的正面上,你應能認清我是不允許敵人有任何机會的。不管敵人怎樣部署,我都要以兩倍于他的兵力向他進攻。""我相信騎兵是普魯士陸軍中最可怕的部分,但以你所有的步兵,若能构成方陣,則也就沒什么可怕了。不過,在戰爭中任何預防措施都是不可疏忽的。在你的各師中務必攜帶3000到5000挖拙工具,以便必要時可以构筑防御陣地,甚至一條壕溝也都是有用的。""假如你所遭遇的敵軍兵力少于30000人,你可以与內伊會合后,再向其作集中攻擊;但假使敵人已据有良好的防御陣地,則行動必須慎重。到達霍夫之后,你的首要任務是与羅本斯坦、艾貝斯多夫和希萊茲建立聯系。那時我將在艾貝斯多夫。當你离開霍夫時所獲得的情報可以決定你的下一次行動,或者向中央靠攏,或者再向疲勞恩前進。依照我今天所獲的報告,敵人似乎是趨向我的左翼,因為其主力似乎是在愛爾富特。”“我必須堅持對于你一路所發現的任何事情都應該經常向我報告,以便讓我了解敵情的變化。你也可能會想到運用這樣一個20万人的營方陣是一种卓越的成就,那必須有相當的技巧和許多行動。”
  拿破侖之所以對自己的戰略計划作如此詳細的解釋,是因為他把這种"營方陣"即20万人的3支平行縱隊以30英里寬的正面前進看成是戰胜普軍的關鍵所在。一旦在正面上碰到敵人,他可以用一個縱隊迎敵而用品他兩個縱隊來迂回;如果敵人在側面上出現,兩軍可以立即左右展開迎敵,而其余兵力則為支援。
  10月7日,拿破侖接到普魯士國王的最后通牒:要求所有法軍撤出日耳曼領土,否則,"西西里島晚鐘事件"1將會重演。這是拿破侖開始戰爭的最好借口。法軍開始通過人口稀少的圖林根地區向北進發,每人攜帶4天口糧。在符茲堡、班堡和弗赫漢還准備了10天的補給量。
  ---------------------------
  1系指西西里島的巴勒摩人民于1282年3月30日夜掀起的反法運動。當時人們以晚禱的鐘聲為號,群起反抗法國人的專橫,這一運動波及全島。
  普軍直到10月5日才統一作戰方案,其計划是:主力集結于埃森納赫、戈塔、愛爾富特一線,并向西南前進;左側由霍恩洛厄軍團掩護,費迪南親王指揮的前衛從耶拿向南進到薩爾費爾德,陶恩齊恩的薩克森師則向霍夫挺進;呂歇爾軍于右翼牽制法軍。
  普軍的調動十分緩慢,因為當時期魯士人尚未采用軍的編制,總司令的命令必須分傳給14個師。与此相反,拿破侖的命令只須傳給6位軍長,每個軍團接到命令后,立刻起程,一路上馬不停蹄,晝夜行軍。6個軍所組成的營方陣如同壓路机一樣迅速地向前滾動。
  10月8日,繆拉的前衛在霍夫遇上陶恩齊恩的薩克森師。法國旗兵如旋風一般向敵人卷去,薩克森士兵哪見過如此強大的陣勢,沒戰多久便倉皇北退。剛退到希萊茲,又碰上貝爾納多特的前衛。薩克森師腹背受敵,損失慘重。
  10月10日,拉納元帥逼近薩爾弗爾德城,霍恩洛厄軍團前衛費迪南親王率領的9000人正駐扎在此地。費迪南親王年輕有為,精力充沛,但缺少實戰經驗,又剛愎自用。他不顧一切向法軍發起進攻,雙方展開一場激戰。由于費迪南親王兵力有限,很快就被法軍打垮。但費迪南親王仍不服輸,親自參加肉搏戰,一位法軍下級軍官大聲喝道:“上校,投降吧,否則就叫你去見上帝。"親王一聲不吭,舉刀便向這位軍官砍去,這位軍官舉刀回敬,刀尖刺進親王上身,親王當場倒斃。
  普軍的初期失敗,使得布倫瑞克大為惊慌。尤其是費迪南親王的陣亡,給整個大軍罩上了一片愁云。這時布倫瑞克猛然發現了自己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向符茲堡前進恰好使自己的左面和后方暴露在法國优勢兵力之下。于是,他決定立即退到馬格德堡和易北河谷,以便掩護其与柏林之間的交通線。右邊的呂歇爾軍也奉命退回魏瑪,霍恩洛厄軍則奉命將兵力集中在耶拿以西的高原上以保護左翼。
  10月11日,蘇爾特的右翼縱隊已經到達疲勞恩,貝爾納多特的中央縱隊在奧馬之北,左翼的拉納已進入薩爾費爾德。蘇爾特在9日夜間送回一個情報,說敵軍正在從疲勞恩退向吉拉,拿破侖斷定敵軍主力會集中在此地,并准備在此地進行大會戰。可不久,繆拉又報告說,他的騎兵已通過吉拉,并未發現敵人蹤影,薩克森部隊似乎已向西通過羅達退往耶拿。拿破侖不得不推翻先前的判斷。現在法軍的三支縱隊已相當集中,可拿破侖對敵人的部署還是一無所知。
  10月11日午夜之后,拿破侖在奧馬接到繆拉的報告,至此,他才對敵軍的位置獲得一點線索。這時,法軍又截獲了一些敵方文件。從文件中分析,拿破侖估計普軍主力在愛爾富特和魏瑪之間。12日凌晨4時,拿破侖向拉納發出指示:“所有截獲的文件都顯示敵人已經喪失其頭腦。他們晝夜高談,但不知如何決定。你應能明了我軍正在集中,我要切斷他們到柏林的道路。現在就是要遇著敵人就猛攻,以求將其各個擊破,而不讓他們集中。”
  同時,他又給繆拉下命令說:“午前我將赶到吉拉。你知道我還在包圍敵人,但我必須有關于其意圖的情報。在柴茲的郵政局也許可以向你提供若干情報。在前進時,要勇敢地攻擊一切敵人。達武元帥正在把他所有的騎兵直接送往瑙姆堡。憑著你的騎兵你應能橫掃整個萊比錫平原。”
  拿破侖此時對胜利充滿信心,他寫信給塔列蘭說:“情況發展完全和我兩月前在巴黎所算計的一樣;我從來沒有錯過,一切都使我深信普魯士人絕無幸免的机會。他們的將領完全是白痴。”
  在處理完繁忙的軍務之后,拿破侖總忘不了給皇后約瑟芬寫信,這是他歷來的習慣。10月13日凌晨2時,他給約瑟芬寫信道:“我的事務進行得頗為順利,一切都恰如我所希望的。……我的健康极佳,盡管每天气馬或乘車要走45英里到60英里,但体重反而增加。我8時入睡而午夜起床。”
  13日上午9時,蘇爾特、奧熱羅、內伊、拉納四軍奉命集兵耶拿,准備渡過薩勒河,前去攻擊正集中在魏瑪和愛爾富特之間的普軍主力。同時,拿破侖命貝爾納多特軍和達武軍听到耶拿炮聲后,立即攻擊普軍左翼。
  13日下午3時,拉納送來報告,說法軍已經占領耶拿城,并將12000人的敵軍赶向魏瑪。另外,法軍還發現有30000敵軍駐在耶拿以西3英里的魏瑪大道上。拿破侖興奮不已,他斷言一場与其軍主力的大會戰即將開始,普軍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了。1小時后,拿破侖赶到耶拿,他徒步登上耶拿城西北1英里半的蘭德拉芬高地,仔細觀察了敵軍前哨所扼守的陣地。他命拉納守住這塊高地,以掩護耶拿附近薩勒河上的渡口。
  13日夜間,大霧籠罩著薩勒河谷及其四周的高地,法軍借助著這濃霧,神不知鬼不覺地整夜沿著狹窄彎曲的小路調動兵力。
  正如拿破侖所料,普軍13日之前在魏瑪、耶拿一帶集結兵力達18万人,數量對法軍處絕對优勢。此時若能積极迎戰,尚可与法軍抗衡。然而,大戰即將來臨,普軍的戰守之策仍存分歧。一种意見認為普軍應轉進北方,另一种意見則認為應趁法軍渡河之机發動進攻。軍事會議在大本營開了9小時,久議不決。在軍情緊急之際開如此冗長的會議,喪失了寶貴的戰机和時間,法軍得以更多地集兵,形成對耶拿的包圍之勢。13日,普軍得知要地瑙姆堡被達武軍所占,頓時震駭。布倫瑞克早無決戰之意,便同意主力轉進北方。普軍臨陣退卻,無异于怯敵逃跑,這使本來就不甚明确、統一的作戰計划更加混亂,士气极為低落。
  法軍集兵耶拿后,即作准備攻擊。10月14日拂曉,天气异常寒冷,晨霧越來越濃,拿破侖由一群侍衛簇擁著,騎著馬來到部隊中間,檢查戰斗前的准備情況。他們打著火把行進,有意大聲喧嘩。拿破侖不時地同士兵和軍官們交談,激勵他們的斗志,他一再宣稱:今天气魯士軍隊的處境,就和一年前奧地利軍隊在烏爾姆的處境一樣。拿破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歡呼聲。歡呼聲穿過濃霧,傳到了普軍兵營,普軍個個心惊膽顫,預感到厄運的來臨。
  6時許,拿破侖下令攻擊,法軍乘霧而進。拿破侖万万沒想到此時他們面對的只是擔任后衛的霍恩洛厄軍團,普軍主力早已悄悄北退了。戰斗一開始,法軍就占了上風,霍恩洛厄的几個師被打得落花流水。拉納軍繼續攻擊前進,霍恩洛厄命20000人排成密集的橫隊,向拉納軍團發起猛烈攻擊。拉納見敵眾我寡,命軍隊采取守勢。剎那間,法軍不見了,只見一顆顆子彈、一串串炮火從房屋后、從果園里、從斷牆邊不斷朝密集的普軍飛來。于是,軍事史上最出奇最不幸的怪事出現了:一個极為壯觀的步兵陣線,在整整兩個鐘頭內,站立在開闊地帶上,任其法軍無情火力的掃射,而毫無還手之力,因為他們根本找不到還擊的目標。普軍死傷枕藉。
  霍恩洛厄見情勢危急,急派人向在魏瑪的呂歇爾軍求援。呂歇爾軍距此地僅10公里,但遲遲不至。薩克森師也未能及時投入戰斗。与此同時,法軍卻是援兵迭至:蘇爾特軍團的二個師已進至拉納軍團的右翼;內伊軍團精兵一部也已參戰;奧熱羅軍團第二師進至普軍右翼薩克森附近;騎兵軍團五個師亦將集于戰場。10時左右,濃霧消散了,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威武雄壯的法國部隊,顯得那樣精神抖擻,士气高昂。普軍在法軍的打擊下,已奄奄一息。霍恩洛厄見形勢不妙,終于不顧一切,把所有預備隊都投入了戰斗,企圖堅持到呂歇爾援軍的到來。
  中午12時左右,拿破侖意識到發起最后攻擊的時刻到了,立即將預備隊、近衛軍、騎兵軍全部投入戰斗,向已動搖的普軍猛扑過去。普軍抵擋不住,沿著山坡潰逃,法軍窮追猛打,普軍死傷者無數。与此同時,扼守魏瑪公路的三個薩克森師全被圍殲。
  這時,霍恩洛厄還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就是援軍馬上到來,使潰散的部隊躲在援軍后面,以免全軍覆沒。不過,呂歇爾將軍可沒有他那樣焦急。他接到求援信后,不慌不忙地將15000人排列整齊,緩緩而行。直到下午2時,呂歇爾的先頭部隊才与法軍遭遇。普軍排著整齊的隊形,邁著穩健的方步,剛剛靠近法軍,還沒來得及排開戰斗架式,就被蜂涌而至的法軍打得無法招架。15分鐘內,損失兵力一半以上,幸存的普軍紛紛掉轉頭來,朝著魏瑪方向猛逃。在法軍旗兵的追擊之下,呂歇爾身負重傷,差點喪命。
  下午4時,法軍成縱隊追擊普軍的殘兵敗將。他們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著一切,不抓俘虜,不听求饒,見普軍就殺,潰逃的普軍大都成為法軍的刀下之鬼。夜幕降臨時,追至魏瑪的法軍在一片胜利的歡呼聲中得意地返回了耶拿城。到此時之止,拿破侖仍然認為他所擊敗的是普軍主力。
  拿破侖回到耶拿城時,第三軍一個明托布里安的上尉已在那等候多時。這位上尉向拿破侖報告說:第三軍在奧爾斯塔特擊敗了由布倫瑞克指揮的普軍主力50000人,普魯士國王和他的大本營也包括在內。拿破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聲地對托布里安說:“你們元帥把一個人當成了兩個人吧!"可事實的确如此,托布里安的報告千真万确。
  13日夜間,普王和布倫瑞克率領普軍主力從愛爾富特和魏瑪向北撤退,途經耶拿西北20多公里的奧爾斯塔特,普王決定在此地宿營,這時,已占領了瑙姆堡的達武軍接到拿破侖的命令,叫他選擇最短路線,盡快抵達耶拿以北的阿波爾達,威脅敵軍左翼。達武軍立即行動。14日6時,達武先頭部隊抵達奧爾斯塔特東北的漢森豪森村,濃霧之中,正好遇上普軍主力的前衛施美陶的步兵師和布呂歇爾的騎兵師。達武先頭部隊立即构成方陣,集中火力射擊,打退了普軍旗兵的4次沖擊。施美陶的步兵師因受火力阻攔,難以繼續前進,便与法軍形成對峙。10時許,達武軍后續兩師先后赶到,但普軍的后續部隊也于此時赶到。普軍50000多人從左右兩翼猛烈攻擊達武的20000多人,達武處境十分危險。
  這時,就在奧爾斯塔特附近的貝爾納多特軍明知達武處境危險,卻見死不救。貝爾納多特素与達武關系不和,他覺得去協助達武作戰有失尊嚴。幸好普軍仍拘泥于橫隊密集型的"線式戰術",呆板的方陣很快就受到法軍靈活机動的火力殺傷。普軍總司令布倫瑞克見法軍頑強抵抗,親率一團榴彈兵沖鋒,不想被彈丸擊中雙眼,造成致命重傷,被抬出戰場。普軍群龍無首,各師各自為戰,很快就處于不利地位,普王只得下令向魏瑪方向撤退,准備与霍恩洛厄和呂歇爾兩軍會合,明日再戰。
  普王撤退途中,正好与耶拿戰場上的殘兵敗將迎頭相撞,他不禁仰天長歎道:一切都完了。兩股敗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混亂的人流,沒命地向魏瑪方向逃跑。法軍旗兵在后面緊緊追赶,戰刀在敗兵耳邊呼呼作響,人人惊恐万狀。路易莎王后,這位不久前還在疆場上鼓舞士气的巾幗英雄,這時也騎著馬落荒而逃。兩名法國旗兵舉著馬刀緊跟其后,王后嚇得魂不附体。好不容易來到魏瑪城門前,一支強大的法國龍騎兵又向她疾馳而來。王后見勢不妙,不顧一切地沖進城去。城門關上了,王后終于撿了一條性命。
  原想狠狠教訓一下科西嘉窮小子的普魯士國王,在戰斗打響后一周就遭到了徹底失敗。特別是10月14日這一天,法軍一下子取得了耶拿和奧爾斯塔特兩大戰役的胜利,普軍几乎全軍覆沒。拿破侖對部下的英勇作戰非常滿意,對達武以20000人的劣勢兵力打敗50000人的普軍主力更是稱贊不已。但有一人使拿破侖很不高興,那就是貝爾納多特。他對貝爾納多特不去援救達武非常惱怒。他在瑙姆堡當著一批軍官的面說:“我要是把他提交軍事法庭,他准會被槍決。我不對他說這些,但是他不至于不明白我對他的行為是怎么想的。他有很強的榮譽感,自己不會不知道他的行為是可恥的。"因貝爾納多特的妻子是拿破侖過去的戀人,是約瑟夫妻子的姨妹,憑著裙帶關系,貝爾納多特沒受重罰。
  普軍在繼續潰退,拿破侖估計普軍的自然退卻方向為馬格德堡,于是,10月15日,法軍兵分三路,開始了戰史上著名的大追擊。普軍在潰退過程中,人數一天比一天地減少,絕望的惊恐心情一天比一天地加重。16日清晨,普軍敗退部隊指揮官美倫多夫在愛爾富特率軍万人向繆拉投降。普王害怕法軍右路部隊的追擊,不敢回柏林,而是東向俄國求救。10月20日,霍恩洛厄避開法軍,將各軍團近40000多名殘兵聚集起來,守御馬格德堡。這些殘兵個個赤手空拳,垂頭喪气,霍恩洛厄料想這支隊伍難以力敵,自率24000人分三路退往斯德丁堡。10月28日,霍恩洛厄在普倫茨勞被繆拉軍團團團圍住,不得不率軍万人、馬1800匹、炮64門投降。
  就在霍恩洛厄投降的前一天,拿破侖隨同4位元帥、騎兵擲彈兵、近衛輕騎兵得意洋洋地進入柏林。柏林市長畢恭畢敬地把首都鑰匙交給了拿破侖,請求他赦免柏林。拿破侖下令商店繼續營業,生活照常進行。柏林市民怀著恐懼和尊敬的心情迎接了拿破侖,表現出絕對的服從。拿破侖來到柏林市中心廣場,這里豎著腓特烈大帝的半身塑像。拿破侖壓低劍頭,率先脫帽向腓特烈大帝致敬,軍官們紛紛效仿。在普魯士王宮里,拿破侖找到了腓特烈大帝的寶劍、他的頸甲以及勳位綬帶和鬧鐘,他讓人把這些東西帶回巴黎,交榮軍院保存,他說:“在繳獲的普魯士國王的珍寶中間,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些戰利品。我要把這些東西送給參加過漢諾威戰役的老兵,他們將會把這些東西作為偉大軍隊的胜利和羅斯巴赫戰役失敗后所進行的复仇的象征珍藏起來。"同一天,拿破侖還命令把腓特烈大帝為紀念法國人在羅斯巴赫的失敗而建立起來的紀念圓柱運回首都去。
  拿破侖進駐柏林后,命令部隊繼續追擊普軍的最后殘余。這時,布呂歇爾和魏瑪公爵又從四散逃命的敗兵中集合了20000多人,向北逃去。一路上受到貝爾納多特、蘇爾特和繆拉三位元帥的猛烈追擊。布呂歇爾進入了靠近丹麥國境的盧卑克。丹麥國王出于對拿破侖的恐懼,堅決不准布呂歇爾入境。11月7日,三位元帥進入盧卑克,一場激烈的巷戰開始了。布呂歇爾的這群烏合之眾哪是法軍對手,不多一會,就有6000士兵被擊斃或俘獲。布呂歇爾帶著14000人沖出城去。傍晚時分,在盧卑克近郊的平原上,布呂歇爾及其隊伍被法軍團團圍住,只得放下武器投降了。
  在法軍的嚴厲打擊下,普魯士到處籠罩著絕望和沮喪,許多強大的城堡不加任何抵抗,就惊恐万狀地投降了。馬格德堡是普魯士最后一個尚未投降的要塞,11月8日,克萊斯特將軍帶領全部守軍向法軍投降,這個號稱第一流的強大要塞落入法軍手中。至此,普魯士戰役全部結束,几乎所有普魯士城市都在法國當局的控制之下。
  拿破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得意過。以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尚武精神培養起來的普魯士軍隊,自詡為歐洲最強大的軍隊,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在短短的一個月以內,作為歐洲四大國之一的普魯士消失了,整個歐洲為之震惊,德意志各小國更是惊恐万狀,他們赶忙派人到波茨坦宮向拿破侖表示歸順。他們跪拜在他的面前,祈求寬恕和庇護;他們向他阿諛奉承,保證自己對他的忠誠之心。拿破侖陶醉在胜利之中,似乎整個世界已踩在他的腳下。
  普魯士國王、路易莎王后以及他們的小朝廷极可怜地在其他地方流浪之后,躲藏到普魯士王國邊境小城美默爾城。普王沒料到他的各邦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都落入拿破侖之手,很后悔發動這場戰爭。他致書拿破侖請求休戰,拿破侖回答說:“太晚了!但是不要緊,我希望停止繼續流血,准備听取不至于損害這個國家的榮譽和利益的任何條件。"他召來了迪羅克將軍,告訴他:“代表我看望每一個傷兵,發給他們需要的一切慰問品。然后去找普魯士國王,如果他提出合理的建議就報告我。”
  于是,普法雙方開始談判。拿破侖提出:將易北河以西的地方全部割讓給法國;普魯士賠償軍費1億法郎;承認薩克森及易北河以西的德意志諸邦加入"萊茵同盟";普魯士將華沙、波森交還給法國等。后來又提出將但澤等9個要塞讓与法國。盡管條件很苛刻,但因普軍已潰散,普王只好在11月6日暫時承諾了這些條件。
  拿破侖被戰爭的胜利捧到了不可一世的地位,自我意志無限擴張,謀求新的胜利、新的榮譽、新的權力、新的空間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決定要給英國以致命的打擊,1806年11月22日,拿破侖在柏林頒布了著名的“大陸封鎖令",強迫整個大陸屈從自己的意志,同英國在經濟上打一場殊死戰。
  外交大臣塔列蘭被召到波茨坦宮謁見皇帝,皇帝命令他立即向一切附庸國或半附庸國發出"大陸封鎖令"。這一法令宣布英國各島處于被封鎖狀態,禁止歐洲大陸各國同它們有任何通商往來;法國及其盟國軍隊不論在何處發現英國貨物和臣民,將分別予以沒收和監禁;任何違反此令的船只,都將作為戰利品加以扣留。總之,凡是法國勢力所及之處,都不得同英國有任何交往,否則都被認為是犯罪,是對拿破侖尊嚴的背叛。拿破侖命令元帥們盡可能逐步完全地占領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地方,在那里派上法國稅吏和憲兵,以杜絕和消滅走私行為。
  歐洲以沉默的、恐懼的順從態度接受了封鎖法令。這一法令暫時斬斷了英國和歐洲的聯系,這對一直用別人的手發動一次又一次反法聯盟的英國是一次极為沉重的打擊。英國還從來沒有同如此強大的對手較量過,它的英鎊暫時失去了作用,它唆使別人為自己火中取栗的政策暫時失去了活動場所,英國第一次面臨著整個歐洲大陸的挑戰。這是一次殊死的搏斗,英國為了擺脫困境,又一次去找它的盟友俄國,告訴亞歷山大,如果他再恢复同拿破侖的斗爭以拯救普魯士,英國將給予他財政上的支持。英國也去找了奧國,但奧國仍對奧斯特里茨戰役中的慘敗心有余悸,而且奧國也极愿意看到普魯士的毀滅,因為普魯士在1805年沒有參加第三次反法聯盟。盡管奧國在猶豫不決,但在彼得堡,英國如愿以償了。
  11月21日,普王在奧斯泰羅德召開御前會議,討論和約之事。會上意見分歧极大,斯坦因、福克斯和貝米等重臣堅決反對這些喪權辱國的條件,而主和派豪格維茨等則主張忍讓。正在爭論之時,傳來消息說英國已說服俄國幫助普魯士對付法國,俄國軍隊已在西進之中。普王精神為之一振,決定拿起武器再戰,以雪亡國之恥。
  12月1日,普王下詔整頓軍隊,嚴懲失職將領。什切青、馬格德堡等要塞守將,因不戰而降,被撤職查辦;作戰不力而降、臨陣脫逃者也處以嚴刑;英格爾里本因棄守庫斯特林而被處死。普魯士軍民激于覆軍亡國之痛,也都愿意武裝再戰。
  法國派往各國的間諜很快將英俄談判的情況報告給了拿破侖皇帝。拿破侖一面實施大陸封鎖的各种措施,一面征召軍隊,准備將俄國軍隊消滅在西進途中。

波蘭戰役

  俄國急于報奧斯特里茨失敗之仇,15万人的軍隊開進波蘭,气勢洶洶地朝法軍旗去。拿破侖也不示弱,立即發出向東挺進的命令,他要在即將到來的冬季里給俄軍以打擊。他認為不能等待春天再行動,屆時俄國人將會集中一支巨大的兵力,而且奧國也可能會被誘惑加入他們的陣營。然而,在嚴寒的冬季,与尚不知其實力与潛力的俄軍交戰無疑是一次艱巨而冒險的行動。法國大軍團共14万人,要前進1000里去打一場艱苦的戰役,不僅要供應軍糧,而且還要重新裝備過冬用具和補給冬衣,同時所經過的地區都是些森林、沼澤等人口稀少的地帶。不過,這些并難不住拿破侖,耶拿戰役之后,他曾發布一道命令,規定了柏林城以及其魯士各附庸所應進貢的物品及數量。這時,各普魯士城市奉命制造28万件大衣和25万雙軍靴,還要組成6座總醫院,包括一個專門治療性病的醫院在內。柏林要制造6000床醫院床墊和9000件醫院床單。
  同時,拿破侖積极展開外交活動。首先,他利用波蘭人民的獨立情緒建立了一支波蘭軍隊。波蘭在1795年第三次被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瓜分以后,人民一直渴望擺脫被壓迫的困境,結束被瓜分的局面。拿破侖為了取得波蘭人的支持,保障未來作戰中后方交通線的安全,同時也想在与沙俄的沖突中爭取建立一個中間緩沖國,敏銳地抓住了有利的時机和條件,積极支持波蘭人實現獨立的愿望。他號召波蘭人拿起武器,与法軍并肩戰斗,把瓜分者徹底打垮。波蘭人積极響應了拿破侖的號召,迅速組織起一支30000人的部隊,支持法軍的行動。
  拿破侖還煽動了俄國邊境的土耳其和波斯的反俄情緒,這兩個國家在俄國南部邊界制造了不少麻煩。他們出兵侵入了多瑙河下游,在高加索占領了沙俄的領土,迫使俄國派出一部分軍隊越過普魯特河,去征服土耳其和波斯。這樣,當拿破侖在波蘭扎扎實實地進行戰爭准備工作時,沙皇卻分散了精力,陷入了拿破侖為他准備的兩面作戰的圈套。
  拿破侖以惊人的旺盛精力和廣泛的活動才能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准備工作之后,立即開始了他的軍事行動。1806年11月,法軍開進波蘭,受到波蘭人民的熱烈歡迎。11月末,拿破侖得到消息說,俄軍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華沙,他命令繆拉和達武立即前往迎敵。
  拿破侖的大本營設在波茲南,波蘭貴族紛紛派代表團來到這里,懇求拿破侖立即重建獨立的波蘭王國。拿破侖出于多方考慮,雖表示支持波蘭人的獨立,但沒有提出任何重建波蘭獨立國家的實質性措施。他知道一旦他立即采取行動重建波蘭獨立國家,奧國會因失去波蘭這樣一個富庶而重要的省區而重上戰場,俄國人也將因失去波蘭領土而作殊死的戰斗,這与俄國僅僅為履行作為普國的盟國的義務而作戰是不同的。那時,法軍面臨的敵人將是強大的。他對他的后任秘書拉普說:“我喜歡波蘭人,他們的熱忱性格令我高興,我愿意使他們成為獨立的民族,但那是談何容易的事,這蛋糕分到手的人太多了,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各得一塊,而且,火頭一經點燃,誰知道大火燒到何處為止。我首要責任是對法國的,我不能為了波蘭而犧牲法國的利益。總之,我們得把這事交給宇宙的主宰——時間,不知時間告知我們該怎么辦。”
  繆拉奉命率66000人前去占領華沙和普羅次克之間的維斯瓦河一線。面對法軍的推進,俄軍前衛指揮本尼格森放棄華沙,向北撤退到納雷夫河上,以待后續部隊開來。12月19日,拿破侖把他的大本營由波茲南遷到華沙。23日,將法軍分成左、中、右三路,開始渡過維斯瓦河,向俄軍發起全面進攻。
  面對來勢洶洶的法國三路大軍,年老的俄軍總司令卡門斯基感到有被切斷退路的危險,決定繼續向東北方向撤退,但他手下的兩員大將本尼格森和霍夫頓拒絕撤退,他們堅持要以納雷夫河為依托,阻止法軍東進。于是,俄軍在維希庫夫、普烏土斯克和戈維明一線展開,以待法軍來攻。
  12月26日,法軍右翼拉納軍對普烏土斯克的本尼格森陣地發起勇猛攻擊,沒想到俄軍炮火十分猛烈,拉納几次沖鋒均被擊退,損失慘重。拿破侖又集中蘇爾特、達武、奧熱羅三個軍向堅守戈維明陣地的霍夫頓發起進攻,霍夫頓軍同樣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經過一天的激戰,俄軍被迫放棄陣地,向東北方向撤退。這天的天气十分惡劣,時而下雨,時而飄雪,納雷夫河谷變成了沼澤地,泥泞滿路,有些地方竟至人陷過膝,馬陷及腹,車陷過軸,俄軍放棄了一切火炮,有秩序地撤走了。法軍因損失較大以及道路難行,無法繼續追擊俄軍。
  戰斗過后,雙方都在吹噓自己的胜利。10月29日,拿破侖給皇后約瑟芬寫信道:“親愛的,我只能告訴你一句話,我現在正住在一間破谷倉里,我已擊敗了俄國人,并奪獲了30門炮和他們的輜重,俘獲了6000人。但天气极坏,不斷地下雨,而且泥深過膝。”俄國的本尼格森在給亞歷山大的報告中也吹噓說,他在普烏土斯克將拿破侖打傷了。不管雙方如何吹噓,他們心里都明白:自己的對手是強大的,是不容易對付的。
  面對惡劣的天气及各种必需品奇缺的狀況,法國部隊已不像往常那樣熱情高漲,而是口出怨言,意气沮喪。當拿破侖騎馬經過部隊時,再也听不到"皇帝万歲"的歡呼聲,听到的只是長途行軍后的痛苦呻吟聲。北方的嚴冬、路面的泥泞以及士气低落使得拿破侖認為繼續作戰已不可能,他決定讓軍隊就地宿營過冬,以待來年春季采取行動。
  俄軍退到了納雷夫河上游的沃姆日阿及其以北地區。由于卡門斯基年老体弱,力不從心,在前次作戰中遠遠落在戰場后面,沙皇只好免去了他的職務,命令本尼格森接任俄軍總司令。本尼格森見法軍停止軍事行動,也讓俄軍宿營過冬。
  這時,一個意外事件打破了拿破侖的冬營計划。內伊的第6軍宿營在沃斯特魯達地區,由于此地人煙稀少,難以滿足部隊就地補給的需要,內伊擅作決定,派出一支部隊向北面較為富饒的地區進行一次突襲,以取得更多的給養。內伊的魯莽行動給本尼格森造成一种錯覺,以為法軍又開始了作戰行動,于是,他立即率領63000人向西前進,企圖將內伊赶過維斯瓦河。1月25日,俄軍迅速反攻到莫龍格地區。這一突如其來的反擊,嚴重威脅到法軍左翼和托倫這個前進補給基地的安全。1月25日,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向莫侖格開進,擋住了俄軍的進攻。
  拿破侖對內伊的魯莽行動极為惱怒。此時開戰,對法軍非常不利。可事情既已如此,拿破侖只得迅速作出反應。1月29日,他命貝爾納多特軍實施机動防御,采取誘敵深入的方法,且戰且退,把俄軍誘到維斯瓦河一線,其余兵力則向敵側后實施大迂回,切斷敵軍退路,然后加以合圍殲滅。貝爾蒂埃立即派人將皇帝的命令送往各軍。法軍開始頂著鵝毛大雪飛速行軍,拿破侖的大本營也以惊人的速度搬遷著,1月30日上午6時從華沙出發,31日中午就到達威侖堡,一天多行程80英里。2月3日,各軍都到達了預定的集結位置,准備對俄軍發起攻擊。
  就在這時,貝爾蒂埃派去給貝爾納多特下命令的信使被哥薩克騎兵抓獲了,拿破侖的作戰計划暴露無遺,本尼格森立即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十分危險,于是,當机立斷,迅速率領部隊朝東北方向哥尼斯堡撤退。拿破侖見敵軍想溜,立即下令部隊向北追擊。貝爾納多特因未接到拿破侖的命令,留在原地沒有行動。
  2月7日,由繆拉的騎兵和蘇爾特的第4軍組成的前衛在艾勞城追上了俄軍后衛。蘇爾特軍迅速迂回到俄軍后衛的左翼,俄軍后衛見勢不妙,乘黑夜放棄艾勞,退回到主力所据守的陣地——艾勞東面的山脊上。這時,拿破侖的大軍都已赶到此地。
  2月8日清晨,炮聲隆隆,戰斗打響了。奧熱羅率軍勇猛地向敵軍陣地沖去,突然間風雪大作,法軍士兵几乎睜不開眼睛,根本找不到射擊的目標。而此時的俄軍處于順風位置,他們把火炮架在山崗上,居高臨下地對風雪中迷失方向的法軍實施猛烈轟擊。法軍士兵一批批地倒下,奧熱羅也受了輕傷,這支部隊不得不敗下陣來,俄軍的哥薩克騎兵團乘勢收复了艾勞城。拿破侖見此情景,親自率領軍隊向敵人展開進攻。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血戰。由于气候惡劣,雙方打的是一場硬拚仗,往來廝殺,急劇搏斗,尸橫遍野。這時,拿破侖意識到要使士兵在俄軍猛烈炮火下奮勇作戰,毫不退卻,他本人的行動將是關鍵。于是,在洛迪橋和阿爾科拉橋戰斗中所出現的那一幕又重現了:拿破侖在連續好几個小時的激烈戰斗中,始終站在戰斗的最前沿,俄軍炮彈打斷的樹枝不斷地落在他的頭上,有次他竟差點被落在附近的炮彈炸死,但他毫不畏懼。貝爾蒂埃多次下令備馬,讓他盡快撤离這個死神的王國,都被他拒絕。他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冷靜地發出一道又一道新的命令,還不時地發出"好勇敢呀"的叫喊聲。他身邊的近衛軍換了一批又一批,腳下躺滿了軍官和士兵的尸体,他始終在那沒有移動位置。拿破侖的勇气鼓舞著他的大軍,英勇的奧普爾將軍策馬奔至皇帝面前,大聲說道:“陛下,等著看我的刀吧,砍敵人的腦袋就像切奶酪一樣快!"他率領一個團隊冒著敵軍的炮火,勇猛地插入敵軍陣地,哥薩克士兵開槍掃射,把他們打得血肉橫飛,死里逃生只有18人。被迫揮師后撤的奧普爾將軍不甘失敗,又向敵人發起兩次沖鋒。第三次,他一邊沖向敵軍,一邊吼道:“胸甲騎兵們,以上帝的名義沖啊!勇敢的胸甲騎兵們,沖啊!"可是,敵人無情的掃射又使大批勇士倒下,跟著將軍沖上去的只有寥寥數人。很快,這几個人也被敵軍擊斃,奧普爾將軍身中數彈,當場陣亡。法軍一批批地倒下,新的軍隊又不斷補充上去,拿破侖依然站在他們中間巍然不動,与敵人展開殊死的搏斗。
  戰斗進行了一整天,雙方損失极其慘重,拿破侖与本尼格森都有些吃不住勁了,士兵們也已達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正在這關鍵時刻,達武軍克服風雪阻撓,成功地迂回到敵軍左翼。俄軍受到夾擊,防線開始動搖。夜幕低垂時,本尼格森終于堅持不住了,率領全軍向哥尼斯堡撤退。
  由于損失嚴重和天气惡劣,法軍已無力量實施有力的追擊,只是在第二天由繆拉率領少數騎兵象征性地追赶一段。艾勞一戰是拿破侖自指揮作戰以來流血最多的一次戰役。80000法軍參加戰斗,損失了15000人。俄軍損失更為嚴重,73000人中損失了18000人。雖然法軍最終成為戰場的主人,但拿破侖心里很清楚:本尼格森并沒有真正被打敗,他還保持著威力強大的、十分善戰的軍隊。
  艾勞之戰后,醫院里住滿了傷員。在戰場四周好几公里以內的空气中,充滿著尸体腐爛的臭味,病菌也在迅速地傳播開來,拿破侖決定离開這個地方,他將法軍向西南撤了几十公里,准備在帕薩格河西岸休整、補充,宿營過冬。
  大批法軍遠离本國几千里,既缺乏糧食,也沒有過冬裝備,傷病員充滿醫院,還需要補充新兵。拿破侖騎著馬,踏著泥泞的道路,到醫院里慰問傷病員,到部隊中和士兵談話,他總是盡最大努力解決一切困難。為了激勵艱苦環境中的士兵,拿破侖沒有到奢華的華沙宮去舒舒服服地過冬,而是留在前線与士兵同甘共苦。他寫信給哥哥約瑟夫說:“在15天中,我沒有脫過一次鞋。我們生活在雪和污穢之中,沒有葡萄酒,沒有燒酒,沒有面包,我們吃馬鈴薯和肉。長途行軍和后撤,沒有一點舒服的地方。作戰通常是進行血刃戰,或者冒著槍林彈雨,受傷的人被放在敞篷的雪橇里,運到50里路之外……我們盡全力作戰,也受盡戰爭的折磨。”
  為了准備來年春天的戰爭,拿破侖撤銷了在艾勞戰役中損失嚴重的第普軍,提前征召了1808年度的80000名新兵,把其中25000人補充到前線各軍。同時,積极采取外交手腕,誘使土耳其對俄國采取更有力的進攻行動,迫使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不得不把更多的部隊調到同土耳普軍隊作戰的前線。拿破侖還向波斯派去一個使團,希望波斯國王能在俄國東部各省區給俄軍以打擊。西班牙也接到了拿破侖的一份文件,文件要求西班牙支援法軍15000人,西班牙國王不敢稍有遲疑,立即將15000人送到拿破侖軍中。拿破侖還簽訂了不少條約,根据這些條約,法軍中又補充了不少德國人、意大利人和荷蘭人。
  這几個月強制性的軍事上的沉寂,是拿破侖活動最緊張的時期。他以其旺盛的精力和堅強的意志解決了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問題。几乎每隔三四天,就有來自巴黎、阿姆斯特丹、米蘭、那不勒斯和柏林的信使們求見。他們帶來大臣們的奏折及元帥和地方長官的戰斗報告,請求拿破侖過目,然后,再帶走拿破侖作出的最后決定。拿破侖有時住在谷倉里,有時住在農舍中,不知疲倦地閱讀文件、口述命令和決定。在一天當中,他草擬了關于加強稅關檢查的命令;簽署和修改了為軍官儿女設立學校的章程;申斥了自己的弟弟、荷蘭國王路易;命令了巴伐利亞國王加強在提羅爾的監督。他還注意到了文學,他對《法蘭西水星》雜志上的文學觀點十分生气,命人立即改變這個雜志的全部文學見解,順便挑選新的編輯,讓新的編輯放聰明些。他也熟悉里昂絲業的生產情況,也知道巴黎國家劇院的演員們為什么彼此勾心斗角。他命令把斯塔埃爾夫人赶出巴黎,因為她具有自由主義的思想方式。他審查財政部的報表,發現了其中的錯誤和不准确的地方。他任免了意大利的官吏,發出關于密切注意奧地利及其軍事准備活動的指令,還規定要在普魯士城市和鄉村進行人口調查。
  如此眾多紛繁复雜的事情,都被拿破侖迅速而明确地解決了。人們對他的工作狂熱態度感到惊訝,他可以几天不睡覺,毫不倦怠地擬訂著各种政策和計划,有人曾這樣評价他:他的毅力遠比他的智力更可怕。
  1807年5月26日,但澤的普魯士守軍經過長期的圍困后,終于向法軍投降,法軍不僅拔除了側后的這顆釘子,而且還在那里發現了大量糧食和各种物資。糧食問題在春天明顯好轉起來。
  与此同時,俄軍也在加緊補充兵力和物資。亞歷山大一世為了在將來的戰斗中更有把握取胜,他在集中俄國人民的物質力量的同時,還准備集中俄國人民的一切精神力量。他向東正教的領袖們發出了求援信,牧師們立即起來響應,他們宣布拿破侖是惡魔的先驅,是基督教信仰的凶惡敵人,因為他頂禮膜拜穆罕默德,拒絕信奉基督教。他發動對俄戰爭,目的就是要摧毀東正教。牧師們號召俄國人民行動起來,同反基督教的惡魔進行圣戰。可是,亞歷山大一世還沒來得及把人民的宗教情緒煽動起來,一場大會戰已悄悄地拉開了序幕。
  5月初,隨著天气的變暖,拿破侖命令前線各軍開始集中,充分做好戰斗准備。6月5日,俄軍巴格拉季昂部首先發起進攻,直逼內伊的第六軍,因為此軍离俄軍駐地最近。由于眾寡懸殊,內伊且戰且退。拿破侖本打算6月10日向俄軍展開進攻。現在,敵人突然進攻,拿破侖也不慌張,他立即草擬了一個新的計划,命第一、三、四、八軍和第五軍迅速發動反攻,俄軍在來勢凶猛的法軍打擊下,被迫退進海爾斯堡要塞。
  海爾斯堡深溝高壘,是普魯士多年經營的重點要塞之一。6月10日,雙方在海爾斯堡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法軍連續攻打一天,未能取胜,而且傷亡慘重。俄軍經過一天的頑強抵抗后,也已精疲力盡。正在這關鍵時刻,法第三、四兩軍從俄軍右翼向其側后迂回,准備切斷要塞守軍与哥尼斯堡的聯系。要塞中的俄軍惊慌失措,主動放棄海爾斯堡,朝哥尼斯堡退卻。
  6月12日,法軍轉入追擊。拿破侖決心在敵人進入哥尼斯堡要塞之前,拿下這個普魯士的最后据點。雙方軍隊都在冒著大雨行軍,為搶先到達目的地進行了一場意志和耐力的競爭。
  6月14日凌晨3時,法軍第五軍赶到弗里德蘭。這時,俄軍也已到達這里,正准備利用阿勒河上的唯一一座橋梁渡河。拉納立即命令已到達的部隊就地展開,搶占有利地形,架好火炮,進行射擊,以阻止敵軍渡河行動。拉納以10000人的兵力頑強地抗擊著俄軍50000人,俄軍欲進無路,欲罷不能。戰斗從凌晨一直打到下午5時,每個法軍都在咬緊牙關,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鐘。就在這時,拿破侖率領著第六、第八、第一軍和近衛軍赶到了,疲憊不堪的拉納軍歡呼雀躍起來。這一天正好是馬倫哥會戰七周年的紀念日,拿破侖向歡呼的士兵高聲說:今天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是馬倫哥大捷的紀念日,俄軍將在這一天重蹈奧軍的覆轍。法軍士气更加激昂。
  拿破侖立即對戰場進行了一番勘察,他發現俄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俄軍急于渡河,50000人全部集中在狹窄的阿勒河灣,而背后只有一座橋梁。于是,拿破侖一面將法軍分成三路前去包圍弗里德蘭陣地,一面集中炮火向俄軍猛射。拿破侖親赴戰場指揮戰斗。俄軍非常勇敢地進行自衛,俄軍炮彈不斷落入法軍陣地。有一次,炮彈從拿破侖頭上飛過,与他站在一起的一個士兵慌忙地趴在地上,拿破侖對這位惊慌失措的士兵說:“如果這顆炮彈是命定要擊中你的,你就是躲到地底下100英尺,它也會找到你的。"盡管俄軍十分頑強,但指揮官的致命錯誤把他們全毀了。面對猛烈的炮火和前來包圍的法軍,俄軍無路可逃,被擠壓在三面環水的口袋里。數千門大炮隆隆吼叫,惊天動地,俄軍唯一的生路——大橋被轟斷了,拿破侖站在前沿激動地大喊:“就這樣再堅持兩個小時,這里站的全是法國士兵了!"俄軍困獸猶斗,拚命頑抗,拿破侖命令老近衛軍精銳部隊朝敵人開火。法軍愈攻愈猛,俄軍精疲力竭,無法繼續抵抗,只得跳入阿勒河中,溺死者無數,幸存者向北倉皇逃去。
  与此同時,蘇爾特元帥率軍朝哥尼斯堡加速前進,很快就成了哥尼斯堡的主人。潰敗的俄軍再也不能進入哥尼斯堡,只得繼續逃跑,猶如決堤的河水,一瀉不可阻遏。他們渡過普雷格河,還是一步不停地向北敗逃,直到跨過涅曼河為止。
  弗里德蘭一戰,俄軍損失15000人,其慘狀絲毫不亞于奧斯特里茨的情景。俄軍已經喪失了再戰的信心,6月19日傍晚,在涅曼河南岸的法軍前哨陣上,俄軍巴格拉季昂部的一位軍官舉著白旗,送來了總司令本尼格森請求休戰的公函。拿破侖立即表示同意。
  俄皇亞歷山大一世直到最后一分鐘還不相信自己的失敗。早在6月12日,俄軍慘敗于海爾斯堡的消息傳來后,俄國宮廷的意見就發生了分歧。沙皇的弟弟康斯坦丁·巴夫洛維奇用尖銳的措詞勸說亞歷山大与拿破侖休戰,他大叫道:“陛下,如果你不希望和平,那么,最好給每個俄國士兵一支實彈手槍,命令他們全体自殺。當前這次新的戰斗將帶給您同樣的結果,這次新的戰斗必然會為法軍打開您的帝國大門。"15日早晨,涅曼河邊的提爾西特到處都在流傳著一個悲慘消息:俄軍的三分之一在弗里德蘭被消滅了,總司令本尼格森惊慌失措,幸存的士兵已不愿再戰。亞歷山大起先不相信,但這一流言很快就被無情的事實所證明,俄國上下一片恐懼,似乎世界的末日即將來臨。
  法軍已經打到俄國大門口了,亞歷山大的心情比奧斯特里茨戰斗之后的心情還要糟。他在沙弗里同庫拉金公爵談到:“我們損失了多得惊人的軍官和士兵,我們所有的將軍,特別是优秀的將軍,不是受了傷就是得了病。當然,普魯士會受到很大的痛苦,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主要應該想到保存自己,想到自身,并且只以國家的幸福這一條准則為行動歸依。"不難看出,此時的亞歷山大与以前那個瘋狂的亞歷山大判若兩人,戰爭使他乖巧起來。為了本國利益,他可以拋棄普魯士,甚至可以和自己的敵人站在一起。所以,當本尼格森請求亞歷山大同意簽訂和約時,亞歷山大立即應允了。
  6月22日,亞歷山大派洛巴諾夫公爵去見拿破侖,拿破侖在提爾西特的行宮里接見了這位公爵。在同洛巴諾夫談話時,拿破侖走到一張地圖前,指著維斯瓦河說:“這就是兩個帝國的邊界,在邊界的一邊應該由你的君主統治,另一邊則由我統治。"洛巴諾夫立刻心領神會:拿破侖已打算把普魯士消滅掉,而且還要瓜分波蘭。
  亞歷山大呆在沙弗里,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洛巴諾夫公爵的消息。在沙皇周圍,聚集著許多宮廷人員,他們個個都像秋天里的樹葉似的瑟瑟發抖,生怕拿破侖的先頭部隊會攻來。不久,洛巴諾夫公爵帶回了消息:拿破侖同意停戰和簽訂和約。整個宮廷欣喜若狂。亞歷山大馬上命人告訴法國皇帝:他熱切地希望同拿破侖訂立親密的聯盟,并且只有法俄聯盟才能給全世界帶來幸福与和平。最后,他還通知說,他想親自會見法國皇帝。
  1807年6月25日下午兩點鐘,兩國皇帝舉行了第一次會見。為了使亞歷山大皇帝不必走到法軍所占領的涅曼河岸,而拿破侖也不必走到俄國的涅曼河岸,拿破侖下令在河中央安置了一排大木筏,木筏上构筑了一間裝飾華麗的房屋,兩邊各有一門通向室內。屋頂上高踞兩只風信雞,其一只代表俄羅斯之鷹,另一只代表法蘭西之鷹。在法軍占領的岸邊,排列著拿破侖的全部近衛軍;在俄國岸邊,站立著亞歷山大為數不多的侍從人員。
  在禮炮的轟鳴聲中,兩國皇帝同時出現在岸邊。霎時,熱情的歡呼聲和叫喊聲震耳欲聾。兩國皇帝同時上船,但拿破侖搶先一步進入房間,他打開房間的另一扇門,站在木筏邊,迎接亞歷山大皇帝。
  兩國皇帝進行了熱情地擁抱。隨后,屏退左右,進入房間,開始了長談。拿破侖問:“皇帝,我們該為什么打仗呢?”亞歷山大答道:“我和你一樣痛恨英國人,你對他采取各种措施時,我是陛下的一名助手。""這樣,一切都容易解決了,和平已經确立。"拿破侖高興地說。接著,他又說:“我們直接會談,不通過我們的部長,這樣我們會更好地相互了解。我們一小時的活動會比他們几天的談判所取得的進展還要大,我們兩個人,不要有第三人。"隨后,兩國皇帝相互恭維。分手時,雙方都表現出親善和信任的表情,人們已看不出這兩人曾是多年針鋒相對的敵人和對手,人們覺得他們倒像是游樂會上相逢的老朋友。亞歷山大事后對人說:“我對任何人從來沒有像對他這樣有過那么多的偏見,但是,經過三刻鐘的談話,這些偏見有如夢幻,完全消失了。要是我早一點見到他就好了!隔閡已經消除,誤解已成過去。"拿破侖對亞歷山大也有較高的評价,他說:“剛剛見過亞歷山大皇帝,我對他很滿意。他的智力比一般人所說的要高。”
  拿破侖与亞歷山大長達兩小時的會晤急坏了等在涅曼河岸邊的一個人,那就是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戰斗已停,國土被占,威廉顯得万分傷感,他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戰胜者的寬宏大度上。他等在岸邊,希望拿破侖也召他去,可是一直沒有。直到第二天,拿破侖才允許同他會見,而且是以十分鄙視的態度對侍他。分別的時候,拿破侖邀請亞歷山大共進午餐,卻沒有邀請他,只是對他勉勉強強地點了一下頭,然后就轉過身去。此后,拿破侖与亞歷山大几乎天天見面,他們輪番舉行著豪華宴會,他們一起騎馬巡游和狩獵,根本不去理睬普魯士國王。即使有几次拿破侖允許普魯士王來見,也不談正事,而是申斥和痛罵威廉。“卑下的國王,卑下的民族,卑下的軍隊,這個國家欺騙所有的人,它不值得存在下去。"拿破侖曾如此尖刻地對亞歷山大談其他的朋友普魯士,亞歷山大對這些咒罵卻報以親熱的、文雅的微笑。當然,微笑之后,他還是小心翼翼地請求法國皇帝多少給普魯士留下一點東西,盡管它有這些應該受到懲罰的毛病。
  處于絕境的普魯士國王想起一條美人計來,他寫信叫如花似玉的路易莎王后前來提爾西特,他希望拿破侖在同美人會談時能減輕對自己的憤怒。當然,人們也知道拿破侖极少受女人影響,即使是他所迷戀的女人。所以,有人提醒這位美人不要胃口太大,所提的要求要适可而止,哪怕只歸還馬格德堡也好。于是,婀娜多姿的王后來到提爾西特,她不放棄女性的任何一個嬌媚動作來引誘征服她丈夫的人。兩位皇帝都被花容月貌的王后吸引住了,競相向她獻殷勤。有一天,拿破侖贈給王后一朵漂亮的玫瑰花,王后猶豫片刻后接過花朵,帶著迷人的微笑說道:“至少應該同時贈給我馬格德堡。”拿破侖爽快地答應与王后商談此事。拿破侖与路易莎王后在宮中單獨會談了很久,普王威廉三世在外面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最后,在群臣的注視下,威廉三世再也忍受不住自己的這种可恥境地,他壯著膽子走了進去,皇帝和王后的親密談話被打斷了,而路易莎王后還未取得預期的結果。后來拿破侖与自己的元帥們開玩笑說:“假如普魯士國王再遲一點走進房間,我就會不得不讓出馬格德堡。”
  經過兩個星期的會談,拿破侖于1807年7月7日和7月9日分別同俄國和普魯士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和約對普魯士极其苛刻。根据和約,普魯士僅僅留下了"舊普魯士”、波美拉尼亞、勃蘭登堡和西里西亞四個省,其余領土均被割去。易北河以西的全部普魯士領土都划入了新成立的威斯特法利亞王國,此王國由拿破侖的幼弟熱羅姆為國王。普魯士第二、第三次瓜分波蘭所獲得的絕大部分地區則組成華沙大公國,由拿破侖的附庸薩克森國王兼任大公。普魯士的領土支离破碎,面積僅相當于薩克森王國。拿破侖在提爾西特條約第四條中還特別指出,他之所以歸還上述四個省,是出于對俄國皇帝陛下的尊敬。普魯士已失去了強國的地位,淪為德意志一個小邦。和約還責成普魯士將軍隊裁減到4万人,償付法國一億法郎的賠款。在賠款未償付前,法軍駐扎在普魯士境內。另外,普魯士必須參加大陸封鎖体系。
  和約對沙俄卻是极其寬容的。俄國不僅沒有失去領土,還得到前盟國旗魯士的波蘭領土比亞威斯托克地區,并獲得在瑞典和土耳其行動的權力。根据和約,亞歷山大一世承認萊茵同盟;承認拿破侖的兄弟約瑟夫為那不勒斯國王,路易為荷蘭國王,熱羅姆為威斯特法利亞國王;承認拿破侖對愛奧尼亞群島的七個島嶼的主權。
  法俄兩國還簽訂了攻守同盟條約。兩國保證在各個地方,在一切戰爭中,對一切國家都采取一致行動;并保證為此而動用自己的全部兵力;保證不單獨進行媾和談判。條約規定:如果英國不接受俄國的調停,或者在1807年11月1日前不同意在承認海上自由和退還它在1805年后所奪取的土地的基礎上簽訂和約,則俄國應斷絕同英國的外交關系,并參加大陸封鎖体系。此外,俄國有義務建議奧地利、瑞典、葡萄牙、丹麥四國加入對英戰爭。如果其中一國拒絕,則俄國將對該國宣戰。拿破侖也向俄國保證:一旦土耳其拒絕停戰或滿三個月后俄土談判沒有取得滿意的結果,法國將和俄國一起對土耳其采取共同行動。
  提爾西特和約的簽訂,宣告了第四次反法聯盟的徹底失敗。在這段時間里,兩位皇帝形影不离,競相表達著自己對過去的敵人、現在的朋友的好意。7月9日,拿破侖和亞歷山大一起檢閱了法國和俄國的近衛部隊。晚上,拿破侖的近衛軍設宴招待了沙皇的衛隊,席間洋溢著歡樂气氛。在這友好的晚宴結束時,每個法國士兵都跟俄國士兵交換了軍裝,兩位皇帝目睹這一情景,十分開心。最后,兩位皇帝在涅曼河邊當著軍隊和許多人的面吻別了。
  1807年7月27日,拿破侖回到了巴黎。8月15日,拿破侖為慶祝凱旋和歡迎大軍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法國人民以為大陸和平從此有了保障,個個欣喜若狂。人們發自內心歡迎著這位帶來和平的拿破侖,稱他為"大帝",而拿破侖則像每次凱旋一樣,得意洋洋地接受了民眾狂熱的歡呼。當然,此時的拿破侖是不會就此滿足的,他那愛慕榮譽、愛慕權力的心理促使他去進行更大的賭博。
  ------------------
  書香門第 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