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十一章 篝火,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霸王別姬,這是歷史上最悲壯最慘痛的悲歌。張良派人在楚軍周圍高唱楚國的民謠,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心理戰的著名戰例。

  公元前202年十月,固陵。
  漢軍龜縮在深溝高壘中,深閉固拒。楚軍如怒濤般一次次扑來,又無可奈何地退了回去。
  當項羽從廣武退兵急急回彭城的途中,又得到劉邦率領漢軍追來的消息。這個本來就容易激動的人,簡直變得像一頭狂怒的野獸。以往他再發怒,沒有任何人可以勸阻的時候,只要虞美人來到他的身邊,倚在他寬闊的前胸,抬起她那雙含淚的眼睛望著他時,他就會像一頭狂怒的雄獅慢慢地匍匐在地,變得溫馴起來。
  這次他憤怒的揮起寶劍,把營帳中的一只高高的燈柱,斫成了好几截。連虞美人哭著給他跪下了,他仍然怒目圓睜,仗劍挺立如石雕一般一動也不動,沒有誰敢走近他的身旁。
  人還有這般不講信義的嗎?我剛剛放還你老子和妻子,而且兩三年來我對他們以禮相待,未曾動他們一個指頭,你劉邦不但不感恩,剛一送還就翻臉無情,還有一點良心嗎?說得多好听,鴻溝為界,從此休戰息兵,各不相犯,共享太平,完全是一派謊言!為什么我項羽總是一次又一次地上這個無賴小子的當呢?下一次,我再捉住你劉季的什么人,立即剁成肉泥,決不再發善心!
  近日剛弄到一點軍糧,他命令全軍吃飽,掉過頭去迎擊漢軍,剛到固陵(今河南淮陽北)就与漢軍遭遇上了。
  項羽趁漢軍立足未穩,迎面沖殺過去,他親自率兵打頭陣,殺得漢軍人仰馬翻。項羽突然看見漢王在前面,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立刻催動烏騅馬直沖過去。劉邦手下几位將領,一見項羽向漢王逼近,赶忙上前阻擋。項羽揮戟刺來,紛紛落馬,絕無招架之功。
  劉邦知道項羽殺紅了眼,必欲將他置之死地而后快,還是走為上計,連忙掉轉馬頭在眾將的衛護下向山上逃去。
  項羽追赶一陣,不見了劉邦,怕中埋伏,急忙收兵。劉邦也收拾好自己的殘兵敗將,找個地形險峻的地方安營扎寨,命士卒筑堡壘、挖塹壕,堅守不戰,等待各路諸侯前來會兵,再与項羽決戰。
  這次漢軍与楚軍突然遭遇,經項羽親自率兵一番沖殺,使漢軍從漢王到將尉和士卒,無不心惊膽顫。項羽上陣,气勢不凡,更不說他已經激怒了,敢与他挑戰的將領,單看他騎在烏騅馬上那天神般勇武的架勢,再加上他用奇特的重瞳逼視著你,怒吼一聲,早就叫你渾身發麻,魂飛魄散,哪里還敢与他拼斗?更何況他臂力過人,最多一兩個回合,就把你挑下馬去,難怪前次樓煩嚇得掉頭便逃,首先是精神崩潰了!
  惊魂未定的漢軍,嚇得在深溝高壘中蜷伏了几天,一听項王前來叫陣,就渾身發抖。
  劉邦在苦苦地企盼和等待,他派人四處打探,只要見到韓信、彭越、英布的隊伍到來,就赶快來告訴他。
  一天一天地等下去,該來的日子早已經過了,卻杳無音信,不見一兵一卒的影子。這究竟是何原因?
  然而,与他不共戴天的項羽,卻沒日沒夜地領兵前來挑戰,非將他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下令晝夜巡哨,嚴陣以待。本想會兵諸侯消滅項羽,沒想到諸侯不來相會,項羽反倒要滅他。
  諸侯不至,如之奈何?
  劉邦獨自在大營外的高坡上站立了許久,幸好他已派人將太公和呂后送入關去,否則兩軍對峙,朝不慮夕,又得多一分后顧之憂。又到了十月,按秦制新年又到了,深秋時節寒气襲人,這戎馬征戰何時了?眼前,諸侯按兵不動,又該采取什么策略呢?
  應該問問子房,他派人去請張良。
  張良很快來了。
  “子房,諸侯遲遲不至,該怎么辦呢?”
  張良想了想,直率地告訴劉邦:“漢王請設身處地好想想,如果漢王身為諸侯而又未曾得到封地,你愿意引兵來會嗎?”
  劉邦理直气壯地說:“我已經封了韓信為齊王,拜彭越為魏相國,難道還不夠嗎?”
  張良回答說:“是的,韓信雖然受封齊王,但并非出于漢王的本意,他當然心中感到不踏實。彭越也是如此,他略定梁地時,漢王曾命他輔佐魏豹,如今魏豹已死,彭越當然希望封王,而漢王卻遲遲不予加封,他能前來替漢王賣命嗎?”
  劉邦也覺得是這個道理,點點頭說:“那么,子房以為要如何才能使他們來會呢?”
  張良說:“我以為當務之急,是連夜派使臣前去告訴他們,如果能夠齊心合力打敗項羽,那么事成之后,自陳以東直到東海,全部封給韓信。睢陽以北直到谷城,全部封給彭越。這樣兩人很快就會發兵前來。”
  于是劉邦連夜派使者飛馬赴齊、梁傳達了劉邦的旨意,韓信与彭越都欣然答應立刻進兵。同時,淮南王英布与漢將劉賈進兵九江,招降了楚守將大司馬周殷,又將九江兵吸收,前來接應劉邦。
  韓信、彭越、英布三路大軍很快前來會合,劉邦擺脫了困境,軍威大震。他才想起敗走彭城時張良馬前的獻策,早就對他講過要打敗項羽必須依靠的三個人,今日看來,不是果真如此么?
  戰爭形勢又開始急轉直下,項羽帶領著他的十万饑餓疲憊之師,敗退到了垓下,他本來想回到彭城去,如今歸路已被截斷,他已經陷入劉邦三十万大軍的四面埋伏之中,韓信在指揮著這場最后的決戰,一個悲壯的結局在等待著他。
  戲下,項羽是四十万大軍對劉邦十大軍;垓下,劉邦是三十万大軍對項羽十万大軍。歷史已經顛掉過來,楚漢相爭的大幕快要落下了。
  嚴冬的月夜。
  月色朦朧,一輪孤月緩緩地穿行在團團云朵間,不時漏出一陣慘白的月光。后半夜如刀劍般的冰霜,在大地上覆蓋了一層白色的冰衣,刺骨的寒風搖曳著林木的枯枝,在月光的照映下,把散亂的恍動的影子投射到凍僵的野地上。
  在這几十里的山庄間,逶迤著一層一層營寨,中間是楚軍營地,四周層層包圍著漢軍營寨。此時,除了哨兵以外,雙方的士兵已經睡覺了。一堆堆用以驅赶嚴寒的篝火,已經燃燒得越來越微弱,有的已經熄滅了,只留下明明滅滅的灰燼。
  這時楚營中又冷又餓的士兵,在惡夢中惊醒,凍僵的手腳似乎已經不屬于身体的一部分。連日來每天吃一頓飯都還不能管飽,饑餓更增添了寒冷的威脅。他們都知道,漢王已經在他們四周設下了四面埋伏,楚軍已外無援兵,內無軍糧,再這般相持几日,漢軍只需要沖進來,就可將凍僵餓昏的十万兵馬砍殺干淨。
  這時,在极度的靜寂中,他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他們的耳邊分明听見,遠遠傳來的楚國家鄉的民間小曲和民歌。頓時,他們那凍僵的心,有如春回大地,雪化冰消,流水淙淙,万物蘇生。他們好像回到了故鄉村庄,看見了那熟悉的山水、田野、村落和牛羊,看見一張張父老妻儿的笑臉,在把自己聲聲呼喚!好久好久沒有听到這么令人親切的熟悉的鄉音了,他們不覺坐起身來,甚至不顧嚴寒走出營帳,遠遠地眺望漢軍營寨,那邊的篝火燃得正旺。正是從那一堆堆的黃火邊,傳來了楚國的民歌和樂曲……
  于是一群一群的楚兵,向那令他們向往的一堆堆溫暖的篝火走去。
  項羽也醒來了。
  是虞姬把他搖醒的:“大王,醒醒!大王,你听,這是什么聲音?在這深深的夜里,從漢營那邊傳來的江東的樂曲和歌聲!”
  這位傾城傾國的絕代佳麗,她精通音律,能歌善舞,然而她卻生活在這殘酷的戰地中間,陷于生死之交的重圍里。她自己把自己柔弱的生命,系于一位亂世英雄的血与火的征戰中。甘愿与他共享胜利,或与他一同滅亡。這是一种非尋常女子所能做得到的以身相許,盡管是一种悲劇。
  項羽一听大吃一惊:“從漢營中傳來這四面楚歌,是不是楚地已經完全被漢軍占領了?!”
  無論如何他也再難以入睡了。
  項羽起來披挂好鐵甲,他的心緒還從來沒有如此惡劣過。這些天來有一個問題老像夢魘般纏繞著自己,使他難以擺脫。這就是他确信自己是一位所向披靡的將軍,但為什么胜利總不屬于他?
  這難道是命運么?
  他已經愈來愈感到似乎帷幕就要落下來了,似乎大限將至。是不是太快了一點?他才三十出頭的人啊!當年和叔父一起雜在人群中觀看出巡的秦始皇,他曾充滿豪气地說過“我可以取而代之!”他如今不僅沒有能取代他,卻已身陷絕境,處于一位泗水亭長地痞無賴的十面埋伏中!
  天吶,我究竟哪一點不如他!
  儿女情長,英雄气短。看著自己身邊這位如花似玉的絕代佳人,將和自己在鐵血之中毀滅時,這位坑殺過二十万降率連眼睛也不眨一下的錚錚鐵漢心碎了。他一手拔劍,一手扶著虞美人,用他那沙啞沉雄的歌喉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昂起不屈的頭,血紅的眼里淚光閃爍,一位叱吒風云、万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的英雄,此時熱血沸騰,打開了感情的閘門,任不平的心潮如惊濤駭浪般喧瀉。
  他一動不動地仰望著頭,任熱淚縱橫流淌。
  虞美人的雙眼哭得通紅,她也用泣不成聲的哽咽的歌喉大放悲聲,是那般凄厲婉轉,聲聲動人。這在中國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戰場上,一對身陷絕境的英雄与美人,竟然在此時此境演唱了一只既悲壯又凄切的男女聲二重唱,成為流傳千古的曠代絕唱!
  歌罷,大營中靜极了,听得見深夜原野寒風的呼嘯……
  項羽抬起頭來,雙眼緊閉,胸前的冰冷的鐵甲在上下聳動,兩行冰涼的淚水從他黧黑的粗硬的臉頰上流淌下來,一滴一滴打在胸前的鐵甲上,他的雙手痛苦得抽搐發抖,劍柄也從手中滑落了……
  突然他耳邊響起一聲撕裂人心的凄厲的絕望的慘叫。
  他猛然睜開雙眼,只見他那把沉重的寶劍已被虞美人奪了過去,猶如閃電的一瞬,這把鋒銳而又沉重的寶劍,在那細長的美女的脖子上輕輕一抹,她的鮮血頓時染紅了青鋒。虞美人柔弱的身軀倒在地上,還不及那柄劍噹嘟一聲摔在地上那般沉重有份量……
  月亮沉落了,黎明前又黑暗、又沉寂、又极寒冷,楚漢兩方的陣地都沉睡了。有一支八百人的騎兵,輕輕地輕輕地用包裹著的馬蹄踏著遍地嚴霜,神不知鬼不覺地突破了劉邦的四面埋伏,沖出了包圍圈。
  第二天早晨,劉邦才發現項羽已經突圍跑了,更為令人惊訝和感歎的是,項羽是帶著虞美人的尸体突圍的。真不枉自這位美人,如此鐘情于這位叱吒風云的英雄,并為他獻出自己的生命。
  后來,人們會在不少名胜之地,看到修得十分精美的虞美人墓,其實那都是無聊地附庸風雅。据說,兩千多年后,定遠縣的一個生產隊的農民,在地里挖到一座十分粗糙簡陋的墓穴,除了尸骨之外,只有一塊粗糙的石頭上,刻下了“虞美人之墓”的朴拙字跡。這就可以想像,項羽帶著虞美人的尸体逃出重圍之后,簡單的也是深情地將她葬在了這里,以避免胜利者的凌辱。這遠比那些宏偉壯麗的皇家墓地,更為真摯可貴,更加充滿了深情。
  令項羽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他覺得自己如此威武無敵,卻不能戰胜他的對手。其實他做夢也未曾想到,昨夜的四面楚歌,正是張良精心導演的一場心理戰和精神戰,也許這也是中國和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
  兩軍決戰,還不僅僅是武力的較量,更是士兵的心理素質和精神力量的較量。絕沒有精神崩潰和心理衰竭的士兵,還可能有良好的戰斗力。在那個靜靜的寒夜里,實際上仍在進行一場戰爭,那是心理戰和精神戰。
  俗話說,人上一百,五類俱全。張良讓每只部隊里尋找出生在楚國,而又能唱楚國民歌和吹奏楚國民間樂曲的人。這些人被選拔和集中起來以后,再經過几天的訓練,昨夜他們就被派遣到包圍楚軍營地的最前沿。三人一堆,五人一伙,環繞在楚軍四周。等到夜深人靜時,他們就在軍營邊熊熊的篝火旁,放聲高唱起了楚國民歌,吹奏起楚國的民間樂曲。此起彼伏,婉轉悠揚。一時間讓人感到,這里不是兩軍對峙的戰場,這里也不再充滿血腥的屠殺和殊死的較量,而是一派和平景象,曲聲裊裊,歌聲悠悠,那般令人陶醉。
  就是這只只民謠、曲曲小調,吹起了楚兵的相思,吹出了楚兵的熱淚。連年征戰不休,家鄉的田野已經荒蕪了,家鄉的老父老母嗷嗷待哺,家鄉的妻子儿女含淚望歸……
  從此,四面楚歌成了英雄末路、身陷絕境的象征。
  就這樣,項羽率八百余騎垓下突圍,到了渡淮的時候,能跟上的只有百來人了。到了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就只剩下28騎了,待到突破漢軍重圍,預定到山的東邊三個地方會合時,又死了兩個人,僅剩26人。最后在烏江邊遇亭長用渡船接他過江東時,項羽無顏見江東父東,一位末路英雄和他的26個士卒,就這般走向了最后的絕路……
  半個月后,在魯地的谷城(今山東東阿),一座山坡上壘起了一座巨大的墳墓,墓前的石碑上鐫刻著“魯公之墓”。
  這就是那位末路英雄的安息處。
  記得楚怀王最初分封時,就分封項羽為魯公。項羽被殺后,所有的楚地都歸降了漢,唯獨只有魯不肯降。劉邦憤怒了,如今他已統領天下大兵,隨便踏平魯地。難道說一個小小的魯,還敢与漢王劉邦抗衡和較量?
  張良規勸他說:“魯國是孔丘故國,乃是禮儀之邦,漢王應當安撫為要。更何況今后天下一統了,更需要以仁義治天下,而不是像暴秦那樣嚴刑峻法。”
  于是,劉邦念其為守禮儀的國家,便命令將項羽的首級讓魯地的父老鄉親觀看,他們看見項羽果真已死,才投降了。
  天下初定,張良向劉邦建議,為了安定人心,顯示你的寬大和仁德,同時又曾与項羽共同起兵反秦,同為義軍首領,應該將項羽厚葬,并舉行隆重的祭奠。
  劉邦同意以魯公之禮將項王安葬于谷城。
  他帶領著張良和文武臣下,身著縞素之衣來到墓前。劉邦見墓木已拱,還沒有長出青草的黃土下,一個不久前還与他進行著生死較量的人,已經長眠在這里。
  在這一坯黃土的覆蓋下,劉邦感到往日殺得難分難解的死對頭,如今雖然已在墓中安息,然而他能安嗎?在這座墳塋中埋葬的,不是一個完整的囫圇的尸体,只能說是被砍成了五大塊的血肉模糊的肉塊。
  第一塊是他的頭。最后他下馬徒步与漢軍短兵接戰,就這樣他也殺死了漢軍百多人,自己也渾身傷痕累累。本來這塊頭是應該屬于漢騎司馬呂馬童的,項羽已無心再戰,迎面碰上了呂馬童。他一眼就認出了自己過去這位老部下,便大聲招呼說:“你不是我的老相識嗎?”呂馬童一見項羽便慌了神,不知說什么好,一時下不了手。正在這難堪的猶豫間,恰好王翳赶來,他便對王輟:“這就是項王!”項羽便坦然對王翳說:“我听說漢王頒布命令,凡得到我項羽頭顱的,賞千金封万戶侯,我就成全你吧!”說罷便自刎而死,轟然倒地。
  王翳剛割下他的頭來,就赶來了好几十個人。一見這般情景,便一哄而上,來爭奪這具無頭尸,哪怕砍到一塊殘肢斷臂,也意味著重賞封侯。于是几十人又在這無頭尸前,互相拼命撕殺起來。想奪得這具血淋淋無頭尸的人,自己又被別人砍成了血淋淋的無頭尸。為了爭奪這具無頭尸,又扔下了几十具新的尸体。
  人殘酷起來的時候比狼更凶殘。
  最后,只剩下了四個人,圍著項羽的無頭尸揮刀便砍,就像在宰殺牲口的案子上,分割一頭牛羊一般。這四個人是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騰和楊武。項羽生前,他們在戰場上,誰也不是他的對手;他死后,卻被這四位無名小卒,英雄般地任意砍斫。特別是那位楊喜,就在前不久曾与項羽迎面相遇,被他瞪眼大吼一聲,人馬俱惊,一下倒退了好几里。此刻碰上運气,砍下一塊尸体,一瞬間成了英雄和功臣。五人各自將一塊血肉模糊的東西扔到漢王面前請賞,劉邦俯下身子去看,一大股血腥味使他惡心得差點嘔吐。他很快將視線移向一旁,他真恨不得把這几個邀功請賞的人剁成肉泥!接著,他們將這五大塊血跡未干的肉塊拼起來,才看見一個項羽的大体輪廓,真令人動魄惊心。
  這就是那位叱吒風云的西楚霸王么?
  劉邦突然想到,万一我敗了,不也一樣被剁成這般模樣?
  當這位剛剛一統天下即將登基的天子,向失敗者的五塊碎尸叩拜時,自己也不由得黯然神傷,涌出淚來。他曾多次被項羽圍困,身陷絕境,不論是鴻門宴上、兵敗彭城,還是滎陽和成皋的突圍,就是前不久在固陵与項羽遭遇,要是他被擄被殺,不也一樣被碎尸万段么?成則為王,敗則為寇。項羽如果戰胜了他,他死后不就可以像秦始皇一樣躺在輝煌的地下宮殿里了么?那樣這場祭奠又將顛倒過來,人生大起大落,命運反复無常,今天處于生命的极頂,誰又能保他不墜入万劫不复的深淵?
  劉邦痛哭了一場,他在憑吊別人,也在憑吊自己,胜利者也有流不盡的熱淚。
  胜利者有一天又會成失敗者。
  拜祭儀式完畢后,劉邦与張良并轡緩行,身旁盡是隨行的文臣武將,他感到有些煩躁。他想找個僻靜處与張良閒談,抬眼一望,山那邊有一片郁郁蔥蔥的松林,林后是一彎清水,他和張良信馬由韁地向那邊走去。
  劉邦說:“子房,項王也算是個蓋世英雄,他雖然敗了,但他并不承認自己的失敗。”
  張良說:“是的,我听說他被追至東城時,僅剩二十八騎,項王還對他的部下說,我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身經七十余戰,我所進攻的沒有不破的,沒有敗退過,所以能成為諸侯的霸王。卻沒想到今天陷入這樣的困境,這并不是我的武力不如對方,而是天意如此,老天爺要我滅亡!現在只有拼個你死我活,我為大家開路突圍,我要讓你們再看一看,我項羽的雄風仍在。你們看,我仍要殺得他們落花流水。我要證明,不是我不能戰,而是天要亡我!”
  劉邦說:“的确如此,他總以為自己所向無敵就不應該失敗。最后陷入絕境時,仍然想表現自己是不可戰胜的。”
  張良說:“我听說有這么三次,一次就是還剩二十八騎身陷重圍時,他說‘讓我為你們去輕取一將’,說完縱馬而上,斬了一員漢將。二次是突圍會合后又被圍困,他又縱馬斬一都尉,殺死百十人,并且得意地問他的隨行,‘你們看我如何?’。三次是最后舍馬步行短兵相接,又有百十人被他殺死。這時他已是渾身是傷,知道不可逆轉了,才自刎而死。項王自以為英勇無雙,而最終也沒有弄明白為什么不能取胜,這不正是他可悲之處嗎?”
  劉邦說:“項王作為一員戰將,确實古今少見,但他缺少了也容不得一位能為他運籌帷幄的人,怎么能不失敗呢?”
  人似乎有一种同情失敗者的天性,劉邦似乎忘卻了他同情的這位末路英雄,正是自己不共戴天的死敵。
  大軍和群臣已被他們遠遠地拋在身后,這里也許因為遠离要沖,非兵家必爭之地,八年戰爭沒有在這里留下什么痕跡。盡管是寒冷的冬天,這里松林蒼翠,寒水清冽,宁靜平和,好一個休養生息的地方。
  劉邦留連忘返,喟然長歎:“能在這里小憩些日子,倒是人生一大樂趣!”
  張良笑道:“陛下還未曾開國登基,就在思退隱了么?”
  劉邦坦率地承認:“我真是身心都困乏极了!”
  突然,他發現遠遠的林中有一牧羊老者,便說:“我們前去看看!”說罷二人縱馬奔去,老牧羊人轉身赶著羊群向松林深處奔去。
  劉邦停馬大聲喊道:“老丈,請等一等,我們有話問你!”
  老牧羊人不得已側轉身來,只見他花白的亂蓬蓬的須發,把面頰遮掩大半,一頂破斗笠戴得低低的。他揮舞著兩只手在向他們比划著。
  “稱在比划什么?”劉邦說。
  “他說他又聾又啞。”張良在一旁解釋說。
  “那就算了吧,我們回去!”
  二人剛回身走去,劉邦突然說:“此人的身影怎么這么眼熟?”
  張良說:“我也有遇故人的感覺。”
  劉邦似有所悟:“啊,侯成是哪里人?”
  張良恍然大悟:“谷城人!是魯國儒生!”
  “快轉去!”
  二人催馬馳進松林繞過荊棘來到湖畔,只有几只羊在啃著枯草。二人向密密的林叢高聲呼喚:
  “候成——!愛卿——!”
  “伯盛——!出來吧——!漢王找你來了——!”
  除了回聲在松林中震響,只傳來陣陣松濤。張良突然高聲叫道:“漢王你快來看!”
  劉邦來到張良身旁,只見湖畔的泥土上留下兩雙破履,一行腳印。
  劉邦猛地跪下,向湖水叩拜,痛哭道:“侯成!伯盛!朕有負于你,你不該就這般去了!”
  一灣寒水,泛著微波,這里是東平湖的末梢。
  張良勸住了劉邦,扶他上馬,剛要回去,只見一隊騎士飛奔而來。他們發現漢王和張良不見了。慌忙四處巡覓,找到這里來的。
  “派人將他打撈起來,給他筑一座墓吧!”
  “陛下,不要惊扰伯盛,還是讓他在這片宁靜清悠的天地中安眠吧,讓他与天地化為一体,比什么厚葬都更為高洁。”
  劉邦似懂非懂,沒有說一句話,他感到自己欠侯公太多、太多……
  馬蹄聲遠去了,消失了,松林連松濤也平息了。此刻這里,天空沉寂,林叢靜穆,寒水無波,山野無言,連只只羊也一動不動地伏在草叢中。
  牧羊老叟從松林深處复出,來到湖邊拾起破履穿在腳上,赶著羊群緩緩走去,漸漸地消失在東平湖畔深深的山野中。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