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十三章 鶴鳴九霄


  
  谷城山上對黃石老人遺跡的苦苦尋訪,是張良由入世到出世的轉折點。當他完成了“帝者師”使命、輔佐劉邦建立起西漢帝國的時候,他已經萌發了歸隱之意。

  劉邦一行返回谷城去了,張良和何肩重新上谷城山,借住在田石的小木屋里。這位獵人對他所崇敬的英雄人物十分尊重,待如上賓。第二天便為他二人帶路,在谷城山的高山狹谷之中,尋找著那位須發銀白的采藥人。
  但是,他深深明白,要找到采藥老人如大海撈針。
  一天天气晴好,晴空湛藍,晨光給山峰的叢林,涂上一層充滿暖意的金紅。初春層層山林的頂部,已經覆蓋了一層新鮮的嫩黃,在晴天顯得金燦燦的一片,山嵐在深谷和林叢間浮動飄散。他們在峭岩藤籮間攀援了許久,走在前面的田石突然向他們興奮地喊道:
  “快听,歌聲!”
  他們停下來,一邊擦汗,一邊抬頭傾听,對面山坳前,正有一團茫茫的乳白的晨霧,從面前緩緩飄過。從霧气中傳來了那只《滄浪之水》的歌聲,在山谷間回蕩著。
  田石高興地說:“今天總算沒有白跑!”
  三人都凝神屏息地直盯著那團云霧,它剛飄過去時,就看見那位銀發的采藥老人的身影。正當他們對准他高聲吶喊時,又一團云霧飛了過來,將那座山頭嚴嚴實實地罩住了。
  他們只好在那里席地而坐,等了許久許久,等到云開霧散時,老人早已不知去向。
  下午他們在返回的途中,又曾兩次見過老人的身影。一次見他在一個深谷里急走,很快就消失在林叢間。又一次見他在一座山岩下,攀著藤蔓爬上了懸崖,轉眼間又很快地消失了。
  田石回憶中見過老人時,都是這般遠遠地匆匆地一瞥。
  他們在如火的晚霞中回到木屋,在吃晚飯時田石告訴他倆,在這谷城山中,即使隔山呼叫能相互答話,走到對面山上去,也需足足一天的時間。今天也不算白跑,至少弄明白采藥老人在對面山中。要到對面山中去,必須要和今天走的路相逆而行,才有一條最近的路可以到對面山中。即使如此,當天往返也十分困難。如果每日這般來回疲于奔命,恐怕永遠也難以找到。
  張良提出,明天就不再麻煩田石了,請他為他倆准備几天的食物,讓他和何肩到對面山上住了下來,然后再找尋數日,沒說找不到的!
  田石贊成多帶吃的,當天不回來,但說什么也不答應只讓張良和何肩兩人去。他說自己對山中路徑十分熟悉,帶路方便,應付各种危難局面的能力比他倆強得多,最后還是決定三人同行。
  第二天一大早,天气陰沉沉的,山中霧气很濃,何肩与田石都背了許多吃的,然后踏上了方向相反的小徑向對山走去。對面的山更加陡峭,几乎無路可走,走不了多遠就大汗淋漓,不得不停下來喘气。而且行走在密林里,還不時有毒蛇猛獸竄出。這里每走一步是何其艱難。
  令三人感到沮喪的是,今天一次也沒有听到那只《滄浪之水》的歌聲,一次也沒有見到過那位白發采藥人的身影。在這茫茫林海間,哪里去找他尋找?
  黃昏時分,淅淅瀝瀝地下起密密麻麻的小雨來了。田石赶緊領著他們,在不遠處找到一個山洞,然后又与何肩一起,在附近揀了許多柴火,敲打著火石,燃起了一堆熊熊的大火來,就著火烤熱了帶來的食物。他們還在山洞里發現有過去燒的灰燼,洞內的岩壁也被煙火薰得漆黑。
  張良仔細觀察了一陣然后說:“你們看見了嗎?這洞里有人生過火,而且還決非一次,說不定就是那位采藥人。”
  田石從火堆中抽出一只燃燒的柴薪,到洞后的暗角四處照了照,發現地上倒扣著一只燒著污黑的陶罐,便高興的說:
  “這里還有一只陶罐,我拿去洗干淨,弄點山泉回來燒水喝。”
  大家都說好,的确想喝上一口熱气騰騰的湯。田石捧起陶罐出洞去了,一會儿他打滿一罐泉水走了進來,放在火堆旁,沒有一會儿功夫,水就燒沸了。由于沒有小碗可以分食,只好將水放在一旁,等它稍涼后再喝。
  等會儿陶罐不再燙了,田石端起來請張良先飲。張良喝了几口,又傳給何肩。何肩雙手捧起陶罐,正要往嘴邊放,他突然愣住了,久久地盯住陶罐仔細瞧,象發現了什么,突然他大呼一聲“師傅!”熱淚就止不住淌進了開水里。
  張良和田石都惊了。
  “怎么了?”張良問道。
  何肩邊哭邊大聲說道:“師傅肯定在這個洞里住過,你看,這就是當年我和師傅一起打鐵時,用來淬火的陶罐!”
  張良惊喜地問:“你沒有看錯?”
  何肩肯定地說:“我跟師父那么多年,每天打鐵之前,師傅都要我去換上干淨的清水,我還能認錯嗎?”
  張良接過陶罐來,仔細地看了許久,他說:“看來恩師是在這里住過,不過現在還很難判定,采藥老人究竟是恩師的朋友,還是恩師本人?明天要抓緊繼續尋找!”
  突然,坐在張良對面的田石指著張良身后的石壁,大聲喊道:“看牆上刻有文字!”
  張良轉過身來,只見那煙薰火燎的石壁上,有隱約的石刻小篆字痕。他從火堆中揀起一只燃燒的枯枝湊近石壁,一行行文字清楚地顯現出來:
  
  天地玄黃
  山下有石
  唯天不老
  必有來人

  張良朗聲誦讀了一遍,興奮地說道:“這肯定是恩師所刻,你把每句的最末一個字連起來,不就是‘黃石老人’嗎?第二句‘山下有石’,不正是恩師臨別的吩咐嗎?第四句‘必有來人’,正是十三年后我來谷城山!”
  洞里的气氛一下熱烈起來。
  何肩完全贊同張良的判斷,看到這石壁刻詩,再看這洞中的灰燼和陶罐,睹物怀人,宛若見到老人的音容笑貌,听到他的咳唾之聲,不禁黯然神傷,凄然淚下。
  三人圍著篝火取暖,說不盡對黃石老人的思念。
  夜深了,山中春寒料峭。田石在火堆上加足了柴火,又從行囊中取出虎皮一張,為張良舖好,三人便圍著熾烈燃燒的火堆躺了下來,連日來的跋山涉水太疲累了,沒有一刻三人便酣然入夢。
  火堆燃得很旺,輻射出巨大的熱力,把三人的胸前烤得很熱,所以一點也不感到寒冷。睡夢中,張良被洞外清脆的百鳥啁啾惊醒。他沒有睜眼,身旁的火堆仍在熾烈地燃燒,渾身暖和极了。為什么火堆一直燃到天亮?許是田石半夜起來又加添了柴火。他還感到有些困乏,仍然閉著眼睛,聆听那悅耳的百鳥的啼鳴,這比他在項羽和劉邦那里听到過的樂工們的精彩演奏,美妙得難以相比,使他感到格外的賞心宜人。
  “師傅!”他突然听到何肩大叫一聲,也許他是夢中囈語。
  張良睜開眼來,在明亮的火光中,他分明看見洞口,一位銀發老人,面向洞外一動不動地席地而坐,他的背影与恩師酷似!
  這不是做夢吧?!
  張良翻身而起,跪在地上,含著熱淚大聲呼喚:“恩師、恩師!張良与何肩看你來了,你為什么不說話?”
  他恍若夢中,但愿真正能夠是恩師向他們回眸一望。
  何肩也流著淚大聲呼喊,但老人似乎什么也沒有听到,依然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如石刻一般。
  三個人都無可奈何地呆呆望著老人的背影,又不敢上前惊動他。
  張良以為恩師生气了,難過地說:“恩師,我們來遲了,讓你老人家在這深山野林中吃苦了!學生有罪,任憑恩師怎么責罰,但求恩師不要不理睬學生!”
  何肩也說:“師傅,徒弟來遲了,你打我罵我都行,別不理我!”
  這時,一個低沉沙啞的聲音緩慢地回答說:“我——不是——你們的——師傅——!”
  張良悲痛地說:“恩師,學生決不是負心之人!自從得恩師所傳兵書,我沒有一日忘記過師傅,拳拳之心,天可明鑒!”
  何肩痛哭流涕地說:“師傅,當年我死活不愿离開你,你無論如何要打發我走,到而今你又不認我了!能怪得了我嗎?”
  老人發話了:“不是我不認你們,我真的不是你們的師傅!”
  張良恭敬地問道:“那么,請問老丈是誰?”
  老人仍一動不動地回答:“我是黃石老人的故友!”
  張良道:“老伯,我是……”
  “不用介紹,天下誰不認識你呢?你不就是張良嗎?”
  “我正是張良,請問老伯,你可知道我恩師的下落嗎?”
  “當然知道,請跟我來!”
  說完依然頭也不回地起身走去。洞外,晨曦初露。
  張良他們三人,急起直追。只見老人沿著陡峭的山道健步如飛,往一座山峰爬去。他們在后面緊追不舍,始終赶不上他,還累得直喘粗气。爬了好一陣,才終于登上了峰頂。
  登臨极頂,眾山藐小。
  只見峰頂怪石嶙峋,云生腳下。林濤蒼蒼,天風浪浪,好一個仙人的居所。
  老人將他們領至一個山洞口,洞口被一塊巨石封死。只見老人輕舒猿臂,輕巧地把一塊巨石雙手一抱,扔往深谷里去。等了好一陣,才听見谷底響起沉悶的轟響聲,群鳥惊飛,野獸哀號。
  這時他們才看見洞里,有一根丈多長的雙人合抱的巨木,躺要山洞里。
  老人說:“八年前的一天,從山下傳來一個消息,秦始皇意外死了,陳玉揭竿,天下大亂,老人第一次站在這峰巔解開緊鎖的雙眉,開怀大笑了!那夜,月照中天時,他無疾而終。生前他砍倒這峰頂一棵大樹,挖空放在洞里,吩咐我在他死后,將他安放在樹木心中。還說,八年之后,若張良与他徒弟一同來尋他,就領他到這里來,開棺見一面之后,就在這里連同樹棺一起焚化。”
  說罷,老人抬臂一揭,巨樹即分成兩半,樹心掏空,黃石老人安臥其間,宛如熟睡一般,雖然過去了整整八載,依然栩栩如生!
  張良与何肩悲痛欲絕,正要撫尸大哭,老人突然厲聲制止住他們說:“你師有言,在他遺体面前,決不准大放悲聲,否則他將死不瞑目!他還說,不論是他的友人,還是他的弟子,在他羽化西歸的時候,都應高高興興。只有如此,才算得上他真正的摯友和真傳弟子。”
  張良与何肩都不敢哭了。
  他強忍悲傷,和老人一起,將那段巨樹移出洞外。說也奇怪,這段看起來又粗又沉的巨樹,抬起它來竟象飄浮在水上一般,輕輕地移出洞外。
  大家庄重地安放好巨樹,再到下面的樹林里揀來許多枯枝,堆成小山一般。張良請老人點火,老人從身上掏出火石,兩相碰擊,飛濺的火花立刻將枯枝引燃。
  火苗迅速地蔓延開來,山風吹得火苗呼呼直跳。很快地舔著那段巨樹,并且爬上了那段巨樹。燃著燃著,一股強勁的山風卷來,這座木材堆成的小山,轟地一聲燃成一堆丈多高的熊熊烈焰。風助火勢,越燃越旺。那金色的火焰象在歡樂起舞,越舞越狂,越舞越歡,向那高高的天空升騰,升騰,象一只金色的巨手,要去捫撫那深邃高遠的天空。
  漸漸地,火焰仿佛都飛升到天空去了,一朵又一朵,一朵又一朵,終于飛完了,峰頂中間的平地上,最后剩下一堆白色的灰燼。
  正當張良与何肩想將灰燼捧起,突然一陣旋風,魔幻般地讓灰燼旋轉而起,迅速地飛升到高空,隨風飄散得無影無蹤。
  連峰巔那塊土地上的塵土,也被清風掃得干干淨淨。
  這時,天際飛來一只白鶴,鶴舞云間,鳴于九霄,聲聞于天。
  老人哈哈大笑,粗獷的山風,吹起他滿頭銀白的須發。
  為了感謝采藥老人幫助他們了卻了平生這一大心愿,張良取出了許多黃金,雙手奉獻于老人面前。老人臉色驟變,鄙夷不屑地說:
  “快把這些肮髒東西拿開,我就象屈子所言,朝飲墜露,夕餐落英,拿這些東西來有何用處?哈哈哈哈……”
  說完轉身走下山峰,很快消失在云霧之中。張良手捧黃金,面有愧色,呆呆地立在那里。忽然云霧深處,又傳來采藥老人的歌聲: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張良讓何肩到昨晚留宿的山洞,把恩師留下的那只陶罐帶了回去。他們与田石回到林中木屋時,已時近黃昏。有兩位獵人正在屋前等他歸來,他們正獵獲了許多飛禽走獸,來与田石一道送到谷城去,賣給漢軍大營。
  田石為張良他們生起爐火,煮上飯食以后,就交接給了何肩,和另兩位兄弟下山去了。
  張良正望田石离去,他還有一件大事放心不下。等到飯食熟了,兩人匆匆吃過晚飯以后,体弱多病的張良,的确累得渾身快要散架了。何肩為他燒水燙腳,侍候他早些躺下,好好地睡上一覺。
  張良說:“不,今晚我還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辦!”
  出門前,他吩咐何肩,跟隨他到了要去的地方以后,何肩不能露面,不論發生了什么情況,沒有叫他決不能上前!
  “有人要你性命,我也不能上前么?”
  “不錯,我沒有叫你,你決不能出現,否則將坏我的大事!”
  臨行,何肩佩上寶劍,張良命令他不准攜帶武器,他才無可奈何地取下寶劍。他趁張良沒注意,帶上了一柄短劍在身,默默地跟在張良后面,向山后走去。
  月亮已經升起來,走了一陣崎嶇的山路,那間木屋又出現在前面。張良叫何肩在一棵大樹后隱蔽起來,再一次叮囑他不准擅自行動。
  張良看了看木屋周圍沒有什么動靜,就上前去敲了敲門。屋里沒有動靜,門沒有開。張良再次敲門,仍然沒有動靜,又等了片刻,門終于開了,主人走了出來。月光照在他的臉上,一眼就看得出他神色慌張,察看著四周的動靜,他一見外面沒有其他人,才放下心來。
  “病人脫离危險沒有?”張良小聲地問。
  “好多了,傷口再沒有化膿了。”主人說。
  “再讓我給他看一下。”
  “請進來吧!”
  主人開門帶張良進去,屋里沒有點燈,等張良一進去,他就隨手把門關上了。
  何肩顧不得張良嚴厲地叮囑,飛快地掏出短劍跑到門外傾听。
  張良剛從明亮的月光下,進到沒有燈光的屋里,眼前頓地一片漆黑。他一抬腳,好象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往前一扑,又立刻被一個什么東西套住了,越掙扎套得越緊。突然間這繩子把他往上一提,他的雙腳便開始离地,被懸空吊了起來。
  等他的眼睛習慣了黑暗,木屋里漏進一縷縷月光,才使他能看清屋里的東西。他首先把目光射到床上,一眼看見那位病人還在,而且已經坐了起來,他就放心了,不過他沒有出聲,而是讓屋里的人對他問話:
  “你如果說老實話,可以免你一死;如不說老實話,就把你捆起來,扔到森林里去喂狼!”
  張良沒有回答,他心中有數。
  主人問道:“你說,你是不是漢軍的探子?你進山來找誰的?”
  他仍然不說話,他最擔心的還是怕此刻何肩沖了進來,把事給攪了。
  主人說:“要是你不說,我就把你捆牢,扔進森林里去,到時候失悔就晚了!”
  當他伸手來綁張良時,床上的病人終于開口了:“慢著,你再問問他大前天,劉邦帶兵來到谷城山下,是為了找誰?”
  這一下張良從病人之口,真真切切地听見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親切的聲音,這個聲音他听過千百次,決不可能听錯。更何況,那天晚上他火烙傷口時,病人昏了過去,當主人用熱水為病人擦臉時,他曾舉起松明子湊過去,照亮過這張臉,是絕對錯不了的!所以他沉得住气,因為他知道,今夜有惊無險。
  于是,他決定開始說話了。
  “項伯兄,別來無恙否?你听得出我是誰嗎?我就是那夜挽救你生命垂危的人!”
  病人一听這個被吊著的漢軍細作的聲音,頓時惊呆了,慌忙說:
  “子房!是子房!快點燈……不不,先把人放下來!輕一點,別傷著他!”
  項伯激動得語無倫次,此情此景他更是難以言說的欣喜!
  還被緊緊捆著的張良放聲笑了起來。
  何肩在門外傾听,簡直搞暈了。一會儿听見屋里有響動,一會儿又象有人在審問誰,但又听不見張良的聲音,一會儿卻又听見他在放聲大笑……究竟是怎么回事?想沖進去,張良又再三嚴厲叮囑,沒有叫他不准進去;不進去吧,万一張良有個閃失,那不是成了束手待斃嗎?
  “何肩,現在可以進來了!”
  等何肩推門進去,屋里的松明子已經點亮,把屋子照得暖暖的。屋里的气氛安宁而融和,似乎剛才什么也沒有發生過。
  “子房明知我傷勢嚴重,要不是蒙子房再次相救,差點命都丟了,為何還問我別來無恙否?”
  “這當然是明知故問,老朋友開個玩笑罷了!”張良說罷哈哈大笑起來。
  “老朋友?!”何肩惊愕地自語。
  床上坐著的病人問他:“你看我是誰?”
  何肩見他一身山民裝束,雙眼深陷,臉頰瘦削,再加上蓬發垢面,真令人難以辨認,何肩只好茫然地搖了搖頭。
  張良笑著說:“不認識了吧?這是項伯兄!”
  “呵,大人!”何肩慌忙下跪行禮。
  項伯掙扎著要來扶他,怎奈背上創傷尚未曾痊愈,只好心酸地說:“我項伯如今流亡山野,危在旦夕,成了漢王搜捕的要犯,就請免稱‘大人’了吧!”
  說罷,神情沮喪、神色黯然。
  張良說:“我這次上谷城山,是為了尋找闊別十三載的恩師,沒想到能与項伯兄邂逅相遇。請你放心,你我是生死之交,我張良決不可能帶人來追捕你,更何況直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你的下落。漢王雖然多次向我打听過你,但決不是想追殺你,因為你有恩于他,他是不會忘怀的。項王兵敗之后,你又是怎么逃到谷城山上來的?”
  “我這一輩子,已是兩次蒙子房救命。前日來為我治傷,不知道是子房。第二日又听說漢王兵臨谷城山下,以為是替我治傷走漏風聲,追捕我來了,剛才險些誤傷了你。我項伯与你,雖然各居楚漢,勢不兩立,但從來都把你引為知己,也就不再對你隱瞞什么了!”
  兩月前悲壯慘烈地突圍,至今仍使他常在惡夢中惊醒。清夜醒來,冷汗滿面,心跳不止,惊魂未定。每次回憶,都如在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那夜,冷得出奇,他被凍醒了。听到了重重包圍著他們的漢軍陣地,傳來了催人淚下的楚歌。他清醒地意識到,這支支纏綿的楚國民歌和樂曲,遠比鋼刀利劍更具有殺傷力,真是令人催肝裂膽!
  他知道楚軍的末日到了,無人再有回天之力。
  他早已選好一匹优良的坐騎,他把最珍貴的財寶縫在戰袍里,其它一切都舍棄了。他來到項王帳中,正好目睹了一場霸王別姬的感天動地的悲劇。他太了解他這位侄子了,他的勇武舉世無雙,但他的剛愎自用和專橫任性,又是他的不治之症。他雖是叔父又能怎么樣呢?他們這個名將世家出這种人,從他父親項燕,以及他兄長項梁,都是如此,項羽不過是登峰造极罷了。
  他得到報告說,大批將士投奔漢營,但是別人可逃他能逃嗎?雖然那邊有他的摯友張良,他還有恩于劉邦,但是他還是不能逃啊!
  他見侄儿已是決定突圍了,便催促他說:“事已至此,趁天亮之前赶緊突圍吧,否則就要為劉邦生擒了!”
  項羽當机立斷,下達了突圍的命令。帶領著八百名精兵,踏著遍地霜凍,悄悄地不聲不響地穿過了十面埋伏。眼看快要逃出重圍了,惊動了韓信的一支隊伍,漢軍迅速地追了上來,八百精兵被切割成了几塊,僅有一支跟著項羽向南奔去了。
  廝殺中,他突然感到后背一陣劇痛,被刺了一槍。他無心戀戰,緊勒韁繩,伏在馬背上,在黑暗中往前沒命的逃奔。天明以后,他才發現身后已經沒有了追兵,他已經遠离了戰場。
  這時,他才找到了一個偏僻的人家,給了主人一些黃金,買了一身窮苦百姓的衣衫,把盔甲武器全部深埋了。再用隨身帶的止血藥,把傷口包扎了一下,吃飽了一頓飯又准備上路。
  他向主人打听這里是什么地方?主人告訴他,這里在該下之北几十里的地方,听說項王已經向南朝陰陵和東城方向逃去了。除了北邊的魯地還屬于楚,其余的楚地都被漢軍占領了。主人之所以愿意幫助他,因為他的儿子還在楚軍中,當然生死未卜。
  于是項伯裝成一個乞丐,向北方的魯地走去。一路上創傷又化了膿,痛苦不堪。雖然遇到過不少韓信的隊伍,一見這么一個又病又老的乞丐,誰也不愿過問他。
  好不容易走到离谷城不遠處,一天他困臥路邊,听行人說項王已在烏江自刎,楚軍已全軍覆沒。只剩下魯地堅守不下,漢王用張良計,將項王首級來魯地示眾。
  他獨自走到一片無人的荒野,號陶痛哭了一場。然后又來到路邊等待,最后看一眼侄儿。他在路邊一直等了半月,一天下午,終于看見一只浩浩蕩蕩的漢軍走來,前面一輛車上,放著一只高高的籠子,里面放著一只血淋淋的人頭,須發散亂,怒目圓睜,眥牙裂嘴。因為是隆冬,頭顱還沒有腐爛,但血跡已干,已經開始發黑了。
  路邊站滿了老百姓,觀看著這位威震天下的不可一世的英雄的末日。
  項伯直瞪著侄儿的頭顱,他的雙顎在抽搐,緊緊咬住牙關,生怕大放悲聲,他滿臉的亂須在抖動著。
  真是國破家亡啊!這既是西楚霸王的頭顱,也是他嫡親胞侄的頭顱,他能不痛徹心扉嗎?人生還能有比這更令人悲痛的事嗎?
  他只覺得眼前一黑,就人事不省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開始隱隱約約地听得見他的周圍的一些人的議論聲:
  “你看,他就這樣倒在路邊死了!”
  “唉,真可怜,這個討飯的老頭!”
  “行行好,把他抬去埋了吧!”
  “誰知道他死沒有?”
  “你們看,來了一位走方郎中!你行行好,看看這個要飯老頭死沒有死?”
  這位走方郎中摸了摸他手腕的脈說:“沒有死,還有一口气!”然后使勁掐著他的人中,看見他緩過气來以后,把他抱進了一間荒屋,總比躺在路邊暖和一點,然后往他嘴里放進一顆丸藥,再喂了他几口水,沒過多久才慢慢地緩過气來。
  他睜開了眼睛,真是天無絕人之路,這位郎中是他當年因殺死了人亡命江湖時結識的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已經認不出他來了,他激動地說:
  “你連我都認不出來了嗎?我是項伯呀!”
  朋友赶緊伸手捂住他的嘴說:“你剛才沒有看見你侄子的頭顱在示眾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那是從前的話了!楚漢相爭,楚已經亡定了,現在已是漢家天下,這是天意!”
  項伯絕望了:“我如今不僅是國破家亡,而且是重病在身,我已是心如死灰,只求一死了之!”
  郎中說:“我現在住在离此不遠的谷城山中,采藥為生,你跟我上山去,一來可以逃避追捕,二來可以治傷養病,躲過這段時間,何去何從再作計議。”
  于是,項怕就跟隨朋友上了谷城山。
  “項伯兄大難不死,真是万幸!”張良說,“但不知兄長今后將怎樣度日?”
  項伯沉吟良久,不知說什么的好。
  張良深深了解他的這位朋友。
  項伯為人仗義,對朋友肝膽相照。但他最大的弱點是貪財,因此對于嗜財如命的項伯來說,有三大致命“死穴”:一是成不了大事,財都怕舍的人,還能舍命么?
  二是不可能終老林泉,視財寶為第一生命的人,可能淡泊么?
  三是他身為貴族世家,難甘寂寞,要他從今隱名埋姓,是很難做到的!
  這三大弱點使他吃不了苦,受不了窮,他突圍時藏滿珠寶的又髒又破的袍褂,還依然穿在身上。
  張良又回想起秦滅韓后,自己流亡江湖的情景。
  對于項伯,張良已經洞穿了他的心,他還對劉邦抱有幻想,因為他多次在劉邦危難時救助過他。因此,劉邦再与項羽勢不兩立,也很難對他反目成仇!然而,楚國剛滅,項王剛死,侄子的頭顱正在魯地示眾,身為霸王的季父,他真能厚顏無恥地匍匐在殺死自己骨肉的新主腳下么?
  張良想了一陣后摒退郎中与何肩,只剩下他們倆人時,張良實話告訴他:漢王曾多次打听過他的下落,表示愿意封賞,但必須賜姓劉。
  項伯心里象被針扎了一下,但他絕對沒有勇气提出异議。
  張良見他沒有吭聲,知道他接受了這一點。
  最后張良鄭重地叮囑他,等傷痊愈之后,可下山赴漢王那里請罪,他保他生命無虞,但千万不能說他藏在谷城山上。切記,切記!
  項伯默默地點頭,他含著淚花,表示深深的理解。
  張良辭別項怕回到木屋,天已快亮。
  剛躺下不久,田石就從谷城回來了,而且還隨身帶回几位漢軍。他們是奉漢王之命來接張良下山的,說有緊急要事相商。
  于是,張良只好帶著恩師的那只陶罐下山了。
  來到谷城山下的瀑布邊,他令士兵把那塊黃石抬上車,和他一起离開了令他夢魂牽繞的谷城山。
  在他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他都和這塊相依為命的黃石廝守在一起。直到他羽化西歸,也帶走了這塊黃石。
  黃石,張良的生命之石。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