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王嘉廉 中國企業如何進入500強?


  王嘉廉 生年:1944年/學歷:數學專業學士學位/責任職務:CA公司董事長/對財富感受:我8歲就离開上海生活在美國,但我認為人就是人,我現在是不是很富有,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認為錢就那么回事,它只是一個標志。它不應該是我們拼命去爭取的東西,如果那樣做,生活就沒有了意義。我覺得要過有意思的生活,就該做你喜歡的事情,如果你做的事情你很喜歡的話,你的錢就會跟著來。

                第一印象

  很早以前,有位企業家朋友對我說過,在美國能夠自如出入美國最上層圈子的華人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王嘉廉。這使我很早就對王嘉廉這三個字產生了很大的好奇。
  如果說比爾·蓋茨是全球個人電腦軟件王國里的王子的話,那么王嘉廉便是全球另一軟件王國——企業管理軟件的主宰,而最有力的證据便是兩家已在各自“地盤”成為事實上的標准。
  我第一次見到王嘉廉是1998年5月13日在北京進行的一次演講。王嘉廉的皮膚黝黑、長方型臉,眼睛很小,中等身材,但很男子气,他的聲音非常有磁性,演講得抑揚頓挫,像是在朗誦好听的詩句。
  王嘉廉雖然長得很華人,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佬,他不會說中國話,只能听懂一點點中國話,他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叫Charls(查爾斯),更關鍵的是他的思維已完全地美國化了。
  第二天上午,我和總編劉九如先生一起在北京凱賓斯基總統套房對其進行了獨家采訪。我問王嘉廉,CA在國際上很有影響,但在中國為何影響不大?他回答說:“CA的產品不是微軟的前台產品,而是用戶看不見的后台產品,另外CA產品面臨的對象不是個人,是企業用戶。”
  我當即反駁說:“您的這种說法并沒有說服力,英特爾生產的微處理器也是用戶看不見的后台產品,但他們卻大力宣揚‘Intel inside’,讓很多人都知道了英特爾,這說明英特爾很會做市場。”
  王嘉廉愣了一下,隨即馬上說:“你說得對,如果你了解CA的歷史你就會知道,像我們這些人都是搞技術出身的,所以我們這些人對于技術更了解,但對市場營銷不太擅長,而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在市場營銷方面學得越來越好,你以后可以在這方面來幫助我們。”
  這一次專訪王嘉廉的時間很短,我的問題沒能間完,于是我遞給替王嘉廉做翻譯的吳小客小姐几個問題,請她在王嘉廉午飯空余時間里,再幫問一下。
  當天下午,王嘉廉有個新聞發布會,我早早去了并坐在第一排。王嘉廉走進會場坐在主席台之后,一眼看見了我,他高興地跟我打著招呼,還把頭從主席台伸出來,一臉“討好”地對我說:“你的問題我已經給你做了答复。”
  1999年立秋那天,成都一對對新人忙著在祥和的日子里,張燈結彩、喜結良緣。王嘉廉也踏著一片喜悅來到成都,他來參加國家經貿委培訓司主辦的“變革中的企業經營管理——世界500強系列講座”的活動,在那個會議上我一連問了几個問題。
  演講結束后,緊接著是王嘉廉和記者的座談會,我第一個搶著提問,而且又是一連串的几個問題。看到我這么多沒完沒了的問題,一下把王嘉廉逗笑了。采訪結束后,王嘉廉徑直走了過來握著我的手,說:“Nice to see you again”(很高興再次見到你)。看來,王嘉廉非但不討厭沒完沒了提問的記者,還會對這樣的記者施一些“偏愛”。
  成都之行使我對王嘉廉的好感陡增,尤其是他的那一段話非常令人感動,他說:“你們做記者的怎么寫我,或寫不寫我,其實都不重要,但你們應該介紹一下‘微笑列車’。那些凸嘴、面部有畸形的孩子們備受歧視、總是躲到某個角落里,許多家長放棄了希望,而我們能用我們的軟件和醫生一起幫助他們找回他們的世界,你們應該告訴這些畸形的孩子有很多人在關心他們、想為他們做一點事情。”
  王嘉廉是一位非常有領導魅力的人。為此,夏恩的首席執行官胡艾瑞征率夏思公司主動“投靠”了王嘉廉。在“投靠”前,夏恩是世界第一大的安全軟件供應商,該公司在防病毒及數据備份上是全球的領先者。胡艾瑞征對我說:“夏恩与CA在談合并時,我的最大動机是想能与王嘉廉在一起工作,合并后,我留下來也是因為王嘉廉。”
  “王嘉廉是一位非常有遠見、有修養的人,我對他非常佩服。”“領導力和動力是王嘉廉的最大特色。”“但是,我与王嘉廉經常討論和爭論,如果不討論、不爭論就不知道彼此之間的立場在哪里,爭論也是溝通的一种方式,爭論主要在方針、策略,產品、用人上的一些想法,一個人穿衣服時一定要照照鏡子,一個人做決定時,也要找其他人照一照,看看是否正确。”(胡艾瑞征語)
  我問:“王嘉廉一旦退休后,CA還能繼續有活力嗎?”胡艾瑞征說:“一家企業總要有一個企業文化,王嘉廉就像一個种子,企業文化像是一棵樹根,慢慢會開花結果。王嘉廉即使退休,但把企業文化還留了下來,我們看事情的方式、我們做事情的態度,企業文化在無形中幫助了思維和執行。王嘉廉在公司培養了一大批會思考的人。”

  采訪時間:1998年春天,1999年秋天

          王嘉廉 中國企業如何進入500強?

              傳統思維日落西山

  中國企業如何才能躋身到世界500強企業?王嘉廉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打破過去的思維定勢和條條框框,要有新的思維。如果你想成為非常成功的公司,必須要有全新的思維。這個世界變化太大,我們需要張開雙臂,全身心地投入這一時代,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問題,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里,我們要加快速度前進。”
  王嘉廉說,如果我們再用傳統思維來運作企業,必然會落后于世界潮流,“我們的落后將成為巨大的災難,這种災難不僅僅是指金錢上的損失,而是時間的喪失以及所有相關机會的丟失。”“我相信不拘泥于傳統思維框架的企業將會是贏家。最近的IT業(信息產業)歷史表明,傳統思維已日落西山,那些突破常規思維的企業將會得胜。”
  王嘉廉認為在跨入2000年之際,有兩种失敗者:退卻或死亡。“你可以樂觀地設想一個已經存在的企業,它擁有自己的优勢,投身于電子商務世界。這些企業進行電子貿易、電子商務、用電子思維使自己的公司成為优秀企業的代表,因為這些新企業能夠利用獨特的方式來思考,他們突破常規,用完全新穎的方式來看待IT業,從而在根本上贏得了這場戰爭。脫离框架思考問題應成為我們工作与職業的一部分,因為我們所處的信息世界比以往的世界變化得更快,這种變化的速度我們稱之為网絡速度。”
  “英特爾董事長葛魯夫和首席執行官貝瑞特向我保證,在未來數年里,几十兆甚至上百兆的芯片都可能研制出來。很清楚,硬件計算能力的优勢正在成為商品。因此,企業將怎樣從這种高速計算技術中獲取得最大的价值呢?用它來制定納稅表單、改進財會程序、將它局限于傳統的程序中嗎?我不希望如此。因為那將是非常大的浪費。新技術仍然要屈服于首席財會官的麾下嗎?我相信這种傳統的觀念將會使我們失去极大机遇。傳統思維只會浪費掉IT界今天所提供的巨大潛能。”

           与其赶超技術,不如利用好技術

  在面對中國人如何赶超西方技術的問題時,王嘉廉認為應該換一种思維來看待這一問題,他說,“中國人的發明,西方人是吸納了的,西方人往往是在中國人發明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發展的。因此,我認為不要做純粹為技術而技術之事,應該考慮現有的技術能為你的企業和業務帶來什么樣的附加价值。”
  在王嘉廉的眼里,互聯网也好、計算机也好、各种新技術也好,都只是一些為企業服務的工具,“當我們在使用技術時必須牢記一點,就是不要為技術而技術,技術應該是用來推動我們企業業務的發展,如果為技術而技術的話,就毫無意義。但很多人一談到技術,就感到奇妙無比。大型机、客戶机/服務器、NT、linux,一代代技術層出不窮,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當你想換某個新技術時,這個新技術能給你們帶來什么?我要向中國企業家提的建議是,技術決策往往是一种商業決策而不是一种技術決策,技術只是一個工具,它是用來幫助推動企業發展的工具,只赶新技術的時髦是件毫無意義的事情。”
  “我認為迄今為止,人們對信息技術的使用都非常局限,人們只是用信息技術使手工變成自動化操作而已。如,把信息技術只用于財會,財會會算得更快、更明确,但這只是一個起步階段,我認為技術應該能用來幫助企業壯大自己的業務。如果說,我們能夠擴大全球信息技術市場,那么所有行業的企業,應該能夠從信息技術中獲得更好的技術,從而使自己的業務不斷壯大。”
  “比如說我現在要從飯店去飛机場,很簡單,只要我出門找輛出租車或讓我的司机帶我去就可以達到。但如果你問一個技術人員怎么能去机場時,他會把這個問題變成一個怎么制造汽車方面的問題。因此,我們在下一個世紀要成為業界領袖的話,就應該牢記一點,技術只是一個工具,它只是幫助我們業務不斷壯大的一個工具。”

               永遠要有饑餓感

  “不要相信公關公司的人對你說‘你有多么多么的成功’等這一類的話,你必須永遠有一种饑餓感和危机感,你必須永遠要有不斷進取的精神才行。”
  “你還要快速做出反應,要能以非常快的速度開發工作,還要能快速進行決定和決策,也就是說我們要有精益思維的思想。如果發現我們有什么做錯之處,我們必須馬上糾正過來。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朝什么方向走,在這個行業里走什么樣的道路才能取得成功。我認為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的眼睛不能只瞄准一個技術,如果這樣做就太狹窄了。”
  “CA實際上是一家大公司,有1.8万名員工,但在我們的思維中我們把CA當作一家小公司來看待,我告訴我的員工說,你不要看CA的規模而把它當作大公司,如果把CA看作一种大公司的話,會使得自己的思維不清晰,容易陷入大公司里常常有的誤區,可能效率不會高,官僚机构非常重疊;而我希望CA成為非常經典、效率非常高的公司,因此我們在思想上把自己當作一家小公司。”
  “CA現在一直在努力地防止官僚主義的發生。我們与各級管理層和員工之間溝通時,不是一個層層向下、中間有很多層次的金字塔式的結构,而是一個比較平的結构。我們的管理層現在有一個共識,就是說,如果我們發現了我們在溝通方面有問題,如果我們有了官僚行為,那我們一定要和它做堅決的斗爭。然而,任何企業做大后,就有可能出現溝通方面的問題,但因我們大家有了共識,即使出現了官僚主義的苗頭我們也可以克服;如果我們公司內部沒有達到反官僚的共識,認為公司大了就可以為官僚作風作借口的話,那么官僚主義就肯定會滋長。”
  “我從來沒有說我要做最大的軟件公司,我要有的是最好的軟件公司,如果這個最好的軟件公司碰巧又是最大的軟件公司,當然很好。但這個最好的軟件公司是第三大、第二大或者第几大的話,也無所謂,因為我要的是最好的軟件公司,而現在我們這個公司是最好的軟件公司,我非常高興能有最好的軟件人員与我一起合作。我覺得在我們從事的這個行業之中,我們不是在比賽究竟誰更大一些,我們實際上是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業務,微軟公司的業務是Windows視窗平台,我們并不跟它們競爭,但支持它們的平台,它們也需要我們CA公司的支持,從而使得它們的平台成為最好的。”

             要激發員工“好”的感受

  “我的任務是創造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在這种環境中我的員工應該能夠感覺到他們确實干得不錯;而且他們的收入也應該比較好,我相信所有業界的人會發現他們的收入比他們應該得到的還要高;另外我希望他們在工作時應該有樂趣。如果我能創造出這樣一种環境,能滿足這三個條件的話,那么我的公司里就會有非常快樂的人,他們工作的動力會很大,這樣的話,我就能雇到最好的人,我的公司才能成為最好的公司。”
  王嘉廉說,在企業里,讓員工忠誠于企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對于員工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內心的感受,你可以把知識塞到他們的頭腦里,但員工心里的感受你是改變不了的,然而員工心里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員工是不是很忠誠、是不是很誠實、是不是喜歡勤奮地努力工作,這都是員工自己的心里感受,但這個感受你企業老板是看不出來的。因此,我經常這樣跟我的員工說,如果在CA要取得成功,如果要使自己的一生取得成功,有三點至關重要:第一,你在CA工作時,不管你做的是什么事情,你覺得你做的這個事情确實對這家公司很重要,你确實是在為這家公司做貢獻,也就是說員工要了解自己的价值。第二,要給員工非常好的薪水,你問問CA的員工,他們拿的錢真是太多了(笑)。第三,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樂趣,一定要喜歡你所做的工作,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快樂的人總是能做出非常好的事情,那些悶悶不樂的人是做不出好事情的。”
  “但對于管理人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應該能提供一個使這三個因素都存在的環境。”對此,應建立一個有權威感的獎勵机制。“每個人在工作中的表現不一樣,當然獎勵也不應該一樣。做得最好的人,應該能得到最好的獎勵。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應該給這些人提供平等的机會,從而使自己不斷地成長起來,不斷地使自己變得更加优秀。如果說有這樣一种情況,做得好的人比做得差的人拿到的獎勵更差的話,這個机制就行不通,這樣的環境就不是鼓勵人們去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環境。”

               要有好的理念

  王嘉廉說:“如果是一個好的領導或好的管理人員,別人批評他時,他應當承擔所有的責任,遇到表揚,向后退一步,不要去搶功勞。”
  讓一個企業進入一個永久的良好狀態,究竟是什么在起關鍵作用?是企業的文化、營業業績、企業制度還是其他的什么?王嘉廉說:“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可以保證的東西,所以要使得企業取得成功的話,是有些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人。如果你看一看我周圍的管理人員,是他們給我們的企業帶來了希望,因為他們有那种盡心盡力去工作的心,他們确實非常關心周圍的人,他們不斷地給企業文化注入活力,因此我非常樂觀地相信,我們這個企業可以得到不斷的成功。”
  “王安是一位美籍華人,我非常尊重王安,因為王安克服了重重障礙開辟了自己的業務,而且其高技術企業做得不錯,他所做的工作有利于許多人,當然他在公司最后几年做得不如以前那么好,但是評价一個人不能僅憑最后几年給其下一個結論,應該看重他整個的成就,他現在依然是我的偶像,我依然祝他取得成功。對于中國人來說,也許有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在用人的時候應該更多地看人的素質,而不應把家里人都弄進來,我家里的人就不參加我公司的工作,這就是他給我們的一個教訓。”
  王嘉廉認為,品質對一家公司而言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概念,他說,“我們不僅指產品的品質要好,在与客戶打交道時,也有品質高低的問題;如何与我們的合作伙伴打交道,如何与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打交道,這里都有一個品質高低的問題。我們在當初創建CA公司時,我們就有一個決心,即把CA創建成一個比別的公司要好的軟件公司,使這家公司成為一個人人都可以依賴的公司,我們要使這家公司為人們推出一些更好的解決方案。如果我們大家都有愛心,都想更好地讓別人過得更好一些,假如我們能把這些傳達到每個員工心里的話,那我相信我們就能戰無不胜。”
  “中國軟件市場很重要,并不只因它是很好的人才來源地,對于中國信息技術行業來說,至關重要的是必須達到下述境界,即中國應該能向全球市場出口軟件產品。我們知道中國人才濟濟,中國的技術人才、中國的工程師太棒了,他們非常聰明也非常勤奮,但有一個問題,中國的技術人員不知道他們應該做什么、不知道怎樣做包裝、怎樣商品化、怎樣做支持、怎樣向全球市場出口。在很多情況下,中國人有非常好的想法,但卻不能把這些很好的想法銷售出去,如果他們不能把這些好的想法銷售出去,別人遲早就會把這個好的想法偷過去,然后別人就會把你這個好想法銷售出去。”

  理念共享

                絕對孤獨

  說起孤獨,很令人膽戰心惊,因為它很會害人。
  上大學時,曾有一個時期我非常迷戀尼采的書,因為其華美如歌、凄涼如詩、激昂如風的行文常常會把人拍打得熱血飄飄。但尼采的偏激、孩子气似的表白方式,又很難在人的心里樹起一個絕對的“權威”。比如,他甚至會在書中說出“我為什么如此聰明”這樣的狂言。當時的我也不是很明白尼采為何不像其他的哲學大師如黑格爾或費爾巴哈那樣理性一些、嚴謹一些、或更像哲學家一些。在課堂上,教師們對尼采的東西進行了絕對的灰色定格,因此,當時的我雖然喜歡尼采,但無法真正理解、也不敢真正去靠近。
  但這不奇怪。激情万丈的尼采在100多年前和100多年后都大孤獨了。當尼采的《荷馬与古典文學》問世后,他那罕見的才華曾讓當時的人惊歎不已,這使他在25歲那年就成為大學教授;但過了十年,他卻因寫出了著名的《悲劇的誕生》而“信譽”掃地,為此,他不得不辭去大學里的教職,過起了漂泊無定的生活。34歲那年,當他把批判瓦格納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書寄給瓦格納時,兩位好朋友從此分道揚鑣。在情愛方面,几次均淺嘗輒止,至死未婚。盡管尼采為自己定位于以戲劇的眼光看待人生和社會,雖然他足夠聰明,也足夠勇气,但最后還是進入了瘋人院。因為沒有工作、沒有友誼、沒有愛情的生活,讓尼采陷入了絕對的孤獨中。
  世界上還有一位了不起的人也是因為孤獨至极將自己的耳朵割掉而最后發了瘋,他就是讓無數個現代人拜倒其腳下的畫家梵高。梵高和尼采一樣,在事業上几乎沒有什么長久的朋友(只有一個哥哥),也沒有獲得過一世的情愛,更糟的是直到他臨死時,其价值也沒有得到過世人的承認。梵高在其精神的島嶼上越是努力耕耘,就越發地顯得孤獨。他一生都在孤獨中浸泡著。當他被孤獨一點點撕扯、折磨得無法喘气、筋疲力盡時,他只好發了瘋。
  万緣放下皆為空。然而,誰又能瀟洒到這一步?很少有人能抗得過這种极端的孤獨。“人要獨居,必須是野獸或天神”(亞里斯多德語)。大的精神斗士如果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往往會被孤獨活活淹死。像薩特這樣的“巨怪”之所以最后沒能瘋掉,是因為他不僅有自己的朋友圈,還有一個終身的情侶——波娃。馬克思之所以能頑強地与整個資本社會進行較量,除其自身超凡能量外,還因有与恩格斯這樣罕見的友誼,也因有像燕妮這樣的一個終身伴侶。
  沒有一個人能擺脫掉孤獨。孤獨是我們整個人類家族共享的一种灰色精神。因為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赶路者。孤獨地一個。來到這個世界,再孤獨地一個人离開這個世界。
  盡管在這個世界上活著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擺脫孤獨,然而,人只要想活在一個正常狀態,就万万不能處于絕對孤獨中。很難想像當有一天,你所有的親人、所有的朋友都不在人世時,你還會有力量活下去。監獄里最能整治犯人的一招就是把犯人長期放在單間里,讓其長年累月地處于孤獨之中。
  雖然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孤島卻离不開孤島,孤島必須与孤島交流,孤島必須与孤島溝通,只有這樣人才會活得有生气。然而,孤島的界面如果不友善,交流起來就會顯得很困難和無聊;尤其是當觀念、虛偽、私欲、嫉妒、狹隘、惡毒爬到人們中間長滿疥瘡時,互動交流的空間就會被擠扁,有時會形成一條窄縫,最嚴重時,甚至連一絲藍天也會被撕扯得精光。
  人的力量在絕對孤獨面前,顯得极為可怜。它會把人壓得難以喘气,會把人的心態擠扁壓彎,會使心態跟豆芽菜般脆弱,此時,猜忌人、不信任人、行為偏激鬼怪等陰柔之气皆會跑出來彌漫亂躥。
  普通人更抗不過孤獨的侵扰。企業家僅是普通族里的一份子,企業家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要管理普通人、要將一群有缺陷的普通人擰在一起、讓普通人的优勢散發出來。如果一個企業家沒有一份良好的心態、好的管理手段、健康的思維方式,則會被這些普通人推入到孤獨的角落中,并盡各种手段來對付企業家。最普遍的現象是:員工表面上裝得唯唯諾諾,但暗地里卻順而不從。員工的良心并非天生就坏,因為員工想在這樣的環境混下去,就必須將自己裝扮成所謂的“老實人”。
  很多企業家只喜歡做寂寞高手。我們常常看到企業里的一把手很能干,而二把手卻沒有太大的能力但卻“老實听話”。企業一旦遇到困境,這些平日里的“老實人”不僅幫不上忙,有時甚至還會落井下石。
  企業家在企業中有意無意地為自己設置了孤獨的怪圈,在這种怪圈中,領導想領導的事,員工想員工的事,領導沒有威信,領導往往被員工貓捉老鼠的游戲搞得筋疲力盡、滿目盲盧、。真正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對生活有所參透的人,他們從不會將自己孤立起來,他們總愿与員工很好地打交道,讓企業溝通的渠道暢流少阻。
  我問王嘉廉:“讓一個企業進入一個永久的良好狀態,究竟是什么在起關鍵作用?是企業的文化、營業業績、企業制度還是其他的什么?”王嘉廉回答說:“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可以保證的東西,要使企業取得成功的話,是有些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人。如果你看一看我周圍的管理人員,你就會明白,是他們給我們的企業帶來了希望。因為他們有那种盡心盡力去工作的心,他們确實非常關心周圍的人,他們不斷地給企業文化注入活力,因此我非常樂觀地相信,我們這個企業可以得到不斷的成功。”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