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明報是他一生事業的象征, 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跡。 任何一种成功,恐怕都是各种机緣湊合而成,有時候,刻意的追求常常達不到目標,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明報》是金庸一生事業的象征。 金庸當初辦《明報》,當然有著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能夠辦一張真正自由獨立的報紙。不過,那种理想僅只是朦朧的模糊的,一旦操作起來,大概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受制于變亂不已的社會局勢与讀者口味。誰敢說金庸一開始辦《明報》就已有了宏大的計划,卓然不凡的品味? 如果沒有沈寶新,《明報》會不會誕生并有日后的輝煌?金庸在异鄉遇上初中時的同學沈寶新,不能不說是一种緣。人生如匆匆過客,多少种相遇只是剎那蒔花,轉瞬即逝。青梅竹馬,勞燕分飛,再遇舊日伙伴,實是偶然中之偶然。不僅如此,那時的沈寶新正在從事印刷業務,而金庸已先后在四家大報任過職,對經營報紙的門徑,相當熟悉。完全可以想象這對少年時代的朋友在南國香江初遇時的那分激動。天作之緣,一拍即合,他們決定創辦自己的報紙。 1959年,一份叫《明報》的報紙在香港注冊。公司注冊資金十万元,金庸占百分之八十的股權,沈寶新占了百分之二十。這樣的股權比例一直維持到九十年代。 “明”含有“明理”的意思,同時也象征了光明的前途。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到了“明教”這么一個組織。金庸与“明”字有緣。 金庸請了當時香港最有名的書法家王植波題寫刊名。這兩個題字沿用至今。 《明報》創刊初期,人手很少。沈寶新管營業,金庸負責編務,潘粵生作他的助手。 那時候香港的報紙,大体有二類,一類是比較高層次的如《星島》、《華僑》、《工商》等;另一類是低層次的如《響尾蛇》、《超然》等,以色情為招徠,迎合男性讀者的低級趣味。早期的《明報》似乎取了一條中間路線,既有嚴肅正經的社評,也有軟性香艷的小說。總的來說,以小說及趣味資料為主,每日出版一張,小報形式設計。 《明報》的銷量起初并不盡人意,有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時期,甚至面臨倒閉的危險。据《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我們看見報館經濟不好,也不奢望有薪水發,只求渡過難關,便心安理得了。” 那時,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已停航,要改乘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渡海。如果要即到即開,船費要三元,否則就要等到有六個人登船才開航。那時查氏夫婦宁愿捱著冬夜寒風,也不愿付包船費。 金庸与沈寶新硬是苦苦支撐下來,甚至不惜以典當來維持。他們确确實實將辦報作為一項人生的事業去做,不愿意半途而廢。 倪匡曾說:“《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小說。”這話很有几分真。 當時金庸的武俠在《商報》上連載已擁有大量讀者。許多人為了看金庸武俠,便改買《明報》。《明報》創刊之初,連載的是《神雕俠侶》,發行量達到六千份。 但是,《明報》權威性的建立,恐怕在于它的新聞報道、時事評論和分析。而這,卻离不開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鏞發表的每天一篇的社論。金庸的社論獨樹一幟,在讀者中,尤其在知識分子中,享有崇高的聲譽。世界上發生了什么事,香港人習慣性地想到,看看《明報》的社論怎么說。 每天一篇社論,几十年堅持不懈,而且保持品位,試問天下能有几人做到? 金庸的武俠小說打穩了《明報》基礎,加上沈寶新的經營手法,《明報》的廣告業務穩步上升,雖未至盈利可觀,赤字卻已逐漸減少。報館維持下去已無問題,相比于那些小報,銷量已算可觀,但比之于那几張大報,仍是小兄弟。 正在金庸絞盡腦汁,思索追赶良策之際,中國大陸爆發了“大逃亡潮”。那時正是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批的大陸人涌到香港,造成動蕩局面,成為熱門話題。當時各大報都爭相采訪這段新聞,以《明報》的人力、物力,實難以与它們競爭。 于是,金庸在社評中大做文章,對于此事發表了与眾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讀者的注意。 以《大公報》為首的几家大報,對于金庸的觀點進行了抨擊。《明報》當然不示弱,你來我往,一場激烈的筆戰引得讀者大看好戲,欲罷不能。本來并不怎么著名的《明報》在筆戰中人人皆知,而更重要的是,金庸的社論引起了高度注意,不管贊同還是反對,誰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這次筆戰后,《明報》擴展至兩大張,形成了中型報紙的規格,同時也有了盈余。可以說如果沒有“逃亡潮”,也許就沒有《明報》后來的發展。 差不多同時,《明報》与《大公報》又有一場火藥味更濃的論戰。那年,中國大陸出于戰略上的考慮,研制原子彈等核武器。金庸對此事持不同的看法,他以為強國在于親民,現在人民窮得連飯也沒得吃,實在不該去發展核子武器。這种論調顯然帶有書生气,并不完全站得住腳,引起了《大公報》的猛烈抨擊。 越爭論,《明報》越出名,銷路越上升。難怪有人說,《明報》能在報界站穩陣腳,實拜《大公報》所賜,真可謂“謔而虐”也。所以,對于你的敵人,最好的辦法是沉默,是冷漠。在指責別人的同時,常常是幫了別人的大忙。 《明報》的成功与金庸的善用人才也是不可分割的。六十年代的《明報》,人才薈萃,令人神往。 《信報》老板林三木就是在那個時候加入《明報》的。他先在資料室做資料員,受到金庸賞識被派往英國學習財經,返港后任《明報晚報》的副總編輯。以寫中國新聞見稱的丁望是資料室主任,丁望那時被視為中國問題的專家。現時《成報》總編輯韓中旋与小說家江之南那時是《明報》的編輯。曾以散文廣受歡迎的張君默是《明報》的記者。創辦《新夜報》,其后又回到《明報》出任總編輯的王世瑜,那時是校對兼送稿。胡菊人也是此時加入《明報月刊》的。女作家亦舒也在《明報》當過娛樂版記者。另外還有簡而清的馬經、狗經,等等。 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也為《明報》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机會。《明報》開辟了“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關大陸的消息。那時的中國,非常神秘,外界很難他了解她的情形。“北望神州”版正好滿足了許多人的需求。正是在“文革”中,《明報》成為報道中國消息的權威。 基于大陸“文革”對于文化的瘋狂摧殘,金庸于1966年創辦《明報月刊》,旨在于海外保留一個延續中國文化的地盤。它的目標是非牟利的,虧本也在所不惜。金庸自任月刊總編,禮聘許冠三、司馬長風兩人選稿,編輯則有王世瑜与黃俊東。初期所刊的文章,尺度很嚴,走的是純學術路線。后來胡菊人出任總編,長達十三年。胡菊人將月刊經營成一份綜合性的高水准讀物,形成了一個高級學術刊物的形象,在香港沒有第二家。 1967年,金庸本人及《明報》都面臨嚴峻考驗。“文革”的极左思潮蔓延到香港,引起不小的斗爭狂潮。金庸也被當時的“左派”視作“反動派”,要“斗垮斗臭”,并公開威脅要“消滅”他。《明報》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日子中自然受到沖擊,“左派”的騷扰包括寄上土制炸彈,煽動《明報》內部員工“起義”,及派人襲擊報社等。然而,就是在這种沖擊中,《明報》的銷量從“文革”前的五万份激增至八万份,真可謂因禍得福。 金庸曾回憶道:“我當然有些擔心,但我寫武俠小說的主角都是大丈夫,到了這個關頭一定要堅持到底,沒有退縮余地。要么就只有謹慎行動,非必要也不會外出。”直到“文革”結束,金庸所受到的威脅才徹底消除。 1967年的暴動引起香港社會人心惶惶,不少人因擔心前途而移民國外。金庸也不能不考慮《明報》的前途,他早在1966年已到新加坡視察,并在當地籌備出版一份《新明日報》。他當時的如意算盤是,万一香港的出版業務出了什么岔子,便可移師新加坡再干一番事業。怎料人算不如天算,由于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政治分家,導致《新明日報》亦一分為二,加上當地對辦報限制多多,使得金庸意興闌柵,最后將絕大多數股權出售与當地合作的投資者,重回香港專心發展。 1968年,他辦了《明報周刊》,雖非香港的第一家周刊,卻經過數年發展,成為娛樂周刊中的佼佼者。周刊本是報紙為激發讀者的興趣,作為附贈品送給讀者的。但金庸卻大膽地提出,周刊的內容裝潢加以改革后,可以定价發行。許多人表示反對,以為這樣會失去讀者。 金庸卻說:“我們可以加多一些彩色,內容走一些較适合家庭婦女們看的軟性文章路線,我想是會有銷路的。” 這樣,《明報周刊》便出籠了。 第一任主編潘粵生成績平平。第二任主編雷坡銳意求新,作了不少改革,大大刺激了銷路。 雷坡改用女編輯、女記者,因為女人較了解女人。他還策划了一次爆炸性新聞,便是“香港小姐何秀汶情書”,哄動香港,令周刊的數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几万份。 何秀汶是影星陳百祥的女友。那時陳百祥還未成名,跟朋友組織了一支樂隊在夜總會表演。他是標准的花花公子,何秀汶只是他女朋友中的一位,那篇情書据說是寫給他的。 《明報周刊》靠何秀汶擴大了銷路,雷坡快馬加鞭,千方百計發掘新聞,廣交男女明星,屢屢爆出娛樂圈內精彩的內幕。讀者也越來越多。 除了《明報》(日報)、《明報月刊》、《明報周刊》外,明報机构尚有一份《明報晚報》。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87年,又成立翠明假期,經營美加、澳洲及歐洲的高級旅游業務,使得明報集團的業務多元化。 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企業集團,經過三十多年不斷發展,已由一家報社擴展成兼營出版、旅游、印刷以至地產的多元化企業。《明報》銷量高達十二万份。1989年“北京政治風波”前后,銷量一度突破二十五万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明報周刊》則達到三十万份,執香港娛樂周刊市場之牛耳。 明報集團90年度的盈利高達七千万元,到91年度接近一億元。金庸個人的財富估計已超過六億元。1991年《資本》雜志編輯《九十年代香港華人億万富豪榜》,金庸名列第六十四,沈寶新則名列一百一十二位。 金庸從七十年代開始,成為政治圈中的重要人物。他曾應邀加入廉署社區關系處市民咨詢委員會,因而与首任廉政專員姬達接触頻繁。姬達向當時的港督麥理浩引荐金庸,就中國問題提供意見。1981年,英女皇授予他OBE勳銜,又獲香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与名譽教授。撒切爾夫人首度訪華,為香港問題會談与中國磋商,經港時麥理浩安排金庸單獨會晤撒切爾夫人四十五分鐘。他出任過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改制小組召集人,曾三次北上,會見過鄧小平、胡耀邦和江澤民等許多中國最高層領導人。 倪匡嘖嘖稱贊:“查良鏞是中國五千年來第一個致富的知識分子。除了傳說中的陶朱公外,能夠同時成為大儒和富翁實在絕無僅有。做生意當然會惟利是圖,但這不一定會与良知發生沖突,因為賺錢不是坏事,做好事也可以賺錢。查良鏞是一個有知識和商業才能的人。” 王世瑜談及《明報》的成功,說:“《明報》的成功,可歸功于查良鏞個人的遠見。由早期以武俠小說的金庸作號召,邁向六十年代以政論聞名的查良鏞年代,以至目前上市以企業手法經營《明報》,查良鏞成功地將《明報》塑造成一份備受知識分子尊敬的報紙,可見他的高瞻遠矚。” 金庸接受記者采訪,談到辦報時說:“一個人一生所作的事業,不論大小,總應該能令自己回想起來感到欣慰。當然這是一個目標,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不過總得盡力去做就是了。所以,辦報紙也應該辦一份最好的報紙。這當然也是每個人的理想。” 這就是金庸的事業心。正因為他如此執著地走向自己的理想,他才取得了如此的成功,成就了如此輝煌的事業。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