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皈依何方



  金庸的小說,
  寫盡了人生的浮華,
  也寫盡了人生的虛空。


  《天龍八部》的回目集起來,是這樣的一首詞:
  輸贏成敗  又爭由人算
  且自逍遙沒誰管
  奈天昏地暗  斗轉星移
  風驟緊  縹緲峰頭云亂
  紅顏彈指老  剎那芳華
  夢里真語真幻
  同一笑  到頭万事俱空
  胡涂醉  情長計短
  解不了  名韁系嗔貪
  卻試問  几時把痴心斷
  在金庸所有的作品中,都寄寓著如此的感歎。
  還是虛竹小和尚說得好:
  “庶民如塵土,帝王亦如塵土。大燕不复國是空,复國亦是空。”
  《倚天屠龍記》中的謝遜最終悟得:
  “師父是空,弟子是空,無罪無業,無德無功。”
  有人評論,金庸的小說中正義固然得以伸張,但伸張后只剩下空虛,給人“回首當時已惘然”的感覺。
  如果說金庸的小說,寫盡了人生的“虛空”兩字,是并不過分的。他小說的焦點都是爭奪和仇殺,圍繞著武林秘笈、金銀財寶、名譽權位,一大幫人爭個你死我活,但到最后,誰都不是贏家。
  《白馬嘯西風》,爭奪一張高昌古國迷宮的地圖。
  《鴛鴦刀》,爭奪一對刻著“仁者無敵”的利器。
  《書劍恩仇錄》,爭奪帝位,滿漢兩族爭得不亦樂乎。
  《碧血劍》,爭奪金蛇秘笈及徐達府的寶藏。
  《射雕英雄傳》,宋金蒙三方逐鹿中原,爭奪江山;武林高手云集江湖,爭奪《九陰真經》。
  《神雕俠侶》中爭的是情。
  《連城訣》,爭奪連城訣及江陵天宁寺內的金佛寶藏。
  《雪山飛狐》,爭奪天龍門寶刀及冰窟寶藏。
  《飛狐外傳》,田、苗、胡、范四家連環仇殺。
  《倚天屠龍記》,爭奪倚天劍和屠龍刀,蒙漢爭霸天下。
  《天龍八部》,遼、漢、慕容氏爭霸中原,蕭氏复仇。
  《笑傲江湖》,爭奪辟邪劍譜及五岳盟主之位。
  《鹿鼎記》,爭奪四十二章經內寶藏,漢、滿、蒙、藏民族大決戰。
  對一般的人而言,最大的向往是“利”。在金庸作品中,有許多因財寶引起的糾葛和矛盾,尤其是最初的几篇小說中,人物的行動都是圍繞著傳說中上代遺留下來的巨大寶藏而斗爭。后來的几本書,奪寶的情節不再出現,直到最后一部《鹿鼎記》,又出現了爭奪滿人龍脈寶藏的情節。
  至于武功秘笈,對于一般人沒有什么用,但在武俠世界,則人人都想得到,人人都夢想得到這些秘笈從而一朝稱霸武林,號令天下。与秘笈相關的東西是神奇的武器,如刀、劍、匕首之類。《射雕英雄傳》是爭奪武功秘笈的典型,《倚天屠龍記》是爭奪神奇武器的代表作。
  另外一些人則看重權位。有了權力,就有財富;有了王位,就會有武林高手為他效勞。例如在明教中,一登教主之位,能人之輩,如左右光明使者、四大護法,還有所有邪派黑道高手,從幫主到小嘍羅都甘受驅使。所以名位之爭,對野心家而言,吸引力最大。
  金庸的小說,大多涉及到名位的爭奪。小規模的,是掌門之爭、幫主之爭,大規模的當然是所謂正邪兩派和武林盟主之爭,最大的莫過于江山帝位之爭了。不論大規模小規模的爭斗,都是异常激烈,血腥味十足。
  同門相爭正宗,《天龍八部》中有東宗之爭,《笑傲江湖》華山派有劍宗气宗之爭。雖然均為同門,但相爭之時也絕不留情,見面即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且都要將對方置于死地而后快,謂之“清理門戶”。
  幫主、掌門之爭,爭斗手段殘酷,和与死敵相斗時是不遑多讓的。爭奪掌門之位,殺戮之狠又以全真派為最。全真派王重陽為祖師,二代掌門馬鈺,至第三代,人才鼎盛,掌門懸而未決。按理應是尹志平繼位,但趙志敬覬覦大位,借著蒙古人的勢力,將异己全部清除,斬草除根,殘忍之极。
  丐幫的幫主之爭,在几部小說中都有反映。丐幫自洪七公、黃蓉之后,后繼無人。霍都王子曾化妝何師我入幫,企圖奪取幫主之位,但終于敗露。野心家陳友諒也曾挾天子以令諸侯,用人冒充幫主史火龍,最后也失敗。
  教主之爭,最深謀遠慮的是任我行和東方不敗。后者早有不臣之心,前者將計就計。最后二人難免當面一戰,結果東方不敗身死,而任我行也被刺瞎一目。兩人爭奪教主之位,禍及下屬,非我一派,立遭誅殺,絕無妥協之處,殘酷冷血。
  還有左冷禪、岳不群五岳盟主之爭,曠日持久,陰險狡詐,手段狠辣。一個是處心積慮早有野心,蠱惑人眾,暗中使坏;一個是假冒為善,見机下手,毫不留情,決不手軟,甚至要將別派赶盡殺絕。
  武林至尊之爭也是代代不息的。什么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華山比劍,歷時二十五年,非要決出個胜負來,以便當上大哥大,號令一統江湖。什么正派、邪教,白道、黑道,總要打個你死我活,殺個天昏地暗,為了所謂武林正統、武功正宗爭執不休。
  更有民族之間的仇殺,江山國土的爭奪,更是慘烈非常,生靈涂炭,百姓遭殃,血流天下,延綿數百年而不絕。
  金庸對于這种种爭戰的刻畫和描繪,表現出他對中國社會、歷史、文化,對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深刻理解感悟,也反映出他對這一切的批判和厭惡。
  即使在刀光劍影當中,在生命懸于一系之際,讀者也不難体會到金庸對于人類寬厚同情的心靈。看出那种對世俗、對競爭的厭倦和無奈。所以,就有劉正風的“金盆洗手”,宣告退出江湖;江南四友藏身梅庄,与琴棋書畫為伴;還有謝遜的自我流放荒島,誓死不回中原;南帝的佛影青燈,与世無爭;……
  耐人尋味的是,不管怎樣的開篇,經過什么歷程,金庸作品中主人公的結局大多是歸隱。
  其實,所有的征兆都表明,金庸總歸要走到這一步來的。
  那個古老的中國,似乎是懸在俠客們的那一柄銀光閃亮的長劍上,和由這長劍反映日月所搖起的浮光掠影的玄思中。屈身在武俠的歷史中,某些人生態度便從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到,向現實世界中快樂或痛苦的人們伸展著触須。
  金庸說,“我覺得人生永遠美滿的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最后圓滿,茫然的感覺也在所難免,一切目的都達到了,還是很空虛的。于是我們也可以品味得出,中國人的悲歡苦樂往往是交織著茫然了。”
  所以,金庸給了他的人物兩种選擇,要不就是死,要不就是隱逸,沒有第三种選擇可作人生的緩沖。
  多么決絕的態度。
  從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開始,他的作品就是以悲劇收場的,無論是陳家洛等紅花會英雄的抗清大計,還是陳家洛本人的儿女私情,均以悲劇告終。而小說又通過陳家洛的悲劇性格及其具体的愛情悲劇与事業悲劇,揭示了更為深刻的歷史悲劇。紅花會英雄試圖通過換一個漢族皇帝,乃至通過同一皇帝換一套漢族服裝,便以為是抗清大計的完成,而對封建社會的歷史本質毫無認識,對封建社會的政治体制毫無反抗。這就決定了這一干英雄人物的失敗及其悲劇結局的必然性。
  《天龍八部》中的喬峰最輝煌,他不知圓了多少人的英雄夢。几乎金庸筆下所有英雄的影子和美德,在他的身上都能找到。但這樣的英雄必須死。他首先不能見容于漢家武林,因為他有契丹血統,他只能在必須殺人或者自殺之中選擇一個。
  世道有時候就是這般不平!
  人有時候就是那樣混賬!
  于是,喬峰一咬銀牙,選擇了“掌心一翻,把匕首送進了胸膛”這一條路,死在父親當年被漢家武林無辜相逼而跳崖的附近。他父親碰巧沒有死,活過來了,然而喬峰能嗎?當然不能。
  喬峰的悲劇是那种命運的悲劇,是因自己內心產生的各种价值觀念的沖突,一种無法分別是非,無法分辨善惡的無可奈何的沖突所造成的希腊式的悲劇。(沈君山語)
  万念俱灰之后,過去的俠士們往往于悲愴中追尋和營造了一個精神家園,那就是隱逸。
  金庸的作品中明顯區分出兩大生活方式,便是忙于世与隱于世。在他筆下,年輕的主人公都曾經“有為”過,他們總是在塵世中先忙上好一陣子,到了很后頭才找到通往佳境的一條門徑。而年高有成之人,已經固定其生活方式,凡事能處得其主,很少受到外界干扰,他們現身的形式,通常是歸隱。但這并不是他們的專利,年輕的年老的最終都會殊途同歸,這就是造化弄人了。
  不是嗎?《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他的內心總是向往自然、平和与無為的。他的所作所為,都是被環境、形勢所逼,万事之來,往往順其自然而不愿拂逆旁人之意,往往宁可舍己從人。他之習乾坤大挪移心法是小昭之造成;任明教教主既是迫于形勢,亦是楊逍、殷野王等動之以情;与周芷若訂婚是奉謝遜之命,不与芷若拜堂又是為趙敏所逼;……若非最后一“死”(沒有死成),他會困在這些錯綜复雜的网中窒息。這固然也因了他本身性格的不夠明朗,不夠堅執。
  其他的頂天立地的英雄又如何呢?且不說郭靖無意于華山論劍,但卻成了公認的武林盟主。即便是《俠客行》中那位被叫做“狗雜种”的小叫化,他也万万想不到居然因偶然能得到“玄鐵之令”的机緣,隨之即有武林怪杰摩天崖謝煙客可供驅策。小叫化沒有登堂入室的奢望,甚至大字不識一個。然而后來卻又因目不識丁而致心智上的“無著”、“無住”、“無作”、“無愿”,一舉破解俠客島上的《太玄經》,并就此練成神功。他對生活可說是毫無非份之想,一向是無人陪他捉迷藏玩泥沙的,但是卻在莫名其妙之中,成了江湖大幫會長樂幫的幫主石破天,身邊幫眾如云。而且小叫化還未來得及認真去想想“我是誰”時,卻又成了大俠石清夫婦的次子石中玉。作為一個一下子是“狗雜种”,一下子是“小叫化”;一下子當了“石破天”,一下子成為“大粽子”;一下子被人稱作“史億刀”,一下子又變成“石中堅”的人,面對或低賤或尊貴的身份,他都不樂于那些陰差陽錯的鴻運巧合。然而面對眾人异口同聲地強加于他的一切,他也只能無可奈何,有口難辯。
  “對于真的東西,你不能不怀疑,你又不能不信奉,這也許就是离奇古怪的生活對人所進行的异化吧?金庸似乎意在告訴我們,你如果想去适應社會,那么你最好是先去怀疑自己。”(劉新風語)
  這就是東方神秘思想的啟悟嗎?武俠們一旦走到了這种境地,沖突或者挫折,斗爭或者胜利是否便告消弭了呢?
  金庸是希望如此的,在和朋友談話時他提到:“佛家經常講‘變’,所謂一剎那,是比一秒鐘還要快些,而且是無從度量的,剎那間即是一‘變’,這當然是象征性講法了。透過了‘變’,佛家不認為人生在任何方面是單向完滿的,悲亦不久悲,不止于悲,喜亦不常喜,不止于喜。同樣的道理,可以解釋偉人与美人總難出脫于自己的法律,也就是注定會衰會老了。這就是所謂的無常,所謂的茫然。茫然之感,恐怕更能貼切地傳達出人生百態的訊息。我常想著:什么樣的感触都會在時間中淡去,談成了茫然。”
  既然造化弄人,茫然無措,因此《碧血劍》里袁承志在歷經种种曲折之后,發現了清朝新主皇太极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道德淪喪,窮凶极惡,相反卻是精明強干,頗有順天愛民之識。又見到崇禎皇帝雖剛愎可惡,糊涂可恨,但卻也是滿腹苦悶兩鬢早衰,殊無為人君之樂。反而自己義無反顧支持的李自成,攻陷北京,登上龍位,做了大順皇帝后,不思進取,狂妄自大,加害功臣,致使根基不穩,龍椅還沒坐暖,便被清軍所敗。赶出北京后,更是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面對此情此景,他不由得心灰意懶,空負安邦之志,遂吟去國之調,遠走海外,到荒島上去創建自己的“桃花源”。
  《笑傲江湖》實應為“笑傲江湖而不可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實在是一句至理名言。且不說衡山派掌門人劉正風想与日月教中的曲洋長老退出武林,共奏那“笑傲江湖”之曲,反成了他的喪命亡家之因由。他的“笑傲江湖”的夢想,只能是他內心的一种渴望,不可能見容于江湖間的同道,不可能跳出政治斗爭的漩渦。日月神教中的江南四友盼望在孤山梅庄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然而卻終究無法做到,遂以身殉,其悲可感。即便是令狐沖和任盈盈經歷了許多周折,最后終于結成了夫妻,從此息影江湖,恐怕多半是一种“良好的心愿”而已,世上岳不群之流的人物太多,而令狐沖是斗不過他們的,唯有逃逸。
  只是我們擔心,在那种政治斗爭、政治体制以及由此組成的“泛政治社會”之中,何能如此天遂人意?而在這种時時處處人人事事皆是政治、斗爭、陰謀、迫害的情境之中,他們又能到哪里去尋找過上自由自在,放浪形骸,平和恬淡的生活的干淨地方?
  但是,除了死,就唯有這條路了,金庸只得繼續讓他的人物退隱下去。在他還未封筆之前,越女阿青為了愛情一隱再隱,留下了一套越女劍法和“西施捧心”這一最美麗、最令人難忘的形象。狄云在經歷了不可思議,不可胜數的磨難与欺凌之后,帶著初戀情人的遺孤,心灰意懶地來到荒蕪人煙的宁靜雪谷,和也被別人棄若敝履的水笙一起,開創自己的“理想福地”。楊過在俗世中盡了應盡的義務后,也攜著小龍女,到他們曾經憧憬過的天長暖、花長開、葉長綠的地方生儿育女去了。頭銜多得不得了的韋小寶,饒是他如何隨机應變,滑頭無比,忠義不能兩全仍然逼得他無所适從,只能橫下一條心,棄官退隱,告“老”還鄉,從此不知所終……
  細數一下,我們才惊覺,金庸的十四部作品,占半數之強的結局,都是或暗或明往“歸隱”一途走去的。兜兜轉轉,他還是回到了中國知識分子源遠流長的最本質的地方來了:從儒到道到佛。
  中國知識分子從來也不是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他們必須依附于君權,方始能顯示其自身的价值,必須在君王的關照之下,才能匯聚成可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的士大夫集團。這就使得中國的傳統知識分子既不得不參政,又在君王的統治下失去參政前的原初意向。他們只能扮演著上情下達,經邦治世的角色。叵遇明主,他們就做了許多好事;若遇昏君,他們一樣遭人詬罵。
  但實際上,他們与民眾又常常是脫節的,難以溝通的,故有“君子”与“小人”之別。這就使得士大夫們即便“身在江湖”,仍然“心在魏闕”。不得起用時,也就只有慷慨悲歌,看破紅塵,甚至看破生死,達到某种十分接近宗教意識的通達解脫。但在他們內心深處卻總是恪守這樣一個既定的信條:忠君等于愛國,愛國必須忠君。
  屈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在他的身上,楚文化原始生命張力与中原文化中儒的宗法思想,十分矛盾地糾葛在一起,而且,往往是前者占了上風。所以,他才不時以香草自喻,而已露才揚己,天馬行空,孤芳自賞,“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因了他的孤傲自許,他那种詩人气質的清高,使他在政治上不可能得意。試問,作為君主的楚怀王何以非要听從下臣的教導呢?屈原所言之“來吾道夫先路”,不是很自負地告訴世人,他比別人,甚至比君王更高明嗎?
  金庸在《鹿鼎記》里也寫到韋小寶和康熙的關系,但描寫的卻是在一個特殊的社會政治圈或文化性格圈中發生的故事:統治者的儒雅風流与被統治者的鄙陋無文,統治者的偽善守禮与被統治者的赤裸無恥,統治者的虛榮与被統治者的阿諛,乃至統治者的“統治”需要与被統治者的“自我保護”及“尋求倚賴”的需要之間,……顯然有一种极為微妙而又隱秘的渠道相通。這二者合而為一,當然就能建功立業,所向披靡。
  試想想,若是把韋小寶這個角色換成是一個知識分子,還會有這本“傳奇的歷史”,“歷史的傳奇”出現嗎?因此,屈原只能滿怀悲憤自沉汨羅江,而韋小寶得意洋洋地當上了通吃侯。
  与屈原不同的諸葛亮,則是先“不遇”而隱居臥龍,以后得劉備三顧茅廬出隆中而成大業。“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堪為人臣之師,万世之表。然而,若是沒有劉皇叔之三顧,或出山后未得重用,或重用之后,明主又一時昏聵听信讒言,疏遠了孔明,則孔明能“風夜憂歎,恐托付不效”嗎?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之优點和弱點可見一斑了:知遇之恩是激勵進取,鼓舞奮進的最大精神動力。
  金庸從“正義之俠——大俠——中俠——小俠——無俠”寫到“反俠”,從“江山”寫到“江湖”,就是想擺脫傳統知識分子的窠穴,而還原人的本真。
  屈原式的知識分子代代都有,但變肉体的“自天”為精神的“天放”也逐漸流行起來。
  天然放浪,遠离塵俗,陶淵明最有代表性。當他意識到“誤落塵网”后,便掉轉頭來,“守拙歸園田。”在家鄉,他“采菊東篱下,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畢竟家有“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且還常攜帶僮仆游山玩水,酒足飯飽,比起一般農民樵夫不知強了多少倍。所以誦詩作畫,撫琴對奕,不脫文人之雅興。但他既自感“久在樊籠里,复得返自然”,卻又問何時顯“金剛怒目”相呢?畢竟心中念著的還是“歲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而后來的蘇東坡,同樣也是個十分矛盾的具有雙重性格的文人。他既欽慕屈子、孔明、陸蟄等經世濟時之風云人物,又酷愛陶潛、謝靈運、王維這樣的避世高人,追求禪理之精妙,欣賞隱士之逸趣。故而一時認為“丈夫重出處,不退要當前”,顯露出正宗的儒家風范;一時又有感于“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發出了“吾生寄如耳”之類低沉的詠歎。后世文人,大抵都有著這樣的作風心態。
  就總体而言,中國傳統的士大夫不管是“一朝看遍長安花”的得意者,還是“明朝散發弄扁舟”的失意者,都曾有過在進取与隱逸中選擇自身价值的痛苦磨煉和抉斷,有時還是反反复复的。一方面,儒的“正雅”,包括宗法秩序,一統思想,大濟蒼生等等,在歷史的沉積層中已根深葉茂,且又富有人情味和責任感;另方面,庄与禪的變通、圓融,又是他們逃避精神煩惱,擺脫內外交困之心靈壓力的唯一出路。
  所以,“兼濟大下”与“獨善其身”不僅是互補的,而且是文人心態的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如不“獨善”就談不上“兼濟”,而無“兼濟”則“獨善”也不痛快。正所謂“進亦憂,退亦憂”。而一旦想通了,看破了,則進与退原本并無質的差別。按佛家的理解“一切方法由心生,若悟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即是智慧。”這樣就“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