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媽媽,快來看,是爸爸”。 廚房中的克麗斯蒂听到女儿的叫喊,忙跑進客廳,問:“親愛的,什么事?” 女儿指著電視,一臉的天真。克麗斯蒂這才注意電視上正在播放的新聞。“……‘哈勃3號’望遠鏡發現了3個新的類星体,距离地球150億光年……它們的退行速度達到了29万公里每秒……負責‘黑暗’計划的哈勃實驗室主任尼普頓教授說,這是目前發現的距离最遠也是運動最快的天体……尼普頓又說,這只是計划的一項意外收獲,計划的原本目的是尋找宇宙中未知的反物質和暗物質,即宇宙的未知質量……因為目前發現的物質總量只有理論計算值得2%……這些證据將用一解開宇宙大爆炸謎。” “媽媽,爸爸今天會回來嗎?他會給我帶生日禮物嗎?我想要只貓咪。”莎拉的話打斷了正在全神貫注地注意新聞的克麗斯蒂。 “會的,親愛的。雖然爸爸很忙,但你的生日他一定回來。”克麗斯蒂安慰一臉期待的女儿,“等會儿你就會擁有你的貓咪。來,給媽媽幫幫忙。收拾一下桌子。媽媽累坏了。今天真熱,天气不如怎么了。” 尼普頓陷入了沉思,他被一些數据弄得有些迷惑了:“3.5K,怎么可能呢。望遠鏡不會在這個時候發生故障吧,居然出現了0.8K的誤差。”他把上個月從哈勃3號發回的照片和光譜在桌上攤開,仔細地研究起來,想從中發現一些線索。突然,他發現3C273的光譜有些异樣,于是走到檔案架前,在光譜檔案中取出兩個月前的3C273光譜,打算同新光譜對比。 這時助手莫爾小跑著進來,激動得滿面通紅:“主任,這是今天發回的獵戶座天區的背景輻射資料。主任,這怎么可能,我是說……你看。” “什么?”尼譜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3.9K!我怀疑哈勃3號的測試結果。告訴他們要重新校正望遠鏡。” “他們說望遠鏡一切正常。哈勃2號發回的資料同哈勃3號的對比過了,完全相同。” “可是這3.9K怎么解釋?上個月背景輻射高達3.5K已屬异常,短短一個月時間,竟然……哦,老天!” “我再去讓他們測試一下。” “等等。”尼普頓叫住莫爾回到桌邊拿起新的3C273光譜圖。一對比兩張光譜,尼普頓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你看,相隔一個月的光譜居然出現了如此大的差异。”莫爾湊過來一看,兩幅光譜的确不同,新光譜中氫原子譜線H8、HV和HB明顯較舊光譜偏向藍端。 “你馬上把光譜拿去分析,我要盡快知道結果。”尼普頓遞過光譜的手竟有些哆嗦。 尼普頓讓自己的身体深深陷在圈椅里,臉上浮現出古怪的神情,雙眼卻放出一种异樣的光芒,有興奮也有恐懼。尼普頓脊梁一陣冰凍,下意識用手抹了一下額頭,原來已浸滿了冷汗。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望遠鏡沒問題,那么是什么致了背景輻射和3C273紅移的改變呢?難道……尼譜頓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這會發生,如果背景輻射的升高,按照這個速度……尼普頓感到一陣眩暈襲來。 一聲貓叫把尼普頓從迷糊中惊醒了。辦公室角上放的那只籠子里,那只小波斯貓,正用爪子撥弄著籠子。“哎,我差點又忘了,今天是莎拉的生日。我得赶回去。”尼普頓自言自語,起身去提那籠子。 “主任,您沒事吧?”秘書看他步態踉蹌。 “沒事,我很好。今天是我女儿的生日,我得回去一下。” 街上抗議和示威的人群已基本上散去了,喧鬧了一天的城市再次安靜下來。霓虹燈已經亮起來,和夏夜的滿天繁星交相輝映。被洗劫一空的商店門前,大堆大堆的破爛和門窗玻璃碎片堆放在人行道上,一兩個老板模樣的人坐在空店里發呆,象丟了魂似的。一隊荷槍實彈的憲兵正從店門前經過。路邊兩輛被燒毀的汽車,成了兩堆破銅爛鐵,還沒有被拖走,正在冒著余煙,發出令人惡心的焦臭。遠處偶爾傳來一兩聲爆炸和槍聲。街道盡頭的小廣場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工業家的巨大雕像被壓倒了,頭部已不知去向。這已是第二次大規模的暴亂席卷了這座城市。其實,不僅這個城市,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已變得動蕩不安了。在全球持續高溫和隨之而來的一系列災難的蹂躪下,人們的憤怒情緒已達到了极點,把怒火全部發泄到他們所認為的造就這一切的根源上,工業理所當然地成了眾矢之的。 尼普頓呼吸了一口混和著焦糊味、硝煙味和腥味的空气,不禁想起了前天電視中報道的紐約大暴亂。在這次暴亂中,軍隊和平民死傷達万人,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倫敦和東京的暴亂也都帶來了數千人的傷亡,尼普頓以冷笑面對人們的沖動。摒棄工業?這是歷史的倒退還是人類的進步?如果工厂關閉,整個社會便會全面崩潰,這不啻于自我毀滅。再次的暴亂,只會招來更多的軍警的鎮壓,帶來更多的流血。 “他們也許不久就會明白,這樣做根本沒有意義。”尼普頓歎了口气,”即使關閉了工業,說不定情況也不見得會有什么好轉。也許壓根就不關工業的事,人們不僅沖動/而且知。”當他把車停在一個酒吧門前時,一隊警車從身邊呼嘯而過。 尼普頓決定進去待會儿,于是走到吧台前坐下。他确實需要酒精解除自己心中的煩悶,他的情緒糟透了。“兩杯白蘭地。”說完,隨意環視了一下四周。角落里有几個人激烈地爭論著什么,其中一人滿臉胡茬,一雙鷹眼咄咄逼人,一眼就能認出是個激進分子。 電視里的新聞這時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所有人都停止了談話,聚精會神地注視著。“今天下午,荷蘭女王視察海堤……女王這一舉動給荷蘭民眾帶來不安,因為他們擔心海水會沖破海堤,淹沒家園……女王這個決定是在昨天聯合國公布了兩极冰川融化的詳細資料后做出的……從遙感衛星發回的資料表明,在北极地區,格陵蘭島的赫茲半島和克里斯琴九世地的大陸冰川消失情況不容樂觀……從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到喀拉海和巴倫支海的廣大海域,浮冰的融化情況同樣嚴峻……在南极地區,包括羅納陸緣,謝克爾頓陸緣冰在內的南极陸緣冰以惊人的速度潰退,環南极大陸的羅斯海、阿蒙森海、別林斯高晉海和威德爾海的永久浮冰界已后退達300公里……南极大陸冰川的消融速度同樣令人震惊,西部的派恩艾蘭冰川僅剩30%……這种情況對于正是冬季的南极來說,是空前的反常。“……近日來,中東地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沿岸出現的高溫天气仍然持續,气溫在繼續升高,局部地區的溫度已經超過了50,索馬里半島气溫一度達到67的最高值……因中暑死亡的人數繼續增加。” “嘩啦”一聲,有人掀翻了桌子,尼普頓循聲望去,正是那群激進份子中的一名。他因憤怒而面紅耳赤。 但是人們的注意力馬上再次被新聞吸引了過去。 “在全球反工業的洶涌浪潮的猛烈沖擊下,全球股市全面崩潰。紐約道瓊斯指數、東京日經指數和倫敦金融時報指數一路狂跌,道瓊斯工業指數已在兩個交易內暴跌1200點……与此同時,國際工業界的眾多大企業仍然沒有表態。斯賓塞鋼鐵集團在總裁斯賓塞遇到身亡后繼續運作……” “還得給他們些顏色看看。”掀桌子的人咬牙切齒地叫囂,臉上的橫肉隨著他的說話而鼓動著,眼睛紅得發了瘋的猛獸,“他們還是無動于衷,這些罪人,他們毀了我們的地球,天殺的,應該讓他們用鮮血來贖罪!” 尼普頓突然感到一种悲哀。愚蠢的人類啊,只有在危机來臨時才知道審視自己的過去,當人們享受現代文明給他們帶來的舒适和快樂時,從沒想到過正一步步跳入自己親手挖掘的墳墓。要說誰毀滅了地球,人人都有責任。人是极度自私的動物,早已習慣于一切的思考和行為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縱觀數千年歷史便是掠奪的歷史,人類全然不顧自己的蹂躪下的呼號,掠奪是人類的本性,人類噬光了植被,吸干了石油,殺完了動物,渾濁了大气,污染了水源……地球在遍体鱗傷之后,發出一聲聲痛苦的呻吟。人類便又不滿地球的暴戾,可恥的是,現在口口聲聲的“為了地球,”仍是為了自己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私利而惺惺作態。但更可悲的卻是臨死也不知道造成這滅頂之災的真正原因而仍樂此不疲于暴亂与示威。真有些諷刺,這根本就不是工業化的影響,他們不過是不幸地成了民眾的出气筒罷了。事實上,無論如何,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造成的后果不會如此嚴重和迅猛。 “可恥的人啊!”尼普頓感到一股郁悶和惡心涌上胸口。 “你說什么?”那群激進份子惡狠狠地問道。 “我認識他。”其中一個人說道,“他是哈勃實驗室主任。” 當他們听說是位自然科學家時,態度頓時和善了許多:“您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滿意嗎?教授?” 尼普頓鄙夷地掃視了他們一眼,緩緩吐出一句話,一字一句好像要他們听得清楚:“你們知道自己賴以生存的穿的、吃的、用的是怎么來的嗎?我不相信你們能從地上种出來。你們沒污染大气?你們沒坐過汽車嗎?冒充地球的衛士?哼,可笑。” 當尼普頓從酒吧出來時,下意識地抬頭望著并不怎么黑暗的夜空,有些出神地自信自語:“奧爾伯斯佯謬?噢,上帝!” “爸爸,我們等你好久了!”莎拉歡快地跑向剛進門的尼普頓。 “對不起,親愛的,我回來晚了,看看我帶來了什么?”尼普頓從背后拿出籠子。“哇!貓咪!媽媽,爸爸真的給我帶回貓咪啦!” 尼普頓放下籠子,抱起女儿,在她臉上親了一下:“寶貝儿,生日快樂!” “親愛的,我還以為女儿的生日你也不回來了呢。”克麗斯蒂和尼普頓接了個吻,充滿愛意地看著丈夫。 “怎么可能呢,今天是莎拉的生日嘛,親愛的,你今天真漂亮。” “謝謝,難得你對我這樣說,可不是嗎?最近你腦子里只有你的類星体和黑洞。你這樣賣命地工作,我真擔心你的身体。”克麗斯蒂的關愛溢于言表。 尼普頓的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影。 “你有什么心事?”晚餐中克麗斯蒂關切地問丈夫,他那細微的表情也沒逃過她敏銳的眼睛。 “沒了,干嗎疑神疑鬼的,工作上的事。” 突然,尼普頓的手机響了,是莫爾打來的。 “主任,有麻煩了,出了些問題,您能否過來一下?”電話中,莫爾的聲音興奮而急促,“焦德爾班克和阿雷西博的天文台有新資料送來。3C273的光譜分析出來了。還有一個坏消息,格林博士從海耳出發乘坐的汽車出了車禍。他好像有非常緊急的事,超速行駛。救護人員說博士臨終前只留下‘OL’半個詞……” “好,我馬上來!”尼普頓挂斷電話,歉意地對妻子笑笑:“你看,我得走了,緊急情況。” “你去吧,我知道它們對你很重要。”克麗斯蒂話中帶著一絲不快。 尼普頓赶到實驗室時已是深夜,許多人仍在工作。 莫爾給尼普頓遞上几份資料:“阿雷西博和焦德爾班克的謝電望遠鏡剛剛發過來的資料表明:3C9、3C196、3C48、3C446、3C130、3C147和4C225等多個類星体竟然都表現出紅移的急劇減小。我想今天下午您一定是在怀疑3C273光譜的异常變化。3C273光譜的分析結果,它的紅移值只有3万公里每秒,減少了近40%。望遠鏡和儀器都沒有問題。哈勃2號發回的几幅星系光譜更不可思議。M51、M81、M87、M13都已出現光譜藍移,而M31,靠近我們的速度已達600公里每秒。尼普頓跌坐在椅子上,半晌才回過神來:“3C273紅移只有3万公里每秒,難道說哈勃數減小到12?這意味著什么?紅移減小接著又會怎樣,紅移變為零,接下來全部藍移嗎?難道它們真的會靠近我們?宇宙在塌縮,你相信嗎?當然是的,宇宙開始塌縮了,臌脹了150億年,它開始塌縮了。可是理論上宇宙要達到10克每立方厘米的密度,才有足夠的質量使宇宙閉合呀!開放的宇宙是不可能收縮的。我們先前已發現的質量只能達到10克每立方厘米級密度。這個質量如何能使宇宙閉合,如何達到引動收縮所需的万有引力呢?呸真是個笑話。” “這些紅移的減小也未必就表示宇宙已轉為回縮,畢竟只是一部分天体的紅移在改變。” “僥幸!銀河周圍眾多的星系都已出現了藍移,我可以肯定銀河系已在收縮。難道要親眼看到所有的天体都變成藍移才算嗎?最遠的類星体都已減速了。消失于視界的天体已經突出了云端界面。” “我不太明白……” 尼普頓點燃一支煙,面帶苦笑:“我現在有個很好的理由能解釋新發現的几個最遙遠的以亞光速運動的類星体。” “這不很好嗎?您會轟動科學界的。我不明白您為什么反而不高興。主任,我确實覺得您的臉色很不好。” “是嗎?我不覺得有什么值得高興的。我宁愿它沒有發生過,大爆炸之謎也一樣。” “我還是不明白您的意思。那可是空前絕后的大發現,人類的科學和文明的一次飛躍,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座里程碑……” “人類文明的一次飛躍?哼,不如說是一次災難。”尼普頓譏莫爾。 “你知道什么是導致新類星体發現的真正原因嗎?”尼普頓又搶回話題,“其實150億光年在我們歸眼中就是宇宙距离的‘盡頭’。如果宇宙真的封閉了,那么對這個有限而無界的宇宙來說,只要它還在臌脹,我們便永遠無法看到150億光年以外的東西。這里雖不是宇宙的邊界,但卻是云端界面,也就是粒子視平。你也知道,它以外的天体,以光速遠离我們而去。所以我們無法看到它們,因為它們也屬于是消失于視界的天体。但是現在,“尼普頓仰頭看著天花板上的圖案,“引力使它們減速了,它們因塌縮而出現在我們眼中,不久,我們會看到更多的新天体,滿天繁星,那時足以照亮我們的黑夜。” 莫爾隱隱對尼普頓的話感到不安。 “現在要盡快計算出宇宙質量,”尼普頓突然一下打起精神,“謝天謝地,有很多未知質量都找到了。我們能据此估算出宇宙質量的最新數据。我擔心黑洞和微黑洞質量估計不夠准确,按重元素分布來推算,宇宙中已有大約90%的質量變為黑洞、黑洞系和微黑洞,其中包括了正反物質,那么比98%的黑暗物質少了一些。少部分是什么呢?大部分都是暗星云嗎?” “分子氫里隱藏的質量也包括在內吧,但是具体有多少我們也捉摸不透。也許用奧爾特极限計算的星系我認為星系的質量也許還應普遍偏大些。按銀河系中每年出現7個3倍于太陽質量的恒星推算,也就是說七分之一的恒星會不失質量地演化成黑洞,占14%。但我們估計的銀河不可見質量只有10%。“确實如此。而且視界以外的天体也是我們所忽略了的,究竟有多少,分布密度如何,要計算還很麻煩,這又近乎原地踏步,你去通知他們,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告訴他們根据最近新類星体的出現情況同回歸方程。”“主任,反物質倒是不容樂觀呢,你提到黑洞中也包括反黑洞,我們大概就遠遠低估了宇宙總質量。反物質目前只占四万分之一,這太少了吧。但哈勃3號自投入使用以來并沒有多少新發現,質譜儀也是才檢修過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嗯。如果宇宙要坍縮,有個條件必須滿足,就是正反物質的比例必須達到湮滅所需要的1比1,宇宙應完全成為輻射形式。這點我們完全可以肯定。反物質的量暫可用正物質質量數代替。” 在莫爾正要离工房間時,尼普頓突然問道:“你知道格林博士留下的那半句‘OL’是什么意思嗎?” 莫爾搖搖頭:“主任,您需要休息,我認為您快累坏了。您身体一直就不太好,肝髒又……我認為您不應太操勞了,能讓我來干的事就放手讓我干吧。我已經跟您這么久了,很多事情我還是能處理的。哎,真擔心您會累垮,能獲得第谷獎金當然很好,但總不能不顧身体。”莫爾快要出門時又停住了,轉過身來,“主任,很多人傳聞您將被調离,我才不相信。您是最合适的,除了你誰能擔當如此重任呢。哼,他們真是捕風捉影,哦,我差點忘了一件事,明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需要您參加,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要去呢。哎,可您的身体……我認為您真有必要好好休息。“你也知道我對那些從來就不感興趣,那你就代我去吧,說我工作太忙,而且身体欠佳。” “那怎么行,我可沒資格。雖然我……也确實想去見識一下。” “去吧、就說我讓你去的。” “哦、那么……好吧、您就放心吧。”莫爾出門之前极力控制住內心的狂喜。 “教授,有什么喜事嗎?”莫爾的秘書看見他滿臉洋溢喜悅。 “哦,沒有,我想起要同妻子一起去度假的事罷了。” 這些天來尼普頓根本就沒睡過一次好覺,累了就在辦公桌上打個盹已是奢侈。他打電話告訴妻子和女儿近來不能回家,因為工作已忙碌到無法脫身。 尼普頓在電話中察覺到了妻子不滿,可他不知該怎么安慰她才好。 尼普頓感到肝部在陣陣劇烈的疼痛,于是吞下几粒藥片隨即頹喪地倒在椅子上。在他的內心深處,是深愛著他的妻子女儿的,愛她們胜過一切。可是現在,他不能為了家庭而扔下工作不顧。他并不是為了名利,雖然這會使他成為歷史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只是因為分感到這是責任和使命的驅使。一個稱職的科學家未必是稱職的丈夫和父親。不過這矛盾很快就會得到解決,晚些天后,他便可以放下一切,去找回本應同她們一起度過的時光。 桌上的電話再次響起來,傳來秘書的聲音:“主任,總統來電話。” “請幫我接過來。” “是尼普頓教授嗎?”听筒里傳出總統沙啞的聲音。 “我就是,總統先生,您這是……” “哦,是這么回事,莫爾教授告訴我了,他認為全球气溫升高同宇宙背景輻射升高不無關系。您知道,我最近确實被這一擋子事弄得焦頭爛額的。但我想,我還是應該知道吧、呃!這樣事的真相。”總統開始咳嗽,略為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開門見山地說,我是指接連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的真正原因,确定同您研究的項目有關吧。” “總統先生,您的确有權知道。但是目前還未得到最后的結論,還只是分析和假設。我們并未最最終确定宇宙的回縮,現在還過是從一些現象上作出的推斷。不過,以我自己的觀點,說實話,我認為八九不离十了。” “噢?那么您認為全球持續高溫都是由于宇宙坍縮造成的,而不是溫室效應?” “是這樣,至少溫室效應不是主要原因。” “也不是背景輻射升高引起的?莫爾教授沒有說宇宙收縮。” “莫爾教授說的也沒有錯,不過只是現象,背景輻射的升高是宇宙塌縮的一种表現。他沒告訴您嗎?” “他沒這樣說。” “那么您怎么知道同我們的研究有關呢?” “我猜的。我想這方面您應該很清楚。”總統輕輕笑道,“那么,如果您的假設正确,有沒有什么措施辦法……我是指可以補救,或是避免全球的气溫繼續升高。” “不,沒有。”尼普頓回答得斬釘截鐵。 “哦,那太糟糕了,謝謝您,教授,打攪了。如果我有需要的話,會再打電話給您的。噢,我想起來了,莫爾教授說起您的身体狀況欠佳,對目前的工作不太适合,他擔心這會影響工作。听說你工作起來沒日沒夜的。哎、教授,身体還是要注意的,您還吃得消嗎?我知道您是最优秀的科學家,我擔心……”總統又開始劇烈地咳嗽。 “哦,沒問題,我還年輕,撐得住。您的健康倒是需要注意呢?” 宇宙的質量終于計算出來了。 經過對從天鵝座、金牛座等部分天區獲得的數据,經過科學家和超級計算机近一周不分晝夜的嚴密論證、計算和處理,得出了這個結論——宇宙的平均密度為10克每立方厘米數量級! 這次集中了所有能得到的質量,包括了占宇宙質量一半的反物質、全部可能的黑洞和微黑洞,以及神秘地隱藏于分子氫中的質量,甚至考慮到了极頗波,還有那消失于視界之外的星系…… 宇宙的平均密度比原先的估計值和發現值都增大了兩個數量級! 宇宙的平均密度達到了閉合的极限值10克每立方厘米! 宇宙具有了引動塌縮必需的万有引力! 宇宙的塌縮有發生的可能! 宇宙的塌縮實際上已經發生了,只是再次從理論和數据上得到了證實而已。 尼普頓看到結果時,几乎暈了過去,幸好莫爾扶住了他。 桌上擺著詳盡的資料,數据是那樣的清楚,清楚就像他看見自己有十根手指一樣。尼普頓面無血色地倒在椅子上。莫爾倒了一杯水遞過來:“主任,您沒事吧?”尼普頓沒有回答,端起杯子一飲而盡。 “主任,您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啊,大爆炸之謎,宇宙之謎終于解開了,您為人類建立的丰功偉績可以同愛因斯坦媲美,您難道不感到驕傲嗎?” “驕傲?”為什么?一個科學家是不應該沉緬于名利的追求的。”尼普頓搖了搖頭。 “我倒不這樣認為,至少您的成就應該得到世人的肯定。” “大爆炸之謎解開了對人類根本就沒有幫助。宇宙塌縮對我們是禍是福?世人的肯定?哼!”尼普頓對莫爾不屑一顧,臉上苦澀的微帶著一絲輕蔑。 莫爾有些尷尬。 “在人類歷史終結之時,一切都沒有意義了,一切!”尼普頓既像對自己又像是對莫爾說。 “主任,我不明白,這同人類歷史有什么關系。它會改變未來嗎?會給我們帶來災難嗎?難道像一些物理學家預言的那樣,塌縮將導致時流反轉?我不相信。事實上宇宙塌縮已經開始了,但時間并沒有反轉……時間在繞過奇點那一确實會開始倒流。但是奇點是指宇宙塌縮達极限式為原始火球的那一刻,而不是膨脹轉為塌縮之時,在這同一振蕩周期之內的膨脹和收縮中,時流是不會改變方向的,因為熵是一直增大的。我不知道您近來乃至現在,為什么如此擔心……難道塌縮引起了全球气溫升高?不,怎么會呢。最多不過是景輻射有一些影響罷了。塌縮已經發生了,我沒看出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影響。” “淺薄!”尼普頓罵了一句,像要把內心极度的憤懣發泄出來。他好像突然間充滿了力量,騰地站起來,猛然推開窗戶,把莫爾嚇了一大跳。 “看看外面憤怒的人們,看看那些被酷熱和洪水摧殘的人們,看看那些苟延殘喘的人們,看看那些面對死亡而無助的人們,看看那火熱的空气、明亮的天空,看看那洶涌的洪水,融化的冰川……什么才叫影響!劫數大難已經來臨了,死神在向我們招手,向所有的生命,向全宇宙的生命招手!上帝啊,原諒這些無知的人,竟然說沒有影響。”莫爾被尼普頓嚇懵了,有些不知所措。 “奧爾伯斯佯謬!Olbers,知道吧,教授。”尼普頓感到心里有些不快的東西涌上來,“格林博士只留下了半個詞。你既然知道气溫升高由背景溫度升高引起,為什么不想想是什么導致了背景溫度升高,你也知道宇宙塌縮會回到高溫火球狀態,我們還就宇宙塌縮爭論過的呢。我提醒過你,你早該想到了,你根本就沒把心思放在研究上,你真讓我失望!” 一群正在工作的科學家也好奇地過來看個究竟,他們從來沒見過尼普頓發過這樣大的的脾气。 尼普頓徑直出去了,剩下呆若木雞的莫爾。“奧爾伯斯佯謬。我的天啊,真的嗎?奧爾伯斯,我怎么沒想到。”他一遍遍地自言自語著,全然不聞同事們的竊竊私語。 尼普頓來到樓頂天台,登上了直升机。 到達總統府上空已是華燈初上。天空仍然很晴朗,沒有一絲云。天幕上的群星似乎比燈光更明亮。 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游行的人群全部匯集到這里了,准備向總統請愿。從空中看來,地上黑壓壓的一片,就像熱鍋上不住躁動的螞蟻。 飛机降落在總統府前的平地上,尼普頓走出机艙,走向衛兵,“我要見總統,請通報一聲,我是尼普頓。” 警衛進去了,片刻便又出來:“總統請您進去。” 總統已在書房里等待,他很隨便的穿著一件襯衣。 “請隨便,教授。”總統遞過一杯冰凍飲料,自己也端起一杯,“很熱,是吧。空調也起不到多少作用了。教授,您來的目的是……” “我帶給您最坏的消息。” “莫爾教授在電話里已經把計算的結果通知我了。就在剛才。怎么樣,宇宙真的在塌縮了嗎?” 他!尼普頓對莫爾不由產生一种強烈的反感。他這樣越俎代庖不過是想博得總統的青睞。為自己的前途舖平道路。但馬上尼普頓便感到可笑。莫爾已知這事的后果了,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還抱著一絲僥幸嗎?哎!不去管它了吧,現在已犯不著為這种事再斤斤計較了。 總統好像看出了什么,輕輕拍了拍尼普頓的肩,意味深長地微笑道:“我對莫爾教授,并無好感,我們需要的是像您這樣的科學家。” 尼普頓也微笑了。 總統在房間里來回踱著步,沉思著。尼普頓這才注意到,總統近來已心力交瘁,蒼老了許多,眼神再也不如往日那般威嚴和堅定,剛年過半百的他已有不少白頭發爬上雙鬢。看起來就像一個普普通通的老頭。 總統停在窗前,望著遠處廣場上的人群:“人民仍然認為是人類自己的過錯,認為是環境破坏,大气污染和溫室效應造成了這一切,他們把罪魁禍首歸結于全球過度的工作化。他們要求關閉所有的工厂,他們宁愿倒退回石器時代,他們不相信宇宙的塌縮。” 總統不再說話,兩人就這樣沉默著,只听到沉重的腳步聲和心跳聲。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教授。”半晌,總統開口了。 是的,我們能有多少時間呢?一年之后?兩年之后?或者十年、二十年?塌縮的速度如此惊人,即或是十年,在宇宙的長河中不過是短短的一瞬間,屆時,所有的生命都將畫上句號。難道上帝會賜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嗎? “不知道。從創世之初到2.7K的宇宙背景輻射經歷了一百多億年,可是在上個月,達到了3.5K,在本月又上升到3.9K。宇宙的收縮比同一周期內的膨脹要快,但宇宙大爆炸之謎剛剛解開,誰都無法准确計算出收縮所需要的時間以及溫度上升曲線。膨脹和收縮是不對稱的,兩個月已上升了1.2K,后面速度會更快。這不僅僅只是溫度的升高,溫度升高會導致其它人類無法忍受的災難性變化,比如海水淹沒陸地,縱使以年或十年為單位,僅在宇宙塌縮的初期地球上的生物便已全部滅絕了。我們不會有更多的時間。”又是一段令人窒息的沉默。 “我得發表一次講話,我得把結果和真想告訴人民,我有責任,人民也有權知道他們的命運,至少這也許還能平息眼前的暴亂,雖然暴亂和人類命運乃至地球的命運比較起來已經不重要了。” “總統先生,還是我來代您講吧。”尼普頓的眼睛和總統的眼睛對視良久。 “好吧,您比我在行得多。” 1小時后,講話在總統府前的廣場上舉行。 人群看到總統出來,瞬間爆發出如雷的呼聲,響徹云霄。舖天蓋地的旗幟和標語在熱風中“獵獵”作響。 全球的電視節目在這時中斷了,轉播這一歷史性的講話。 當尼普頓在總統的陪伴下走上講台時,抱著貓坐在電視前的莎拉向坐在沙發上發呆的母親叫嚷:“快看哪,媽媽,爸爸在電視上呢,同總統在一起!” “是嗎?”克麗斯蒂擦了擦有些紅腫的雙眼,走近電視,對丈夫同總統一起出現在電視上有些吃惊。 尼普頓低著頭看著地面好一陣子,感到有些緊張,腦子里亂糟糟的。人群已經安靜下來。 終于,他抬頭環顧一下四周,清了清沙啞的嗓子:“女士們、先生們,我受總統閣下的委托,向大家宣布一個不幸的消息。” “滾下去吧,我們不需要不幸的消息。”“我們現在的不幸還不夠嗎?”“總統親自出來講話。”“我們不需要工業”……廣場上響起了一片叫罵聲,震耳欲聾,雨點般的石塊,酒瓶伴隨著叫罵聲向台上飛去。尼普頓沒有躲避。一個飲料瓶不偏不倚砸在他的額頭上。鮮血,順著臉頰流下。 總統急忙從台后走上前來,舉起雙手做了個安靜的手勢。“女士們、先生們,請大家靜一靜。這位是哈勃實驗室主任尼普頓教授。十分鐘,只需要十分鐘,他就能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案,我用人格保證。”隨后總統轉向尼普頓,“教授,您傷得怎樣?醫生……” “不用了,一點輕傷,我很快就會說完的。” “噢,我的上帝。”克麗斯蒂看見電視上丈夫的白色襯領已被鮮血染紅,失聲叫道。 “爸爸受傷了。”莎拉呆呆地盯著電視。 尼普頓對民眾的舉動一點也不感到惱怒,相反,卻帶著一种近乎悲凍的神情。“女士們,先生們,所有電視机前的人類同胞,我有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告訴你們:‘全球正面臨一場滅頂之災,這是我們無法扭轉的命運。因為宇宙塌縮已經發生了。”尼普頓努力想使自已的思路清晰一些,表達得再清楚一些,可就是有些詞不達意。 台下一片嘩然,人群再次叫喊:“宇宙塌縮与我們何干? “請允許我說完。”尼普頓用左手示意人們安靜,右手捏著手帕去擦額上的血跡。 “我盡量說得簡單明了一點。大家都認為現在席卷全球的熱浪,洪水、干旱都是因為溫室效應引起的,而工業化造成的植被破坏和環境污染是導致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不見得!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不至于造成這种程度的惡果。要說罪魁禍首,是宇宙的塌縮。 “大家也許不知道,當初在假設宇宙模型時,德國天文學家奧爾伯斯在1826年提出了一個光度佯謬。他認為,如果靜止的,無限大的宇宙均勻分布著發光的恒星,那么可把宇宙想象成以地球為中心,由具有均勻厚度的無數殼所組成。每個球殼上的恒星發射到地球上的光的多少取決于該球殼的面積和到地球的距离。按照平方反比定律,來自球殼的光同它到地球的半徑的平方呈反比例減少,但球殼的面積都隨球殼到地球的半徑的平方呈正比增加。如果恒星均勻分布(當然實際上恒星分布并不均勻,但星系分布卻是均勻的),那么,到達地球的光總的來說是不變的。所以每一個球殼發射到地球上的光是在數量上相等的。無限的宇宙有無限多這樣的球殼,因此到達地球上的光可以說是無限多的,那么,地球上的夜晚也應該异常明亮,甚至超過現在的白晝。如果假設其它任何地方為宇宙中心,都有同樣的結果。所以整個宇宙空間都一定會非常明亮,它處處的溫度都應該同恒星表面的均溫相同,大約六千度。因為靜止的宇宙,沒有能向外散勢的場所,也沒有其它方式將熱能轉化,當然整個宇宙都將同恒星表面同熱。 “這就是奧爾斯佯謬。但是它卻能用膨脹的宇宙模型或振蕩宇宙模型清楚地解釋。事實上為什么宇宙沒有變成六千度,因為我們的宇宙巨大,但仍然有限。膨脹的宇宙做功,把輻射的熱能轉化為宇宙的勢能,或者說膨脹宇宙中相互遠离的天体的多譜勒效應,輻射的頻率變小,導致了能量的降低。總之,宇宙從大爆炸開始,溫度按時間的平方根減小,所以,我們的宇宙不久前只有低到2.7K的背景溫度。 “可是現在,膨脹了150億年的宇宙開始轉入振蕩中的塌縮所移了。這大的發生在數月以前,這不确切,但并不重要。在塌縮的宇宙中,恒星發出的熱量無處散發。因為多普勒效應將使光的頻率增加,從而導致溫度升高,而且宇宙勢能的減小反而還要放出更多的輻射熱。整個宇宙的溫度都將升高,一直升高下去,不止六千度。最終將達到大爆炸初始的溫度一万億度。奧爾伯斯佯謬就要成為現實,宇宙150億年來所有的信息都將被抹去,原子會崩潰成為夸克漿,進而形成膠子,最后膠子也消失,物質要消失,宇宙只剩下輻射。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便徹底的毀滅,不過那些對我們來說已無關緊要。要不了多久,一個在宇宙浩瀚長河中比人類的出現更為短暫的一瞬,全球的溫度便將高到人類無法生存,所有的生物都無法生存。沒有避難所,我們無處可逃。那時冰川將完全融化,淹沒陸地,然后海水會沸騰、气化,大气層消失,整個宇宙都將成為火焰的世界,黑夜將同白晝一樣明亮。我們無法与命運抗爭,對生命來說,這是難逃的劫數。” 尼普頓略略停頓,他的目光掃過人群,掃過城市,掃向天空,停留在那遙遠的地方,眼睛變得像宇宙一樣深邃。他突然感到內心有一股激情在蕩漾:“現在,我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珍惜最后這點寶貴的光陰,不要再搞什么游行和暴亂,不要再有血腥与犯罪,不要再熱衷于金錢、名利与地位,讓罪惡得到洗滌,讓人性得到升華。女士們、先生們,所有人類的同胞,你們如果還有什么沒有達到的夢想,還有什么沒有實現的奢望,統統忘掉吧!珍惜這點寶貴的光陰,陪陪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兄弟姐妹,陪陪你們的妻子、丈夫,你們的子女,陪陪你們的親人,你們的朋友,甚至你們的仇敵,陪陪所有的生命,陪陪你們所愛的一切,所牽挂的一切,此時此刻,我們應當發現,親情、友情、愛情,才是最重要的東西。讓人性的真、善、美陪伴人類直到歷史的終結。” “女士們、先生們,我要說的就是這些,希望沒有占去你們太多的寶貴時間。” 尼普頓向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緩緩走下台去。尼普頓來到總統面前,看見總統被風吹亂花白頭發的蒼老模樣,突然感到鼻子有些發酸:“總統閣下,我請求辭職,我只想回家,同家人在一起,我有一周沒回家了,作為一個丈夫和一個父親,我感到深深的自責。” 尼普頓頓時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輕松,他挺了挺身,用手按住隱隱作痛的肝部,邁著堅定的步伐向直升机走去。 廣場上的人們在一陣可怕的沉寂后終于爆發起來。叫罵、呼號、哭喊、啜泣,像潮水一般度卷了廣場,席卷了大街小卷,席卷了整個城市……人們的臉上,寫著惊疑与惶恐,慌亂与憤怒,麻自与絕望,恐懼与悲涼,人們手錘胸頓足,呼天搶地,仰望蒼天,欲哭無淚。 總統無言地面對這一切,眼里滾動著兩顆渾濁的老淚。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人類的渺小,生命的脆弱,這一刻,人類和螻蟻不再有什么分別。 在燦爛的群星下,一片被酷熱烤得發黃的草地上,三個身影緊緊地偎依在一起。中間的那位小子孩怀抱一只可愛的波斯貓。在他們的面前,一架小型望遠鏡直指晴朗的夜空。望遠鏡中是那明亮壯觀的仙女座大星系。 注: 1。德國天文學家海因里希·奧爾伯斯(HeinrichOlbers1758-1840)于1826年提出光度佯謬。 2。天文台,位于英國。 3。天文台,位于波多黎各。 4。天文台,位于美國加州。 5。M51、M81、M87、M31、M13分別指獵犬座旋渦星系,大熊座旋渦星系橢圓星系,武仙座星團,仙女座大星系。 6。粒子視平(Particalhorizon)分隔看得見和看不見星系的分界線,又稱云端界面,也是一种視界,不同于黑洞的視界(Eventhorizen)。 7。极其微小的原生黑洞,大爆炸之初形成,估計為形成星系的凝結核。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