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勒柯吉立刻開展工作,參加勞動的絕大多數人是自覺自愿的。經過大家的同意,他們被分成几組,由工頭領導。有一部分人去修路,將利貝麗亞和新鎮連接起來,另一部分人被派去拆遷亂搭亂蓋的房屋,要重新合理的布局。勒柯吉指定了新的地址。 但問題馬上來了,干活沒有工具。移民們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放棄田里的農活,走的時候并沒有想到將它們帶回來。大部分人為了能有干活的工具,不得不回去找。 他們只得再一次長途跋涉。當時返回利貝麗亞完全是為了躲避災難。而這時的心情完全不同,他們一點都不覺得累。冬去春來,已不再缺吃少穿,現在總有辦法可以吃飽,一想到這,他們便感到興奮。十天以內,最后一批人也回來了。工地上熱火朝天,短短的時間內,道路加長了許多,一座座房舍和諧地豎起來。每間房子周圍都留出了大塊的空地。以后可以用作花園。馬路寬敞,兩邊是房屋,利貝麗亞确實有了點城市的味道,再也不像臨時過渡的營房。同時,人們開始清理垃圾,打掃街道,將長期隨意亂丟,堆積如山的污穢除掉。 第一個竣工,也是第一個完工的是劉易斯·多里克原來住的房子。盡管它是個龐然大物,但拆掉這個輕便的房屋并在另一個地方重新搭建沒有花多少功夫。當然,還有些收尾工作要做,但是地基已挖好,房屋已吊上了頂,牆已糊好,隔牆也修好,沒什么好等的了,只要搬進去住就行了。 十一月七日搬家。房子的布局簡單。中間作倉庫,臨時存放貨物。倉庫周圍有几間相通的房子。它們分別朝東、西、北三個方向開著門。只有朝南的那面是一堵死牆,沒有出口,因此要出來,非得穿過其他的房間。 在木板上用油漆寫上几個大字,說明房間的用途:政府,法院,警察依次挂在北邊,西邊和東邊的門上。至于最后那間房子,沒有說明用途。但人群中很快就傳開:這是監獄。 從今往后,勒柯吉不僅僅只依靠聰明、才智來領導人們;而且他有了更牢靠的武器:政權、立法和執法,其權威將建立在這三足鼎立之上。長期的思想斗爭使他最后妥協,并且走向另一個极端,必須依法辦事。有史以來,人類就一直有著太多的缺點,如果沒有它,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就會停頓。 這個地點及其標牌准确地告訴人們它們是做什么用的。總之,它构成了政府的框架。再只需要公務員來履行職責。勒柯吉毫不遲疑地任命了公務員。在已婚的男人中,經過嚴格地挑選,選出四十個人,由阿爾特勒布爾指揮。至于法院,勒柯吉毛遂自荐,充當院長。但是日常事務交給費爾丁南·博瓦勒處理。 第二道任命引起一片嘩然。但它還不是首創。就在几天以前,勒柯吉做出了一個惊人的舉措。 給工人開工資以及銷售食品是一項細致的工作。盡管勞動与食品交換方式簡化到只需通過貨幣進行,但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會計制度,因此需要一名會計。勒柯吉將這一職務交給了約翰·拉姆。此君曾經花天酒地,縱聲縱欲而變得一文不名,墮落、破產后便加入移民的行列。至于是什么目的,他本人肯定也不清楚。他只是信馬由韁,异想天開,以為在一片憑空杜撰,海市蜃樓,混沌不清的大地上可以容易地生存下來。但事与愿違,這里情況更加糟糕,這個体虛質弱的家伙在霍斯特島過了几個冬季,居然熬過來真是個奇跡。由于生活所迫,從新政府建立伊始,他便參加到修路工程中,他已竭盡全力,但收效甚微。就在當天晚上,他不得不放棄。他不僅感到疲憊不堪,而且那雙白嫩的雙手被石頭磨起血泡。因此,當勒柯吉讓他干會計工作時,他興奮的神態難以言狀,欣然領命。從那天起,其卑微的人品再也看不到了,他已經成為移民中的一員,坏名聲已變得越來越小,几乎再沒有人議論他。 政府能夠最大限度地使用所擁有的人力資源,也許正好說明有了英明的領袖。領袖本人不可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他的身邊必須有一群出謀划策的得力干將。領袖的天賦与本能就正好表現在伯樂識馬,調兵遣將上。 勒柯吉是天生我才。而且命運將他推到領袖的位置上,他只有鞠躬盡瘁,盡最大的力量發揮出來。他的目的是有一個:做到人盡其用。盡管博瓦勒在其他方面無所作為,但作為律師,他卻价值連城。他比其他任何一個人都了解和胜任律師事務工作,必要時還可以監督那個經常想入非非,心血來潮的領袖。 至于約翰·拉姆,移民中要算他最無能,現在總算找到了合适的事做。他這個人要力气沒力气,要思想沒思想,沒用极了。 勒柯吉在霍斯特島的組閣方式与眾不同。而且他又做出了第三項惊人之舉。 他從新鎮搬到利貝麗亞,醫療机械、書籍和藥品全被運到政府——劉易斯·多里克的舊居被賦上了一個新名字——他每天在這里只睡上几個鐘頭,其他的時間,他四處巡察。他不但給勞動者打气鼓勁,而且當場幫他們解決問題,他牢牢地把握住社會秩序,協調人際間的關系。再也沒有人吵架,打斗,到處是一片繁忙景象,人人都在盡心盡職地工作。 他正領著這些悲傷的人走向美好的未來。但是絕大多數人顯然并不知道他是產生了多么大的痛苦之后,才下定決心,承擔責任。他們怎么會知道?他們不是心理學家,而且沒有任何理想,根本不會想到他的思想沖突和精神創傷,他們所看重的是物質利益,而他截然不同,他關心的是精神東西。只要仔細觀察其領袖就不難發現他好像總有一种說不出的痛苦。勒柯吉從不感情外露,現在看上去更讓人感到冷若冰霜。他那張令人捉摸不透的面孔不苟言笑。如果到了非說話不可的時候,他也只是寥寥几語,便馬上合上嘴。也許正是因為他十分嚴肅,也許正是因為他身強力壯,也許正是因為他指揮著軍隊,人們都對他感到敬畏。然而,即使人們怕他,但對其聰明才智仍然贊不絕口。人們愛他,因為他們知道他那冷冰冰的面孔后面藏著一顆善良的心。因為人們多次得到他的關心和幫助,而且現在仍然受著他的關怀。 盡管事情多如牛毛,但勒柯吉好像有使不完的勁。而且,他既是領袖,又是醫術高明的大夫。他每天都要去探望病人,治療傷員,現在,這种活越來越少。春暖花開,大地复蘇人的精神爽,干勁足。由于這几种因素的影響,大眾健康有了明顯的改善。 所有的傷病員中,勒柯吉看得最為重要,最為珍貴的當然是阿爾吉。不管什么時候,不管怎么累,他都要早晚兩次到印第安人的床邊看望。格拉茲愛娜和她母親從沒有离開一步,當他看到阿爾吉病情穩定下來,肺部的傷口已經開始愈合的時候感到非常高興。十一月十五日,阿爾吉在床上几乎躺了有一個月,終于可以下地走動了。 就在當天,勒柯吉對洛德士的家進行了拜訪。 “您好,洛德士太太!……你們好,孩子!”他進門說道。 “您好,勒柯吉!”异口同聲地回答。 只有在這种辛善和諧的气氛中,他才會恢复笑容,失去冷酷。愛德華和克娜麗向他跑來。他像父親一樣一把抱住小女孩,并且撫摸著男孩子的頭。 “您終于來了,勒柯吉!……”洛德士太太叫道,“我以為您已經不在了。” “事情太多,太忙,洛德士太太。” “我知道,勒柯吉,我知道。”洛德士太太沒有反駁他。“沒關系,只要見到您就很高興……我希望您給我帶來了我丈夫的消息。” “您丈夫出遠門了,洛德士太太,我只能告訴您這么多。” “謝謝您告訴我這些事!……不過,我想知道他什么時候回來。” “不會很快,洛德士太太,您還得單獨生活一段時間……” 洛德士太太遺憾地歎了口气。 “不要傷心,洛德士太太,”勒柯吉說,“再忍耐一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另外,我給您找了件事做,也可以說是打發時間。你們搬家吧,洛德士太太?” “搬家?……” “是的……去利貝麗亞住。” “去利貝麗亞,請問大人,我去干什么?” “做買賣,洛德士太太。您將成為這個國家最受人尊敬的女商人,首先——這是一方面原因——島上還沒有人經商;其次,您擁有的商品和物質多得惊人。” “做商人?……我的商品?……”洛德士太太惊訝地重复著,“勒柯吉,您說的什么東西?” “阿里·洛德士的百貨商品。我想,您沒有忘記吧,您有一個与眾不同的百貨店,現在該是開張營業的時候了。” “怎么!……”洛德士太太抗議,“您希望我自己一個人……丈夫又不在……” “孩子們可以幫忙,”勒柯吉搶過話頭。“他們已長大成人,可以干活了。而且這里人人都得工作,我不希望在霍斯特島上有人吃閒飯。” 勒柯吉的聲音變得嚴肅,但只是作為朋友提建議,并不是作為領袖在下命令。 “還有杜麗婭·塞羅尼和她的女儿,”他補充道,“阿爾吉病一好,她們就會來幫忙。而且,這些東西有用,卻讓它們長期閒著,也不合适。” “可是,它們是我們几乎全部的財產。”洛德士太太沖動起來,抗議道,“要是我丈夫知道我在一個動蕩的國家里冒險做生意,他會說什么?而且這里的安全狀況……” “很好,洛德士太太,”勒柯吉搶過話頭,“很好。我向您保證,這里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安全。” “那么,您要我用這些商品到底干什么?”洛德士太太問。 “把它們賣掉。” “賣給誰?” “來買的人。” “會有人來買嗎?他們有錢買嗎?” “您不相信?您也知道,大家在离開美國時都帶了錢,更何況他們現在也賺錢。” “人們可以在霍斯特島上賺錢?……” “情況恰好如此,他們為政府工作,我雇他們,付給他們報酬。” “那么政府有錢嗎?……這可是件新鮮事!” “政府目前沒有錢,”勒柯吉解釋,“但是它擁有食品,通過出售這些東西可以賺到錢,既然你們家現在也在花錢買糧食,我想您不會不了解一些情況。” “是的,”阿里·洛德士太太承認,“這只是一种交換,移民為了吃飽肚子就應該把勞動所得交出來。但是,我還是不明白,他們怎么會來買我的東西。” “這您盡管放心,洛德士太太。而且,我已制定了价格,這种价格會使移民略有節余。” “那么差价的余額給誰?” “交給我,洛德士太太。” “那么,勒柯吉,您會變成闊佬。” “好像是這樣。” 洛德士太太用惊訝的目光打量著對方,他卻裝著沒有看見。 “洛德士太太,我覺得這件事非常重要,”他語气堅定地說,“您的商店近期能夠開業。” “悉听尊便,勒柯吉。”洛德士夫人無精打采地同意了。 五天后,商店開張。此時正值十一月二十巴卡洛里駕著維爾——捷返回來,正好赶上洛德士太太的百貨商店開業。 卡洛里將洛德士先生放在奔塔一阿爾那斯之后,獨自一人返回。洛德士太太心急如焚,連珠發問,他也答不出個所以然。她便找勒柯吉,請他做解釋,可也是白費勁。 但是卡洛里對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惊呆了。不到一個月的功夫,變化翻天覆地。他已經認不出利貝麗亞,只有少數几間房還留在老地方,大部分都建在被命名為政府辦公室的周圍。离得最近的四十家,是政府的警察,每家戶主都持有槍支,剩下的槍放在勒柯吉和阿爾特勒布爾的家里,并派人二十四小時守護著。火藥則被藏在房子中間的倉庫,而且沒有通向外面的直接出口。 遠處,是阿里·洛德士的百貨商店,卡洛里對此尤為感到惊訝。這位印第安人雖然在奔塔一阿爾那斯曾經見過百貨商店,但在他眼中,沒有一家商店會像這里琳琅滿目。 再往遠處,任何一個地方,人們都在熱火朝天地工作,人們正在挖地基,蓋新房。四面八方都在干活,一些木屋和石房正在破土興建。 房屋布局嚴謹、合理,道路縱橫交錯。馬路寬敞,可以同時并排行駛四輛車。說實話,馬路目前還有點凸凹不平,松松軟軟,但天長日久,人們在上面走來走去,就會變得平坦,結實,堅硬。 起始于新鎮的道路穿過平原,像一條斜線直接伸展到河邊。河堤上堆著數不清的石頭,是為了建一座更堅固的大橋代替目前的小橋。 新鎮几乎沒有什么住家了。除了約納丹號上的四個水手和另外三個打算以捕魚為生的移民之外,原先的居民都走了,搬入利貝麗亞的親居里。新鎮完全變成了漁村,人們早出晚歸,每天回來都是魚滿艙。 盡管新鎮人口減少,但所有的房屋建設都保持不動。勒柯吉就是這樣采取的決定,因此卡洛里的房子保留下來。印第安人回到家里,看到阿爾吉病体痊愈十分開心。 但發現勒柯吉已經搬走,他又感到十分悲傷。從他們一起開始生活到現在,還從沒有分開過,多年共同的生活結束!……變化真是太大了……但是,勒柯吉只要碰見這位忠實的伙伴,臉上立刻露出笑容,而且一定會停下手中的活与他交談几分鐘。 有一天,勒柯吉与往常一樣,大清早先去檢查了正在興建的各項工程,然后又查看了整個殖民地狀況。并核實了政府的開支和庫存的食品,最后來到修路的工地。 大家正在休息,鍬、鎬扔得滿地都是,絕大多數人躺在溝邊打盹休息,將衣服拉開,露出汗毛濃密的胸膛晒太陽。另外一些人漫不經心地吃著東西,說著一些不成不淡的話。當勒柯吉一出現,躺著的人站起來,扯閒話的人馬上閉上嘴,大家全都摘帽,打手勢表示歡迎和致意。 “您好,總督!”工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向他問好。 勒柯吉繼續往前走,只是打手勢表示回答。 半路上,發現附近圍了百來個移民,其中還有婦女,他不由得加快步子。忽然,人群中響起了小提琴聲,傳到他耳里。 小提琴?……自從弗里茲·格羅斯死后,這是霍斯特島第一次響起了小提琴聲。 他走進人群,人們自動給他讓出一條道。在人群中央,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在拉琴,但動作相當笨拙。另外一個將燈心草編的籃子和一束束野花放到地上。花的品种不外乎是千里光屬植物,歐石南、枸骨葉冬青。 是迪克和桑德……勒柯吉由于形勢突變,局勢動蕩,便把他們兩人忘掉了。不過,為什么只想到他倆呢?這里還有其他的孩子。他倆也有一個家,他們住在忠誠,厚道的阿爾特勒布爾家里。桑德确實沒有虛擲光陰,從他接過弗里茲·格羅斯小提琴到現在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要進步得這么快,達到他現在這种程度除非有罕見的音樂天賦。他一無導師,二無書籍,完全靠摸索到今天這种程度。其技藝顯然還沒有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甚至還算不上一個出色的演奏家。他的基本功不扎實,而且錯誤百出,但他所演奏出的東西表達准确,根本無需刻意去追求,精雕細刻,他表現出的是一种自然,一种純朴,一种天真,是輕盈和歡快的旋律,他用堅定而又幸福的音符將它們一個一個抑揚頓挫地傳達出來。 琴聲停止,迪克正好擺完東西,開口說話: “尊敬的霍斯特公民,”他用一种夸張而又滑稽的腔調說,盡管身材矮小,但還是向上挺了挺。“我的合作者,迪克公司藝術和音樂分部的負責人,著名音樂大師,霍斯特王國國王陛下御用小提琴家十分榮幸地向諸位致意,歡迎大駕光臨……”他停了下,喘口气,緊接著說,而且語速更快。 迪克又大喊一聲: “尊敬的霍斯特公民,音樂會免費,但其他的商品要花錢買。恕我夸口,這些商品經久耐用。迪克公司今天主要銷售的商品有鮮花和籃子。以后霍斯特島有了集貿市場,提著籃子去購物再方便不過了……,一束鮮花五分錢!……一個籃子五分錢!……來吧!尊敬的霍斯特公民!快掏錢買吧!請動手哇!” 迪克一邊說話,一邊圍著轉圈圈,把樣品送給大家看,這時,為了烘托气氛,煽動情緒小提琴又開始演奏出优雅動听的旋律。 觀眾無不開怀大笑。勒柯吉听到他們議論紛紛,都說好久沒有看到這种場面了。迪克和桑德肯定是利用人們休息時候,來工地做這种特別的買賣。他卻一直沒有發現,真是個奇跡。 這時,迪克看了看剩下的鮮花和籃子。 “女士們,先生們,還剩一個籃子了,”他宣布,“這是做得最好的一個!最后一個最完美,一角錢!” 一位婦女遞上一角錢。 “先生們,女士們,非常感謝!總共賺了四毛錢!發財嘍!……”迪克一邊喊,一邊跨出一步,做個舞姿。 可是腳馬上又收回來,因為勒柯吉用手擰住了這位小舞蹈家的耳朵。 “這是干什么?”他嚴厲地問。 他用余光看了看,想搞清楚勒柯吉是不是真的在發火,他立刻放下心來,也用非常嚴肅的口气回答: “我們在工作,總督!” “你管這叫工作?”勒柯吉松開他說。 他這才轉過身,与勒柯吉面對面。 “我們已經想好了,”他神气十足,洋洋自得地說,“桑德拉琴,我就賣花和籃子,……我們已經賺了几次錢……我們還可以賣貝殼……我還會跳舞……轉圈……這就是職業,總督!” 勒柯吉忍俊不禁。 “不錯……”他承認,“可是你們要錢干什么?” “交給您的會計約翰·拉姆先生,總督。” “怎么!”勒柯吉叫起來,“約翰·拉姆向你們要錢了!……” “他沒有跟我們要錢,總督,”迪克解釋,“是我們給他錢換食品。” 勒柯吉听到這,完全愣住了,他机械地重复: “換食品?……你們也花錢買食品?……你們不是跟阿爾特勒布爾先生住在一起?” “是住在一起,總督。可是這并不妨礙……” 迪克鼓起腮幫子,盡管個頭小,但那神態將勒柯吉模仿得惟妙惟肖。他用一种滑稽、低沉的聲音說: “工作是第一條法律。” 是笑還是發火?……勒柯古選擇了笑,而且笑得十分開怀。迪克絕對沒有嘲笑他的意圖。而且為什么要責備這兩個“自食其力”的孩子呢?有很多人年齡比他們大得多卻想不勞而獲。 他問: “那么,你們這樣‘工作’可以換來吃的東西?” “我就是這樣想的。”迪克非常肯定地回答,“每天可以賺六角錢,運气好的話是七角錢。我們只要干活就可以賺這么多,總督!……這錢可以養活一個人。”他用再嚴肅不過的口气補充。 “養活一個人!……”听眾哄然大笑。迪克被激怒了,死死盯住發出笑聲的人。 “這些蠢貨,他們怎么了?……”他一副气急敗坏的樣子,咬牙切齒地說。 勒柯吉將話引入正題。 “六角錢,确實不少。”他承認,“但是你們要是去蓋房子或修路,就會賺得更多。” “不可能,總督”迪克反駁。 “為什么不可能?”勒柯吉追問。 “桑德還太小,沒有勁。”迪克解釋,說話的腔調顯得十分溫柔,絕對沒有看不起的意味。 “那么你呢?” “噢!……我!……” 听听這腔調!……他,他肯定有勁,但這么做是不信任他,對他不公正。 “是啊,你呢?” “我不知道……”他邊想,邊結結巴巴地說,“我也不清楚……” 然后,他突然地說: “我,總督,我愛自由!” 勒柯吉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這個小家伙。他光著頭,微風將他的頭發吹得亂七八糟。他直挺挺地站著,抬著頭,目光有神。他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大度但性格執著。他曾經也是這樣熱愛自由,把它看作高于一切,對形形色色的桎梏深惡痛絕,因此他將与任何人為的束縛作斗爭。可是經驗證明他已誤入歧途,事實鐵證如山,人類完全可以放棄他所杜撰的,難以實現的自由。相反,人類只要有吃有穿,即使套上枷鎖也無關大局。而且,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有時有位師長去指導并不是件坏事。 他解釋: “自由,我的孩子,先要得到,做人的原則是利人利己,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學會服從。照我說的,去找阿爾特勒布爾先生,告訴他酌情給你們找些活干。另外,我還要考慮怎樣才能讓桑德繼續學習音樂,去吧,我的孩子。” 這次碰到兩個孩子使勒柯吉想到另一件事,有個重要問題必須解決,孩子們在營地四下亂竄,天馬行空,蹦蹦跳跳。家長完全沒有時間管他們,只好由得他們從早到晚滿街閒逛。要改造人類,必須培育好下一代。因此創辦一所學校迫在眉睫。 但他可沒有三頭六臂,盡管這是件大事,也得等到他從腹地考查回來之后再辦理。自從他執掌政權以來,他已計划了很久這次巡視,但由于事情太多,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遲,現在他可以放心地离去,因為政府机器有了足夠的動力,以便在短期內保持國家的正常運轉。 卡洛里回來了已兩天。他臨要出門時,又發生了件事,他不得不再一次推遲計划。一大清早,他听到激烈的吵架聲,不由得朝那里走去。原來有一百來名婦女正情緒激奮地叫著、嚷著,因為在她們面前,一塊大木板攔住了去路,這正是帕德遜的孩子,院子用木頭圍起來,臨時安了一塊厚木板作大門,不讓人們進入院子。而且,就在几天以前,門的位置好像也應該退后几米。 人們立刻將勒柯吉圍住,向他告狀。 帕德遜從去年春天起,就專心致志地种蔬菜,辛勤地勞動獲得丰盛的果實。這個從不感到勞累的人今年獲得大丰收。博瓦勒倒台之后,利貝麗亞所有的居民几乎都到他這里買新鮮的蔬菜。 他目前的成果大部分應歸功于他選擇了正确的地點。在河流邊,不愁灌溉的水,也正是他這張王牌導致了沖突。 帕德遜菜田的面積有二三百平方米,利貝麗亞到河邊最近的路正好要從這里穿過。在下游,河的右岸是一片無法通行的沼澤地。因此非要繞道,從河流入口處上的小橋通過,這就是說要往西邊多走一千五百米。而在上游,有一里多長的地段是兀然突起的陡峭河堤。 那么,利貝麗亞的婦女要去取日常飲用水就必須穿過帕德遜的院子。可是院子的主人強行畫了界線,用柵欄切斷了去路,而且最后他竟然宣布,在他庄園里穿來穿去是侵犯他的主權,使他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昨天晚上,他在龍杰的幫助下,找來一塊厚木板把門釘死。第二天早上,打水的婦女看到這种情況無不感到失望和生气。 勒柯吉一出現,人群立刻恢复了平靜。人們要他主持公道。他耐心地听取了正反兩方面的意見,然后做出判決。讓大家感到吃惊的是,判決有利于帕德遜。而實際上,勒柯吉命令封死的門應該立即拆掉,而且讓出二十米的面積作為公共道路,但同時應該承認土地主人有權要求政府賠償損失,他為公共利益損失了一塊耕地。至于賠償金額,應該通過正常的渠道解決。霍斯特島有律師,帕德遜可直接向他咨詢。 當天就下了判決。這也是博瓦勒受理的首例案件。經過反复辯論,他命令霍斯特政府賠償五十美元,錢當場兌現。愛爾蘭人接過錢時喜形于色。 對此案件,眾說紛紜,但對處理的方式普遍贊賞。人們已形成這樣一种觀念,從今往后,沒人敢掠奪他們的私有財產。于是大家更有信心,這种效果正是勒柯吉所期望的。 事情解決之后,他立刻上路。在三個星期以內,他走遍了島上的每個角落,他去了西北部頂端,去了杜馬斯和巴德半島東部,他拜訪了所有的開荒家庭,冬天被拋棄的土地和動亂被赶出的家園,他沒有漏掉一處。 從調查的最終結果來看,有四十二個家庭共計一百六十一仍然住在內地。這四十二個家庭都應該算作成功者,只不過結果好坏不等。有些家庭僅僅是填飽肚子;而有些家庭,由于家里勞力多,因此种得多,收得多。 另外二十八個家庭,共計一百一十七人,動亂時,不得不跑到利貝麗亞躲避。這些土地至今還荒著,而在人們放棄之前,它們好像非常興旺。 最后,還有一百九十七名開荒者以失敗而告終。其中有四十多名一家之主已命歸黃泉。剩下的人先后返回利貝麗亞過冬,加入到七百八十人中。 勒柯吉打听到很多情況,受到人們熱烈的歡迎和熱情的接待。當人們听到產生了新政府時,群起激奮。當他們得知新政府也對他們作了周密的安排,更是情緒高漲。他走后,大家感到有了光明的前途,熱情更高,干勁更大。 勒柯吉對沿途的所見所聞做了詳細的記錄。同時按各個農庄情況的不同,制定了相應的方案。 他返回利貝麗亞時,這些材料可派上了用場。几天之內,他畫了一張小島的地圖,一張地形圖,各個農庄詳細、准确地標出來。然后,他選出一百六十五個家庭,分配到小島上,并且向他們頒發了土地證書。 土地是最牢固的基礎,現在分給個人,成為私有財產,這可是徹底的革命,而他的理想王國里,他希望實行均田制。他親手頒發了永恒的土地證書,那些領證的人喜形于色,這簡單的几頁紙,就是土地。到目前為止,他們一直生活在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日于里。然而几頁紙改變了一切。他們成為了土地的主人,土地可以世代相傳。落葉歸根,他們現在終于有了根,可以安居樂業了,他們不再是移民,他們成為真正的霍斯特人。 勒柯吉首先向一直開荒种田的四十二個家庭頒發證書;然后向受到暴亂分子威脅,被迫离開家庭的二十八個家庭頒發證書,這項工作完畢之后,他才在其他的九十五個家庭中進行篩選,盡管他們失敗了,但只要覺得他們能夠干好,也向他們頒發證書。至于其他的人,不給他們土地。 這項措施,決不是針對某一個人。在分配土地時,有失公允的話,那么大部分人會對決定嗤之以鼻。那些已經种上庄稼的人家,他們對所分得的土地要相對少些。至于去開墾荒地的家庭,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但一切決定都是建立在一种法律標准基礎上,政府的利益高于一切。那些最聰明,最有頭腦,体力最好,最勇敢的人當然得到最多的土地,相反,那些碌碌無為者卻什么都得不到。根本不用考慮,讓他們成為無產者,或者只分給他們一點點土地,讓他們終身都得去工作。 而且,霍斯特島必須形成一支雇員隊伍。有几個先前開荒經營者,如以李威利為主的四個家庭,庄園面積大、事業興旺,确實要雇几百名工人。因此,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里,有的是活干。 利貝麗亞再一次人去樓空。土地的主人剛一領到證書,便馬上攜家帶口出發,當然還帶去了大量的食品。食品問題——勒柯吉保證——今后會源源不斷地送去。有些沒有分到地的人也不甘落后,去農村找活,出賣勞力。 到了一月十日,利貝麗亞只剩下四百來人,其中有二百五十人到了干活的年齡。在內陸地區有六百多人,其中包括婦女和儿童。勒柯吉通過這次旅行已經查明,實際的人口不足一千,因為死去了很多人,過第一個冬天時就死了近百人,還有几個死于屠殺。總之,霍斯特島上又相對冷清了許多。 盡管在利貝麗亞減少了很多工人,但是工程照樣進行。勒柯吉一點沒有顯示出焦慮的神情,很快大家就明白他為何如此鎮定。沒有過几天,也就是一月十七日,一條汽船在對面的新鎮停下來,這是條二千吨的大船。卸貨在第二天進行,利貝麗亞居民惊喜地發現卸下來無數的東西。先是牛、羊、馬,甚至還有兩條牧羊狗;然后是農產品:犁耙,打谷机,翻草机,各式各樣的种子;數不清的食品;大馬車和小推車,還有金屬:鉛、鐵、鋼、鋅、錫等等;還有工具:錘子、鋸子、鑿子、挫子和百來种其他的東西;還有机床:鍛爐、鑽床、銑床、木鑽、金屬鑽,許許多多其他東西。 另外,船運來的不僅僅是物質,還帶來了勞力:工人、農民各兩百人。貨一卸完,他們便加入到移民隊伍中。有了四百五十個強勞力,工程進展迅速。 新鎮的道路在几天之內就修成了,一部分人建橋,一部分人蓋房子,通往內陸地的第二條公路開始興建,沿途還要修許多彎彎曲曲的岔道,以便可以直接通往農庄,運送生活物質。這是這個地區的主要干道,大動脈,從這里可以到達任何偏遠地區。 但讓利貝麗亞居民感到惊奇的,還遠遠不止這些。一月三十日,又駛入一條船,它是直接從布宜諾斯艾利斯來的。和上條船一樣,帶來了許多東西。另外,經洛德士百貨商店送來了很多貨。品种可以說一應俱全,即使是些小玩意也有:羽毛帽子,花邊,网扣,帶子。霍斯特女人今后可以打扮得花枝招展。 第二條船上又下來了二百個勞動力。二月十五日,到達了第三條船,又是二百人。從當天起,有了八百個勞動力。勒柯吉估算了下人數,實現其宏偉計划是綽綽有余了,首先在河流的出口處修建一座大壩,新鎮的小海灣以后就變成安全的港口。 就這樣,在他的指引下,在大家的努力下,各項工作已初步完成,各項工程初具規模,整個事業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就這樣,逐步逐步,從無到有,新型城市突然誕生。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