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背叛,是地球人的一种行為。 背叛這种行為,是表現地球人性格的典型。 背叛,在其他地球生物行為中找不到。 背叛是不是在外星生物行為中也有?不得而知。 背叛是一种极坏、极賤、极卑鄙、极下流、极可恥、极無情、极殘酷、极可怕的行為。 必須說明的是:背叛,絕不等于叛變。 背叛是背叛,叛變是叛變。 叛變在明中進行,背叛在暗中進行。 叛變可以光明正大,背叛必然黑暗陰森。 問題不在那個“叛”字,是在于那個“背”字。 人人有權和任何人由合而分,而由一致而對立——這种過程是叛。但如果叛的一方,在進行這一切的時候,被叛的一方全不知情,叛的一方,還竭力在瞞騙欺哄被叛的一方,那就是背叛。 被背叛,是极令人痛心的事,其令人痛心的程度,大抵是人類所能感到的痛心之最。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背叛是什么呢?《創世紀》上這樣記載著:“于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是從女人先開始,受不了引誘,背叛了上帝。 (背叛行為之中,必須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引誘在。) (被背叛了的上帝,表現了人所無法表現的偉大心胸,人類自此墮入罪惡深淵,可是上帝還是盡一切力量在拯救世人,甚至派出唯一的儿子,用寶血來洗世人的罪。) 故事其實不是從說教開始,而是從一場戰爭開始的。 戰爭也是人類行為之一,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在人類居住的這顆小行星上,沒有一天停止過,一直不斷地有各种各樣的戰爭。大而古老到了軒轅黃帝和尤在中國北方平原上的大戰,惊天地泣鬼神。小而接近的到屋外空地上,兩批孩子忽然不知為了爭奪什么而打了起來。 (在戰爭行為之中,必然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爭奪的目標在。) 不必問時間地點交戰雙方等等細節,總之,那是一場戰爭。 整個作戰的方案,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經提出來,師長和副師長、師參謀部的大小參謀,都反复經過詳細的研究,也通過了种种方法得來的情報,對敵人方面的兵力有著确實的了解,敵方將領用兵的方式,也了然于胸,這一仗,一定可以打贏,而且可以贏得极其漂亮,大獲全胜。 這一個師的兵力足,武器好,師長和副師長之間,親若兄弟,副師長經常笑著對人說:“我是師長從垃圾堆里撿出來的。” 而師長一听得副師長那樣說的時候,總也笑著:“胡說八道什么。” 副師長的神情,會變得認真“本來就是,九年前,我——” 這一番對話,認識師長和副師長的人,都听過三遍以上,可知九年來,他們一直沒有中斷過這樣的對話。內容完全一樣,當然,當師長還是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的時候,對話中的“師長”,要換上師長在那時候的職位。 所以,故事也不是從戰爭開始,而是從師長和副師長的相遇那件事開始的。 師長姓甘,大名鐵生,像是生來就該當將軍的,可是他的外形,和他的名字、軍職,絕不相稱。要是他不穿軍服,穿上一襲長衫,再拿一柄摺扇的話,那根本就是一個文弱的白面書生,事實上,甘鐵生投筆從戒,的确文武雙全。 帶兵,并不好帶,并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有良好的紀律,有的老兵,十年八年兵當下來,在戰場上經歷得多,把生死得失全看得淡了,長官的命令,要是不合意,照樣當耳邊風。 可是甘鐵生帶的兵,一直都被稱為“鐵軍”,那自然是由于他治軍有方,韜略出眾,而且在沖鋒陷陣之際,勇猛無比——他纖細高瘦的身形本來應該在几千個彪形大漢之中,成為笑柄,可是誰也不敢小看他,因為他打仗勇猛。所以,他十八歲當排長,二十七歲就當了師長。 副師長姓方,大名也叫鐵生——那是一個很普通的中國男性的名字,連同名同姓,也大有可能,單是名宇一樣,不算太巧。 副師長的外形,和師長剛好相反,他們兩人名字相同,可是外形截然相反,方鐵生是真正的彪形大漢,身形魁梧雄壯之极,手伸出來,大如蒲扇,捏成了拳頭,就和醋壇一般。曾有几個老兵打賭,說他的手,能握住了拉了引線的手榴彈,就讓手榴彈在他的掌中爆炸,而他可以無損分毫。 那場打賭,自然沒有結果,因為勇猛如方鐵生,也不敢真的那么做來證實一下。 他身高接近兩公尺,全身肌肉盤結,每一塊突出的肌肉,都硬得像鋼塊,他力大無窮,一個人可以負起一門大炮,他滿臉虯髯——關于他的胡子,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勤務兵替他刮胡子,刮了左半臉,再刮右半邊,刮完了右半邊;左半邊的胡子又已冒了出來,摸上去會扎手。 所以,方鐵生想保持頭臉之上,淨光滑溜;是沒有可能的事,他也干脆把虯髯留了起來,每十天半月,修剪一次,他的虯髯一圈圈,又密又黑又硬,更替他這個凜凜大漢,增添了十二分的剛猛威武。不論是誰看了,都會聯珠般喝采:“好一條漢子。” 又有傳說,說他在戰場上,故意揀高地,往上一站,天神一般威風,敵軍一起舉手投降,宁愿成為他的部下,往往可以不戰而胜。 這個傳說雖然夸張了一些,但是有一次,軍中官兵同樂,演“風塵三俠”,方鐵生扮虯髯客,一出場,采聲雷動,倒的确沒有人不叫好的。 方鐵生方臉濃髯,身形又高大之至,但是他為人卻十分隨和,對部下從來不疾言厲色,只罪打仗時不拼命的人,其他一切錯誤,他都一概不理,只當看不見,有事求他,只要他能答應,無有不應允的。 要不是他性格隨和,雖然說:“英雄莫論出處”,但也總不能把“我是師長從垃圾堆里撿出來的”這樣的話,一直挂在口邊。 對了,這樣神威凜凜的一員猛將,怎么會是“從垃圾堆里撿出來”的呢? 那年甘鐵生十八歲,軍職是排長,方鐵生十二歲,在垃圾堆中。 垃圾堆,是真正的垃圾堆。那樣的垃圾堆,普天之下,不知凡几,垃圾堆上,照例有漫天飛舞的各類蒼蠅、老鼠、野貓、野狗和無家可歸的流浪少年,各盡所能,希望能在垃圾堆中,發現一點可以靠它維持生命的東西。 那個垃圾堆,位于一個小火車站的旁邊,車站小得只有半邊鐵皮屋(另外一半不知什么時候叫人拆走了,或是銹坏了。) 這种小地方,平時人跡稀少,一天也未必有一班火車經過,而甘鐵生恰好就在這時經過。 運兵的列車不在正常的班次之內,又不是有軍情,只是普通的調防,并不赶時間,所以載甘鐵生排長所在的那個團的運兵車,就開開停停,停停開開,在什么地方停,完全沒有規律,只是臨時決定。 人的命運,真是天下最奇怪的事,几乎不可能發生的一個机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一個人的一生,又可以影響許多人的一生,許多人的一生糾纏聯結起來,就是整個人類的命運。而一切,絕對可以只開始于偶然的偶然。 像那時,運兵車如果不是在那個小站中停了下來,就不會有以后的事發生了——自然,還是會有事發生,但必然完全不一樣。 一個因素還不夠,要是方鐵生那時不在垃圾堆中又扒又撥,也就不會有以后的一切發生了。 兩個因素也還不夠,還要加上甘鐵生正在車廂門口,無聊地站著,運兵車全是貨廂,俗稱“悶罐車”,車停了,打開車廂的門,呼吸新鮮空气,他在身后的車廂里,有他率領的一排士兵,在他前面,是廣闊無垠的平原,直到天腳下,才影影綽綽,有點山的影子。甘鐵生已經打過几仗,年紀雖然輕,可是志向很遠大,望著一直向前伸延開去的大地,他正在假設自己不是一個小小的排長,而是一個將軍。 要在這一片平坦的大地上,和敵軍決一死戰,應該如何進攻,才能取胜。 听以,那時候,方鐵生离他雖然只有十來公尺,他根本沒有注意到。 又一個改變命運的因素來了,那個小火車站,居然還有一個站長,就在那是時候,這個老站長從那半間鐵皮屋中,探出頭來,大叫了一聲:“鐵生。” 使方鐵生和甘鐵生兩個本來完全沒有關系的人,忽然之間,變成了并肩作戰,生死与共,浴血拼命,情同手足的各种原因,到這時大致齊備了。 老站長一叫,甘鐵生排長就先吃了一惊,自然而然,把在原野上馳騁,指揮著他想像中干軍万馬的視線,收了回來。望向那一下叫聲傳出之處——這是任何人忽然听到了有人叫自己名字的必然反應。 于是,他看到了老站長,老站長卻并不是面向他,而是面向著一堆垃圾,還伸手向前指著,甘鐵生的視線,也自然而然循他所指看去,理所當然,他看到了方鐵生,只不過那時,方鐵生背對著他,正俯著身,用雙手在扒撥著垃圾,方鐵生看到甘鐵生,要遲上几秒鐘。 老站長又叫了一聲:“鐵生。” 甘鐵生這時知道了,老站長叫的不是自己,是那個在掏垃圾的人。 老站長繼續叫:“別掏摸了,能有什么吃的,也全叫野狗叼走了,能有什么剩下的?反倒弄得蒼蠅亂飛,臭气沖天。” 甘鐵生這時,也感到自垃圾堆中,有攻鼻的臭气冒出來,他不禁皺了眉,雖然他已有相當的軍人經歷,可是在這樣的垃圾堆中,就算有什么殘剩的食物,又怎么能入口?看起來,好好的一個人,為什么不設法找別的方法去填飽肚子?他的心中,對那個人,既有同情,但也有几分輕視。 老站長話還沒有說完,方鐵生就站直身子,轉過身來,他一轉身,并不先看老站長,想來老站長的這种話,他听過很多遍了,或者他根本不愿意望向老站長,只是隨便把視線移向一處,恰好,和甘鐵生對望了一眼,甘鐵生不由自主,發出了“啊”地一下低呼。 并不是方鐵生有什么令人吃惊的怪容貌,那時,他才十二歲,自然也沒有一臉的胡子,今得甘鐵生發出低呼聲的原因是,方鐵生一站起來,個子极高,骨架极大,可是瘦得真不像話,露出破衣服(如果那還能算衣服的話)外的兩條手臂,簡直就是兩根又大又粗的骨頭。他的臉上,除了那一雙眼睛之外,也找不到別的什么。 而且,一和他照面,任何人可以看出,他只是一個孩子,臉上污穢得難以形容,但仍然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孩子,至多,說他是一個少年。 可是他個子卻已經那么高大,看起來不相稱之至。 甘鐵生在發出了一下低呼聲之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個子高大的,名字可能也叫做鐵生的少年,一看到他之后,目光就沒有移動過。 甘鐵生完全可以接触他那毫無掩飾的眼光中所表達的人類感情。 說來很奇怪,當時,只在那一剎那,甘鐵生就完全知道了這個奇怪的少年通過他的眼神,在訴說些什么。他是在訴說他的不幸,訴說他生活的困苦,可是也告訴人,不論多么困苦,他要生活下去,他可以接受人家的同情,但決不接受賜舍,他不是乞丐,他宁愿在垃圾堆里找又腐又臭的食物(還不一定找得到,這時,他瘦骨鱗峋的大手上,就只是提著一只死老鼠),也不愿意去乞討。他的眼神之中,有著倔強,也有著人的自尊,甚至于還包含了要求人家對他的尊重。 那种眼神,簡直勇敢之极,甚至十分高貴,又有几分稚气的惊喜,和他這時的外形,极不相稱,但是卻恰如其分地顯示了他的內心世界。 兩個人視線接触的第一次,時間相當長——通常,陌生人很少有三十秒以上互相對視的時間。甘鐵生的心中,起了一种十分异樣的感覺,感到這樣骨格壯的流浪少年,會在自己生命中起极其重大的影響,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于是,他几乎沒有考慮,就向方鐵生招了招手,同時叫他:“小兄弟,你過來。” 若干時日之后,方鐵生回憶那一剎那的偶遇,他有他的說法。 方鐵生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儿,他父母是什么時候去世的,他年齡太小,完全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大的——中國北方的民風,比較淳厚,雖然不能長期照顧,但是收留一兩天,給几件破衣服,給點殘菜冷飯,總還做得到。 方鐵生就在這种情形之下長大,和野狗為伍,練成了什么都能放進嘴里,吞下去,塞他肚子的本領。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這個原因,他竟長得出奇地高大,八九歲的時候,站起來就像大人一樣高,一過了十歲,更是又高又瘦,食量也大得惊人,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几乎都在為找吃的動腦筋。他找食物的辦法也真多,大多极其原始——夏天爬樹抓蟬,一抓几百個,可以吃頓飽的,冬天挖田鼠洞,挖到了一個,不但田鼠不論大小,都進了他的肚子,洞里田鼠儲存的食物,他自然也絕不客气,一律接受。 諸凡青蛙、四腳蛇、野狗、野貓,一切地上爬的,天上飛的,田里長的,樹上結的种种東西,一到他的手里,都能化為食物。 鄉間的野狗多凶,見人就吠,揀好欺的會咬,啃吃過死尸的野狗眼睛還會發紅,可是由于方鐵生殺野狗,吃野狗實在太多,所有野狗,老遠看到他的影子,挾著尾巴就逃。 听說,常要在鄉間赶路的婦道人家,在方鐵生的破衣服上,撕下一小塊布來,挂在身上,由于那上面有方鐵生的气味,野狗聞到了,也會遠遠避開,以保行路人的安全。 在這种情形下長大的一個孩子,不折不扣,實實在在,是一個野孩子。 可是他自小就性子十分隨和,只有人家欺負他,他從來不去欺負人,當然,被人欺負。輕視,不加反抗是一回事,心里絕不會喜歡被欺負輕視,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當他那一天,一轉過身來,看到甘鐵生的時候,最初的一剎那,本能是抗拒的。 他在若干時日之后這樣說:“鐵路上來來去去的運兵車很多,也有散兵游勇,也有整隊開拔的,見得多了,總覺得軍官也好,小兵也好,好象都是另外一种……東西……另外一种動物,和普通人不同,當兵的呼喝、打人、踢人,誰也不敢反抗。 “可是他不同,我一看到他,車廂門口,瘦瘦削削,整整齊齊,可是又那么有自信地站著,他只是隨隨便便地站著,就好象他就是一切的主宰。 “他的眼神,開始時十分猶豫,可是一下子就變得极其……嗯……极其溫柔,從來也沒有人用這樣子的眼神望過我,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會關怀我,幫助我,那正是我從來也沒有過的……人類感情,我和他對望著,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心跳加快,身子發熱,恨不得沖過去,緊緊地抱一抱他,或者是讓他緊緊地抱一抱我。 “我一直盯著他看,他也一直看著我,我全身都在發抖,當然,那种從心處發出的顫抖,人家是看不出來的,正在這時候,他開口了,他開口了……” 盡管事情已經過去好多年了,方鐵生每次,一講到這里,還是會聲音嘶啞,顫動,情緒激動,可知他當時的情緒,不知激動到了什么程度。 他會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再道:“他開口了,他叫我‘小兄弟’,小兄弟,從來沒有人這樣叫過我的,真沒出息,我心里不知多高興,可是鼻子一酸,卻眼淚滾滾,我從來也沒有哭過,難過得就算要死,揪心揪肺,我也沒流過眼淚,那是我第一次哭。” 甘鐵生一叫,方鐵生立即就向他奔了過來,甘鐵生也早已看到,這流浪少年滿臉淚痕,淚水還在不斷地涌出來,他臉上本來髒得污垢只怕有好几重厚,給淚水一沖,有的化了開來,有的沖掉了,有的還留著,成了一塊奇特無比的大花臉。 照說,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甘鐵生至少要問上一句:“你怎么哭了?”可是他沒有問,因為他一眼就看出來,這個野少年并不是哭,只是在不可抑制地流淚,所有的地球生物之中,只有人才會用眼淚來表示情緒。 淚腺和腦部某區域,有緊密的聯系,情緒自腦中產生,或悲或喜或感動或激昂,都會刺激淚腺,涌出眼淚。 甘鐵生在這少年瞪大了的眼睛中,看到了激動的光芒,他知道他為什么會流淚,自然不必再問。 方鐵生不想流淚,可是那不受控制——人的身体中,有著太多的完全不受腦部控制的部分,他也不去抹淚,只是當甘鐵生伸出手來的時候,自然而然,把他的手交到了甘鐵生的手里。 方鐵生的手,其實比甘鐵生的還要大,几乎全是骨頭,又粗又硬,兩雙手,立即緊緊相握在一起。 這兩雙手,在后來的歲月中,并沒有多大的差別,可是這時候,一雙手屬于一個年輕有為的軍官,一雙卻屬于一個無父無母的流浪野少年,相去不知多遠。 可是任何那時看到這兩雙手互握的人,都不會怀疑他們的感情,都會相信在這兩雙手之間,絕不能再插進一些別的什么。 甘鐵生先開口:“你的名字叫鐵生?鋼鐵的鐵,生命的生?” 方鐵生想回答,可是喉間不知叫什么東西便住了,只能發出一些奇怪的、沒有意義的聲音,他立即用力點著頭,表示肯定的答复。 甘鐵生笑了起來,也用力點頭:“我也叫鐵生,和你的名字一樣。” 甘鐵生又道:“我姓甘,你呢?” 方鐵生直到這時,才迸出了一個字來:“方。” 甘鐵生自己也不知道為了什么,心中只覺得無限高興,他望著這少年,用力插著他的手,再問:“你多大了?有沒有十五歲? 方鐵生吸了一口气:“十二。” 白素突然問我:“怎么樣?” 我回答:“很好,很吸引人,不過,有許多地方太羅嗦,太……細膩了,或許,女作家的緣故?” 在我和白素這樣對話的時候,正一起在看一篇小說,小說的題目是:“背叛”,和我的這個故事一樣——事實上,要是沒有這篇題為“背叛”的小說,就絕不會有我這個題為“背叛”的故事,這一點必須說明,但是我又絕不是抄襲,只不過是小說的故事,都環繞著背叛這种人類的行為而發生。 背叛這种行為,除了人類這外,大抵在別的生物中都不存在,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人類行為,因為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關系的人之間,都不斷在發生。 ------------------ 文學殿堂 推出,藍絲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