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也是直到此際,才知道當日兩人隱藏在地窖之中,竟是藏身在一具空棺之中的! 白素皺眉:“沒有地道人口?” 良辰美景用力點頭。 白素道:“那一定是后來有人更改過,把入口堵死了!” 良辰美景神情仍然疑惑。我道:“那簡單,下去看一看就明白,就算堵死了,也可以把它挖出來。” 白素道:“當然要下去看個明白,但是那不是當務之急,現在要緊的是:我們要在這巨人身上,得到更多的資料,那才重要!” 堂一直在擔心到了今天結束的那最后一刻,那巨人會化為一股輕煙,不知去向,所以他對白素的說法,大表贊同:“是啊,為時無多了!” 白素向那巨人指了一指:“當時,他看到兩個活人進了棺木,覺得又可怕又㨁稽,沒想到過了一會,看到了一陣白色的塵霧冒起之后,那兩個跨進棺木中的人,竟然沉沒在棺木之中了。” 白素說到這里,略停了一停,才道:“請注意,那全是他小時候的印象有塵霧冒起,我認為是通向暗道的門,久未曾開啟,驟而打開時所引起的。” 她望向各人,大家不出聲,因為都同意她的說法。白素又道:“至于‘兩個人沉沒了’,那自然是兩個人已打開了通向暗道之門,進入了暗道之中。” 我點頭:‘應該是如此。” 白素繼續:“他和那長老等了片刻,才見到屋主人又自棺木中冒了出來,向他們招了招手,長老就牽著他,向棺木走去。到了棺木邊上,長老命他也跨進棺木去,他心中雖然害怕,卻也不敢不從。他跨進了棺木中,身子向下一沉,才看清棺木是沒有底的,人已向下掉了下去,掉下去之后,他眼前一黑,就甚么也看不到了。” 白素在說那巨人儿時的遭遇,也就是那巨人得了“雙程生命”的經過,所以各人都全神貫注,听得很是用心。 白素又向那巨人作了片刻交談,才道:“從那一刻起,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在一團漆黑之中。對一個聾啞人來說,身處漆黑之中,惶恐比常人更甚,所以,他立時极度惊駭,以致有一些細節,在慌亂之中,不是記得很清楚了。” 良辰美景興致勃勃:“反正我們一定要把那地道找出來,記得到時帶照明設備就是。” 我想說,就算本來有一條地道在,要把它完全填死,也是很容易的事。但我心知這話一說出來,一定大大掃興,所以暫且不說。 白素已接著道:“他只覺得自己的身子在向下滑,好在他感覺到,在他附近有人,他只知道在他身邊的人,不是長老,而是屋主人。他一直滑了相當久,才算止住,在那時,他被人握住了手,帶著他向前走,走了不久,又被人拖著,坐了下來。” 白素歎了一聲:“真可惜,他在黑暗之中,甚么也看不到,又不能听到甚么。所以,他坐著的時候,發生了甚么事,一點也不知道,只感到有一股大力,令他非坐著不可,他用盡气力想站起來,可是卻做不到。終于,他又感到有人抓住了他的手,拉了他一下,他向前跌出一步,身子的那股壓力也不見了。接著,他又被人拉著向前走。等到眼前一亮時,他已自棺木之中,被在棺木邊上的長老拉出來了,他這才知道,原來長老根本沒有下去過。” 我問道:“當時,他沒有覺得自己的身体,起了甚么變化?” 白素搖頭:“沒有,他在過了不久之后,也漸漸淡忘了這件事。一直等到那長老臨死,一方面把長老的高位傳給他,另一方面,也告訴了當年,他在黑暗之中,已經接受了‘雙程生命’。他直到那時,也不知道甚么是雙程生命,一直到那一天真的來——’ 堂高舉起手來:“哪一天真正來到?” 白素一字一頓:“回程生命的第一天!” 一時之間,各人都靜了下來,因為人人都想知道,這种奇妙之旅,難以想像的生命形式,是如何開始,如何進行的。 白素想了片刻,才道:“他臨死時,是在一處人跡不到的荒山野岭之中四巧堂中的人,几乎全部都是避世的隱士,過著与世隔絕的生活,目的是盡一切可能,避免和其他人接触,他們在絕對靜默的世界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人是最可怕的生物,避之則吉,宁愿和毒蛇猛獸為伍,來得好些。他們自己人之間,也只有不定期的聚會,偶然到人間,也多半只是為了可以遇到需要救助的聾啞人,助上一臂之力,或是見合緣的孩子,收養來成為四巧堂的人,對世事可以說絕不開竅。” 白素忽然像是把話題岔了開去,我几次想要插口,都被她做手勢止住。 等她告一段落,我才道:“先說他回程生命第一天的情形。” 白素道:“你真性急。我先說明他臨死時的處境,也很重要,在他奄奄一息,生命將告終之時,他白知大限已到,快要死了。那時,在他身邊的,是几只在山中一直和他為伴的老猿猴,老猿猴有靈性,也知道他快要死了,所以圍在他的身邊,不斷把一些果子向他口中塞,希望他能吞食,但是他早已衰弱到連張開口的气力都沒有了。他一直望著天,從下午到黃昏,一直到一鉤新月上升。” 白素的敘述,大是真切,只是對我這性急之人來說,卻有點急不及耐。 她接下去,總算說到了正題:“他感到生命在漸漸遠去,在那時候,他忽然對長老臨死時告訴他的那番話,有了深切的了解!” 我一直在疑惑,長老臨死時,就算是用四巧堂复雜無比,表達能力很強的手語,把有關“雙程生命”的事,告訴了那巨人,那巨人也應該無法弄得懂那是怎么一回事。 別說是沒有受過教育,不通世務的一個啞人,就像我,算是見多識廣了吧,直到此際,也未能真正明白“雙程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我沒有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怕打斷了白素的敘述。 直到白素說到這里,我才“哦”了一聲,低聲道:“他到這時,心中才明白!” 白素道:“是,生命本身,奇妙之极,有許多事是根本不明白不了解的,可是生命的程序本身,卻仍然不變地、有規律地在進行,不會錯亂。人的生命更是如此,儿童和少年人青年人壯年人,根本無法想像死亡,因而對死亡產生极度的恐懼,但是一到了接近死亡的年齡,自然而然,就會明白死亡并不可怕,了解生命的終結,必然會來到。一句話:事到臨頭,就會明白。他那時的情形,就是如此!” 良辰美景道:“他知道自己死不了?” 白素道:“不,他知道自己會死,可是也知道,一死之后,去程生命結束,汚程生命也立時開始。他一直不明白甚么叫雙程生命,也曾苦苦思索,不得要領,這時才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明白了。” 鎊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那是甚么樣的一個情景。白素神情無可奈何,說明了她也不知那是一种甚么樣的情形。 那究竟是一种甚么樣的感覺,甚么樣的情形,當然只有身歷其境的那巨人才知道。 但是我敢說,就算那巨人不是聾啞人,他也必然無法說得清楚——還是那句老話:那不是人類的語言所能表達的,因為那种情形,根本不是人類生活中出現的事,當然無法用人類的語言形容。 我把這句老話又解釋了一次,以釋各人之疑。良辰美景顯得很是焦急:“他說不明白么?總可以多少作一點……形容吧!” 白素道:“我問了他很多次了,他實在是說不出所以然來。” 良辰美景的神情,很是失望,忽然又道:“不要緊,反正地道就算填死了,也可以挖出來。” 我覺得她們的態度古怪——太熱中于想知道這“雙程生命”的奧秘了,似乎超出了僅僅是好奇心的范圍。 我忍不住問她們:“你們很想也有雙程生命?” 兩人怔了一怔,皺著眉,像是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我心中陡地一動,想起了一些事來,我望著良辰美景,語重心長地道:“古今中外,多有人在發長生不老之夢的,不過我認為這雙程生命,和長生不老,全然是兩回事!” 良辰美景极是机伶,一下子就听出了我的弦外之音,知道我看穿了她們的心事。她們俏臉略紅了一紅,但是由于我和她們實在太熟,所以她們也沒有太多的不好意思,反倒坦然道:“雙程生命,至少使生命延長了一倍!” 我大搖其頭:“非也非也,不能混為一談。你們要弄清楚,雙程生命,并不是生命加倍,而是一來一回。這回程生命是甚么樣的一种情形,不是親歷者,誰也不知道。但据我推測,滋味絕不會好。” 良辰美景不服:“你所据而云然?” 我其實也不知道這“回程生命”的滋味究竟如何,也只不過是想當然矣,良辰美景這一追問,倒使我至少想起了一點來。 我道:“只舉一點,就可見其餘了。這一點是:他在今天見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只是一天之間的事,過了今天,就永遠消失了。” 良辰美景瞪大了眼,神情古怪。事實上,我也一樣神情古怪,因為那几句話,雖然出自我口,可是我也無法作進一步的解釋。 如果要我用一個實例,作具体說明,我也真不知從何說起! 偏偏良辰美景像是非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不可,鍥而不舍地追問:“請你舉一個我們容易明白的實例,這才比較有說服力!” 我說了半天,原來她們竟認為我的話,一點說服力也沒有,當真是豈有此理。 當下,我也不甘服輸,就悶哼了一聲:“听著,很簡單,想一想,就可以有假設——” 我一面說,一面伸手,在自己的頭上指了指,表示要用腦去想,可是老實說,直到此際,我還是一點頭緒也沒有。但是,也就在那剎那之間,我靈光一閃,陡然想起了一個“實際些的例子”來。 我道:“譬如說,一個皇帝有了雙程生命——” 我在說到“一個皇帝”的時候,加重語气,而且直視著她們。 良辰美景道:“好譬喻!” 我特意舉“一個皇帝”作例子,還是因為我看穿了她們的心意之故。 槹記得(爆炸》那個故事嗎? 良辰美景和那故事中,那亞洲小柄的獨裁統治者,那一雙雙生子,必然關系有進一步的發展。她們想像“雙程生命”是生命的加倍,也必然是為那獨裁者兄弟著想,所以我一說“皇帝”,她們也就立刻心領神會。 我舉出了我的實例:“譬如說,一個皇帝,大權在握,為所欲為,以百姓為芻狗,以一己為天下——” 良辰美景叫了起來:“夠了,不需要大多的形容詞。” 我笑了一下:“為了加強這皇帝希望生命延長的意念,有必要介紹他比普通人更留戀生命的原因!” 良辰美景撇了撇嘴,沒有再說甚么。 我道:“在這樣的情形下,皇帝一定想永遠活下去當他的皇帝,就算不能,生命可以延長一年半載,都是夢寐以求的事,何況雙程生命,听起來像是生命可以延長一倍,自然更是吸引——吸引皇帝和擁護這皇帝的人。” 我老實不客气地說出了“擁護這皇帝的人”這樣的話,自然有譴責良辰美景的意思在內。她們的神情委屈。白素在這時,為她們說話:“別太多不必要的話,你且舉你的例子。” 我就繼續:“假設皇帝的第一程生命,到了盡頭——別怪我說廢話,有些話槹非說不可。在實際情形之下,凡是皇帝到了生命的盡頭,必然出現你死我活,血肉橫飛的權力斗爭。這個皇帝就算沒有這种事,一切風平浪靜,在万民擁戴之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照我們現在的理解,在他死了之后的第二天,就立即開始了回程生命,是不是?” 鎊人都點了點頭。 我道:“為了确定起見,再向那巨人問一次。” 白素道:“好!” 她說著,就向那巨人“詢問”,巨人回答,白素道:“是!” 我又問:“回程生命的第一天,對他來說,有甚么不同?” 白素又問,那巨人又答,白素道:“他只知道自己已經開始了回程生命,卻說不出所以然來。” 我用力一揮手:“這就是了,因為他處于一個很是特殊的情形之下,他身處欝山野岭,除了猿猴之外,并沒有別人,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今天和明天,或今天和昨天,沒有甚么不同,界限不是那么清楚,因為日子總是那樣,平淡而沒有變化,大家是不是可以想像到這种日子是怎樣的?” 良辰美景輕咬著唇,不出聲。 堂道:“可以想像,別說一天,就算是一年,既然每一天都一樣,沒有變枬,自然也覺察不到會有甚么變化。” 我道:“這就是了,那巨人是一個隱士,對他來說,回程生命一開始,沒有甚么大變動,他甚至不會感到日子在倒退。可是,對一個皇帝來說,就大不相同了。” 我說到這里,頓了一頓,加強語气:“他有許多大臣,也有許多軍隊,有許多百姓,而一切屬于他權力范圍的人,卻進入了明天,永遠不會再相遇,他也就失去了一切,不再擁有了!” 我說完這一段,一揚眉:“明白了嗎?那不是生命的延長,而是回程生命!” 良辰美景皺著眉:“還是很混淆,他……那皇帝,到了昨天,一天天倒退,可是總還有人在,他仍然可以主宰那些人。” 我吸了一口气:“我已經聲明過,我也同樣勉力在舉一個例子,真正的情形怎樣,我也不确知道,想像中,皇帝治下的所有人,都和皇帝分道揚鑣,再沒有任何關系,另一些人為甚么還要接受他的統治?皇帝變得甚么也不是,只是一個擁有回程生命的人。” 良辰美景仍是一臉疑惑,我歎了一聲:“我已經盡力,再也不能了!” 我向白素望去,白素道:“我也沒有補充——本來是一件奇怪之极的事,愈說愈糊涂,真是古怪透頂。” 良辰美景仍然處于极度的疑惑之中,喃喃自語:“這回程生命,究竟是怎樣一种情形呢?” 我對她們的“執迷不悟”有點冒火,冷冷地道:“看來除了親歷其境之外,不會理解的了!” 良辰美景并不理會我的譏諷,反向我挑戰:“只要有可能,當然要親歷,難道你不想嗎?” 我的回答十分實在:“是,我不想——別看我這人好像是千奇百怪,但我有一樣好處,就是對于自己的生命形式,很是知足,不想改變。我不想做外星人,也不想自己有古怪的回程生命。” 良辰美景很是認真:“那你……不准備深入探索這件事了?” 我道:“深入探索是一件事,投身進去改變生命的形式,又是一件事,不能𦷫為一談。” 良辰美景這才不再出聲,這個額外生出來的問題,總算暫時告一段落。 我首先提出了實際問題:“他是不是還記得,他當日進去的是甚么位置?” 白素道:“我問過他,他說記得。” 我大聲道:“那不必再等了,我們立刻就到地窖去,杷那地道找出來。” 白素道:“我在等小寶,我一到,就聯絡了他,他畢竟是屋子的主人,不等他來,似乎不便亂來。” 我剛想說“那有甚么關系”,已听到溫寶裕大呼小叫,沖了進來。他一進來,就四面張望,几乎第一時間,視線就定在那巨人的身上。 他先是一怔,然后,大踏步走向前,來到那巨人的身前,向那巨人提了提手,做為行禮。 那巨人嘻著嘴,也伸手抱拳——俗稱“醋缽也似的大拳”,他那一雙“醋缽”,至少可以裝四公升的醋。 溫寶裕又疾聲問:“怎么一回事?” 他問得很輕松,可是听了他的問題,各人面面相覷,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 溫寶裕望向我,我也緩緩搖頭:“太复雜了,一面行動,一面說!” 溫寶裕間:“甚么行動?” 我道:“到地窖去,可能要大動土木工程,這屋子的地窖之中,有一條地道,大有古怪。” 溫寶裕听了,反應之強烈,從未曾有。他先是“哇”地一聲大叫,直跳了起來,接著,又僵尸也似,直上直下,連跳了三下,居然一下比一下更高。 看他的樣子,當真是興奮莫名。他跳的時候還在叫:“太好了!太好了!這屋子的地面部分,我還未曾全部發掘出來,居然地下也有秘密,太好了!太好了!” 他不知叫了多少聲“太好了”,已經轉身,向通向地窖的門走去。良辰美景緊跟在他的身邊,向溫寶裕道:“那巨人就在這屋子的地窖下面,得到了雙程生命,古怪之至。” 溫寶裕又叫了起來:“不得了,甚么是雙程生命?” 良辰美景于是就向溫寶裕說甚么是“雙程生命”。當然,她們也無法徹底說得明白,只是把那巨人是在回程生命之中的情形,大体說了一下而已。 這時,我和黃堂在中,白素和巨人在最后,溫寶裕一面不斷發出怪叫聲,一面頻頻回頭,看那巨人,神情訝异到了极點。 到了地窖的門口,溫寶裕雙手用力去推門,那是兩扇烏木大門,看起來沉重無比,上面還有許多閃亮的大銅鐵,气派懾人。 把門推開,一股陰沉之气,扑面而來。 那地窖我來過很多次,可是每一次來,都感到陰沉無比,令人生出一股寒意。我的好朋友齊白,一生与古墓為伍,最喜歡居住在古墓之中,真不知他是怎么忍受古墓中那种陰沉的,甚么時候有机會,倒要帶他來這個地窖一次。 地窖的四壁和地上,全由巨大的麻石塊舖成,可見當日工程之巨。 在牆上,有不少油缸,都點著長明燈。那种半明不暗的燈頭,更照映得那一具一具漆得黑光閃閃的大棺木,陰森無比。 溫寶裕由于知道那些棺木之中,全是陳長青的祖先,所以陳長青在把巨宅給了他之后,雖然沒有特別吩咐,他也把這地窖打理得十分好,燈火不絕,棺木之上,纖塵不染,以示尊敬。 一進了地窖之后,大家都注視那巨人,只見他擠在一起的五官,不住地更往上一起擠,看來像是很激動,但實在難以明白他的真正意思。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