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有理由認為,薩拉星文明對自身星球的考察遠遠落后于他們的紡織工業。因為“薩拉”一詞在薩拉語里的意思就是“錦緞”,薩拉人用最先發展起來的紡織產品命名了他們所居住的行星。 從表面上看起來,薩拉星与地球別無二致,距离恒星不遠不近,溫度适宜不高不低,總之諸如此類,具備了產生人類型智慧生物的各种條件。因此當星河第一次踏上薩拉星的時候,他覺得似乎回到了自己剛剛离別的家鄉。 到處風景宜人,陽光燦爛,在繁華的都市街衢里,流溢著熙攘的人群,相互訴說著在整個星球普及推廣已久的世界語——薩拉語。 但是很快,星河的這种認同感就被親眼目睹的現實所打碎,因為他看到了薩拉星的水体。 紅綠藍黃五彩繽紛的湖泊,棕青橙紫五光十色的河流,以及各种顏色的雨水、雪花、冰凌、霧气……形形色色,不胜枚舉。 最后,星河終于看到了薩拉星的大海。 這可真是一片名符其實的牛奶海。星河在心里思忖道。乳白色的液面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反射著洁白耀眼的眩目光芒。 五顏六色的水体! 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地球人類便与薩拉星文明取得了聯系。 當所有的外交禮儀都徹底進行完畢之后,最后剩下的文化交流領域就只有自然科學研究了。 眾所周知,兩顆星球上的文明具有兩种截然不同的科學体系。在星河看來,在表征物質結构和變化的化學方面,這一點尤為明顯。 薩拉星几乎沒有無色透明的水体,這已經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是,沒有任何理由證明,薩拉星上的水不是純淨水。 所有的分析都表明,“薩拉水”的組成也是雙氫單氧,化學式絕對也是h2o;此外還有許多与“地球水”完全一致的共性特征:水分子是非直線型的;由于氧原子的電負性大于氫原子,因此o—h鍵是极性鍵,水分子對外顯出极性;等等等等。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里的水就是會呈現出無數种多姿多彩的顏色。 薩拉自然科學家對此的解釋是氧原子的种類不同。可是,按照地球化學家和物理學家的認真分析研究,認為這些氧原子沒有絲毫不同。但是薩拉自然科學家不同意,他們認為其表面特征——顏色——就是區別。這時地球哲學家站出來幫忙辯解說,表面特征決定于內在本質,正因為生理結构的不同才決定了不同人种的膚色,比如我們人類。可思維方式決定著科學研究,薩拉社會科學家有力地反駁說,你們地球上每個人的腦构造都是相同的,可為什么產生的思想卻不同呢? 一百年來爭吵不休。 現在,人類的使者星河來了。之所以派他來是因為他是目前全球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而他之所以有可能獲此殊榮又正是因為他即將前往薩拉星進行科學考察。當然星河此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在揭示彩色水体結构的同時檢驗其純洁性,如果獲得滿意的效果,將對地球大有裨益。 毋庸諱言,地球上的水体已污染嚴重。 于是,星河開始了漫長而艱巨的研究。光譜分析、物化分析、結构分析……經過一系列長時間的研究,星河終于得出了一個惊人的結論:在“薩拉水”氫与氧之間的共价鍵處,有一個极小的粒子。 星河發現,在氫氧原子共用的那兩對電子當中,有一個反复游移不定的微小粒子,由于它的尺度极為微小,因此顯示出的波動性遠大于粒子性。而這种波又具有差异微小的頻率,正是這种頻率的差异決定了“薩拉水”不同的顏色。 這种粒子被星河理所當然地命名為“薩拉色子”。 薩拉色子總共有256种頻率,也可以說是有256种微粒子。 它們成為宇宙這一方唯一存在的基本粒子。盡管它們不能單獨构造物質,卻能夠在氫氧結合的狀態下決定水体的各种顏色。 但是目前還沒發現在其他共价鍵或离子鍵中發現這种粒子,也沒有在非水的化合物中發現它們的存在。很顯然,這种結合是极為特殊的,只有在雙氧單氫結合成液態水的條件下才能結合到薩拉色子。也許,這還取決于水分子中兩個o—h鍵之間那104.5度的鍵角。 事實上,整個自然界——或者嚴格地說,在薩拉星的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態乃至任何狀態的薩拉色子物質。 但是這一結論的產生,至少可以證明宇宙并不是在任何地方构成物質的基本元素都相同。 遺憾的是,由于思維方式和科學体系的區別,薩拉人自己沒有發現薩拉色子并得出上述結論。星河發現了薩拉人沒能發現的東西。 同時星河證明,薩拉色子正在變得越來越稀少。它們形成起來如同鐘乳石一般遲鈍和緩慢,而且還必須有足夠体積的不受污染的純淨水体賴以維持。換句話說,每完成一個薩拉色子的全部成長過程,都至少需要一個中等湖泊的純淨水体。 而薩拉色子的“死亡”速度似乎又過于快捷了一些,因為任何兩种頻率的薩拉色子都具有互補性。一般來說,我們理解的對立概念是正負、陰陽等等,但對于薩拉色子來說卻是獨特的兩兩對立。在水体相互融合時,任何兩种薩拉色子都會湮滅,使水恢复原有的清澈。但是,与此同時,它所釋放出的能量也造成了一道天然屏蔽,使得這一反應不會繼續進行下去,從而保護了薩拉色子的其他兄弟姐妹免受融合滅頂之災。而且,這一反應在一般情況下不可逆轉。 這道因薩拉色子湮滅而形成的天然屏障——星河稱之為“薩拉色子幕”——恰恰具有全方位阻礙水体繼續被污染的作用。 當星河返回到闊別已久的地球時,他如愿以嘗地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但他并沒有坐等授獎名單的最后公布,便急于著手將薩拉色子實用于地球。 然而這時他卻被告知,地球上已經沒有一處他所要求的面積的干淨水域以供他進行培植薩拉色子的實驗了。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