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內容提要: □在歐美國家,近代科幻小說的歷史不過180年的歷史,其發展歷程大致可划分為四個時期 □早期科幻在藝術手法上略顯粗糙,許多作家亦屬客串,思想內涵更是失之淺薄 □在黃金時代,作家与讀者就科幻的認識達成了共識,并產生了一個科幻作品的固定模式 □新浪潮時期的作品以意象性、隱喻性和心理性為主,對人心理的重視超過對科技發展的重視 □“塞伯朋克”時期的科幻小說從新浪潮向硬科幻回歸;在文化价值觀點上具有反傳統性 我們所謂的科學幻想小說(簡稱“科幻小說”)是指sciencefiction,与西方文學中的幻想小說(fantasy)和恐怖小說(horror)是有很大區別的。從字面上看science fiction本來沒有“幻想”的意思,直譯為“科學小說”,“科學幻想小說”來自俄語□□□□□□-□□□□□□□-□□□□□□□ □□□□□的轉譯,此后几十年便約定俗成了。 說到科幻小說產生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几個:首先,它來源于人類本身所具有的幻想天性——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想象是人類生存、發展和創造文明的需要。其次,無論在東西方文學中都存在著強烈的幻想傳統——西方文學源自神話,繼而是悲劇和史詩,此后在幻想領域產生了四個分支:宗教文學(最著名的莫過于《圣經》)、烏托邦文學(如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大西島》等)、假旅游小說(不胜枚舉,比較著名的有盧西恩的《真實的故事》,塞万提斯的《奇情异想的書——唐·吉訶德·德·拉曼徹》、開普勒的《夢》、希拉諾《日月——兩個世界的旅行》、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記》和伏爾泰的《麥克·羅梅嘉》等),以及科幻小說。 在歐美國家,近代科幻小說的歷史不過180年的歷史,其發展歷程大致可划分為四個時期:萌芽与草創時期、黃金時期、新浪潮時期和“塞伯朋克”時期。 第一個時期的開始是以《弗蘭肯斯坦》的問世為標志的。作為一种文學形式,近代科幻發端于19世紀初的英國,成為萌芽与草創時期(1818年—20世紀20年代)的肇始之端。 現在西方科幻界公認的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出自瑪麗·雪萊之手,作者系英國著名詩人雪萊之妻。瑪麗一生經歷曲折奇特,似乎時刻与死神相伴,悲劇色彩十分濃郁,這對她后來的作品產生了极大的影響。《弗蘭肯斯坦》誕生的過程也頗為奇特:1816年夏天,天气陰冷,淫雨連綿,而頗具浪漫气質的英國詩人雪萊和拜倫,卻攜帶著各自的女友在風景秀麗的阿爾卑斯山中流連漫游。每當夜闌人稀之際,他們便圍坐在篝火邊聚談,時而講述一些离奇和恐怖的故事。大家商定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但后來只有瑪麗動筆完成了。 作品講述了一名科學家在實驗室造出一個丑陋怪物的故事,而怪物因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和同情,終于走上了弒主憤世的毀滅道路。主人公弗蘭肯斯坦是一位科學家,他利用死人器官拼湊出一個怪物;怪物在人間東奔西跑,卻得不到理解和同情;他向往美好,渴望感情,換來的卻是謊言与追殺;他終于不顧一切地向人類复仇了,最后漂流到北极冰原…… 這是一部典型的哥特式的感傷主義作品,有關宗教与反叛的心理情結隨處可見。同時它反映出作家以及當時許多人的一個憂慮:科學是什么?科技進步究竟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自瑪麗·雪萊之后,科幻這一新的文學形式開始嶄露頭角,在法英兩國分別誕生出儒勒·凡爾納与h.g.威爾斯兩位科幻大師。前者在《從地球到月球》、《海底兩万里》等眾多作品中描述了人類對地球新世界直至月球星空的探險,對科技發展、人類進步做出了相當樂觀的展望;后者則通過《時間机器》、《隱身人》等作品剖析了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不良影響,揭示出人們在社會進步歷程中的矛盾心態,其引人入胜的科幻构思至今仍不顯陳舊。此外以“歇洛克·福爾摩斯”聞名的柯南·道爾也是科幻好手,《失落的世界》等作品深受讀者和評論界重視。 從1818年到本世紀20年代長達百年的時間里,科幻文學一直處于“萌芽与草創”階段。作家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作家相對稀少,作品集中于少數几個人身上;作家對于科幻理論缺乏興趣,從不聲明是在創作一种新的文學作品;早期科幻在藝術手法上也略顯粗糙,許多作家亦屬客串,思想內涵更是失之淺薄。因此到了這一階段末期,科幻已經成為一种大眾化的通俗讀物,在美國市場上流行一种“10美分叢書”,其中充斥了半人半妖、英雄救美的廉价故事,瑪麗·雪萊所開創的理性傳統早已被丟失殆盡了。此時有兩個人站出來扭轉了這一局面,他們是美國的雨果·根斯巴克和約翰·坎貝爾。前者毅然將一本純科技雜志改版為純科幻小說雜志,后者則以科幻編輯和作家的雙重身份投身科幻界。從此,科幻進入了被冠以“黃金時代”(20世紀20年代—60年代)的英雄年代。 黃金時代优秀作家脫穎而出,高質量作品層出不窮,如美國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羅伯特·海因來因的《异鄉异客》,克利福德·西馬克的《驛站》、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紀事》以及許許多多作家的許許多多作品,為數眾多,不胜枚舉,至今仍為科幻界所津津樂道。英國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的作品更領風騷,其《童年的終結》、《与拉瑪相會》等作品寓意深刻,膾炙人口;最為輝煌的成就當推《2001:太空奧德賽》,這部史詩式的作品場面宏大,气勢雄偉,展現出人類的過去、現在以及可能的未來,与另一位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1984》分享硬軟科幻最佳作品的寶座;同名電影《2001:太空奧德賽》由著名導演庫布里克執導,色彩繽紛的太空效果使得本來不為主流影壇正視的科幻影片在一夜之間令世人所矚目。 在黃金時代,作家与讀者還就科幻的認識達成了共識,并產生了一個科幻作品的固定模式:作品必須是一個帶有懸念的完整故事;內容應該与科學發展和科學家的工作生活有關;無論長篇還是短篇,都應該出現几個恢宏的大場面;無論結尾是樂觀還是悲觀,最好具有一定的哲理。 黃金時代對科幻認識的統一以及固定模式的确立曾為科幻文學的繁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后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進一步發展。況且戰后國際政治、經濟、軍事以及科技形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使讀者感到現有的科幻故事与生活相距甚遠。同時科幻文學長期得不到主流文學的重視,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因此“新浪潮”運動(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應運而生。 致力于“新浪潮”創作的主要是兩位英國作家:j.g.巴拉德和布萊恩·奧爾迪斯。前者的“毀滅世界三部曲”在科幻界一度引起轟動,并使主流文學對科幻小說刮目相看;后者极為重視科技与人性的關系,他的作品遠离傳統題材,從來不使用激光槍或星球大戰來刺激讀者,而是致力于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思考,把科幻文學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其《地球的漫長午后》、《隱生代》令人拍案叫絕,掩卷深思。奧爾迪斯對中國十分友好,在改革之初便來華訪問,并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接見;1991年他還參加了在四川成都舉辦的世界科幻協會年會。此外英國科幻編輯兼作家米歇爾·莫考克和美國科幻作家菲利普·法馬爾也為“新浪潮”運動做出了不少貢獻。 新浪潮時期的主要特點是:刻意求新,拋棄傳統套路,向主流文學靠攏;作品以意象性、隱喻性和心理性為主,對人心理的重視超過了對科技發展的重視;帶有強烈的嘲弄或悲觀主義傾向。 新浪潮運動在科幻界內外引起了一場巨大的震動,但也有人對科幻遠离傳統等做法深惡痛覺。及至70年代末,這一運動已近窮途末路,失去了先前的革命性,作品缺乏情節,哲理晦澀難懂,不注重科技內涵,使科幻本身的存在受到了威脅。于是,一种本体的回歸終于以強烈震顫的方式在80年代中期發生了,這就是所謂的“賽伯朋克(cyberpunk)”運動(20世紀80年代中期-)。 由于信息技術的革命,互聯网絡的形成,電子意識出現的可能,一批反映現代科技成果的新型作品應運而生。新作品在高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對社會文化价值進行戲謔和反思,因此被標以“cyberpunk”。該詞由“控制論”前綴(cyber)和新型反文化生活方式者“朋克(punk)”构成,意指那類具有超越傳統和极端未來主義觀念的電腦工程師。 這一運動的代表人物是美國作家威廉·吉布森和布魯斯·斯特靈。前者的首部作品《神經漫游者》一舉轟動科幻界,后者的主要長篇代表作為《心內海》。這類作品的共同特點是主人公可以將自己的大腦与全世界的電腦网絡聯通,在高度信息化的神奇靈境里隨意漫游。 “塞伯朋克”時期的主要特點是:呼喚科幻小說從新浪潮向硬科幻回歸;引入信息論、控制論、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內容;在文化价值觀點上具有反傳統性;反對被納入某一流派,尚處于逐步發展之中。 縱觀歐美科幻發展歷程,在進取的同時文化傳承性一直保持良好,自早期的英國文學到如今的好萊塢大片,勢頭不減當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一如美國科幻領袖羅伯特·海因來因生前一部作品的題目——《時間足夠你愛》。回顧歷史,對當代中國科幻的發展不無裨益。科幻文學在中國几起几落,近年來卻發展勢頭甚好,涌現出一批年輕的科幻作家和新型的科幻作品,自然可喜可賀。但是大潮到來,泥沙俱下,一些類似“10美分叢書”的糟粕開始粉墨登場,這是值得科幻作家和評論家注意的事情。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