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電信、密碼、收報机閒置了兩年,這一趟,孟察上將一個電話便立即自動操作起來。 當他撥完最后一個號碼,耳机里響起了一連串的“的得得”聲,他知道電話已接上了。一會儿,傳來聲音說:“閣下的講話將會錄音,請留下姓名,工作地點和要報告的事項。講完請接上電話。” “我是凡登堡空軍基地‘北斗’計划控制中心的孟察上將。我們基地有肯定的資料認為必須馬上實行‘野火’計划。資料已經全部保密。” 孟察上將一邊說,一邊腦子里亂哄哄的,眼前的事情猶如在夢中。他明知道對方只是部錄音机,卻一直拿著听筒,期望對方會有個答复。 只听得“卡”的一聲對方收了線。他歎一口气,心中充滿著失望。 孟察以為華盛頓在几分鐘內會給他复電,而在以后的几個鐘頭內會接到無數個詢問電話。于是,他留在電話間。他不知道“野火”計划從他一接通線路開始便是自動化的,許多事情用不著他去操心。 孟察打電話后不到十分鐘,全國最机密的熱線通信机都收到下面的電信: 最高机密 密碼CBW 9/9234/435/6778/90 電文內容:“野火”計划戒備開始, 重复。“野火”計划戒備開始。 指令時間:即日LL—59—07 其他注意事項:按指示7—L2對報界保密。 警報有效至另行通知為止。 電文終結 又五分鐘后,自動發報机發出呼喚“野火”計划成員的第二個密電: 最高机密 密碼 CBW 9/ 9/ 234/435/6778/900 電文內容:下列人等歸入 ZED KAPPA編制。 保安調查證實無誤 姓名如下: 史東·謝利 81 李維·彼得 04 波頓·查理士 151 卻加·奇利士 142 荷路·馬克 177 上列人等歸入 ZED KAPPA編制 直到另行通知為止。 電文終結 史東太太累得要命。 這個晚上,家里請客,十五對客人象是不明白她送客的暗示似的,賴著不愿走。一個鐘頭之前,她已經為客人送上第二杯咖啡了。 凌晨一點鐘剛過,門鈴突然響起,史東太太心想:說不定又是那些迷途的醉漢!剛打開門,來人把她嚇了一大跳。 “對不起,打扰你了。請問這里是史東博士的寓所嗎?”兩位穿著軍裝的憲兵低聲問。 “嗯,……什么事?”她看到來人后面不遠處停了一輛藍色軍用轎車,還有一個人站在車旁,手里拿著一根長家伙。 “他身上是否有槍?”史東太太心里一惊。啊!草地上也有人。那人手上的步槍在月色下閃著光,沒有看錯。“你們要什么?” “太太,我們能不能立刻跟史東博士見面?” “究竟——好吧。你們在這里等著。”她后退了一步,隨即想關上門。一個憲兵伸腳擋住,并閃身進了房。但是,他頂有禮貌的脫下帽站在門邊,任由史東太太自己去找博士。“史東,外面……嗯……有几個士兵;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史東愣了一下,然后點點頭;“唔,讓我打發他們走吧,一會儿再給你解釋。”怎么?史東好象早知道了似的,史東太太更加不是滋味了。 史東走出客廳對憲兵說:“哪位找我?” “我是摩頓隊長。‘火警’已經發生,請立即跟我們走。” “我可以換件襯衣嗎?” “對不起,恐怕來不及了。” “那末,我們走吧。”他轉過身來,對擔心得要命的太太說:“我有些緊急事情要辦,可能要一兩個星期后才能回來。你替我向客人們道歉吧。” “他們逮捕你嗎?那些槍——” “不。”史東笑了笑,“我現在成了大人物呢。” 旁邊的憲兵也答訕著說:“太太,我們的任務是保護史東博士。從現在起,不讓他損傷一根毫毛。” 在車內,史東望著几張毫無表情的臉孔問:“有什么要給我嗎?” “什么?” “別廢話,他們一定有東西交給你們!” “噢——是這個。”摩頓隊長遞過薄薄的一個文件夾。面上印著:“北斗”計划撮要。 “再沒有了嗎?”史東問。 “沒有了。” 史東噓一口气。他根本不知道“北斗”計划是什么撈什子。偏偏車內很黑,無法立即開始閱讀。他不禁回想起五年前的事,那時是在長島的討論會上—— 所謂“野火”計划,是由英國權威生物物理學家麥歷克在一九六二年的長島會議上触發起的。他當時說:“与外太空生命接触的可能性,限這种生命的類別完全有關。地球上高等生命不多,但大家看,低等生命則如同恒河沙數;單就細菌便有千百万种了。 “從進化學的觀點看,生命必然是從簡單到复雜,這點大概在宇宙間也是一樣的。我計算過人類与各類外太空生命接触的可能性: 外太空生命類別 机遇率(%) 一、單細胞有机体 78.40 二、簡單多細胞有机体 19.40 三、缺乏神經中樞的高級多細胞有机体 1.40 四、具有神經中樞、复雜結构的多細胞有机体 0.78 五、具有高等神經中樞,相等于人類智能的多 細胞有机体 +)0. 02 ---------- 100. 00 所以,我相信,如果人類要接触到外太空生命,最大的可能便是接触到相似地球上細菌一類的生命。大家不要忘記;只要品种相當于全球細菌中的百分之几,已經夠我們頭痛了。” 那時候,史東才三十六歲,剛好拿到諾貝爾獎金。雖然他的私生活不很檢點,但他是公認的細菌學權威。在听了麥歷克的演講后,他頓時感到心惊:如果在外太空探險的太空船、飛行器帶回外太空生命,地球受污染的机會豈不是很大嗎?他与另外四個著名的生物學家聯名上書總統,請求建立一座可以完全隔离的實驗室來應付這种情況。不過,直到這個晚上坐上那藍色的軍用轎車,他一直都想不通為什么會是國防部領導這件工作,并且异常迅速地撥出二千二百万美元在內華達州建造一座高度隔离的地底實驗室。 “這是我們所能安排到的最快交通工具。”摩頓隊長帶領史東踏入一架波音七二七飛机,机內空無一人。“整架飛机就你一個乘客。到頭等艙去坐吧。”一個繃緊臉孔的憲兵腰挂手槍,立在机門旁邊守衛。當陪同的摩頓隊長离開飛机之后,引擎發動的聲音便已經隱約可聞。 史東靠在高背椅上,以惊人的速度翻閱那份“北斗計划撮要”。原來,“北斗”計划并不是什么太空探索計划,而是為了配合“生化戰”部門的發展,到大气層以外搜尋外太空生命以制造新的生物戰爭武器的!整個計划預計發射十七枚衛星。下面是一些簡單的資料。 *北斗一號:一九六六年三月十二日發射,六日后收回, 所搜集到的生物地球上也有。 *北斗二號、三號:由于技術故障,回收過程中燒毀。 *北斗四號、五號:回收過程順利,但只搜集到一种無害 的皮膚沾染物,估計是發射前消毒不徹底所致。 *北斗六號:一九六七年元旦發射,十一日后收回。由于 控制出了錯誤,著陸地點在印度孟買附近,幸虧這件事 沒有人發覺,最后由第三十四空降部隊撿回。在衛星內 部,發現了一种前所未見的單細胞生命,但無害于一股 動物。它的為害性只能使母雞患上輕微疾病四天! *北斗七號:一九六七年二月五日發射,軌跡离地最遠點 三百一十七英里,最近點二百二十四英里。運行兩天半 之后,軌跡出現不穩定,但原因未明,迫得以遙控方法 回收。衛星的著陸地點是亞里桑那州以東一個人跡罕見 處。 早上六點四十五分,荷路醫生在雙手消毒后踱進第七號手術室。助手遞給他一條衛生巾。他抹干手,作好動手術的准備,這是他當天的第一個手術。荷路的手法快捷穩當,干淨利落;對進行手術要采取的步驟絲毫不苟。有些人說他是個頑固派,但他毫不在乎!“那樣才可以保證不出錯嘛!” 當他的老朋友李維博士出現在手術室頂上的觀看台時,荷路連眉毛也沒抬一抬。傳聲設備“賊”的一聲響起來:“荷路,早晨。” 荷路正把消毒過的布巾蓋上病人身上。他漫聲應道:“早晨。” “對不起,有极緊急的事要通知你。” “讓我做完手術再說吧。”他伸手接過護士遞給他的手術刀,左手摸著病者的腹部,正要從那里划下去。 “荷路!這件事不能等!你立即在三十秒鐘內到更衣室來,手術由基利醫生接替。他已經在准備了。” “什么?不能等?!”手術室里,除了已麻醉的病人外,都听到荷路醫生一句罵人的粗語! 李維是同一所醫院的細菌部主任醫師,主要負責研究工作。他在六點半接到“野火計划”的通知。 到這個醫院工作以前,李維游歷過世界各地,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區,進行他的專業研究。一九五五年,他第五次患上大腸炎,几乎送掉了性命。三個月間,他的体重輕了四十磅,使他不得不感慨地說:“今非昔比了”。荷路是他拉進“野火”計划的。當時,荷路問他:“為什么找我干這個?” “因為你熟悉血型化學。” “這方面的專家我們多得很啊,許多人比我還強。”荷路認為這個理由不成立。于是,迫得李維吐露:“問題是他們全是已婚的!‘野火’工作組中需要一個沒有老婆的人!” 究竟為什么需要單身漢,荷路沒有追問下去。事實上,他對“野火”計划也不熱心。這時候,李維修得他很急,兩人几乎是沖出醫院門外。那里,一輛軍車正等著。“是荷路醫生嗎?”一名士兵走過來問。 “不錯。” “請把證件給我看看。” 荷路從袋中摸出一張塑料卡片,上面只有名字、照片和指模印。沒有資料顯示那是隸屬于什么部門的。不過,士兵要看的正是這個。他把卡片交還荷路說:“請上車吧。”荷路上車時留意到李維用手擋著車頭閃亮的紅燈,便關心地問:“不舒服嗎?” “沒有。我從來不喜歡紅光,它使我想起戰時坐十字車的滋味。”他們剛坐好,車就象离弦的箭似的向机場疾馳。“等會儿在飛机上,他們會有份文件給你看。你要仔細閱讀,到了目的地,你會忙得透不過气來。” “我們到那里去?其他人呢?” “我們將會乘F-104式戰斗机飛往內華達州。其他成員,除了卻加患盲腸炎還躺在醫院外,全部已經開始工作了。可能就在這個時刻,他們已在亞里桑那州比蒙鎮上空的一架直升飛机里。” ------------------ 書香門第 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