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 討袁再受挫


  北軍攻占南京后,大肆淫掠,几乎無兵不搶。馮國璋兵在下關搶,雷震春兵在南門搶,張勳兵在太平門搶。馮國璋且在下關縱火焚燒,全埠化為焦土。搶掠后所有贓物皆運往浦口,由火車直運天津、北京或運至上海。南京城被劫一空,雖家具什物,亦搬運全盡。各等人民皆体無完衣,家無一餐之糧。
  南京在7月15日宣布獨立后,上海因軍事力量不足,未能及時發動。7月18日,陳其美才宣布上海獨立,由黃興任命陳為上海討袁軍總司令。
  上海宣布獨立后,沒能對据守在制造局的北軍臧致平團立刻采取行動。陳其美幻想通過談判使臧團能自動退出制造局。
  上海商界十分害怕戰爭。上海商會、商團公會、教育會、救火聯合會聯合組織上海保衛團,推李平書為團長,一面維持內部治安,一面弭止戰禍。李平書赴制造局會見陳督理、鄭汝成,要求和平解決。次日,李平書又特邀陳其美、鄭汝成、臧致平、駐滬海軍總司令李鼎新,在高昌廟自來水厂會談。李提出:“將制造局軍火一并封存,等南北大局定奪后,再行辦理。”
  鄭汝成聲稱:“我等奉袁氏之命來此保護該局軍械,斷難違命。如果前來攻劫,我等只有抵御之法。”
  上海總商會見制造局方面態度生硬,便于次日致函南北兩軍說:“本日宣傳北軍在制造局將有戰爭,商民恐慌,要求設法維持。頃間全体開會決議,上海系中國商場,既非戰地;制造局系民國公共之產,無南北爭持之必要。無論何方先啟釁端,是与人民為敵,人民即視為敵党。”
  顯然,這封反戰公函,貌似公平,實際上警告革命党人,如果進攻制造局,則視為“敵党”。
  由于上海革命党人方面兵力不足,不得不向南京方面求援。鎮江趙念伯部1個團的支援上海部隊抵滬。原由上海調赴南京的劉福彪統領的福字營,也被調回上海。陳其美將劉部改為敢死隊。陳其美得到這兩支軍隊后,才向制造局發起進攻。
  討袁軍61團、37團攻擊制造局西柵,福字營助攻;松軍、鎮軍攻南望道橋制造局正門。戰斗開始后,北軍憑借預先設好的陣地死戰,海軍發巨炮壓制討袁軍的火力。由于討袁軍炮兵營炮火對制造局威脅很大,臧致平遂与海軍司令部李鼎新商定,由海軍集中炮火先轟擊討袁炮兵營。
  炮兵營被摧毀,討袁軍失去了攻堅的能力,進攻失敗,死傷100人。
  討袁軍向制造局發起第2次進攻,這次進攻由福字營充先鋒,其他各軍配合。但仍然被海軍大炮擊退,死傷500多人。
  敵將鄭汝成頓時猖狂起來,他威脅南市商團說:“如果陳其美不取消司令部,我就進攻南市。”
  陳其美被迫將司令部撤往閘北南海會館。當天晚上,陳其美又令討袁軍發動第3次進攻。鈕永建所部松軍2000名与北軍500名在滬杭車站發生戰斗,隨后,松軍佯敗誘敵,向西撤退,北軍追擊,遭到松軍接應部隊的回擊。討袁軍再次失敗。
  紅十字會長沈仲禮、英國醫生柯司在駐滬領事團支持下,向討袁軍運動停戰,但談判沒有結果。
  討袁軍向制造局發動第4次進攻,主攻力量為松軍1500人。但在進軍途中,為北軍探照燈發現,遭到制造局与海軍炮火轟擊。討袁軍受探照燈電力射目,不能還擊,殊難進攻,只能在外日暉附近滬杭鐵路地方布陣,亦開快炮遙擊。進攻再次失利。
  駐滬帝國主義者干涉中國內戰,支持袁世凱。7月27日清晨,租界工部局以中國商民夏粹芳等人要求保護生命財產為借口,派遣總房巡捕頭卜羅司帶馬隊30余人至火車站北南海會館,驅逐討袁軍駐滬總司令部。陳其美此時已往吳淞,駐守司令部的蔣介石所率61團一部207人討袁,為英軍繳械。上海租界工部局曾在此以前決定將黃興、孫文、陳其美、岑春渲、李平書、沈縵云、王一亭、楊信之等8人逐出租界。這次公然越界到閘北來驅逐討袁軍司令部,是一次公開的侵略行為。
  袁世凱命劉冠雄率領艦隊,以及北軍第4師師長李厚基部進攻吳淞。吳淞前線開始吃緊。
  討袁軍對制造局作第5次進攻之后,即將主要兵力撤至吳淞,以加強吳淞的防守,討袁司令部也遷往吳淞炮台江灣中國公學內。
  7月31日,北軍援兵全部到達制造局,倒向袁世凱的浙江都督朱瑞也派遣部隊開赴上海支援北軍。駐在龍華的松軍被迫撤离龍華,輾轉退集于吳淞一帶。進攻制造局之役完全失敗,困守在江灣、吳淞一帶。
  吳淞原為姜國梁率廣軍駐守。段祺瑞派人對廣軍進行策反活動,廣軍動搖,偷走炮閂,圖謀叛變,姜國梁出走。陳其美委任白逾桓、居正率鎮軍平叛,并任命白逾桓、居正為討袁軍吳淞要塞總監和總司令,扼守炮台。海軍進攻吳淞,白、居指揮炮台守軍反擊,聯鯨艦投降,海圻各艦逃遁。后來劉冠雄抵達吳淞口,一再指揮海軍進攻吳淞炮台,屢攻不克。這時,劉福彪部由南市撤守江灣,經程德全勾引,陰謀攻奪炮台策應海軍。但程德全給劉福彪的攻奪炮台命令為居正截獲。居正率部對劉部先行圍捕,將劉軍擊退。但由于劉部的叛變,本來就十分薄弱的炮台兵力,就更加薄弱了。鈕永建率部到達吳淞,居正等推戴鈕為總司令,鎮壓了通敵的水上警察,協同守衛吳淞。
  8月11日,從上海開出的北軍進抵江灣。當夜鈕永建、居正率兵進襲北軍,冀收九死一生之效。無奈夜間戰斗,軍隊服裝不一,辨敵不清,深恐誤傷,有妨元气,故小挫敵軍,仍回防御。次日,滬、松消息斷絕,居正部各軍官逃走一空。餉源無出,兵士愈慌,軍心動搖。紅十字會醫生柯司往返炮台与海軍聯系,与雙方協商和平解決。商定由柯率領救護隊于8月13日接收吳淞炮台。
  紅十字會接收炮台,鈕永建、居正等已率1000余人經羅店退往嘉定,至太倉將部隊解散,上海討袁軍完全失敗。
  安徽的胡万泰和孫多森勾結起來,搞了一幕假獨立的丑劇,于7月17日宣布安徽獨立,推柏文蔚為安徽討袁軍總司令,以孫多森為民政長,胡万泰自稱都督。
  蕪湖革命党人對胡万泰、孫多森的“獨立”甚為怀疑。張永正率部以援贛為名,沿江上溯,同胡部發生沖突,胡部不敵,退回安慶。胡、孫兩人搞假獨立,心中有鬼,以赴上海提款為名,同船逃往上海,但胡万泰途經南京時,上岸跑到柏文蔚處進行活動。柏文蔚雖風聞胡万泰与袁世凱早有聯系,但卻認為孫多森、胡万泰都是他壽州同鄉,且与胡的父親胡殿甲關系甚好,因此對胡相當尊重,不疑有他。
  孫、胡离開安慶后,柏文蔚的親信、憲兵司令祁耿寰被推為都督。但2天后,与段祺瑞私通款曲的胡部旅長顧琢瑭即發動兵變,圍攻都督府,赶走了祁耿寰,与商團勾結推出正在安慶休假的保定軍校教官劉國棟為都督兼民政長。
  這時柏文蔚正在蚌埠調集皖北各軍以抗擊倪嗣沖,忽得安慶兵變消息,又接到黃興要他速回南京的急電,遂遄返南京。
  黃興要柏文蔚速返安慶,處理安徽的問題。柏文蔚率部返皖,胡万泰隨行。柏抵安慶,顧琢瑭親自出迎,劉國棟聞風逃逸,安慶形勢平靜。革命党人中的許多骨干分子龔維鑫、管鵬、范光啟、鄭芳蓀、凌毅等相繼回到安慶。柏任龔維鑫為參謀長,代行都督職務,管鵬為內務司長,代行民政長職務。
  倪嗣沖率馬、步、炮8營進逼正陽關、遭到皖軍長淮水警處處長岳相如和第2旅參謀曾杰率兵在三沫河口截擊。河水猛漲,進兵困難,雙方隔河對峙。河南都督張鎮芳派旅長王鈺錦率一支隊,由周口店出發,支援倪嗣沖。倪嗣沖部進攻正陽關。安徽討袁軍一支隊司令張匯滔率部奮勇阻擊,獲小胜。敵軍退向東竄,欲犯鳳台。
  討袁軍与倪軍再戰魯口,失利。倪嗣沖在得到豫軍支援后,將進攻正陽關事交給豫軍,自己率主力向鳳台轉移,定下取道鳳台,直搗壽縣之計。
  倪部向鳳台外圍陣地發起攻擊。討袁淮上軍主力5000余人在鳳台城外土山、古城优胜地勢布防,嚴陣以待。倪軍向討袁軍猛攻,討袁軍竭力抵御。從凌晨3時30分一直戰斗到10點,倪軍右翼以地勢不利,猛突數次,智窮力竭,几几不保。倪軍急調左路5營及机關槍隊接戰,直鏖戰到14時,方才攻占古城要塞。討袁軍被迫退守鳳台。16時,又放棄鳳台渡淮潰退。倪軍向壽州進攻,馮國璋分兵1團助戰。
  壽州失守,張匯滔率部退往廬州,被駐軍胡万泰部下營長夏永倫部包圍,張僅率少數人突圍逃亡。豫軍占領正陽關,淮上軍全部失敗。
  柏文蔚令胡万泰為一線,在太湖作戰,令龔振鵬為二線,向西作戰,令張孟介為北路作戰主力。許多人認為胡万泰早有异謀。反對他為一線,一旦胡統兵外出,放虎歸山,后患不堪設想。但柏文蔚認為,內部即行破裂,影響殊甚。其實,胡万泰為一線,是胡向柏的有意獻策。胡請求分兵赴援馬當。胡領兵出省城20里許停扎,當夜返回安慶,准備對柏文蔚采取行動。
  胡万泰來到都督府,見柏文蔚,气色傲慢,腰怀實彈手槍。柏知其來意不善,持吳祿貞所賜軍刀,鋒銳异常,注意胡若取槍,刀即出鞘。胡未敢動手,始問柏言曰:克強已走知之否?柏答曰不知,并偽責胡曰:大勢如此,我預備所有之實力,你可繼續保存,你前天電罵倪氏,未免不留余地,刻下最好派人前往疏通,克強出走我已早知,即准備一切交你負責。胡至此釋然,惡意頓消。
  胡万泰未敢當面對柏文蔚直接采取行動,但他和顧琢瑭在城外集合部隊,以團長柴寶山部為主力,分兵3路向城內發動進攻,獲內應入城,圍攻都督府。叛軍步馬兵力不滿2營,尚無炮隊。忠于柏文蔚的部隊,則有步兵2營,炮兵1營,重炮1營,炸彈隊1隊,憲兵1營,机關槍隊約1營,完全能夠平叛。但柏文蔚失去信心,認為黃興既從南京出走,中心實力不存,大勢已去,再戰徒苦生民。他一面在都督府堅持抵抗,一面命令城西獅子山炮兵發炮轟擊叛軍,迫其轉移兵力攻擊炮台,然后率部數百人乘机出南門,倉猝渡江經大通退往蕪湖,与龔振鵬部會合。
  胡万泰在叛亂的當天,即通電宣布取消獨立,北洋軍乘軍艦從湖口開抵安慶,胡万泰迎接入城。安慶遂為北軍控制。
  柏文蔚退到蕪湖后,又率領部隊去南京。
  龔振鵬守蕪湖,安慶叛軍和湯薌銘的海軍,已開始向蕪湖進攻。駐守在蕪湖外圍的龔部團長常守昆在獲港以西戰死,敵人集中陸、海兵力進攻獲港。守軍英勇抵抗,激戰6小時之久,荻港終于失陷。
  8月27日,蕪湖下游要地西梁山与東梁山先后為廬州夏永倫部攻陷。蕪湖外圍要地盡失,難以久守。28日,倪嗣沖部也來蕪湖助戰,龔振鵬棄城出走,安徽討袁軍完全失敗。
  在二次革命中,福建都督孫道仁曾一度參加贛、皖、粵、湘、閩五省聯盟,后因膽小怕事而退出。李烈鈞湖口起事后,福建陸軍14師師長許崇智同部分國民党人組成討袁同盟,向孫道仁施加壓力,要求宣布獨立。孫道仁以“若不贊成,暴烈立見”發布通告說:“刻下贛、宁、皖、粵業已宣告獨立,凡有血气者無不同心。道仁廣征意見,并据軍政紳商僉請,一律贊成,以保治安。又据英、荷屬79埠華僑電請伸討前來,大局所關,吾閩亦不得不府順輿情,宣告与袁氏斷絕關系,自修政治,力策進行。……俟大局粗定,仍歸統一,即可共享永久共和幸福。”
  膽小怕事,必然反复無常。孫道仁宣布同袁世凱斷絕關系后,又密電在京的前福建14師師長杜持,要杜向袁世凱政府說明他:“事急情迫,勉從眾意,暫稱脫离,并未用獨立字樣,且通告有云:‘俟大局粗定,仍歸統一’。此仆之一片苦心,為全閩人士所共口者也。”
  許崇智等本擬出兵援贛及北伐,但孫道仁以餉械缺乏,總以保守疆土為宗旨,拒絕許等的要求。孫道仁雖表面上佯附革命,但實際上他在旅長孫寶鎔的支持下,在密電調集舊部來扼殺革命。許崇智主要是依靠新兵的支持,力量不足,各軍借口槍械不精,糧餉太薄,相率不肯隨許崇智出發。
  許崇智看出孫道仁無意革命,企圖把孫推倒。但孫有舊部支持,許不敢貿然發動。許曾派人赴滬運動海軍,但無結果。
  7月25日,袁世凱下令革職拿辦許崇智。許看到形勢不利,出走香港。
  許出走后,孫道仁派人將討袁司令部門額摘除,又致電在北京的杜持,要他向袁密報閩省情形,并說:“須廣東勢衰,贛省肅清,閩省即可取消脫离字樣。否則,粵軍來攻,閩人仍不能免禍。”
  袁世凱得到密報,便發布要孫道仁平亂的命令:“前聞福建有獨立之遙,當即飭員确切查明。茲据复稱:‘都督孫道仁素明大義,傾向中央。惟師長許崇智糾合亂党,冒孫道仁之名,妄稱獨立’等情。……著孫道仁督飭所部迅平亂事,重懸賞格,將許崇智拿獲及其私党嚴拿懲辦,以申法紀,仍責成該都督維持地方秩序,勿稍疏忽。”
  孫道仁得到袁世凱的諒解,又保留了都督的位置,但沒敢立即采取行動,而是小心翼翼控制福建的局面。直到大局明朗,才正式發出通電,陳明“衷曲”,宣布取消脫离袁政府。
  廣東陳炯明對起兵反袁一直猶豫,胡漢民、汪精衛自香港至廣州,力勸陳炯明立即響應李烈鈞湖口起兵討袁,陳仍不敢發難。隨后几天,武裝反袁風潮在東南飆然而起。南京獨立時,曾推舉与袁世凱夙有怨嫌的前清官僚岑春渲為各省討袁總司令。岑曾任兩廣總督,廣西都督陸榮廷和廣東的濟軍首領龍濟光皆系其舊部,孫中山、黃興想通過岑春渲促使兩廣獨立。岑于南京獨立后,即肩負此使命南下。陳炯明在這种情況下,終于拋棄對袁世凱的幻想,于7月18日宣布廣東獨立。
  在廣東,袁世凱耍弄手段,已日益取得瓦解軍心、民心的效果,而把反袁力量消滅于無形之中,使討袁陷于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陳炯明召開軍事會議,當時有兩步兵團長首先贊成獨立,余各軍官則反對,因畏陳之威,莫敢反抗。要塞司令饒景華,以不宜過急宣布獨立為請,當被嚴斥。粵軍1師師長鐘鼎基起來說,獨立事關重大,應當慎重處理。陳炯明勃然大怒,又申斥了鐘鼎基。當天,恰逢省議會開會,陳炯明出席宣布廣東獨立。省議會一致通過討袁,反對者逃席。議會推陳為廣東都督兼討袁軍總司令,即日發表《粵省討袁檄》,列舉袁世凱12條罪狀,宣告与袁世凱斷絕關系,由陳炯明率粵軍北上討袁。
  陳炯明還發出布告,要求:
  (1)廣東省所屬文武軍警及有職任人員,應一律照舊辦事,不得本都督命令,不得擅离職守防次,如違徹究。
  (2)各屬外國人所駐地及教堂教民并游歷之外國人,應由各知事會同軍警切實保護。
  (3)此次系廣東省与袁世凱脫离關系,并非南北惡感,亦非党派競爭,所有本省人外省人,均應各自相安,并由各屬嚴禁尋仇報复,如違應即嚴拿究治。
  (4)各屬錢糧稅契雜款及各關卡一切收入,均應照舊征收報解,不得借詞抗延。
  (5)各屬地方非得本都督命令,不得借名籌餉,向商民人等勒捐軍需。
  陳炯明討袁,已成騎虎之勢。一則,廣東軍隊已被袁世凱收買,陳炯明對軍隊失去了控制力;二則,從廣東逃出的黃士龍,已投靠袁世凱,企圖借袁之力來推翻陳炯明。他已奉袁世凱密令,回粵設立秘密机關,進行倒陳活動。鐘鼎基、蘇慎初、譚流欽、饒景華、張我權等粵軍將領亦入其彀中。廣東海軍也被黃士龍收買,陳炯明成了光杆司令;三則,由于陳炯明對民軍采取殺逐和強迫遣散的手段,部分民党轉為綠林,一些民軍領袖在暗地進行反對軍政府的活動。一般人民也對陳炯明屠殺民軍、解散北伐軍產生怨言,對陳失望;四則,廣東軍政府領導層處于渙散狀態,朱執信、廖仲愷、陳融、杜貢石、金章、張樹棠等都曾留學日本,被稱之為日本派。錢樹芳、關景燊、伍籍磐、黃兆珪、羅文干、羅灃輝、鐘榮光等則皆卒業于歐美,被稱為歐美派。兩派相互拆台;五則,反動的龍濟光軍移駐梧州后,雖然人數不多,但為自存計,而謀求擴充和提高。他們聘請新式軍官教練,朝夕奮習。加上袁世凱、陸榮延大量餉械的接濟,因而濟軍的軍事素質大有提高。而李耀漢、翟汪所部7營及汪道源所部10艘軍艦歸附龍濟光,更使濟軍戰斗力倍增。
  陳炯明對此种形勢缺乏清醒的估計。對內,他過份相信自己的威信和號召力。他沒有看到各軍官雖在他的壓力下發表一則討袁通電,實際上卻視他的號令如空文。陳炯明擬先派1旅,由林震、張我權統率,前往援助李烈鈞;再以其余部隊為第二支隊,取道南雄北上。陳复召各師、旅長到署磋商,但鐘鼎基不肯應召,他以缺糧餉為借口,公開拒絕發兵援贛。陳炯明發放彈藥和軍餉之后,各部隊的軍官仍然按兵不動。由于他們或明或暗的阻撓,援贛之師遲遲不能成行,陳僅以子彈數万發援救李烈鈞。
  袁世凱發布命令稱:“陳炯明禍國、禍鄉,竟敢通電各省,措詞狂悖,罪不容誅。”“褫去廣東都督官職,并撤銷其陸軍中將暨上將銜,著龍濟光督飭各師旅長派兵聲討,懸賞拏辦。”
  袁世凱委任龍濟光為廣東宣撫使,龍覲光為宣撫副使。
  陳炯明對龍濟光疏于防范,認為龍濟光對自己很崇拜,斷不會倒戈相向。他在報上辟“謠”說:“龍濟光不日攻粵,此說亦屬無稽。即或确有其事,濟軍為數只有5000,決難為擁護袁氏之效力也。”于是,他拒不采納朱執信等人的正确建議,陷后防于空虛。不僅如此,他還幻想龍濟光能為己助,打電報向龍征求討袁意見。龍在回電則誆騙陳說:“如果能付給濟軍軍餉,當即率部下健儿,追隨鞭鐙,共捂國賊。”但龍濟光又密電袁世凱說:“今日陳炯明來電云,江西獨立,蘇、皖、湘皆響應,渠為粵省大都督,兼討袁總司令,克日興師北上,特電要約等情,狼子野心,早知叵測,今茲果然,業已复電拒斥。……粵人對于濟光感情甚洽,蕩平粵亂,責不容辭。”
  陳炯明不知是計,派陳任平到梧州与龍濟光談判。龍濟光把子彈和軍餉騙到手后,就翻臉不認人,把陳任平殺死。
  岑春渲入穗,陳炯明指望岑能籠絡住陸榮廷、龍濟光這兩個舊部屬,免除后顧之憂。岑下車伊始,就打電報給龍濟光,要他順天應人,宣布討袁。但龍濟光予以斷然拒絕,并公然奉袁世凱命令,率領濟軍,由梧州順流東下,進攻廣東。
  陳炯明因而腹背受敵,局勢更為嚴重,為了阻止濟軍東進,陳炯明命令汪道源出任肇慶綏靖處督辦,前往封川江口布防,還加派兵艦10艘,交汪道源調遣。但為時已晚,西江防線已在濟軍的強大攻勢下土崩瓦解。海軍背叛了陳炯明,效命龍濟光。其他廣州各艦,或托詞至香港,入澳修理,或托詞避風,紛紛遠走。同時,陳炯明過去鎮壓民軍的惡果也顯示出來,遭到殘酷鎮壓和強迫遣散的流落在東江、西江一帶的民軍,乘机蜂起,打出反陳旗號。
  在龍濟光攻肇慶,其軍尚未到肇慶,綠林已先為布置,肇慶不戰而下。汪道源率兵艦溯西江而上,穿越羚羊峽,抵達肇慶河面時,即為濟軍包圍繳械。他帶領的艦隊,也全部投降龍濟光。
  陳炯明得到消息,极度震惊,不得不改變計划,命令援贛部隊停止前進,防守廣州。但所謂防守已經有名無實。鐘鼎基等拒不受命。陳炯明大怒,將鐘鼎基革職,鐘懼而逃之港。張我權心不自安,亦逃之港。陳炯明另委李根源接任1師師長。李見大事已去,不敢赴任。1師和獨立旅群龍無首,局勢更加混亂。
  陳炯明同岑春渲結成反袁聯盟,其實,他們的合作缺乏誠意。陳炯明舉行討袁誓師大會,岑春渲作為元帥蒞臨視察,方知各軍人表露不贊同意,且有詰者,吃了一惊。岑看到陸軍軍心動搖,陳炯明已經不足依靠,因而大失所望,在發表一通“鄙人始終抱一救國救民宗旨,誓以血淚救蒼生”的慷慨激昂演說后,于當天就背信棄義,倉皇出走。這使陳炯明陷入更加孤立境地。
  陳炯明派鄧澤如向李福林求援。李擁兵數千,如果見義勇為,加入反袁行列,陳炯明也許能多支撐几日,等到鄧鏗把駐守瓊崖的部隊調回廣州,也許會有另一番局勢。但李福林滑如泥鰍,從來見風使舵。此時見陳炯明地位動搖,也在一旁冷眼作壁上觀。
  2師師長蘇慎初對陳炯明宣布獨立,本不贊成,但他卻不露聲色,表面上仍和陳炯明虛与周旋,暗中則与軍民人等設謀取消獨立。8月3日,濟軍攻占三水縣城,打開了通往廣州的門戶,隨即進扑廣州。二次革命的失敗几成定局。
  蘇慎初這時撕下面具,于8月4日上午10時命令2師由沙河出發,直至牛王廟一帶布防,准備戰斗。同時又以大炮多門,直指都督府,待一切布置就緒后,蘇打電話威脅陳炯明,要他取消獨立。陳炯明此時還抱有幻想,認為陸軍既然遷怒于己,那就只有辭職出走,局勢或可挽救,因此赶緊派人動員姚雨平接任都督。姚雨平不愿接下爛攤子,代人受過,所以一口回絕。中午時分,燕塘炮兵奉蘇慎初命令,率先炮轟都督府,都督府衛隊奉命出防,半路上嘩變,并派出代表,与燕塘軍聯絡,一致倒陳。陳炯明手中無一兵一卒,無可奈何,只好挾資百万和副官黃強一起,躲進廣州石室天主教堂,然后在法國神父的保護下,秘密出走香港。
  蘇慎初被舉為臨時都督兼民政長,袁世凱即加蘇慎初陸軍上將銜并給勳三位。
  8月5日,張我權又驅走蘇慎初,自稱都督,并發表取消廣東獨立電。11日,龍濟光率部3000進駐廣州,開始了長達3年的殘暴軍閥統治。
  陳炯明出走后,委托鄒魯主持策反工作。鄒派人去各地聯絡,定于8月15日晚上起義,以廣東警察廳長陳景華為內應,不料事机不密,陳被龍濟光設宴誘殺,起義流產,鄒又派保定軍校學生陳銘樞潛入廣州,暗殺龍濟光,同樣沒能得手。
  瓊崖鎮守使鄧鏗回援廣州,打算赴三水督率舊部葉舉旅抵擋濟軍。鄧到三水僅1日,蘇慎初倒戈反陳,鄧鏗挽救廣州的努力終歸徒勞。
  至此,二次革命完全失敗。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