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章 井岡紅旗


  國民政府撤到太原,成了閻錫山的一個政治上的累贅和經濟上的包袱。有人打趣地說閻:“民國19年9月9日上午9時就職,合為四九三十六,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馮玉祥得知東北軍入關的消息后,仍自信實力尚在,可以堅持下去。他派部屬張允榮去見閻錫山,請求派有力部隊入豫支援。閻已完全失去信心。他對張允榮說:“不好辦,不好辦,仗是不能打了,退到山西再說。”
  馮玉祥決心縮短戰線,集中兵力,固守鄭州。不料,馮屬下驍將吉鴻昌被蔣介石以河南省主席之職和大量金錢,利誘收買,于9月下旬首先倒戈,梁冠英、張印湘等通電附和。張維璽所指揮的南路七八万精銳部隊遭敵包圍,反蔣陣線的雜牌軍更是土崩瓦解。
  馮部重要將領馮治安、田金凱、任應岐等部也在新鄉一帶陷入蔣軍重重包圍之中,在蔣軍從隴海路攻占開封之時,閻錫山、汪精衛密往鄭州會見馮玉祥,商討善后方法。汪精衛提議利用現有力量最后退往大西北硬干到底,馮玉祥同意,并主張立即在黃河北岸建立穩固防線。但閻錫山裝模作樣地說:“這是國是之爭。我們軍事上雖已失敗,但在政治上蔣介石既已承認錯誤,也就是我們取得了胜利,況且中國是整個的,如果弄成華北、華南兩個中國,我們就成了歷史上的罪人。”
  次日,閻、馮聯名致電張學良,表示愿意“和平解決”。
  再次日,蔣軍攻占鄭州。馮軍一部分由鹿鐘麟統率,繼續退往河北,轉入晉南;另一部分由宋哲元率領退往潼關以西。
  10月15日,閻錫山、馮玉祥通電下野。閻錫山托詞“奉父命侍疾”下野,回到五台縣河邊村老家躲避風頭,尋机以金蟬脫殼之計自保,以圖東山再起。但蔣介石卻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他一面繼續派飛机轟炸太原,向閻施加壓力;另一方面指使何應欽、孔祥熙等連電閻錫山,堅持“伯公不出洋無以談善后”的條件,壓迫閻錫山出走异國,斷其复起之念。閻錫山不敢硬頂,便使用虛晃一槍之計來對付。閻錫山是老奸巨滑之人,他便同蔣介石斗起智來。
  閻電蔣說自己某月某日赴蘇,他便提前兩天打扮成山西老商人模樣,身著黑緞布褂,腳穿棉鞋布襪,由河邊村出發抵達大同。隨從李汝驤、張培梅化裝成伙計。他們在大同火車站,因爭奪旅舍床舖与晉軍敗兵發生爭吵,敗兵指著閻的鼻子大罵:
  “瞎了眼的東西,看不見這里駐著軍隊,就往里亂闖,滾蛋!”
  閻錫山強壓怒气退了出來,憤憤地對隨員說:“這些東西,如此厲害。”
  當晚,他們乘坐列車秘密离開了山西,沿平綏路東行。次日抵達北平附近丰台車站。在等候轉車之時,他們看見一列裝飾精美的“花車”正西行開去,經打听,知道這正是前往石家庄接“閻總司令”出洋的專列。閻錫山望著遠去的列車,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
  閻錫山來到天津,住在南桂馨家中,因懼怕暗算,次日便遷往妹夫薄以眾住所。閻按照預定計划,通過各种關系,与日方接洽,准備轉去東北,依附日本的勢力,尋求庇護之途。
  《大公報》刊登了閻錫山抵津的消息。蔣介石憤怒不已,他沒想到閻錫山居然變戲法似地跑到了天津。他密令特務机构向閻發出威脅与警告,不許他在天津久居。閻的住所周圍出現了不少便衣。閻嚇得赶快乘坐輪船渡海赴大連。
  他在日本人保護下乘船离開天津時,給《大公報》記者一信,詐稱自己經大連東渡,續游歐美。實際上,他抵達大連后,便隱居起來。
  馮玉祥退入山西之后,先是隱居在宋哲元部駐地絳縣,不久遷往汾陽縣峪道河隱居。至此,馮歷時20多年所經營的能征善戰的西北軍全部瓦解。馮玉祥從此失去与蔣介石對抗的武力,不再直接參加軍閥混戰,成為其轉向民主派的起點。
  張學良在9月18日發出名為和平實為出兵關內的所謂《和平通電》時,便令于學忠部為第一軍,王樹常部為第二軍,作為先行部隊由沈陽出發,入關參戰。9月21日進駐天津,26日進駐北平。他們一槍未放,輕而易舉地做到了“和平接收”。10月9日,張學良十分得意地就任陸海空副司令職。接著又赴南京接受蔣介石的嘉獎。南京國務會議命他處理華北善后和縮編晉馮部隊問題,以完成蔣介石的所謂“統一”事業。這對張學良來說,确是“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之時了。
  張學良在天津召集晉軍將領徐永昌、商震、傅作義等,商討“整軍縮編”。按照張的命令,晉綏軍的數量將由原來的14個軍40余師壓縮為4個軍8個師。徐永昌等人苦苦請求放寬限制,多給編制,但張學良堅不允許。徐永昌折回太原傳達實施方案,引起各級軍官的強烈反對。后經反复爭吵,張學良終于同意再增加一個正太護路軍及騎、炮兵獨立旅等几個單位,以緩和矛盾,“整編方案”才得以确定。
  張學良又根据蔣介石的意見,將西北軍化整為零,各個消滅。蔣介石派西北軍的降蔣張鈁攜重金,對西北軍將領進行收買、拉攏、分化瓦解工作。又派遣与西北軍有淵源的馬福祥、張之江等到河南協助處置西北軍的辦法。
  馮軍張維璽部被繳械后,張辭去軍職,赴天津隱居。這位西北軍名將,從此再也沒有擔任過軍職。鹿鐘麟在蔣的逼迫下,通電下野,秘密赴天津隱居。孫連仲通過韓复矩的關系,接受了蔣介石的第二十六路軍長的任命。劉郁芬部在西安被楊虎城部繳械。劉秘密派人和蔣介石聯系,被蔣任命為軍事參議。
  退入山西的馮軍宋哲元、張自忠、劉汝明、趙登禹等殘部,受張學良改編為第二十九軍,以宋哲元為軍長。
  蔣介石結束中原大戰后,立馬未穩,便指揮10万大軍,浩浩蕩蕩殺奔贛閩一帶朱德、毛澤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后,率工農革命軍來到井岡山,在那里建立了井岡山根据地。毛澤東總結了部隊從事群眾工作的經驗,于1928年3月宣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三大紀律是:
  第一,行動听指揮;
  第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
  第三,打土豪要歸公。
  六項注意是:
  一、上門板;二、捆舖草;三、說話和气;四、買賣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坏東西要賠。
  爾后,六項注意又增加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虜腰包,發展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毛澤東要求部隊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寫在牆上,包袱布上,無論走到那里,都作為檢查行動的標准,認真執行。毛澤東自己更是以身作則。由于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工農革命軍建立起同當地民眾的密切關系,取得了民眾的信任和支持。毛澤東還對袁文才、王佐的農民武裝進行改造,積极幫助贛邊各縣和鄉建立赤衛隊等地方武裝。
  先后攻克茶陵、遂川、宁岡等縣,成立了縣工農兵政府。
  1928年初春,毛澤東集中优勢兵力,利用宁岡縣新城的有利地形,埋伏3道防線,一舉殲敵500多人,繳獲500多槍枝,繳獲彈藥不計其數。戰斗剛剛結束,毛澤東便向部隊宣布了4條俘虜政策:
  第一,不打、不罵、不殺、不虐待俘虜;
  第二,不准搜腰包;
  第三,受傷的給予治療;
  第四,釋放俘虜,愿走愿留自愿。愿參加工農革命軍者歡迎,走者一律發給路費。
  許多被俘人員愿意留下參加工農革命軍。
  有個俘虜兵黃立生,想回家种田養母,領了路費回家,途中被國民党軍隊抓獲,不得已又當了國民党兵。他在5月上旬的五斗江戰斗中,再次被工農革命軍抓獲。工農革命軍根据政策,發給他路費,放他回家。他再次被國民党散兵抓住。黃立生就這樣被工農革命軍三擒三縱。他終于明白:窮人只有參加工農革命軍,解放全中國,才有真正的出路。于是,他在龍源口戰斗前夕,串通10多名被抓去當兵的人,帶著槍枝子彈向工農革命軍投誠,并英勇地參加了龍源口戰斗。
  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的1万余人隊伍來到井岡山,同毛澤東率領的1300余人的部隊會師。
  朱德比毛澤東大5歲,是四川儀隴縣人。朱德出身于窮苦的佃農家庭,自幼讀過3年私塾,后因窮困被過繼給伯父當養子,并有了讀書的机會。1909年,他進云南講武堂學習,并在那里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1911年离校后在云南都督蔡鍔的滇軍當連長,以后升為營長、團長、旅長。1921年任云南省警察廳長。但不久受唐繼堯部襲擊,他帶領1連人逃到重慶。這時,朱德的机動游擊戰術已經出名,四川軍閥劉湘給他一個師長的職務,而朱德為了尋找共產党謝絕擔任師長,离開四川乘船順江而下,來到上海。
  朱德在上海未找到共產党,便去北京繼續尋找,然而又未如愿。他在上海時碰到孫中山、汪精衛、胡漢民等人,他們勸他出國學習,他便決定去德國。
  朱德在德國遇到了周恩來,加入了共產党,不久又加入了國民党。他因革命活動被德國當局逮捕,并被驅逐出境。他環游了歐洲,于1926年從蘇聯回國。
  朱德回國后,中共中央命令他去四川領導軍事運動,他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初,朱德离開四川來到江西南昌,任國民党南昌軍校校長兼南昌市公安局長。
  朱德參加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并擔任新9軍副軍長,起義部隊在廣東失利后,他和陳毅率領2000余人的部隊向閩粵贛邊界地區轉移。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
  然而,在閩粵贛邊立足的意圖未能實現。因后有錢大鈞的追兵,在武平又同鐘紹奎的土匪部隊遭遇,第1師擊潰鐘紹奎部后,退出武平向西面山區轉移,部隊進入江西后,時至深秋,官兵身著單衣單褲,露宿山林,風寒露冷。山區人煙稀少,搞不到充足的糧食,饑餓削弱体力,患瘧疾、痢疾者劇增,且沒藥品治療。每日作長途爬山行軍,掉隊、离隊者日多,部隊到達安遠縣無心圩時,散伙傾向日益明顯,有人公開帶著整班、整排人馬槍枝离隊自尋出路。部隊只剩下1000余人。
  朱德、陳毅以及原74團參謀長王爾琢決心帶著部隊走出絕境。王爾琢已蓄起胡須,發誓革命不胜利,不剃掉。朱德在排以上干部會上說:“1927年的中國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國革命。俄國在1905年革命失敗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暫時的,到了1917年革命終于成功了。只要堅持斗爭下去,中國也會有個1917年。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
  陳毅說:“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不僅經得起胜利的考驗,能做胜利時的英雄,也經得起失敗的考驗,能做失敗時的英雄。”
  林彪領著几個連長來見陳毅,他們都是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生。林彪說:“現在部隊一碰就垮。与其等部隊垮了當俘虜,不如現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
  其他几個人附和,勸陳毅和他們一起走。陳毅表示不离開部隊,并說:“离開了部隊就沒有了槍,就會被土豪劣紳殺害。我們都是共產党員,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
  林彪一個人离開了部隊,但沒走多遠,看到關口搜查、搶奪、打人、殺人,覺得太危險,便返回部隊。朱德、陳毅批評了他,仍讓他回原來的連隊任連長。
  剩下800多人的饑寒交迫的部隊來到信丰縣城,便發生了一起哄搶當舖事件。朱德、陳毅、王爾琢立即下令部隊緊急集合,把部隊帶到离縣城20多里的一個山坳里,陳毅宣布哄搶當舖事件是反革命性質,當場查明帶頭肇事的搶劫主犯3人,立即槍決。陳毅又講述了這支共產党領導的鐵軍鐵團的革命宗旨和光榮傳統,要求官兵執行政策、遵守紀律、一心為公,并要求眾人向朱德學習。朱德不屑高官厚祿,加入共產党,他目光遠大,意志堅定,大家跟著朱軍長走,革命一定會成功。官兵高喊:“擁護朱軍長!”“跟朱軍長干革命!”
  參加哄搶的士兵,紛紛把搶得的東西交出來。朱德感謝大家的支持,并說,如果他本人違反紀律,大家也以同樣拿他問罪。
  部隊移駐湘粵贛邊界,休整了一個多月,离隊官兵200余人歸隊,加上一批新兵入伍,部隊又有1000余人。是時,由張子清、伍中豪帶領的1個營的工農革命車來到朱德部隊的駐地,這支部隊是毛澤東秋收起義軍在三灣改編后的1團3營,因在一次戰斗中被敵人切斷了同毛澤東的聯系,才獨立向南發展到這里。朱德、陳毅等從張子清、伍中豪那里得知毛澤東的部隊在井岡山的活動情況,于是便派原在第25師政治部工作的毛澤東胞弟毛澤覃,去井岡山同毛澤東聯系。
  部隊移駐廣東韶關以北的犁舖頭,張子清、伍中豪部返回井岡山地區。此時,廣州起義失敗后,一些起義人員零散投奔而來,部隊又發展到1200余人,毛澤東所派的何長工來到犁舖頭。何長工是陳毅留法的老同學。他向朱德等轉達毛澤東請他們上井岡山的意見。朱德十分高興,他的部隊正處在困境之中,几個月來跑來跑去,沒有立足之地,朱德給毛澤東寫一封信,請何長工帶回井岡山,并要何長工轉告毛澤東:他們一定去井岡山找他。
  朱德、陳毅、王爾琢率部來到湘南,在途經樂昌時,曾在程潛的第六軍當過營長的胡少海加入了部隊。胡是宜章岩泉人,其父兄是宜章富戶,頗有聲望。朱、陳、王、胡同中共宜章縣委軍事部長陳東日等決定組織宜章“年關暴動”。于是,胡少海帶領兩個連的先頭部隊于1928年1月12日入宜章縣城,在次日晚的宴會上,扣留了全城所有的頭面人物和民團長官。大部隊接著進城,將縣政府、警察局、團防局的武器全部收繳。
  朱德在宜章北門廣場的祝捷大會上宣布:宜章工農暴動成功;他們是工農革命軍第1師,他是師長,陳毅是党代表,王爾琢是參謀長。他們是為工農大眾利益犧牲的軍隊。隨后建立了宜章蘇維埃政府。
  國民党獨立第3師師長許克祥奉命率6個團直扑宜章,他對官兵說:“潮汕一戰,朱德已成惊弓之鳥,宜章是靠欺詐得手,實際并無几多戰斗力,這次務必收聚殲之大功。”
  朱德為避敵鋒芒,率部打著火把連夜撤离宜章。他使用主力配合農軍打開了頑抗的土豪寨子黃沙堡,在窠壁洞整理部隊后便出擊,利用許克祥輕視工農革命軍而未集中其部隊的時机,對運動之敵突然發起攻擊,把許克祥的2個團打垮,次日又乘胜追擊。朱德的主力軍本來就有北伐打惡仗打追擊的优良傳統,又有熟悉地理的農軍配合,聲勢浩大。敵軍建制大亂,潰兵向后狂逃,未戰先敗,草木皆兵,一路上敵軍風聲鶴唳。起義軍勢如破竹,攻下敵軍后方基地坪石。此役接連擊潰敵6個團,俘敵1000余人,繳獲重机槍10余挺,步槍1500余枝,手槍100余枝,迫擊炮8門,馬13匹,彈藥被服不計其數。許克祥化裝后,混在亂軍之中逃走。
  工農革命軍第1師重返宜章,隨即揮師北上,直指郴州。在郴州南郊大舖橋,駐守2個營的敵軍,陳毅采用政治攻勢配合軍事攻勢,組織喊話,瓦解敵人。守敵被逐一分割瓦解,除少數人逃回郴州城,600余人槍悉數俘獲。
  敵軍少數士兵逃回城里,帶去了恐怖情緒,守敵不戰自亂,爭相逃命。我先頭連尾追入城攻占敵旅部,潰敵向永興、耒陽逃走,朱德、陳毅率主力開進郴州。
  第1師在農軍密切配台下,先后攻下永興、耒陽、資興、桂陽、安仁等縣城,攸縣、酃縣也舉行暴動。各縣都建立了蘇維埃政府。繼宜章農軍成立工農革命軍第3師之后,郴州建立了工農革命軍第7師,耒陽建立了第4師,永興、資興成立兩個獨立團。
  1928年4月初,國民党調集了7個師的強大兵力向湘南革命區大“協剿”、大軍壓境,腹背受敵。朱德、陳毅同中共湘南党組織商議后,決定退出湘南。在這之前,毛澤東已派毛澤覃帶領一個特務連來到耒陽找到朱德,迎接他們的部隊和湘南民軍上井岡山。
  朱德率第1師主力和部分農民軍由耒陽經安仁、茶陵向酃縣進發,陳毅率第1師一部及湘南特委、郴縣縣委、縣蘇維埃及郴縣、宜章、耒陽、永興等縣的農軍轉移。陳毅部到達資興一帶時,農軍隊伍已劇增到近8000人。
  毛澤東派何長工率領2團往資興以東的彭公廟迎接陳毅的部隊。二支部隊會師后,湘南特委新任書記楊福濤等,要求折回湘南,陳毅、何長工力勸無效,楊福濤帶領七八十人回衡陽,几天后,他們在安仁、耒陽邊界全部遇難。
  朱德、陳毅分別率領的南北兩路部隊在酃縣的淝渡、十都等地會合,爾后,1万余人的宏大隊伍于4月28日順利到達宁岡礱市。
  毛澤東為了掩護朱德、陳毅部從湘南撤退,親自率領第1團入桂東、汝城,同敵人激戰于滁口。5月1日,毛澤東率部隊到達礱市。
  朱德、毛澤東、陳毅、王爾琢等在礱市龍江書院親切相會。
  朱德、毛澤東兩支革命軍隊會師后,召開了營以上干部會議,討論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的問題。5月4日,召開了兩軍會師慶祝大會。陳毅在大會上宣布: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成立,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党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第四軍下設第10、11、12三個師,朱德兼任第10師師長、毛澤東兼任第11師師長,陳毅兼任第12師師長。每個師下設3個團,共9個團,即第28—36團。團長分別是王爾琢、胡少海、蒙九岭、張子清、袁文才,鄧允庭,曠鄘、黃克誠、李奇中;團党代表分別是何長工、龔楚、何挺穎、陳東日、曠朱權、鄧宗海、李一鼎、黃義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為紅軍第四軍。
  朱德、毛澤東會師后,革命根据地也擴大了,成立了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和邊界工農蘇維埃政府。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