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錄 |
虹口區有條東西走向、僅十几個門牌、現為服裝市場的昆山花園路。七號是幢三樓帶部分四樓聯結式的紅磚洋房,門口挂有一塊“丁玲寓所”的銅牌。丁玲在此創作了短篇小說《奔》、散文《我的創作生活》,并和魯迅、茅盾、郁達夫等九人發表《為橫死之小林遺屬募捐啟事》,強烈抗議日本帝國主義殺害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每當我走過這幢古老的民宅時,一個陰森冷峻的鏡頭就會浮現在眼前腦際,雖然歲月已逝去了六十多年,但仍久久不能褪卻。 据史料記載,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四日下午一時許,空气混濁,腥風触鼻,申城籠罩著一片白色恐怖。一個穿著灰色西服,腳蹬黑色皮鞋,手挾黑色皮包,腰間插著手槍的中年漢子——國民党藍衣社特務隊長馬紹武,率領五個彪形大漢,驅車前來丁玲寓所,熟門熟路地登上四樓一間十八平方米的書房兼客堂(現為居民住房),隨行的叛徒李菊村一個箭步竄上前去,指著一個身穿長衫,嘴叼紙煙的中年男子說:“他就是共產党員潘梓年!” “好,久違久違!”馬紹武一邊點頭招呼,一邊搜查了潘的全身,后又皮笑肉不笑地轉向坐在書桌邊的另一位党員女作家丁玲說:“丁小姐,打扰了,能不能請你和潘先生一起跟我們到公安局去一下,有些事情要同你們商量一下。”接著,馬又掃視了一下跟來的几個小特務,示意他們做好“邀請”准備。 丁玲似乎早有預料,因而從從容容地換了一下衣服,手里提著一個布包,里面包著几件替換衣衫和一件備穿的冬衣,馬紹武一邊布置几個小特務留下來搜索,一邊率一小特務押著丁、潘走下樓去。 當天下午四點左右,共產党員應修人來到丁玲寓所,剛進屋,就覺察到有特務在守候,但為時已晚,欲退不能。几個特務要搜身檢查,應勃然大怒,推開特務,一場格斗開始了,后終因寡不敵眾,被几個特務擲下樓去。第二天,在一份報紙不顯眼的角落里,登載說,一個無名青年墜樓身亡。 綁架后,國民党對丁、潘不審不判,也不見諸報端,一直處于秘密狀態。可世上沒不透風的牆。一個多月后,當上海文藝界人士得悉著作宏富、聲望卓著的丁玲、潘梓年突遭綁架的風聲后,感到极大的震惊和憤怒,連得時任國民党教育總長蔡元培也感到十分吃惊。于是,他會同楊銓、鄒韜奮、葉圣陶、柳亞子、李公朴、錢君s等三十八位社會名流,聯名上書國民政府行政院長汪精衛,強烈要求“揆法衡情,量予釋放”。第二天,《申報》全文刊登了這篇電文。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