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世間有几种關于人類的觀念:傳統的基督教的宗教觀念,希腊的异教徒的觀念,和中國人的道教和孔教的觀念。(我不把佛教的觀念包括進去,因為這种觀念太悲觀了)這些觀念,由它們較深的諷喻的意義上說來,終究沒有多少分別,尤其是在具有更精深的生物學和人類學的知識的現代人,給与它們以一种廣義的解釋的今日。可是在它們原來的形式上,這些分別是存在著的。 依傳統的、正統的基督教觀念,人類是完美的,天真的,愚蠢的,快樂的,赤裸著身体在伊甸樂園里生活的。后來,人類有知識和智慧了,終于墮落了,這就是人類痛苦的原由,所謂痛苦,主要的是指:(一)在男人方面是血汗的勞動工作,(二)在女人方面是臨盆生產的疼痛。為說明人類現在的缺點起見,基督徒提出一种新成分,和人類原來的天真与完美互相對照,這种新成分自然是魔鬼,它大抵是由肉体方面去活動,而人類較高尚的天性則由靈魂方面去活動。我不知道“靈魂”在基督教神學里是什么時候發明出來的,可是這“靈魂”變成一种東西,而不是一种机會,變成一种本質,而不是一种狀態;它把人類和沒有靈魂可以拯救的禽獸明确地分別了。在這里,邏輯發生問題了,因為“魔鬼”的來源須得解釋一下,而當中世紀的神學家繼續用他們平常的學者的邏輯去研究這個問題時,他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了。他們既不能完全承認“非上帝”的“魔鬼”是由上帝本身產生出來的,又不能十分同意在原來的宇宙里,一個“非上帝”的“魔鬼”是和上帝同樣永生的。所以,在束手無策之中,他們便說“魔鬼”一定是一個墮落的天使,于是引起了罪惡來源的問題(因為此外還得有另一個“魔鬼”來引誘這個墮落的天使啊);這种理論因此不能使人滿意,可是他們只好讓它去了。雖然如此,這理論卻產生了神靈和肉体這兩种奇怪的相對的東西;這個神秘的觀念今日還是十分流行,對我們的人生觀和幸福還有很重大的影響。1 -------- 1在現代思想進步的過程中,“魔鬼”是第一個被棄掉的東西,這是值得欣幸的事實。我相信在一百個今日還相信有上帝的進步的基督徒之中相信真魔鬼的(除了比喻的意義之外)恐怕不上五人。同時,相信真地獄的觀念也和相信真天堂的觀念日歸消滅。 接著便是“贖罪”的理論,這理論依然是由流行的犧牲的觀念轉變而來的;依這個理論,上帝是一個喜歡炙肉的嗅味的神,不能毫無代价地赦免人類的罪過。基督教由這种贖罪的理論,一下子便尋到一個可以赦免一切罪惡的工具,而人類獲得完美的方法又找到了。基督教思想中最奇怪的一點就是完美的觀念。因為這是在上古世界的崩潰中所發生的,所以一种著重來世的傾向便也產生出來,拯救的問題便替代了人生幸福的問題或簡朴生活問題的本身。這觀念就是人類要怎樣离開這個顯然陷入腐敗,混亂,和滅亡中的世界,而到另外一個世界去生活。因此,永生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和《創世記》里上帝不要人類永生的原來說法是互相矛盾的。据《創世記》的記載,亞當和夏娃之所以被逐出伊甸樂園,不是象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樣因為偷嘗善惡樹的果子,而是因為怕他們再度違背命令,偷吃生命樹的果子,而永遠活著: 耶和華上帝說,那人已經与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 耶和華上帝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 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善惡樹似乎是在樂園的中央,可是生命樹卻是在近東門的地方,在那邊,据我們所知道,基路伯還駐守著,以防人類的侵近。 總而言之,現在還有一种信仰,以為人類是完全墮落的,以為今生的享樂是罪惡的,以為刻苦就是美德,以為在大体上說來,人類除了受一种外來的更偉大的力量所拯救之外,是不能自救的。罪惡的教義依然是今日通行的基督教的根本理論,基督教傳教士在勸人信教的時候,第一步總是使人意識到罪惡的存在,及人類天性的不良(這當然是傳教士藏在袖子里的現成藥方所需的必要條件)。總而言之,如果你不先使一個人相信他是罪人,你便不能勸導他做基督徒。有人說過一句頗為苛刻的話:“我國的宗教已經變成罪惡的反省,弄得体面的人士不敢再在教堂里露臉了。” 希腊的异教世界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他們對于人類的觀念也是十分不同的。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希腊人使他們的神和人一樣,而基督徒卻要使人和神一樣。奧林匹克那一群的确是一些快活的,好色的,會戀愛,會說慌,會吵架,也會背誓的性急易怒的家伙;象希腊人那樣地喜打獵,駕馬車,擲鐵槍——他們也是一群喜歡結婚的家伙,而且生了許許多多的私生子。講到神和人的分別,神不過有一些在天上起雷霆,在地上養植物的神力而已,他們能永生,喝花蜜造成的神酒,而不喝酒——其實所用的果實也不很兩樣。我們覺得可以親近這一群的家伙,背了一個行囊和阿波羅(Apollo——司日輪、音樂、詩、醫療、豫言等之神)或雅典娜(Athene——司智慧、學術、技藝、戰爭之女神)一同去打獵,或在路上攔住了麥裘理(Mercury——商人、旅客、盜賊及狡猾者之保護神)和他閒談,正如和美國西方聯合電報局(Western Union)的信差閒談一樣,如果這陣談話談得太有趣的話,我們可以想象麥裘理說:“不錯,好的。對不起,我得把這封電報送到第七十二街去”。希腊的人并不神圣,可是希腊的神卻是有人性的。這些神跟基督教那個十全十美的上帝多么不同!所以希腊的神不過是另一种族的人,一族能夠永生的巨人,而地上的人卻不能永生。由這個背景里產生一些關于丹蜜特(Demeter——司農業的女神),普洛舍賓娜(Proserpina——地獄的女王),和奧非亞士(Orpheus——音樂的鼻祖)的妙不可言的美麗故事。希腊人對神的信仰是視為當然的,因為甚至當蘇格拉底在將飲毒酒的時候,也舉酒向神禱告,求神使他能快一點到另一世界里去。這很象孔子的態度。在那時期,人們的態度必然是這樣的;至于希腊思想在現代世界對人類和上帝將取什么態度,我們不幸沒有知道的机會。希腊的异教世界不是現代的,而現代的基督教世界也不是希腊的。這是一件值得可惜的事。 在大体上說來,希腊人承認人類是免不了死亡的,而且有時還得受殘酷的命運所支配。人類一旦接受了這种命運,是覺得十分快樂的,因為希腊人酷愛這人生和這宇宙,而且除了全神貫注地由科學方面去理解物質世界之外,他們也注意于理解人生的真美善。希腊的思想里沒有伊甸樂園之類的神話的“黃金時代”,也沒有人類墮落的諷喻;希腊人自己不過是杜卡里翁(Deucalion)及其妻比拉(Pyrrha)在洪水后走下平原時拾起來向后拋的石子所變成的人類罷了。他們對疾病和愁慮是用詼諧滑稽的方法去解釋的;這些東西是因為一個青年女人有一种難于克制的欲望,想打開一箱珍寶——“潘多拉箱子”(Pandora’s Box)——來看,才在這世間出現的。希腊人的想象是美麗的。他們大抵把人性當人性看;基督教徒也許會說他們“听天由命”,完全任“不免一死”的命運去支配吧。可是“不免一死”的命運是多么美麗啊:人類在這里可以理解人生,可以讓自由的,推究的精神去發展。有些詭辯學家以為人性本善,有些則以為人性本惡,可是他們的理論終究有象霍布斯(Hobbes——十五世紀英國哲學家)和盧騷(十六世紀法國哲學家)的理論那么互相背馳。最后,柏拉圖把人類當做欲望,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而理想的人生便是指在智慧或真正的理解的指導下,在這生存三方面的和諧中的一种生活;柏拉圖認為“思想”是不朽的,可是個人的靈魂則或賤或貴,依他們是否酷愛正義、學問、節制、和美而定。在蘇格拉底的心目中,靈魂也有一种獨立和不朽的存在;他在《法伊多》(Phaedo)里告訴我們說:“當靈魂單獨存在著,由肉体解放出來,而肉体也由靈魂解放出來的時候,除死亡之外還有什么呢?”相信人類靈魂的不朽顯然是基督教徒、希腊人、道教和孔教觀念上相同的地方。相信靈魂不朽的現代人當然不能抓住這一點而振振有詞。蘇格拉底對靈魂不朽的信仰在現代人的心目中也許毫無意義,因為他在這方面的許多理論根据,如化身轉世之類,是現代人所不能接受的。 依中國人對人類的觀念,人類是造物之主(“万物之靈”),而在儒家的觀念中,人和天地同等,并列為“三靈”。這是以靈魂說為背景的:世間万物都有生命,或都有神靈依附著——山川河流,以及一切達到高齡的東西。風和雷就是神靈本身;每一座大山和每一條河流都由一個神靈統治著,而且簡直是屬于這個神靈的;每一种花都有一個花神,在天上管理它的節季,看顧它的福利,還有一個“百花仙子”,她的生辰是在二月十二日;每一株柳樹、松樹、柏樹,或每一只狐狸和龜,達到了高齡的時候,譬如上几百歲,就會得到永生,變成了“精”。 在這种靈魂說的背景之下,人類自然也被視為神靈的具体表現了。這神靈和全宇宙的一切生物一樣,是由男性的,主動的,正的,或陽的成分,和女性的,被動的,負的,或陰的成分,兩者結合而產生出來的——這事實上不過是對陰陽電的原理的一种巧妙而僥幸的猜測吧了。這种神靈附在人身上時便叫做“魄”;脫离人身而四處飄蕩時便叫做“魂”。(一個人有堅強的個性或精神奮發時,便說是有很大的“魄力”)人死了之后,“魂”依然隨處飄蕩。魂平常是不騷扰人的,但如果沒有人埋葬死者或祭祀死者,那神靈便會變成“飄泊的鬼魂”,為了這個原因,中國人便擇定七月十五日為“祭亡日”,以祭祀那些溺死的及客死异鄉而尚未收埋的人。不但如此,如果死者是被殺的或枉死的,那鬼魂的冤枉的感覺便會使它到處飄蕩騷扰,直到伸冤之后,神靈才會感到滿足。到這時候,它便不再騷扰人家了。 人是神靈的具体表現,所以在活著的時候,當然有一些熱情,欲望,和“精神”(Vital energy or nervous energy)之流。這些東西本身沒有所謂好坏,只是一些和典型的人類生活不能分离的天賦的東西而已。一切男女都有熱情、自然的欲望,高尚的志向和良知;他們有性欲、饑餓、恐懼、憤怒,同時受疾病、疼痛、痛苦和死亡所支配。所謂文化,便是怎樣使這些熱情和欲望有著和諧的表現。這就是儒家的觀念,依這种觀念,我們如果和這种天賦的人類本性過著和諧的生活,便可以和天地平等同列。然而,佛教對于人類肉体情欲的觀念,則根本和中世紀的基督教相同——這些情欲是必須棄掉的討厭的東西。太慧聰,或思想太多的男女有時會接受這個觀念,因而變成和尚与尼姑;可是在大体上說來,儒家的健全的意識是反對這种行為的。同時,佛教的觀念也有點道教的意味,認為美貌多才而命運乖舛的女郎是“被謫下凡的仙女”,她們是因為有了塵世的思念,或在天上失職,才被罰入塵世來受命運注定的人類痛苦的。 人類的智能是被視為一种儲力之流的。這种智能便是我們所謂“精神”,“精”這個字的意義和我們講到狐狸精、石精、松精時的那個“精”字相同。我在上頭已經說過,英語中和“精神”意義最近似的詞字是“vitality”或“nervous ener-gy”,這种東西在一天中不同的時候,在人生不同的時候,是象潮水那樣地漲落不定的。每個人生下來便具有一些熱情,欲望,和這种精神,這些東西在幼年、少年、壯年、老年、死亡各時期中,依著不同的路線而流轉。孔子曰:“少,戒之在斗;及其壯,戒之在色;及其老,戒之在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少年好斗爭,壯年愛女人,老年嗜金錢。面對著這個身体的,智能的,和道德的資產的混合物,中國人對于人類本身的態度,和對于其他一切問題的態度一樣,可以歸納于“讓我們做合理近情的人”這句話里。這就是一种不希望太多,也不希望太少的態度。人類好象是介于天地之間,介于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介于崇高的思想和卑劣的情欲之間。這樣被夾在中間便是人類天性的本質;渴求知識和渴求清水,喜愛一個良好的思想和喜愛一盤精美的筍炒肉,向慕一句美麗的詞語和向慕一個漂亮的女人: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因此,我們的世間免不了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把人類的社會改良一番,這种机會當然也是有的,可是中國人不希望得到完全的和平,也不希望得到完全的快樂。這里有一個故事可以證明這种觀念。有一個人將由地獄投生到人間去,他對閻王說:“如果你要我回到塵世去做人,你須答應我的條件,我才情愿去。”“什么條件呢?”閻王問道。那個人回答道:“我要做宰相的儿子,狀元的父親。我要我的家宅的四周有一万畝田地,有魚池,有各种的果實;我要一個美麗的妻,和一些妖艷的妾,我要她們待我都很好;我要滿屋金珠,滿倉五谷,滿箱銀錢,而我自己則要做公卿,一生榮華富貴,活到一百歲。”閻王說:“如果世間有這种人可做,我便自己去投生,不讓你去了!” 所謂合理近情的態度就是:我們既然得到了這种人類的天性,那么,讓我們就這樣開始做人吧。況且,要逃避這個命運反正是辦不到的。不管熱情和本能原本是好是坏,空口討論這些事情是沒有什么好處的,對么?在另一方面,我們還有受它們束縛的危險。就停留在道路的中間吧。這种合理近情的態度造成了一种寬恕的哲學,覺得人類的任何錯誤和謬行,無論是法律的,道德的,或政治的,都可以認為是“一般的人類天性”(或“人之常情”),而獲得寬恕,至少有教養的,心胸曠達的,依合理近情的精神而生活的學者是抱這种態度的。中國人甚至認為天或上帝本身也是一個頗為合理近情的家伙,認為如果你過著合理近情的生活,依照你的良知而行動,你就不必懼怕什么東西,認為良心的平安是最大的天恩,認為一個心地光明的人連鬼怪也不必懼怕。有一個合理近情的上帝來管理一些合理近情者和一些不合理近情者的事務時,世界便沒有什么不妥當不順利的事情了。專制者死亡了;賣國者自殺了;唯利是圖者出賣他的財產了;有權勢,擁巨資的古董收藏家(他們是利欲熏心,靠權勢來剝削人家的)的儿子們,把他們父親費盡心机搜羅得來的珍物變賣了,這些古董現在是散藏在其他的家族里了;殺人的凶犯被捕伏法了,被侮辱的女人得到報仇的机會了。有時(可是這种時候不很多),一個被壓迫的人會喊著說:“老天爺沒有眼睛!”(正義不伸)最后,在道家和儒家兩方面,這种哲學的結論和最高的理想是對自然的完全理解,及与自然的和諧;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名詞以便分類的話,我們可以稱這种哲學做“合理的自然主義”(reason-able naturalism)。一個合理的自然主義者于是便帶著一种獸性的滿足,在世界上生活下去了。目不識丁的中國婦人說:“人家生我們,我們生人家。我們另外還能做什么呢?” “人家生我們,我們生人家”,這句話里包含著一种可怕的哲學。人生變成一种生物學的程序,而永生的問題是被擱置在一邊了。因為這正是一個牽著孫儿的手到店里去買糖果,一面在想五十年后便要回到墳墓里或祖先那里去的中國祖父的感情。我們在這世間,最大的希望便是不至于養下一些貽羞家門的子孫來。中國人的人生的整個類型是依照這一個觀念組織起來的。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