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小說舊聞抄》者,實十余年前在北京大學講《中國小說史》時,所集史料之一部。時方困瘁,無力買書,則假之中央圖書館,通俗圖書館,教育部圖書室等,廢寢輟食,銳意窮搜,時或得之,瞿然則喜,故凡所采掇,雖無异書,然以得之之難也,頗亦珍惜。迨《中國小說史略》印成,复應小友之請,取關于所謂俗文小說之舊聞,為昔之史家所不屑道者,稍加次第,付之排印,特以見聞雖隘,究非轉販,學子得此,或足省其浬重尋檢之勞焉而已。而海上妄子,遂騰簧舌,以此為有閒之證,亦即為有錢之證也〔2〕,則嚲腰曼舞,噴沫狂談者尚已。然書亦不甚行,迄今十年,未聞再版,顧亦偶有尋求而不能得者,因圖复印,略酬同流,惟于此道久未關心,得見古書之机會又日尟,故除錄《癸辛雜識》〔3〕,《曲律》〔4〕,《賭棋山庄集》〔5〕三書而外,亦不能有所增益矣。此十年中,研究小說者日多,新知灼見,洞燭幽隱,如《三言》之統系〔6〕,《金瓶梅》之原本〔7〕,皆使歷來凝滯,一旦豁然;自《續錄鬼簿》出,則羅貫中之謎,為昔所聚訟者,遂亦冰解〔8〕,此豈前人憑心逞臆之所能至哉!然此皆不錄。所以然者,乃緣或本為專著,載在期刊,或未見原書,憚于轉寫,其詳,則自有馬廉鄭振鐸二君之作在也〔9〕。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四之夜,魯迅校訖記。 ※ ※ ※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五年七月上海聯華書局再版的《小說舊聞鈔》。 〔2〕 海上妄子,遂騰簧舌 指成仿吾等對魯迅編印《小說舊聞鈔》的評論。成仿吾在《洪水》第三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七年一月)發表的《完成我們的文學革命》中說:“趣味是苟延殘喘的老人或蹉跎歲月的資產階級,是他們的玩意,”“而這种以趣味為中心的生活基調,它所暗示著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騙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著的是閒暇,閒暇,第三個閒暇。”并說:“在這時候,我們的魯迅先生坐在華蓋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說舊聞’”。又李初梨在《文化批判》第二號(一九二八年二月)發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中,引用成仿吾的話后說:“在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有閒階級,就是有錢階級。” 〔3〕 《癸辛雜識》 筆記集,共六卷,南宋周密著。《小說舊聞鈔》再版時,在“水滸傳”篇補入此書所錄的龔圣与作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 〔4〕 《曲律》 戲曲論著,四卷,明代王驥德著。《小說舊聞鈔》再版時,從此書采錄關于《繡榻野史》、《閒情別傳》及其作者呂天成的材料,增加“繡榻野史、閒情別傳”一篇。 〔5〕 《賭棋山庄集》 即《賭棋山庄文集》,七卷,清代謝章鋌著。《小說舊聞鈔》再版時,從此書采錄《花月痕》作者魏子安墓志銘,增加“花月痕”一篇。 〔6〕 《三言》之統系 《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書。前二种國內久已失傳。一九二六年,日本漢學家鹽谷溫在《明代之通俗短篇小說》和《關于明之小說三言》中,根据日本內閣文庫漢書珍本及宮內省圖書寮《舶載書目》,介紹了《三言》的篇目和版本等情況,闡明了它們的系統。一九三五、一九三六年間,上海生活書店將日本蓬左文庫所藏明兼善堂刊本《警世通言》和內閣文庫所藏明葉敬池刊本《醒世恒言》,收入《世界文庫》出版。一九四七年上海涵芬樓將日本內閣文庫所藏明天許齋刊本《喻世明言》排印出版。 〔7〕 《金瓶梅》之原本 《金瓶梅》,明代長篇小說,一百回。關于該書作者,不少人臆說為嘉靖間江蘇人王世貞。一九三三年國內發現了明代万歷版《金瓶梅詞話》,在欣欣子序中稱作者為“蘭陵笑笑生”(蘭陵在今山東棗庄)。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日文譯本序》中指出:“《金瓶梅詞話》被發現于北平,為通行至今的同書的祖本,文章雖比現行本粗率,對話卻全用山東方言所寫,确切的證明了這決非江蘇人王世貞所作的書。” 〔8〕 《續錄鬼簿》 一卷,續元代鐘嗣成《錄鬼簿》而作,載元明雜劇作者小傳及作品目錄。無作者題名,一般以為明代賈仲明著。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元末明初太原(今屬山西)人,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加工寫定者。關于他的籍貫生平,歷來說法不一。自發現《續錄鬼簿》中所記羅氏生平事略以后,有關爭論基本得以解決。 〔9〕 馬廉(1893—1935) 字隅卿,浙江鄞縣人,曾任北京孔德學校總務長,并在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任教。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一月北京《孔德月刊》第一、二期載有他譯述的鹽谷溫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講演稿《明代之通俗短篇小說》;他又作有《錄鬼簿新校注》,包括《錄鬼簿續編》,后來發表于一九三六年一月至十月《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十卷第一至第五期。鄭振鐸于一九三三年七、八月在《小說月報》第二十二卷第七、八號發表《明清二代的平話集》一文,介紹了《三言》發現的情況;又于同年七月以郭源新的筆名在《文學》月刊第一卷第一號發表《談〈金瓶梅詞話〉》一文,認為新發現的《金瓶梅詞話》“是原本的本來面目”,并考證了它的作者、時代等問題。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