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題三義塔




  三義塔者,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遺鳩〔2〕埋骨之塔也,在日本,農人共建之。

  奔霆飛燝殲人子,敗井頹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离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3〕精禽夢覺仍銜石,斗士誠堅共抗流。〔4〕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5〕六月二十一日



  〔1〕本篇在收入本書前未在報刊上發表過。《魯迅日記》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一日:“為西村真琴博士書一橫卷……西村博士于上海戰后得喪家之鳩,持歸養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題詠。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爾。”詩中“Y稀弊鰲*焰”。西村真琴(1883—1956),日本生物學家。一二八事變時曾來上海。〔2〕鳩指鴿子,日語稱為堂鳩。

  〔3〕大心佛家語,“大悲心”的略稱。《大乘起信論》以“欲拔一切眾生苦”之心為大悲心。瀛洲,傳說中的東海神山,這里指日本。《史記·秦始皇本紀》:“齊人徐皦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4〕精禽即精衛。《山海經·北山經》:“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反,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5〕劫波佛家語,梵文Kalpa的音譯,略稱為劫。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万年毀滅一次,重新開始,叫做一“劫”。后人借用指天災人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