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對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見




  孟真〔2〕先生:

  來信收到了。現在對于《新潮》〔3〕沒有別的意見:倘以后想到什么,极愿意隨時通知。

  《新潮》每本里面有一二篇純粹科學文,也是好的。但我的意見,以為不要太多;而且最好是無論如何總要對于中國的老病刺他几針,譬如說天文忽然罵陰歷,講生理終于打醫生之類。現在的老先生听人說“地球橢圓”,“元素七十七种”,是不反對的了。《新潮》里裝滿了這些文章,他們或者還暗地里高興。(他們有許多很鼓吹少年專講科學,不要議論,《新潮》三期通信內有史志元先生的信〔4〕,似乎也上了他們的當。)現在偏要發議論,而且講科學,講科學而仍發議論,庶几乎他們依然不得安穩,我們也可告無罪于天下了。總而言之,從三皇五帝時代的眼光看來,講科學和發議論都是蛇,無非前者是青梢蛇,后者是蝮蛇罷了;一朝有了棍子,就都要打死的。既然如此,自然還是毒重的好。——但蛇自己不肯被打,也自然不消說得。

  《新潮》里的詩寫景敘事的多,抒情的少,所以有點單調。此后能多有几樣作風很不同的詩就好了。翻譯外國的詩歌也是一种要事,可惜這事很不容易。

  《狂人日記》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藝術上說,是不應該的。來信說好,大約是夜間飛禽都歸巢睡覺,所以單見蝙蝠能干了。我自己知道實在不是作家,現在的亂嚷,是想鬧出几個新的創作家來,——我想中國總該有天才,被社會擠倒在底下,——破破中國的寂寞。

  《新潮》里的《雪夜》,《這也是一個人》,《是愛情還是苦痛》〔5〕(起首有點小毛病),都是好的。上海的小說家夢里也沒有想到過。這樣下去,創作很有點希望。《扇誤》〔6〕譯的很好。《推霞》〔7〕實在不敢恭維。

  魯迅四月十六日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北京《新潮》月刊第一卷第五號。

  〔2〕孟真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東聊城人。當時北京大學學生,《新潮》編輯。后留學英、德。曾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國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等職。〔3〕《新潮》綜合性月刊,北京大學新潮社編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的重要刊物之一。一九一九年一月創刊于北京,一九二二年三月出至第三卷第二號停刊。

  〔4〕史志無的信載《新潮》第一卷第三號(一九一九年三月),其中說:“覽首期所載多哲學及文學之新潮,于科學之新潮尚未能充分提倡,弟愿足下三者并論,于科學之實用者尤當出以供人需要,庶不負《新潮》之旨趣也。”

  〔5〕《雪夜》短篇小說,汪敬熙作,載《新潮》第一卷第一號(一九一九年一月)。《這也是一個人》,短篇小說,葉紹鈞作;《是愛情還是苦痛》,短篇小說,羅家倫作,均載《新潮》第一卷第三號(一九一九年三月)。

  〔6〕《扇誤》又譯《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劇本,英國王爾德(O.Wilde,1854—1900)作,潘家洵譯,載《新潮》第一卷第三號。

  〔7〕《推霞》獨幕劇,德國蘇德曼(H.Sudermann,1857—1928)作,宋春舫用文言翻譯,載《新潮》第一卷第二號(一九一九年二月)。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